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试题(及答案)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试题及答案(1)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试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1.《全球通史》记载:“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
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
”材料显示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发展提供了( )A.自由劳动力B.国际市场C.制度保证D.资金来源2.根据本法令,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和家务农奴可以享有自由农村居民身份的各项权利,……缴纳一笔一定数目的赎金,赎购他们所居住的房屋。
该法令的主要作用是A.彻底废除了农奴制B.农民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D.推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美国电影《与魔鬼共骑》讲述了美国内战期间,美国南部的密苏里州和堪萨斯州边界的青年游击队员参加南方军队与北方军队作战,最终认清内战形势的故事。
影片中的“魔鬼”指的是A.欧洲的奴隶贩子B.南部的种植园奴隶主C.非洲的黑人奴隶D.北方的工业资本家4.有人说这部文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它是“一个适当和必要的战时措施”;其次,它有地区的限制,没有宣布解放全部地区的奴隶;最后,它只给了黑人人身自由,缺少给予他们其他权利的具体保护措施。
这部文件是A.《人权宣言》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C.《宅地法》D.《独立宣言》5.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做出的“迅速和成功的反应”是()A.实行大化改新B.废除农奴制C.实行明治维新D.进行王朝统一战争6.日本是近代亚洲惟一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它之所以避免了类似其他亚洲国家的厄运,是因为它成功实施了()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天皇专制D.幕府将军的统治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
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 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 620 000人……”材料反映了这次改革( )A.使俄国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B.使俄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C.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推翻了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8.《中国人与日本人》中写道:“中国人是树立路标的民族,而日本人是循着路标前进的民族”。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试卷附答案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有学者认为,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同应和学习。
以下属于传导型发展现代化的国家是:A.美国B.日本C.法国D.英国2.根据本法令,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和家务农奴可以享有自由农村居民身份的各项权利,……缴纳一笔一定数目的赎金,赎购他们所居住的房屋。
该法令的主要作用是A.彻底废除了农奴制B.农民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D.推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他发皙说:“在没有打碎西班牙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枷锁以前,我的手将不停地打击敌人,我的心将不会平静。
”在“他”领导下解放的地区有A.美国B.委内瑞拉C.巴西D.印度4.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涉及地区广,卷入人口多,斗争时间长,沉重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是:()A.美国独立战争B.印度民族大起义C.拉丁美洲独立运动D.俄国1861年改革5.我希望美洲人民永远不再把国王的宝座搬到自己的土地上来”。
“解放者的称号已经高于一切,因此我决不会降低身份去登上王位。
”说这番话的应是:A.玻利瓦尔B.克伦威尔C.伊达尔哥D.圣马丁6.有学者认为,日本成为文明国家是由于学习了朝鲜、中国、印度和欧洲文明。
下列最能体现学习欧洲文明的是()A.废藩置县B.殖产兴业C.忠君尚武D.限制天皇的权力7.19世纪中期,在德克萨斯州,两个陌生人只有以枪相对,他们的见面礼是一个老问题——“拥护奴隶制还是反对奴隶制”,跟在答话的后面往往是开枪。
这说明A.当时社会的焦点问题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B.美国社会不稳定C.奴隶制成为美国人向往的制度D.种族歧视问题严重8.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他称“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
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解放农奴为自由人B.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C.摆脱国家民族危机D.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9.下列哪一个国家与其它三国相比,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明显不同A.英国B.美国C.法国D.俄国10.有人说,日本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1.历史学家罗英渠在《美洲史论》中写道:“他所指挥的军队解放的国土十倍于西班牙的国土,比西、法、德、英、意五个国家加在一起还大一倍半……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拿马六个国家的奠基者”。
“他”是A.华盛顿B.章西女王C.甘地D.玻利瓦尔2.有人说这部文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它是“一个适当和必要的战时措施”;其次,它有地区的限制,没有宣布解放全部地区的奴隶;最后,它只给了黑人人身自由,缺少给予他们其他权利的具体保护措施。
这部文件是A.《人权宣言》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C.《宅地法》D.《独立宣言》3.彼得一世改革学习西方,进行达到阔斧的欧化改革,但他不可能改变的是A.国家的经济状况B.沙皇的专制统治C.军队的战斗力D.落后的生活方式4.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做出的“迅速和成功的反应”是()A.实行大化改新B.废除农奴制C.实行明治维新D.进行王朝统一战争5.历史学家罗英渠在《美洲史论》中写道:“他所指挥的军队解放的国士十倍于西班牙的国土,比西、法、德、英、意五个国家加在一起还大一倍半……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拿马六个国家的奠基者。
”材料中的“他”是()A.玻利瓦尔B.章西女王C.卡斯特罗D.纳塞尔6.下列哪一个国家与其它三国相比,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明显不同A.英国B.美国C.法国D.俄国7.下图人物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B.为了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C.为了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D.为了摆脱国家民族危机8.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南美洲北部、南部分别出现了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的两支起义军,1822年,圣马丁和玻利瓦尔会谈后,圣马丁主动引退,军队交由玻利瓦尔统一指挥,最终彻底击溃了西班牙军队。
可见,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胜利的原因是A.人民群众的支持B.西班牙军队的软弱C.资本主义的发展D.领导层的合作9.经历了这次改革的俄罗斯,“开始告别东方,走向西方;告别中古,走向近代;告别愚昧与落后,迈进现代化的门槛。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试题附答案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这次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
因此亚历山大二世获得了‘解放者’的名号”,“这项改革”是指A.法国大革命B.拿破仑帝国建立C.美国独立战争D.俄国废除农奴制2.根据本法令,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和家务农奴可以享有自由农村居民身份的各项权利,……缴纳一笔一定数目的赎金,赎购他们所居住的房屋。
该法令的主要作用是A.彻底废除了农奴制B.农民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D.推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社会转型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
下列事件改变了社会性质的是A.亚历山大东征B.“三角贸易”C.明治维新D.新经济政策4.美国电影《与魔鬼共骑》讲述了美国内战期间,美国南部的密苏里州和堪萨斯州边界的青年游击队员参加南方军队与北方军队作战,最终认清内战形势的故事。
影片中的“魔鬼”指的是A.欧洲的奴隶贩子B.南部的种植园奴隶主C.非洲的黑人奴隶D.北方的工业资本家5.一位俄国地主曾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
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A.完全摆脱了封建地主的控制B.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D.农奴得到与地主相等的份地6.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涉及地区广,卷入人口多,斗争时间长,沉重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是:()A.美国独立战争B.印度民族大起义C.拉丁美洲独立运动D.俄国1861年改革7.某学校九(3)同学进行了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专题复习,作出如下比较表,请指出比较有误的一项是A.A B.B C.C D.D8.历史学家罗英渠在《美洲史论》中写道:“他所指挥的军队解放的国士十倍于西班牙的国土,比西、法、德、英、意五个国家加在一起还大一倍半……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拿马六个国家的奠基者。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试题及答案(1)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试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1.《全球通史》记载:“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
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
”材料显示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发展提供了( )A.自由劳动力B.国际市场C.制度保证D.资金来源2.社会转型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
下列事件改变了社会性质的是A.亚历山大东征B.“三角贸易”C.明治维新D.新经济政策3.英国史学家威廉•G 比斯利认为:“对于日本来说,明治维新的重要性有如英国革命之于英国,法国革命之于法国。
”作者认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A.彻底铲除了封建制的残余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增添了浓厚军国主义色彩D.实现了工业的近代化4.下图是美国“奴隶制扩张”的漫画,这幅漫画形象地反映了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矛盾的无法调和。
请问: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焦点是什么?()A.国内市场能否扩大问题B.对黑人的种族歧视问题C.美国领土的扩张问题D.黑人奴隶制的废存问题5.彼得一世改革学习西方,进行达到阔斧的欧化改革,但他不可能改变的是A.国家的经济状况B.沙皇的专制统治C.军队的战斗力D.落后的生活方式6.日本是近代亚洲惟一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它之所以避免了类似其他亚洲国家的厄运,是因为它成功实施了()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天皇专制D.幕府将军的统治7.有人说:“面对西方列强的咄咄逼人,天皇挥动鞭子,给日本这辆旧马车加速,让它冲上近代化的高速路”。
下面哪些措施加速了“这辆旧马车”的前行①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②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③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④允许农民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试题及答案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某国驻印度总督本廷克说:“这种灾难,在商业史上无与伦比。
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据此判断当时印度反抗的是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A.英国B.法国C.西班牙D.葡萄牙2.根据本法令,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和家务农奴可以享有自由农村居民身份的各项权利,……缴纳一笔一定数目的赎金,赎购他们所居住的房屋。
该法令的主要作用是A.彻底废除了农奴制B.农民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D.推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他发皙说:“在没有打碎西班牙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枷锁以前,我的手将不停地打击敌人,我的心将不会平静。
”在“他”领导下解放的地区有A.美国B.委内瑞拉C.巴西D.印度4.一位俄国地主曾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
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A.完全摆脱了封建地主的控制B.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D.农奴得到与地主相等的份地5.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为解决严重的社会危机各自进行了一场改革,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①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②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③都废除了落后的奴隶制度④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在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美国》中有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
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林肯是美国历史杰出的总统,下列各项不属于林肯的历史功绩的是A.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B.颁布《宅地法》C.领导独立战争D.维护了国家统一7.我希望美洲人民永远不再把国王的宝座搬到自己的土地上来”。
“解放者的称号已经高于一切,因此我决不会降低身份去登上王位。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试题(附答案)(1)

一、选择题1.19世纪60年代,日本“废封建,置郡县,统一兵力、财力于朝廷”,据此判断日本实施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废除封建制度B.发展资本主义C.增加朝廷财力D.加强中央集权2.有人说这部文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它是“一个适当和必要的战时措施”;其次,它有地区的限制,没有宣布解放全部地区的奴隶;最后,它只给了黑人人身自由,缺少给予他们其他权利的具体保护措施。
这部文件是A.《人权宣言》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C.《宅地法》D.《独立宣言》3.一位俄国地主曾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
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A.完全摆脱了封建地主的控制B.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D.农奴得到与地主相等的份地4.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为解决严重的社会危机各自进行了一场改革,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①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②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③都废除了落后的奴隶制度④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5.日本是近代亚洲惟一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它之所以避免了类似其他亚洲国家的厄运,是因为它成功实施了()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天皇专制D.幕府将军的统治6.有人说:“面对西方列强的咄咄逼人,天皇挥动鞭子,给日本这辆旧马车加速,让它冲上近代化的高速路”。
下面哪些措施加速了“这辆旧马车”的前行①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②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③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④允许农民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新全球史》中记载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转型,以获得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实现其首要目标,采取的措施A.废藩置县B.殖产兴业C.对外扩张D.发展教育8.我希望美洲人民永远不再把国王的宝座搬到自己的土地上来”。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试题及答案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归纳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列与方框内所给提示内容相符的历史事件是()A.美国南北战争B.拉美独立运动C.法国大革命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某日本学者认为,在新旧时代的转变时期,虽然日本人已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已摆脱了专制统治,却尚未进入自由世界。
对“尚未到达新日本”的理解是明治维新A.并没有改变封建专制统治B.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C.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D.照搬西方的科学技术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
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万人上升至1890年的160万人。
材料中“第一个变革”的作用是A.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B.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推动了俄国人口的增长D.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4.一位俄国地主曾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
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A.完全摆脱了封建地主的控制B.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D.农奴得到与地主相等的份地5.“The union must and shall be preserved(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
”这是林肯在1860年参加总统竞选时的主题。
他认为当时美国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是A.实现国家独立B.消除种族歧视C.维护国家统一D.实现领土扩张6.我希望美洲人民永远不再把国王的宝座搬到自己的土地上来”。
“解放者的称号已经高于一切,因此我决不会降低身份去登上王位。
”说这番话的应是:A.玻利瓦尔B.克伦威尔C.伊达尔哥7.有学者认为,日本成为文明国家是由于学习了朝鲜、中国、印度和欧洲文明。
下列最能体现学习欧洲文明的是()A.废藩置县B.殖产兴业C.忠君尚武D.限制天皇的权力8.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他称“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宣称:“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而且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日本寻求摆脱美国控制 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日本已经是经济大国 D.日美关系彻底破裂2.有人说这部文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它是“一个适当和必要的战时措施”;其次,它有地区的限制,没有宣布解放全部地区的奴隶;最后,它只给了黑人人身自由,缺少给予他们其他权利的具体保护措施。
这部文件是A.《人权宣言》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C.《宅地法》D.《独立宣言》3.一位俄国地主曾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
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A.完全摆脱了封建地主的控制B.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D.农奴得到与地主相等的份地4.“The union must and shall be preserved(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
”这是林肯在1860年参加总统竞选时的主题。
他认为当时美国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是A.实现国家独立B.消除种族歧视C.维护国家统一D.实现领土扩张5.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为解决严重的社会危机各自进行了一场改革,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①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②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③都废除了落后的奴隶制度④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在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美国》中有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
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林肯是美国历史杰出的总统,下列各项不属于林肯的历史功绩的是A.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B.颁布《宅地法》C.领导独立战争D.维护了国家统一7.历史学家罗英渠在《美洲史论》中写道:“他所指挥的军队解放的国士十倍于西班牙的国土,比西、法、德、英、意五个国家加在一起还大一倍半……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拿马六个国家的奠基者。
”材料中的“他”是()A.玻利瓦尔B.章西女王C.卡斯特罗D.纳塞尔8.有学者认为,日本成为文明国家是由于学习了朝鲜、中国、印度和欧洲文明。
下列最能体现学习欧洲文明的是()A.废藩置县B.殖产兴业C.忠君尚武D.限制天皇的权力9.《中国人与日本人》中写道:“中国人是树立路标的民族,而日本人是循着路标前进的民族”。
以下哪一项不是19世纪日本“循着路标”推行的改革举措()A.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B.引进西方技术C.发展近代工业D.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10.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
其“欧化”的主要措施是()A.废除贵族世袭制B.推翻幕府统治C.实行“科技立国”政策D.文明开化11.马丁·路德·金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该宣言使黑人奴隶获得了A.选举权B.受教育权C.人身自由权D.土地所有权12.某日本学者认为,在新旧时代的转变时期,虽然日本人已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已摆脱了专制统治,却尚未进入自由世界。
对“尚未到达新日本”的理解是明治维新A.并没有改变封建专制统治B.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C.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D.照搬西方的科学技术13.某国驻印度总督本廷克说:“这种灾难,在商业史上无与伦比。
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据此判断当时印度反抗的是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A.英国B.法国C.西班牙D.葡萄牙14.“这些曾经在乡村拥有一望无际的大片土地的所有者,一旦沦为居住泥棚、仅有几只瓦锅的佃户,其对英国殖民者的恐惧、不满和仇恨再也无法控,因而一些爱国封建王公成了大起义的领导者”材料描述的是A.美国独立战争B.拉美独立运动C.印度民族大起义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5.他的改革让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这位改革的沙皇是A.彼得一世B.亚历山大二世C.路易十六D.查理一世16.清政府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在《使东述略》中描述到:日本的景物风貌已由本来的“汉唐遗风”一变而“趋欧俗”。
下列哪一事件使日本的景物风貌“趋欧俗”()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甲午中日战争 D.工业革命17.19世纪60年代,日本“废封建,置郡县,统一兵力、财力于朝廷”,据此判断日本实施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废除封建制度B.发展资本主义C.增加朝廷财力D.加强中央集权18.英国史学家威尔斯认为:以前,日本在世界历史上是微不足道的。
但由于□□□□日本却“以惊人的精力和智慧把他们的文化和组织结构提高到欧洲列强的水平。
在人类全部历史中,从来没有一个民族像日本当年那样阔步前进”。
“□□□□”中应填写A.幕府统治B.倒幕运动C.明治维新D.侵华战争19.19世纪中后期,在日本出现了“公历取代了农历……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辫,修剪成西式短发”等现象。
这些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明治政府A.提倡“文明开化”B.建立新式军队C.号召“殖产兴业”D.废藩置县20.19世纪中期,美国北部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及棉花等廉价工业原料,而南部奴隶主却把几百万黑奴禁锢在种植园内,并把棉花等产品大量输往英国等欧洲国家。
这反映出当时美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严重匮乏B.英国殖民统治仍然阻碍着经济发展C.工业生产落后缺乏国际竞争力D.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存在着矛盾21.归类法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学习历史的方法。
如果我们把“圣马丁”和“章西女王”放在一组,那么下面历史人物可以归人此类的是()A.B.C.D.22.下图中身着西欧式样衣帽的是彼得大帝。
穿着臃肿长袍的是俄国贵族。
漫画中的场景表明了彼得大帝决心剪胡须A.向西方学习B.废除农奴制C.推行“殖产兴业”D.建立资本主义制度23.1862年,林肯曾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比此刻签署这个文件时更加坚信自己是正义的。
”这里“文件”的主要内容是()A.反对北部分离B.赋予人民主权C.解放黑人奴隶D.建立民主共和24.美国内战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是A.南北分裂B.殖民统治C.奴隶制D.经济危机25.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曾公开宣称“(1861年的)解放是一种欺骗。
”其理由是A.农奴完全成为自由人B.农奴在解放时可无偿获得一块份地C.地主不许买卖农奴D.农奴被迫以高价赎买份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日本的发展。
A项根据题干材料“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知日本寻求摆脱美国控制;B项题干材料“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可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项题干材料“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可知日本已经是经济大国;D项“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能说明日美关系彻底破裂。
故选D.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崛起2.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最后,它只给了黑人人身自由,缺少给予他们的其他权利的具体保护措施”可知,这是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评价。
美国内战时期,林肯于1862年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了黑人奴隶,B符合题意;《人权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A排除;《宅地法》是在美国内战中颁布,与材料内容无关,C排除;《独立宣言》是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颁布的,D排除。
故选择B。
【点睛】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识记《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及影响。
3.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分析材料,俄国农民的变化主要在于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中废除农奴制,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C符合题意;农奴获得解放后,还要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还处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之下,A排除。
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不是引起农民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而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B排除;农奴得到与地主相等的份地表述与史实不符,D排除。
故选择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理解并识记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关史实。
4.C解析:C【解析】【分析】依据题干“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林肯在1860年参加总统竞选”,结合所学知识,面对当时美国南北两种制度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林肯认为当时美国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即维护国家统一,C符合题意;美国独立战争实行国家独立,A不正确;消除种族歧视与题意无关,B不正确;实现领土扩张与题意无关,D 不正确;故选C。
5.B解析: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俄国奴隶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发展资本主义都处在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本国落后的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改革的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的结果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所以,①②④项是两次改革的共同点,B符合题意;③项不是两次运动的共同点,俄国废除的是农奴制度,日本废除的是封建专制制度,需排除含③的ACD三项。
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需熟悉俄国奴隶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的过程和影响,找出两次改革的共同点。
可用排除法,“废除了落后的奴隶制度”不是两次改革的共同点,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的是农奴制度,日本废除的是封建专制制度,③项需排除。
6.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领导美国独立战争的是华盛顿;林肯是领导美国南北战争的,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扭转战局,取得南北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
所以不属于林肯的历史功绩的是“领导独立战争”,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属于林肯的历史功绩的,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C。
7.A解析: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争取独立的运动在拉丁美洲兴起。
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打败西班牙军队,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后,他继续领导南美洲的独立运动。
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的独立运动。
他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