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生态建设思考
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修复如何结合

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修复如何结合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修复的结合已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
这不仅关乎城市的美观,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提升以及生态平衡维护的关键所在。
城市园林绿化,顾名思义,是在城市范围内进行的绿化工作,包括公园、街道绿化带、社区花园等的建设和养护。
它为城市增添了绿色和生机,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空间,同时也能改善城市的小气候,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
生态修复则是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重建,使其重新具备自我维持和发展的能力。
这可能涉及到对河流、湖泊、湿地等水域生态系统的修复,对矿山、废弃地等土地生态系统的整治,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那么,如何将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修复有机地结合起来呢?首先,规划先行是关键。
在城市规划阶段,就要充分考虑生态修复的需求,将园林绿化纳入整体规划之中。
例如,在规划新的城区时,可以预留出足够的绿地空间,避免过度的城市化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同时,对于已经建成的区域,可以通过评估生态状况,制定针对性的园林绿化和生态修复方案。
在植物选择方面,要注重本土植物的运用。
本土植物适应本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具有更好的生态适应性和稳定性。
它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生长和繁衍,还有助于维护本地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例如,在北方城市,可以选择杨树、柳树、槐树等树种;在南方城市,则可以种植樟树、榕树、棕榈树等。
此外,还可以搭配一些具有生态功能的植物,如能吸收污染物的植物、吸引昆虫和鸟类的植物等,以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稳定。
水生态系统的修复也是重要的一环。
城市中的河流、湖泊往往受到污染和破坏,通过生态修复手段,可以改善水质,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功能。
比如,采用人工湿地技术,种植水生植物来净化水体;建设生态驳岸,增加水岸的植被覆盖率,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和繁殖的场所。
对于废弃地和矿山的修复,园林绿化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将这些荒地变成绿色的空间。
关于城市园林绿化的几点思考

关于城市园林绿化的几点思考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在不断增加。
因此,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切实加强园林绿化工作,以满足居民对环境保护的需求并加快园林建设的进展。
基于此,本文对城市园林绿化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思考引言城市是人们进行日常生活和实现发展的重要空间。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必须保护园林绿化和生态环境,重视精神文明和绿色环境的建设,以促进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问题1、城市园林绿化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持近年来,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城市对园林绿化十分重视。
但鉴于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持,盲目追求大批量,大多数情况花费大量资金,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城市绿化管理的许多细节被忽视,园林绿化的生态调节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甚至有些地区出现绿化植物不协调的问题。
如果城市园林绿化选择的绿色植物不适合当地的生态条件,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的绿色植物死亡,很容易对城市人居环境造成不良效果。
因此,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多学习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丰富园林绿化相关理论,采取更适合区域特点的建设和管理模式。
2、各部门未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协调配合城市管理需要不同部门的协调和有效配合。
但在城市建设初期,各部门职责分工并不明确。
后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一些管理职责出现了重叠和冲突,如基础设施用地、园林用地、住宅用地、地下设施维护、绿化恢复等。
目前,全市各部门尚未逐步形成良好的协调配合。
一旦出现问题,他们大多数情况推卸责任,无法确定责任归属。
通常由上级部门牵头调解解决。
这种管理模式效率低下,很容易浪费绿植宝贵的维护时间。
大多数情况应当需要分配大量的资源进行修复和维护,问题解决的高度不够,从而致使问题解决存在大量的审批流程。
这不仅费时费钱,而且对城市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久而久之,人们对相关部门的认可度就会降低。
3、居民合作意识淡薄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是我国城市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效结合的成果。
对城市园林生态建设问题的探讨

对城市园林生态建设问题的探讨城市化进程伴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影响也越来越快,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问题比较突出,对提高环境质量的呼声不绝于耳,城市园林作为影响人们居住环境的一个主要因素,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是任何其他因素无法比拟的。
城市园林建设是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集中表现,是该城市居民展现道德建设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城市园林这些无法取代的作用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因此,这些年来,园林工作者在城市园林的建设过程中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一、城市园林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一)盲目引种新品种,缺少驯化,导致部分苗木由于生境不良而爆发病虫害近年来,由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部分城市在绿化建设过程中忽视甚至避而不用乡土树种,转而追求一些不适应当地环境的外来树种,且不加论证盲目引种。
虽然这些树种可能短期内在园林景观上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由于部分新引进的植物往往不适应环境变化,表现出生长不良,容易感染病虫害。
(二)城市园林绿化中缺乏先进的园林设计理念城市园林设计是植根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设计。
城市园林设计人员需要从城市整体规划中汲取营养和力量,设计出符合该城市发展的特色园林。
但当今城市园林设计的现状却是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尚未明确,城市园林设计人员的设计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同时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滞后也影响了城市园林设计人员观念的创新,进而影响到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多变性。
(三)占绿毁绿现象偶有发生,市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
目前,大部分城市的保护园林绿化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城市执法部门的执法受到限制,占绿毁绿现象偶有发生。
尤其是城市外围的一共村民小组居住区,对于城市绿化树木乱砍滥伐。
城市档口门前绿化树木被破坏,一些大树古树亦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绿地中的公共设施,如垃圾桶或是健身器材偶有诃到破坏;为穿越马路而践踏缘地的行为在公园、道路可以见到,等等,这些占绿毁绿的现象偶有发生。
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建议与思考

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建议与思考目前,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加强,城市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特别关注生态环境的建设,以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创造优美的人居空间。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负反馈调节功能的主要部分[1]。
1.目前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1.1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规划开头,建筑紧跟,园林收尾”[2]已成为城市建设的固定序列。
这种作法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破坏了原有的地形和地貌,影响了城市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致使城市无地区特色,千城一面。
另外,许多城市园林绿化缺乏长期的高标准的统一规划,园林绿地的安排具有很高的随意性。
往往采取“见缝插绿”、“拆房建绿”等应急措施,而不是“规划建绿”。
园林绿化从总体布局上缺乏统一性,难于张显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功能。
1.2绿地比重偏低、分布不均城市绿地是一个能进行自我维持和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其环境的适应和改造环境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营建规模和结构配置。
据研究,城市绿地率至少应达到40-45%才有可能较有效地起到调节小气候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效果[3],因此提高绿地面积和绿地覆盖率对促进城市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1年6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中提出到2005年全国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绿地覆盖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m2。
而目前我国多数城市的绿地率均低于30%,如吉林市为32.14%,北京市为28%,上海市为17.8%[4]。
城市绿地分布不均,大型绿地缺乏。
绿地组成相对独立性不强,城市绿化很大程度上局限于按道路、河流或建筑物的周际规划绿地,而未能按人口稠密程度、环境质量等来规划绿地整体布局。
1.3植物种类相对单一、群落结构简单城市园林绿化中,特别是在北方城市,可供选择的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致使许多城市的园林植物景观大同小异,特色不突出,未能充分发挥乡土植物的绿化潜力。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设计的创新思路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设计的创新思路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有效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在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设计中,创新思路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一些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设计的创新思路,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生态建设在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设计中,生态建设是一大创新思路。
我们可以通过引进本土植物物种,营造更加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植被群落。
此外,可以在园林设计中加入一些生态元素,例如湿地、绿色屋顶等。
这些创新设计可以提供更好的生态系统功能,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使得园林绿化工程更具可持续性。
二、智能化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技术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利用传感器、自动喷灌设备等智能化设备,可以实现对植物生长环境的精确监控和调节,更好地适应各类植物的需求。
此外,还可以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对园林绿化工程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三、绿色材料的应用传统园林绿化工程中常常采用的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对环境的破坏,维护成本高等。
因此,在施工设计中应首选绿色材料,例如可降解材料,可以减少园林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优质的绿色材料能够提高工程的耐久性和美观度,为人们创造更好的使用体验。
四、景观整合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设计中,景观整合也是一项重要的创新思路。
通过将不同类型的景观元素融合在一起,例如水景、绿植、雕塑等,可以创造出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的景观效果。
同时,景观整合也能够提高场地的空间利用效率,实现功能区域的最大化利用。
五、可持续性发展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设计中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创新思路。
在设计中应注重节能、节水等环保原则,合理配置资源。
例如,在设计喷灌系统时,可以采用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减少对市政供水的需求。
此外,在植物选择上也应优先选择耐旱、耐盐碱等适应性强的植物,以降低维护成本。
关于城市生态建设中园林绿化的思考

关于城 市生态建设 中园林绿化 的思考
摘要 : 随 着经 济 的快 速发 展 , 人 们 已越 来 越认 识 到 加 强城 市 园林 绿 化建 设 , 改善 城 市 生态 的重 要 性 。 园林 绿化 在 改善 城 市小 气 候, 监 测 城市 环境 方 面有 着 重要 而 积极 的作 用 。而 我们 在 园林 绿化 过 程 中 , 仍存 在 着栽植 不 科 学 , 管理 不 科学 等 问题 。 所以, 必 须科 学 规 划城 市 园林 绿化 , 科 学 管理 城 市 园林 植 物 。 关键 词 : 生 态建 设 ; 园林 绿 化 ; 科 学规 划 ; 科 学管理 ;
众所周知 , 植物的品种是多种多样的 , 而它们的生长习性也是变化多端 的。 譬如说: 有 些植 物 不受 季节 控 制 、 四季常 绿 , 有 些植 物会 落 叶 ; 有些 植 物需 要 充 足 的阳光 、 肥 沃 的土 壤 , 有 些 植物 则怕 光 、 无 土 质要 求 。而 由于 园艺 师对
林绿化过程中, 仍存在有许多问题有待改善 。而在这些问题之 中, 栽植不科 学, 管理 不科 学最 为 突 出。
( 一) 栽植 不科 学
城市生态建设 中承担着改善城市小气候 , 监测城市环境的作用。
( 一) 改善 城 市 小 气候
首先 , 园林 植 物可 以调 节 温度 。 园林 绿 化可 以调 节 气 温 , 起到 冬 暖夏 凉 的 作 用 。在 炎 热 的夏 季 , 树木 庞 大 的叶 面积 可 以遮 阳 , 能 有 效地 反 射 太 阳辐 射 , 大大 减少 阳光 对地 面 的直射 。 树 木通 过 叶片 蒸发 水 分 , 可 降低 自身的 温度 , 提 高附 近 的空 气湿 度 。 因而夏 季 绿地 内 的气 温较 非 绿地 气 温低 3~5 ℃, 较 建 筑 物 地 区 的气 温 降低 1 0 %左右 。因此 , 城市 绿地 面 积大 、 覆 盖率 高 , 能有 效 地 改
加强德令哈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思考

事, 从本部 门做起 , 从本单位做起 , 全方位搞好园林绿化。相 关部 门应积极倡导市民做好全 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宣传工作 ,
明确 园林 绿化 是 每个公 民应 尽 的义务 。
32 加 大 宣传 力度 , 化全 民绿化 意识 . . 强
加大宣传力度 , 努力提高全体市民的园林 意识和环境意 识, 树立爱绿 、 植绿 、 护绿的社会公德 , 以强化全民绿化意识 。
2 园林建 设投入 不足 , . 4 资金 缺 乏
在 园林绿化中 , 由于缺乏资金 , 发展人工林经费严重不
足 , 乏珍贵 树种 的引种 驯化基 地 和花卉 采种 基地 。 缺 2 侵 占绿 地 、 . 5 滥伐 林木 现 象 时有 发 生
神文 明建设 、 改善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其作用主要表
上; 园林管理体制还需理顺 , 监督机制也不够完善。
的树丛可以减弱噪音 5 lB 乔灌草结构带 3m可降低噪音 -d ; 0
3 5 B。 - d
3 加 强德 令 哈市 园林绿 化建 设 的对策措 施
31 提 高对 园林绿 化的认 识 .
1 改善 城 市小 气候 . 4
强德 令 哈市 园林 绿 化建 设 , 应该 把 园林 绿化 看 作份 内 就
城市绿林在酷热的夏季 , 其枝叶形成浓郁覆地, 直接遮挡 来 自太阳的辐射, 而且也阻挡了来 自地面、 墙面和其他相邻物 体的反射热, 同时城市绿化地有强烈蒸散作用 , 它可消耗掉太 阳辐射能量的 6 %~ 5 因而能使城市气温显著降低 , 0 7 %, 高温 持续时间明显缩短, 在多风的天气里 , 也能使风速降低。
33 从 实际 出发 , 力使 生物 多样 化 . 努
园林绿化施工复盘与思考

园林绿化施工复盘与思考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美化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园林绿化的施工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工程质量的把控,还要思考如何提升施工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以下是我对园林绿化施工的复盘和思考:一、复盘施工质量在园林绿化施工中,施工质量是首要的考量因素。
我们需要针对项目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复盘,查找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首先,需要对工程质量进行考核和评估。
通过对植物的生长情况、景观设施的稳定性、水域的水质等指标的监测,可以评估出园林绿化的整体质量。
同时,需要做好基础设施和设备的维护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影响施工质量。
其次,要加强对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管理。
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耐久性和美观程度。
因此,我们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选择材料,并加强对材料的检测和管理,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最后,要完善工程施工流程。
通过对施工工艺的复盘,优化施工流程,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
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可控。
二、思考施工效率在园林绿化施工中,提高施工效率是提高项目交付速度和提升项目品质的关键。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优化施工过程,提高施工效率。
首先,要合理规划施工进度。
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执行,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
同时,要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和机械设备,减少因资源不足而导致的施工延误。
其次,要提高施工作业效率。
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设备,简化繁琐的施工步骤,提高施工效率。
例如,可以利用机械设备替代人工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最后,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直接决定着施工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同时,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同时保证安全。
三、思考可持续性发展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园林绿化生态建设的思考
【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而且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现在,人们的生活不仅仅限于住在豪华的别墅、开高档的轿车、吃最贵的大餐等等,而是把目光专注在了园林绿化生态建设上。
现在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受到了很严重的破坏,所以我们应加强园林绿化建设。
不仅要考虑景观效益更要注重生态效益。
因为,只有有了更舒适的生存环境,人们才能更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本文主要对园林绿化生态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对人们生产及生活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园林绿化;生态建设;问题;方法
1前言
二十一世纪,人们对园林绿化生态建设是越来越关注了,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所以,我国是一个工业化国家,需要各个产业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各个化工厂会使空气质量受到严重污染。
所以就需要合理的园林绿化,人们对园林绿化的关注不仅仅是它可以使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让人们感觉到舒适的感觉,而目的在于合理。
园林绿化能给人们营造出一个更舒心的生活环境,在这样一个舒适的环境下,人们才可以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让人们更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园林绿化生态建设对人们的生活很重要,所以,对城市建设我们更不能马马虎虎的,要规划的合理。
但是,在生态建设时还同样存在
一些严重问题。
2我国城市绿化管理中常出现的诸多问题
2.1不能够合理安排和管理树种
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有了显著的提高,大多数人已经住进了楼房或者是别墅。
这样,就节省了很多的土地面积,同时就可以使绿化面积加大了。
但是,有些城市为了节省出财务支出,在城市绿化方面只采用几种树种,而且这些树种安排不够合理,有的表现在树种高低不齐,排列较紧密等等。
有的时候到了各个季节,也会出现大量的病虫害,没有人对树木进行管理,最后,可能由于病虫害或者无人管理的原因导致树木死亡。
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园林绿化也没得到很好的生态效益。
2.2城市绿化结构布局不够合理
从目前来看,城市绿化结构比较单一,种类不够齐全,大多数只是一些树木,没有把花草和树木合理安排种植,而且在季节上出现很大的差别。
绿化带都是用树堆积成片的,这样不仅不能美化环境,显得也比较杂乱无章,更不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良好的生活环境。
2.3对城市绿化不注重管理
园林工作者只是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但是后期对树种的管理工作做的不够到位,没有定期的进行除草和修剪,也没有对树木的防治工作做到位。
不对绿化带进行定期的科学管理,植物不会保
持良好的状态生长,更带不来好是环境效益。
我国现在城市绿化的养护远远没有达到现实生活城市建设的要求。
人们也只是注重表面上的管理,例如:不同是季节,会出现大量的病虫害来破坏树木,人们往往是等到出现病虫害严重时,才对其进行治理。
等到病虫害刚刚没有时,就立即停止用药,没有对树种进行巩固用药,导致病虫害又会大量繁殖,进一步又破坏到树种。
2.4存在破坏城市绿化现象
现在,人们的生活已经大大提高了。
但是,有部分人的素质却还没有明显的提高。
比如:走在路上,手里有垃圾时,他不会扔到垃圾箱内,而是直接扔到绿化带里,这样就会使绿化带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有的时候我们也常常看见人们外出散步时,也会带上自家的狗,而它会到绿化带内乱跑,践踏里面的草坪,这样看上去既不美观,也把绿化带给破坏了,绿化效果也不会有大的成效。
还有的时候人们在草地上进行休息或是娱乐,也会使绿化带受到破坏,达不到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
3城市绿化的重要性
3.1净化空气,降低污染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氧气,而氧气是通过种植的这些植物制造出来的。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有些工业生产上产生的有毒气体也可能会被植物吸收。
这样,这些有毒气体不会被人体所吸收。
所以,城市绿化不仅仅可以净化空气,降低污染,也
使人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
3.2降低噪音,调节大气湿度
温度过高,会使植物的蒸腾作用变强,尤其是在夏季中午是时候,叶片通过蒸腾作用会从植物的叶片中蒸出大量的水分,从而调节了大气中的湿度,树木多了,还可以降低噪音,我们可以在小区绿化带和学校操场多种植一些花草树木,这样可以使人们更好的休息和学习。
3.3可以美化城市,消除疲劳
生活在这个竞争力比较激烈的社会,人们的学习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容易产生疲劳的感觉,这时,我们可以向窗外远看一些绿色植被,这样不仅消除了疲劳感,更减轻了压力。
绿色城市的规划,还可以美化城市,增加了一些生气,使城市不会显得太单调。
有了这些花草树木的点缀,整个城市也会更加协调,更有生机。
4解决出现问题的对策
4.1合理安排树种
在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考虑到规划的是否美观,甚至只是片面的想,只要是植被是活的就可以,而是把树种栽好后能否以最佳的状态生长着是关键。
如果没有保持良好状态生长,城市建设我们也只是做到了表面功夫,没有实现它的真正价值。
不同的地区,要根据各地区的气候、温度等条件,对树木进行选择,尽量选择一些净化能力强的树种,来消除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合理种植。
这样不仅达到美观的效果,而且更能净化空气,使人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4.2合理的安排城市绿色布局
要尽量多选择几种适合本地区生长的树种。
因为不同的树种对空气的净化作用是不同的。
不要只注重观赏性,关键在于是否对城市绿化建设起作用。
公园和道路两侧都要种植足量的树种和花草,这样早上起来晨跑锻炼的时候可以呼吸道新鲜的空气,看见这些植被也会使心情更加的舒畅。
例如:杨树、柳树对二氧化硫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而榆树、刺槐等对氟污染具有很强的修复功能。
所以,不同的树种要合理的布局,合理种植。
对不用的荒地也要栽一些树木,这样可以起到防风护林的作用。
4.3定期对城市绿化进行管理
城市绿化建设不能仅仅注重在种植树木上,后期的管理更为重要,合理种植之后,还要定期的进行管理。
比如:对绿化带要进行锄草、浇水和修剪,使植物吸收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修剪可以看起来更加整齐,美观。
在不同的季节,会出现各种病虫害,所以,我们要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原则。
不要等病虫害严重了才加以管理,要做好预防工作。
出现病虫害时,要合理选择药物,定期、适时、适量的进行喷洒,不要选择有毒性大和对空气和身体有害的药物,因为喷洒到树木上,不仅污染了空气,也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伤害。
在冬天时还要做好对植物的保护措施,以防温度过低
会把植物冻死冻伤。
这样开春的时候植被才会生长的更好。
4.4提高绿色环保意识
目前,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还没有得到加强,对城市绿化带的保护工作做的不够完善,目前还是一个比较难的课题,政府可以加大宣传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做好监督工作,采取奖惩措施,减少人为造成的破坏,对乱砍乱伐现象可以及时举报,奖励举报人员。
园林部门还要定期的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工作,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园林绿化进行管理,把城市中该绿化的地方都种植上花草树木,加大城市的绿化面积。
5小结
我们的园林绿化生态建设对人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园林绿化生态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能否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下生活、工作和学习。
有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人们才可以以健康的心态工作。
但是,园林绿化生态建设仍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所以,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园林绿化生态建设进行科学的管理,这样就需要园林工作者踊跃的投入到建设生态环境工作中去,让人们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