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经验与实践_以爱丁堡老城新城为例
英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成功经验及本土化启示

2019年5月第40卷第3期(总第239期)体育与科学Journal of Sports and ScienceMay2019Vol.40No.3(Total No.239)•“体育文化”专题英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成功经验及本土化启示任塘珂1摘要英国政府和国民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呈现活态保护和传承的特征:引入生态博物馆的管理理念,扩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公学教育中融入了大量英国本土体育文化,使英国悠久的体育非物质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采用分散立法方式的采取不但保护了有形遗产,同时也很好地保护了同这些遗产共生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英国对体育历史遗迹的深度保护,使体育非物质文化的存在有形可依。
英国经验的借鉴意义:应采用生态博物馆的理念,加强体育博物馆教育同学校教育的结合,才能使博物馆体育文化活起来;经典优秀的体育非遗项目走进校园,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扩大这些优秀遗产的传承基础;采用分散立法的方式,制定优秀体育非遗项目的单行法规,使这些优秀遗产的保护有法可依;注重体育历史文化器物层面的保护,做到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保护的结合,等。
关键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生态博物馆保护;立法保护;公学保护中图分类号:G8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9)03-0067-07British Sports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Path Localization,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REN Tangke】(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Luoyang471022,C加xa)Abstract The British government and national on sports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of living condition of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features:the introduction of the management concept of ecological museum,expand sports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is loader and disseminator;Public education in the blended in a lot of national sports culture,make the long sports non—material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carry forward;Dispersive lawmaking mode taken not only to protect the tangible her让age,it is also very good protection w让h these heritage symbiosis o£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 British to the depth of the sports heritage protection,make sports non—material cultural existence of tangible can depend on.British experience significance:adopt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museum,strengthen the sports museum education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school education,sports culture to make the museum alive;Classic intangible sports projects into the campus,make it become a part of the campus culture,to expand the excellent heritage inheritance;With the method of decentralized legislation,develop good sports intangible project o£special laws and regulations,make the excellent heritage protection laws;Pay attention to sports protection on the level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rtifacts,achieve the combination of the protection of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sites,etc.Key words sports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sites;Ecological museum protection;the legislative protection;public school protection英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的国家,公元前55年,罗马人以伦敦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修起大道,连接各地的城市,使伦敦成为罗马不列颠统治和对外联系的中心,从此,英国内部各民族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并同英国域外民族紧密联系。
英国城乡历史环境保护的要素类型与操作方法

英国城乡历史环境保护的要素类型与操作方法肖竞;曹珂【摘要】英国城乡遗产保护历来有着悠久的实践历史与法制传统,其近20年来致力推行的历史环境保护改革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新兴保护理念有着共通的思想内涵,引领着当前世界遗产保护的理论方向.为此,文章从保护制度演变、要素类型、管理模式、保护方法等方面系统梳理、介绍了英国城乡历史环境保护的体系架构与操作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其关注价值内涵、尊重特征差异、强调发展弹性的特色保护思想,以资我国遗产保护工作借鉴参考.【期刊名称】《南方建筑》【年(卷),期】2019(000)001【总页数】7页(P19-25)【关键词】历史环境;要素类型;操作方法;历史资产;影响评价;弹性管理【作者】肖竞;曹珂【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引言历史环境(historic environment)保护是近年来英国遗产保护制度调整与改革的主要方向,其与1992及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出的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与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HUL)[1]概念有着共通的理论背景与思想内涵,对当前世界遗产保护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英国城乡历史环境保护概念、保护对象与保护方法的系统梳理,总结提炼其借鉴价值,为我国城乡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启示。
1 英国遗产体系中的历史环境保护英国遗产保护有着悠久的立法传统与清晰的制度架构,其城乡历史环境保护概念的提出和保护机制的建构均与国家遗产保护的思想演变及制度发展一脉相承。
为深入理解英国历史环境保护的变革意义,本节将首先对其遗产保护的立法演变与制度架构作简略介绍。
1.1 英国保护立法演变与历史环境概念提出英国遗产保护大致经历了从古迹(ancient monuments)保护到保护区与登录建筑(listed buildings&conservation area)保护,再到历史环境保护三个阶段。
国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案例

国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案例一、中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策略有哪些共同点尽管各国保护的立法体系与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是它们都有以下一些共同特点:1、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健全与各自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相配合,形成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框架。
2、给保护对象提供资金保障是各国法律的重要内容之一,资金保障的内容往往不仅包括资金投入的对象,还明确提供资金的机构,甚至还涉及具体的金额与比例等,非常详细而落实。
在英国的主要保护法令中多数的文件涉及保护费用的提供及其来源;法国最重要的两个法令《历史古迹法》和《马尔罗法》中对资金补助的规定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日本在法律文件中不但规定了资金的来源,而且对国家、地方 *** 的资助比例也有明确的规定。
保护资金的立法保证是各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保障。
3、法律文件内容的操作性很强。
法律文件在明确对象和范围的基础上,对保护的方法与手段仅给予原则性的限定,而对保护管理的程序、国家、地方及民间团体的各自职责与相互关系,以及保护资金的来源及违反罚则的规定内容则更为详尽与严格。
这就是说,对保护管理过程本身的严格控制与约束的同时,给予具体的保护做法以一定的灵活性,这无疑使法规本身兼具了操作性强与适应性强的双重特点。
二、求对中外古城的破坏与保护的实例1、绍兴有哪些重要的文物古迹?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绍兴是中华民族立国始祖夏禹与诸侯会盟之胜地,古越国的都会。
这里山明水秀,文化灿烂,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素有山青水秀之乡,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的美誉,,是一座有4000多年文化积淀和近2500年建城历史的文明古城,文物资源极为丰富,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绍兴因其文物古迹、传统街巷、民俗文化和浓郁的古都氛围而成为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天赋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名人辈出,贤才流寓,构成了绍兴人文荟萃的特色。
7901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拥有各类文化遗迹3600余处,至今仍保存着春秋、战国、汉、晋、五代、唐、宋、元、明、清,直到现代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英国苏格兰爱丁堡旧城攻略

英国苏格兰爱丁堡旧城攻略苏格兰位于英国北部,它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古老的城镇。
其中,苏格兰最著名的城市之一就是位于苏格兰东南部的爱丁堡。
爱丁堡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它的旧城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提供一份关于苏格兰爱丁堡旧城的攻略。
1. 观赏皇家邓迪大道皇家邓迪大道是苏格兰最著名的大街之一,位于爱丁堡旧城的中心。
沿着这条大道,您可以欣赏到许多历史建筑和商业街区。
在这里,您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商店、餐厅、咖啡馆和酒吧。
徜徉于邓迪大道上,您可以感受到浓厚的苏格兰文化氛围,并品味到爱丁堡独特的风土人情。
2. 参观爱丁堡城堡爱丁堡城堡是苏格兰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是旧城区的标志性建筑。
它位于一座巍峨的岩石上,俯瞰着整个城市。
在城堡中,您可以探索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您可以参观皇家公寓、王冠珠宝馆和苏格兰国家悼念碑等景点。
同时,在城堡的庭院上还有每天中午一点钟的鸣炮表演,是不能错过的壮观景象。
3. 漫步皇家英里皇家英里(Royal Mile)是爱丁堡旧城最著名的街道之一,连接着爱丁堡城堡和圣吉尔斯大教堂。
这条街道沿途有许多历史建筑和景点。
您可以参观圣吉尔斯大教堂,这是一座700年历史的教堂,也是苏格兰新教的灵魂所在。
此外,您还可以参观苏格兰国家博物馆、约翰·诺克斯房子和白马皇家博物馆等。
4. 探索维多利亚街维多利亚街是爱丁堡旧城区一个充满活力的地区,有许多时尚的酒吧、咖啡馆和小吃摊位。
您可以在这里尝试传统的苏格兰美食,如哈格斯(Haggis)和苏格兰蛋糕(Scotch Pie)。
此外,您还可以购买苏格兰传统的手工艺品和纪念品,如苏格兰格子围巾(Tartan Scarf)和苏格兰娃娃(Scottish Doll)等。
5. 欣赏爱丁堡城市全景如果您希望欣赏到爱丁堡城市的全景,可以前往卡尔顿山(Calton Hill)或阿瑟座(Arthur's Seat)。
英国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英国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英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具文化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英国有许多著名的文化遗产和景点,如巨石阵、古城温莎、巴斯浴场等,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代表着英国的文化和历史,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一环。
因此,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对于英国和全世界都十分重要。
一、英国文化的发展历程英国的文化历程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此期间,古代人类在英国大地上定居并开始建造石头建筑和石头环境艺术。
中世纪时期,英国的文化艺术受到了欧洲大陆的影响。
通过一系列的宗教和文化交流,英国的文化内容逐渐丰富起来,诗歌、戏剧、音乐以及绘画等领域都得到了繁荣发展。
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戏剧、绘画、雕塑等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此时期的莎士比亚、蒂多等作家,以及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成为了英国文化的代表。
近代时期,英国的文化艺术得到了现代主义的影响。
而英国的音乐和艺术,则在20世纪初达到了巅峰状态。
在文化领域上,英国不断推陈出新,丰富着自己的文化内涵,并且在华语流行乐坛和影视圈,也开始产生了越来越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
二、英国的文化遗产英国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包括丰富的历史遗迹、博物馆和艺术馆的文物等。
其中,以下三个地方是最著名的文化遗产景观。
巨石阵:位于英国威尔特郡,是一个以大圆石为主的巨大神秘景观,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重要景点之一。
古城温莎:温莎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很多旅游者都是冲着温莎堡而来的。
巴斯浴场:英国的古罗马时代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其中最知名的当属巴斯浴场。
这个浴场建于公元一世纪,并于17世纪重新制作,现在成为了众多游客的必游之地。
以上三个地方都是英国文化遗产的代表,它们不仅是英国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遗产。
三、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意义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倡导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英国近代的文化遗产与保护

英国近代的文化遗产与保护英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它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
这些遗产见证了英国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
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是英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英国采取了各种措施,如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文化遗产的维护和管理等。
英国文化遗产的特点英国文化遗产丰富多彩。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古罗马时期留下的建筑物和遗迹。
此外,在英国大大小小城市里,包括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大量的文化机构和纪念馆所展示的文化遗产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这些文化遗产散发着深沉的历史气息和艺术魅力,是英国独有的文化资产。
保护英国文化遗产的法律和规章英国政府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非常重视。
为了保护文化遗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规章。
1.古迹与建筑保护法古迹与建筑保护法是英国最著名的文化遗产保护法。
该法于1947年颁布,旨在保护重要的建筑和遗迹。
根据该法,任何想要改变一个受到保护的建筑的外观或功能都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程序,以获得政府的许可才能成功进行。
这种程序的目的是确保对修建和维修过程的控制,以保证修建和维修的历史性和文化性。
2.文化遗产安排文化遗产安排是英国政府另一项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
1960年代,政府在英国各地设立了保护文化遗产的机构。
这个机构的最重要的任务是确保对文化遗产的设施和建筑物的保护。
这样的机构负责对重要的遗址和建筑进行维护和保护。
此外,机构还会在可能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事先发现的情况下立即采取措施。
3.试图保护文化遗产的其他法律此外,英国政府还通过其他法律来保护文化遗产,包括文化遗产和文艺复兴时期历史遗迹保护法、博物馆和图书馆法等等。
这些法律和规章共同保护着英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英国文化遗产的维护和管理为了确保文化遗产能够长期地得到保留,英国政府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1.文化遗产的维护对文化遗产建筑物或者文物的维修需要确保完美的历史特性和文化价值。
在过去,大量的文化遗产因为没有得到适当的维护而遭受了破坏。
国外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

国外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首先,国外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是依法保护。
法律是保护和管理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国外可以对文化遗产进行严格的保护。
例如,世界文化遗产的申遗和管理必须按照国际公约和相关国家法律的规定进行,确保合规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国外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是多方合作。
国外普遍建立了政府、民间组织和专业机构之间的多方合作机制,共同保护文化遗产。
政府通常负责制定政策和法规,组织专家对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和保护,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这种多方合作的模式可以发挥各方优势,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协同效应。
第三,国外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是创新保护措施。
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国外注重研究和应用先进的保护技术和方法。
例如,文物修复、数字化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技术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国外还探索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援助,以确保文化遗产保护的持续性和可持续性。
第四,国外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是加强教育和宣传。
教育是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的有效手段。
国外通过学校教育、博物馆展览、文化活动等方式推广文化遗产知识,加强公众的文化素养和文化遗产的意识。
同时,国外利用各种媒体平台进行文化遗产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和保护意识。
最后,国外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是参与国际合作。
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国际合作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
国外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
通过共同研究、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国外吸取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同时也为其他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综上所述,国外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包括依法保护、多方合作、创新保护技术、加强教育宣传和国际合作等。
这些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帮助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验,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国际经验分享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国际经验分享近年来,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各国通过经验分享与合作,共同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本文将就国际经验分享,谈谈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国际组织的角色以及一些成功的案例给予介绍。
一、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价值。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历史和身份,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交流与共享。
此外,文化遗产也是促进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因此,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国际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际组织的角色为了加强各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合作,许多国际组织积极发挥作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UNESCO致力于保护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并通过举办国际会议、项目资助等方式,推动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此外,国际文物保护理事会(ICOMOS)以及国际科学理事会(ISC)也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国际经验分享的成功案例1. 意大利的文化遗产保护意大利以其独特的文化遗产享有盛誉。
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和政策,意大利成功地保护和传承了许多文化遗产。
例如,该国倡导将文化遗产融入教育课程,以增强人们的文化意识和认同感。
此外,意大利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技术,为其他国家提供帮助和支持。
2. 中国的文化遗产传承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中国一直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其独特的文化遗产。
中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修复和保护古建筑、举办文化遗产节庆活动以及开展相关研究和教育项目。
中国还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共同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例如,中国与国际合作组织共同开展了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促进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经验分享。
3. 荷兰的文化遗产保护荷兰作为一个小国家,成功地保护和传承了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4 12:47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11.2068.TU.20150214.1724.016.html英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经验与实践——以爱丁堡老城新城为例朱蓉吴尧(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苏无锡214122)第一作者:朱蓉,女,1976年出生,博士,副教授。
E-mail:zhurongseu@自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签定至今已经有40多年的时间,目前已有190个国家加入了公约,共有160个缔约国的981处遗产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包含759处文化遗产、193处自然遗产、29处复合遗产1。
可以说,作为一种广泛的国际行动,世界遗产可持续保护管理的意识和观念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不断推广,并深入人心。
然而,由于自然灾害与战争的破坏、环境污染、经济发展带来的快速城市化等多种主客观因素,都使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遭受到严重的威胁。
特别是近年来,针对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项目对1/en/list世界文化遗产地原真性、完整性的严重影响、世界遗产周边环境的保护监测和新建项目如何与文化遗产有机协调的问题也倍受国际遗产保护界的关注。
2作为遗产大国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先进国家,英国于1984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至今已有28项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其中包括23处文化遗产、4处自然遗产和1处混合遗产。
这些世界遗产从南到北遍布全国,且内容范畴丰富,囊括了与宗教、王室历史、历史名城古迹、近代科学与工业革命等相关的多种类型(图1)。
英国在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早,其各地区世界遗产地保护体系的建立各有特色,保护管理制度建设与各项具体措施已趋于成熟,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中,爱丁堡老城新城在长期的遗产保护发展过程中,其较为成熟的保护体系以及管理运作水平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并成为通过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取得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效益良性循环互动1995自然灾在二次大但作国王城堡和城墙、布莱尼姆宫、巴斯城、哈德良长城、威斯敏斯特宫、大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伦敦塔、坎特伯雷大教堂、圣奥斯汀教堂和圣马丁教堂、爱丁堡新旧城区、格林威治、奥克尼新石器时代遗址、百慕大群岛上的圣乔治镇及相关的要塞、卡莱纳冯工业区景观、德文特河谷工业区、新拉纳克、索尔泰尔、伦敦基尤皇家植物园、海上商业城市利物浦等23处文化遗产,“巨人之路” 及其海岸、亨德森岛、戈夫岛野生生物保护区、多塞特和东德文海岸自然遗产4处和1处混合遗产圣基尔达岛。
详见/world_heritage_sites_in_the_uk4包括:(ii): 爱丁堡新城连续规划的扩展,以及其中高质量的建筑,为苏格兰以及其它地区确定了标准,并且对18、19世纪整个欧洲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筑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iv): 爱丁堡老城和新城的同构和并置,明显反映出欧洲城市规划的重要变化,从由皇宫、修道院以及有机发展的小块土地而构成的内向、围合、防御型的中世纪城市,经过新城18、19世纪启蒙运动规划的扩展模式,发展到19世纪在老城更新中旧城的复兴和巴洛尼风格建筑的改造使用,对之后的城市环境保护政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en/list/7285例如,位于老城的爱丁堡皇家医院(Edinburgh Royal Infirmary)改造为居住、办公、服务等混合功能的开发项目Quartermile,以及洛锡安区办公楼(Lothian Regional Council Offices)改造为酒店建筑的项目,因为过度开发、不宜的建筑尺度、以及设计缺乏对环境文脉的考虑而受到社会的批评(图)。
位于Haymarket 火车站附近的一座17层酒店建筑(其位置正处于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区边缘)由于高度问题(超过了爱丁了既符合《世界遗产公约》要求,但又具有地方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
其中,在体制安排、法律架构、具体策略以及公众教育等方面的经验对我国现阶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尤其具有借鉴价值。
图1: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老城和新城Fig.1 Edinburgh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Old Town and New Town二、英国爱丁堡老城新城保护管理的经验与实践1. 综合性的体制管理模式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在保护管理体制中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综合性组织模式。
其中,历史苏格兰(Historic Scotland)是苏格兰政府的执行机构,6代表苏格兰部长7对苏格兰的历史环境进行相关的宣传、推广及保护活动。
它不仅负责苏格兰所有的世界遗产地管理,同时也负责与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相应的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爱丁堡市政府(Edinburgh City Council)是国家、中央政府的延伸和代表,它主要负责规划开发、土地使用,直接管理、监督和协调各种遗产保护,颁布城市范围内建筑遗产以及世界遗产地的特殊法令等。
在市政府机构内部有专门的世界遗产官员来处理与世界遗产相关的各项事务,并在进行城市规划系统的审批阶段起到关键的作用。
8这两者作为主导,负责了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宏观层面的政策法规与大部分资金拨款。
同时,爱丁堡老城新城还设有相对独立和专业的咨询执行机构爱丁堡世界遗产信托(Edinburgh World Heritage Trust)9,它作为第三方中介,专门处理与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有堡城堡的高度)进行了公众听证会,并引发了各界的争论(图)。
此外,Waverley Valley前原公车站的再开发Caltongate项目拆除基地内的2幢登录建筑而计划进行的综合性商业开发项目,以及由于2002年火灾而在旧城核心区Cowgate遗留空地上规划的大型建筑实体,虽然这两个项目最终都因为英国的经济危机而停滞并未得以实施,但针对爱丁堡旧城保护发展的问题已经引发了官方、民间、学术界,甚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密切关注。
6在英国与历史苏格兰具有相同职能的机构还有英国遗产(English Heritage)、北爱尔兰环境部(Department of the Environment Northern Ireland)、威尔士历史古迹保护机构(Welsh Historic Monument, CADW)。
7英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主要由文化、媒体及体育部进行统一管理。
而苏格兰的世界遗产地由苏格兰部长负责,但有新的世界遗产地提名时,则需向文化、媒体及体育部提交申请批准。
8/9自1995年爱丁堡的老城区和新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爱丁堡旧城更新信托(Edinburgh Old Town关的具体性事务,其与行政机构的紧密联系,内部以职业专家学者为核心组建技术团队,确保可以对各项保护管理项目提供经费保障和实际的技术支持,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政府因缺乏专业经验而对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还有科本协会(Cockburn Association)10、苏格兰建筑遗产协会(Architectural Heritage Society Scotland)11、苏格兰城市信托(Scottish Civic Trust)12、苏格兰国家信托(National Trust for Scotland)13等民间社团组织,共同对爱丁堡老城新城进行重要的监督、教育和推广作用。
这种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专家咨询机构、民间私人团体同时参与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运作体系模式范围广泛、执行严格,且较为完善,确保了在爱丁堡老城新城保护管理过程中的相对开放性、科学性和公正性。
2 完善具体的法律保护体系爱丁堡十分重视在规划系统和调控方面对老城新城的建筑、历史环境进行严格保护管理。
其规划政策法令、古迹保护法令、历史环境政策条例主要来自国家、区域、地方三个不同的层级。
在国家宏观层面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作为区域和地方的规划政策框架的基本法(苏格兰)(The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Scotland) Act 1997)、《1997年城市与乡村规划法》《2006年规划法》(苏格兰)(The Planning etc (Scotland) Act 2006);专门针对单体建筑、纪念物以及具有独特考古和历史价值地区的保护法律《1997年规划(登录建筑物及保护区)法令》(苏格兰)(The Planning (Listed Building and Conservation Areas) (Scotland) Act 1997)、《1979 年古迹及考古地区法令》(1979 Ancient Monuments and Archaeological Areas Act);苏格兰历史环境保护管理基本政策的指导文件《苏格兰历史环境政策》(Scottish Historic Environment Policy)(SHEP)14(2008);苏格兰政府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政策法规《苏格兰规划政策》(Scottish Planning Polic)(SPP)15。
在区域层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发展规划》(The Development Plan)、《爱丁堡与洛锡安区结构规划》(Edinburgh and the Lothians Structure Plan)。
与苏格兰政府国家、区域政策法令相比,由爱丁堡市政府颁布实行的一系列地方性政策法规则更为详细,如《爱丁堡城市地方规划》(Edinburgh City Local Plan)(ECLP)16、《爱丁堡保护区特色评估》(Conservation Area Character Appraisals)等,它们十分有效地对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建筑以及整体景观环境进行保护,同时也更具有实际操作性。
由以上分析可见,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从国家、区域、城市的不同层面,构成相当完善具体的法律保护体系,从根本上保证对世界遗产地建筑环境原真性和完整性的保护,法律内容较为细致、规范,并且具有量化标准,例如,在《规划法》中,不但明确规定了列入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四个要素“必须具有建筑学价值、历史学价值、普遍价值和与国家重要人物renewal Trust)与新城保护委员会(Edinburgh New Town Conservation Committee)于1999年合并成立了爱丁堡世界遗产信托,专门负责处理爱丁堡世界遗产地的保护管理、宣传教育、新闻推广等各项工作。
爱丁堡世界遗产信托由爱丁堡市政府以及历史苏格兰(Historic Scotland)共同管理并提供资金来源。
/10/11/12/13/Home/14/shep-publications.pdf15/Publications/2010/02/03132605/016http://88.208.222.252/website/plans/eclp/contents.htm或重要时间相关”,而且还细分了相关的时间标准,因此具有很强的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