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课件

合集下载

动物医学课件:布病

动物医学课件:布病
从基因组结构、蛋白质表达和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的研究
针对布病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开展了一系列创新研究,包括快速诊断试剂、新型疫苗和治疗药物等。
布病的未来趋势和展望
01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2
开展综合防控措施
通过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 对布病的认识和防控水平。
中药辅助
使用中药辅助治疗,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药 物,协助抗生素治疗。
布病的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对圈舍、用具等进行严格消毒,防止病菌 传播。
监测血清学变化
定期监测动物的血清学变化,评估治疗效 果。
隔离治疗
对阳性动物进行隔离治疗,避免传染其他 健康动物。
注意个人防护
在处理患病动物时,注意个人防护,避免 交叉感染。
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预防性治疗。
防止疫情扩散
03
对疫情发生地点进行封锁,对疫区内的动物进行普查和检疫,
对疫源地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05
布病的研究进展和未来趋势
布病的研究进展
全球范围内的布病流行病学研究
总结了全球布病的发病率、分布情况以及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等方面的研究。
布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 综合防控措施,包括疫苗接种、生物 安全措施、监测与检测等。
03
深入研究病毒与宿主 相互作用
进一步深入研究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 互作用机制,为寻找更有效的防控方 法提供理论支持。
布病与其他相关疾病的联系和区别
布病与结核病的联系和区别
对两种疾病的病原学、临床症状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布病与伪狂犬病的联系和区别

布氏杆菌病ppt课件

布氏杆菌病ppt课件

病原学(Etiology)
布氏杆菌-- G-阴性多形性球杆状细菌,无鞭毛,无芽孢,无荚膜,不运动 根据储存宿主菌种的不同分6个种: 羊布氏杆菌 (马尔他布氏杆菌) 致病力最强 牛布氏杆菌 (流产布氏杆菌) 致病力最弱 猪布氏杆菌 致病力次强 犬布氏杆菌 隐匿发病,复发/慢性化 绵羊附睾布氏杆菌 沙林鼠布氏杆菌
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 病畜,以羊为主,包括绵羊、山羊、其次为牛(黄牛、水牛、奶牛)及猪。我国主要为羊布氏杆菌病 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 主要经皮肤黏膜接触传播,亦可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 易感人群(susceptible population): 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免疫力,再次感染发病率2%-7%。
发病机制复杂,细菌、毒素和变态反应均参与 累及范围广,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骨关节系统、神经系统最常见 机体免疫功能正常,可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清除病菌而痊愈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感染菌量大、毒力强,则部分细菌逃逸免疫,被吞噬细胞带入新的组织器官形成新感染灶--多发性病灶阶段。感染灶的细菌再次入血导致复发。
世界各地均有发病 WHO统计:>50万人/年 中国: 地区分布: -常见于牧区,20~60年代,6000人次/年 -近年增多,主要在内蒙、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山东等地有流行区 主要流行类型: -羊型,其次为牛型,少数为猪型。 流产布氏杆菌、马尔他布氏杆菌为主要病原体
地区性: 牧区最多,半农半牧区次之, 农业区又次之,城市最低 职业性:兽医、畜牧者、屠宰工人 季节性:春末夏初,家畜流产高峰后 1-2个月最多。
流行特点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猪布氏杆菌病(共8张PPT)

猪布氏杆菌病(共8张PPT)

猪布氏杆菌病 脐带水肿出血
猪布氏杆菌病 皮下脓肿 猪布氏杆菌病 皮下脓肿 猪布氏杆菌病 因椎部有瘘管,发生后肢破行 猪布氏杆菌病 膝关节因感染布氏杆菌而肿胀 猪布氏杆菌病 皮下脓肿 猪布氏杆菌病 因椎部有瘘管,发生后肢破行 猪布氏杆菌病 病猪胸椎和腰椎变形,中部有一瘘管(自Hutyra) 猪布氏杆菌病 病猪胸椎和腰椎变形,中部有一瘘管(自Hutyra) 猪布氏杆菌病 膝关节因感染布氏杆菌而肿胀 猪布氏杆菌病 皮下脓肿 猪布氏杆菌病 病猪胸椎和腰椎变形,中部有一瘘管(自Hutyra) 猪布氏杆菌病 膝关节因感染布氏杆菌而肿胀 猪布氏杆菌病 膝关节因感染布氏杆菌而肿胀 猪布氏杆菌病 膝关节因感染布氏杆菌而肿胀 猪布氏杆菌病 膝关节因感染布氏杆菌而肿胀 猪布氏杆菌病 因椎部有瘘管,发生后肢破行
猪布氏杆菌病 病猪胸椎和腰椎变形,中部有一瘘管
(后肢破行
猪布氏杆菌病 膝关节因感染布氏杆菌而肿胀 猪布氏杆菌病 膝关节因感染布氏杆菌而肿胀 猪布氏杆菌病 病猪胸椎和腰椎变形,中部有一瘘管(自Hutyra) 猪布氏杆菌病 皮下脓肿 猪布氏杆菌病 因椎部有瘘管,发生后肢破行 猪布氏杆菌病 皮下脓肿 猪布氏杆菌病 因椎部有瘘管,发生后肢破行 猪布氏杆菌病 膝关节因感染布氏杆菌而肿胀 猪布氏杆菌病 因椎部有瘘管,发生后肢破行 猪布氏杆菌病 皮下脓肿 猪布氏杆菌病 膝关节因感染布氏杆菌而肿胀 猪布氏杆菌病 因椎部有瘘管,发生后肢破行 猪布氏杆菌病 皮下脓肿
猪布氏杆菌病 皮下脓肿
猪布氏杆菌病 膝关节因感染布氏杆菌而肿胀
猪布氏杆菌病 膝关节因感染布氏杆菌而肿胀 猪布氏杆菌病 膝关节因感染布氏杆菌而肿胀 猪布氏杆菌病 膝关节因感染布氏杆菌而肿胀 猪布氏杆菌病 皮下脓肿 猪布氏杆菌病 病猪胸椎和腰椎变形,中部有一瘘管(自Hutyra) 猪布氏杆菌病 膝关节因感染布氏杆菌而肿胀 猪布氏杆菌病 病猪胸椎和腰椎变形,中部有一瘘管(自Hutyra) 猪布氏杆菌病 皮下脓肿 猪布氏杆菌病 膝关节因感染布氏杆菌而肿胀 猪布氏杆菌病 膝关节因感染布氏杆菌而肿胀 猪布氏杆菌病 病猪胸椎和腰椎变形,中部有一瘘管(自Hutyra)

布氏杆菌病邵国辉优秀课件

布氏杆菌病邵国辉优秀课件

5
Company Logo
1
流行病学
2
发病机制
3
临床表现
4
治疗措施
6
纲目
Company Logo
病原学
❖ 布鲁氏菌属(Brucella) 包括6个种19个生物型。即:
羊种布氏菌(Br melitensis) 1、2、3型
牛种布氏菌(Br abortus) 1、2、3、4、5、6、7、9型
猪种布氏菌(Br suis)
1、2、3、4、5型
沙漠森林野鼠种布氏菌(Br neotomae)
绵羊附睾种布氏菌(Br ovis)
犬种布氏菌(Br canis)
❖ 鲸类布鲁氏菌(B.cetaceae)和鳍脚类布鲁氏菌(B.pinnipediae)?
猪牛羊三种意义最大。致病力、症状:羊种最 重,牛种最轻
7
1
Company Logo
布氏杆菌病邵国辉
❖准备出院的时候,想到请我们传染病医院 医生会诊,追问到患者在建筑工地干厨师, 有接触牛羊肉。我们建议到市CDC做布氏 杆菌检查。
❖2013年2月19日做布氏杆菌凝集实验阳性, 滴度>1∶400。诊断为布氏杆菌病,予利 福平、强力霉素治疗体温渐恢复正常痊愈 出院。
2
Company Logo
4 慢性布病阶段
肝、脾、淋巴结内布 氏菌继续繁殖,破坏
代谢产物、内 毒素等物质不 断进入血流
毒血症反复发作
机体致敏
20
1
Company Logo
发病机制
5 慢性纤维化阶段
部分病人,体内布氏菌虽被杀灭、感染过程停 止,但仍可出现纤维化而形成的瘢痕性改变,以及 由此而产生的残余症状,如关节强直等。

布氏杆菌病 最新课件

布氏杆菌病 最新课件

学习交流PPT
22
临床表现
• 5、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睾丸炎、附睾炎、前列腺炎、卵巢炎、输卵管炎及子宫内
膜炎 特异性乳腺炎:乳腺浸润性肿胀而无压痛 肾炎、膀胱炎
学习交流PPT
23
临床表现
• 6、乏力:全部病人都有,慢性期为甚,自觉疲乏无力 • 能吃不爱动,有人将称为“懒汉病” 、“爬床病”
学习交流PPT
热明显,牛种菌感染低热者多
患者高热时可无明显不适 体温下降时症状加重 这种发热与其他发热性疾病不同 有一定诊断意义
学习交流PPT
长期发热当心布 氏杆菌病!!
19
临床表现
• 2、多汗:
• 患者发热或不发热,亦有多汗 • 大量出汗后可发生虚脱 • 晚上出汗明显增多 • 与一般发热疾病不同的是 • 出汗严重体温下降时更为明显 • 常可湿透衣裤,使患者感到 • 紧张、烦燥,甚至影响睡眠
2012年我国卫生部布鲁氏菌病诊 疗指南(试行)
学习交流PPT
3
概述
1887年英国医生布鲁氏首先从死于“马尔他热”的英国士 兵脾脏中分离出羊种布氏菌(Brucella)而得名
我国1905年首次在重庆报告 2例布鲁氏菌病例
学习交流PPT
4
概述
• 布氏杆菌病 (brucellosis)又称波浪热,布鲁菌病,布病 • 是布氏杆菌所引起的,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
学习交流PPT
20
临床表现
• 3、关节疼痛:关节炎,发病之初或发病后1个月才出现
• 大关节:膝、腰、肩、髋
分两类:一类为感染性,常累及一个关节;另一类为反
应性,常为多关节炎
疼痛性质:初为游走性、针刺样疼痛
以后疼痛固定在某些大关节

《布氏杆菌病》PPT课件_OK

《布氏杆菌病》PPT课件_OK
及不育等。 • ③实验室诊断 • 细菌学检查:用流产胎儿、胎衣及生殖道
分泌物染色。 • 血清凝集试验 • 羊用变态反应试验
6
• 平板凝集试验
• ①取洁净玻璃板一块,根据被检血清份数的多少,用玻璃铅笔划成约4cm2的 小格若干个。
• ②用0.2mL吸管或可调移液器将每份血清分别以0.08、0.04、0.02、0.01mL放入 小格,血清对照格内滴加0.02mL相应样品的血清;抗原对照格内不加血清。 另取吸管或吸嘴,分别向每一个小格内加入布鲁氏杆菌凝集抗原0.03mL;但
物。 • ④胃肠和膀胱浆膜下可能有点状或线状出血。 • ⑤皮下呈出血性浆液性浸润。 • ⑥淋巴结、脾脏和肝脏有不同程度的肿胀,有的
散有炎性坏死灶。 • ⑦胎儿和新生犊可见有肺炎病灶。 • ⑧公牛精囊内有出血点和坏死灶。 • ⑨睾丸和附睾发生炎性坏死灶和化脓灶。
5
• 诊断 • ①流行病学。 • ②流产、胎儿胎衣病理变化、胎衣滞留以
• ++:50%菌体凝集,有可见凝集块或颗粒,液体不甚透明。
• +:25%菌体被凝集,可见少量颗粒,液体不透明。
• -:完全不凝集,液体不透明,均匀混浊。
• 牛血清0.02mL处呈++或以上时,判为阳性;0.04mL处呈++,判为可疑。羊血 清0.04mL处呈++或以上时,判为阳性;0.08mL处呈++,判为可疑。
• ②定期检疫,每年春秋两次检疫,阳性牛朴杀、深埋或火 化。
• ③犊牛于6月龄进行检疫,阴性牛免疫接种,并于1个月后 检查凝集价,阴性牛或可疑牛进行第二次免疫接种,直到 呈阳性为止。
• ④经多次检疫和隔离慢性病牛后,对病牛污染的环境、分 泌物、粪尿、厩舍、用具等用10%~20%石灰乳、3%苛性 钠、3%来苏儿等消毒。

布病培训资料专业课件

布病培训资料专业课件

加强宣传教育
规范养殖管理
控制传染源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布病 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 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 力。
加强对牲畜养殖场的规 范化管理,建立严格的 卫生制度,定期进行消 毒和检疫。
及时发现并隔离具有布 病症状的牲畜,避免病 毒的传播。同时,对病 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
加强监测与检 测
定期对牲畜进行布病检 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阳 性病例。同时,对高风 险人群进行监测,预防 人感染。
误区二
滥用抗生素。布病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不 能自行购买或更换药物。
误区三
忽视康复治疗。布病患者应在治疗后进行适当的康复治疗,以促 进身体恢复。
04
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临床病例报告
通过医疗机构和医生报告疑似布病病例,进行流 行病学调查。
血清学调查
采集人群血清样本,通过抗体检测判断是否感染 布病。
03
布病的治疗与预防
布病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布病患者通常使用抗生素进行治 疗,常见的有链霉素、四环素、 强力霉素等。根据病情的严重程 度和患者的过敏史,医生会选择 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严重的布病患者,可能 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关节成形 术、脓肿切开引流等。
康复治疗
在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治 疗,如物理治疗、按摩等,以促 进身体的恢复。
预防传播
布病的症状因人而异,但通常包括发热、肌 肉疼痛、关节疼痛、生殖系统症状等。治疗 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和支持治疗。
患者和密切接触者需要进行医学观察和隔离 ,以避免传播给他人。同时,加强个人防护 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等。
布病的治疗与预防措施实践案例二

布氏杆菌病的科普知识课件

布氏杆菌病的科普知识课件

结语
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布氏杆菌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和管理。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动物传播:通过接触感染动物 的血液、组织或体液而传播, 如乳汁、精液等。 食物传播:食用未经煮熟或未 经消毒的动物产品,如牛奶、 奶制品、肉类等。
传播途径
职业暴露:与感染动物密切接触的职业 人员容易受到感染,如兽医、农民等。
母婴传播:妊娠期感染布鲁氏菌,通 过胎盘传递给胎儿。
布氏杆菌病的 科普知识课件
目录 背景介绍 传播途径 症状和诊断 预防和治疗 结语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什么是布氏杆菌病:布氏杆菌 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传 染病,可感染多种动物和人类 。
病原体特点:布鲁氏菌是一种 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强烈的 耐酸性和抵抗力。
背景介绍
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布氏杆菌病是全球 性的动物感染病,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有 较高的发病率。
预防措施:预防布氏杆菌病的 主要措施包括正确处理和烹饪 食物、加强职业暴露的防护、 避免与感染动物密切接触等。
治疗方法:布氏杆菌病的治疗 通常采用抗生素,如多西环素 、链霉素等。同时,合理的支 持治疗也很重要。
结语
结语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感染病,对 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加强对布氏杆菌病的科普宣传,提高大 众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有助 于减少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症状和诊断
症状和诊断
早期症状:布氏杆菌病的早期 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关节疼 痛等,类似于流感。
长期感染:如果未被及时治疗 ,布氏杆菌病可能导致长期感 染,症状可能包括关节炎、肺 炎、心包炎等。
症状和诊断
诊断方法: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血清学 检测、细菌培养和分离、PCR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布氏杆菌侵犯骨骼肌肉系统引起椎间盘炎、骶 骨关节病、外周关节炎、腱鞘炎等;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发病率为2-5%,其中腰椎 (L4/5)为发病率最高的部位;
腰椎感染的局部表现为:持续
性剧烈腰痛,局部压痛,叩击
痛,肌肉痉挛,脊柱活动受限,常处于固定姿 势;
注意与脊柱结核进行鉴别。
应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 诊断
②、多汗:急性期出汗尤重。 ③、肌肉关节疼痛:为全身肌肉和多发性、游走性大
关节痛,部分病例还可有脊柱(腰椎为主)受累,表 现为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 ④、乏力:几乎全部病例均有此表现。 ⑤、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急性期病例。 ⑥、其他:如男性可有睾丸炎,女性可有卵巢炎,少 数有心、肾及神经系统受累表现。
布氏杆菌病

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传染源:
患有布氏杆菌病的患者、病畜。
传播途径:
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等多种途径。
如:食用未消毒的乳制品和未煮熟的病畜(牛、羊); 给病畜接羔、屠宰、剪羊毛等皮肤接触;吸入病菌污 染环境后形成的气溶内蒙、吉林、黑龙江和新 疆等地区,其他各省均有病例发生。
多发生于春、夏、秋季
潜伏期一般为1—3周,平均为2周,部分病例潜伏期更 长。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全身多系统均可以受 累,或以某一器官或系统受累为主,易误诊误治。
①、发热:典型病例表现为波状热,伴寒战、头痛, 可见于各个期患者,部分为不规则热。
①、流行病学史:发病前有家畜或畜产品、布氏 杆菌培养物等有密切接触史,或生化在布病流行 区;
②、临床表现: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和关节 疼痛,或伴有肝、脾、淋巴结合睾丸肿大等表现 ;
③实验室检查(免疫学/病原学)显示阳性和(或 )分离到布氏杆菌者。
④、隐性感染病例:流行病学,符合免疫学和病 原学检查表现,但无临床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