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姓名用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民姓名用字

1中国人姓名中冷僻字的使用情况

的大约有2800多个。在这两千多个姓氏中,大姓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姓公民就占全国人口总量的40%。大姓与惯常普遍的人名用字组合便形成重复率极高的姓名形式,一个名为“中国姓氏权威”的博客于2007年公布的《中国重名最多的50个姓名列表》显示“张伟”、“王伟”、“王芳”、“李伟”、“王秀英”居于列表前

五位,是当今中国最大众化、最“流行的”名字。该博客称其数据来源

是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数据显示全国有“张

伟”290607人,“王伟”281568人,二伟数量庞大,甚至超过了冰岛和

马尔代夫两国人口数量之和。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社会内部人员信息

流动性增强,姓名相同的人在生活诸方面遇到了意想不到的身份证明问题――升学就业,户籍管理,储蓄信贷,社会保障……跟随自己多年的名

字居然会带来如此多的烦恼与不便,这在以前是未曾预料的。

“赐子千金不如授子一艺,授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名早已超越了本身的符号性,传承着人的情、意、志,蕴含了人的精、气、神。父母授子以好名,将自己对后代的希冀与祝福包蕴在名中,给姓名的同时希望文字中的好运能伴随子女一生。于是为孩子取个寓

意好、读音好、字形好的“三好”名字是家长们要考虑的大事。如今

孩子越来越多,好名字也层出不穷,无论选什么样的字做名字似乎都会

和别人重名。年轻的父母自然不愿意自己的宝宝与别人家的宝宝“撞名”,于是就找到了一种省时省力的办法――求助于“起名公司”,希

望能从姓名专家处求得美名。但所谓的“专业人士”并未意识到人之

姓名是别人用的多,换言之姓名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理应“在考虑个

人使用方便的同时兼顾社会使用方便”(苏培成,2003),很多起名公司

夸大了姓名的个性特征,只要不与他人重名,怎样的形式都能够。作者

早些年曾在一家起名公司的宣传手册上了解到这样几条取名方法论,虽

不是原文,但经归纳后仍不失要义:一,取两个字以上的名;二,自造复

姓(父姓+母姓);三,使用符号、数字及自造汉字(自造的汉字多来源于

公司首席周易大师);四,使用不常见的汉字(冷僻字)。在理论指导下,

一个个新颖、新奇、奇怪、怪异的名字持续涌现,现举例若干:马啸中

原(1990年生),这属于第一类;夏曲佳硕(2003年生)、李冠清华(1999

年生)、吴唐亦多(1991年生),这是第二类,自创的复姓;张一A、赵C,

属于第三类,由数字、符号或字母构成的名字;李垚辰、李龑,姓名中包

含不常用的冷僻字,为第四类。

2005年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行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换发工作。在此过程中因为名字中的冷僻字计算机字库中并未完全收入,很多姓名

中含有冷僻字的公民无法按时领取证件。就此问题公安部组织全国各

级公安机关,收集涉及姓名、地名方面的冷僻字3万多个,将其与北大

方正字库已收字相比对,最后确定字库未收入而实际使用的冷僻字4600个。对于新增的4600个字,公安部门联合相关机构对其逐一实行编码、造字并制成新的字符软件,安装到各制证中心。如此一番努力让身份证

被暂缓发放的居民最终拿到了自己的身份证明,可其间花费了个人及社

会组织、机关单位的大量时间、精力和财力,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资源

浪费。

2生僻字及人名用字中的生僻字

2.1生僻字的概念

即将出台的《规范汉字表》依据社会通用度将汉字分为四级:一级字,约3500字,略相当于原《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二级字,约4500字,略

相当于原《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除常用字以外的通用字;三级字,约4000字,为除通用字以外的专业用字,包括地名、姓氏、人名、科技等

专用字;四级字,约18000字,罕用的古字、方言字等。(《规范汉字表》课题组)。其中的三级字与四级字使用频率远低于前两级用字,在日常

语文生活中显得少见,按苏培成的建议,可将三级字与四级字合并,建立《罕用字表》(苏培成,2004),与通用字使用高、分布广、构词水平强

等特点相对,罕用字的使用频率低,学科分布不广泛,构词水平不强,广

大民众在日常文化生活和沟通交往中很少使用,与报章杂志,街头巷尾

处处可见的常用字相比,这两类字显得古奥生疏,难于识记。根据周有

光先生提出的汉字效用递减律,将汉字按降频排列,在6600号以后的字,不管有多少,它的总覆盖率不超过0.001%,也就是十万分之一。划分生

僻字要依据社会用字的实际情况,即字频统计的结果,但通用字和三级、四级字的区分是相对的,无法找到一个绝对的划分界线(苏培成,2004)。根据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1988年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首先

将生僻字的范围界定在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之外。当前,

汉字学称四类字为生僻字:第一类是音义不全的字,字典上有形,但有

音无义或有义无音,这些字多半是在字典收字时横向合并或历史传承时

整理不彻底及转抄错讹造成的;第二类是指已经被现代楷书取代了的古

文字隶定字形或过渡字形;第三类是不通行的异构或异体字;第四类是

适合某一种方言的方音而制造的方言字,例如粤语中的“乜”,武汉方

言中以前使用过的木与六组合而成的新形声字代替“楼”字。

2.2人名用字中的生僻字带来的不便

自1985年GB2312-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发布以来,为

了适合社会信息交换的数字化进程,我国持续研发颁布了一系列信息用

的汉字编码字符集,如: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的几个辅助

集,1993年12月公布的GB13000信息技术用通用八位编码字符集,2000年3月发布的GB18030-200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最新的扩充集收字27484个,总编码空间超过了150万个码位,为解决

人名、地名用字的计算机输入问题提供了方案。即使汉字字库持续扩充,现实信息处理过程中依然会遇到人名用字中极生僻的字未被收录的

情况。例如在南宁一所小学,有个学生的名字是“契”下面的“大”换

成“女”,读音是jiē,这个字即使在收字达7万的CJK中日韩统一汉字字符集里也找不到,该字集包含来自中文、韩文、越南文意义相同、形

态相近的表意汉字。这样使用频率极低的“死字”硬被送到现代社会

生活里来,除了增加使用困难,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3当前户籍管理中姓名生僻字问题

为了应对我国姓名用字范围持续扩大的趋势,特别是持续“回归”的

生僻字,公安部与相关职能部门研发了GB13000新字库,建立辅助字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