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辅导资料 专题(9)环境问题的影响防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九】环境问题的影响防治

【考情分析】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地理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从内容上看,侧重考查环境问题的分布、表现及危害,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从命题形式上看,信息呈现方式多以示意图、坐标图和文字材料等图表为主,题型为选择题、综合题并重,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今后仍将是考查的重点;从考查能力上,注重图表资料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注重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识记、迁移能力与人们关注的实际问题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1年高考对该考点的呈现:

【知识交汇】

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周围相关的地区。人类排放的污染物,随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会扩散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所以当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全球性。具体分析如下:

3.大气环境问题

【思想方法】

在高三复习时,侧重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新授课不同,要求建立必要的知识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系统,形成一个层次清晰、内容完善、有一定挖掘深度的知识框架。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深入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打破教材的知识顺序,按其内在联系重新组合,注重学科内知识的整合,形成新的知识网络,这样,在高考解题过程中,可以轻松地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最终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本专题是环境问题的影响防治,在答题过程中要对症下药,即在回答环境问题的影响与防治时必须清楚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原因或成因入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这也是回答影响类、措施类或防治类问题的统一分析方法。

1.环境问题一般分析方法

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时一般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来分析:

人为原因是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但很多环境问题的产生也离不开一定的自然基础。如大气环境问题中的酸雨、光化学烟雾等,比较稳定的大气环流(微风或逆温现象)不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湿润的气候是形成酸雨的必要条件。水体污染事件的发生虽然与人类排放大量污水相关,但静水环境、较高的水温有利于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流量小的河流因其自净能力弱而易被污染。又如对水土流失的分析,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是其产生的主要领导人因,但土质疏松程度、降水强度等与水土流失的程度也密切相关。气候干旱是荒漠化的直接导火线,过度耕种、过度放牧以及草场毁坏、森林的滥伐等使荒漠化现象雪上加霜。因此对环境问题的防治,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有针对性地寻找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且自然条件很难改变,所以分析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时着眼于产生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改变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一般从(技术)工程措施,生态措施,管理措施。如我国西北荒漠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的区域是过度开垦,有的是过度樵采,有的是水资源利用不当等,那么就要根据当地引起荒漠化的原因,采取退耕还草、禁止过度樵采、合理利用水资源等不同的措施。

2. 环境问题的一般考查方式

环境类问题往往是以热点时政材料为背景题材,依托区域图及各种变式统计图表进行对主干的考查。备考过程中,当一个时政事件发生时,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素材,如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指导学生结合主干知识如洋流、海底地形及储油构造等不同角度,进行设问,这样就可以加强学生知识的前后联系,促进知识的融合与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