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科技学院论文

金陵科技学院论文

本文将从金陵科技学院的发展历程、课程设置以及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明确该学院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一、金陵科技学院的发展历程

金陵科技学院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多种类型教育相结合的普通本科院校。其创建于2001年,前身是南京市城建专科学校和南京市现代信息工程专科学校,2003年并校升格为金陵科技学院。目前,该学院是江苏省首批“专升本”试点高校以及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省级实训基地”。

二、金陵科技学院的课程设置

金陵科技学院设有17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信息技术、网络工程、土木工程、软件工程、应用英语等专业。此外,该学院还设立了多个研究生与本科生共同选修的课程,如高级软件工程、领导力与团队管理等。这些课程设置的多元性和实用性使得学生在学术和职业道路上都能受益。

三、金陵科技学院的学生管理

金陵科技学院的学生管理以维护和加强学生工作和学风建设为核心。学院成立了学生工作部、团委、学生会等部门,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如“金秋文艺大会”、文学沙龙等。此外,学院还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学院关注的重点。

四、金陵科技学院的职业发展支持

学院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信息发布、实习就业等方面的服务。同时,学院还与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活动。这些举措旨在帮助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综上所述,金陵科技学院在教育改革、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金陵科技学院将继续探索多种类型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影响力,为推进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巨大的力量。一、金陵科技学院的教育理念和特色

金陵科技学院的教育理念是“科学、创新、实践、拓展”,这一理念强调学院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创新的精神,为学生提供更为实践性的教育和培养,以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及社会要求。

学院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实践性教育。学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发扬实践创新的精神,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以增加他们的职业竞争力;二是强调综合素质教育。学院在课程设置及学生管理上,强调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如创业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三是注重产业化人才培养,学院将校企合作作为培养产业化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学生企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

成效。

二、金陵科技学院的国际化发展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金陵科技学院也逐渐走上国际化的轨道。以“引进来,走出去”为指导方针,学院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同时也积极推进学院的国际化发展进程,走出了一条具有金陵科技学院特色的国际化之路。

学院与多所境外合作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如芬兰奥卡迪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澳大利亚迈考里大学、台湾醒吾科技大学等。学院还积极参加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并主办了多场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等。

三、金陵科技学院的社会责任和贡献

作为一所公立院校,金陵科技学院一直以来都肩负着社会责任和贡献的使命。学院通过推进社会服务、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方式,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履行着其肩负的社会责任。

学院成立了公共服务资源中心,帮助学院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推广人文精神、文化艺术、职业发展等方面砥砺前行。

此外,学院还积极开展“校园创新创业孵化器”等项目,为创业者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让创业者在金陵科技学院这样一个有利于创业的环境中,更好地发挥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四、未来发展展望

金陵科技学院在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国际化、社会责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成为江苏省的著名高校之一,为推进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金陵科技学院要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坚持实践性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放眼全球、与国内外高校开展广泛合作,更好地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和培养国际化人才。未来,金陵科技学院将携手社会各方共同推动学院发展,不断做出新的贡献。五、金陵科技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

金陵科技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增设相关课程和实践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学院成立了校园创新创业孵化器,为学生提供创业导师、资金、场地等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同时,学院还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比赛和创新创业讲座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六、金陵科技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

金陵科技学院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通过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应对未来职业和社会要求的能力。同时,学院还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如课外科技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等,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产业化人才。

七、金陵科技学院的科研成果

金陵科技学院攻关的课题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信息技术、生态环保、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条件。多项科研研究已获得国内外多项专利和成果,并应用于相关领域,为其创新发展和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

总之,金陵科技学院将积极贯彻实践性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以产业化人才培养为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其未来职业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和前景。同时,学院也将继续注重社会责任和贡献,与社会各界共同推动学院的创新发展,迎接未来更加灿烂的发展前景。八、金陵科技学院的国际化办学

金陵科技学院始终秉持开放的理念,与国际知名学府保持密切联系,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学院还积极开展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国外优秀课程和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此外,学院还开设多门国际化课程,加强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其未来跨国企业和国际化事业做好准备。

九、金陵科技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

金陵科技学院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艺术节,塑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学院还倡导绿色、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推行绿色校园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十、金陵科技学院的社会责任

金陵科技学院时刻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学院还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和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做出贡献,促进区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学院也在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理念和体制机制,为学生和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总体而言,金陵科技学院具有多年的教育经验和创新意识,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学院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职业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未来,学院将继续坚持创新创业教育、活跃校园文化、推进国际化办学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发展方向,为学生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和影响。

金陵科技学院论文

金陵科技学院论文 本文将从金陵科技学院的发展历程、课程设置以及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明确该学院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一、金陵科技学院的发展历程 金陵科技学院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多种类型教育相结合的普通本科院校。其创建于2001年,前身是南京市城建专科学校和南京市现代信息工程专科学校,2003年并校升格为金陵科技学院。目前,该学院是江苏省首批“专升本”试点高校以及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省级实训基地”。 二、金陵科技学院的课程设置 金陵科技学院设有17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信息技术、网络工程、土木工程、软件工程、应用英语等专业。此外,该学院还设立了多个研究生与本科生共同选修的课程,如高级软件工程、领导力与团队管理等。这些课程设置的多元性和实用性使得学生在学术和职业道路上都能受益。 三、金陵科技学院的学生管理 金陵科技学院的学生管理以维护和加强学生工作和学风建设为核心。学院成立了学生工作部、团委、学生会等部门,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如“金秋文艺大会”、文学沙龙等。此外,学院还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学院关注的重点。

四、金陵科技学院的职业发展支持 学院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信息发布、实习就业等方面的服务。同时,学院还与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活动。这些举措旨在帮助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综上所述,金陵科技学院在教育改革、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金陵科技学院将继续探索多种类型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影响力,为推进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巨大的力量。一、金陵科技学院的教育理念和特色 金陵科技学院的教育理念是“科学、创新、实践、拓展”,这一理念强调学院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创新的精神,为学生提供更为实践性的教育和培养,以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及社会要求。 学院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实践性教育。学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发扬实践创新的精神,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以增加他们的职业竞争力;二是强调综合素质教育。学院在课程设置及学生管理上,强调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如创业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三是注重产业化人才培养,学院将校企合作作为培养产业化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学生企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

金陵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金陵科技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为了进一步规范毕业设计(论文)文字部分的撰写,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组成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l. 论文题目;2. 目录;3. 摘要(中、英文);4. 正文;5. 参考文献;6. 附录(可选);7. 谢辞(可选)。 二、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内容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 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特点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 目录 目录是毕业论文的篇章名目,要按顺序写清楚论文构成部分和章、节的名称,并注明页码序号。 3. 摘要(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摘要应反映论文的精华,概括地阐述课题研究的基本观点、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为200个单词左右为宜。摘要包括: (1)论文题目(中、英文摘要都应开列) (2)“摘要”字样(位置居中) (3)摘要正文 (4)关键词 4. 正文 (1)前言(绪论):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

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2)主体: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意义、理论依据,基本观点,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与实验手段,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必要的数据和图表,以及研究得出的结果与对结果的讨论等。 (3)结束语: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结论,及对问题进一步探讨的设想与建议。 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 6. 附录(可选) 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 7. 谢辞(可选) 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 三、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按学校规定要求,用计算机打印。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纸张选用A4。 1. 目录的内容和编排 目录只需编排到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及以下内容可不编入目录 目录题头(格式:三号黑体居中,字间空一格) 目录内容(格式:四号宋体,行距24磅) 2. 摘要 (1)中文题目: 设计(论文)题目(格式:小二号黑体居中) 副标题(格式:小三号黑体)

金陵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理工类-格式模板范文

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论文排版机器人PaperYes制作的论文模板 学生某某:指导教师: 二级学院:专业:

班级:学号: 提交日期:年月日答辩日期:年月日

目录 摘要III AbstractIV 1 绪论1 2 排版算法2 2.1 关于目录修改后的排版技巧2 2.1.1 关于目录的制作和修改2 2.1.2 此处为三级标题4 2.1.3 此处为三级标题4 2.2 关于图片、表格、公式的解决4 2.2.1 表格的样式4 2.2.2 此处为三级标题5 2.2.3 此处为三级标题5 2.3 页眉和页码的设置5 2.3.1 页眉和页码的设置5 2.3.2 此处为三级标题5 2.3.3 此处为三级标题6 2.4 脚注和参考文献上标6

2.4.1 脚注和参考文献上标X例6 2.4.2 此处为三级标题6 2.4.3 此处为三级标题6 3 PaperYes论文一键排版的概念7 3.1 一键排版的概念7 3.1.1 此处为三级标题7 3.1.2 此处为三级标题7 3.1.3 此处为三级标题7 3.2 一键排版的概念7 3.2.1 此处为三级标题7 3.2.2 此处为三级标题8 3.2.3 此处为三级标题8 3.3 一键排版的主要方法8 3.3.1 此处为三级标题8 3.3.2 此处为三级标题8 3.3.3 此处为三级标题8 4 总结10 参考文献11 附录12 致谢13

论文排版机器人PaperYes制作的论文模板 摘要 本论文主要内容是基于本高校的论文格式要求,利用论文排版机器人PaperYes的人工智能引擎排版出来的论文模板。各位同学可以通过此模板撰写论文,只需将自己撰写的论文内容填充到相应的标题下面就可以了,帮助同学们解决论文排版的困扰。如果有的同学不会用此模板编辑论文,可以选择PaperYes论文排版,根据您所在高校的格式要求,自动生成目录和页眉页脚,解决奇偶页难题,智能编排标题、图、表和公式,适配字体字号和段落等,10秒搞定,安全高效。 关键词:论文排版;机器人;PaperYes;论文模板

思政论文: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探讨与思考

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探讨与思考 [摘要]课程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对机电类等新工科专业培养新时代人才有着重要影响。该文从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与要求论述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而探讨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开展的途径。 [关键词]机电类;课程教学;课程思政;立德树人 一、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与要求“课程思政”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最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是将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入专 业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中,在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实现思想引领和能力提升,是人才培养中德、识和能三位一体的有机融合。中国工业和中国智能制造目前正处在转型升级阶段,急需有知识、有道德、有担当的工程技术人才。金陵科技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机电类专业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机电工程技术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履行岗位职责的专业能力。因此开展“课程思政”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依据《华盛顿协议》,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2015 年3 月颁布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工科学生毕业要求的第3 条设计/ 开发解决方案、第6 条工程与社会、第7 条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及第8 条职业规范,分别提到社会、

法律、环境可持续发展、职业道德和规范、责任,这些要求与“课程思政”的内涵是完全一致的。因此“课程思政”的开展也是我校目前全面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必然要求。 二、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在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如下: 1. 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有些教师认为,“课程思政”是思政教师的任务,专业课教师的职责是认真教好专业知识,尤其是教授学生具备就业后履行岗位职责的机电专业知识。 2.“课程思政”的德育内涵和元素还有待深入挖掘。鉴于工科类专业课教师的知识背景和精力所限,目前融入专业课的思政元素还比较有限,如何全面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是深入推进“课程思政”面临的较大问题。 3.“课程思政”还不成体系。有些课程为了“课程思政”而思政,生搬硬套,思政元素未能和课程有效融合。有的课程简单地增设几项活动或几个案例,而是力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理论、实践教学和改革的各个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有的专业简单地增开建设一门或几门“课程思政”示范课。

创新创业实践论文

创新创业实践论文 创新创业实践论文 导读:创新创业对解决就业有重大作用,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政策,目的是鼓励大众去创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新创业政策实践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发展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需要,重新构建大学创新创业文化,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通过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挖掘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论文以金陵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为研究对象,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培养机制、实践机制、激励机制和孵化机制上做了一系列改革尝试,探索了一条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那时的中国将迈进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宏伟目标,亟需提升国民的自主创新能力。新兴新型应用性本科院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会生产模式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需要大学生成为转变的主体。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开展知识型创业的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积极培养各类创业型、创新型和创智型人才,是适应国家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之路的最佳切入点和落脚点。大学创新创业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大学创业文化是注重创业教育、重视创业实践、提高创业倾向的文化,创业教育以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能力提高、成功创业为目的。大学创业文化虽然有与社会创业文化共性的一面,但是它又有独特的.内涵和个性。大学创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帮助学生创办企业,应当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脱离功利主

相对性原理与物理学规律-物理优秀论文

相对性原理与物理学规律-物理论文 相对性原理与物理学规律 刘平 (金陵科技学院公共基础课部,江苏南京211169)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时空观的发展历史和与之相对应的相对性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物理学规律的协变性。 关键词:牛顿力学;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协变性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170-03 一、前言 从牛顿到爱因斯坦,人们对时空的观念经历了两个伟大的变革。牛顿的时空观是绝对时空观,对于这种时空观点人们几乎是默许的。到了爱因斯坦,时间和空间联姻了。时空与物质的运动也密不可分,甚至与物质的固有性质相联系。让人兴奋得是每一种时空观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相对性原理。由此可见相对性原理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 二、相对性原理的发展 1.相对性原理。相对性原理的观念来自牛顿力学。牛顿第一定律的实质就是惯性系的存在,因而也称为惯性定律。牛顿力学的基本规律F=ma只对惯性系才成立。而对于两个相对作匀速运动的惯性参考系,它们的时空关系可表达为:

这就是伽利略时空变换。容易验证,若牛顿力学规律对其中一个惯性参考系成立,那么对另外一个惯性参考系也成立。这称为牛顿力学规律对伽利略时空变换的协变性,也称为力学的相对性原理。 狭义相对论的建立最初来源于电磁学。麦克斯韦方程组对伽利略时空变换是非协变的。这个事实暗示了两种可能:一是相对性原理对电磁学不适用,从电磁规律看只有一个真正的惯性系;二是相对性对电磁学仍适用,然而伽利略时空变换或麦克斯韦方程组不是精确的规律,它需要修正。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对这个问题给出了解答。他从光速不变原理出发导出了一个新的时空关系: 这就是洛仑兹变换。从形式上看,若vc或c为无穷大它将还原为伽利略变换。事实证明狭义相对论在不考虑引力的情况下是正确的。这说明相对性原理对力学和电磁学都适用。在此基础上,爱因斯坦把它推广到整个物理学:所有的基本物理规律都应在任意惯性系中具有相同的形式,这就是狭义相对性原理。 2.惯性系疑难。无论是牛顿力学还是狭义相对论都只对惯性系成立,那么就引出两个问题:①自然界中哪些参考系是惯性系;②为什么惯性系在描述物理规律时具有优越性。无数事实证明地面实验室参考系像是一个惯性系,因为从牛顿力学以及狭义相对论得出的结论能够在实验室中实现。可是更精确的测量表明,它不是严格的惯性系。既然不存在真正的惯性系,爱因斯坦就提出:任意参

现代通信技术与风景园林论文

现代通信技术与风景园林论文 题目:现代通信技术与风景园林 学生姓名:张琪二级学院:园艺学院 专业:园林班级: 14园林(1)班 学号: 1409102007提交日期:2016.5.24

现代通信技术与风景园林 作者:张琪 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 摘要 随着风景园林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各方面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现代通信技术自然在该领域的地位也越发重要。本文主要介绍现代通信技术在风景园林的现有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关键词: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风景园林发展 风景园林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发展机遇 随着风景园林式事业的蓬勃发展,整个行业的工作领域和范围急剧扩展,从小尺度的、孤立的或为私人所服务的花园和公园发展为复杂的有紧密联系的社区、城市、城郊、乡村乃至区域时,行业的任务和责任逐渐转变为帮助人类合理地进行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利用,为人类创造良好户外活动空间的同时,满足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工作领域的扩大,系统复杂程度的增加已经远远超过了大部分从业人员单凭个人经验对空间尺度和空间形态的抽象把握能力,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了土壤、水文、气候、动植物等因素在内的一切景观要素,是一个体系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求对景观极其演变过程在艺术性与科学性方面进行尽可能准确详细的研究,为后期的建设施工提供翔实可靠的依据,最大程度得保持设计的原真性。另一方面,在与投资建设方进行汇报交流时,需要提供通俗易懂,能够尽可能体现建成效果的图像以及动态景观感受,使得非专业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设计理念以 及设计的可行性,从而减少仅凭自身主观喜恶对设计方案进行不合理的改动。 (二)发展挑战 为了适应行业新的发展要求,风景园林教育者们面对着极大的挑战。由于这一学科比其他单一学科在理解和塑造环境上有着更多的优势,从经营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时刻面临着考验。国内外众多学者纷纷在自身专业背景基础之上,结合在这一领域多年的实践为风景园林的多层次教育提出了不同构想。总的来看,大部分教育工作者期望采用工作室的形式,以风景园林设计历史及理论,园林建造技术及材料和园林设计的交流媒介、职业技能为核心,通过讲授、实践、讨论、评价实际或虚拟项目使学生掌握从策划规划到设计施工的整个流程,获得全方位的提高。但是归根结底要回归到对场地的规划设计与空间的营造,于是在实际从业人员中,可以看到许多建筑专业,室内设计专业以及美术专业背景的人,良好的空间感使得他们更易于从原专业转向风景园林行业,而原本从农林院校出身,拥有包括植物学、生态学在内等其他知识基础的从经营者反而处于从属地位。这就要求从风景园林教育的基础上寻

(整理)浅析中庭式建筑在火灾中的人员疏散

(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浅析中庭式建筑在火灾中的人员疏散 学生姓名:王宇指导教师:王书明 二级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建筑学 班级: 08建筑学(2)班学号: 0806110502 日期: 2012年 11月20日

浅析中庭式建筑在火灾中的人员疏散 王宇 (金陵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江苏南京 211169) 摘要:中庭式建筑作为一种典型的新型建筑风格,以其美观的外表,宽敞、舒适的室内环境以及采光、交通等多种功能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其所带来的火灾事故却往往是具有灾难性的。中庭通常是指建筑内部的庭院空间,其最大的特点是形成具有位于建筑内部的“室 外空间”,是建筑设计中营造一种与外部空间既隔离又融合的特有形式。中庭建筑以其能够 引入自然光、造成一定的温室效应以及舒适的室内环境等显著功能而受到建筑师的普遍青睐。目前,中庭建筑已在我国城市高层公共建筑中占有相当比例。 凡是中庭类的建筑都具有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在竖直方向的空间上连续贯通多层的具有封顶结构的大空间。火灾的危险性在这样的大空间结构形式中被大大地提高了。由于中庭建筑的特点,火灾时火势可在连通的空间里迅速蔓延,造成火源、产烟量及发热量的扩大同时高温烟气流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周边壁面或房间的冷却而导致烟气层逐渐下降,并侵入中庭周边的走廊或房间,致使烟气充满整个中庭及其相邻建筑空间,给疏散与扑救工作带来极大困难。所以,做好中庭式建筑的人员疏散,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中庭建筑,火灾,人员疏散 0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为我国城市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同时也给消防设计带来棘手的问题。中庭式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不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中庭式建筑的消防设计能否满足人员的安全疏散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近些年来频频发生的建筑火灾事故中,中庭式建筑火灾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其火灾问题已不容忽视。国内外史上一些相当规模的中庭火灾事故已经见证了它的严重危害性,如

大学学习方法的论文范文3篇

大学学习方法的论文范文3篇 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大学生活的重要特点表现在:生活上要自理,管理上要自治,思想上要自我教育,学习上要求高度自觉。尤其是学习的内容、方法和要求上,比起中学的学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店铺就与大家分享:大学学习方法的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大学学习方法的论文范文一 摘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创新型科学人才是所有高等院校的重要目标.从精度和浏览、专与博以及细节和原理三个层次对大学生的学习模式展开讨论,分别给出了各个层次上的学习方法和一些建议. 关键词:学习模式;专与博;原理 作者简介:王蓁蓁(1975-),女,江苏南京人,金陵科技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讲师.(江苏南京21116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金陵科技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it-b-2012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214-02 在中学和小学教育阶段,教师传授基础知识,学生则通过反复训练来掌握它.但是到了大学教育阶段,教育工作者则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训练.[5]为了更好地指导大学生的学习,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本文从精度和浏览、专与博、细节和原理三个层次对大学的学习方法模式展开了讨论,给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一、精读和浏览 决定攻读一门学科时,首先应该选定一本基本教材进行精读.所谓基本是指其应是这门学科的一本全面、深刻、经典的著作,也就是说精读了它,就会基本上掌握了该学科的全貌.所谓精读是指要反复地阅读它,不仅要通晓它,还要做到对其其本内容“倒背如流”,这样学生就可以掌握这门学科的骨架.然而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因为对于该学科,其知识可能

金陵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模板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二级学院专业 班级学号 提交日期年月日答辩日期年月日

(“目录”两字中间空一格,居中三号黑体) 摘要........................................................... I I Abstract ....................................................... I II 1 绪论 (1) 2 数控加工动态仿真技术综述 (2) 2.1 数控加工动态仿真技术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2.2 数控加工动态仿真技术的研究重点 (2) 2.3 数控加工动态仿真技术的研究状况 (2) 3 一种可用于仿真系统开发的平台——ACIS (3) 3.1 ACIS概述 (3) 3.2 ACIS的功能及其在仿真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3) 4 其他方面 (4) 5 结论 (5) 参考文献 (6) 附录 (7) 致谢 (8) (目录内容用四号宋体,行距24磅,目录标注页码)

基于实体建模的数控仿真系统环境的开发 (小二号号黑体居中,与“摘要”空一行) 摘要 (“摘要”之间空一格,居中三号黑体) 本文首先对数控加工动态仿真技术的定义、意义、研究重点、研究状况进行了介绍;并介绍了可用于开发数控仿真系统的实体造型平台——ACIS,包括ACIS的开发接口、数据结构、主要功能与特色以及在数控仿真系统开发中的应用;然后通过简要介绍数控加工的一些相关知识,引出了数控仿真系统加工环境的定义与该模块的实现方法;最后讲述了帮助文件的制作以及该系统帮助文件的结构。 (摘要内容:小四号楷体,1.5倍行距) 小四号楷体

毕业设计(论文)-3g移动通信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3G移动通信设计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二级学院专业 班级学号 提交日期答辩日期

目录 摘要.......................................................... I II Abstract......................................................... I V 1 绪论 (1) 2 基站与负荷之间的关系 (2) (2) 预测的方法 (2) 预测的意义 (2) (3) (5) (6) CS业务 (6) PS业务 (7) (9) 3 特定区域负荷统计与规划 (10) (10) (10) Okumura-Hata模型 (11) COST 231-Hata模型 (15) (16) (25) (27) (28) Equivalent Erlang方法 (28) Post Erlang-B方法 (29) 基于Campbell理论的估算方法 (30) KR迭代容量估算方法 (32)

(33) (34) 4 基站规划的应用 (35) 5 结束语 (40) 参考文献 (41) 致谢 (42)

基于视频用户的移动基站负荷设计 摘要 随着中国3G牌照的颁发,中国的电信运营商都已经开始对3G市场的占领,而网络规划是无线网络建设和运营之前的关键步骤,主要根据实际的无线传播环境、业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现有3G通信中,TD-SCDMA为我国自主研发的3G标准,由于TD-SCDMA 系统采用了时分码分的多址方式、智能天线、联合检测、接力切换、动态信道分配等一系列新型关键技术,极大地提高了TD-SCDMA系统的性能,最终为网络规划带来了很多新特点。因此,本文通过分析TD-SCDMA技术的特点,对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的关键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和探讨。主要对TD-SCDMA的用户预测、链路预算、容量估算、基站分布、与现实基站部署比较等进行研究。 关键字:基站负荷;TD-SCDMA;网络规划;网络优化

隔弧板注射模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隔弧板注射模设计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二级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学号: 提交日期:年月日答辩日期:年月日

目录 摘要................................................... I V Abstract ................................................ V 第0章前言 (1) 第1章塑件材料的工艺性分析 (2) 1.1. 塑件的原材料分析 (2) 1.2. 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 (3) 1.3 塑件的表面质量分析 (3) 1.4 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4) 1.5 塑件的成型工艺参数的确定 (4) 第2章模具结构形式的分析 (5) 2.1 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5) 2.2 型腔数量的初步确定 (6) 2.3 型腔的布局 (7) 第3章注射机型号的选择 (9) 3.1 注射机的选定标准 (9) 3.1.1 模具所需注射量的计算 (9) 3.1.2 锁模力的计算 (9) 3.2 注射机型号的选定 (10) 3.2.1 型腔数量的校核 (11) 3.2.2 注射机工艺参数的校核 (12) 第4章浇注系统的设计 (13) 4.1 主流道的设计 (13) 4.2 分流道的设计 (15) 4.2.1 分流道的截面形状 (15) 4.2.2 分流道尺寸 (16) 4.2.3 分流道布置形式 (16) 4.2.4 分流道的设计要点 (17) 4.3 浇口的设计 (17)

4.3.1 浇口的形式 (17) 4.3.2 浇口类型的选择 (18) 4.3.3 浇口位置的选择 (18) 4.3.4 浇口的尺寸的确定 (19) 4.4 冷料穴的设计 (20) 4.5 排气系统的设计 (20) 第5章成型零件的设计 (21) 5.1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21) 5.1.1 凹模的结构 (21) 5.1.2 凸模的结构 (21) 5.2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23) 5.2.1 影响工作尺寸的因素 (23) 5.2.2 凹、凸工作尺寸的计算 (23) 第6章模架的选用及尺寸确定 (27) 第7章侧向抽芯机构的设计 (28) 7.1 抽芯距的计算 (28) 7.2 斜导柱的长度计算 (28) 7.3 滑块的形式及导滑形式 (29) 第8章导向与定位机构的设计 (30) 8.1 导向机构的总体设计 (30) 8.2 导柱的设计 (30) 8.3 导套的设计 (31) 8.4 导向孔的设计 (32) 8.5 定位圈设计 (33) 第9章脱模机构的设计 (34) 9.1 推出机构的设计原则 (34) 9.2 推出机构的基本要求 (34) 9.3 脱模机构的选用 (34) 9.4 推出机构的复位 (35)

基于CVI可视界面的直流电机测控系统的设计_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基于CVI可视界面的直流电机 测控系统的设计 二级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目录 摘要.................................................. I II ABSTRACT ............................................... I V 第一章设计的总体思想.. (5) 第二章直流电动机 (2) 2.1直流电机的概述 (2) 第三章 LABWINDOWS/CVI的简介 (5) 3.1虚拟仪器的简介 (5) 3.2虚拟仪器的结构 (5) 3.3L ABWINDOWS/CVI编程语言 (7) 第四章硬件设计 (8) 4.1硬件的简介 (8) 4.2设计原理图各部分的说明 (11) 4.2.1 直流电动机正转、反转以及停转 (11) 4.2.2 直流电动机转速检测方法 (11) 4.2.3 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 (13) 4.3RS-232通信电路 (14) 4.3.1 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 (14) 4.3.2 异步串行通信的数据传送格式 (15) 4.3.3 RS-232接口电路图及其功能说明 (16) 第五章直流电动机的调速与检测的软件的设计 (19) 5.1直流电动机的PWM程序设计 (19) 5.2直流电动机的检测子程序 (21) 5.3串口通信的程序 (22) 第六章上位机的软件设计 (25)

6.1CVI界面的设计 (25) 6.2串口参数选择 (25) 6.4电机的控制 (29) 6.5 调试好的CVI界面 (31) 结论 (32) 参考文献 (33) 致谢 (1) 附录 (2) 附录一直流电动机控制的总体原理图 (2) 附录二直流电动机控制的程序 (2) 附录二:CVI上位机的软件设计 (6)

基于PID算法的锅炉恒温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基于PID算法的锅炉恒温控制系统

目录 摘要 ....................................................................................................................... V I Abstract ................................................................................................................. V II 1 绪论 (1)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 研究内容 (1) 1.3 国内外现状 (1) 2 总体方案设计 (2) 2.1 方案论证 (2) 2.1.1 温度感应器的选用 (2) 2.1.2 PID选用环节 (3) 2.1.3 电源环节 (3) 2.2 系统组成总结构图 (3) 3 硬件电路设计 (5) 3.1 温度检测电路 (5) 3.2 单片机控制电路 (7) 3.3 A/D转换模块 (9) 3.4 功率模块电路 (10) 3.5 按键处理 (11) 3.6 显示模块电路 (11) 4 PID算法控制设计 (13) 4.1 PID算法控制简介 (13) 4.2 PID的基本原理和参数整定 (13) 5 软件部分设计 (20) 5.1 系统流程图 (20) 5.2 子程序流程图 (21) 6 调试与结论 (29) 参考文献 (31)

附录 (32) 附录一:总电路图 (32) 附录二:程序变量定义 (33) 附录三:实物图 (35) 致谢 (36)

桥梁设计20m跨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计算依据与基础资料 (1) 1.1背景及规范 (1) 1.1.1 背景 (1) 1.1.2 规范 (1) 1.1.3 参考资料 (1) 1.2主要材料 (1) 1.3设计要点 (1) 2 横断面布置 (3) 2.1横断面布置图(单位:M) (3) 3 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冲击系数的计算 (4) 3.1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4) 3.1.1 跨中横向分布系数 (4) 3.1.2 支点横向分布系数: (5) 3.1.3 车道折减系数 (5) 3.2汽车荷载冲击系数μ值计算 (5) 3.2.1汽车荷载纵向整体冲击系数μ (5) 3.2.2 汽车荷载的局部加载的冲击系数 (6) 4 作用效应组合 (7) 4.1作用的标准值 (7) 4.1.1 永久作用标准值 (7) 4.1.2 汽车荷载效应标准值 (7) 4.2作用效应组合 (10)

4.2.1 基本组合(用于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10) 4.2.2 作用短期效应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13) 4.2.3 作用长期效应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13) 4.3截面预应力钢束估算及几何特性计算 (15) 4.3.1 A类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受拉区钢筋面积估算 (15) 4.3.2 换算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18) 注:截面配筋示意图单位mm (18) 5 持久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20) 5.1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 (20) 5.2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 (21) 5.2.1 验算受弯构件抗剪截面尺寸是否需进行抗剪强度计算 (21) 5.2.2 箍筋设置 (24) 6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26) 6.1预应力钢束应力损失计算 (26) 6.1.1 张拉控制应力 (26) 6.1.2 各项预应力损失 (26) 6.2温度梯度截面上的应力计算 (33) 6.3抗裂验算 (37) 6.3.1 正截面抗裂验算 (37) 6.3.2 斜截面抗裂计算 (40) 6.4挠度验算 (42) 6.4.1 汽车荷载引起的跨中挠度 (42) 6.4.2 预制板是否设置预拱值的计算 (43) 7 持久状态和短暂状况构件应力计算 (47) 7.1使用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计算 (47) 7.1.1 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力 (47) 7.1.2 受拉区预应力钢筋的最大拉应力 (47) 7.2使用阶段混凝土主压应力、主拉应力计算 (49)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