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部队序列及领导人
中国工农红军战斗序列及长征时期各部队

中国工农红军战斗序列及长征时期各部队、中央军委的演变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中共中央于1827年7月12日在汉口成立由张国焘、李维汉、李立三、周恩来、张太雷组成的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取代原中央政治局职权。
之后连续举行会议,确定进行南昌暴动和秋收起义。
1927年8月1日,中共掌握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部分部队在南昌举行暴动,这批部队成为中共第一批独立领导的正规武装部队,这一天因而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但是该部所使用的番号依旧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下辖三个军)。
第一次使用工农革命军番号是在1927年9月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部队使用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番号,并使用了红底、中央为五角星、五角星内为镰刀斧头图案的军旗。
在随后的1927年12月爆发的广州起义中第一次使用了人民海陆军和工农红军这两个名称,但是并未组建正式的红军部队,事实上各地的中共部队使用的仍旧是工农革命军这一名称。
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军事工作大纲》,规定“在割据区域所建立之军队,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
”可以说严格意义上的中国工农红军至此方才正式诞生(之前的工农革命军各军在历史文献中往往也被通称做红军,如在改称红军第四军之前的井冈山朱毛会师后于1928年5月4日成立的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往往还是被叫做红四军)。
但是,尽管《军事工作大纲》规定了使用红军的名称,但是各军的序列和番号却没有做统一规定,各红军割据地区之间又往往互不了解,因此最初番号颇有重复。
1929年,中共中央军事部向各省委通报了各地红军概况,随后在1930年4月15日的《中央军委军事工作大纲》中规定了全国红军军级建制的番号和活动区,这时红军共有军级建制十四个,编为红(军第)一军至红十四军。
1930年5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红军代表会议,统一了红军的编制,并对军以下建制的番号和序列作出了统一规定。
1930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已有主力红军改编为七个军,但这一决定未得到各部队执行,1931年1月15日,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正式成立。
老一代革命家红军长征时的职位及年龄

老一代革命家红军长征时的职位及年龄(摘录)一、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下辖军委纵队及红一、叁、五、八、九军团)1、 .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委员、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 27岁中央政治局委员张闻天 34岁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 41岁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司令朱德 48岁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政委周恩来 36岁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云 29岁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 28岁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刘少奇 36岁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邓发 28岁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凯丰 28岁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 42岁2、军委纵队(下辖4个梯队)司令员叶剑英 37岁政委陈云 29岁第一梯队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 27岁第二梯队司令员兼政委罗彬(后为何长工)第叁梯队司令员兼政委武亭(后为李维汉) 第四梯队司令员陈庚 31岁政委宋任穷 25岁3、红一军团(下辖第1、2、15师)军团长林彪 28岁政委聂荣臻 35岁政治部主任罗荣桓 32岁参谋长左权 29岁政治部宣传部长邓小平 30岁保卫局局长罗瑞卿 28岁第一师(下辖第1、2、3团)师长李聚奎 30岁政治部主任谭政 27岁第1团团长杨得志 24岁第2团政委邓发 24岁第二师(下辖第4、5、6团)政委刘亚楼 23岁第4团团长耿飙 24岁政委杨成武 20岁第5团政委赖传珠 24岁第十五师(原少共国际师)师长彭绍辉 28岁政委肖华 18岁4、红三军团(下辖第4、5、6师。
扎西整编后缩编为第10、11、12、13团)军团长彭德怀 36岁政委杨尚昆 27岁李富春 34岁参谋长邓萍 26岁第四师师长张宗逊 26岁政委黄克诚 32岁第五师师长李天佑 20岁政委钟赤兵 20岁第10团政委杨勇 22岁第11团政委张爱萍 24岁政治处主任王平 27岁第12团政委苏振华 22岁5。
红五军团(下辖第13、34师)军团长董振堂 39岁政委李卓然 35岁参谋长陈伯钧 24岁第十叁师政委朱良才 34岁6、红八军团(下辖第21、23师,过湘江时严重受损,后并入五军团)中央代表刘少奇 36岁军团长周昆政委黄苏参谋长张云逸 42岁7、红九军团(下辖第3、14、22师)军团长罗炳辉 31岁政委蔡树藩参谋长郭天民 29岁注: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从中央苏区出发,1 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历时1年,行程2万5千里,经闽、粤、湘、黔、桂、滇、川、康、甘、陕共11省。
长征各队伍

长征各队伍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红一方面军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
1934年10月初,博古等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人决定放弃中央苏区,将中央红军主力及中共中央机构向西转移至湖南西部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这一决定未经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
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及机关直属队共七万五千至八万一千人万人,从瑞金、古城向西转移,由此开始了中央红军历时一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3]。
红二十四师和地方部队共1.6万余人则被留下在项英、陈毅等人领导下进行游击战,开始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蒋介石预见到中央红军的意图,在红军前往湘西的必经之路上集结大量兵力组成四道封锁线。
10月21日晚,中央红军在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一带突破国民革命军第一道封锁线,25日全部渡过信丰河,携大量辎重沿粤赣、湘粤湘桂边缓慢西行。
1934年11月5日至8日,突破了广东城口与湖南汝城之间的第二道封锁线。
13日至15日,在郴县、良田、宜章、乐昌之间突破第三道封锁线。
25日,中央红军决定从兴安、全州之间西渡湘江。
中央红军面对国民革命军全面进攻,于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历时5天,从广西兴安县至全州县间,才渡过湘江,突破第四道封锁线。
长征前全国红军的编制

长征前全国红军的编制:一、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下辖军委纵队及红一、叁、五、八、九军团)1、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委员、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27岁中央政治局委员张闻天34岁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41岁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司令朱德48岁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政委周恩来36岁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云29岁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28岁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刘少奇36岁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邓发28岁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凯丰28岁红军总参谋长刘伯乘42岁2、军委纵队(下辖4个梯队)司令员叶剑英37岁政委陈云29岁第一梯队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27岁第二梯队司令员兼政委罗彬(后为何长工)第三梯队司令员兼政委武亭(后为李维汉)(武亭是朝鲜人延安派领袖)第四梯队司令员陈庚31岁政委宋任穷25岁3、红一军团(下辖第1、2、15师) 军团长林彪28岁政委聂荣臻35岁政治部主任罗荣桓32岁参谋长左权29岁政治部宣传部长邓小平30岁保卫局局长罗瑞卿28岁第一师(下辖第1、2、3团)师长李聚奎30岁政治部主任谭政27岁第1团团长杨得志24岁第2团政委邓发24岁第二师(下辖第4、5、6团)政委刘亚楼23岁第4团团长耿飙24岁政委杨成武20岁第5团政委赖传珠24岁第十五师(原少共国际师)师长彭绍辉28岁政委肖华18岁4、红三军团(下辖第4、5、6师。
扎西整编后缩编为第10、11、12、13团)军团长彭德怀36岁政委杨尚昆27岁李富春34岁参谋长邓萍26岁第四师师长张宗逊26岁政委黄克诚32岁第五师师长李天佑20岁政委钟赤兵20岁第10团政委杨勇22岁第11团政委张爱萍24岁政治处主任王平27岁第12团政委苏振华22岁5。
红五军团(下辖第13、34师)军团长董振堂39岁政委李卓然35岁参谋长陈伯钧24岁第十叁师政委朱良才34岁6、红八军团(下辖第21、23师,过湘江时严重受损,后并入五军团)中央代表刘少奇36岁军团长周昆政委黄苏参谋长张云逸42岁7、红九军团(下辖第3、14、22师)军团长罗炳辉31岁政委蔡树藩参谋长郭天民29岁注: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从中央苏区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历时1年,行程2万5千里,经闽、粤、湘、黔、桂、滇、川、康、甘、陕共11省。
红军长征时领导人的年龄

红军长征时领导人的年龄楼主作者:文哥【发信资料编辑】↓道具发帖时间:2008-4-1一、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下辖军委纵队及红一、叁、五、八、九军团)1、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委员、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27岁中央政治局委员张闻天34岁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41岁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司令朱德48岁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政委周恩来36岁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云29岁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28岁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刘少奇36岁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邓发28岁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凯丰28岁红军总参谋长刘伯乘42岁2、军委纵队(下辖4个梯队)司令员叶剑英37岁政委陈云29岁第一梯队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27岁第二梯队司令员兼政委罗彬(后为何长工)第叁梯队司令员兼政委武亭(后为李维汉)第四梯队司令员陈庚31岁政委宋任穷25岁2、红一军团(下辖第1、2、15师)军团长林彪28岁政委聂荣臻35岁政治部主任罗荣桓32岁参谋长左权29岁政治部宣传部长邓小平30岁保卫局局长罗瑞卿28岁第一师(下辖第1、2、3团)师长李聚奎30岁政治部主任谭政27岁第1团团长杨得志24岁第2团政委邓发24岁第二师(下辖第4、5、6团)政委刘亚楼23岁第4团团长耿飙24岁政委杨成武20岁第5团政委赖传珠24岁第十五师(原少共国际师)师长彭绍辉28岁政委肖华18岁3、红叁军团(下辖第4、5、6师。
扎西整编后缩编为第10、11、12、13团)军团长彭德怀36岁政委杨尚昆27岁李富春34岁参谋长邓萍26岁第四师师长张宗逊26岁政委黄克诚32岁第五师师长李天佑20岁政委钟赤兵20岁第10团政委杨勇22岁第11团政委张爱萍24岁政治处主任王平27岁第12团政委苏振华22岁4、红五军团(下辖第13、34师)军团长董振堂39岁政委李卓然35岁参谋长陈伯钧24岁第十叁师政委朱良才34岁5、红八军团(下辖第21、23师,过湘江时严重受损,后并入五军团)中央代表刘少奇36岁军团长周昆政委黄苏参谋长张云逸42岁6、红九军团(下辖第3、14、22师)军团长罗炳辉31岁政委蔡树藩参谋长郭天民29岁注: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从中央苏区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历时1年,行程2万5千里,经闽、粤、湘、黔、桂、滇、川、康、甘、陕共11省。
红军长征部队序列及领导人

红军长征部队序列及领导人、著名将领长征时的年龄2011-07-08 16:58:21 来源: 作者: 【大中小】浏览:1164次评论:0条一、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下辖军委纵队及红一、三、五、八、九军团)1、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委员、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 27岁中央政治局委员张闻天 34岁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 41岁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司令朱德 48岁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政委周恩来 36岁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云 29岁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 28岁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刘少奇 36岁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邓发 28岁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凯丰 28岁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42岁2、军委纵队(下辖4个梯队)司令员叶剑英 37岁政委陈云 29岁第一梯队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 27岁第二梯队司令员兼政委罗彬(后为何长工)第三梯队司令员兼政委武亭(后为李维汉)第四梯队司令员陈庚 31岁政委宋任穷 25岁3、红一军团(下辖第1、2、15师)军团长林彪 28岁政委聂荣臻 35岁政治部主任罗荣桓 32岁参谋长左权 29岁政治部宣传部长邓小平 30岁保卫局局长罗瑞卿 28岁第一师(下辖第1、2、3团)师长李聚奎 30岁政治部主任谭政 27岁第1团团长杨得志 24岁第2团政委邓发 24岁第二师(下辖第4、5、6团)政委刘亚楼 23岁第4团团长耿飙 24岁政委杨成武 20岁第5团政委赖传珠 24岁第十五师(原少共国际师)师长彭绍辉 28岁政委肖华 18岁4、红三军团(下辖第4、5、6师。
扎西整编后缩编为第10、11、12、13团)军团长彭德怀 36岁政委杨尚昆 27岁李富春 34岁参谋长邓萍 26岁第四师师长张宗逊 26岁政委黄克诚 32岁第五师师长李天佑 20岁政委钟赤兵 20岁第10团政委杨勇 22岁第11团政委张爱萍 24岁政治处主任王平 27岁第12团政委苏振华 22岁5、红五军团(下辖第13、34师)军团长董振堂 39岁政委李卓然 35岁参谋长陈伯钧 24岁第十叁师政委朱良才 34岁6、红八军团(下辖第21、23师,过湘江时严重受损,后并入五军团)中央代表刘少奇 36岁军团长周昆政委黄苏参谋长张云逸 42岁7、红九军团(下辖第3、14、22师)军团长罗炳辉 31岁政委蔡树藩参谋长郭天民 29岁注: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从中央苏区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历时1年,行程2万5千里,经闽、粤、湘、黔、桂、滇、川、康、甘、陕共11省。
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序列

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序列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序列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2300人)军长:许继慎政委:曹大俊副军长:徐向前政治部主任:熊受暄参谋长:徐向前(兼)第1师师长:徐向前(兼)政委:李荣桂副师长:刘英第2师师长:漆德伟政委:王培吾参谋长:漆德伟(兼)第3师师长:肖方政委:姜镜堂副师长:周维炯总预备队指挥:王树声政委:曹学楷独立旅旅长:廖业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5600人)军长:贺龙政委:周逸群第4师师长:王炳南政委:陈协平参谋长:向鲁清第10团团长:张一鸣政委:吴凤卿第11团团长:覃更生政委:汪毅夫第12团团长:吴尧臣警卫团团长:贺敬卿政委:陈协平(兼)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5000余人)军长:黄公略政委:蔡会文参谋长:周子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6000余人)军长:林彪政委:罗荣桓参谋长:陈奇涵政治部主任:李涛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军长:邓萍政委:张纯清第1师师长:李实行政委:候中英第3师师长:彭鳌政委:谢翰文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6000人)军长:邝继勋政委:段德昌第16师师长:王一鸣政委:王鹤第46团团长:李子奇第47团团长:贾鸣钟政委:邱鸣禧第48团团长:程光明政委:谭抗第17师师长:许光达政委:李剑如第49团团长:刘仁载政委:戴文斌第50团团长:张海清第51团团长:陈华山政委:马三光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6400人)军长:张云逸政委:邓小平政治部主任:陈豪人第一纵队司令:李谦政委:沈敬斋第二纵队司令:冯达飞政委:袁任远第三纵队司令:韦拔群政委:李朴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5000人)军长:何长工政委:邓乾元政治部主任:柯庆施第4师师长:黄云桥政委:黄克诚第6师师长:郭炳生政委:彭雪枫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800人)司令员:张焕民政委:孙永康第一梯队:张焕民第二梯队:刘暄第三梯队:姚洗心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20000余人)军长:周建屏政委:徐振武参谋长:杜石界政治部主任:吕振球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军长:古大存政委:严汉章参谋长:古公鲁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军长:伍中豪政委:邓子恢参谋长:邓毅刚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6000人)军长:胡么冕政委:金贯真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4000人)军长:何坤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2000人)军长:蔡升熙政委:陈奇第1团团长:查子清政委:李奚石第3团团长:黄刚政委:陈西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六军军长:孔荷宠政委:于兆龙政治部主任:吴天翼第7师师长:高咏生政委:邹云谟第9师师长:李玉根政委:邱训民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军军长:肖大鹏政委:曾炳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一军军长:刘铁超政委:李任予政治部主任:陈正中国工农红军新十二军军长:左权。
长征出发时,中央红军五大军团长都是谁

长征出发时,中央红军五大军团长都是谁展开全文1934年10月,伟大的中央红军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长征。
跟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的当时有五大军团。
那么,这五大军团长都是谁呢?他们后来的成就如何?最为人熟知的当然是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了。
红一军团长是林彪,红三军团长是彭德怀,他们是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左膀右臂。
林彪和彭德怀后来都是共和国的元帅。
当时的红一军团人数最多,有接近两万人,而红三军团有一万七千多人。
林彪的政委是另一位共和国的元帅,聂荣臻。
彭德怀的政委更加厉害,他就是后来成为正国级的杨尚昆。
然后是红八军团和红九军团。
红九军团大家比较熟悉,军团长是大名鼎鼎的神枪手罗炳辉。
罗炳辉是云南人,开国将帅很少有云南省人,可惜的是,罗炳辉后来因脑溢血而病逝了。
他若不死,云南也会有开国大将或者元帅吧。
(徐海东、罗炳辉和陈伯钧)相对来说,红八军团的名气最小,因为这个军团组建比较仓促,存在时间也最短。
它在长征前夕组建,到1934年底就被撤销建制了。
红八军团长叫周昆,湖南平江人。
周昆参加过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本来是一位非常有前途的红军将领,他后来还担任了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八路军115师的参谋长。
可惜的是,周昆后来不知所踪,去向一直都是个谜。
所以也就不知道周昆在哪一年去世。
革命队伍是一个大熔炉,比的不但是体力,更是毅力,半途掉队,行百里者半九十,那就前功尽弃了。
不管后来如何,红军时期的周昆还是好样的。
最后是可歌可泣的红五军团,说起红五军团,大家立刻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两个字,悲壮。
红五军团是整个中央红军的后卫。
后卫是个什么概念?请看《绝命后卫师》,真个是气壮山河。
红五军团长董振堂更是个可歌可泣的大英雄。
他走过了长征,却最终血洒河西走廊,惨死在马家军之手。
中央红军的五大军团长,两位是元帅,两位没有活到建国后,一位不知所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军长征部队序列及领导人、著名将领长征时的年龄
2011-07-08 16:58:21 来源: 作者: 【大中小】浏览:1164次评论:0
条
一、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下辖军委纵队及红一、三、五、八、九军团)
1、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中央政治局委员、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 27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张闻天 34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 41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司令朱德 48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政委周恩来 36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云 29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 28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刘少奇 36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邓发 28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凯丰 28岁
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42岁
2、军委纵队(下辖4个梯队)
司令员叶剑英 37岁
政委陈云 29岁
第一梯队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 27岁
第二梯队司令员兼政委罗彬(后为何长工)
第三梯队司令员兼政委武亭(后为李维汉)
第四梯队司令员陈庚 31岁
政委宋任穷 25岁
3、红一军团(下辖第1、2、15师)
军团长林彪 28岁
政委聂荣臻 35岁
政治部主任罗荣桓 32岁
参谋长左权 29岁
政治部宣传部长邓小平 30岁
保卫局局长罗瑞卿 28岁
第一师(下辖第1、2、3团)
师长李聚奎 30岁
政治部主任谭政 27岁
第1团团长杨得志 24岁
第2团政委邓发 24岁
第二师(下辖第4、5、6团)
政委刘亚楼 23岁
第4团团长耿飙 24岁
政委杨成武 20岁
第5团政委赖传珠 24岁
第十五师(原少共国际师)
师长彭绍辉 28岁
政委肖华 18岁
4、红三军团(下辖第4、
5、6师。
扎西整编后缩编为第10、11、12、13团)
军团长彭德怀 36岁
政委杨尚昆 27岁
李富春 34岁
参谋长邓萍 26岁
第四师
师长张宗逊 26岁
政委黄克诚 32岁
第五师
师长李天佑 20岁
政委钟赤兵 20岁
第10团政委杨勇 22岁
第11团政委张爱萍 24岁
政治处主任王平 27岁
第12团政委苏振华 22岁
5、红五军团(下辖第13、34师)
军团长董振堂 39岁
政委李卓然 35岁
参谋长陈伯钧 24岁
第十叁师政委朱良才 34岁
6、红八军团(下辖第21、23师,过湘江时严重受损,后并入五军团)
中央代表刘少奇 36岁
军团长周昆
政委黄苏
参谋长张云逸 42岁
7、红九军团(下辖第3、14、22师)
军团长罗炳辉 31岁
政委蔡树藩
参谋长郭天民 29岁
注: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从中央苏区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历时1年,行程2万5千里,经闽、粤、湘、黔、桂、滇、川、康、甘、陕共11省。
出发时人数为8万6千人,到达陕北只剩约7千人,大约每12人中只有1人到达陕北。
二、红二方面军(下辖红二、六军团)
总指挥贺龙 38岁
副总指挥肖克 26岁
总政委任弼时 30岁
副总政委关向应 32岁
参谋长李达 29岁
1、红二军团(下辖第4、5、6师)
军团长贺龙(兼)
政委任弼时(兼)
副政委关向应(兼)
参谋长李达(兼)
政治部主任甘泗淇 31岁
第四师(下辖第10、11、12团)
第五师(下辖第13、14、15团)
师长贺炳炎 21岁
第六师(下辖第16、17、18团)
政委廖汉生 23岁
第18团政委余秋里 20岁
2、红六军团(下辖第16、17、18师)
军团长肖克 26岁
政委王震 26岁
参谋长谭家述 25岁
政治部主任夏羲
第十六师(下辖第46、47、48团)
第十七师(下辖第49、50、51团)
第十八师(下辖第53团)
注: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从湘西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10月22日至宁夏的兴隆镇、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历时11个月,行16000里,转战湘、鄂、川、黔、滇、康、青、甘、宁、陕共10省。
进行大小战斗100多次。
出发时共21000人,剩13300余人。
三、红四方面军(下辖第4、9、30、31、33军)
军政委员会主席张国焘 37岁
总指挥徐向前 33岁
副总指挥王树声 29岁
政委陈昌浩 28岁
政治部副主任傅钟 34岁
1、红四军(下辖第11、1
2、13师)
军长王宏坤 25岁
副军长许世友 29岁
政委周纯全 29岁
第11师师长陈再道 25岁
第12师师长张才千 23岁
2、红三十军(下辖第88、89、90师)
军长程世才 22岁
政委李先念 25岁
政治部主任李天焕 22岁
3、红31军(下辖第91、92、93师)
军长王树声(兼)
4、红九军(下辖第2
5、27师)
政委詹才芳 27岁
政治部主任王新亭 26岁
5、红三十三军(下辖第97、98、99师)
军长王维舟 47岁
注:1935年5月上旬,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根据地,向西策应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6年10月8日同一方面军在会宁地区会师。
历时近1年半,曾三过草地,转战川、康、甘3省。
出发时为8万余人,剩33000人。
四、红二十五军(下辖第223、224、225团、手枪团)
军长程子华 29岁
副军长徐海东 34岁
政委吴焕先 27岁
注: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离开鄂东北根据地,开始长征。
1935
年9月于陕北延川县与陕北红军会师。
历时10个月,转战豫、鄂、陕、甘等省,行程近万里。
出发时人数为2980多人,与陕北红军会师时为3400余人。
资料:
1.1955年授衔时,254位中将以上的将军中,有222人参加过长征。
其中元帅9位,将8位,上将48位,中将157 位。
2.长征开始时的平均年龄:9位元帅36.5岁,8位大将31.7岁,48位上将25.9岁,157位中将2
3.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