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上期末课外古诗四首(《秋词》、《潼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 李商隐

李商隐(813~858),字义
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
(现河南省沁阳县)人,唐代诗人。
与杜牧合称为 “小李杜”。有《李
义山诗集》传世。
贰 诗题也作“夜雨寄内”,“内”即 其夫人。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北”, “北”即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 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长安友人的;但以诗 之内容,按“寄内”来解读,似乎更确切。
七上 ◆
课外 古诗
南门学校
钟跃
《 潼

( 其
《叁
十 一
《 夜

《 秋

关 》
二月

四 日

雨 寄 北
词 》 (



大 作 》
一 )
目 录
壹 ◆ 《秋 词》(其一)
唐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 有“诗豪”之称。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 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 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 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白”。 刘禹锡创作的民歌诗体“竹枝词”,别开生面, 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
对比的手法,
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 的颂秋进行对比,表 现作者乐观豁达的情 怀。
晴空一鹤排云上,
排:推开 碧霄:蓝天。
便引诗情到碧霄。
意境开阔,情调昂扬,
高远豪迈。借景抒情,以
秋日天高气爽,万里 晴空,一只仙鹤直冲云 霄推开云层,引发我的 诗兴飞向碧蓝的天空。
秋日晴空为背景,借“鹤” 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 排云而上,赞美秋天开阔 明朗,表达诗人奋发进取 的豪情和豪迈乐观的情怀。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炼字:1、解释该字在语境中的含义。
2、从词性、色彩、修辞等角度分析该字特殊手法。 3、点出该字烘托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思想。
字词的含义(手法)+写出(描绘)的内 容+表达的效果(情感)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炼字:
引:是“引出”的意思,
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看到白鹤 冲天而引发的无限诗情,流 露出豪迈乐观之情。
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 义精神。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七言绝句)
南宋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僵卧:形容老病
戍轮台:指守卫边关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夜阑:夜深,夜将尽
僵卧孤村不自哀,心态:不以衰老自弃
点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
尚思为国戍轮台。
直抒报国情怀!
手法:对比
乐观豪放之气
夜雨寄北 (七言绝句)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君问归期未有期,
(手法:设问)
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 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急切 与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巴山夜雨涨秋池。
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愁苦 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的秋池。
山水本无情,只不过是大自然的景观,为何 谭嗣同的眼里,山水都似乎有了壮怀激烈的举动?
14岁的谭嗣同,当时面临的中国正是一个软弱 无力,被列强随意欺凌的国家,14岁的谭嗣同对 此深感愤慨,在随父上任的途中已经是满腔热情, 渴望为民族国家争取光荣,面对北方的壮阔山水, 感觉跟自己的那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改造国 家命运的心情相似,移情于物,所以才写下这首 诗。
《秋词》(二首),是诗人被 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写的。时 年34岁。

词(一)(七言绝句)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悲:悲叹 寂寥:冷清萧条 春朝:春天。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 秋天就都悲叹凄凉寂寥, 而我却认为秋天比春天 更美好。
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 答,以及对巴山夜雨景象的描绘, 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时的孤寂凄 凉伤感和思念妻子、盼望重逢的 强烈愿望。
叁 ◆ 《十一月四日 风雨大作》
南宋 Leabharlann Baidu 游
陆游
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自幼好学,一生坚持抗金,
为权贵所嫉。 他是一个富有才华而又多
产的作家。 他的诗歌既有深刻的现实
“涨”字,(动词)于动态感,
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 现诗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衬托愁 思之绵绵深重。
巴山夜雨涨秋池。(手法:借景抒情)
“涨”字,(动词)于动态感,
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 现诗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衬托愁 思之绵绵深重。
“秋”字,点明了季节,烘托诗 人漂泊在外的孤寂伤感。
排:是“推开”
的意思,形象地写 出了黄鹤一飞冲天, 冲破白云阻隔的气 势,表现了作者乐 观豁达的情怀。
《秋词》(二首),是诗人被 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写的。时 年34岁。反映了刘禹锡虽励精图 治、锐意改革而遭受打击,却毫 不气馁,愈挫愈勇,仍保持着高 昂的进取精神和乐观豁达的心境。
贰 ◆ 《夜雨寄北》
夜阑卧听风吹雨,
实写雨夜之声,
手法:虚实结合
铁马冰河入梦来。
虚写梦境战场杀敌。
表达报国之志!
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夜阑卧听风吹雨:
①点明时间及环境; ②描绘出眼前的现实情景; ③暗示了南宋王朝岌岌可危的现象。
(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
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 身的爱国情怀。
肆 ◆《 潼 关 》
清 谭嗣同
潼关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
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 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 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 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 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 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公元1898年 (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 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 之一。
何当共剪西窗烛, (成语:剪烛西窗)
何当:何时将要。 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此句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
却话巴山夜雨时。(手法:虚写)
却话:回头说,追述。 向“君”追话今夜“我”思 “君”而不得归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令人的 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徘徊。(虚实相生,回环对比)
巴山夜雨图(实) 剪烛夜谈图(虚)
狱中题壁
清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谢谢 聆 听
潼关
清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终古:久远。 秋风/吹散/马蹄/声。簇:簇拥。 河流/大野/犹嫌/束,束:拘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前两句:(描写) 高云拥城,寂寥辽远
手法:拟人
后两句:(抒情) 不畏险阻,勇往直前
终古高云簇此城, 河流大野犹嫌束,
人的动作
山入潼关不解平。
人的情感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云以人的动 作“簇拥”,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弃拘 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潼关山水的壮阔, 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 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