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创新整合探索
探究新课程下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整合

中 段 。 学 初 中化 学 的难 点及 知 识 分化 点 一 有 :化 学 用 般
语 、熔 液 的计算 、无机 物 之 间 的相 互转 化 关 系 。 一 个学 生 即使 兴趣 再 高 ,一 旦 几次 被难 倒 ,兴趣 也 会 大减 ,从而 影 响其 学 习成 绩 ,所 以帮助 学 生突 破 难 点和 知 识 分化 点 }: 要 。如 果 我们 运用 信 息技 术 , E 重 使这 些 知识 点 浅 显易 懂 ,形 象直 观 地 表现 }来 ,克 出 服学 生 的畏 难 情绪 ,学 生 的兴致 就 会提 高 ,教 师 应 尽可 能 地帮 助 学 生总 结 归纳 出 公式 、规 律 ,对 于 零 碎 的化 学知 识 , 教师 也可 以帮助 总 结 。这 样有 助 于 学生 记 忆及 掌 握 知识 ,不 至 于使 学 生 感到 为难 ,也 不会 使他们 的学 习兴趣 下 降。 二 、丰 富演示 过程 ,增 强实 验效 果 化 学 是 以 实验 为 基 础 的 实验 学 科 ,学 牛 通 过 实验 获 得直 观 的感 知 并对 所 学 的知 识进 行 分析 和 理 解 , 同时对 所 学 的一 些理 论 知识 进 行 实验 验 证 ,因 此 ,演 示 实验 在 学生 学 习化 学知 识 中 占据着 很 重要 的地 位 。信 息 技术 的运 用 ,能 使许 多抽 象 的化 学 概念 、化 学 规律 ,复杂 的化 学 反应 环境 由静 态 变动 态 , 由无 声变 有声 ,由抽 象变 具 体 ,不仅 能 大大 增强 表现 力 而且 易 于提 高 学生 的学 习兴 趣 ,对 学 生学 习动 机 的激 发有 着 极高 的价 值 ,它 便 于学 生更 好 、更 快 、更准 、更深 入 地 把握 教 学中 的重 点和难 点 。 义 务 教育 课程 标准 实验 教科 书化 学 在教 材 巾上 册设 了 1 个 7 演 示 实验 , 下册 设置 了 1 个 演 示实 验 。在这 些 演示 实验 r ,有 许 1 r 『 多现 象非 常 明显 、效 果 非常 好 的实验 ,学牛 在 教室 的 各个 角度 都
中学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探索

中学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探索【摘要】在化学学科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使其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化学知识的载体和工具,有效地、高质量地掌握化学知识。
通过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主动、生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全体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信息技术;整合1.引言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促使我们在教学方式、手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变革,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是指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把网络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课程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完成相应的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其宗旨是通过在化学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协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根据实践体验,笔者就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整合,结合自己化学教学的实践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2.中学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有利于创设情境,变抽象为形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中学化学内容的变革,使得以往的挂图、幻灯、投影、电影、视听器材以至常规实验教具等已经不能完全胜任化学教学的需要了、而现代教育技术与化学学科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就显示出其很强优势:其一,展现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性,模拟现象,延伸人的视觉、思维器官,实现微观的事物宏观化,生动形象,感染力强,使学生易懂好记。
例如在学习酯化反应中,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乙酸和乙醇是谁脱去羟基,谁又脱去氢原子。
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采用动画模拟出微观世界中的原子、分子以及他们中间的化学键以及他们在化学反应中如何断裂又如何形成,哪些原子团被拆开,哪些又重新组合到一起形成新物质,就可以生动、形象、直观地模拟演示在酯化反应中乙酸分子断裂羧基中的羟基和乙醇分子断裂羟基上的氢原子,然后断裂旧键后产生的基团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本文介绍了一节化学课《金属的防护和回收》的教学设计,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局域网和因特网资源组织教学。
通过自主探究获取铁锈蚀的原因、防锈的方法、废金属的回收等知识,培养学生的主题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提高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自主探究获取知识,教学难点是建立网络平台和金属生锈的原因及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多媒体和网络辅助研究,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研究,体会到计算机网络的辅助研究作用。
XXX。
and XXX' science literacy。
In daily life。
some metals rust easily while others do not。
Students may know some measures to prevent metal rusting。
but they may not understandthe XXX。
by taking photos of the XXX。
students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XXX。
As there is a lot of common sense knowledge that students need to understand in this n。
they can learn XXX inquiry-based learning as the main approach to carry out teaching activities.The constructivist teaching model regards students as themain cognitive XXX preventing rust。
as a teacher。
I only act as a guide for students' n。
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整合实践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整合实践的研究【摘要】随着21世纪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呈现出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应对挑战、抓住机遇的关键,集中在如何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效整合起来。
针对这些问题,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使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教育跟随时代发展要求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它课程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
本文就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整合的意义、整合的实践与反思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学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为优化化学教学提供了广阔的信息天地,使教学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巨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等都发生变革,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
以下就是我从教多年取得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愿与同仁共同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重要意义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也必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曾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
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就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作为辅助教或学的工具[4],而是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教育领域也开始融入了信息技术的元素,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创造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需求。
本文将从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多媒体教学辅助信息技术最直接的助力初中化学教学的方式就是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
通过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师能够将化学知识以图文、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PPT呈现精美的图片和动态的视频,展示分子结构、化学反应过程等,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化学知识。
利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增加课堂活跃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虚拟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通常很难亲自进行真实的化学实验。
而信息技术的虚拟实验教学技术正是弥补这一缺陷的有效途径。
虚拟实验教学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化学实验,模拟真实的化学反应过程和实验操作。
这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经验,还可以大大提高化学实验的安全性和节约实验成本。
三、网络资源共享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课程、教案、作业等资源进行电子化,并通过网络进行共享。
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共享自己的教学资源,也可以搜索、获取其他教师分享的资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加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包括在线课程、教学视频、习题库等。
这些网络资源的共享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够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跨地区的资源共享和交流。
四、智能化教学辅助工具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教学辅助工具也开始逐渐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
这些工具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个性化推荐等技术,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教学内容。
智能化教学辅助工具还可以通过情感识别技术、智能问答等功能,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交互,提供更加贴心的教学服务。
这将有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的融合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的融合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当今社会带来了巨大变革对教育也产生巨大影响。
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的融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应用于化学教学,对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系统整理、优化组合,使整个教学过程要素协同、相互融合,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提出有效教学研究,对整个的化学教学环节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在初中化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中,要更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了作为化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究适合化学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以其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一、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融合,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效率的有效途经。
在化学学科的教学环节,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介入无疑为整个化学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外在因素。
化学学科本身就是实验与理论兼容的一门自然学科,教师在授课环节除了可以利用实验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化学原理,也可以利用更为便捷的信息技术,选取让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实例,直观地展现相关信息,可以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奥秘的兴趣。
例如:在初中化学绪言的教学中,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体现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可以在教学中播放一些有趣的实验视频,如“烧不坏的手帕”、“酸碱指示剂颜色的变化”等,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还可播放“化学工业的成果”、“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等短片,让学生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直观感受到“化学非常有用”、“化学非常有趣”,从而产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渴望。
再如介绍“温室效应”时,通过播放南极的“冰山融化”、“洋流改变”、“恶劣气候”等视频短片,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树立“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二、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融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很多化学知识涉及微观层面,具有抽象性;同时,很多课堂演示实验因时间、空间限制,现象并不直观,或者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让学生掌握这些微观、抽象的化学知识以及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探索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教学质量。
化学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其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化学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多媒体教学提升课堂效果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结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地展示化学反应、实验过程等,使得抽象的化学知识更加形象生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可以通过投影仪播放化学实验视频,让学生观看化学实验的过程,直观地了解化学原理和实验操作技巧。
又如,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化学反应的动画,让学生在课堂上直观地看到不同化学原理中发生的反应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二、虚拟实验提升实践能力化学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环节。
由于实验条件、器材等方面的限制,学校往往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验机会。
此时,虚拟实验技术就能够发挥作用了。
通过虚拟实验软件,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实验,实验过程虽然不是真实的,但却能够让学生在模拟的实验环境中完成化学实验,并且通过实验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虚拟实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验,使得化学实验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三、电子教材丰富教学资源传统的纸质教材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获取的需求,而电子教材则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通过电子教材,学生可以获取到更多的实例、案例、图表和视频,而且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修订也更加灵活。
电子教材还可以与网络资源相结合,学生可以通过电子教材直接获取到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比如相关课件、视频、练习题等。
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更新教材内容,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四、网络化学实验平台拓展实验场地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接触化学实验,提升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搭建网络化学实验平台就成为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化学教学也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信息技术为化学教学带来了巨大变化,可以为化学教学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和具有互动性的学习方式。
因此,本文从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化学教学的角度出发,对初中化学教学的探索和实践进行阐述。
1. 数字化学教学数字化学教学广泛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它包括多媒体课件、电子书籍、数字实验室和虚拟实验等。
其中,多媒体课件是数字化学教学的主要形式,它能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化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电子书籍和数字实验室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
虚拟实验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化学实验体验,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实验效果,减少实验风险,并节省实验成本。
网络化学教学主要包括在线教育、远程教学和网络课程等。
通过网络化学教学,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化学知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实时互动,提高化学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同时,网络化学教学的学习成果易于保存和分享,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方式。
智能化学教学主要是指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化学教育的自主化、智能化和个性化。
通过智能化学教学,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个性化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我们在化学课堂中,经常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
多媒体课件中包括化学实验视频、化学原理图等,能够通过图像、声音和文字等多种形式,更加直观生动地向学生呈现化学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2. 利用在线平台进行网络化学教学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利用“博客园”、“微课堂”等在线平台进行网络化学教学。
通过在线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交流,参加各种化学学习活动和竞赛,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创新整合探索浅谈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李建辉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河北中学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已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起到了积极、有效地促进作用。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尤为重要。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但有些化学实验和反应机理按常规演示难以实现,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模式演示,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
让学生不至于因为枯燥的授课方式而降低学习兴趣,更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进度来控制学习。
同时,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并能实景模拟,把知识与现实连接起来。
“二期课改”也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促使我们在教学方式、手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变革,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从而活跃思维,提高全体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强烈求知欲。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学教学、作用正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已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起到了积极、有效地促进作用。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尤为重要。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但有些化学实验和反应机理按常规演示难以实现,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模式演示,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
让学生不至于因为枯燥的授课方式而降低学习兴趣,更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进度来控制学习。
同时,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并能实景模拟,把知识与现实连接起来。
“二期课改”也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促使我们在教学方式、手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变革,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从而活跃思维,提高全体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强烈求知欲。
有利于学生在非常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有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最终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一、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强学生的真实感、增强可信性化学是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的,而分子原子离子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们都很小,但它们是真实存在的。
比如讲解分子时,讲到一滴水它里面的水分子可以让十亿人来数,日夜不停,每人每分钟数一百个,十亿人要数十万年,可见分子是多么的小。
就是这样的微小的分子原子离子构成我们所看到的绚丽多彩的大千世界。
课堂上学生只能在教师的介绍中不断想象微粒的存在,并没有真切的感知到微粒的真实存在。
而今天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可以看到原子的真实图片,可以模拟微观粒子构成的物质,以及运动情况,增强可信性;让学生真切的感知到微粒的真实存在。
再如讲解原子结构时,电子围绕原子核做高速的运动通过多媒体中动画演示,学生就会非常直观的知道其运动过程,微观实质原理,使其不得不信。
二、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课堂上信息技术的使用给化学教学内容带来的形象性、动态性、丰富性的强大优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幻灯、录像、实物投影、多媒体等信息手段呈现适当内容的形象资料、用一幅幅富有生气、富有规律的图案,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利用信息手段同时提供多个问题,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极大地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为学生积极主动学好化学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
如我上《制取氧气》时,就设计了一段不平常的导入。
教师手中的鼠标轻轻一点,自制的Flash 课件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课堂响起一阵欢呼声。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flash动画《兄弟对话》来引入课题:“老大,我是氧气,你知道我是从何处来的吗?”“噫!怎能不知道自己的前身了,赶快查一下户口。
”“不知怎的户口没了!您有办法吗?”“这??让我想想!”……这样声像并茂,充分带动学生的思维,同学们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油然而生,眼睛紧紧的盯着投影屏幕。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授课内容,巧妙的创设情境,完成了导入新课的目的,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也创设了良好课堂氛围。
以动画的形式出现,加上故事气氛的渲染,同时,还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配以合适的音乐,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有效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多媒体技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利用它可以创设接近学生实际的、适合学生兴趣的教学素材。
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往往是学生最不易弄明白的地方,由于化学学科所反映的多是客观事物的微观世界,如果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解决,也很难见到成效的。
而多媒体具有很强的图形处理能力,如果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就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把宏大场景作缩微处理,对瞬间变化进行定格分析,化枯燥为生动,可以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顺利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比如在我们教学实践中,由于实验条件有限,往往会出现“有实验室找不到的物质”、“有物质而课堂上无法演示”等许多化学教学的具体问题。
加之,化学教学中有一部分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陌生的化工生产知识,这是我们日常化学教学中无法解决的,如果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利用现代化的远程教育,那问题就得到了基本的解决,而且效果非常显著。
如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看到液态的氮、氧,光彩夺目的金刚石;可以看到固态二氧化碳创造的烟雾缭绕效果;可以亲眼看到合成氨,生铁冶炼的设备;可以参观污水处理厂等等,这种现代教育技术模拟的学习环境,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事物的化学变化过程,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也更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我们曾有这样的教学感受,有时化学课上会碰到这样的问题,课堂上的演示实验,现象往往稍纵即逝,学生经常为没有准确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而遗憾。
如果重复进行实验,必然会造成时间和物料上的浪费。
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教师可以重复播放实验过程,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调节图像的大小,远近,快慢,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观察,效果非常好。
四、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扩大教学容量,高效完成教学任务传统教学模式用老师口述,黑板书写,教学速度慢,信息量小,效率低。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图形不是语言,但比语言更直观和形象,比语言包容的信息量更大。
动画又比图形更高级地输出信息,利用文字闪动,图像缩放与移动,颜色变换的手段,不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
比如复习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复习课就是对所学多个章节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内容较多,知识点间的联系较大,逻辑性较强。
如果运用传统教学手段不仅单调,老师板书也非常困难,而且学生会不感兴趣。
如果把多媒体用于这种课上,完全可以克服这种缺点,它可以做到重点突出,在短时间内系统地重复物质间有关的物理性质,化学变化,使学生回忆快,记忆牢固。
体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卓越功能,在整个复习课中学生始终带着高涨的情绪来学习和思考,由动手动脑到产生兴趣,在大容量快节奏的教学活动中,思维活跃,记忆深刻,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如在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的复习过程中,可将对比实验以仿真实验的形式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出来,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该实验的认知程度。
让知识点更清晰透彻。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加了学生的思维容量,特别是让学生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分析、对比、归纳的能力。
五、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为我们构建了全新的教学环境,首先必须根据课程的内容及其目标,做好有用素材及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其次是资源与信息技术环境的整合;最后是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资源环境、教师、学生要素的整合,即教与学过程的整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充实完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通过对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探索,使我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深深体会到了其在引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加教学密度,加大教学信息量,短时高效等方面的优越性,促使我更好精编教案,精选素材,有力提高了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理论素养和具体操作能力,也进一步促进观念的转变。
为了使网络资源与化学教学能够紧密地结合,我们可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即可表述为“创设情景一提出课题——自主探索——网上协作——课题小结——网上测试——课题延伸”7个环节。
利用这种模式,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尽力创设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的教学情景,提出可供操作的课题,让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著的,它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开辟了更加宽广的道路。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实践如何巧妙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教学,使之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才能体现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价值,同时,多媒体的使用和课件的制作开发,对化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应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化学教学,促进教和学的良性发展,这一全新的教学手段必将在现代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想上好化学课就必须学会充分利用这些设备,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庭学习,去寻找最佳的教育教学之路,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组合,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1.郑明达: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堂教学设计的反思.中小学电教,2005,8(21-22).2.《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