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护理查房

合集下载

中暑病人护理查房

中暑病人护理查房

中暑病人护理查房ppt•中暑病人的病情评估•中暑病人的急救措施•中暑病人的护理措施目录•中暑病人的康复指导•中暑病人的护理体会分享01中暑病人的病情评估1病情严重程度判断23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等轻微症状,体温略有升高。

轻度中暑表现为呕吐、乏力、胸闷、肌肉疼痛等较重症状,体温在38℃-39℃。

中度中暑表现为热痉挛、热射病等严重症状,体温在40℃以上,出现意识模糊、抽搐、无尿等表现。

重度中暑症状评估中暑患者常常会出现头痛难忍的情况。

头痛恶心和呕吐乏力与眩晕口渴与多汗中暑后,恶心和呕吐是常见的症状。

患者常常感到虚弱无力,甚至出现眩晕的情况。

中暑后,患者会感到口渴难耐,同时伴有大量出汗的情况。

体征评估中暑患者的体温往往会升高,通常在38℃以上。

体温中暑患者的脉搏会加快,通常在100-120次/分。

脉搏中暑患者的血压可能会下降,导致低血压。

血压中暑患者的皮肤可能会变得干燥、潮红或苍白,有时会出现痱子或晒伤。

皮肤02中暑病人的急救措施03注意保暖在降温过程中注意患者保暖,避免寒战等不良反应。

降温01快速降低体温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使用湿毛巾、冰袋等物品辅助降温。

02持续监测体温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体温,直至降至38℃以下。

补充水分给患者补充水分,可选择口服补液盐、果汁等。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补充电解质补充钠、钾等电解质,以维持患者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

监测尿量观察患者的尿量变化,以判断补液效果及病情变化。

吸氧治疗为患者提供吸氧治疗,可采用鼻塞、面罩等方式进行吸氧。

吸氧注意事项吸氧时应确保氧气来源清洁,避免氧气中毒等情况。

吸氧使用药物根据患者的病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注意药物副作用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药物治疗03中暑病人的护理措施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生命体征01定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观察神志、意识状态02中暑病人常出现意识模糊、谵妄甚至昏迷等症状,需要密切观察。

中暑护理查房

中暑护理查房

休息
中暑后应立即停止活动,休息并观察病 情变化。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 医。
中暑的健康教育
提高防暑意识
普及防暑知识,提高公众对中暑的认 识和预防意识。
学会自我观察
指导公众学会自我观察病情变化, 如出现头晕、乏力、恶心等中暑症
状时应及时就医。
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
指导公众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 尽量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
热损伤
高温导致细胞膜和线粒体 受损,引发细胞凋亡和坏 死。
神经内分泌反应
中暑时,机体通过激活下 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交 感神经系统产生应激反应 。
炎症反应
中暑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 ,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和 器官功能障碍。
中暑的防治研究进展
预防措施
加强防暑降温措施,提高公众 对中暑的认知,避免长时间暴
中暑的急救措施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体 温、呼吸、脉搏等指标。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的呼吸道畅通,避免窒息 和误吸。
降温措施
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使用冰袋 、湿毛巾等。
呼叫救护车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中暑症状,应立 即呼叫救护车前往医院救治。
03
中暑的预防及护理
预防中暑的方法
保持室内通风
。 • 休息:让患者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重度中暑的症状及处理
• 症状:高烧、昏迷、抽搐、呼吸急促 • 高烧:中暑严重时,患者体温会升高至39℃以上。 • 昏迷:中暑严重时,患者会陷入昏迷状态。 • 抽搐:中暑严重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抽搐症状。 • 呼吸急促:中暑严重时,患者呼吸会变得急促。 • 处理:紧急就医、降温和对症治疗 • 紧急就医:如果患者出现重度中暑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 降温:通过冰敷、湿毛巾等措施降低患者的体温。 • 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输液、使用药物等。

中暑病人护理查房

中暑病人护理查房
• 高发人群: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疾病患者及长时间 户外工作者等。
中暑的高发人群与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 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暴露,特别是在强烈的阳光下。
• 户外活动时,做好防晒措施,如戴帽子、遮阳伞、涂抹防晒霜等。
中暑的高发人群与预防措施
• 保持室内通风,使用空调或电 扇降低室内温度。
• 多喝水,补充体内水分,避免 脱水。
• 注意饮食调节,多吃清淡、易 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 食物增加身体负担。
02
CATALOGUE
护理评估与诊断
生命体征评估
体温
脉搏
中暑病人通常会出现体温升高,可能超过 40摄氏度。需要持续监测体温并记录变化 。
由于高热,患者脉搏可能加快。应定期测 量并记录脉搏频率。
呼吸
血压
中暑可能导致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应观 察患者的呼吸模式,记录异常变化。
由于体液流失,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需 定时测量血压,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
神经功能评估
01
02
03
意识水平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如 清醒、嗜睡、昏迷等,以 判断中暑对神经系统的影 响。
协调能力
观察患者的运动协调性和 平衡能力,判断是否存在 神经系统损害。
反射
检查患者的深浅反射,如 瞳孔对光反射、跟腱反射 等,以了解神经功能状况 。
病因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身体无法有效散热,造成体温上升,引发中暑。
中暑的症状与分级
症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面色苍白、出 汗减少等。
• 轻度中暑:体温稍高,症状较轻,及时采取措施可迅 速恢复。
分级
• 重度中暑:体温明显升高,症状严重,可能伴有意识 障碍,需紧急救治。

中暑病人的护理查房

中暑病人的护理查房
中暑病人的护理查房
演讲人:
REPORTING
日期:
• 病人基本情况介绍 • 护理查体要点 • 护理问题及风险分析 • 护理措施执行情况回顾 • 营养支持与康复指导 • 总结反馈与改进建议
目录
PART 01
病人基本情况介绍
REPORTING
年龄、性别、职业等背景信息
01
02
03
年龄
病人年龄范围可能涉及各 个年龄段,但通常中暑易 发于老年人、儿童以及从 事户外工作的人群。
制定个性化锻炼方 案
根据病人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锻炼方案,包括 运动方式、强度、频率和时间等。
循序渐进增加活动 量
在病人耐受范围内,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促进身体康 复。
家属参与康复过程指导
01
家属心理支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向家属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消除家属疑虑和焦虑情绪,提供心理支持

02
家属参与护理工作
促进胃肠蠕动
通过腹部按摩、热敷等方法,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肠道不适症 状。
调整进食方式
建议病人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进食,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导致胃肠 道负担加重。
预防并发症
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口腔感染;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和肠梗阻 等并发症。
活动能力锻炼方案制定
评估病人活动能力
通过观察病人日常活动情况和肌肉力量等指标,评估病人 活动能力。
原因
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 剧烈运动、缺乏防暑措施 、个体差异等均可能导致 中暑。
临床表现与初步诊断
临床表现
中暑病人可能出现头晕、头痛、 恶心、呕吐、心悸、乏力、高热 、抽搐等症状。
初步诊断

中暑护理查房讨论记录范文

中暑护理查房讨论记录范文

中暑护理查房讨论记录范文日期:[具体日期]地点:[病房名称]主持人:护士长 [护士长姓名]参加人员:责任护士 [护士甲姓名]、护士 [护士乙姓名]、护士 [护士丙姓名]等。

一、病例介绍(责任护士 [护士甲姓名])“大家好啊!今天咱要讨论的这个中暑的患者啊,是个大叔,55岁啦。

这大叔啊,大热天在工地干活,从早上一直干到中午,那太阳可毒了,就跟个大火炉在头顶烤着似的。

这不,一下子就中暑了。

送到咱这儿的时候啊,人都有点迷糊了,体温那叫一个高,都快到40度了,脸通红通红的,就像个熟透的大苹果,而且出了好多汗,衣服都湿透了。

”二、护理评估(责任护士 [护士甲姓名])1. 生命体征。

“体温就像刚刚说的,高得吓人,血压呢,有点低,才90/60mmHg,脉搏跳得可快了,120次/分呢,呼吸也有点急促,28次/分。

”2. 意识状态。

“大叔意识不太清楚,对答不怎么准确,老是迷迷糊糊的,感觉像在云里雾里似的。

”3. 皮肤状况。

“皮肤湿冷,这是因为出了太多汗。

不过这汗出多了也不是好事,身体里的水分和电解质都跟着跑了不少。

”三、护理问题及措施讨论。

# (一)体温过高(护士 [护士乙姓名])1. 问题阐述。

“这体温高得像小火炉似的,可不得了。

中暑嘛,核心就是体温调节出了问题,身体散热赶不上产热了。

”2. 护理措施。

“首先呢,咱得赶紧给大叔降温。

物理降温是关键,我觉得可以用湿毛巾给他擦身子,特别是额头、颈部、腋窝这些大血管走行的地方,就像给这些小火炉的通风口降降温一样。

”“还可以用冰袋放在他的腋窝和腹股沟,不过得包个毛巾,可不能直接放,不然就把大叔的皮肤给冻伤了,那就像本来是灭火,结果又搞出个小冰灾了。

”“另外,要是体温降不下来,还可以考虑用降温毯。

这就像是给大叔盖了个高科技的清凉被。

”# (二)体液不足(护士 [护士丙姓名])1. 问题阐述。

“大叔出了那么多汗,身体里的水啊、盐啊都少了好多,就像个干涸的小池塘。

”2. 护理措施。

中暑-护理查房

中暑-护理查房

2023中暑-护理查房contents •概述•中暑症状与表现•中暑的预防与急救措施•中暑患者的护理方法•中暑患者的康复指导•健康教育目录01概述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出现障碍,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

中暑患者多有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时间工作、行走、集会等病史。

定义1发生机制23中暑的发生机制主要与环境的高温、高湿以及机体对热应激反应的异常有关。

当机体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时,机体散热受到限制,体内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导致体温上升。

当体温升高至一定程度时,机体出现热损伤,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的中暑症状。

热痉挛由于大量出汗导致肌肉痉挛,通常表现为腹部、大腿肌肉疼痛,可以通过补充电解质和水分来缓解症状。

分类热射病由于高温导致机体散热受阻,体内热量无法散发,出现高热、无汗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昏迷等,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日射病由于阳光直接照射头部,导致脑部受到损伤,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02中暑症状与表现03热虚脱还可能引发循环衰竭,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症状。

热虚脱01热虚脱是中暑的早期症状,表现为头痛、乏力、口渴、心悸、恶心等。

02热虚脱可能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导致身体失水过多,从而引起电解质平衡紊乱。

热辐射是指高温环境中人体通过皮肤表面向周围环境散发热量的过程。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通过汗液蒸发、皮肤温升等方式散热,但如果散热不畅,热量会积聚在体内,引起热辐射。

热辐射可能导致皮肤烫伤、组织损伤等,严重时危及生命。

热辐射热痉挛热痉挛通常是由于大量出汗导致身体盐分损失过多,引起肌肉疼痛和抽搐。

热痉挛通常发生在四肢肌肉和腹部肌肉,表现为肌肉疼痛和抽筋。

热痉挛是中暑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发生在炎热的夏季。

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表现形式,死亡率较高。

热射病的主要症状是体温过高,可达40℃以上。

热射病可能引发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如昏迷、抽搐、呼吸停止等。

中暑的护理查房

中暑的护理查房

2021/11/14
7
THANKS!
2021/11/14
8
重度中暑
热痉挛(水盐丢失多,补水不补盐造成低钠低氯 血症,肌肉痉挛伴收缩痛) 热衰竭(水盐大量丢失,有效循环明显减少,低 血容量休克,心输出量大增,心血管功能不全或 周围循环衰竭) 热射病(人体散热障碍,热蓄积,体温高,体温 调节中枢失控,心输出量减少,中心静脉压升高, 体温骤升,高热>41℃,无汗意识障碍,重者休 克心衰脑水肿肺水肿)
2021/11/14
6
八招预防”中暑” 1.午后尽量避免活动,多喝水防暑降温 2.白天出门打伞戴帽子 3.充分饮用凉开水,饮料,并加少量盐,补充体内盐分 4.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分休息与睡眠 5.室内要有良好通风 6.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强抵抗力,减少中暑诱因 7.随身备人丹,十滴水,清凉油等 8.多吃含钾的食物,如海带,豆制品,紫菜,土豆,西瓜, 香蕉,苦瓜,苦菜等。
5
护理问题及措施
护理问题 体温过高
症状 39℃
有皮肤受损的危险 高温有出血的危险Fra bibliotek凝血功能
有感染的危险 有缺氧的危险
疾病导致机体抵 抗力下降
疾病所致脑细胞 缺氧
护理措施
冰帽冰毯降温,擦 浴,遵医嘱用药 保持皮肤清洁,加 强皮肤护理 穿刺点压迫时间延 长,观察大小便 预防感染
气管插管,吸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
中暑的急救护理
2021/11/14
1
2021/11/14
病例
黄梅,女,29岁,患者因户外活动突发意识不清, 伴抽搐10余分钟,由120出车接回本院。查体:T: 39℃,BP:94/52mmHg,P:145次/分,血氧: 99%,神智模糊,大汗,面色苍白,谵妄,烦躁 不安,双侧瞳孔等圆等大,D≈3.5mm,对光反射 迟钝,四肢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 未引出。

中暑病人护理查房

中暑病人护理查房

中暑病人护理查房xx年xx月xx日•概述•护理评估•护理措施目录•健康教育与指导•护理总结与反思01概述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丢失过多,导致产生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中暑定义根据中暑程度,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口渴、恶心、呕吐、多汗、乏力、胸闷、心慌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热痉挛、热射病等。

中暑症状定义和症状诱发因素年老体弱、慢性疾病、饥饿、疲劳、饮酒等均可诱发中暑。

环境因素高温、高湿环境是中暑发生的根本原因。

发生机制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丢失过多,导致产生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

发生机制1分类与表现23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出现头痛、头晕、口渴、恶心、呕吐、多汗、乏力、胸闷、心慌等症状。

先兆中暑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出现热痉挛、热射病等。

轻度中暑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出现热衰竭、热痉挛、热射病等,伴有意识障碍。

重症中暑02护理评估生命体征观察与评估监测和记录体温变化,以评估中暑程度和治疗效果。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脉搏频率、节律,了解心脏功能及全身循环情况。

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及深度,判断是否出现呼吸衰竭或酸中毒。

监测血压变化,了解血容量及心功能状况。

症状评估观察病人是否出现意识模糊、谵妄等神经系统症状。

意识状态评估病人是否出现胃肠道症状,是否出现电解质紊乱。

恶心、呕吐观察病人皮肤颜色、温度变化,判断是否出现循环障碍。

皮肤颜色与温度观察病人尿量及颜色,判断是否出现肾功能损害。

少尿或无尿观察病人是否出现肌肉痉挛,尤其是腓肠肌和腹壁肌肉。

热痉挛监测体温及意识状态,预防热射病发生。

热射病观察尿量及颜色,预防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密切观察各器官功能状态,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

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发症风险评估焦虑、恐惧抵触、不配合治疗抑郁、绝望观察病人是否出现不配合治疗等情况。

了解病人是否存在抑郁、绝望等心理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向病人及家属解释中暑的原因,诱因,好发人群及预防措施,取得病人和家属的支持配合。
3、告知其室外温度较高时避免户外活动,特别避免长时间避免在烈日下。尽量穿透气性能好、宽松的衣服,充足的睡眠,在家时使用风扇、空调降温,出门时可随身携带消暑饮品或风油精、清凉油等。
护理评价:2016-07-211室护理查房
时间
2016-07-29
地点
急诊示教室
主查者
李小勤
被查者
于倩楠
护理查房内容
中暑病人的护理
被查科室
急诊室
参加
人员
患者
基本
情况
床号
抢5
住院号

姓名
于梅兰
年龄
80岁
性别

籍贯
江苏省
入院日期
2016-07-21
诊断
中暑
1、汇报病情
患者于梅兰,女性80岁,因“被路人发现倒于路边30分钟”于2016年7月21日09:35由120转入,既往史老慢支病史。入院后患者℃,神志昏迷,GCS评分3分,急查血气分析:K:L,Ca:mmol/L,Glu:L,血常规无异常,LDH280u/L。CT:慢支改变,右中肺肺大疱,纵膈多发小淋巴结。立即予冰毯、冰枕物理降温,扩容、抗炎、清热、抑酸、保肝等治疗。11:30患者℃,撤除冰毯,16:00患者神志清楚,18:00患者病情好转,家属签字回家,继续补液治疗。
护理评价:2016-07-2116:00患者神志清醒,无并发症发生
2016-07-21
护理诊断:有皮肤受损的危险:与意识不清、大量出汗、使用物理降温措施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在急诊期间无皮肤受损
循证原因:过度出汗引起潮湿。过度潮湿引起皮肤软化及抵抗力降低;潮湿会浸润皮肤组织,削弱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造成局部皮肤水肿;有害物质易于通过且利于细菌繁殖,使得上皮组织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引起压疮的产生[3]
二、床边评估
T:℃,P:86次/分,R:38次/分,BP:152/59mmHg
患者神志昏迷,Glasgow评分3分,双侧瞳孔,光敏。既往有老慢支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病史。无外伤、手术史,无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疫区、疫水接触史,否认毒物、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烟酒嗜好。
三、主要护理问题及措施
护理评价:2016-07-2118:00患者住院期间无皮肤受损
2016-07-21
护理诊断:知识缺乏与缺少防止中暑相关知识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及家属在急诊期间了解防止中暑相关知识
循证原因:对于中暑患者还应当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介绍预防高温中暑的方法。[4]
护理措施:1、与病人和家属交流,了解其知识缺乏的原因。
护理措施:1、禁食,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下肢略抬高。
3、氧气吸入,3L/min。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呕吐物、呼吸道分泌物,床旁备吸引器、简易呼吸器。
5、每小时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有无烦躁等情况,并做好记录
6、留置导尿,观察患者的尿量、颜色及性质,准确记录出入量。
7、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遵医嘱地塞米松、纳洛酮、醒脑静、胞磷胆碱等催醒及营养神经类药物,保护脑组织,在积极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必要时配合医生做好高压氧治疗的护理,促进患者意识恢复
5、建立两条有效静脉通路,一条用于降温,防止抽搐和纠正酸中毒,另一条用于补充血容量。补液以晶体液为主,按需补液,输注含钾溶液、保肝,清热解毒药物时,防止外渗,避免引起组织坏死。
6、对抽搐、烦躁不安、肌肉痉挛者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患者置于保护床内,床栏拉起,防坠床和碰伤,必要时保护性约束,床边备压舌板、开口器和舌钳
护理评价:2016-07-2113:00患者体温降至℃
2016-07-21
护理诊断:急性意识障碍:昏迷与中暑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在昏迷期间无并发症发生
循证原因:重症中暑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急性热致疾病,以核心体温超过40℃、高热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特征,突出表现为谵妄、惊厥及昏迷。重症中暑时中枢神经系统易受损,并且是易遗留长期后遗症的主要受累器官。[2]
2016-07-21
护理诊断:体温过高与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在急诊期间体温降至正常范围。
循证原因:在高温热辐射或高强度体力活动情况下,机体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导致核心体温升高,引起潜在致命性机体紊乱[1]
护理措施:1、将患者置于抢救室(室温22℃);
2、持续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吸氧,氧流量3L/min
[3]杨德彦,压疮形成的原因分析[J]CHINESE GENERAL NURSING,2008,10(6):2692
[4]翟佳,中暑的护理和急救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9(14):265-266
四、讨论
五、小结(评价)
[1]Kourtis N,Nikoletopoulou V,Tavernarakis N. Small heat-shockproteins protect from heat-stroke-associate[J]. Nature,2012,490(7419):213-218.
[2]李莉,重症中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3,25(9):570-571
护理措施:1、入院时观察患者皮肤情况并记录,予使用防压疮床垫。
2、定时翻身,每两小时翻身一次,观察受压部位皮肤颜色,温度
3、出汗时及时擦干汗液,保持衣物床单干燥
4、使用冰袋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可用垫布等包裹,避开耳郭、腹部等部位,冰毯时不可直接接触患者皮肤,防止冻伤
5、将降温毯平铺于床垫上,上面铺好床单保持平整。患者平卧,臀下垫尿垫以防大小便污染床单和降温毯。
3、遵医嘱给予冰枕,冰毯物理降温。连接好降温毯出入水管道,避免冰毯折叠,管道曲折,以免影响水在机器和毯面上的循环。降温毯温度的设定:根据患者体温、年龄、身体状况、医嘱等设置相应的毯温
4、在物理降温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尿量、体温变化,降温时每15min测量耳温1次,待耳温降至℃时应暂停降温;严密监测皮肤黏膜、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倾向,有无脏器出血,如咯血、呕血、便血、血尿,及凝血酶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等,以尽早发现DI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