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言连贯解题技巧+高考语文名句默写(附答案)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诗歌鉴赏+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诗歌鉴赏+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再次强调,要注意发现违反党的组织原则、搞“一言堂”、________以及违规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②父母无原则、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各种各样的要求,就使得孩子变成________、为所欲为的人。
③安倍“拜鬼”之举招致中韩两国的反对,他给外界留下了一个缺乏充分的外交策略、________的印象。
A.专横跋扈独断专行一意孤行B.专横跋扈一意孤行独断专行C.独断专行专横跋扈一意孤行D.独断专行一意孤行专横跋扈解析独断专行: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专横跋扈:专断蛮横,恣意妄为,很不讲理。
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答案C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旦价格全面放开,能源领域特别是稀缺资源的涨价是肯定的,如何在价格改革的同时,既让市场说话,又能照顾到群众的意见,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B.月球一昼夜相当于地球28天,夜晚最低温度达零下180度,为保证探测器有能源,看得清,且在一个比较适合的温度下工作,发射时就要考虑到能在白天落月。
C.中国古代的立法、司法,都表现出中华民族深刻的理性思考和智慧,绝对不会让宗教干预国家的政治、法制,从来没有像西方中世纪那样设置宗教法与宗教法庭。
D.上世纪80年代之后,发展思潮又被新自由主义代替,希望推行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让政府完全撒手不管。
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增速、危机重重甚至经济崩溃。
解析B项,成分残缺,缺少和“考虑”搭配的宾语中心语;C项,暗换主语,最后一个分句的主语应该是“中国”,但从结构看却成了“立法、司法”;D项,搭配不当,“只能是增速、危机重重甚至经济崩溃”应是“只能是增速降低、危机重重甚至经济崩溃”。
答案A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专注痴迷于创造的沉酣而不作世故的权衡和功利的算计,是进入最佳创作状态和确保艺术神圣与纯洁的前提。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名句默写》含答案5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名句默写》含答案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俗话说“无画不年”,①,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张贴年画,辞旧迎新,祈愿吉祥如意、平安幸福。
如今,年画传承人将其应用场景扩大到整个年份,巧妙刻画二十四节气以及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回应和展现当下生活的方方面面,年画已经成为许多人在生活中的钟爱陪伴。
②,它可以呈现在文创产品上,如晶莹的琉璃挂件、实用的帆布包、富有特色的马克杯和手机壳……可见,年画之“画”突破了“画”的局限。
经过设计开发,年画不再仅仅是纸上的鲤鱼胖娃娃,而与现代人的衣食住行有了更多连接,在“新国潮”中勾画了一道亮丽风景线。
年画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③,迅速出圈。
滩头木版年画的传承人将老作坊、老器材、老手艺等搬上直播平台,蹿红网络;用凤翔木版年画为网络游戏人物设计形象和皮肤,这一创新广泛受到人们的喜爱。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
每句不超过15个字。
答:答案:(1)①每逢春节②年画的呈现形式发生了变化③年画从线下走到线上(意对即可)(2)第一段:年画如今的应用场景不限春节。
第二段:年画现在的呈现形式不限画作。
第三段:年画传播方式不止线下。
解析:(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第①处,由横线前的“无画不年”和横线后的“辞旧迎新”可知,此处应填写“每逢春节”之类的内容;第②处,由横线后的“它可以呈现在文创产品上”和后文中的“年画不再仅仅是纸上的鲤鱼胖娃娃”可知,年画现在的呈现形式与之前不同,故此处应填“年画的呈现形式发生了变化”之类的内容;第③处,由横线前的“年画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和后文中的“蹿红网络”可知,此处应补写年画在网络上的传播,故此处应填“年画从线下走到线上”之类的内容。
(2)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由第一段的关键句“如今,年画传承人将其应用场景扩大到整个年份”可知,本段侧重讲年画应用场景的变化,用否定句表达,可概括得出“年画如今的应用场景不限春节”。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成语:①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②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③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④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⑤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名句: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夏季减肥食谱中,有四种食物位于爱美女士们的黑名单,被排除在减肥食物之外,千万碰不得,否则会让你的努力____________!②可下半场的最后5分钟内,我们差点将全场的努力____________,所以说我们要拿下一场比赛还是要在5分钟之后才能确保,在最后5分钟内,对手有3次很好的机会,如果我们想要成为“英东杯”冠军,就要避免这些状况。
③这90户业主不肯退铺,让大华公司以回购商铺的方式解决大润发购物中心困境的努力____________。
A.毁于一旦功亏一篑前功尽弃B.前功尽弃功亏一篑毁于一旦C.功亏一篑前功尽弃毁于一旦D.前功尽弃毁于一旦功亏一篑解析:毁于一旦:于,在;一旦,一天。
在一天的工夫全被毁掉。
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一下子被毁掉。
适合②空;功亏一篑: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
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适合③空;前功尽弃:功,功劳;尽,完全;弃,丢失。
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
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适合①空。
答案:D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这一APEC北京会议鲜明的主题,体现出中国对亚太持久发展繁荣所作的深入思考和安排。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汇总高考语文名句默写答题攻略汇总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汇总高考语文名句默写答题攻略汇总名句默写近几年一直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必考内容,也有部分考生在这里丢了分数,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名句默写答题攻略汇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答题攻略以考纲划定的篇目为主名句默写:(16题,5分,力争4分以上)[约2分钟]1、以大纲要求背诵的内容为主,课本64篇诗文考前必须逐一过关,不可放过。
2、印象不深的名句,要反复记忆。
3、一定要动手写写其中的易错字,坚决消灭错别字。
4、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不要因为书写有误丢分。
要注意那些同音异义词,这些词往往是命题人设题的热点,应知其音,明其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这类词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具有迷惑性和误导性。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训练(1)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2)吴丝蜀桐张高秋,________________。
(李贺《李凭箜篌引》)(3)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4)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5)风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
(庄周《逍遥游》)(6)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8)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答案】(1)君子好逑(2)空山凝云颓不流(3)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4)休说鲈鱼堪脍(5)则其负大翼也无力(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8)此后汉所以倾颓也(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2)闾阎扑地, ;舸舰迷津,。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名句默写练习(共20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领导人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
领导人强调,庄子说过:“,。
”(《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让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2)“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一致。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两句,运用典故来表现诗人对故人不再,世事沧桑的感叹。
2.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形象地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
(2)《逍遥游》中,作者说宋荣子虽然能分清自我与外物,辩明荣辱,也不追求名声、地位,但他“”,说列子驾风行走,不追求招福之事等,但他“”,两人都没达到真正的逍遥境界。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暗示了自己长久贬谪、事态变迁、归后生疏怅悯的心情的两句是“,。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红楼梦》中的谚语“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化用了《阿房宫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回味往昔,梦醒时无限伤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战争的悲壮、残酷。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昔日琵琶女在演奏后,受到京都豪富子弟竞相追捧的场景。
⑵《行路难(其一)》中,李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运用典故来表明自己希望能像先贤一样辅佐君主,实现远大抱负。
⑶《赤壁赋》中,苏轼借“客”之口,描述了赤壁大战前夕曹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武兼备、豪迈洒脱的英雄形象。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诗歌鉴赏》综合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诗歌鉴赏》综合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近年来,虽然国产吹瓶机技术发展迅猛,但是并不能说技术已经达到________的水平,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不断改进。
②只有靠制度和机制才能使腐败分子________,才能长期稳定发挥网络反腐的作用;网络反腐“正规军”的到来,彰显了党中央反腐的决心和信心。
③印度演员阿米尔在所有开车的动作戏中与车配合得简直是________,完全到了“人车合一”的地步,而且在戏中,他还融合了马戏、魔术、武术甚至舞蹈等元素。
A.无懈可击无隙可乘天衣无缝B.天衣无缝无懈可击无隙可乘C.无隙可乘天衣无缝无懈可击D.无懈可击天衣无缝无隙可乘解析无懈可击:没有漏洞可以被攻击或挑剔,形容十分严密。
无隙可乘:没有空子可钻。
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答案A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来,由于受到国际原油持续走低的影响,我国将迎来原油价格调整的“窗口期”,全国大部分省市93号汽油每升零售价格将进入“五元时代”。
B.直至2015年,欧洲奶农们的倒奶行动仍在进行。
多方人士尽管提出了很多建议,但是这一行业将被市场化的结局仍然没法改变。
C.社会诚信缺失目前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政府担负着引导、示范、管理社会和谐的职责,政府信用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D.不管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还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都要依靠大数据,因此政府掌握的数据除依法保密外,都要最大限度地公开。
解析A项,成分残缺,“国际原油”后加上“价格”即可。
B项,语序不当,关联词“尽管”应提到“多方人士”之前。
C项,搭配不当,“示范、管理”与“社会和谐”不搭配。
答案D3.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据史料介绍,唐武宗跟前的名相李德裕,著有《柳次旧闻》《会昌一品集》等,________,但对他的一句颇富哲理的名言“正人如松柏,特立不倚,邪人如藤萝,非附他物不能自起”却早有所闻。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名句默写》含答案4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名句默写》含答案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秦岭下,渭水畔,许久未见如此沸腾的烟火气。
满怀好奇的客人从各地涌.来,排队、打卡,品鉴一碗冲上“顶流”的热辣。
甘肃天水,一颗因“天河注水”而得名的遗珠,正被更多人看见。
伏羲、秦人、三国、石窟……天水,这座早已A的西北老牌旅游城市却总是“怀才不遇”。
提到天水,很少有人能一口气说出它昔日的辉煌。
这里是“羲里娲乡”,孕育了目前发现最早的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大地湾。
秦人在此放马、建都,蜀魏在此拉锯争雄,东西文明在此交汇……它是《诗经》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诞生地,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汉代名将李广的故乡,也是杜甫入蜀前游历了三个多月、写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秦州。
天水等待了太久。
①当来自B的人潮顺着网线寻来,本地人那句“上次天水来这么多人,还是诸葛亮收服姜维的时候”,既有“怀才不遇”的心酸,又有“明珠始识”的意外和欣喜。
C,天水麻辣烫的爆火,最早似乎与一位女孩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的美食视频有关。
细节虽难考究,但网络“放大镜”的一次次催化、发酵,是这座小城破茧出圈的直接推手。
②如今,信息时代终于让它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当寻味成为更多人享受生活的钥匙,精确的大数据算法将各地最新最全的美食话题,推送给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的“有缘人”。
③在天水麻辣烫“打卡点”,高举的手机和“捧花”一样醒目,品鉴美食、分享现场、介绍甘肃农产品和景点的嘶喊,汇成粗糙却热烈的线上狂欢。
④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天水,感知天水。
与此同时,网上有关天水麻辣烫的同质化宣传,逐渐被更具思考力和人文关怀的推介代替:“历史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耐心,才能被挖掘到足够精彩的一面,天水替甘肃走了很大一步”“这片土地并非一片贫瘠,它开满了花”。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
答:(2)下列句子中的“涌”与文中加点的“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作家需要思如泉涌的灵感。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练习及解题方法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练习及解题方法1.(2019·全国卷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2)李白《蜀道难》中“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2.(2019·全国卷Ⅱ)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
(2)杜牧《阿房宫赋》中“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3.(2019·全国卷Ⅲ)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子罕》中,孔子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两句话阐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高分技法1:五策略,写准名句默写易错字一、写准难写字名篇名句中有一些生僻难写的字,平时要勤于动笔,强化记忆,在考试中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
►针对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是:“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用“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和大肆挥霍的暴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言连贯解题技巧语言连贯题是高考的热点,考查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
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三个条件:统一的话题、合理的句序、上下文语意的呼应。
解这类题应注意的几点:一、保持话题和陈述角度的一致性。
一个句子只有话题和陈述角度一致语意才能连贯。
例1.下列句子中,有两句与上下文衔接得最好,应填入哪一项?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墓在杭州西湖畔栖霞岭,①。
墓周古柏苍翠,石栏环卫,庄严古朴。
②,即陷害岳飞的臭名昭著的奸佞秦桧夫妇等人。
A.①依山面湖②四个铁铸人像置墓门两侧B.①依山面湖②墓门两侧置四个铁铸人像C.①山浓水黛②墓门两侧置四个铁铸人像D.①山浓水黛②四个铁铸人像置墓门两侧分析:选文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墓”,①处所填的句子的主语也应是“墓”才衔接。
对照选项,C、D项都不是,故应排除。
A、B两项①处所填句子相同,关键是判断②处应填的句子。
选文第二个句子的陈述中心是“墓”,就连贯感来说,②处所填句子的陈述中心也应是“墓”,故答案应为B项。
二、安排一个合理的句序。
最基本的句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心理顺序、逻辑顺序。
199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第9题就是一道考查逻辑顺序的题。
试作分析:例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___。
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至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至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至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至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这道题就可以从事理逻辑方面考虑,观察一下所给选项都包括相同的四句话。
前两句“传达上级指示”和“购置污水处理设备”,就事理逻辑而言,应该“传达”这种统一思想认识的工作在前,“购置”这种具体实施操作的工作在后。
后两句“环保工作没人管”和“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应该是因为“没人管”,才“越来越严重”。
由上分析看本题的正确选项只能是C 项。
三、要注意上下文色调的和谐一致。
这主要指描写性文字。
试看1988年全国高考语文第6题。
例3.给画线处选择适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____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分析:题干选文是一个描写性语段,可以从所表现的色调和情景入手。
文中“石碑”、“破碎”、“枯水季节”、“周围一片寂静”,所表现出来的情景凄清、荒凉,基调低沉。
与此种色调和情景相一致的,只有B项。
A项景物色彩绚丽,情调高昂。
C项意境虽然凄清,场景却也壮丽,再者,崖壁“矗立在江对岸”表明是远望,又怎能看到崖壁下坟地石碑上模糊的字迹呢?显然不合情理。
D项景色清秀,情感恬淡。
都不合适。
四、要注意选择与上下文相协调的句式。
试看下面一道题。
例4.从文后的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一项作为该语段的结尾。
被细雨浸润、滋养的苏堤苏醒了。
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色,这可爱的年轻的垂柳,像妩媚轻巧的少女,温柔轻盈;____A.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B.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C.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D.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分析:解此题的着眼点应该是题干选文最后两句的句式。
“像妩媚轻巧的少女”是甲像乙式比喻句,“温柔轻盈”是四字短语拟人句。
对照选项,D项最合适。
当然有些题需要综合运用几种方法来解决,掌握了以上几个原则和方法,再经过一定训练,我们是会做好这类题的。
高考语言连贯题的解题技巧就生话来说,我们说话写文章,语言是否连贯,不仅反映出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直接影到我们的语言表达问题。
从高考试题改革以来的十多年,年年都考这个知识点,可见这个知识点是何等的重要。
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考,本人根据多年教高三的经验,总结出了一些关于高考语言连贯题的解题技巧,供同学们复习应考时参考。
一、合符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逻辑顺序,人在认识这些事物的时候,其思维也是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的。
因此,我们在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时,也必须遵从这些逻辑顺序,别人才能正确地理解你所表达的思想观点。
例1、在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围墙的下面,_____,尽管它们的旁边是一棵高大的梧桐树。
①很引人注意②有五六株南天竹③在很可怜地颤动④瘦弱的枝干负着瘦弱的绿叶A.①②④③B.④②③①C.②①④③D.②④③①(简析:题干开头一句说“围墙的下面”,下文就该说有什么事物,答案选项中只有第②句能表达此意,这就排除了A、B两项。
又,第④句紧接着具体描绘“南天竹”的“枝干”的外形,第③句又进一步描绘其如此外形中的枝干的表现——“可怜地颤动”。
然后,第①句总的说明:由于以上三句所写的形状,南天竹“很引人注意”。
故答案选D)二、语义合符事物存在的客观情境。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客观环境的;没有具体的客观环境,事物就失去了它存在的物质基础。
因此,我们在表达某个事物(思想观点)时,就必须合符这个事物所存在的客观情境。
只有这样,别人才能听得懂我们所表达的意思。
例2、在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每当落日黄昏,暮烟疏雨的时候,_____①缕缕白色的炊烟②弥漫在山野的四周③缭绕在茅舍的烟囱上④山脚下便笼罩着一片苍茫的烟幕⑤一种松脂燃烧的香味A.①③⑤②④B.⑤①④③②C.④⑤③①②D.④①③⑤②(简析:题目横线前的句子,只点明了总的情景和时间,显然还缺地点,答案中的第④句就点明“山脚下”,这样,答案就只能是C或D。
先看C,第④句的最后一词是“烟幕”,而第⑤句却又转写“香味”,不合适;第③句又写这“香味”“缭绕到烟囱上”,不合情境;接着写①句的“炊烟”弥漫在“四周”,又不合情境。
可见,C的思路是很混乱的。
D项中,“缕缕炊烟”“缭绕在烟囱上”,合符情境,然后“香味”“缭绕在烟囱上”,合符情境,然后写“香味”“弥漫在四周”,也合符情境。
故答案选D)三、文段前后要呼应。
我们说话写文章,前文要为后文作铺垫,后文要照应前文;其次,语意重心要一致,语气要一贯;只有这样,思路才清晰,别人才能听(看)得懂。
例3、填入下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连贯的一句是周部长上了小车。
同车的除张蓝外,还有王芳。
_____。
王芳的爸爸是援外人员,已经有五年没有回过家。
①王芳今天格外高兴,因为她是去迎接爸爸的②王芳今天是去迎接爸爸的,因此她格外高兴(简析:横线前的语义重心是“王芳”,而答案选项②的前一分句的语义重心则是“迎接爸爸”这件事,后一分句才直写“她格外高兴”,语义连贯就不紧。
答案选项①的前一分句就紧接横线前的“还有王芳”一句进行描述,语义连贯而紧密。
“因为”一句就讲明“格外高兴”的原因。
横线后的两句又进一步阐明这一原因;而且,答案①中的后一句有“爸爸”一词引起下文,横线后的前一句又有“爸爸”一词相照应。
这样,前后自然和谐,故选第①句。
)例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一组是春草任性,最得意于她的随笔,或章,或篇,或段,或句,写满山坡,写满原野,_____,甚至_____。
①写满农家小院的墙头和屋角写满水泽沟壑②写满水泽沟壑写满农家小院的墙头和屋角(简析:第一空前的文字写的都是自然环境。
第一空选写自然环境的“写满水泽沟壑”一句,语义一贯。
“甚至”一词,语义就发生变化,于是第二空就转入人的环境,写“农家小院”。
故答案选②。
)四、句式要一致。
虽然我们说,文章整体上要讲究句式的变化,给人以变化的美感,但就局部内容而言,又要讲究句式的整齐一致,这样才给人以思路清晰的感觉,才有利于语意的表达。
例5、填入下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连贯的一句是杨国华躺在床上,哼起了一首时下颇流行的电视剧主题曲。
_____。
不一会,就响起了轻轻的鼾声。
①愉快的心情显示刚才发生的事情对他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①刚才发生的事情对他并没有多大影响,心情愉快表明这一点(简析:横线前后的陈述对象都是“杨国华”,答案选项第①句的陈述对象实际也是“杨国华”,因为文中的“心情”实际也是指杨国华的心情,前后各句的主语都是杨国华,都是主谓句,句式一致。
故选第①句。
)五、符合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任何事物都是在运动变化发展着的,而且是由低级向高级、由浅入深地变化发展的,这是客观规律。
我们在叙写事物的时候,也必须遵循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这一规律。
例6、下列两句中,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①他的杠上动作,那么娴熟,那么新颖,那么高雅惊险,那么干净利落,就连他那矮墩墩的身子,也已经变成了一种令人惊叹的美。
②他的杠上动作,那么高雅惊险,那么干净利落,那么娴熟,那么新颖,也已经变成了一种令人惊叹的美。
(简析:在答案选项①中,“杠上动作”:“娴熟”——“新颖”——“高雅惊险”——“干净利落”。
这正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变化过程,因为杠上动作,必须在先达到娴熟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新颖,而高雅惊险又正是新颖的一种表现,这样,就能体现出“干净利落”的美感。
故答案选第①句。
)例7、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_______,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①天空皎洁,清光四射②清光四射,天空皎洁(简析:题干横线前的部分写的是月亮出山,这首先给我们的感觉是“清光四射”,然后才能发现“天空皎洁”。
根据事物变化发展的逻辑规律可知,先有了“光”,然后才可能有“皎洁”的效果。
故答案选②。
)六、语言特色要符合语言情境。
这里所谈的语言特色要符合语言情境,是指选项的语言特色要符合题干的语言情境的语言特色。
也就是说,题干是用的叙述性语言(或议论性语言或描述性语言等),答案就应该选叙述性语言(或议论性语言或描述性语言等),这样才能协调一致,和谐自然。
例8、下列两句中,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①村头上,站立着几株老榆树,瑟瑟发抖,连一只寒鸦都不肯在光秃秃的残枝上栖息。
②村头上,站立着几株老榆树,瑟瑟发抖,光秃秃的残枝,连一只寒鸦都不肯栖息。
(简析:答案选项的①、②两句的前部分都有是“站立着几株老榆树,瑟瑟发抖”的描绘性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