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视音频技术综述

3D视音频技术综述
3D视音频技术综述

数字视音频技术

1)英文缩写的中文全称 BD(Blu-ray Disc蓝光光盘) HD(High Defination高解析度) DVD(Digital Video Disc数字视频光盘) CD (COMPACT DISC激光唱片) EVD(Enhanced Versatile Disk增强型多媒体盘片系统) DTS-HD(数字影院系统) 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多媒体接口) 2) 欣赏音乐的主要内容 旋律,乐器,低中高频率成分,立体声空间感,乐器层次解析度,和声,情感抒发 3) 9C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索尼,飞利浦,松下,日立,LG,先锋,三星,夏普,汤普森 4) 美国7大制片商 华纳,20世纪福克斯,迪斯尼,米高梅(索尼)华纳,环球,派拉蒙,梦工厂(东芝) 5) 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影音制造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战略 消费类电子和影音制造的销售已经超过了家具,汽车等产品,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而从扩大内需来看,家电产品,或者说消费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了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消费结构变化,消费品质提升.第一,我们继续支持和鼓励家电企业扩展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销售,特别是要在农村市场销售方面的拓展;第二,通过商务部掌握的市场信息,向工商企业提供第一手的市场需求;第三,要鼓励中国的家电生产和销售企业走出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第四,就是要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工商业共同发展。 6) CBHD标准的中文含义?那些技术专利属于中国公司? 中国蓝光高清光盘,物理格式中的调制编码部分;音视频压缩,导航系统以及版权保护系统方面的专利是中国公司和国外公司共有. 7) 多媒体系统包括哪六个基本形式? 感觉形式;机器表示;交互技术;存储技术;传输媒介;传输媒体的操作软件 8) 当今社会的3大基本资源?能源,材料,信息 9) 多媒体技术处理的6个对象?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 10) 商业上的高清和全高清的平板显示器的分辨率各为多少? 商业高清HD:1366x768标清数字节目商业全高清FullHD:1920x1080高清节目11) 高清(倍线)DVD播放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二维分辨率升频,提升DVD视频讯号至高清息层次,还设有Dual PureCinemaProfressive Scan,对影像扫描率加倍,形成稳定清晰的影院式效果。 12) WiFi:802.11b标准, 载波频率为 2.4GHz 数码传输频率为11Mps带宽可高达 5.5Mbps通讯距离为76~122米 13) CMMB代表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 其信号传输过程为利用大功率S波段卫星信号覆盖全国,利用地面增补转发器同频同时同内容转发卫星信号补点覆盖卫星信号盲区,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构建回传通道,从而组成单向广播和双向交互相结合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 14) 模拟声信号在采样量化中的量化精度决定了音响系统的什么特性?决定信噪比 15) 模拟声信号在采样量化中的采样频率过低会影响音响系统的什么特性? 还原后的模拟声音将失去原声中的高频成分 16) DSD数字音响标准主要是哪些公司提出的? Direct Stream Digital 索尼和飞利浦 17) PCM,MIDI,DSD,SACD的英文全称是什么? PCM数字音频文件Pulse Code Modulation MIDI乐器数字接口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DSD 直接数据流Direct Stream Digital

数字音视频技术考核内容

数字音视频技术考核内容 1、声波基本要素:振幅、频率、频谱 2、彩色三要素:亮度、色调、饱和度 3、音视频输入有设备哪些? 话筒、摄像机等 4、音视频模/数(A/D)数/模(D/A)转换的设备有哪些? 非线性编辑卡、数字录像机等。 5、数字音视频节目存储介质: 磁带、光盘、磁盘等 6、模拟音频信号波形的振幅反映了是什么、频率反映了是什么? 用信号的幅度值来模拟音量的高低,音量高,信号的幅度值就大。 用信号的频率模拟音调的高低,音调高,信号的频率就高。 模拟信号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7、视频分量YUV的意义及数字化格式(比例)? 用Y:U:V来表示YUV三分量的采样比例,则数字视频的采样格式分别 有4:2:0 ,4:1:1、4:2:2和4:4:4多种 8、音频信号的冗余度有哪些? 1、 时域冗余:: (1)、幅度分布的非均匀性(2)、样值间的相关性 (3)、周期之间的相关性(4)、基音之间的相关性(5)、静止系数(6)、长时自相关函数 2、 频域冗余: (1)、长时功率谱密度的非均匀性。(2)、语音特有的短时功率谱密度。 3、 听觉冗余: ①人的听觉具有掩蔽效应。②人耳对不同频段的声音的敏感程度不同,通常对低频段较之高频段更敏感。③人耳对音频信号的相位变化不敏感 9、视频信号具有的特点: 、直观性:人眼视觉所获得的视频信息具有直观的特点,与语音信 1、直观性: 息相比,由于视频信息给人的印象更生动、更深刻、更具体、更直接,所以视频信息交流的效果也就更好。这是视频通信的魅力所在,例如电视、电影。 、确定性:“百闻不如一见”,即视频信息是确定无疑的,是什么 2、确定性: 就是什么,不易与其他内容相混淆,能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而语音则由于方言、多义等原因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含义。 、高效性:由于人眼视觉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并行信息处理系统,它 3、高效性: 能并行快速地观察一幅幅图像的细节,因此,它获取视频信息的效率要

音频的编解码

音频编码解码基本概念介绍 对数字音频信息的压缩主要是依据音频信息自身的相关性以及人耳对音频信息的听觉冗余度。音频信息在编码技术中通常分成两类来处理,分别是语音和音乐,各自采用的技术有差异。 语音编码技术又分为三类:波形编码、参数编码以及混合编码。 波形编码:波形编码是在时域上进行处理,力图使重建的语音波形保持原始语音信号的形状,它将语音信号作为一般的波形信号来处理,具有适应能力强、话音质量好等优点,缺点是压缩比偏低。该类编码的技术主要有非线性量化技术、时域自适应差分编码和量化技术。非线性量化技术利用语音信号小幅度出现的概率大而大幅度出现的概率小的特点,通过为小信号分配小的量化阶,为大信号分配大的量阶来减少总量化误差。我们最常用的G.711标准用的就是这个技术。自适应差分编码是利用过去的语音来预测当前的语音,只对它们的差进行编码,从而大大减少了编码数据的动态范围,节省了码率。自适应量化技术是根据量化数据的动态范围来动态调整量阶,使得量阶与量化数据相匹配。G.726标准中应用了这两项技术,G.722标准把语音分成高低两个子带,然后在每个子带中分别应用这两项技术。 参数编码: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利用语音信息产生的数学模型,提取语音信号的特征参量,并按照模型参数重构音频信号。它只能收敛到模型约束的最好质量上,力图使重建语音信号具有尽可能高的可懂性,而重建信号的波形与原始语音信号的波形相比可能会有相当大的差别。这种编码技术的优点是压缩比高,但重建音频信号的质量较差,自然度低,适用于窄带信道的语音通讯,如军事通讯、航空通讯等。美国的军方标准LPC-10,就是从语音信号中提取出来反射系数、增益、基音周期、清/浊音标志等参数进行编码的。MPEG-4标准中的HVXC声码器用的也是参数编码技术,当它在无声信号片段时,激励信号与在CELP时相似,都是通过一个码本索引和通过幅度信息描述;在发声信号片段时则应用了谐波综合,它是将基音和谐音的正弦振荡按照传输的基频进行综合。 混合编码:将上述两种编码方法结合起来,采用混合编码的方法,可以在较低的数码率上得到较高的音质。它的特点是它工作在非常低的比特率(4~16 kbps)。混合编码器采用合成分析技术。

数字音频技术综述

数字音频编码技术综述 摘要:本文介绍了常用的数字音频编码方式,包括MPEG系列伴音标准及Dolby Digital 标准的原理,并对这几种重要的音频编码技术的多方面性能进行了比较,最后,对数字音频压缩编码技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数字音频编码;MPEG;Dolby Digital Overview of Digital Audio Coding Technology 【Abstract】In this paper, some usual digital audio coding methods are discussed, including MPEG standard and Dolby Digital standard. And comparisons in many aspects are made between these audio coding methods. Finally, it discussed the prospect of digital audio compression. 【Key Words】digital audio coding;MPEG;Dolby Digital 1 引言 数字音频是多媒体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音频编码技术已经成为多媒体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数字音频广播(DAB)、高清晰度电视(HDTV)、多媒体网络通信等领域中。数字音频编码技术按数据量的压缩性能可分为非压缩音频(如波形音频、MIMI音频和CD音频)和压缩音频(如MEPG音频、杜比AC-3等)两类。而在网络应用中,为了提高带宽的利用率,增强数据的安全性和传输的可靠性,往往需要对数字音频进行压缩处理。一般地,根据压缩后的音频能否完全重构出原始声音可将音频压缩技术分为无损压缩及有损压缩两大类。而按压缩方案的不同,又可讲其划分为时域压缩、变换压缩、自带压缩,以及多种技术相互融合的混合压缩等等。 数字音频的发展最初是从无损压缩开始的,如70年代开始采用的类似PCM的瞬时压扩技术和块压扩技术,这种技术的编码效率低。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研究者利用人耳的掩蔽效应和临界频带的特性来进行子带编码和变换编码,出现的系统有:MUSUCAM系统、128kps的AC-2系统、AC-3系统等。90年代至今,有损压缩把音频数据的压缩率提高到12:1,也带来了音频质量的下降。比较著名的是:MP3,AAC,RM等。 2 MPEG数字音频编码标准 ISO/IEC的MPEG音频编码的标准采用了2种编码算法:MUSICAM和ASPEC。以这两种算法为基础形成了三个不同层次的音频压缩算法,三种算法对应不同的应用要求并具有不同的编码复杂度。子代掩蔽编码标准MUSICAM的编码器框图如图1所示。MUSICAM 采用了多项滤波器,将信号分割成带宽统一的32个子带。它增强了心理声学模型分析,1024点FFT是心理声学模型时域分析工具。由于MUSICAM的音质好、合理的算法复杂度和适中的时延等有点,使得它被ISO/IEC选用为MPEG音频编码的主要算法。

关于数字音频技术发展的研究

期末论文 题目关于数字音频技术发展的研究学生 年级2011级 专业教育技术学 系别教育技术学系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学号2011020080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年12月

浅谈数字音频技术发展 李雪 摘要:数字化时代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亲身经历了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目睹了它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社会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化技术已全面的进入到广播影视领域,正对我们的行业带来实质性的变革。清楚地把握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动向,对正确推进广播影视领域的数字化进程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数字音频技术;音频格式;虚拟音频系统 一、模拟与数字音频技术的关系和互补性 把握数字音频技术发展的方向,我们必须对数字音频与模拟音频技术之间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并清楚这样一个概念:音频的数字化是指把模拟的音频信号转化为数字音频信号的过程。包括采样、量化、编码三个阶段。 1. 采样指的是时间轴上连续的信号每隔一段时间间隔抽取出一个信号的幅度样本,把连续的模拟量用一个个离散的点来表示,使其成为时间上离散的脉冲序列。采样频率是每秒钟所抽取声波幅度值样本的次数,单位为kHz。一般来说,采样频率越高声音失真越小,但相应的存储数量也越大。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范围来选择采样频率。 2. 量化模拟信号通过采样后变成一个时间上离散的脉冲样品序列,但在脉冲幅度上仍会在其动态范围内连续变化。量化就是把这些在时间上离散的模拟信号无限多的幅度值用有限多的量化电平来表示,使其变为数字信号。量化时,每个幅度值通常会用最接近的量化电平来采样,这个电平也称为量化等级。量化后,连续变化的电平幅值就会被有限个量化等级所取代。从信号质量方面考虑,量化级数越大则量化误差越小,量化后的信号越接近进原信号,但同时会造成信号数据量增大,因此量化比特数的选取要权衡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3. 编码指的是把量化后的信号转换成代码的过程,也就是将已经量化的信号幅值用二进制数码表示。编码后,每一组二进制数码代表一个采样的量化等级,然后把它们排列起来,得到由二进制脉冲组成的信息流。数码率又称比特率,是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序列的比特数,通常用kbps为单位。显然,采样频率越高,量化比特数越大,数码率就越高,所需要的传输带宽就越宽。常见的如电话质量的音频信号采用8kHz采样,8b量化,码率为64kbps;AM广播采用16kHz采样,14b量化,码率为224kbps;CD音频标准为48kHz、4 4.1kHz、32kHz采样,16b量化,每声道数码率为768-70 5.6kbps。数字化是一种手段,但我们始终离不开这个模拟的世界,所以我们要清楚模拟与数字音频技术的优势和弱点。 对音频的质量上来说,数字音频通过模数/数模转换后,越接近模拟音质就越好。但是,数字化技术在音频的编辑、合成、效果处理,存储、传输和网络化,以及在价格等方面,有极大的优势。半导体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专业音频领域,为了得到温暖的模拟音质,仍旧需要采用电子管器件,如电子管话筒、电子管前置放大器和压缩器,以及功率放大器。为了与数字化音频系统配合使用,不少最新的音频专业电子管产品带有了数字接口。所以,数字化时代的音频技术,并不是弃模变数,而是两者有机的结合,取长补短,用数字化技术去追求模拟的音质,用数字化手段来弥补传统音频设备的弱点。 电脑技术已将人们带入了一个虚拟世界。音频领域也不例外,音频工作站的发展已越来越成熟,人们已称它为虚拟录音棚。虚拟音频制作系统中,包括了录音机、调音台、周边信号发生器、非线性编辑和数据库等。这种虚拟系统不仅有价格的优势,而且功能齐全,符合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要求,其音频的质量可与一些高级传统音频设备抗衡。它符合数字化、网络化的要求,其价格与传统设备相比,则更有优势。 近年来,虚拟音频制作系统对界面的外控操作上,正逐步向传统设备的操作概念发展。还与传统调音台有机结合。除Protools音频工作站已有了Pro Controls外控操作台外,索尼公司已将DMX-100调音台与Pyramix虚拟音频制作系统结合,DMX-100调音台的48路数字音频通道可通

数字音频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数字音视频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可闻声的频率范围() A.20~2000Hz B.200~20000Hz C.20~20000Hz D.200~2000Hz 2.下面哪一种相加混色产生的色彩是错误的() A.红色+绿色=黄色 B.红色+蓝色=橙色 C.蓝色+绿色=青色 D.红色+绿色+蓝色=白色。 3.不是数字图像的格式的是() A.JPG B. GIF C. TIFF D. WAVE 4.在音频数字化的过程中,对模拟语音信号处理的步骤依次为()A.抽样编码量化 B. 量化抽样编码 C. 抽样量化编码 D. 量化编码抽样 5.将声音转变为数字化信息,又将数字化信息变换为声音的设备是() A.声卡B.音响 C. 音箱D.PCI卡 6.不属于国际上常用的视频制式的是() A.PAL制 B.NTSC制C.SECAM制D.MPEG 7.数字音频采样和量化过程所用的主要硬件是() A.数字编码器 B.数字解码器 C.模拟到数字的转换器(A/D转换器) D.数字到模拟的转换器(D/A转换器) 8.信息接受者在没有接收到完整的信息前就能处理那些已经接受到的信息一边接收,一边处理的方式叫() A.多媒体技术B.流媒体技术 C.云技术D.动态处理技术

9.影响声音质量的因素不包括() A.声道数目B.采样频率 C.量化位数D.存储介质 10.我们常用的VCD,DVD采用的视频压缩编码国际标准是()A.MPEG B.PLA C.NTSC D.JPEG 二.填空(每空2分,共30分) 1.音质三要素:、和。 2.色彩三要素:、和。 3.混色的方法有:和。 4.视频冗余是指相邻帧间和每帧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相邻像素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它包含的种类有:冗余、冗余、冗余、冗余和视觉冗余。 5.色彩模型中的三基色原理是指利用、和三种色光混合,可以产生各种色彩。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常见数字音频文件格式有哪些? 2. 常见数字视频文件格式有哪些? 3.什么是5.1声道环绕立体声?

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

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 A VS Mxxxx: 201X年XX月 来源: 包括作者、单位名称等与创作者相关的信息 标题: 状态: 描述文件的版本或其他需要说明的信息,例如视频提案、DRM信息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文 中国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 会员提案专利披露与许可承诺表 根据《中国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知识产权政策》第十四、十五、十六条等相关规定,A VS会员在向工作组各专题组提交技术提案时应填写本《会员提案专利披露与许可承诺表》,作为该提案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时提交。 专题组名称:音频□视频□系统□DRM□ 提案A VS文档编号:_ 提案日期:________ 提案标题: 提案会员名称:_ 提案代表姓名(印刷体):Email: 提案代表通讯地址:邮编 电话:______ __ 传真: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案会员应当通过选中表A或者通过选中并填写表B相关部分完成此表。表C可以自愿填写。下列表格均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表格行。 表A: 提案会员在其实际知晓的范围内已获知本提案不涉及提案会员和他人的专利、专利申请和专利计划。□ 表B-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已获得授权的专利和/或已公开的专利申请□ 如果本提案中包含提案会员或其关联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已获得授权的专利和/或已公开的专利申请,提案会员应当填写下表: 表B-2: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公开的专利申请□ 如果提案会员的缺省许可义务不是RAND-RF或者POOL,当提案会员或其关联者有与此提案相关的未公

《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教学大纲

《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教学大纲《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 学时:64 学分:3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考核方式:考查 )专业学生开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选修课程。 随着多媒体技术日益成熟,使用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来处理各种媒体在师范生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显 得十分重要。 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是: 1. 使学生了解数字音视频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数字音视频技术的基本原理,具备一定的理论 知识; 2. 使学生掌握专业音视频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音视频的采集与编辑操作,并能进行典型 的艺术特效处理。 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创造能力和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本课程总授课64学时,在第六学期开设,为考查课程,其中理论教学为32学时,实践教学为

32学时。 二.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内容学时 第一章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2 第二章音频技术概述 2 第三章音频处理 8 第四章视频技术概述 2 第五章视频处理 12 第六章音视频处理技术综合应用 6 实验一音视频软件的安装与基本操作 2 实验二音频采集与编辑 4 实验三数字音频特效与合成 6 实验四视频采集与编辑 4 实验五数字视频特效 8 实验六音视频处理技术综合应用 8 合计 64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第一章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的产生与发展(2学时) 主要内容: 1. 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 2. 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3. 数字音视 频处理的主要研究内容;4. 数字音视频处理的软硬件环境。要求: 1. 了解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产生与发展过程; 2. 了解数字音视频处理的技术概况和主要研究内容; 3. 了解数字音视频处理的软硬件环境要求; 4. 了解常见的音视频处理软件及其功能特点。

视音频编解码技术发展现状和展望(四)

视音频编解码技术发展现状和展望(四) 4视音频编解码技术展望 由于数字视频编码的核心是对信号进行压缩,所以不断提高编码压缩效率仍是混合编码的主要发展目标。但是追求更高的压缩效率需要对传统的“变换+运动补偿+基于视觉的量化+熵编码”框架有所突破,给视频编码性能带来新的提升。 可伸缩的视频编码技术因为具有良好的网络适应性,所以围绕它的应用,尤其是网络环境下的应用,会越来越多。可以预见,在未来的网络视频监控中,可伸缩技术将是保证网络传输质量的一个重要实现技术。 而多视点编码方法的研究会集中在多视点视频的采集与校准,场景深度及几何信息获取(立体匹配),多视点视频编码,多视点视频通信,新视图渲染以及最终的交互或立体显示等6大关键上,这些技术的突破会为自由视点电视(FTV)、立体电视(3DTV)和沉浸感视频会议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作为SVC、MVC等各类视频编码的基础,混合框架的编码仍有很强的生命力。同时随着网络、通信、娱乐业对数字媒体的广泛需求,A VS、H.264这一代标准被普遍接受,相应的产品开发工作相当重要。包括编解码芯片、整机和系统。应用领域涉及数字电视、卫星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时移电视机、新一代光盘存储媒体、安防监控、智能交通、会议电视、可视电话、数字摄像机等等。其中,安防监控领域是音视频编解码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编解码技术在这个领域的应用,需要结合安防监控领域的特殊需求进行研究。只有在这个方向掌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我国的安防监控产业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 5 参考文献 1. ThomasWiegand, G.J.S., Senior Member, IEEE, Gisle Bj?ntegaard, and Ajay Luthra, Senior Member, IEEE, Overview of the H.264/AVC Video Coding Standard.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2003. 13(7): p. 17. 2. 周秉锋, 郑.叶., JVT草案中的核心技术综述.软件学报, 2004. 15(1): p. 11. 3. Ostermann, J., Hybrid Coding: Where Can Future Ga ins Come from?” 2005. 4. Julien Reichel, H.S., Mathias Wien, Scalable Video Coding – Working Draft 2, JVT, Editor. 2005. 5. Dr Francesco Ziliani, J.-C.M., Scalable Video Coding In Digital Video Security. 2005. p. 19. 6. Wallace Kai-Hong Ho; Wai-Kong Cheuk; Lun, D.P.-K., Content-based scalable H.263 video coding for road traffic monitor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2005. 7(4): p. 9. 7. Ser-Nam Lim; Davis, L.S.E., A., Scalable image-based multi-camera visual surveillance system, in AVSS.2003. 2003. 8. Nicolas, H., Scalable video compression scheme for tele-surveillance applications based on cast shadow detection and modelling, in Image Processing, 2005. ICIP 200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2005. 9. May, A.T., J.; Hobson, P.; Ziliani, F.; Reichel, J.;, Scalable video requirements for surveillance applications. Intelligent Distributed Surveilliance Systems, IEE, 2004: p. 4. 10. 陶钧, 王., 张军, 姜志宏, 三维小波视频编码的可伸缩性研究.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视音频编解码技术及应用

工科类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论文 题目:视音频编解码技术及应用 别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信息工程 届次: 2012届 学号: 2012041183 姓名:焦杰 指导教师:杨宇老师 2014年9月28日

视音频编解码技术及应用 (——视音频编解码技术及应用 焦杰 【摘要】首先分析了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为满足不同的需求而提出的各种音频编解码器,讨论了最常见编解码器的特征和性能。然后考虑了它们对当前和未来移动通信需求的适应性,比较了各种音频编解码器的性能。最后给出了一些音频编解码器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音频编解码器;增强的高效高级音频编码;增强的自适应多码率宽带音频编码;可变速率多模式宽带音频编码;谱带恢复。 1 引言 当今,各种各样的音频编解码器广泛应用于Et常生活中。选择哪种编解码器通常取决于以下因素:音频素材的内容类型、可用通信速率和收听场合对音质的要求。可能影响编解码器选择的其它因素,还包括标准化情形、专利费和市场品牌。尽管MP3格式已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它不适合于移动设备。近来,效率较高的编解码器(如AAC和AMR)已被提出,并为适应移动的音频应用而不断改进。 笔者将通过揭示音频编码和解码的技术原理、标准化情形以及涉及可用技术和市场需求的编解码器的适应性来评估最常见的音频编解码器,同时也考虑到移动通信领域在硬件和软件上的发展状况,分析现有和将来的音频应用,以阐明对移动音频的需求和期待。 2 音频编解码器的历史背景 音频编解码器的简短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Fraunhofer 研究所首先开始从事高质量、低码率的音频编码研究。他们的项目作为面向市场的尤里卡(Eureka)研究计划(EU一147)的一个部分得到了欧盟的财政资助。1989

数字音视频技术试卷

数字音频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可闻声的频率范围(C) A.20~2000HZ B.200~20000HZ C.20~20000HZ D.200~2000HZ 2.下面哪一种相加混色产生的色彩是错误的(B) A红色+绿色=黄色B红色+蓝色=橙色 C蓝色+绿色=青色D红色+绿色+蓝色=白色。 3.不是数字图像的格式的是(D) A.JPG B. GIF C. TIFF D. WAVE 4.在音频数字化的过程中,对模拟语音信号处理的步骤依次为(C) A.抽样编码量化 B 量化抽样编码 C. 抽样量化编码D量化编码抽样 5.将声音转变为数字化信息,又将数字化信息变换为声音的设备是(A) A.声卡B.音响 C. 音箱D.PCI卡 6.不属于国际上常用的视频制式的是(D) A.PAL制B.NTSC制C.SECAM制D.MPEG 7.数字音频采样和量化过程所用的主要硬件是(C) A.数字编码器B.数字解码器 C.模拟到数字的转换器(A/D转换器)D.数字到模拟的转换器(D/A转换器) 8.信息接受者在没有接收到完整的信息前就能处理那些已经接受到的信息一边接收,一边处理的方式叫(B)

A.多媒体技术B.流媒体技术C.云技术D.动态处理技术 9.影响声音质量的因素不包括(D) A.声道数目B.采样频率C.量化位数D.存储介质 10.我们常用的VCD,DVD采用的视频压缩编码国际标准是(A)A.MPEGB.PLAC.NTSCD.JPEG 二.填空(每空一分,共20分) 1.音质四要素:音量音调音色音品 2.室内声的组成:直达声前期反射声混响声 3.电声器件包括:传声器和扬声器 4.色彩三要素:亮度色调饱和度 5.彩色摄像机包括:单管式彩色摄像机和三片式CCD彩色摄像机 6.数字视音频存储技术包括:磁存储技术光存储技术半导体存储技术磁光盘存储技术 7.混色的方法有:相减混色和相加混色 三.简答题(每题六分,共30分) 1.什么是相干波?什么是驻波? 答:具有相同频率和固定相位差的两列波为相干波。 驻波是频率相同、传播方向相反的平面波的迭加形成的干涉现象 2.什么是非线性失真? 非线性失真:当输入扬声器中为单一频率信号时,扬声器输出声信号中含有其倍频成份,这一失真现象称为非线性失真。 3.数字音频格式有哪些?

(完整)流媒体传输协议及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1.1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1.1.1 MPEG4 MPEG全称是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它是“动态图象专家组”的英文缩写,该专家组成立于1988年,致力于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压缩编码标准化工作,原先他们打算开发MPEG1、MPEG2、MPEG3和MPEG4四个版本,以适用于不同带宽和数字影像质量的要求。 目前,MPEG1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VCD,而MPEG2标准则用于广播电视和DVD等。MPEG3最初是为HDTV开发的编码和压缩标准,但由于MPEG2的出色性能表现,MPEG3只能是死于襁褓了。MPEG4于1999年初正式成为国际标准。它是一个适用于低传输速率应用的方案。与MPEG1和MPEG2相比,MPEG4更加注重多媒体系统的交互性和灵活性MPEG1、MPEG2技术当初制定时,它们定位的标准均为高层媒体表示与结构,但随着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MPEG1、MPEG2技术的弊端就显示出来了:交互性及灵活性较低,压缩的多媒体文件体积过于庞大,难以实现网络的实时传播。而MPEG4技术的标准是对运动图像中的内容进行编码,其具体的编码对象就是图像中的音频和视频,术语称为“AV对象”,而连续的AV对象组合在一起又可以形成AV场景。因此,MPEG4标准就是围绕着AV对象的编码、存储、传输和组合而制定的,高效率地编码、组织、存储、传输AV 对象是MPEG4标准的基本内容。 在视频编码方面,MPEG4支持对自然和合成的视觉对象的编码。(合成的视觉对象包括2D、3D动画和人面部表情动画等)。在音频编码上,MPEG4可以在一组编码工具支持下,对语音、音乐等自然声音对象和具有回响、空间方位感的合成声音对象进行音频编码。 由于MPEG4只处理图像帧与帧之间有差异的元素,而舍弃相同的元素,因此大大减少了合成多媒体文件的体积。应用MPEG4技术的影音文件最显著特点就是压缩率高且成像清晰,一般来说,一小时的影像可以被压缩为350M左右的数据,而一部高清晰度的DVD电影, 可以压缩成两张甚至一张650M CD光碟来存储。对广大的“平民”计算机用户来说,这就意味着, 您不需要购置DVD-ROM就可以欣赏近似DVD质量的高品质影像。而且采用MPEG4编码技术的影片,对机器硬件配置的要求非常之低,300MHZ 以上CPU,64M的内存和一个8M显存的显卡就可以流畅的播放。在播放软件方面,它要求也非常宽松,你只需要安装一个500K左右的MPEG4 编码驱动后,用WINDOWS 自带的媒体播放器就可以流畅的播放了 AV对象(AVO,Audio Visual Object)是MPEG-4为支持基于内容编码而提出的重要概念。对象是指在一个场景中能够访问和操纵的实体,对象的划分可根据其独特的纹理、运动、形状、模型和高层语义为依据。在MPEG-4中所见的音视频已不再是过去MPEG-1、MPEG-2中图像帧的概念,而是一个个视听场景(AV场景),这些不同的AV场景由不同的AV对象组成。AV对象是听觉、视觉、或者视听内容的表示单元,其基本单位是原始AV对象,它可以是自然的或合成的声音、图像。原始AV对象具有高效编码、高效存储与传输以及可交互性的特性,它又可进一步组成复合AV对象。因此MPEG-4标准的基本内容就是对AV对象进行高效编码、组织、存储与传输。AV对象的提出,使多媒体通信具有高度交互及高效编码的能力,AV对象编码就是MPEG-4的核心编码技术。 MPEG-4不仅可提供高压缩率,同时也可实现更好的多媒体内容互动性及全方位的存取性,它采用开放的编码系统,可随时加入新的编码算法模块,同时也可根据不同应用需求现场配置解码器,以支持多种多媒体应用 1.1.2 H264 H.264是由ITU-T的VCEG(视频编码专家组)和ISO/IEC的MPEG(活动图像编码专家组)联合组建的联合视频组(JVT:joint video team)提出的一个新的数字视频编码标准,

各种音视频编解码学习详解 h264

各种音视频编解码学习详解h264 ,mpeg4 ,aac 等所有音视频格式 编解码学习笔记(一):基本概念 媒体业务是网络的主要业务之间。尤其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兴起,在运营商和应用开发商中,媒体业务份量极重,其中媒体的编解码服务涉及需求分析、应用开发、释放license收费等等。最近因为项目的关系,需要理清媒体的codec,比较搞的是,在豆丁网上看运营商的规范标准,同一运营商同样的业务在不同文档中不同的要求,而且有些要求就我看来应当是历史的延续,也就是现在已经很少采用了。所以豆丁上看不出所以然,从wiki上查。中文的wiki信息量有限,很短,而wiki的英文内容内多,删减版也减肥得太过。我在网上还看到一个山寨的中文wiki,长得很像,红色的,叫―天下维客‖。wiki的中文还是很不错的,但是阅读后建议再阅读英文。 我对媒体codec做了一些整理和总结,资料来源于wiki,小部分来源于网络博客的收集。网友资料我们将给出来源。如果资料已经转手几趟就没办法,雁过留声,我们只能给出某个轨迹。 基本概念 编解码 编解码器(codec)指的是一个能够对一个信号或者一个数据流进行变换的设备或者程序。这里指的变换既包括将信号或者数据流进行编码(通常是为了传输、存储或者加密)或者提取得到一个编码流的操作,也包括为了观察或者处理从这个编码流中恢复适合观察或操作的形式的操作。编解码器经常用在视频会议和流媒体等应用中。 容器 很多多媒体数据流需要同时包含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这时通常会加入一些用于音频和视频数据同步的元数据,例如字幕。这三种数据流可能会被不同的程序,进程或者硬件处理,但是当它们传输或者存储的时候,这三种数据通常是被封装在一起的。通常这种封装是通过视频文件格式来实现的,例如常见的*.mpg, *.avi, *.mov, *.mp4, *.rm, *.ogg or *.tta. 这些格式中有些只能使用某些编解码器,而更多可以以容器的方式使用各种编解码器。 FourCC全称Four-Character Codes,是由4个字符(4 bytes)组成,是一种独立标示视频数据流格式的四字节,在wav、a vi档案之中会有一段FourCC来描述这个AVI档案,是利用何种codec来编码的。因此wav、avi大量存在等于―IDP3‖的FourCC。 视频是现在电脑中多媒体系统中的重要一环。为了适应储存视频的需要,人们设定了不同的视频文件格式来把视频和音频放在一个文件中,以方便同时回放。视频档实际上都是一个容器里面包裹着不同的轨道,使用的容器的格式关系到视频档的可扩展性。 参数介绍 采样率 采样率(也称为采样速度或者采样频率)定义了每秒从连续信号中提取并组成离散信号的采样个数,它用赫兹(Hz)来表示。采样频率的倒数叫作采样周期或采样时间,它是采样之间的时间间隔。注意不要将采样率与比特率(bit rate,亦称―位速率‖)相混淆。

《数字音频技术》教学大纲

《数字音频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专业课。 2.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字音频在数字媒体技术中的重要作用,熟悉掌握数字音频的采集方法和不同文件格式的具体应用。会对采集的数字音频进行除噪、调整和特效处理,会利用音频编辑软件进行单轨、多轨的编辑输出。熟悉掌握影视动画、广告片头、游戏音效等方面的配音制作方法,掌握Audition 和Nuendo软件的使用和操作,会刻录CD音乐光盘。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数字音频概述 1. 数字音频的优势 2. 数字音频应用领域 3. 数字音频系统的构成 4. 知识拓展 教学要求:了解数字音频的特点及应用。 掌握数字音频的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和相关知识。 第二章数字音频基础 1. 声音的构成 2. 声音的特性 3. 音频数字化原理 4. 常见数字音频压缩格式 5. 知识拓展 教学要求:了解声音的三要素及声学特征。 掌握影像数字音频的相关参数及压缩编码格式。 第三章数字音频处理方法

1. 混音基础 2. 混音流程和方法 3. 声音调整及输出 4. 知识拓展 教学要求:了解数字音频处理方法中混音的概念和原理。 掌握混音流程和方法,会对声音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第四章配音基础 1. 视听语言 2. 配音的艺术 3. 配音流程 4. 知识拓展 教学要求:了解声音的配音基础和艺术基础。 掌握配音、配乐的方法和流程,会进行同期配音和后期配音。第五章数字音频处理软件 1. 数字音频处理软件概述 2. Adobe Audition软件应用 3. 采集和除噪 4. 单轨剪辑和音效处理 5. 多轨编配 教学要求:了解数字音频软件的功能及作用。 掌握安装使用声音编辑软件Adobe Audition的方法。 第六章数字制作实例 1. 贴唱 2. 广告音乐制作实例 3. 动画片音乐制作实例 4. 游戏音效设计实例 5. 音乐CD刻录 教学要求:了解数字音频制作的应用。 掌握数字音频制作中的应用技巧。 第七章Nuendo电脑音乐基础 1. Nuendo简介

音频编解码介绍

音频编解码原理介绍 一.为什么要进行音频编解码 二.音频编解码原理 三.几种基本音频编解码介绍 一、为什么要进行音频编解码 随着人们对多媒体图像和声音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清晰数字电视(HDTV)和数字电影中不仅应有高质量的图像,也应当具有CD质量的立体声。因为用数字方法记录声音比用模拟方法记录声音具有更强的优势,例如传输时抗噪声能力强、增加音频动态范围、多次翻录没有信号衰减等。但是数字声音最大的缺陷是记录的数据量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在传输过程中,传输数字声音需要占用很宽的传输带宽;其二是在存储过程中,需要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所以在数字音频中需要采用数字音频压缩技术,对音频数据进行压缩。 二、音频编解码原理 每张CD光盘重放双声道立体声信号可达74分钟。VCD视盘机要同时重放声音和图像,图像信号数据需要压缩,其伴音信号数据也要压缩,否则伴音信号难于存储到VCD光盘中。 一、伴音压缩编码原理 伴音信号的结构较图像信号简单一些。伴音信号的压缩方法与图像信号压缩技术有相似性,也要从伴音信号中剔除冗余信息。人耳朵对音频信号的听觉灵敏度有规律性,对于不同频段或不同声压级的伴音有其特殊的敏感特性。在伴音数据压缩过程中,主要应用了听觉阈值及掩蔽效应等听觉心理特性。 1、阈值和掩蔽效应 (1) 阈值特性 人耳朵对不同频率的声音具有不同的听觉灵敏度,对低频段(例如100Hz以下)和超高频段(例如16KHZ以上)的听觉灵敏度较低,而在1K-5KHZ的中音频段时,听觉灵敏度明显提高。通常,将这种现象称为人耳的阈值特性。若将这种听觉特性用曲线表示出来,就称为人耳的阈值特性曲线,阈值特性曲线反映该特性的数值界限。将曲线界限以下的声音舍弃掉,对人耳的实际听音效果没有影响,这些声音属于冗余信息。 在伴音压缩编码过程中,应当将阈值曲线以上的可听频段的声音信号保留住,它是可听频段的主要成分,而那些听觉不灵敏的频段信号不易被察觉。应当保留强大的信号,忽略舍弃弱小的信号。经过这样处理的声音,人耳在听觉上几乎察觉不到其失真。在实际伴音压缩编码过程中,也要对不同频段的声音数据进行量化处理。可对人耳不敏感频段采用较粗的量化步长进行量化,可舍弃一些次要信息;而对人耳敏感频段则采用较细小的量化步长,使用较多的码位来传送。 (2)掩蔽效应 掩蔽效应是人耳的另一个重要生理特征。如果在一段较窄的频段上存在两种声音信号,当一个强度大于另一个时,则人耳的听觉阈值将提高,人耳朵可以听到大音量的声音信号,而其附近频率小音量的声音信号却听不到,好像是小音量信号被大音量信号掩蔽掉了。由于其它声音信号存在而听不到本声音存在的现象,称为掩蔽效应。 根据人耳的掩蔽特性,可将大音量附近的小音量信号舍弃掉,对实际听音效果不会发生影响。既使保留这些小音量信号,人耳也听不到它们的存在,它属于伴音信号中的冗余信息。舍弃掉这些信号,可以进一步压缩伴音数据总量。

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知识产权政策

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知识产权政策

————————————————————————————————作者:————————————————————————————————日期:

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知识产权政策 (2004年9月12日第十次工作会议通过实施) (2008年3月29日第二十四次工作会议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知识产权政策文件(“知识产权政策”)规定了中国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工作组”)的与制订A VS技术标准的整个过程及其所产生的标准文 档相关的知识产权的管理规则。 第二条通过签署A VS会员协议,会员书面承诺该会员及其关联者及其工作组成员同意并遵守本知识产权政策的条款。 第三条本知识产权政策是A VS会员协议的必要组成部分,并通过引用纳入会员协议。 第二章、定义 第四条对于在本知识产权政策中使用并且在A VS章程、A VS会员协议和A VS章程细则中已有定义的词语,其含义应遵从有关文件中的定义。以下词语在本知识产 权政策中定义为以下含义: 1、“符合部分”仅指有关产品或服务中实施并符合最终A VS 标准的所有相关规范性要求的特定部分,这些规范性要求应当 在最终A VS标准中明确公开,并且其目的是为了使产品或服 务能够实现该最终AVS标准所定义的解码、编码、发送数字 媒体或识别和实施权利管理。 2、“必要权利要求”是指根据授权或公布专利的所在国法律, 被最终A VS标准的符合部分不可避免地侵权的该专利中的某 一权利要求,且仅限于该权利要求。 专利的某一权利要求被不可避免地侵权,是指该侵权不可能在 实施最终A VS标准时通过采用另一个技术上可行的不侵权的 实施方式予以避免。 必要权利要求不包括,并且许可也不适用于:(1)不符合上文 规定的其他权利要求,即使该权利要求包含在同一件专利中; (2)在最终的A VS标准文档中引用或以参考方式包括在内的 其他标准中涉及的权利要求;(3)制造或使用符合最终AVS 标准文档的任何产品、服务及其部分时可能必要,但没有明确 地在该标准文档中描述的实现技术。 3、“专利”是指许可方或其关联者拥有的或者在无需向非关联 第三方付费的情况下有权许可的,在任何国家授权的任何专 利、可执行的发明证书、授权的实用新型、或公布提请异议的 任何可执行的专利申请或实用新型申请,但不包括外观设计专 利和外观设计登记。 4、“规范性参考文件”是指并非由工作组制定而是通过引用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