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注意事项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注意事项关于《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注意事项》,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乙型脑炎是我们日常生活较为普遍的一种病症,通常一直病发非常急。
会造成我们出現恶心想吐头疼呕吐及其意识模糊等病症,尤其是许多小宝宝人体的免疫力低下,非常非常容易出現那样的病症,而且在医治以后还会继续出現并发症,以便可以防止病症带来我们的痛楚,我们一定要立即开展防止,在其中注射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便是最有效的方式,下边一起掌握下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常见问题。
减毒活疫苗就是指保存一定的剩下毒力和免疫系统疾病做成疫苗,打疫苗身体后,使机体造成一定的感染而得到免疫能力。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用流行性感冒乙型脑炎病毒感染SA14-14-2减毒株打疫苗原代地鼠肾体细胞,经塑造、获得病毒感染液,加适当果胶、绵白糖保护膜干冻做成。
为浅黄色松散体,复溶后为桔红色或淡淡粉色澄澈液體。
打疫苗本疫苗后,可刺激性机体造成抗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的免疫能力。
用以防止流行性感冒乙型脑炎。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常见问题1、疫苗打疫苗应在时兴时节前一个月进行。
2、打疫苗前要了解量是否高敏体质。
3、用心、认真仔细疫苗的品质,若液體疫苗有浑浊、掉色、异物、以前冻洁,均不可应用。
4、应常备1‰的肾上腺激素,以便产生过敏性休克时抢救用。
5、液體疫苗临用前,每5ml疫苗中添加0.1ml的亚硫酸氢钠水溶液,搅拌后可把疫苗中的室内甲醛中合掉,能缓解注射疫苗时造成的疼痛。
6、打疫苗乙脑疫苗一般无反映,某些有发热、头昏等病症。
若有皮疹者应留意观查,必要时给与适度的用药治疗。
疾病的预防尽管是较为关键的,可是一旦沒有把握好常见问题也会带来我们大量的副作用,上边便是对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常见问题的详细介绍,根据掌握以后我们了解有皮肤过敏或是皮肤疾病的人不必注射疫苗,此外注射完疫苗可能会出现发烧及其长皮疹的状况,一般都是自主减低的、。
广西分离乙脑病毒与减毒活疫苗株(SA14-14-2)E基因差异分析

l b r tr , n h e u nc so h te uae a cne sr i A1 -1 -2 a d 1 V r b a n d fo Ge Ba k. a o a o y a d t e s q e e ft ea tn t d v c i tan S 4 4 n 31 we eo t i e r m n n
S 1-4 2 A 1 - .M eh d e e sq e c s o i E vr s s an sltd i a g iwee sq e c d i u 4 t o s E g n e u n e f sx J i t is ioae n Gu n x r e u n e n o r u r
应 用预 防 医学 2 1 年 2 0 2 月第 1 8卷第 1 期 文 章 编 号 :17 6 3—7 5 2 1)1— 0 1 4 8X(0 20 0 1—0 中 图 分 类 号 :R3 33 7 .“ 文 献 标 识 码 :A
1 1
广西分离 乙脑病 毒与减毒活疫 苗株 ( A1 — — S 1 2)E基 因差异分 析 4 4
在 E基 因区段核 苷酸及氨基酸差异 。方法
11 3 V株序 列从 G n ak中下载 获得 ,应 用 Cutl (.) N S A eB n ls X 1 、D A T R等生 物软 件进 行分 析 。结 果 a 8
什么是乙脑减毒活疫苗 你知道吗

什么是乙脑减毒活疫苗你知道吗
*导读:什么是乙脑减毒活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指的是保留一些剩余毒力以及免疫性制作而成的一种疫苗。
……
流行性乙型脑炎通常都会被简称为乙脑,是因为黄病毒科虫媒病毒导致的,会伤害我们的侵害中枢神经系统,而且属于急性的传染疾病。
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存活的患者也可能因此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
*什么是乙脑减毒活疫苗
乙脑疫苗的多种不同的种类,如果是按照病毒的处理方法来区分的话,可以分为乙脑灭活疫苗以及乙脑减毒活疫苗。
两者具有一定的区别,其中乙脑灭活疫苗的安全性较比较高,可是免疫原性就比较差了,而乙脑减毒活疫苗则刚好相反,安全性差,免疫源性好。
乙脑减毒活疫苗指的是保留一些剩余毒力以及免疫性制作
而成的一种疫苗,我们在接种后,身体会产生一定感染,从而产生免疫力。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是淡黄色的,一种疏松体,复溶之后会变成为橘红色、淡粉红色澄明的液体。
接种疫苗之后,身体会因为刺激而产生对抗乙型脑炎病毒免疫力。
可以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接种的位置,其主要是在我们的上臂外边三角肌附,进行皮下注射。
乙型脑炎
减毒活疫苗每次的接种剂量都是0.5毫升的。
我们在接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后,一般都不会出现不良的反应,只有少部分人局部会出现红肿,发热或过敏性皮疹。
在接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之前,也要关注一些禁忌。
像发热、急性传染病、中耳炎或者心、肾、肝脏疾病;活动性结核病;存在过敏史的患者;以及存在免疫系统缺陷,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都不适合接种。
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

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发表时间:2012-08-22T11:17:49.5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4期供稿作者:项彩雅[导读] 对比和分析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
项彩雅(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浙江杭州311209)【摘要】目的对比和分析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
方法从本市随机选择1至2周岁,除开禁忌症而应施行初免的儿童288名,男女比例基本均衡,分别按照规定向该288例儿童注射乙脑疫苗。
对照组144人,接种减毒活疫苗,剂量为1针,每针0.5m l。
观察组144人,向其接种灭活疫苗,剂量为2针,每针0.5ml,2针间隔时间为7天。
结果对于免疫前后的儿童进行乙脑抗体测试,对照组和观察组儿童的乙脑中和抗体都呈现阴性,GMT值分别显示为1:2.56:1:2.58。
经过免疫治疗后两组儿童抗体转阳性的比率为92.2%和67.1%,GMT值分别显示为1:18.22和1:11.07。
通过观察得知,注射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两组儿童均出现发热反应和接种部位红肿反应,分析其发热率为8.62%与8.20,红肿概率为1.55%和0.98%。
两组儿童的红肿与发热均在24小时之内恢复。
结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减毒活疫苗治疗免疫效果良好,且因安全性较高、注射次数少,可称为当今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较为理想的疫苗,值得在市场推广。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免疫效果安全性中国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高发区,根据资料记载[1],全国各个地区均有乙脑的发病与流行。
而控制和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的主要措施是向人体接种乙脑疫苗,我国早期接种的是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根据规定,灭活疫苗需接种2针。
在80年代末期时地鼠肾细胞减毒疫苗通过科研人员的努力研制成功,按照相关的条例,初免儿童只需接种1针。
随着时间的推移,减毒活疫苗因其安全性和高免疫效果越来越获得使用者以及其家属的认同。
乙脑减毒活疫苗危险吗?乙脑减毒活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乙脑减毒活疫苗危险吗?乙脑减毒活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乙脑减毒活疫苗是一种可以防御乙脑病毒的疫苗,一般情况下,抵抗力比较差的儿童都会注射这种疫苗。
虽说乙脑减毒活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儿童患上乙脑疾病,但是这种疫苗对于某些特殊体质的人群是有害的,甚至会导致部分儿童发热。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乙脑减毒活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一、不良反应少数儿童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
偶有散在皮疹出现,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二、禁忌(1)发热,患急性传染病、中耳炎、活动性结核或心脏、肾脏及肝脏等疾病者。
(2)体质衰弱、有过敏史或癫痫史者。
(3)先天性免疫缺陷者,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4)妊娠期妇女。
(5)庆大霉素过敏者。
★三、副作用乙脑疫苗都是经过国家检验过证明对人体无害才能使用,但是因为一般疫苗都是通过刺激人体机能作出某些反应而进行自我保护的,因此在注射疫苗后,部分人因体质问题会产生某些副作用。
但是很多这些注射疫苗后的副作用会过一段时间后自行消失,如果症状严重的建议马上到医院诊断治疗。
★那么接种乙脑疫苗的副作用有哪些?1、首先表现为发烧,轻度为37—37.5℃,中度为37.6—38.5℃,39℃以上为重度发热。
除此之外,部分宝宝可伴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寒颤,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以上反应一般多在24小时之内消退,很少持续3天以上,如果重度发烧可服用退烧药,一般体温恢复到正常后,其他症状也就消退,如果高烧不退或有其他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局部副作用一般在预防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接种部位可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
反应比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结,淋巴管发炎,注射部位肿大的硬结范围又分为轻,中,重。
轻的直径小于2.5cm,中的在2.5—5cm,超过5cm为严重反映,这时反应可持续数小时。
如果局部红肿较重,可以热敷(卡介苗接种后红肿严禁热敷)。
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
乙脑减毒活疫苗两针法免疫效果观察

摘 要 :目的
观察流行性 乙型脑炎( 乙脑 ) 减 毒 活 疫 苗 现 行 的 2针 免 疫 法 免 疫 效 果 。方 法 在 广 州 市 海 珠 区选 取 未
接 种 过 乙脑 疫 苗 且 未 患 过 乙脑 的 8 ~1 0月龄 儿 童 1 7 6人 , 进 行 乙脑 减 毒 活疫 苗 的 初 免 以 及 1 4 ~1 8 月后加强免疫 ; 于 每 剂 次 免 疫 前 后 1个 月 采 集 静 脉 血 检 测 乙 脑 中 和 抗 体 结 果 初 免 前 抗 体 阳性 率 9 . 6 %, 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 GMT) 为 1: 1 . 2 7 ; 初 免 后 抗 体 阳性 率 8 6 . 9 , GMT 为 1:1 9 . 3 5 , 抗 体阳转率 8 5 . 5 。加 强 免 疫 前 抗 体 阳性 率 7 5 . 0 , GMT 为 l; 9 . 3 8 ; 加 强 免 疫 后 抗 体 阳性 率 9 6 . 0 , GMT 为 1: 4 O . 9 2 , 加强 免疫抗体 阳转率 8 4 . 1 , 2针 次 后 抗 体 总 体 阳 转 率9 5 . 6 。结论 现 行 的 乙脑 减 毒 活 疫 苗 的 免 疫 程 序 能 取 得 很 好 的免 疫效 果 。
日趋 减 少 ; ② 病例的诊断错误 、 慢 性 病 例 重 复 报 告
和将 HB s Ag携 带 者 作 为 病 例 报 告 , 以及 监 测 系 统
析[ J ] . 诊 断学理论 与实践 , 2 0 0 9 , 8 ( 2 ) : 1 5 2 — 1 5 4 .
[ 3 ]李 慧 , 刘建地 , 高丽 , 等. 甘 肃 省 病 毒 性 乙 型 肝 炎 流 行 特 征 分 析 [ J ] . 中 国 预 防 医学 杂 志 , 2 0 0 4 , 5 ( 1 ) : 4 3 — 4 5 .
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流行病学效果分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流行病学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群体性预防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对降低乙型脑炎发病率和提高乙型脑炎治愈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1-4岁初免的儿童进行身体状况检测和筛出485名符合接种条件的儿童,男女平衡。
一岁儿童初免一针,二岁加强一针,进行群体性接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分别检测免疫前后中和抗体阳转率,并且连续两年观察人体接种反应。
结果:儿童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疫苗后的中和抗体阳转率(83.5%-96.54%)明显高于接种前;儿童接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后未出现不良反应;接种过疫苗的儿童发病率明显低于初次免疫接种的,12例患病中11例为以前未接种疫苗。
结论: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具有安全性和高效性,能够显著降低乙型脑炎的发病率,提高其治愈率,有效抑制乙型脑炎的流行。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群体预防性接种减毒活疫苗【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7-0202-02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由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传染病,可引起全身病变,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
它的发病程度主要取决于人体的免疫力以及其他的防御体系,而且患者病情发展迅速[1]。
目前群体性预防接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是降低乙型脑炎发病率、提高乙型脑炎治愈率的最有效的措施。
我国作为一个流行乙型脑炎的人口大国,需要及时的通过群体性接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来有效的抑制和预防乙型脑炎的流行。
本研究通过大规模的对儿童接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分析减毒活疫苗对控制乙型脑炎的流行和治愈乙型脑炎的高度免疫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⒈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通过身体状况检测并筛选出485名1-4岁符合接种乙型脑炎减毒疫苗条件的儿童,男女平衡。
这485名儿童所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条件水平等相似,485名儿童均接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
1.2实验材料接种的疫苗为JEV-L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是一种由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制造出的粉针刺冻干疫苗,接种量为0.5ml,批号为200812A153-3,有效期为两年。
乙脑减毒活疫苗危险吗?乙脑减毒活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乙脑减毒活疫苗危险吗?乙脑减毒活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关于《乙脑减毒活疫苗危险吗?乙脑减毒活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乙脑减毒活疫苗是一种能够防御力乙脑病毒的疫苗,一般状况下,抵抗能力较为差的少年儿童都是注射这类疫苗。
虽然乙脑减毒活疫苗能够在一定水平上避免少年儿童得了乙脑病症,可是这类疫苗针对一些特殊体质的群体是危害的,乃至会造成一部分儿童发热。
下边就为大伙儿详细介绍乙脑减毒活疫苗的副作用及副作用!一、副作用极少数少年儿童可能出現一过性发热反映,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主减轻。
偶有散在皮疹出現,一般不需独特解决,必要时可用药治疗。
二、忌讳(1)发热,患急性传染病、中耳炎、活跃性结核病或心脏、肾脏功能及肝脏等病症者。
(2)身体素质衰微、有高敏体质或癫痫症者。
(3)先天性免疫缺点者,最近或已经开展免疫增强剂治疗者。
(4)怀孕期女性。
(5)青霉素过敏症状。
三、副作用乙脑疫苗全是历经我国检测过证实对身体没害才可以应用,可是由于一般疫苗全是根据刺激性身体功能做出一些反映而开展防范意识的,因而在注射疫苗后,一部分人因为身体素质问题会造成一些副作用。
可是许多这种注射疫苗后的副作用会过一段時间后自主消退,假如病症比较严重的建议马上到医院门诊确诊医治。
那麼打疫苗乙脑疫苗的副作用有什么?1、最先主要表现为发烧,轻微为37—37.5℃,轻中度为37.6—38.5℃,39℃以上为中重度发热。
此外,一部分小宝宝可伴随头痛,头昏,浑身无力,打哆嗦,恶心想吐,呕吐.腹痛,腹泻等,以上反映一般多在24钟头以内消散,非常少持续3天以上,假如中重度发烧可服食退热药,一般人体体温修复到一切正常后,别的病症也就消散,假如持续高烧或有别的出现异常,应立即到医院门诊就医。
2、部分副作用一般在疫苗接种后24钟头上下出現,打疫苗位置可出現红,肿,热痛等状况。
反映较为重的可造成周边的淋巴结节,淋巴血管炎症,注射位置肿胀的硬块范畴又分成轻,中,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Yixing Naoyan Jiandu Huo Yimiao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 Live本品系用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减毒株病毒接种于原代地鼠肾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加入适宜稳定剂后冻干制成,用于预防乙型脑炎。
1 基本要求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材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有关要求。
2 制造2.1 生产用细胞生产用细胞为原代地鼠肾细胞或连续传代不超过5代的地鼠肾细胞。
2.1.1 细胞管理及检定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检定规程”规定。
2.1.2 细胞制备选用10~14日龄清洁地鼠,无菌取肾,剪碎,经胰蛋白酶消化,用培养液分散细胞,制备细胞悬液,分装培养瓶,置37±1℃培养。
细胞生长成致密单层后接种病毒。
来源于同一批地鼠、同一容器消化制备的地鼠肾细胞为一个细胞消化批。
源自同一批地鼠、于同一天制备的多个细胞消化批为一个细胞批。
2.2 毒种2.2.1 名称及来源生产用毒种为乙脑病毒SA14-14-2减毒株。
2.2.2 种子批的建立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规定。
原始种子批传代应不超过第6代,主种子批应不超过第8代,工作种子批应不超过第9代,生产的疫苗应不超过第10代。
2.2.3 种子批的检定主种子批应进行以下全面检定,工作种子批至少应进行2.2.3.1~2.2.3.4项检定。
2.2.3.1 鉴别试验取毒种做10倍系列稀释,取适宜稀释度分别与非同源性乙脑特异性抗体和乙脑阴性血清混合,置37℃作用90分钟,分别接种地鼠肾单层细胞或BHK21细胞进行中和试验,观察5~7天判定结果。
中和指数应大于1000。
2.2.3.2 病毒滴定取毒种作10倍系列稀释,至少取3个稀释度的病毒液,分别接种BHK21细胞,用蚀斑法进行滴定。
冻干种子批病毒滴度应不低于应5.7 LgPFU/ml;液体种子批病毒滴度应不低于 7.2 LgPFU/ml。
2.2.3.3 无菌检查依法检查(附录XII A ),应符合规定。
2.2.3.4 支原体检查依法检查(附录XII B ),应符合规定。
2.2.3.5 病毒外源因子检查依法检查(附录XII C),应符合规定。
2.2.3.6 E蛋白基因稳定性试验以E蛋白基因区核苷酸序列测定验证其遗传稳定性。
编码E蛋白基因区的8个关键位点氨基酸不能发生改变(E-107:苯丙氨酸,E-138:赖氨酸,E-176:缬氨酸,E-177:丙氨酸,E-264:组氨酸,E-279:蛋氨酸,E-315:缬氨酸,E-439:精氨酸)。
与基因库中登录号为D90195的乙型脑炎减毒株SA14-14-2株的E蛋白基因区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不低于99.6%。
2.2.3.7 免疫原性检查用主种子批制备疫苗,取10-3、10-4、10-5至少3个稀释度,分别免疫体重为10~12g小鼠10只,每只皮下注射0.1ml,免疫1次。
免疫后14天用P3株乙脑强毒腹腔攻击,每只注射0.3 ml,其病毒量应不低于500腹腔滴定的LD50 。
同时每只小鼠脑内接种稀释液0.03ml。
攻击后14天判定结果。
ED50应不高于3.0 LgPFU,攻击对照组小鼠死亡率应不低于80%。
2.2.3.8 猴体神经毒力试验用冻干主种子批进行猴体神经毒力试验。
将主种子批毒种(病毒滴度不低于5.7 LgPFU/ml),分别注射10只恒河猴的两侧丘脑各0.5ml和腰部脊髓内0.2ml。
对照组用强毒SA14株稀释成102PFU/ml和103PFU/ml病毒量, 以同法接种猴子,每个稀释度注射4只猴子,注射部位同试验组。
对SA14-14-2减毒株组的10只猴子观察至少21天,应无任何特异性乙脑发病症状,组织学检查仅表现为注射部位、脑和脊髓有轻微的炎症反应。
而对照组SA14株在注射后8天内病毒量103 PFU/ml组4只猴子应全部死亡;病毒量为102 PFU/ml组的4只猴子,至少应有2只猴子死亡。
组织学检查表现主要特征为神经细胞坏死,较少炎症反应。
2.2.3.9 脑内致病力试验用种子批毒种接种体重为12~14g小鼠,至少10只,每只脑内注射0.03ml,观察14天应活存。
接种后3天内死亡者不计,但3天内死亡数不得超过20%。
3天后如有小鼠发病,应处死后取脑,测定致病力。
小鼠脑内毒力应不高于3.0 LgLD50/0.03ml,同时以10-1病鼠脑悬液皮下注射体重为10~12g小鼠10只,每只0.1ml,观察14天,应全部健存。
2.2.3.10 皮下感染入脑试验用种子批毒种接种体重为10~12g小鼠10只,每只皮下注射0.1ml,同时右侧脑内空刺,观察14天,应全部健存。
2.2.3.11 乳鼠传代返祖试验用病毒滴度不低于7.2 Lg PFU/ml(液体毒种)或不低于5.7PFU/ml(冻干毒种)的种子批毒种接种3~5日龄乳鼠10只,每只脑内注射0.02ml。
将发病的乳鼠处死3只,解剖取脑,用体重为12~14g小鼠测其致病力,脑内毒力应不高于3.0 LgLD50/0.03ml,同时以10-1的发病乳鼠脑悬液皮下注射体重为10~12g小鼠10只,每只0.1ml,观察14天,应全部健存。
2.2.4 毒种保存毒种应置-60℃以下保存。
2.3 原液2.3.1 细胞制备同2.1.2项。
2.3.2 培养液培养液为含适量灭能新生牛血清的乳蛋白水解物Earle氏液或其他适宜培养液。
用于细胞培养的。
新生牛血清的质量应符合要求(附录XIII D),且乙脑抗体应为阴性。
2.3.3 对照细胞外源因子检查依法检查(附录XII C),应符合规定。
2.3.4 病毒接种和培养挑选生长致密单层的细胞,用洗涤液充分冲洗后加入适量维持液,按0.001MOI接种病毒,置36±1℃培养。
2.3.5 病毒收获培养72小时左右细胞出现病变时收获病毒液。
根据细胞生长情况,可换以维持液继续培养,进行多次收获病毒液。
同一细胞批的同一次病毒收获液经检定合格后可合并为单次病毒收获液。
2.3.6 单次病毒收获液检定按3.1项进行。
2.3.7 单次病毒收获液保存于2-8℃保存不超过30天。
2.3.8 单次病毒收获液合并同一细胞批的多个单次病毒收获液检定合格后,经澄清过滤,合并为1批原液。
2.3.9原液检定按3.2项进行。
2.4 半成品2.4.1 配制用疫苗稀释液将原液按同一病毒滴度适当稀释,加入适量稳定剂即为半成品,每批半成品总量不得超过150,000ml。
2.4.2 半成品检定按3.3项进行。
2. 5成品2.5.1 分批应符合 “生物制品分批规程”规定。
2.5.2 分装及冻干应符合“生物制品分装和冻干规程”规定。
分装过程中疫苗半成品应置于2-8℃。
2.5.3 规格按标示量复溶后每瓶0.5ml、1.5ml、 2.5ml。
每1次人用剂量为0.5ml,含乙型脑炎活病毒应不低于5.4 Lg PFU。
2.5.4 包装应符合“生物制品包装规程”规定。
3 检定3.1 单次病毒收获液检定3.1.1 病毒滴度按2.2.3.2项进行,病毒滴度应不低于 7.0 Lg PFU/ml。
3.1.2无菌检查依法检查(附录XII A),应符合规定。
3.1.3 支原体检查依法检查(附录XII B),应符合规定。
3.2 原液检定3.2.1 病毒滴度按2.2.3.2项进行,病毒滴度应不低于 7.0 Lg PFU/ml。
3.2.2无菌检查依法检查(附录XII A),应符合规定。
3.2.3 支原体检查依法检查(附录XII B),应符合规定。
3.2.4 逆转录酶活性检查按本标准附录进行,应为阴性。
3.3 半成品检定3.3.1 病毒滴度按2.2.3.2项进行,病毒滴度应不低于6.8 Lg PFU/ml。
3.3.2 无菌检查依法检查(附录XII A ),应符合规定。
3.4 成品检定除水分测定外,按标示量加入疫苗稀释剂,复溶后进行以下各项检定。
3.4.1 鉴别试验按2.2.3.1项进行。
3.4.2外观应为淡黄色疏松体,复溶后为橘红色或淡粉红色澄明液体,无异物。
3.4.3 水分应不高于3.0%(附录VII D)。
3.4.4 病毒滴度按2.2.3.2项进行,病毒滴度不低于5.7 Lg PFU/ml。
3.4.5 热稳定性试验疫苗出厂前应进行热稳定性试验,应与病毒滴定同时进行。
于37℃放置7天,按2.2.3.2项进行,病毒滴度应不低于5.7LgPFU/ml,病毒滴度下降应不高于1.0 Lg PFU/ml。
3.4.6 安全试验3.4.6.1 脑内致病力试验同2.2.3.9项。
3.4.6.2 乳鼠传代返祖试验同2.2.3.11项。
3.4.7无菌检查依法检查(附录XII A ),应符合规定。
3.4.8 异常毒性检查依法检查(附录XII F),应符合规定。
3.4.9 牛血清白蛋白残留量应不高于50ng/剂(附录VIII F)。
3.4.10 抗生素残留量检查生产细胞制备过程中加入抗生素的应进行该项检查,采用ELISA法检测,应不高于10ng/ml。
4 保存、运输及有效期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
自生产之日起,有效期为18个月。
5 疫苗稀释剂疫苗稀释剂为灭菌注射用水或灭菌PBS,应符合对疫苗稀释剂有关要求。
5.1 灭菌PBS的检定5.1.1 pH值应为7.2~8.0(附录V A)。
5.1.2 无菌检查依法检查(附录XII A ),应符合规定。
5.1.3 细菌内毒素含量应不高于0.25EU/ml(附录XII E 凝胶限量试验)5.2 疫苗稀释剂装量5.3 疫苗稀释剂包装5.4 疫苗稀释稀释剂有效期5.5 疫苗稀释剂批准文号5.6 疫苗稀释剂生产企业6. 附录逆转录酶活性测定(PERT法)7.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