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

合集下载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心 肺 复 苏
B口对口人工呼吸 在保持患者仰头抬颏前提下,施救者用一手捏 闭的鼻孔 (或口唇 ),然后深吸一大口气,迅 速用力向患者口 (或鼻 )内吹 气 , 然后放松鼻 孔(或口唇),照此每5秒钟反复一次,直到恢 复自主呼吸. 每次吹气间隔1.5秒,在这个时间抢救者应自 己深呼吸一次,以便继续口对口呼吸,直至专 业抢救人员的到来.
如心脏不能复跳,就要通过胸外按压,使心脏 和大血管血液产生流动.以维持心,脑等主要 器官最低血液需要量. 选择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先以右手的中指,示 指定出肋骨下缘,而后将右手掌侧放在胸骨下 1/3,再将左手放在胸骨上方,左手拇指邻近 右手指,使左手掌底部在剑突上.右手置于左 手上,手指间互相交错或伸展.按压力量经手 跟而向下,手指应抬离胸部.
心 肺 复 苏
(4)当有下列情况可考虑终止复苏: ①心肺复苏持续30分钟以上,仍无心搏及自主呼吸, 现场又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可考虑终止复苏; ②脑死亡,如深度昏迷,瞳孔固定,角膜反射消失, 将病人头向两侧转动,眼球原来位置不变等,如无进 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现场可考虑停止复苏; ③当现场危险威胁到抢救人员安全(如雪崩,山洪爆发) 以及医学专业人员认为病人死亡,无救治指征时.
心 肺 复 苏
A: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 B:口对口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 C:人工循环 人工循环
心 肺 复 苏
A开放气道 拍摇患者并大声询问,手指甲掐压人中穴约五 秒,如无反应表示意识丧失.这时应使患者水 平仰卧,解开颈部钮扣,注意清除口腔异物, 使患者仰头抬颏,用耳贴近口鼻,如未感到有 气流或胸部无起伏,则表示已无呼吸.
心 肺 复 苏
心肺复苏有效的体征和终止抢救的指征 (1)观察颈动脉搏动,有效时每次按压后就可触到一次 搏动.若停止按压后搏动停止,表明应继续进行按压. 如停止按压后搏动继续存在,说明病人自主心搏已恢 复,可以停止胸外心脏按压. (2)若无自主呼吸,人工呼吸应继续进行,或自主呼吸 很微弱时仍应坚持人工呼吸. (3)复苏有效时,可见病人有眼球活动,口唇,甲床转 红,甚至脚可动;观察瞳孔时,可由大变小,并有对 光反射.

触电急救措施及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

触电急救措施及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

1、对各种触电场合,脱离电源采取如下措施。

1.低压设备上的触电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或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如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躯;也可戴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

为使触电者与导电体解脱,最好用一只手进行。

如果电流通过触电者入地,并且触电者紧经握电线,可设法用干木板塞到其身下,与地隔离,也可用干木把斧子或有绝缘柄的钳子等将电线剪断。

剪断电线要分相,一根一根地剪断,并尽可能站在绝缘物体或干木板上进行。

2.高压设备上触电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并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

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

3.架空线路上触电对触电发生在架空线杆塔上,如系低压带电线路,能立即切断线路电源的,应迅速切断电源,或者由救护人员迅速登杆,束好自己的安全皮带后,用带绝缘胶柄的钢丝钳、干燥的不导电物体或绝缘物体将触电者拉离电源;如系高压带电线路,又不可能迅速切断开关的,可采用抛挂足够截面的适当长度的金属短路线方法,使电源开关跳闸。

抛挂前,将短路线一端固定在铁塔或接地引下线上,另一端系重物,但抛掷短路线时,应注意防止电弧伤人或断线危及人身安全。

不论是何线电压线路上触电,救护人员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要注意防止发生高处坠落的可能和再次触及其他有电线路的可能。

4.断落在地的高压导线上触电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如尚未确证线路无电,救护人员在未做好安全措施(如穿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紧跳跃地接近触电者)前,不能接近断线点至8-10m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伤人。

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亦应迅速带至8-10m以外,并立即开始触电急救。

急救常识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急救常识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急救常识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心肺复苏)一、判断意识和反应在实施任何急救措施之前,首先要判断患者的意识和反应。

通过呼唤患者的名字、轻拍肩膀或触摸脉搏来判断患者是否有反应。

如果患者在呼唤或刺激下没有反应,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开始实施急救措施。

同时,记录患者失去意识的时间和情况,以便在急救人员到达时提供准确的信息。

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心肺复苏的重要步骤之一,它可以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并帮助其呼吸。

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要确保患者头部后仰,以避免呼吸道受阻。

然后,捏住患者的鼻子,对患者口部进行吹气,再松开鼻子,让患者自然呼气。

这个过程应持续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或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三、胸外心脏挤压胸外心脏挤压可以维持患者血液循环,帮助其恢复心跳。

首先,要确定患者的心跳情况。

然后,将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下半部,即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处。

用力向下垂直按压,注意手法和力度,每次按压胸部后,检查患者是否有反应。

胸外心脏挤压应持续进行,直到患者恢复心跳或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四、心跳恢复与自主循环在持续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时,要观察患者是否有恢复迹象。

例如,患者开始出现呼吸、心跳加快或出现无意识的活动等。

如果患者在急救人员的指导下开始恢复自主循环,应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患者完全恢复或被安全转移到医疗设施中。

五、早期除颤如果发现患者出现了心律失常,如心脏停搏、室颤等,需要进行早期除颤。

首先,要确定患者是否需要除颤。

如果心电图显示需要除颤的心律失常,应立即进行除颤。

早期除颤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心律,提高生存率。

在除颤之前,要确保患者安全,防止再次受到伤害。

根据不同的除颤设备,按照设备的操作说明进行除颤。

通常情况下,除颤需要两个人员配合完成,一人操作设备,一人记录心电图变化。

在进行除颤之前,要确保所有现场人员安全,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意外伤害。

总之,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是心肺复苏的两种主要措施,可以有效帮助患者维持呼吸和血液循环。

呼吸急救与人工呼吸技术

呼吸急救与人工呼吸技术

成人人工呼吸的步骤
1
评估气道
确保患者的气道畅通,可以用头抬颏提法或下颌骨牵引法。
2
捏鼻吹气
用一只手捏住患者鼻子,另一只手抬住下颌,将口对准患者口
部,轻轻吹气。
3
观察胸廓
观察患者胸廓是否起伏,确保气体进入患者肺部。
4
重复操作
每分钟吹气10-12次,并与胸外心脏按压交替进行。
婴幼儿人工呼吸的特点
1
气量更小
实战操作练习二
分组练习
模拟真实场景,例如心脏骤停或气道异物阻塞。
角色扮演
轮流扮演患者、急救人员和旁观者。
步骤演练
根据练习场景,进行实际操作,并互相观察、纠正。
总结反馈
老师点评练习,讲解注意事项和技巧。
实战操作练习三
心脏骤停模拟
模拟心脏骤停,练习心肺复苏技术, 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强调 节奏和配合。
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
定位
1
将患者置于平坦硬地上,将一只手掌放在患者胸骨正中,另一只手叠在上面,五指交叉锁紧。
深度
2
垂直向下按压,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约相当于患者胸腔厚度的三分之一。
频率
3
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保持节奏,不要间断。
气道异物阻塞的处理
确认阻塞
观察患者是否用手捂住喉咙,是否发 出奇怪的呼吸声或无法说话,以及是 否出现脸色发红、嘴唇发紫等症状。
今天大家学习了呼吸急救和 人工呼吸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生命守护
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 用到实际生活中,在紧急情 况下帮助他人。
持续学习
急救知识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后续的培训和 练习。
பைடு நூலகம்

心肺复苏三步曲

心肺复苏三步曲

心肺复苏(CPR)三步曲据美国近年统计,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数达百万人,约占总死亡病因1/2。

而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

因此,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趣参加CPR 初步训练,结果使40%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

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治,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初步的CPR按ABC进行。

ABC正好是三个步骤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心肺复苏ABC步骤:A、判断意识和开放气道(assessment & airway)B、人工呼吸(breathing)C、人工循环(circulation)以下分别以ABC步骤介绍心肺复苏的步骤和手法。

A.判断意识和开放气道(assessment & airway)步骤:(1)首先判断病人意识是否存在。

轻拍病人面部或肩部,并大声叫喊:“喂,你怎么啦? 如无反应,说明意识已丧失。

(2)立即高声呼救。

目的在于呼唤其他人前来帮助救人。

若在院外,应尽快帮助拨打“120"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呼救,使急救医生尽快赶来。

(3)心肺复苏时病人的体位。

病人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头部不得高于胸部,应与躯干在一个平面上。

如果病人躺在软床或沙发上,应移至地面上或在背部垫上与床同宽的硬板。

如果发病时,病人俯卧或侧卧位,应使其成为仰卧位。

方法:一手扶病人颈后部,一手置于腋下,使病人头颈部与躯干呈一个整体同时翻动。

施术者的位置:站、跪在病人的一侧,以病人的右侧较为方便操作。

(4)清理口腔异物。

异物包括呕吐物、痰液、泥沙、杂草等,清理方法:使头偏向一侧,液体状的异物可顺位流出,还可用食指包上纱布或手帕等将口腔异物掏取出来,并注意取出病人的义齿。

(5)开放气道。

气道就是呼吸道。

这一步是A步骤的关键步骤。

当病人意识丧失以后,舌肌松弛,舌根后坠,舌根部贴附在咽后壁,造成气道阻塞。

简述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急救方法

简述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急救方法

简述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急救方法1.引言1.1 概述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是急救领域中两种重要的方法,用于在紧急情况下恢复人体正常的呼吸和心脏功能。

人工呼吸是指通过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式,将空气吹入患者的肺部,以代替患者自己的呼吸功能。

而胸外心脏按压则是通过对胸骨进行有节奏的按压,以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

这两种急救方法在心脏骤停、溺水、窒息等紧急情况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患者无法自主呼吸或心脏停止跳动时,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将有助于维持患者的生命,为其争取更多的求生时间。

在人工呼吸中,有两种常用的方法:口对口和口对鼻。

在执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救助者需将口紧密贴合在患者口腔上,并通过吹气使患者的胸腔充满氧气。

而口对鼻呼吸则是将嘴张开,同时用手指捏紧患者的鼻孔,通过口对患者鼻孔进行呼吸。

这些方法都需要救助者有一定的技巧并注意力的协调,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

而在胸外心脏按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按压胸骨。

救助者需站在患者身旁,双手放在患者胸骨正中央,并用足够的力度向下按压胸骨,以模拟心脏的跳动。

按压的力度和频率是两个关键因素,通常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确保心脏能够得到恰当的刺激。

此外,确保按压动作的准确性和持续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是一项专业技巧,救助者在实施这些急救方法时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了解这些方法的原理和正确操作步骤对于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专业医护人员还是普通大众,都应该积极学习这些基本的急救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挽救生命。

1.2文章结构文章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介绍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两种常见的急救方法。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对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这两种急救方法进行了概述,强调了其在紧急情况下的重要性。

接着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和目的,为读者提供了阅读的导引。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两种急救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人工呼吸时的操作要点

人工呼吸时的操作要点

人工呼吸时的操作要点
人工呼吸时的操作要点包括以下几点:
1.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并呼救。

2.判断循环,触摸颈动脉搏动。

同侧手指、中指找准喉头,滑向气管与乳头肌间,即可感受到颈动脉搏动。

3.打开气道并进行人工呼吸。

打开气道时,左手放在患者额部,向下压;下颌处,向上抬。

4.进行人工呼吸应注意以下五点:
(1)口型:全口相对,完全吻合密闭。

(2)压力:防止漏气,捏闭鼻孔(一捏一松)。

(3)力度:自然吸气,适力吹入,避免过度通气。

(4)频率:每6秒~8秒进行1次呼吸。

(5)时间:持续一秒。

5.人工呼吸的总时间不应超过10秒钟。

6.如有条件,尽量使用呼吸机进行人工呼吸。

7.在心肺复苏中,通常先进行两次人工呼吸再进行心脏按压。

8.胸外按压的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每按压30次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9.胸外按压时要保证足够的按压力度和深度,使胸骨下陷至少5cm。

10.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胸廓起伏情况,确保有效通气。

11.如果患者出现自主呼吸,应立即停止人工呼吸。

12.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抢救措施。

以上是人工呼吸时的操作要点,正确的操作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如遇紧急情况,请务必遵循以上步骤进行操作,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注意事项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注意事项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注意事项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是心肺复苏的关键步骤,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以下是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时应注意的事项:1. 确定患者需要心肺复苏:在发现患者没有自主呼吸或心跳后,应立即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2. 维持通畅的气道:在进行人工呼吸前,确保患者的气道是通畅的,可以轻轻将头后仰、下颚抬起的方法打开患者的气道。

3. 适当的人工呼吸技巧:使用患者气道具或者裸体人工呼吸时,要掌握正确的人工呼吸技巧,每次呼气应使胸部下陷并观察胸廓鼓起,每次呼入约2秒。

4. 适当的胸外心脏按压力度和速度:按照心脏基本生理特点,在胸骨下缘进行,以中指和食指指腹贴紧胸壁,用力下压,压深至少为5厘米,频率为100-120次/分。

5. 心肺复苏比例:每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6. 避免患者移动: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尽量避免患者的不必要的移动,以维持恰当的压力。

7. 心肺复苏的连续性: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时,尽量保持连续,避免不必要的中断。

8. 及时叫救护车或求助他人: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如果有条件,应及时叫救护车或寻求其他人员的援助。

9. 建立通气检查和胸外心脏按压的监测:在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时,要定期检查患者的气道通畅情况和循环恢复程度,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通过监测设备对气道和心脏进行持续监测。

10. 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自动体外心肺复苏: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自动体外心肺复苏(AED)设备,该设备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心肺复苏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事项是基于一般的心肺复苏原则,并不能代替专业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和专业人员的指导进行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
考官提问:
几种人工呼吸法,哪一种肺通气量最大?
考生回答:
口对口人工呼吸。

考官提问:
如果患者心脏停止跳动,你一人在抢救,又该如何操作?
考生回答:
人工呼吸加胸外心脏按压,胸外按压30次(胸外按压频率80至100次/分之间)如此反复,口对口呼吸2次。

考官提问:
人工呼吸如何与胸外心脏按压相配合?
考生回答:单人抢救时,每按压30次,俯下做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30:2)。

按压5个循环周期(约2分钟)对病人作一次判断,主要触摸颈动脉(不超过5秒)与观察自主呼吸的恢复(3~5秒)。

双人抢救时,一人负责胸外心脏按压,另一人负责维持呼吸道通畅,并做人工呼吸,同时监测颈动脉的搏动。

两者的操作频率比仍为30:2。

考官提问:
人工呼吸时如何疏通气道?
考生回答:人工呼吸应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情况下进行。

如患者口鼻内有呕吐物、泥沙、血块、假牙等异物时,用纱布包住示指伸入口腔进行清除。

松开衣领、裤带、内衣等。

舌后坠者用纱布或手巾包住拉出或用别针固定在嘴唇上。

考官提问:
心脏骤停的基础抢救包括哪几项?
考生回答:
1、胸外心脏按压术:本法是现场抢救时首选方法。

2、人工呼吸: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

有条件时应尽快进行气管插管,加压给氧。

插管如超过48小时,最好做气管切开,接上人工呼吸机。

实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频率为14~16次/分。

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无论单人还是双人操作时,按压比例均为30:2进行。

3、胸内心脏按压术:①适应症:有血胸、张力性气胸、心脏损伤、脊柱畸形而影响胸外心脏按压者,心包积液及胸外心脏按压无效而又认为值得继续进行复苏者。

②本法优点是可直接观察心脏情况,按压效果确切。

③缺点是必须具备高级人员和设备,还要开胸手术,对心肌易损伤,易感染。

一般情况下院外急救即现场急救难以实现,急救站、医院派人前来可能实现。

4、心前区捶击法:适用于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早期,呼吸心跳骤停1分钟内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①伤病者仰卧硬板床或平地上。

②急救者用握拳的尺侧(小指侧)距患者胸壁20~30cm处,迅速捶击胸骨中部1~2次,如无效应立刻放弃。

考官提问:
胸外心脏按压的机制是什么?
考生回答:
胸外心脏按压依传统的观点是“心泵机制”,即在胸外按压时,心脏在胸骨和脊柱之间挤压,使左右心室受压而泵出血液;放松压迫后,心室舒张,血液回心。

近年临床观察证明,人工循环的动力不单是心泵机制,主要还是来自胸腔内压增减的变化,心脏骤停病人的胸廓仍具有一定的弹性,胸骨和肋骨交界处可因受压下陷。

因此,当按压胸部时,使血液向前流动的机制是由于胸腔内压力普遍增加,以致胸内压力>颈动脉压>头动脉压>颈静脉压。

正是这个压差使血液向颈动脉,流向头部,回流到颈静脉。

考官提醒:
1、胸外按压必须要与人工呼吸同步进行。

2、婴幼儿心脏位置较高,应按压胸骨中部,频率100次/分钟。

3、按压放松时手掌不要离开原部位,双臂不要屈曲,否则会出现丢分的情况。

4、因抢救需要(如心内注射,做心电图),停止按压不要超过15s。

5、强调一点,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无论双人还是单人,都是30:2。

例题:
患者男性,40岁,因心跳骤停,请你作胸外心脏按压进行急救(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20分)
(1)是否注意患者背部需垫板(或硬质床)(2分)
(2)是否注意保持患者气管通畅(2分)
应让模拟人头向后仰,将下颌推向前上方,使患者呼吸道畅通,如有呕吐物应注意清除。

(3)施术者手掌在患者胸前按压着力点选择正确(2分)
解开患者上衣,暴露全胸,考生两手掌重叠,—手掌置于患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另一手掌置于其手背上,手指不触及胸壁。

(4)请描述按压动作要点?(4分)
双臂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考生上身重量有节奏地垂直下压。

(5)请描述按压频率与力度(按压深度)?(4分)
速率80~100次/分,下压深度适宜,—般为3~5厘米。

(6)提问加操作:如果患者呼吸停止,且你1人进行抢救,你将如何操作(6分)答:口对口呼吸:
一手以拇指及示指捏住患者鼻孔,使其闭塞(2分);
然后口对口密切接触向模拟人口内吹气,以见胸起伏为度(2分)。

吹气频率: 单、双人操作时胸外按压30次,吹气2次,如此反复进行。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