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2-的相反数是( )A .2-B .2C .12D .12- 2.若点A (1+m ,1﹣n )与点B (﹣3,2)关于y 轴对称,则m+n 的值是( )A .﹣5B .﹣3C .3D .13.已知a ,b 满足方程组51234a b a b +=⎧⎨-=⎩则a+b 的值为( ) A .﹣4 B .4 C .﹣2 D .24.当2a -有意义时,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2 B .a >2 C .a ≠2 D .a ≠-25.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是直线1x =.下列结论:①0abc <;②30a c +>;③()220a c b +-<;④()a b m am b +≤+(m 为实数).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6.菱形不具备的性质是( )A .四条边都相等B .对角线一定相等C .是轴对称图形D .是中心对称图形7.下列四个图形中,线段BE 是△ABC 的高的是( )A. B.C. D.8.如图,过△ABC的顶点A,作BC边上的高,以下作法正确的是()A. B.C. D.9.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28,对角线AC,BD交于点O,E为AD的中点,则OE的长等于()A.2 B.3.5 C.7 D.1410.如图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其中∠1+∠2等于()A.150°B.180°C.210°D.22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其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2.已知34(1)(2)xx x---=1Ax-+2Bx-,则实数A=__________.3.分解因式:2x3﹣6x2+4x=__________.4.如图,将周长为8的△ABC沿BC方向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5.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12,E是边CD上一点,连接AE.折叠该纸片,使点A落在AE上的G点,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F,点F在AD上.若5DE=,则GE的长为__________.6.如图,ABCD的周长为36,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是CD的中点,BD=12,则△DOE的周长为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1)211x x-=+(2)2216124xx x--=+-2.先化简,再求值:822224x xxx x+⎛⎫-+÷⎪--⎝⎭,其中12x=-.3.已知方程组137x y a x y a-=+⎧⎨+=--⎩中x 为非正数,y 为负数. (1)求a 的取值范围;(2)在a 的取值范围中,当a 为何整数时,不等式221ax x a ++>的解集为1x <?4.如图,直线y=kx+6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E ,F ,已知点E 的坐标为(﹣8,0),点A 的坐标为(﹣6,0).(1)求k 的值;(2)若点P (x ,y )是该直线上的一个动点,且在第二象限内运动,试写出△OPA 的面积S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探究:当点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OPA 的面积为,并说明理由.5.如图,矩形EFGH 的顶点E ,G 分别在菱形ABCD 的边AD ,BC 上,顶点F 、H 在菱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1)求证:BG DE =;(2)若E 为AD 中点,2FH =,求菱形ABCD 的周长.6.文美书店决定用不多于20000元购进甲乙两种图书共1200本进行销售.甲、乙两种图书的进价分别为每本20元、14元,甲种图书每本的售价是乙种图书每本售价的1.4倍,若用1680元在文美书店可购买甲种图书的本数比用1400元购买乙种图书的本数少10本.(1)甲乙两种图书的售价分别为每本多少元?(2)书店为了让利读者,决定甲种图书售价每本降低3元,乙种图书售价每本降低2元,问书店应如何进货才能获得最大利润?(购进的两种图书全部销售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B2、D3、B4、B5、C6、B7、D8、A9、B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82、13、2x(x﹣1)(x﹣2).4、10.5、49 136、1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x=1;(2)方程无解2、3.3、(1)a的取值范围是﹣2<a≤3;(2)当a为﹣1时,不等式2ax+x>2a+1的解集为x<1.4、(1)k=;(2)△OPA的面积S=x+18 (﹣8<x<0);(3)点P坐标为(,)或(,)时,三角形OPA的面积为.5、(1)略;(2)8.6、(1)甲种图书售价每本28元,乙种图书售价每本20元;(2)甲种图书进货533本,乙种图书进货667本时利润最大.。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1.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B.C.D.2.下列各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3.一次数学测验中,某小组五位同学的成绩分别是:110,105,90,95,90.则这五个数据的中位数是().A.90B.95C.100D.1054.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高运动员最近几次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甲乙丙丁平均数(cm)185180185180方差 3.6 3.67.48.1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该选择()A.甲B.乙C.丙D.丁5.下列各组数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3,4,5B.6,8,10C.4,5,6D.5,12,136.点A(1,-2)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k的值是().A.1B.-2C.D.7.一次函数y=3x-2的图象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8.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若BC=6,则DE等于().A.3B.4C.5D.69.如图,□ABCD中,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AC=BD B.AC⊥BD C.AB=CD D.AB=BC10.如图,将一个长为10cm,宽为8cm的矩形纸片对折两次后,沿所得矩形两邻边中点的连线(虚线)剪下,再打开,得到的菱形的面积为().A.B.C.D.第9题图第10题图二、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在新年晚会的投飞镖游戏环节中,名同学的投掷成绩(单位:环)分别是:,,,,,,,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2.若x、y为实数,且满足,则x+y的值是.13.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cm和4cm,则斜边上的中线长是cm.14.一次函数y=(m-3)x+5的函数值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取值范围.15.一次函数y=kx+3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方程kx+3=0的解为.16.如图(1),已知小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把它的各边延长一倍得到新正方形A1B1C1D1;把正方形A1B1C1D1边长按原法延长一倍得到正方形A2B2C2D2(如图(2));以此下去···,则正方形A 4B 4C 4D 4的面积为__________.第15题图第16题图(1)A 1B 1C 1D 1ABC D D 2A 2B 2C 2D 1C 1B 1A 1ABC D 第16题图(2)三、解答题(一)(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7.计算:.18.已知,如图在ΔABC 中,AB =BC =AC =2cm ,AD 是边BC 上的高.求AD 的长.19.如图,□ABCD 中,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求证:BE =DF.四、解答题(二)(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20.一次函数y=2x-4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为A,与y轴的交点为B.(1)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B(,);(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此一次函数的图像.21.某校为了提升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举办“玩转数学”比赛.现有甲、乙两个小组进入决赛,评委从研究报告、小组展示、答辩三个方面为各小组打分,各项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录.甲、乙两个小组各项得分如下表:小组研究报告小组展示答辩甲918078乙798390(1)计算各小组的平均成绩,并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小组的排名顺序;(2)如果研究报告、小组展示、答辩按照4:3:3计算成绩,哪个小组的成绩最高?22.如图,在海上观察所A ,我边防海警发现正北5km 的B 处有一可疑船只正在向东方向12km 的C 处行驶.我边防海警即刻派船前往C 处拦截.若可疑船只的行驶速度为60km/h ,则我边防海警船的速度为多少时,才能恰好在C 处将可疑船只截住?五、解答题(三)(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23.观察下列各式:;;;……请你猜想:(1),;(2)计算(请写出推导过程):.(3)请你将猜想到的规律用含有自然数n (n ≥1)的代数式表达出来..24.如图1,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 沿着对角线BD 向上折叠,顶点C 落到点E 处,BE 交AD 于点F .(1)求证:BF =DF ;(2)如图2,过点D 作DG ∥BE ,交BC 于点G ,连结FG 交BD 于点O .①求证:四边形BFDG 是菱形;12kmCAB5km②若AB=3,AD=4,求FG的长.25.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过P(1,4),Q(4,1)两点,且与x轴交于A点.(1)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POQ的面积;(3)已知点M在x轴上,若使MP+MQ的值最小,求点M的坐标及MP+MQ的最小值.参考答案1-10、ABBBC BBACA11、912、013、14、m<315、x=316、62517、18、19、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AE=CF,∴DE=BF,DE∥BF,∴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BE=DF.20、解:(1)A(2,0)、B(0,-4).(2)作直线AB,直线AB就是此一次函数的图象.21、(1)乙组第一名、甲组第二名(2)甲组成绩最高22、23、24、(1)证明:如图1,根据折叠,∠DBC=∠DBE,又AD∥BC,∴∠DBC=∠ADB,∴∠DBE=∠ADB,∴DF=BF;(2)①∵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FD∥BG,又∵DG∥BE,∴四边形BFDG是平行四边形,∵DF=BF,∴四边形BFDG是菱形;②∵AB=3,AD=4,∴BD=5.25、解:(1)把P(1,4),Q(4,1)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则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5;(2)对于一次函数y=-x+5,令y=0,得到x=5,∴A(5,0),(3)如图,作Q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Q′,连接PQ′交x轴于点M,则MP+MQ的值最小.∵Q(4,1),∴Q′(4,-1).设直线PQ′的解析式为y=mx+n.第11页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共六套)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共六套)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一)一、选择题1、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2、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B=2∠A,则∠C的度数为()A、120°B、60°C、30°D、15°3、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测试10次,平均成绩均为9.2环,方差如表所示A、甲B、乙C、丙D、丁4、若A(1,y1),B(2,y2)两点都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A、y1<y2B、y1=y2D、无法确定5、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AC=4,BD=6,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A、16B、24C、4D、86、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B、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C、两组邻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7、如图,正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在BD上,且BE=CD,则∠BEC的度数为()A、22.5°B、60°C、67.5°D、75°8、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0有两个实数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A、k≤1C、k=1D、k≥19、已知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交于A,B两点,若点A的坐标为(﹣2,1),则关于x的方程=kx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A、x1=﹣1,x2=1B、x1=﹣1,x2=2C、x1=﹣2,x2=1D、x1=﹣2,x2=210、中国数学史上最先完成勾股定理证明的数学家是公元3世纪三国时期的赵爽,他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幅“弦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1).图2由弦图变化得到,它是用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将图中正方形MNKT,正方形EFGH,正方形ABCD的面积分别记为S1, S2, S3,若S 1+S2+S3=18,则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A、9B、6C、5D、二、填空题1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m=0有一个根为2,则m的值为________.12、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E,F分别为AB,AC,BC的中点.若CD=5,则EF的长为________.13、某校开展了“书香校园”的活动,小腾班长统计了本学期全班40名同学课外图书的阅读数量(单位:本),绘制了折线统计图(如图所示),在这40名学生的图书阅读数量中,中位数是________.14、将一元二次方程x2+4x+1=0化成(x+a)2=b的形式,其中a,b是常数,则a+b=________15、反比例函数y=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如图,请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k值,k=________16、如图,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BD所在直线折叠,点C落在同一平面内,落点记为C′,BC′与AD交于点E,若AB=3,BC=4,则DE的长为________.17、如图,平安路与幸福路是两条平行的道路,且与新兴大街垂直,老街与小米胡同垂直,书店位于老街与小米胡同的交口处,如果小强同学站在平安路与新兴大街的交叉路口,准备去书店,按图中的街道行走,最近的路程为________ m.18、如图,在△ABC中,点P从点A出发向点C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x表示线段AP的长,y表示线段BP的长,y与x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线段AB 的长为________,线段BC的长为________.三、解答题19、计算:(1)﹣+(+1)(﹣1)(2)× ÷ .20、解方程:(1)x2﹣6x+5=0(2)2x2﹣3x﹣1=0.四、解答题21、如图,在▱ABCD中,点E,M分别在边AB,CD上,且AE=CM,点F,N分别在边BC,AD上,且DN=BF.(1)求证:△AEN≌△CMF;(2)连接EM,FN,若EM⊥FN,求证:EFMN是菱形.22、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自己的体育水平,初二1班的体育康老师对全班45名学生进行了一次体育模拟测试(得分均为整数)成绩满分为10分,成绩达到9分以上(包含9分)为优秀,成绩达到6分以上(包含6分)为合格,1班的体育委员根据这次测试成绩,制作了统计图和分析表如下:初二1班体育模拟测试成绩分析表(1)在这次测试中,该班女生得10分的人数为4人,则这个班共有女生________人;(2)补全初二1班男生体育模拟测试成绩统计图,并把相应的数据标注在统计图上;(3)补全初二1班体育模拟测试成绩分析表;(4)你认为在这次体育测试中,1班的男生队、女生队哪个表现更突出一些?并写出一条支持你的看法的理由;(5)体育康老师说,从整体看,1班的体育成绩在合格率方面基本达标,但在优秀率方面还不够理想,因此他希望全班同学继续加强体育锻炼,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全班的优秀率达到60%,若男生优秀人数再增加6人,则女生优秀人数再增加多少人才能完成康老师提出的目标?23、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90°,AB=BC=2,CD=3,AD=1,求∠DAB的度数.24、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M,N分别为OA,OB,OC,OD的中点,连接EF,FM,MN,NE.(1)依题意,补全图形;(2)求证:四边形EFMN是矩形;(3)连接DM,若DM⊥AC于点M,ON=3,求矩形ABCD的面积.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B的坐标为(4,3),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经过点B.(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一次函数y=ax﹣1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D,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交于点E,且△ADE的面积等于6,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直线OE与双曲线y= (x>0)交于第一象限的点P,将直线OE向右平移个单位后,与双曲线y= (x>0)交于点Q,与x轴交于点H,若QH= OP,求k的值.五、填空题26、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实数是________.27、我们已经学习了反比例函数,在生活中,两个变量间具有反比例函数关系的实例有许多,例如:在路程s一定时,平均速度v是运行时间t的反比例函数,其函数关系式可以写为:v= (s为常数,s≠0).请你仿照上例,再举一个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两个变量间具有反比例函数关系的实例:________;并写出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解析式:________.六、解答题28、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3(m﹣1)x+2m﹣3=0(m>3).(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设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 x2(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①求方程的两个实数根x1, x2(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②若mx1<8﹣4x2,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29、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1)如图1,点P是正方形ABCD外一点,连接OP,以OP为一边,作正方形OPMN,且边ON与边BC相交,连接AP,BN.①依题意补全图1;②判断AP与BN的数量关系及位置关系,写出结论并加以证明;(2)点P在AB延长线上,且∠APO=30°,连接OP,以OP为一边,作正方形OPMN,且边ON与BC的延长线恰交于点N,连接CM,若AB=2,求CM的长(不必写出计算结果,简述求CM长的过程)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1、【答案】A【考点】最简二次根式【解析】【解答】解:A、为最简二次根式,符合题意;B、=2 ,不合题意;C、= ,不合题意;D、=2,不合题意,故选A【分析】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判断即可.2、【答案】B【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180°,∠A=∠C,∵∠B=2∠A,∴∠A+2∠A=180°,∴∠A=∠C=60°.故选B.【分析】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B=180°,∠A=∠C,再由∠B=2∠A 可求出∠A的度数,进而可求出∠C的度数.3、【答案】D【考点】方差【解析】【解答】解:∵0.60>0.56>0.50>0.45,∴丁的方差最小,∴成绩最稳定的是丁,故选:D.【分析】先比较四个选手的方差的大小,根据方差的性质解答即可.4、【答案】C【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析】【解答】解:∵A(1,y1),B(2,y2)两点都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1•y1=1,2•y2=1,解得:y1=1,y2= ,∵1>,∴y1>y2.故选C.【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结合点A、B的横坐标,求出y1、y2的值,二者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5、【答案】C【考点】菱形的性质【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BO=OD= AC=2,AO=OC= BD=3,AC⊥BD,∴AB= = ,∴菱形的周长为4 .故选:C.【分析】根据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性质,可以求得BO=OD,AO=OC,在Rt△AOD中,根据勾股定理可以求得AB的长,即可求得菱形ABCD的周长.6、【答案】D【考点】命题与定理【解析】【解答】解:A、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本选项错误;B、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故本选项错误;C、两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错误;D、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分析】分别根据菱形、矩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7、【答案】C【考点】正方形的性质【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C=CD,∠D BC=45°,∵BE=CD,∴BE=BC,∴∠BEC=∠BCE=(180°﹣45°)÷2=67.5°,故选C.【分析】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到BC=CD,∠DBC=45°,证出BE=B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EC=∠BCE=67.5°即可.8、【答案】A【考点】根的判别式【解析】【解答】解:∵a=1,b=﹣2,c=k,而方程有两个实数根,∴△=b2﹣4ac=4﹣4k≥0,∴k≤1;故选A.【分析】根据所给的方程找出a,b,c的值,再根据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0有两个实数根,得出△=b2﹣4ac≥0,从而求出k的取值范围.9、【答案】D【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解析】【解答】解:∵正比例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反比例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两函数的交点A、B关于原点对称,∵点A的坐标为(﹣2,1),∴点B的坐标为(2,﹣1).∴关于x的方程=kx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2、2.故选D.【分析】根据正、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可得出点A、B关于原点对称,由点A的坐标即可得出点B的坐标,结合A、B点的横坐标即可得出结论.10、【答案】B【考点】勾股定理的证明【解析】【解答】解:将四边形MTKN的面积设为x,将其余八个全等的三角形面积一个设为y,∵正方形ABCD,正方形EFGH,正方形MNKT的面积分别为S1, S2, S3,S 1+S2+S3=18,∴得出S1=8y+x,S2=4y+x,S3=x,∴S1+S2+S3=3x+12y=18,故3x+12y=18,x+4y=6,所以S2=x+4y=6,即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6.故选:B.【分析】据图形的特征得出四边形MNKT的面积设为x,将其余八个全等的三角形面积一个设为y,从而用x,y表示出S1, S2, S3,得出答案即可.二、<b >填空题</b>11、【答案】8【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解析】【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m=0有一个根为2,∴22﹣6×2+m=0,解得,m=8,故答案为:8.【分析】根据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m=0有一个根为2,可以求得m的值.12、【答案】5【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析】【解答】解:∵△ABC是直角三角形,CD是斜边的中线,∴CD= AB,又∵EF是△ABC的中位线,∴AB=2CD=2×5=10cm,∴EF= ×10=5cm.故答案为:5.【分析】已知CD是Rt△ABC斜边AB的中线,那么AB=2CD;EF是△ABC的中位线,则EF应等于AB的一半.13、【答案】23【考点】折线统计图【解析】【解答】解:由折线统计图可知,阅读20本的有4人,21本的有8人,23本的有20人,24本的有8人,共40人,∴其中位数是第20、21个数据的平均数,即=23,故答案为:23.【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14、【答案】5【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析】【解答】解:方程x2+4x+1=0,移项得:x2+4x=﹣1,配方得:x2+4x+4=3,即(x+2)2=3,∴a=2,b=3,则a+b=5,故答案为:5【分析】方程配方得到结果,确定出a与b的值,即可求出a+b的值.15、【答案】3【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析】【解答】解:∵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k>0,∴k=3,故答案为:3.【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y= 的性质:当k>0,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可得答案.16、【答案】【考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解析】【解答】解:由折叠得,∠CBD=∠EBD,由AD∥BC得,∠CBD=∠EDB,∴∠EBD=∠EDB,∴DE=BE,设DE=BE=x,则AE=4﹣x,在直角三角形ABE中,AE2+AB2=BE2,即(4﹣x)2+32=x2,解得x= ,∴DE的长为.故答案为:【分析】先根据等角对等边,得出DE=BE,再设DE=BE=x,在直角三角形ABE中,根据勾股定理列出关于x的方程,求得x的值即可.17、【答案】500【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解析】【解答】解:如右图所示,∵BC∥AD,∴∠DAE=∠ACB,又∵BC⊥AB,DE⊥AC,∴∠ABC=∠DEA=90°,又∵AB=DE=400m,∴△ABC≌△DEA,∴EA=BC=300m,在Rt△ABC中,AC= =500m,∴CE=AC﹣AE=200m,从B到E有两种走法:①BA+AE=700m;②BC+CE=500m,∴最近的路程是500m.故答案是:500.【分析】由于BC∥AD,那么有∠DAE=∠ACB,由题意可知∠ABC=∠DEA=90°,BA=ED,利用AAS可证△ABC≌△DEA,于是AE=BC=300,再利用勾股定理可求AC,即可求CE,根据图可知从B到E的走法有两种,分别计算比较即可.18、【答案】2;2【考点】勾股定理【解析】【解答】解:如图1中,作BE⊥AC于E.由图2可知,AB=2,AE=1,AC=4,EC=3,在Rt△ABE中,∵∠AEB=90°,∴BE= = = ,在Rt△BEC中,BC= = =2 .故答案分别为2,2 .【分析】如图1中,作BE⊥AC于E,由图2可知,AB=2,AE=1,AC=4,EC=3,在Rt△ABE,Rt△BEC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三、<b >解答题</b>19、【答案】(1)解:原式=3 ﹣2 +3﹣1= +2(2)解:原式=2 × ×=8【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析】【分析】(1)先化简二次根式、根据平方差公式去括号,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可得;(2)先化简,再计算乘除法可得.20、【答案】(1)解:x2﹣6x+5=0,(x﹣5)(x﹣1)=0,x﹣5=0,x﹣1=0,x 1=5,x2=1(2)解:2x2﹣3x﹣1=0,b2﹣4ac=(﹣3)2﹣4×2×(﹣1)=17,x= ,x 1= ,x2=【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析】【分析】(1)先分解因式,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2)先求出b2﹣4ac的值,再代入公式求出即可.四、<b >解答题</b>21、【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C,∵ND=BF,∴AD﹣ND=BC﹣BF,即AN=CF,在△AEN和△CMF中,∴△AEN≌△CMF(SAS)(2)证明:如图:由(1)△AEN≌△CMF,故EN=FM,同理可得:△EBF≌△MDN,∴EF=MN,∵EN=FM,EF=MN,∴四边形EFMN是平行四边形,∵EM⊥FN,∴四边形EFMN是菱形.【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N=CF,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EN=FM,EF=MN,再结合菱形的判定方法得出答案.22、【答案】(1)25(2)解:男生得7分的人数为:45﹣25﹣1﹣2﹣3﹣5﹣3=6,故补全的统计图如右图所示(3)解:男生得平均分是:=7.9(分),女生的众数是:8,故答案为:7.9,8(4)解:女生队表现更突出一些,理由:从众数看,女生好于男生(5)解:由题意可得,女生需增加的人数为:45×60%﹣(20×40%+6)﹣(25×36%)=4(人),即女生优秀人数再增加4人才能完成康老师提出的目标【考点】统计表,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方差【解析】【解答】解:(1)∵在这次测试中,该班女生得10分的人数为4人,∴这个班共有女生:4÷16%=25(人),故答案为:25;【分析】(1)根据扇形统计图可以得到这个班的女生人数;(2)根据本班有45人和(1)中求得得女生人数可以得到男生人数,从而可以得到得7分的男生人数,进而将统计图补充完整;(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求得男生得平均成绩和女生的众数;(4)答案不唯一,只要从某一方面能说明理由即可;(5)根据题意可以求得女生优秀人数再增加多少人才能完成康老师提出的目标.23、【答案】解:∵∠B=90°,AB=BC=2,∴AC= =2 ,∠BAC=45°,又∵CD=3,DA=1,∴AC2+DA2=8+1=9,CD2=9,∴AC2+DA2=CD2,∴△ACD是直角三角形,∴∠CAD=90°,∴∠DAB=45°+90°=135°.故∠DAB的度数为135°.【考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析】【分析】由于∠B=90°,AB=BC=2,利用勾股定理可求AC,并可求∠BAC=45°,而CD=3,DA=1,易得AC2+DA2=CD2,可证△ACD是直角三角形,于是有∠CAD=90°,从而易求∠BAD.24、【答案】(1)解:如图所示:(2)证明:∵点E,F分别为OA,OB的中点,∴EF∥AB,EF= AB,同理:NM∥CD,MN= DC,∵四边形ABCD是矩形,∴AB∥DC,AB=DC,AC=BD,∴EF∥NM,EF=MN,∴四边形EFMN是平行四边形,∵点E,F,M,N分别为OA,OB,OC,OD的中点,∴EO= AO,MO= CO,在矩形ABCD中,AO=CO= AC,BO=DO= BD,∴EM=EO+MO= AC,同理可证FN= BD,∴EM=FN,∴四边形EFMN是矩形(3)解:∵DM⊥AC于点M,由(2)MO= CO,∴DO=CD,在矩形ABCD中,AO=CO= AC,BO=DO= BD,AC=BD,∴AO=BO=CO=DO,∴△COD是等边三角形,∴∠ODC=60°,∵MN∥DC,∴∠FNM=∠ODC=60°,在矩形EFMN中,∠FMN=90°.∴∠NFM=90°﹣∠FNM=30°,∵NO=3,∴FN=2NO=6,FM=3 ,MN=3,∵点F,M分别为OB,OC的中点,∴BC=2FM=6 ,∴矩形的面积为BC•CD=36【考点】矩形的判定与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要求画出图形即可;(2)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EF∥AB,EF= AB,NM∥CD,MN= DC,再由矩形的性质可得AB∥DC,AB=DC,AC=BD,进而可得四边形EFMN是矩形;(3)根据条件可得DM垂直平分OC,进而可得DO=CO,然后证明△COD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得出BC,CD的长,进而得出答案.25、【答案】(1)解:∵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经过点B(4,3),∴=3,∴m=1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解:∵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B(4,3),∴A(0,3),C(4,0),∵一次函数y=ax﹣1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D,∴点D(0,﹣1),AD=4,设点E(xE , yE),∵△ADE的面积=6,∴•AD•|xE|=6,∴xE=±3,∵点E在反比例函数y= 图象上,∴E(3,4),或(﹣3,﹣4),当E(3,4)在一次函数y=ax﹣1上时,4=3a﹣1,∴a=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x﹣1,当点(﹣3,﹣4)在一次函数y=ax﹣1上时,﹣4=﹣3a﹣1,∴a=1,∴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1,综上所述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1或y= x﹣1(3)解:由(2)可知,直线OE解析式为y= x,设点P(xP , yP),取OP中点M,则OM= OP,∴M(xP ,xP),∴Q(xP + ,xP),∴H(,0),∵点P、Q在反比例函数y= 图象上,∴xP • xP=(xP+ )xP,∴xP= ,∴P(,),∴k= .【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矩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2)设点E(xE , yE),由△ADE的面积=6,得•AD•|xE |=6,列出方程即可解决.(3)设点P(xP,y P ),取OP中点M,则OM= OP,则M(xP,xP),Q(xP+ ,xP),列出方程求出xP即可解决问题.五、<b >填空题</b>26、【答案】【考点】实数与数轴【解析】【解答】解:OB= = ,∵OB=OA,∴点A表示的实数是,故答案为:.【分析】首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BO的长,然后再根据AO=BO可得答案.27、【答案】矩形的面积S一定时,矩形的长a是矩形的宽b的反比例函数;a= (S 为常数,且S≠0)【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解析】【解答】解:矩形的面积S一定时,矩形的长a是矩形的宽b的反比例函数,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a= (S为常数,且S≠0).故答案为:矩形的面积S一定时,矩形的长a是矩形的宽b的反比例函数;a= (S为常数,且S≠0).【分析】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S=ab,即可得知:当面积S固定时,矩形的长a 是矩形的宽b的反比例函数,由此即可得出结论.六、<b >解答题</b>28、【答案】(1)证明:∵mx2﹣3(m﹣1)x+2m﹣3=0(m>3)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3(m﹣1)]2﹣4m(2m﹣3)=m2﹣6m+9=(m﹣3)2,∵m>3,∴(m﹣3)2>0,即△>0,∴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①由求根公式得x= ,∴x=1,或x= ,∵m>3,∴>3,当x1<x2,∴x1=1,x2=2﹣;当x1>x2,这种情况不存在;∴x1=1,x2=2﹣;②∵mx1<8﹣4x2,∴m<8﹣4(2﹣),解得:3<m<2 .【考点】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解析】【分析】(1)由于m>3,此方程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再计算出判别式△=(m﹣3)2,然后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即可得到结论;(2)②由求根公式得到x=1,或x= ,即可得到结论;②根据mx1<8﹣4x2,即可得到结果.29、【答案】(1)解:①补全图形如图1所示,②结论:AP=BN,AP⊥BN.理由:延长NB交AP于H,交OP于K.∵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OA=OB,AO⊥BO,∴∠1+∠2=90°,∵四边形OPMN是正方形,∴OP=ON,∠PON=90°,∴∠2+∠3=90°,∴∠1=∠3,在△APO和△BNO中,,∴△APO≌△BNO,∴AP=BN,∴∠4=∠5,在△OKN中,∠5+∠6=90°,∵∠7=∠6,∴∠4+∠7=90°,∴∠PHK=90°,∴AP⊥BN.(2)解:解题思路如下:a.首先证明△APO≌△BNO,AP=BN,∠OPA=ONB.b.作OT⊥AB于T,MS⊥BC于S,由题意可知AT=TB=1,c.由∠APO=30°,可得PT= ,BN=AP= +1,可得∠POT=∠MNS=60°.d.由∠POT=∠MNS=60°,OP=MN,可证,△OTP≌△NSM,∴PT=MS= ,∴CN=BN﹣BC= ﹣1,∴SC=SN﹣CN=2﹣,在RT△MSC中,CM2=MS2+SC2,∴MC的长可求.【考点】正方形的性质【解析】【分析】(1)①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即可.②结论:AP=BN,AP⊥BN,只要证明△APO≌△BNO即可.(2)在RT△CMS中,求出SM,SC即可解决问题.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二)一、选择题1、计算的结果是()A、1B、﹣1C、±1D、﹣22、下列二次根式中,能与合并的是()A、B、C、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则a2+b2=c2B、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C、在Rt△ABC中,∠C=90°,a、b、c分别是∠A,∠B,∠C的对边,则a2+b2=c2D、在Rt△ABC中,∠B=90°,a、b、c分别是∠A,∠B,∠C的对边,则a2+b2=c24、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当∠ABC=90°时,它是矩形B、当AC=BD时,它是正方形C、当AB=BC时,它是菱形D、当AC⊥BD时,它是菱形5、矩形的面积是48cm2,一边与一条对角线的比是4:5,则该矩形的对角线长是()A、6cmB、8cmC、10cmD、24cm6、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0cm2,其长是acm,宽是bcm,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10是常量B、10是变量C、b是变量D、a是变量7、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8、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15个数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5输入为45,那么由此求得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A、2B、3C、﹣2D、﹣3二、填空题9、计算:• =________.10、若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度之比为3:4:5,且周长为60cm,则它的面积是________ cm2.11、如图,菱形ABCD中,∠A=60°,BD=3,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________.12、若点A(1,y1)和点B(2,y2)都在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上,则y1________y2(选择“>”、“<”、=”填空).13、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5名运动员的成绩如表:14、一组数据的方差s2= [(x1﹣3)2+(x2﹣3)2+…+(x20﹣3)2],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__.三、解答题15、计算:(+ )(﹣1)16、如图,台风过后,一所学校的旗杆在离地某处断裂,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米处,已知旗杆原长24米,求旗杆在离底部多少米的位置断裂?17、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x+2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B,OA=2OB.(1)直接写出点A、点B的坐标;(2)在所给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一次函数的图象.18、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12﹣b|+(a﹣13)2=0,你能确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吗?请说明理由.19、小丽上午9:00从家里出发,骑车去一家超市购物,然后从这家超市返回家中,小丽离家的距离y(米)和所经过的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小丽去超市途中的速度是________米/分;在超市逗留了________分;(2)求小丽从超市返回家中所需要的时间?20、已知:如图,在▱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且BE=DF,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四、解答题21、某校八年级(1)班组织了一次朗读比赛,A队10人的比赛成绩(10分制)分别是:10、8、7、9、8、10、10、9、10、9.(1)计算A队的平均成绩和方差;(2)已知B队成绩的方差是1.4,问哪一队成绩较为整齐?22、已知:y= + + ,求﹣的值.23、已知:如图1,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0,4),B(0,2),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D为OC的中点.(1)求证:BD∥AC;(2)如果OE⊥AC于点E,OE=2时,求点C的坐标;(3)如果OE⊥AC于点E,当四边形ABDE为平行四边形时,求直线AC的解析式.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1、【答案】A【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解析】【解答】解:原式= =|﹣1|=1.故选A.【分析】直接把二次根式进行化简即可.2、【答案】D【考点】同类二次根式【解析】【解答】解:=3 ,A、=2 ,不能合并;B、=4 ,不能合并;C、与不能合并;D、=4 ,能合并,故选D【分析】原式各项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利用同类二次根式定义判断即可.3、【答案】C【考点】勾股定理【解析】【解答】解:A、若该三角形不是直接三角形,则等式a2+b2=c2不成立,故本选项错误;B、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故本选项错误;C、在Rt△ABC中,∠C=90°,a、b、c分别是∠A,∠B,∠C的对边,则a2+b2=c2,故本选项正确;D、在Rt△ABC中,∠B=90°,a、b、c分别是∠A,∠B,∠C的对边,则c2+a2=b2,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分析】根据勾股定理进行判断即可.4、【答案】B【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解析】【解答】解:A、当∠ABC=90°时,它是矩形,说法正确;B、当AC=BD时,它是正方形,说法错误;C、当AB=BC时,它是菱形,说法正确;D、当AC⊥BD时,它是菱形,说法正确;故选:B.【分析】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进行分析即可.5、【答案】C【考点】矩形的性质【解析】【解答】解:如图:设AB=4x,则AC=5x,由勾股定理得:BC=3x,矩形的面积=AB×BC=4x×3x=48,解得:x=:±2(舍去负值),∴x=2.∴矩形的对角线长是5×2=10(cm).故选:C.【分析】设AB=4x,则AC=5x,由勾股定理可知BC=3x,由勾股定理求出BC=3x,根据面积得出方程,即可得出对角线的长.6、【答案】B【考点】常量与变量【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10=ab,则10是常量,a和b是变量;故选B.【分析】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得:10=ab,10不发生变化是常量,a、b发生变化是变量.7、【答案】C【考点】一次函数的图象【解析】【解答】解:∵一次函数y=﹣x+1中k=﹣1<0,b=1>0,∴此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不经过第三象限.故选C【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y=﹣x+1中k=﹣1,b=1判断出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进而可得出结论.8、【答案】A【考点】算术平均数【解析】【解答】解:求15个数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5输入为45,即使总和增加了30;那么由此求出的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30÷15=2.故选:A.【分析】利用平均数的定义可得.将其中一个数据15输入为45,也就是数据的和多了30,其平均数就少了30除以15.二、<b >填空题</b>9、【答案】4x【考点】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解析】【解答】解:原式==4x .故答案为:4x .【分析】先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计算,再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求解即可.10、【答案】150【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析】【解答】解:∵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度之比为3:4:5,且周长为60cm,∴三角形三边为15cm,20cm,25cm,且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为:×15cm×20cm=150cm2,故答案为:150.【分析】根据已知求出三角形的三边长,根据定勾股理的逆定理得出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根据面积公式求出即可.11、【答案】12【考点】菱形的性质【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D=AB=BC=CD,∵∠A=60°,∴△ABD是等边三角形,即AD=AB=BD=3,∴菱形ABCD的周长为:3×4=12.故答案为:12.【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菱形,可得AD=AB=BC=CD,又由∠A=60°,则可证得△ABD是等边三角形,继而求得答案.12、【答案】>【考点】一次函数的图象【解析】【解答】解:∵k=﹣1<0,∴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1<2,∴y1>y2.故答案为:>.【分析】根据k<0,一次函数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解答.13、【答案】1.70m【考点】中位数、众数【解析】【解答】解:由表可知,跳高成绩为1.70m的运动员人数最多,故这些运动员跳高成绩的众数为:1.70m.故答案为:1.70m.【分析】根据众数的概念找出该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即可.14、【答案】3【考点】算术平均数,方差【解析】【解答】解:∵S2= [(x1﹣)2+(x2﹣)2+…+(xn﹣)2],[(x1﹣)2+(x2﹣)2+…+(xn﹣)2],为平均数,∴s2= [(x1﹣3)2+(x2﹣3)2+…+(x20﹣3)2],∴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故答案为:3.【分析】由方差的公式:S2= [(x1﹣)2+(x2﹣)2+…+(xn﹣)2],可得平均数为,从而得出答案.三、<b >解答题</b>15、【答案】解:(+ )(﹣1)== .【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析】【分析】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本题.16、【答案】解:由题意得:BC=12米,设AC=x米,则AB=(24﹣x)米,x2+122=(24﹣x)2,解得:x=9,答:旗杆在离底部9米的位置断裂.【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解析】【分析】首先设AC=x米,则AB=(24﹣x)米,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方程x2+122=(24﹣x)2,再解方程即可.17、【答案】(1)解:点A的坐标为(0,2),点B的坐标为(1,0)(2)解:过点A(0,2)、B(1,0)作如图所示的直线,则该直线为y=kx+2的图象.【考点】一次函数的图象【解析】【分析】(1)根据一次函数y=kx+2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B,OA=2OB,直接写出点A、B的坐标即可;(2)过点A(0,2)、B(1,0),作图即可.18、【答案】解:这个三角形的形是直角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各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 C D2的值等于()A .4B .2C .±2D .±43.若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长为13,一条直角边长为5.则另一条直角边为()A .8B .12C .20D .654.若平行四边形中两个内角的度数比为1:2,则其中较小的内角是()A .60°B .90°C .120°D .45°5.下列各点在直线23y x =+的图象上是()A .(3,3)--B .(3,2)--C .(3,3)D .(3,2)6.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B .-=C=D=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B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C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D .正方形的对角线不一定互相平分8.某青年排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表所示,则这12名队员的平均年龄是()年龄1819202122人数14322A .18岁B .19岁C .20岁D .21岁9.菱形的周长为8cm ,高为1cm ,则该菱形两邻角度数比为()A .3:1B .4:1C .5:1D .6:110.一天早上小明步行上学,他离开家后不远便发现有东西忘在了家里,马上以相同的速度回家去,到家后因事收误一会,忙完后才离开,为了不迟到,小明跑步到了学校,则小明离学校的距离y 与离家的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AB C D二、填空题111x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12.甲、乙、丙、丁四人进行100m 短跑训练,统计近期10次测试的平均成绩都是13.2s ,10次测试成绩的方差如下表:则这四人中发挥最稳定的是_________.选手甲乙丙丁方差(S 2)0.0200.0190.0210.02213.将直线2y x =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直线为______.14.小明向东走80m 后,沿另一个方向又走了60m ,再沿第三个方向走100m 回到原点.小明向东走80m 后的方向是____.15.如图,已知在长方形ABCD 中,将△ABE 沿着AE 折叠至△AEF 的位置,点F 在对角线AC 上,若BE=3,EC=5,则线段CD 的长是__________.16.已知一次函数y=x+2与一次函数y=mx+n 的图象交于点P (a ,-2),则关于x 的方程x+2=mx+n 的解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1)(52)(52)(2)2(86)4818.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当2x =时y 的值为4,当2x =-时y 的值为2-,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的图象.19.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BC ,AC 、BD 相交于点O ,O 是AC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20.某人买来1000只小鸡,经过一段时间精心饲养,可以出售了.下表是这些鸡出售时质量的统计数据质量/kg 1.0 1.21.51.82.0频数111226320241102(1)求出售时这些鸡的平均质量;(2)质量在多少kg 的鸡最多?中间的鸡质量是多少kg ?(3)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写出一条你能得出的结论.21.某小组要求每两名同学之间都要写评语,小组所有同学一共写了42份评语,这个小组共有学生多少人?22.现有下面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方式一方式二月租费/(元/月)300本地通话费/(元/min )0.300.40(1)以x (单位:分钟)表示通话时间,y 单位:元)表示通话费用,分别就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写出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2)何时两种计费方式费用相等;(3)直接写出如何选择这两种计费方式更省钱.2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E 为BC 上一点,4CE =,F 为DE 的中点,若CEF △的周长为16.(1)求CF 的长;(2)求OF 的长.24.如图,在Rt ABC 中,90C = ∠,20AC BC ==,D 为BC 上一点,5BD =.点P 以每秒2个单位从点A 出发滑AC 向终点C 运动,同时点Q 以秒1个单位从点D 出发,沿BC 运动,当点P 到达终点时,P 、Q 同时停止运动.当点P 不与点A 重合时,过点P 作PE AB ⊥于点E ,连结PQ ,以PE 、PO 为邻边作PEFQ .设PEFQ 与ABC 重叠部分图形的而积为S ,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秒.(1)填空:AB 的长为.(2)当//PQ AB 时,求t 的值;(3)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5.如图,90B C CDF ∠=∠=∠= ,AE EF =,AE EF ⊥.G 为AB 上一点,DG 交EF 于点O ,45DOF ∠= .(1)求FEC BAE ∠=∠;(2)在图中找到与BE 相等的线段,并加以证明;(3)若4BE =,E F =,1AG =,求DF的长.26.已知函数()()22nx n x n y n nx x n +≥⎧⎪=⎨--<⎪⎩(n 为常数).(1)当2n =-时,①点(5)P a ,在此函数图象上,求a 的值;②求此函数的最大值;(2)已知线段AB 的两个端点坐标分别为(22)A ,、(42)B ,,当此函数的图象与线段AB 只有一个交点时,求n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B【详解】解:=B.,是最简二次根式,选项正确;C.=D.=,选项错误.故选:B.2.B【详解】=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求法,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正数有一个正的算术平方根,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3.B【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详解】∵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长为13,一条直角边长为5,12,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正确把握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4.A【解析】【分析】首先设平行四边形中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x°,2x°,由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即可得方程x+2x=180,继而求得答案.【详解】设平行四边形中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x°,2x°,则x+2x=180,解得:x=60,∴其中较小的内角是:60°.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5.A【解析】【分析】分别代入x=-3和x=3,求出与之对应的y值,再对照四个选项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当x=-3时,y=2x+3=-3,∴点(-3,-3)在函数y=2x+3的图象上,点(-3,-2)不在函数y=2x+3的图象上;当x=3时,y=2x+3=9,∴点(3,3)和点(3,2)不在函数y=2x+3的图象上;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牢记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函数关系式y=kx+b是解题的关键.6.B【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公式、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法则和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详解】÷=,本选项的结果不是最简,故本选项错误;解:A.B.-C.=D.=,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运算,掌握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公式、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法则和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7.D【解析】【分析】用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矩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本选项正确;B.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本选项正确;C.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本选项正确;D.正方形的对角线一定互相平分,故该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矩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性质进行判断是解题关键.8.C【解析】【分析】加权平均数:若n个数x1,x2,x3,…,x n的权分别是w1,w2,w3,…,w n,则(x1w1+x2w2+…+x n w n)÷(w1+w2+…+w n)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依此解答即可求解.【详解】(18+4×19+3×20+2×21+2×22)÷12=(18+76+60+42+44)÷12=240÷12=20(岁).故这12名队员的平均年龄是20岁.故选:C.【点睛】考查了加权平均数,正确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9.C【解析】【详解】如图所示,∵菱形的周长为8cm,∴菱形的边长为2cm,∵菱形的高为1cm,∴sinB=12 AE AB∴∠B=30°,∴∠C=150°,则该菱形两邻角度数比为5:1,故选C.10.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各个选项中函数图象即可判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详解】解:由题意可得,小明步行上学时小明离学校的距离在逐渐减小,而后离开家后不远便发现有东西忘在了家里,于是以相同的速度回家去拿时小明离学校的距离增大,到家后因事耽误一会,忙完后才离开,可知此时距离不变,小明跑步到学校时小明离学校的距离减小并且变化趋势较快.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根据题意分析图象是解题的关键.11.1≥x 【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的非负性即可得.【详解】由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的非负性得:10x -≥,解得1≥x ,故答案为:1≥x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定义,掌握理解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的非负性是解题关键.12.乙【解析】【分析】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详解】解:∵2222S S S S >>>丁丙甲乙,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乙最稳定.故答案为:乙.【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正确理解方差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13.y =2x-3.【解析】【分析】根据平移后解析式的规律“左加右减自变量,上加下减常数项”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直线y=2x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解析式为y=2x-3.故答案为:y=2x-3.【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明确图象的平移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14.向北或向南【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小明向东走80m后的方向与东西方向垂直【详解】解:∵802+602=1002∴小明走的路线构成直角三角形∴小明向东走80m后的方向与东西方向垂直∴小明向东走80m后的方向是向北或向南故答案为:向北或向南.【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5.6【解析】【分析】由折叠可得:∠AFE=∠B=90°,依据勾股定理可得:Rt△CEF中,CF=4.设AB=x,则AF=x,AC=x+4,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得Rt△ABC中,AB2+BC2=AC2,即x2+82=(x+4)2,解方程即可得出AB的长,由矩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由折叠可得:AB=AF,BE=FE=3,∠AFE=∠B=90°,∴Rt△CEF中,CF==4.设AB=x,则AF=x,AC=x+4.∵Rt△ABC中,AB2+BC2=AC2,∴x2+82=(x+4)2,解得:x=6,∴AB=6.∵ABCD是矩形,∴CD=AB=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综合运用,解题时,我们常常设要求的线段长为x,然后根据折叠和轴对称的性质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线段的长度,选择适当的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答案.16.x=-4【解析】【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y=x+2的解析式求出点P的坐标,然后利用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与方程x+2=mx+n的解的关系即可得出答案.【详解】∵一次函数y=x+2与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交于点P(a,-2),a+=-,∴22a=-,解得4P--.∴(4,2)∵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的交点的横坐标为x+2=mx+n的解,x=-,∴关于x的方程x+2=mx+n的解是4x=-.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个一次函数的交点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关系,掌握两个一次函数的交点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7.(1)3;(2)16-【解析】【分析】(1)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二次根式的乘法即可得;(2)先计算二次根式的乘法、化简二次根式,再计算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即可得.【详解】=-,(1)原式223=;(2)原式=16=-16=-【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法与加减法,熟记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8.312y x =+,画出函数图像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再描点画出函数图象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4222k bk b =+⎧⎨-=-+⎩,解得:321k b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312y x =+,由题可知,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点(2,4),(-2,-2),由此画出图象如下.本题考查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及图象画法,熟练掌握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表达式的方法及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是解题的关键.19.见解析【解析】【分析】证明△AOD ≌△COB (AAS ),得OD=OB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证明:∵O 是AC 的中点,∴OA=OC ,∵AD ∥BC ,∴∠ADO=∠CBO ,在△AOD 和△COB 中,ADO CBO AOD COB OA OC ∠=∠⎧⎪∠=∠⎨⎪=⎩,∴△AOD ≌△COB (AAS ),∴OD=OB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证明△AOD ≌△COB 是解题的关键.20.(1)这些鸡的平均质量为1.5kg ;(2)质量在1.5kg 的鸡最多,中间的质量是1.5kg ;(3)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1)平均质量=总质量÷总只数;(2)根据众数的定义,出现次数最多的是1.5kg ;依据中位数的定义,把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求出第500位和第501位数的平均数;(3)由极差的定义,鸡的最大质量与最小值之差为1kg .【详解】解:(1) 鸡的平均质量1111 1.2226 1.5320 1.8241 2.010210001.5⨯+⨯+⨯+⨯+⨯==,∴这些鸡的平均质量为1.5kg ,(2)质量在1.5kg 的鸡最多,把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第500个数和第501个数都是1.5,因此中间的质量是1.5kg ,(3)鸡的最大质量与最小值之差为1kg (答案合理即可).【点睛】本题要理解并区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等的定义以及计算公式.21.7.【解析】【分析】设这个小组有学x 生人,每人要写评语(-1)x 份,则评语共有(-1)x x 份,再与总共42份评语建立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详解】解:设这个小组有学x 生人,由题意得:(1)42x x -=,整理的得:2420x x --=,解得17x =,26x =-(舍).答:这个小组共有学生7人.【点睛】本题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注意找准等量关系,另外注意与“握手原理”对比理解.22.(1)方式一:300.3y x =+;方式二:0.4y x =;(2)通话时间为分钟300时,两种计费方式一样;(3)当0300x ≤<时,选择方式二;当300x >时,选择方式一;当300x =时,两种方式都可以.【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可知:通话费用=月租费+每分钟通话费×通话时间,即可求出结论;(2)令(1)中两种方式的通话费用相等,求出x 的值即可;(3)根据两种通话费用的大小关系分类讨论,列出不等式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1)方式一:300.3y x=+方式二:0.4y x=(2)由题意得:300.30.4x x+=300x ∴=答:通话时间为300分钟时,两种计费方式一样.(3)当300.30.40x x x +>⎧⎨≥⎩,即0300x ≤<时,选择方式二更省钱;当300.30.4x x +<,即300x >时,选择方式一更省钱;当300x =时,两种方式都可以【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应用,掌握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3.(1)6;(2)2OF =.【解析】【分析】(1)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知CF=EF ,再由CEF △的周长及第三边CE 的长度可以得到CF 的长;(2)由勾股定理可以求得正方形的边长BC ,进一步可以求得BE 长,再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OF 的长.【详解】解:(1)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90BCD ∴∠= ,BC CD =,OB OD=F 为DE 的中点CF EF FD∴==4CE = ,CEF ∆的周长为1616462CF EF -∴===(2)90BCD ∠=CD ∴==4BE ∴=-F 为DE 的中点,OB OD=122OF BE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应用,综合应用三角形和正方形知识是解题关键.24.(1)(2)t=5;(3)22353(05)945175(520)424t t x S t t x ⎧-≤<⎪=⎨-++≤≤⎪⎩.【解析】【分析】(1)在Rt ABC 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B 的长;(2)Rt ABC ∆中,由等边对等角得到45B ∠= A=∠,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45CPQ CQP ∠=∠= ,由等角对等边得到C P C Q =,从而AP QB =,找到等量关系即可求解;(3)分PEFQ 在Rt ABC 内部和PEFQ 与Rt ABC 部分相交两种情况讨论即可.【详解】(1)在Rt ABC 中,90C = ∠,20AC BC ==,AB =,故答案为:(2)经过t 秒,AP=2t ,BQ=t+5,Rt ABC ∆ 中,90C = ∠,20AC BC ==,45A B ∴∠=∠= ,//PQ AB ,45CPQ CQP ∴∠=∠= ,CP CQ ∴=,AP QB ∴=,25t t ∴=+,5t ∴=;(3)当05x <≤时,如图1,延长QF 交AB 于点H ,由(2)得222AE PE AP t ===,22(5)22QH HB t ===+,2220225)(353)EH AB AE BH t t ∴=--=-+=-,2222)3532S PE EH t t t t ∴=⨯=⨯-=-,当520x ≤≤时,如图2:25)QH t =+ ,2PE t =,23)EH t =-21()212522(2)(353)2222325223)42945175424S PE QH EH t t t t t t ∴=+⨯=++-+=⨯-=-++【点睛】此题考查了函数关系式的求法、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的求法,也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要熟练掌握.25.(1)证明见解析;(2)CD BE =,证明见解析;(3)3【解析】【分析】(1)根据题中的直角,利用两锐角的互余关系即可得到答案;(2)过点F 作FH BC ⊥交BC 于点H ,FH 与GD 交于点M ,可证EHF ABE ∆≅∆,从而得到答案;(3)分别延长BA 、DF 交于点N ,通过条件可知四边形BHFN 为矩形,四边形AGMF 为平行四边形,可求出AF GM ==Rt NGD ∆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AE EF⊥Q 90AEF ∠=90CEF AEB ∴∠+∠=90AEB EAB ∠+∠=CEF EAB∴∠+∠(2)CD BE=过点F 作FH BC ⊥交BC 于点H ,FH 与GD 交于点M90CHF ∴∠=又90C CDF ∠=∠=∴四边形HCDF 为矩形FH CD ∴=,90HFN ∠=在Rt EHF ∆和Rt ABE ∆中CEF EAB ∠=∠ ,AE EF=Rt EHF Rt ABE∴∆≅∆BE FH ∴=,EH AB=CD BE∴=(3)分别延长BA 、DF 交于点N90B BHF HFN ∠=∠=∠=∴四边形BHFN 为矩形4NB FH ∴==,6NF BH ==90EHF ∠= ,4FH =,E F =2EH AB∴===2NA BN AB ∴=-=1AG =3NG∴=AE EF=,AE EF⊥45AFE∴∠= ,210AF=45DOF∠=//AF GM∴∴四边形AGMF为平行四边形210AF GM∴==设DF x=21DM x∴=+6ND x∴=+,22101GD x=++在Rt NGD∆中222NG ND DG+=22223(6)(2101)x x∴++=++3x∴=即3DF=【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矩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正确做出辅助线,熟练掌握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6.(1)①a=-12;②2;(2)22 53n≤≤.【解析】【分析】(1)①把n=-2带入求解即可得到a的值;②根据x的取值分类计算,求出此函数的最大值21即可;(2)将A ,B 代入函数求出n ,即可求出n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1)①当2n =-时,22(2)1(2)--≥-⎧=⎨-+<-⎩x x y x x ,52>- ,∴点(5)P a ,在22y x =--上,25212a ∴=-⨯-=-;②当2x ≥-时,可得2x =-有最大值为()-2-2-2=2⨯,当2x -<时,1<2x -+,∴此函数的最大值为2,(2)将(22)A ,代入y nx n =+,得23n =,将(42)B ,代入y nx n =+,得25n =,2253n ∴≤≤,当0n <时,()()22nx n x n y nnx x n +≥⎧⎪=⎨--<⎪⎩(n 为常数),不过点A 、B ,综上,2253n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综合,准确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完整版)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16.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圃,有极少数同学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圃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
步(假设 1 米 = 2 步),却踩伤了花草.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龙课反倒是龙卷
(第 16 题)
(第 17 题)
17.如图,菱形花坛的边长为 6 cm,一个内角为 60°,在花坛中用花盆围出两个正六边形的图形(图中粗线部分),则围出的图
.
又由图象可看出,P 随 V 的增大而减小,
(立方米).
解法二:当气球内的气压大于 144 千帕时,气球将爆炸,
.
.
(立方米).
23.四边形 EBCF 是等腰梯形.
证明:在矩形 ABCD 中,
AD∥BC,AD=BC, OD=OB=OA=OC,
又∵E、F 分别是 OA、OD 的中点,
∴EF= AD,AD∥EF ,OE=OF, ∴BC∥EF,BC≠EF , ∴四边形 EBCF 是梯形. 又∵∠EOB=∠COF,
试判断四我边形去EB人CF 的也形就状,有并证人明!你的为结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龙课反倒是龙卷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24.(本题满分 10 分) 如图,已知 ΔABC 和 ΔDEF 是两个边长都为 1cm 的等边三角形,且 B、D、C、E 都 在同一直线上,连接 AD、CF. (1)求证:四边形 ADFC 是平行四边形; (2)若 BD=0.3cm,ΔABC 沿着 BE 的方向以每秒 1cm 的速度运动,设 ΔABC 运动时间为 t 秒, ①当 t 为何值时,□ADFC 是菱形?请说明你的理由; ②□ADFC 有可能是矩形吗?若可能,求出 t 的值及此矩形的面积;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和答案详解(PDF可打印)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和答案详解(PDF可打印)

2020-2021学年内蒙古乌海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6分)1.(3分)的化简结果为()A.3B.﹣3C.±3D.92.(3分)若代数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2B.x≤C.x≤且x≠2D.x≥且x≠2 3.(3分)下列四组线段中,其中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32,42,52B.7,24,25C.8,13,17D.10,15,20 4.(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2,3),以点O为圆心,以OP的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的负半轴于点A,则点A的横坐标介于()A.﹣4和﹣3之间B.3和4之间C.﹣5和﹣4之间D.4和5之间5.(3分)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6和10,则其中一条边x的取值范围为()A.4<x<6B.2<x<8C.0<x<10D.0<x<6 6.(3分)快递公司快递员小张一周内投递快递物品件数情况为:有4天是每天投递65件,有2天是每天投递70件,有1天是90件,这一周小张平均每天投递物品的件数为()A.80件B.75件C.70件D.65件7.(3分)下列命题:①若=a,则a>0;②的算术平方根是2;③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④一组数据5,6,7,8,9的中位数和众数都是7,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0B.1C.2D.38.(3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DH⊥AB于点H,连接OH,∠CAD=20°,则∠DHO的度数是()A.20°B.25°C.30°D.40°9.(3分)四个点A,B,C,D在同一平面内,从①AB∥CD;②AB=CD;③AC⊥BD;④AD=BC;⑤AD∥BC,这五个条件中任选三个,能使四边形ABCD是菱形的选法有()A.1种B.2种C.3种D.4种10.(3分)若关于x的函数y=(m﹣1)x|m|﹣5是一次函数,则m的值为()A.±1B.﹣1C.1D.211.(3分)已知点P(﹣1,y1)、点Q(3,y2)在一次函数y=(2m﹣1)x+2的图象上,且y1>y2,则m的取值范围是()A.B.C.m≥1D.m<112.(3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在边AB上,AE=1,若点P为对角线BD上的一个动点,则△PAE周长的最小值是()A.3B.4C.5D.6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3.(3分)一组数据3,4,3,a,8的平均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14.(3分)已知y=,则x y的值为.15.(3分)已知P(a,b)是直线y=x﹣2上的点,则6b﹣2a+3的值是.16.(3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50°.以点B为圆心,以小于AB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BA、BC于点P、Q,再分别以P、Q为圆心,以大于PQ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BC内交于点M,连接BM并延长交AD于点E,则∠AEB=.17.(3分)如图所示,DE为△ABC的中位线,点F在DE上,且∠AFB=90°,若AB=7,BC=12,则EF的长为.18.(3分)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MN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再将△CDN沿DN 折叠.使点C恰好落在MN上的点F处.若MN=5,则AD的长为.19.(3分)如图,一次函数y1=x+b与一次函数y2=kx﹣1的图象相交于点P,则关于x的不等式x+b﹣kx+1>0的解集为.20.(3分)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DBC=45°,DE⊥BC于点E,BF⊥CD于点F,DE,BF相交于点H,BF与A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下面给出四个结论:①BD=BE;②∠A=∠BHE;③AB=BH;④△BCF≌△GDF,其中正确的结论是.三、解答题(共计60分)21.(8分)计算:(1)(﹣2)2++6;(2)(3﹣2+)÷2.22.(8分)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某校响应号召,鼓励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该校文学社为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抽样调查了部分学生每周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过程如下:数据收集:从全校随机抽取20名学生,进行了每周用于课外阅读时间的调查,数据如下(单位:min)306081504011013014690100 60811201407081102010081整理数据:按如下分段整理样本数据并补全表格:0≤x<4040≤x<8080≤x<120120≤x<160课外阅读时间x(min)等级D C B A人数38分析数据:补全下列表格中的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80得出结论:(1)用样本中的统计量估计该校学生每周用于课外阅读时间的情况等级为;(2)如果该校现有学生400人,估计等级为“B”的学生有多少名?(3)假设平均阅读一本课外书的时间为160分钟,请你选择样本中的一种统计量估计该校学生每人一年(按52周计算)平均阅读多少本课外书?23.(10分)学校要在教学楼侧面悬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语牌,如图所示,为了使标语牌醒目,计划设计标语牌的宽度为BC,为了测量BC,在距教学楼20米的升旗台P处利用测角仪测得教学楼AB的顶端点B的仰角为60°,点C的仰角为45°,求标语牌的宽度BC.(结果保留根号)24.(10分)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边BC,AB上的点,且CE=BF,连接DE,过点E作EG⊥DE,使EG=DE,连接FG,FC.(1)请判断:FG与CE的数量关系是,位置关系是;(2)如图2,若点E、F分别是CB、BA延长线上的点,其它条件不变,(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作出判断并给予证明.25.(12分)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揭晓,出土文物500余件,三星堆考古发掘成果再次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某商家看准商机后,计划购进一批“考古盲盒”(三星堆文物模型盲盒)进行销售.已知该商家用1570元购进了10个甲种盲盒和15个乙种盲盒,甲种盲盒的进货单价比乙种盲盒的进货单价多2元.(1)甲种盲盒和乙种盲盒的进货单价分别是多少元;(2)由于“考古盲盒”畅销,商家决定再购进这两种盲盒共50个,其中甲种盲盒数量不多于乙种盲盒数量的2倍,且每种盲盒的进货单价保持不变.若甲种盲盒的销售单价为83元,乙种盲盒的销售单价为78元.①假设此次购进甲种盲盒的个数为a(个),售完这两批盲盒所获总利润为w(元),请写出w与a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②商家如何安排第二批进货方案,才能使售完这两批盲盒获得总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26.(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y=﹣x+6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B、C,且与直线l2:y=x交于点A.(1)求出点A的坐标.(2)若D是线段OA上的点,且△COD的面积为12,求直线CD的函数表达式.(3)在(2)的条件下,设P是射线CD上的点,在平面内是否存在点Q,使以O、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20-2021学年内蒙古乌海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6分)1.(3分)的化简结果为()A.3B.﹣3C.±3D.9【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分析】直接根据=|a|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3|=3.故选:A.2.(3分)若代数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2B.x≤C.x≤且x≠2D.x≥且x≠2【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二次根式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解得:x≤.故选:B.3.(3分)下列四组线段中,其中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32,42,52B.7,24,25C.8,13,17D.10,15,20【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A、∵(32)2+(42)2=337,(52)2=625,∴(32)2+(42)2≠(52)2,∴以32,42,5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A不符合题意;B、∵72+242=625,252=625,∴72+242=252,∴以7,24,25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B符合题意;C、∵82+132=233,172=289,∴82+132≠172,∴以8,13,17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C不符合题意;D、∵102+152=325,202=400,∴102+152≠202,∴以10,15,20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2,3),以点O为圆心,以OP的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的负半轴于点A,则点A的横坐标介于()A.﹣4和﹣3之间B.3和4之间C.﹣5和﹣4之间D.4和5之间【考点】勾股定理;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根据点P的坐标为(﹣2,3),勾股定理求出OP的长,得出点A的坐标,再判定出3<<4,即可得出﹣的范围.【解答】解:∵点P的坐标为(﹣2,3),∴OP=,∴A(﹣,0),∵9<13<16,∴3<<4,∴﹣4<,故选:A.5.(3分)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6和10,则其中一条边x的取值范围为()A.4<x<6B.2<x<8C.0<x<10D.0<x<6【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平行四边形的两边构成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两条边是3,5,第三条边就是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x,即满足,解得即可.【解答】解:∵平行四边形ABCD∴OA=OC=3,OB=OD=5∴在△AOB中,OB﹣OA<x<OB+OA即:2<x<8故选:B.6.(3分)快递公司快递员小张一周内投递快递物品件数情况为:有4天是每天投递65件,有2天是每天投递70件,有1天是90件,这一周小张平均每天投递物品的件数为()A.80件B.75件C.70件D.65件【考点】加权平均数.【分析】直接利用加权平均数求法进而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得,这一周小张平均每天投递物品的件数为:=(件),故选:C.7.(3分)下列命题:①若=a,则a>0;②的算术平方根是2;③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④一组数据5,6,7,8,9的中位数和众数都是7,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0B.1C.2D.3【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根据矩形的判定、中位数和众数的判定、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判断即可.【解答】解:①若=a,则a≥0,原命题是假命题;②的算术平方根是2,是真命题;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原命题是假命题;④一组数据5,6,7,8,9的中位数是7,但众数不是7,原命题是假命题;故选:B.8.(3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DH⊥AB于点H,连接OH,∠CAD=20°,则∠DHO的度数是()A.20°B.25°C.30°D.40°【考点】菱形的性质.【分析】先根据菱形的性质得OD=OB,AB∥CD,BD⊥AC,则利用DH⊥AB得到DH ⊥CD,∠DHB=90°,所以OH为Rt△DHB的斜边DB上的中线,得到OH=OD=OB,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1=∠DHO,然后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即可求出∠DHO的度数【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OD=OB,AB∥CD,BD⊥AC,∵DH⊥AB,∴DH⊥CD,∠DHB=90°,∴OH为Rt△DHB的斜边DB上的中线,∴OH=OD=OB,∴∠1=∠DHO,∵DH⊥CD,∴∠1+∠2=90°,∵BD⊥AC,∴∠2+∠DCO=90°,∴∠1=∠DCO,∴∠DHO=∠DCA,∵四边形ABCD是菱形,∴DA=DC,∴∠CAD=∠DCA=20°,∴∠DHO=20°,故选:A.9.(3分)四个点A,B,C,D在同一平面内,从①AB∥CD;②AB=CD;③AC⊥BD;④AD=BC;⑤AD∥BC,这五个条件中任选三个,能使四边形ABCD是菱形的选法有()A.1种B.2种C.3种D.4种【考点】菱形的判定.【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菱形的判定方法得出能使四边形ABCD是菱形的选法有4种,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B∥CD,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BD,∴四边形ABCD是菱形;∴①②③能使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D,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BD,∴四边形ABCD是菱形;∴①③⑤能使四边形ABCD是菱形;∵AD=BC,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BD,∴四边形ABCD是菱形;∴③④⑤能使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D,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BD,∴四边形ABCD是菱形;∴②③④能使四边形ABCD是菱形;∴能使四边形ABCD是菱形的选法有4种.故选:D.10.(3分)若关于x的函数y=(m﹣1)x|m|﹣5是一次函数,则m的值为()A.±1B.﹣1C.1D.2【考点】一次函数的定义.【分析】直接利用一次函数的定义得出m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关于x的函数y=(m﹣1)x|m|﹣5是一次函数,∴|m|=1,m﹣1≠0,解得:m=﹣1.故选:B.11.(3分)已知点P(﹣1,y1)、点Q(3,y2)在一次函数y=(2m﹣1)x+2的图象上,且y1>y2,则m的取值范围是()A.B.C.m≥1D.m<1【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由题目条件可判断出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则可得到关于m的不等式,可求得m 的取值范围.【解答】解:∵点P(﹣1,y1)、点Q(3,y2)在一次函数y=(2m﹣1)x+2的图象上,∴当﹣1<3时,由题意可知y1>y2,∴y随x的增大而减小,∴2m﹣1<0,解得m<,故选:A.12.(3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在边AB上,AE=1,若点P为对角线BD上的一个动点,则△PAE周长的最小值是()A.3B.4C.5D.6【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正方形的性质.【分析】连接AC、CE,CE交BD于P,此时AP+PE的值最小,求出CE长,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连接AC、CE,CE交BD于P,连接AP、PE,∵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OA=OC,AC⊥BD,即A和C关于BD对称,∴AP=CP,即AP+PE=CE,此时AP+PE的值最小,所以此时△PAE周长的值最小,∵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在边AB上,AE=1,∴∠ABC=90°,BE=4﹣1=3,由勾股定理得:CE=5,∴△PAE的周长的最小值是AP+PE+AE=CE+AE=5+1=6,故选:D.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3.(3分)一组数据3,4,3,a,8的平均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4.4.【考点】方差;算术平均数.【分析】先根据平均数是5,求出a的值,然后利用方差的计算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因为3、4、3、a、8的平均数是5,所以3+4+3+a+8=25,解得a=7,故这组数据为3,4,3,7,8,所以这组数据的方差为×[(3﹣5)2+(4﹣5)2+(3﹣5)2+(7﹣5)2+(8﹣5)2]=4.4.故答案为:4.4.14.(3分)已知y=,则x y的值为.【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二次根是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即可求得x的值,进而求得y 的值,然后代入求解即可.【解答】根据题意得:,解得:x=3,则y=﹣2,故x y=3﹣2=.故答案是:.15.(3分)已知P(a,b)是直线y=x﹣2上的点,则6b﹣2a+3的值是﹣9.【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将点的坐标代入直线中可得出b=a﹣2,整理得到3b﹣a=﹣6,代入代数式求得即可.【解答】解:∵P(a,b)是直线y=x﹣2上的点,∴b=a﹣2,∴3b﹣a=﹣6,∴6b﹣2a+3=2×(﹣6)+3=﹣9.故答案为:﹣9.16.(3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50°.以点B为圆心,以小于AB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BA、BC于点P、Q,再分别以P、Q为圆心,以大于PQ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BC内交于点M,连接BM并延长交AD于点E,则∠AEB=25°.【考点】作图—复杂作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ABC=50°,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50°,AD∥BC,由作图可知BE平分∠ABC,∴∠EBC=∠ABC=25°,∴∠AEB=∠EBC=25°,故答案为:25°.17.(3分)如图所示,DE为△ABC的中位线,点F在DE上,且∠AFB=90°,若AB=7,BC=12,则EF的长为 2.5.【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求出DF,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出DE,计算即可.【解答】解:在Rt△AFB中,D为AB的中点,AB=7,∴DF=AB=3.5,∵DE为△ABC的中位线,BC=12,∴DE=BC=6,∴EF=DE﹣DF=2.5,故答案为:2.5.18.(3分)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MN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再将△CDN沿DN折叠.使点C恰好落在MN上的点F处.若MN=5,则AD的长为.【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矩形的性质.【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可以证明△DEM≌△DCN,得DM=DN,再根据折叠可得∠BNM =∠DNM=∠DNC,可证明△DMN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AD的长.【解答】解:由折叠可知:点B与点D重合,∴∠EDN=90°,∵四边形ABCD是矩形,∴∠ADC=90°,∴∠EDM+∠MDN=∠CDN+∠MDN,∴∠EDM=∠CDN,∵∠E=∠C=90°,DE=DC,∴△DEM≌△DCN(ASA),∴DM=DN,由折叠,∠BNM=∠DNM,∠DNC=∠DNM,∴∠BNM=∠DNM=∠DNC=180°=60°,∴△DMN是等边三角形,∴DM=MN=5,点C恰好落在MN上的点F处可知:∠DFN=90°,即DF⊥MN,∴MF=NF=MN=,∴CN=ME=AM=,∴AD=AM+DM=.故答案为.19.(3分)如图,一次函数y1=x+b与一次函数y2=kx﹣1的图象相交于点P,则关于x的不等式x+b﹣kx+1>0的解集为x>﹣1.【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分析】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x>﹣1,函数y=x+b的图象都在函数y=kx﹣1图象的上方,于是可得到关于x的不等式x+b﹣kx+1>0的解集.【解答】解:当x>﹣1,函数y=x+b的图象在函数y=kx﹣1图象的上方,所以关于x的不等式x+b﹣kx+1>0的解集为x>﹣1.故答案为:x>﹣1.20.(3分)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DBC=45°,DE⊥BC于点E,BF⊥CD于点F,DE,BF相交于点H,BF与A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下面给出四个结论:①BD=BE;②∠A=∠BHE;③AB=BH;④△BCF≌△GDF,其中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①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判断;②通过三角形全等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判断;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线段的等量代换即可判断;④通过角的关系即可求得结果;【解答】解:∵∠DBC=45°,DE⊥BC,∴BD=BE,BE=DE,∵DE⊥BC,BF⊥CD,∴∠BEH=∠DEC=90°,∵∠BHE=∠DHF,∴∠EBH=∠CDE,∴△BEH≌△DEC(SAS),∴∠BHE=∠C,BH=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C=∠A,AB=CD,∴∠A=∠BHE,AB=BH,∴正确的有①②③;故答案为:①②③.三、解答题(共计60分)21.(8分)计算:(1)(﹣2)2++6;(2)(3﹣2+)÷2.【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1)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分母有理数将式子展开,然后再合并同类项和同类二次根式即可;(2)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化简即可.【解答】解:(1)(﹣2)2++6=3﹣4+4+2+2=7;(2)(3﹣2+)÷2=﹣+===3﹣+2=4.22.(8分)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某校响应号召,鼓励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该校文学社为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抽样调查了部分学生每周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过程如下:数据收集:从全校随机抽取20名学生,进行了每周用于课外阅读时间的调查,数据如下(单位:min)306081504011013014690100 60811201407081102010081整理数据:按如下分段整理样本数据并补全表格:课外阅读时间x(min)0≤x<4040≤x<8080≤x<120120≤x<160等级D C B A人数3584分析数据:补全下列表格中的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808181得出结论:(1)用样本中的统计量估计该校学生每周用于课外阅读时间的情况等级为B;(2)如果该校现有学生400人,估计等级为“B”的学生有多少名?(3)假设平均阅读一本课外书的时间为160分钟,请你选择样本中的一种统计量估计该校学生每人一年(按52周计算)平均阅读多少本课外书?【考点】统计量的选择;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率)分布表.【分析】根据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可以填表格,利用样本和总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估计或计算得到(1)(2)(3)结果.【解答】解:(1)根据上表统计显示:样本中位数和众数都是81,平均数是80,都是B 等级,故估计该校学生每周的用于课外阅读时间的情况等级为B.(2)∵=160∴该校现有学生400人,估计等级为“B”的学生有160名.(3)以平均数来估计:×52=26∴假设平均阅读一本课外书的时间为160分钟,以样本的平均数来估计该校学生每人一年(按52周计算)平均阅读26本课外书.故答案为:5,4,81,81,B;23.(10分)学校要在教学楼侧面悬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语牌,如图所示,为了使标语牌醒目,计划设计标语牌的宽度为BC,为了测量BC,在距教学楼20米的升旗台P处利用测角仪测得教学楼AB的顶端点B的仰角为60°,点C的仰角为45°,求标语牌的宽度BC.(结果保留根号)【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分析】根据题意可得DP=20米,然后分别在Rt△BDP和Rt△CDP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BD,CD的长,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得:DP=20米,在Rt△BDP中,∠BPD=60°,∴BD=DP•tan60°=20(米),在Rt△CDP中,∠CPD=45°,∴CD=DP•tan45°=20(米),∴BC=BD﹣CD=(20﹣20)米,∴标语牌的宽度BC为(20﹣20)米.24.(10分)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边BC,AB上的点,且CE=BF,连接DE,过点E作EG⊥DE,使EG=DE,连接FG,FC.(1)请判断:FG与CE的数量关系是FG=CE,位置关系是FG∥CE;(2)如图2,若点E、F分别是CB、BA延长线上的点,其它条件不变,(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作出判断并给予证明.【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结论:FG=CE,FG∥CE.如图1中,设DE与CF交于点M,首先证明△CBF≌△DCE,推出DE⊥CF,再证明四边形EGFC是平行四边形即可.(2)结论仍然成立.如图2中,设DE与CF交于点M,首先证明△CBF≌△DCE,推出DE⊥CF,再证明四边形EGFC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解答】解:(1)结论:FG=CE,FG∥CE.理由:如图1中,设DE与CF交于点M.∵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C=CD,∠ABC=∠DCE=90°,在△CBF和△DCE中,,∴△CBF≌△DCE,∴∠BCF=∠CDE,CF=DE,∵∠BCF+∠DCM=90°,∴∠CDE+∠DCM=90°,∴∠CMD=90°,∴CF⊥DE,∵GE⊥DE,∴EG∥CF,∵EG=DE,CF=DE,∴EG=CF,∴四边形EGFC是平行四边形.∴GF=EC,∴GF=EC,GF∥EC.故答案为:FG=CE,FG∥CE;(2)结论仍然成立.理由:如图2中,设DE与CF交于点M.∵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C=CD,∠ABC=∠DCE=90°,在△CBF和△DCE中,,∴△CBF≌△DCE,∴∠BCF=∠CDE,CF=DE,∵∠BCF+∠DCM=90°,∴∠CDE+∠DCM=90°,∴∠CMD=90°,∴CF⊥DE,∵GE⊥DE,∴EG∥CF,∵EG=DE,CF=DE,∴EG=CF,∴四边形EGFC是平行四边形.∴GF=EC,∴GF=EC,GF∥EC.25.(12分)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揭晓,出土文物500余件,三星堆考古发掘成果再次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某商家看准商机后,计划购进一批“考古盲盒”(三星堆文物模型盲盒)进行销售.已知该商家用1570元购进了10个甲种盲盒和15个乙种盲盒,甲种盲盒的进货单价比乙种盲盒的进货单价多2元.(1)甲种盲盒和乙种盲盒的进货单价分别是多少元;(2)由于“考古盲盒”畅销,商家决定再购进这两种盲盒共50个,其中甲种盲盒数量不多于乙种盲盒数量的2倍,且每种盲盒的进货单价保持不变.若甲种盲盒的销售单价为83元,乙种盲盒的销售单价为78元.①假设此次购进甲种盲盒的个数为a(个),售完这两批盲盒所获总利润为w(元),请写出w与a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②商家如何安排第二批进货方案,才能使售完这两批盲盒获得总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1)设甲种盲盒的进货单价为a元,则乙种盲盒的进货单价为(a﹣2)元,根据题意即可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解.(2)①设购进甲种盲盒a个,则购进乙种盲盒(50﹣a)个,根据题意得到a的取值,再列出w关于a的一次函数.②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解:(1)设甲种盲盒的进货单价为a元,则乙种盲盒的进货单价为(a﹣2)元,根据题意得:10a+15(a﹣2)=1570,解得:a=64,∴甲种盲盒的进货单价为64元,则乙种盲盒的进货单价为62元.(2)①设购进甲种盲盒a个,则购进乙种盲盒(50﹣a)个,依题意可得:,解得0≤a≤且x为整数,∴w=(83﹣64)(10+a)+(78﹣62)(50﹣a+15),=1230+3a,∴w与a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w=3a+1230.②∵3>0,∴w随a的增大而增大,=1230+3×33=1329(元).∴当a=33时,y最大∴购进甲种盲盒33个,购进乙种盲盒17个;才能使售完这二批盲盒获得总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1329元.26.(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y=﹣x+6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B、C,且与直线l2:y=x交于点A.(1)求出点A的坐标.(2)若D是线段OA上的点,且△COD的面积为12,求直线CD的函数表达式.(3)在(2)的条件下,设P是射线CD上的点,在平面内是否存在点Q,使以O、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联立两直线解析式求出A的坐标即可;(2)根据D在直线OA上,设出D坐标,表示出三角形COD面积,把已知面积代入求出x的值,确定出D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CD解析式即可;(3)在(2)的条件下,设P是射线CD上的点,在平面内存在点Q,使以O、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如图所示,分三种情况考虑:(i)当四边形OP1Q1C为菱形时,由∠COP1=90°,得到四边形OP1Q1C为正方形;(ii)当四边形OP2CQ2为菱形时;(iii)当四边形OQ3P3C为菱形时;分别求出P坐标即可.【解答】解:(1)解方程组,得,∴A(6,3);(2)设D(x,x),∵△COD的面积为12,∴×6×x=12,解得:x=4,∴D(4,2),设直线CD的函数表达式是y=kx+b,把C(0,6),D(4,2)代入得:,解得:,∴直线CD解析式为y=﹣x+6;(3)在直线l1:y=﹣x+6中,当x=0时,y=6,∴C(0,6),存在点P,使以O、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如图所示,分三种情况考虑:(i)当四边形OP1Q1C为菱形时,由∠COP1=90°,得到四边形OP1Q1C为正方形,此时OP1=OC=6,即P1(6,0);(ii)当四边形OP2CQ2为菱形时,由C坐标为(0,6),得到P2纵坐标为3,把y=3代入直线CP1的解析式y=﹣x+6中,可得3=﹣x+6,解得x=3,此时P2(3,3);(iii)当四边形OQ3P3C为菱形时,则有OQ3=OC=CP3=P3Q3=6,设P3(x,﹣x+6),∴x2+(﹣x+6﹣6)2=62,解得x=3或x=﹣3(舍去),此时P3(3,﹣3+6);综上可知存在满足条件的点的P,其坐标为(6,0)或(3,3)或(3,﹣3+6).。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1-6小题,每题2分;7-16小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若二次根式有意义,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A.x=B.x<C.x≥D.x≤2.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32,AB=4,则BC的长为()A.4B.12C.24D.283.下列各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B.C.D.4.以下四点:(1,2),(2,3),(0,1),(﹣2,3)在直线y=2x+1上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5.能够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的条件是()A.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B.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C.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D.对角线互相垂直6.适合下列条件的△ABC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①a=,b=,c=;②a=6,b=8,c=10;③a=7,b=24,c=25;④a=2,b=3,c=4.A.1个B.2个C.3个D.4个7.某班实行每周量化考核制,学期末对考核成绩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甲、乙两组的平均成2=36,S乙2=30,则两组成绩的稳定性()绩相同,方差分别是S甲A.甲组比乙组的成绩稳定B.乙组比甲组的成绩稳定C.甲、乙两组的成绩一样稳定D.无法确定8.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上两点A(x1,y1)、B(x2,y2),且x1<x2,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A.y1+y2>0B.y1+y2<0C.y1﹣y2>0D.y1﹣y2<09.下列条件之一能使菱形ABCD是正方形的为()①AC⊥BD②∠BAD=90°③AB=BC④AC=BD.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②③10.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其中k<0,b>0)大致是()A.B.C.D.11.一组数据2,4,x,2,4,7的众数是2,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分别为()A.3.5,3B.3,4C.3,3.5D.4,312.直线y=kx+b交坐标轴于A(﹣8,0),B(0,13)两点,则不等式kx+b≥0的解集为()A.x≥﹣8B.x≤﹣8C.x≥13D.x≤1313.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a,则a的值是()A.+1B.﹣+1C.﹣1D.14.如图,矩形ABCD中,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连接DE和BF,分别取DE、BF的中点M、N,连接AM,CN,MN,若AB=,BC=,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4B.2C.2D.215.如图,周长为16的菱形ABCD中,点E,F分别在AB,AD边上,AE=1,AF=3,P为BD上一动点,则线段EP+FP的长最短为()A.3B.4C.5D.6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边OA、O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点B在第一象限,直线y=与边AB、BC分别交于点D、E,若点B的坐标为(m,1),则m的值可能是()A.﹣1B.1C.2D.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7.=.18.数据﹣2,﹣1,0,3,5的方差是.19.如右图,Rt△ABC的面积为20cm2,在AB的同侧,分别以AB,BC,AC为直径作三个半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0.如图,已知直线l1:y=k1x+4与直线l2:y=k2x﹣5交于点A,它们与y轴的交点分别为点B,C,点E,F分别为线段AB、AC的中点,则线段EF的长度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说理过程或演算步骤)21.计算(1)(2)22.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BC、AC的中点,过点A作AF∥BC交DE 的延长线于F点,连接AD、CF.(1)求证: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CF是菱形?为什么?23.如图1所示为一上面无盖的正方体纸盒,现将其剪开展成平面图,如图2所示,已知展开图中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1)求线段A′C′的长度;(2)试比较立体图中∠BAC与展开图中∠B′A′C′的大小关系?并写出过程.24.甲、乙两地距离300km,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出发驶向乙地.如图,线段OA表示货车离甲地的距离y(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折线BCDE表示轿车离甲地的距离y(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线段CD表示轿车在途中停留了h;(2)求线段DE对应的函数解析式;(3)求轿车从甲地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追上货车.25.某商场统计了每个营业员在某月的销售额,统计图如下,根据统计图中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设营业员的月销售额为x(单位:万元),商场规定:当x<15时为不称职,当15≤x <20时,为基本称职,当20≤x<25为称职,当x≥25时为优秀.称职和优秀的营业员共有多少人?所占百分比是多少?(2)根据(1)中规定,所有称职以上(职称和优秀)的营业员月销售额的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分别是多少?(3)为了调动营业员的工作积极性,决定制定月销售额奖励标准,凡到达或超过这个标准的营业员将受到奖励.如果要使得称职以上(称职和优秀)的营业员有一半能获奖,你认为这个奖励标准应定月销售额为多少元合适?并简述其理由.26.我市某游乐场在暑假期间推出学生个人门票优惠活动,各类门票价格如下表:票价种类(A)夜场票(B)日通票(C)节假日通票单价(元)80120150某慈善单位欲购买三种类型的门票共100张奖励品学兼优的留守学生,设购买A种票x 张,B种票张数是A种票的3倍还多7张,C种票y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x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设购票总费用为W元,求W(元)与x(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为方便学生游玩,计划购买学生的夜场票不低于20张,且节假日通票至少购买5张,有哪几种购票方案?哪种方案费用最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1-6小题,每题2分;7-16小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若二次根式有意义,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A.x=B.x<C.x≥D.x≤【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得出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要使有意义,∴5﹣2x≥0,解得:x≤.故选:D.2.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32,AB=4,则BC的长为()A.4B.12C.24D.28【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B=CD,AD=BC,根据2(AB+BC)=32,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D=BC,∵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32,∴2(AB+BC)=32,∴BC=12.故选B.3.下列各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B.C.D.【考点】最简二次根式.【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被开方数含分母,不是最简二次根式,A错误;=2不是最简二次根式,B错误;=x不是最简二次根式,C错误;,是最简二次根式,D正确,故选:D.4.以下四点:(1,2),(2,3),(0,1),(﹣2,3)在直线y=2x+1上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把四个点的坐标分别代入直线解析式,看其是否满足解析式,可判断其是否在直线上.【解答】解:在y=2x+1中,当x=1时,代入得y=3,所以点(1,2)不在直线上,当x=2时,代入得y=5,所以点(2,3)不在直线上,当x=0时,代入得y=1,所以点(0,1)在直线上,当x=﹣2时,代入得y=﹣4+3=﹣1,所以点(﹣2,3)不在直线上,综上可知在直线y=2x+1上的点只有一个,故选A.5.能够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的条件是()A.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B.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C.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D.对角线互相垂直【考点】矩形的判定.【分析】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逐一进行判定即可.【解答】解:A、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故正确;B、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是菱形,故错误;C、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不一定是矩形,故错误;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不一定是矩形,故错误,故选A.6.适合下列条件的△ABC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①a=,b=,c=;②a=6,b=8,c=10;③a=7,b=24,c=25;④a=2,b=3,c=4.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的定义,验证四组条件中数据是否满足“较小两边平方的和等于最大边的平方”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①∵a=,b=,c=),∵()2+()2≠();∴满足①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②a=6,b=8,c=10,∵62+82=102,∴满足②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③a=7,b=24,c=25,∵72+242=252,∴满足③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④a=2,b=3,c=4.∵22+32≠42,∴满足④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综上可知:满足②③的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故选B.7.某班实行每周量化考核制,学期末对考核成绩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甲、乙两组的平均成绩相同,方差分别是S甲2=36,S乙2=30,则两组成绩的稳定性()A.甲组比乙组的成绩稳定B.乙组比甲组的成绩稳定C.甲、乙两组的成绩一样稳定D.无法确定【考点】方差.【分析】根据方差的定义,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甲、乙两组的平均成绩相同,方差分别是S甲2=36,S乙2=30,∴S甲2>S乙2,∴乙组比甲组的成绩稳定;故选B.8.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上两点A(x1,y1)、B(x2,y2),且x1<x2,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A.y1+y2>0B.y1+y2<0C.y1﹣y2>0D.y1﹣y2<0【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分析】根据k<0,正比例函数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解答.【解答】解:∵直线y=kx的k<0,∴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x1<x2,∴y1>y2,∴y1﹣y2>0.故选:C.9.下列条件之一能使菱形ABCD是正方形的为()①AC⊥BD②∠BAD=90°③AB=BC④AC=BD.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②③【考点】正方形的判定.【分析】直接利用正方形的判定方法,有一个角是90°的菱形是正方形,以及利用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进而得出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当∠BAD=90°时,菱形ABCD是正方形,故②正确;∵四边形ABCD是菱形,∴当AC=BD时,菱形ABCD是正方形,故④正确;故选:C.10.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其中k<0,b>0)大致是()A.B.C.D.【考点】一次函数的图象.【分析】利用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分析得出即可.【解答】解:∵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其中k<0,b>0),∴图象过二、四象限,﹣b<0,则图象与y轴交于负半轴,故选:D.11.一组数据2,4,x,2,4,7的众数是2,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分别为()A.3.5,3B.3,4C.3,3.5D.4,3【考点】中位数;算术平均数.【分析】根据题意可知x=2,然后根据平均数、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x=2,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2,2,2,4,4,7,则平均数=(2+2+2+4+4+7)÷6=3.5,中位数为:3.故选:A.12.直线y=kx+b交坐标轴于A(﹣8,0),B(0,13)两点,则不等式kx+b≥0的解集为()A.x≥﹣8B.x≤﹣8C.x≥13D.x≤13【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分析】把A(﹣8,0),B(0,13)两点代入解析式解答,再利用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解答即可.【解答】解:由直线y=kx+b交坐标轴于A(﹣8,0),B(0,13)两点可以看出,x轴上方的函数图象所对应自变量的取值为x≥﹣8,故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x≥﹣8.故选:A.13.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a,则a的值是()A.+1B.﹣+1C.﹣1D.【考点】勾股定理;实数与数轴.【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三角形的斜边长,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出A 点的坐标.【解答】解:图中的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1和2,∴斜边长为:=,∴﹣1到A 的距离是,那么点A 所表示的数为:﹣1.故选C .14.如图,矩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连接DE 和BF ,分别取DE 、BF 的中点M 、N ,连接AM ,CN ,MN ,若AB=,BC=,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 .4B .2C .2D .2【考点】矩形的性质.【分析】利用三角形中线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S △AEM =S △AMD ,S △BNC =S △FNC ,S四边形EBNM=S 四边形DMNF ,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点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连接DE 和BF ,分别取DE 、BF 的中点M 、N ,∴S △AEM =S △AMD ,S △BNC =S △FNC ,S 四边形EBNM =S 四边形DMNF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AB×BC=××=2.故选B .15.如图,周长为16的菱形ABCD中,点E,F分别在AB,AD边上,AE=1,AF=3,P为BD上一动点,则线段EP+FP的长最短为()A.3B.4C.5D.6【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菱形的性质.【分析】在DC上截取DG=FD=AD﹣AF=4﹣3=1,连接EG,则EG与BD的交点就是P.EG的长就是EP+FP的最小值,据此即可求解.【解答】解:在DC上截取DG=FD=AD﹣AF=4﹣3=1,连接EG,则EG与BD的交点就是P.∵AE=DG,且AE∥DG,∴四边形ADGE是平行四边形,∴EG=AD=4.故选B.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边OA、O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点B在第一象限,直线y=与边AB、BC分别交于点D、E,若点B的坐标为(m,1),则m的值可能是()A.﹣1B.1C.2D.4【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求出点E和直线y=﹣x+2与x轴交点的坐标,即可判断m的范围,由此可以解决问题.【解答】解:∵B、E两点的纵坐标相同,B点的纵坐标为1,∴点E的纵坐标为1,∵点E在y=﹣x+2上,∴点E的坐标(,1),∵直线y=﹣x+2与x轴的交点为(3,0),∴由图象可知点B的横坐标<m<3,∴m=2.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7.=.【考点】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法则化简求出即可.【解答】解:===.故答案为:.18.数据﹣2,﹣1,0,3,5的方差是.【考点】方差.【分析】先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要计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再根据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这组数据﹣2,﹣1,0,3,5的平均数是(﹣2﹣1+0+3+5)÷5=1,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2﹣1)2+(﹣1﹣1)2+(0﹣1)2+(3﹣1)2+(5﹣1)2]=;故答案为:.19.如右图,Rt△ABC的面积为20cm2,在AB的同侧,分别以AB,BC,AC为直径作三个半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0cm2.【考点】勾股定理.【分析】根据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以AC、CB为直径的两个半圆的面积加上△ABC的面积再减去以AB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列式并整理,再利用勾股定理解答.【解答】解:由图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π(AC)2+π(BC)2+S△ABC﹣π(AB)2,=(AC2+BC2﹣AB2)+S△ABC,在Rt△ABC中,AC2+BC2=AB2,2.∴阴影部分的面积=S△ABC=20cm故答案为:20cm2.20.如图,已知直线l1:y=k1x+4与直线l2:y=k2x﹣5交于点A,它们与y轴的交点分别为点B,C,点E,F分别为线段AB、AC的中点,则线段EF的长度为.【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分析】根据直线方程易求点B、C的坐标,由两点间的距离得到BC的长度.所以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来求EF的长度.【解答】解:如图,∵直线l1:y=k1x+4,直线l2:y=k2x﹣5,∴B(0,4),C(0,﹣5),则BC=9.又∵点E,F分别为线段AB、AC的中点,∴EF是△ABC的中位线,∴EF=BC=.故答案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说理过程或演算步骤)21.计算(1)(2).【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1)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2)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即可.【解答】解:(1)原式=(2)2﹣()2=20﹣3=17;(2)原式=2﹣﹣﹣=﹣.22.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BC、AC的中点,过点A作AF∥BC交DE 的延长线于F点,连接AD、CF.(1)求证: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CF是菱形?为什么?【考点】菱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分析】(1)首先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得出四边形ABDF是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出AF=DC,利用一组对边相等且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出答案;(2)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结合菱形的判定方法得出即可.【解答】(1)证明:∵点D、E分别是边BC、AC的中点,∴DE∥AB,∵AF∥BC,∴四边形ABDF是平行四边形,∴AF=BD,则AF=DC,∵AF∥BC,∴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2)当△ABC是直角三角形时,四边形ADCF是菱形,理由:∵点D是边BC的中点,△ABC是直角三角形,∴AD=DC,∴平行四边形ADCF是菱形.23.如图1所示为一上面无盖的正方体纸盒,现将其剪开展成平面图,如图2所示,已知展开图中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1)求线段A′C′的长度;(2)试比较立体图中∠BAC与展开图中∠B′A′C′的大小关系?并写出过程.【考点】几何体的展开图.【分析】(1)由长方形中最长的线段为对角线,从而可根据已知运用勾股定理求得最长线段的长;(2)要确定角的大小关系,一般把两个角分别放在两个三角形中,然后根据三角形的特点或者全等或者相似形来解.【解答】解:(1)如图(1)中的A′C′,在Rt△A′C′D′中,∵C′D′=1,A′D′=3,由勾股定理得,∴(2)∵立体图中∠BAC为平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锐角,∴∠BAC=45°.在平面展开图中,连接线段B′C′,由勾股定理可得:A'B'=,B'C'=.又∵A′B′2+B′C′2=A′C′2,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B'C'为直角三角形.又∵A′B′=B′C′,∴△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45°.∴∠BAC与∠B′A′C′相等.24.甲、乙两地距离300km,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出发驶向乙地.如图,线段OA表示货车离甲地的距离y(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折线BCDE表示轿车离甲地的距离y(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线段CD表示轿车在途中停留了0.5h;(2)求线段DE对应的函数解析式;(3)求轿车从甲地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追上货车.【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利用图象得出CD这段时间为2.5﹣2=0.5,得出答案即可;(2)利用D点坐标为:(2.5,80),E点坐标为:(4.5,300),求出函数解析式即可;(3)利用OA的解析式得出,当60x=110x﹣195时,即可求出轿车追上货车的时间.【解答】解:(1)利用图象可得:线段CD表示轿车在途中停留了:2.5﹣2=0.5小时;(2)根据D点坐标为:(2.5,80),E点坐标为:(4.5,300),代入y=kx+b,得:,解得:,故线段DE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110x﹣195(2.5≤x≤4.5);(3)∵A点坐标为:(5,300),代入解析式y=ax得,300=5a,解得:a=60,故y=60x,当60x=110x﹣195,解得:x=3.9,故3.9﹣1=2.9(小时),答:轿车从甲地出发后经过2.9小时追上货车.25.某商场统计了每个营业员在某月的销售额,统计图如下,根据统计图中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设营业员的月销售额为x(单位:万元),商场规定:当x<15时为不称职,当15≤x <20时,为基本称职,当20≤x<25为称职,当x≥25时为优秀.称职和优秀的营业员共有多少人?所占百分比是多少?(2)根据(1)中规定,所有称职以上(职称和优秀)的营业员月销售额的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分别是多少?(3)为了调动营业员的工作积极性,决定制定月销售额奖励标准,凡到达或超过这个标准的营业员将受到奖励.如果要使得称职以上(称职和优秀)的营业员有一半能获奖,你认为这个奖励标准应定月销售额为多少元合适?并简述其理由.【考点】条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析】(1)首先求出称职、优秀层次营业员人数,进而根据百分比的意义求解;(2)根据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的意义解答即可;(3)如果要使得称职和优秀这两个层次的所有营业员的半数左右能获奖,月销售额奖励标准可以定为称职和优秀这两个层次销售额的中位数,因为中位数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一半左右.【解答】解:(1)由图可知营业员优秀人数为2+1=3(人),由图可知营业员总人数为1+1+1+1+1+2+2+5+4+3+3+3+2+1=30(人),则称职的有18人,所占百分比为×100%=70%;(2)中位数是22万元;众数是20万元;平均数是:=22(万元).(3)这个奖励标准应定月销售额为22万元合适.因为称职以上的营业员月销售额的中位数是22万元,说明销售额达到和超过22万元的营业员占称职营业员的一半,正好使称职以上营业员有一半能获奖.26.我市某游乐场在暑假期间推出学生个人门票优惠活动,各类门票价格如下表:票价种类(A)夜场票(B)日通票(C)节假日通票单价(元)80120150某慈善单位欲购买三种类型的门票共100张奖励品学兼优的留守学生,设购买A种票x 张,B种票张数是A种票的3倍还多7张,C种票y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x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设购票总费用为W元,求W(元)与x(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为方便学生游玩,计划购买学生的夜场票不低于20张,且节假日通票至少购买5张,有哪几种购票方案?哪种方案费用最少?【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根据总票数为100得到x+3x+7+y=100,然后用x表示y即可;(2)利用表中数据把三种票的费用加起来得到w=80x+120(3x+7)+150(93﹣4x),然后整理即可;(3)根据题意得到不等式组,再解不等式组且确定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20、21、22,于是得到共有3种购票方案,然后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求w的最小值.【解答】解:(1)根据题意,x+3x+7+y=100,所以y=93﹣4x;(2)w=80x+120(3x+7)+150(93﹣4x)=﹣160x+14790;(3)依题意得解得20≤x≤22,因为整数x为20、21、22,所以共有3种购票方案(A、20,B、67,C、13;A、21,B、70,C、9;A、22,B、73,C、5);而w=﹣160x+14790,因为k=﹣160<0,所以y随x的增大而减小,(﹣160)+14790=11270,所以当x=22时,y最小=22×即当A种票为22张,B种票73张,C种票为5张时费用最少,最少费用为11270元.。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2019的相反数是( )A .2019B .-2019C .12019D .12019- 2.不等式组111324(1)2()x x x x a -⎧-<-⎪⎨⎪-≤-⎩有3个整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65a -≤<-B .65a -<≤-C .65a -<<-D .65a -≤≤-3.已知13x x +=,则2421x x x ++的值是( ) A .9 B .8 C .19 D .184.如果一次函数y=kx+b (k 、b 是常数,k ≠0)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那么k 、b 应满足的条件是( )A .k >0,且b >0B .k <0,且b >0C .k >0,且b <0D .k <0,且b <05.已知a 与b 互为相反数且都不为零,n 为正整数,则下列两数互为相反数的是( )A .a 2n -1与-b 2n -1B .a 2n -1与b 2n -1C .a 2n 与b 2nD .a n 与b n6.如图,矩形ABCD 中,AB=8,BC=4.点E 在边AB 上,点F 在边CD 上,点G 、H 在对角线AC 上.若四边形EGFH 是菱形,则AE 的长是( )A .5B .5C .5D .67.如图,将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 的直角顶点C 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已知∠A =30°,∠1=40°,则∠2的度数为( )A .55°B .60°C .65°D .70°8.如图是甲、乙两车在某时段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乙前4秒行驶的路程为48米B .在0到8秒内甲的速度每秒增加4米/秒C .两车到第3秒时行驶的路程相等D .在4至8秒内甲的速度都大于乙的速度9.如图,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与函数11k y (k 0x 0)x =>>,,22k y (k 0x 0)x=>>,的图象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右侧,C 为x 轴上的一个动点,若ABC 的面积为4,则12k k -的值为( )A .8B .8-C .4D .4-10.如图,已知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ED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90BAC∠=︒,3AD=,则CE的长为()A.6 B.5 C.4 D.3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若a-b=1,则222a b b--的值为____________.2.计算:16=_______.3.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a+3和2﹣2a,则这个正数的立方根是________.4.如图,△ABC 中,CD⊥AB于D,E是AC的中点.若AD=6,DE=5,则CD的长等于________.5.如图,OP平分∠MON,PE⊥OM于点E,PF⊥ON于点F,OA=OB,则图中有__________对全等三角形.6.如图,ABCD的周长为36,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是CD的中点,BD=12,则△DOE的周长为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组:(1)329817x yx y-=⎧⎨+=⎩(2)272253xyyx⎧+=⎪⎪⎨⎪+=⎪⎩2.先化简,再求值:2221111x x xx x++⎛⎫-÷⎪--⎝⎭,其中2x=.3.已知,a、b互为倒数,c、d互为相反数,求31ab c d-+++的值.4.如图,在Rt△ABC中,∠ACB=90°,∠A=40°,△ABC的外角∠CBD的平分线BE交AC的延长线于点E.(1)求∠CBE的度数;(2)过点D作DF∥BE,交AC的延长线于点F,求∠F的度数.5.如图,在△OBC中,边BC的垂直平分线交∠BOC的平分线于点D,连接DB,DC,过点D作DF⊥OC于点F.(1)若∠BOC=60°,求∠BDC的度数;(2)若∠BOC=α,则∠BDC=;(直接写出结果)(3)直接写出OB,OC,OF之间的数量关系.6.为加强中小学生安全和禁毒教育,某校组织了“防溺水、交通安全、禁毒”知识竞赛,为奖励在竞赛中表现优异的班级,学校准备从体育用品商场一次性购买若干个足球和篮球(每个足球的价格相同,每个篮球的价格相同),购买1个足球和1个篮球共需159元;足球单价是篮球单价的2倍少9元.(1)求足球和篮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2)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需一次性购买足球和篮球共20个,但要求购买足球和篮球的总费用不超过1550元,学校最多可以购买多少个足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A2、B3、D5、B6、C7、D8、C9、A10、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2、43、44、8.5、36、1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11xy=⎧⎨=⎩;(2)23xy=⎧⎨=⎩2、11x+,13.3、0.4、(1) 65°;(2) 25°.5、(1)120°;(2)180°-α;(3)OB+OC=2OF6、(1)一个足球的单价103元、一个篮球的单价56元;(2)学校最多可以买9个足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yAB

CDO

新编人教版精品教学资料 八年级下期数学期末复习测试卷 一、选择题(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的条件是( ) (A)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 (B)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C)对角线互相垂直 (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2.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B.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C.矩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D.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3.下列几组数据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

(A) 2,3,4 (B) 5,3,4 (C) 4,6,9 (D) 5,11,13 4.某班抽取6名同学参加体能测试,成绩如下:80,90,75,75,80,80.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众数是80 B.中位数是75 C.平均数是80 D.极差是15

5.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的图形是( )

(A)正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等腰梯形 (D)正方形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00)ykxbkb,不经过( ) (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7.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边长分别为6cm和8cm,则连接这两条直角边中点的线段长为( ) A.10cm B.3cm C.4cm D.5cm 8.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A、B、D的坐标分别为(0,0), (5,0)、(2,3),则顶点C的坐标是( ). (A) (3,7) (B) (5,3) (C) (7,3) (D)(8,2) 9.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得到①、②两部分,将②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 (A) 矩形 (B)平行四边形 (C)梯形 (D) 菱形

10.如图,□ABCD的周长是28cm,△ABC的周长是22cm, 则AC的长为 ( ) (A) 6cm (B) 12cm

第9题图

B A

C D EFDCBA

60° 12 5 a

(C) 4cm (D) 8cm 11.如图所示,有一张一个角为60°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沿其一条中位线剪开后,不能拼成的四边形是( ) A.邻边不等的矩形 B.等腰梯形 C.有一角是锐角的菱形 D.正方形

12.如图是一个圆柱形饮料罐,底面半径是5,高是12,上底面中心有一个小圆孔,则一条到达底部的直吸管在罐内部分....a的长度(罐壁的厚度和小圆孔的大小忽略不计)范围是( ) A、1213a≤≤ B、1215a≤≤ C、512a≤≤ D、513a≤≤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3.若220xy,那么xy=_________ 14.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cm,8cm,则其周长为_________cm。 15.对于一次函数25yx,如果12xx,那么12____yy(填“>”、“=”、“<”)。 1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若加上AD//BC,则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现在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得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 图中不再添加点和线)

17.某校规定学生期末数学总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卷面成绩、课外论文成绩、平日表现成绩(三部分所占比例如图),若方方的三部分得分依次是92、80、•84,则她这学期期末数学总评成绩是 .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网格中每一个 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 (1) 请在所给的网格内画出以线段AB、BC为 边的菱形并写出点D的坐标 ; (2)线段BC的长为 ; (3)菱形ABCD的面积为 . 四、解答题(共66分) 19.如果253abab为3ab的算术平方根,2121aba为21a的立方根,求23ab的平方根。(6分)

20. 01118(1)4(21)22(6分)

21.如图,已知∠AOB,OA=OB,点E在OB边上, 四边形AEBF是矩形.请你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图 中画出∠AOB的平分线(请保留画图痕迹).(8分)

22(8分)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为BC边的中点, 连结DE并延长DE交AB延长线于F. 求证:CDBF.(8分) 证明:

23.已知: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连结AD,取AD的中点E,过点A作BC的平行线与CE的延长线交于点F,连结DF。(8分) (1) 求证:AF=DC; (2) 若AD=CF,试判断四边形AFDC是什么样的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A B

C D E F ABCOy2

y1

x

y

P

24(8分)某长途汽车站规定,乘客可以免费携带一定质量的行李,若超过该质量则需购买行李票,且行李票y(元)与行李质量x(千克)间的一次函数关系式为5 (0)ykxk,现知贝贝带了60千克的行李,交了行李费5元。 (1)若京京带了84千克的行李,则该交行李费多少元? (2)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多少千克的行李?

25、(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1223yx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和点B,直线2 (0)ykxbk经过点C(1,0)且与线段AB交于点P,并把△ABO分成两部分. (1)求△ABO的面积; (2)若△ABO被直线CP分成的两部分的面积相等,求点P的坐标及直线CP的函数表达式。 26(12分)某件商品的成本价为15元,据市场调查得知,每天的销量y(件)与价格x(元)有下列关系: 销售价格x 20 25 30 50 销售量y 15 12 10 6 (1) 根据表中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实数对(x,y)的对应点, 并画出图象。 (2)猜测确定y与x间的关系式。 (3)设总利润为W元,试求出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若售价不超过30元,求出当日的销售单价定为多少时,才能 获得最大利润?

附加题(20分)如图,矩形ABCD中,AB=DC=6,AD=BC=,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射线AB上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是t秒,以AP为边作等边△APQ(使△APQ和矩形ABCD在射线AB的同侧). (1)当t为何值时,Q点在线段DC上?当t为何值时,C点在线段PQ上? (2)设AB的中点为N,PQ与线段BD相交于点M,是否存在△BMN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设△APQ与矩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

(备用图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D;2.c ;3.B; 4.B; 5.D;6.C; 7.D;8.C,9.C,10.D 11.D 12.A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2; 14.20; 15.<; 16.BE=DF等 17.88.8; 18. (1)图略——2分 (2)D(-2,1)——2分 (3)17——2分(4)15——2分

19.解:由题意,有252213abab, ……2分

解得12ab. ……2分 ∴238ab. ……1分 ∴23822ab.……1分 …4分 三.解答题

20.解:原式=213212222 =32322 21如图得满分8分,如果用尺规作图得4分(有画图痕迹),如 果用量角器等得2分.

23.解:(1)如图,由题意可得AF∥DC.∴∠AFE=∠DCE. 又∠AEF=∠DEC(对顶角相等),AE=DE(E为AD的中点), ……2分 ∴△AEF≌△DEC(AAS). ……3分 ∴AF=DC. ……4分 (2)矩形. ……5分 由(1),有AF=DC且AF∥DC。∴AFDC是平行四边形.……7分 又AD=CF,∴AFDC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8分 ABCOy2

y1

x

y

P

24.解:(1)将605xy,代入了5ykx中,解得16k.……2分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156yx.……3分 将84x代入156yx中,解得9y. ∴京京该交行李费9元. ……4分 (2)令0y,即,解得1506x,解得30x…………6分. ∴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30千克行李. ……7分 答:京京该交行李费9元,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30千克行李。……8分

25.(1)图象略 ……………………………3分 (2)xy300 ……………………………5分

(3)xxw300)15( …………………………7分 x4500300 ………………………8分 当30x时,因为w随x增大而增大, ∴当30x时,150最大w ……………………10分

26.解:(1)在直线1223yx中,令0x,得12y ∴B(0,2).…1分 令10y,得3x. ∴A(3,0). ……2分 ∴1132322ABOSAOBO. ……4分 (2)1133222ABOS. ……5分 ∵点P在第一象限, ∴113(31)222APCppSACyy. 解得32py. ……7分 而点P又在直线1y上,∴32223x.解得34x ∴P(3342,). ……9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