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版布病培训ppt课件

在随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 进行处理和解决,确保患者得到
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管理。
22
05
布病流行病学特征
2024/1/26
23
流行地区分布特点
全球分布
布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但 主要集中在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
如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
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的布病流行情况存在显 著差异,受气候、环境、社会经
济等多种因素影响。
季节性
布病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通 常在温暖潮湿的季节高发,如春
季和夏季。
2024/1/26
24
易感人群特征分析
年龄
各年龄段均可感染布病,但儿童、青 少年和老年人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更 易感。
性别
男性和女性均可感染布病,但男性发 病率略高于女性。
2024/1/26
职业
与动物接触密切的职业人群,如畜牧 业工作者、兽医、实验室工作人员等, 感染风险较高。
对疑似布病患者应尽早 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减
少并发症的发生。
2024/1/26
加强个人防护
避免接触感染源,注意 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 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
提高免疫力
定期检查和随访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加强锻炼和营养摄入,
提高身体免疫力。
20
对已确诊的布病患者应 定期进行检查和随访,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发病原因
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布鲁氏菌的动物 或其制品(如皮毛、肉、奶等)而 传播,病原菌侵入人体后,可引起 全身多个系统的病变。
4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 肿大等。
分型
根据病程和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型、亚 急性型和慢性型。
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管理。
22
05
布病流行病学特征
2024/1/26
23
流行地区分布特点
全球分布
布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但 主要集中在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
如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
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的布病流行情况存在显 著差异,受气候、环境、社会经
济等多种因素影响。
季节性
布病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通 常在温暖潮湿的季节高发,如春
季和夏季。
2024/1/26
24
易感人群特征分析
年龄
各年龄段均可感染布病,但儿童、青 少年和老年人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更 易感。
性别
男性和女性均可感染布病,但男性发 病率略高于女性。
2024/1/26
职业
与动物接触密切的职业人群,如畜牧 业工作者、兽医、实验室工作人员等, 感染风险较高。
对疑似布病患者应尽早 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减
少并发症的发生。
2024/1/26
加强个人防护
避免接触感染源,注意 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 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
提高免疫力
定期检查和随访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加强锻炼和营养摄入,
提高身体免疫力。
20
对已确诊的布病患者应 定期进行检查和随访,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发病原因
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布鲁氏菌的动物 或其制品(如皮毛、肉、奶等)而 传播,病原菌侵入人体后,可引起 全身多个系统的病变。
4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 肿大等。
分型
根据病程和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型、亚 急性型和慢性型。
布氏杆菌病 ppt课件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X线:骨质疏松和破坏为主,后期常后突畸形
ppt课件 26
脊柱结核:
治 疗
treatment
ppt课件
27
急性/亚急性感染:
1. 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2. 病原治疗:联合用药和多疗程用药
WHO推荐:
① 多西环素 200mg/d
利福平 600-900mg/d,疗程6周
② 多西环素 200mg/d, 6周
ppt课件 11
布氏杆菌
菌血症 败血症 毒血症
局部淋巴结繁殖
吞噬细胞
血液循环
反复出现菌血症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发热 TLC释放细胞因子
定位实质脏器
关节炎,睾丸炎 肉芽肿
趋化和激活巨噬细胞
变态反应性组织损伤
ppt课件
12
病 理 特征
ppt课件
13
由急性期到慢性期包括三种改变
渗出、变性、坏死:浆液性渗出,间有少 许坏死性细胞。主要见于肝、脾、淋巴结、 心、肾等 增生性改变:早期弥漫性淋巴、单核-巨噬 细胞增生,后期伴有纤维细胞增殖; 肉芽肿形成:病灶中含有上皮细胞、巨噬 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进一步纤维化 而致组织器官硬化
5. 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6. 肝、脾、淋巴结肿大
ppt课件 18
三、慢性感染:病程>1年,两种表现
1. 全身性的非特异性症状:
类似神经官能症,多汗、头痛、疲乏、 低热、抑郁、烦躁、失眠、肌肉和关节 酸痛等。 2. 器质性损害: 可侵犯几乎所有的器官和系统,以骨骼 - 肌肉系统病变为常见,表现为顽固而 固定的关节或肌肉疼痛以及骨、关节的 器质性病变,以大关节受累居多。
ppt课件 8
ppt课件 26
脊柱结核:
治 疗
treatment
ppt课件
27
急性/亚急性感染:
1. 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2. 病原治疗:联合用药和多疗程用药
WHO推荐:
① 多西环素 200mg/d
利福平 600-900mg/d,疗程6周
② 多西环素 200mg/d, 6周
ppt课件 11
布氏杆菌
菌血症 败血症 毒血症
局部淋巴结繁殖
吞噬细胞
血液循环
反复出现菌血症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发热 TLC释放细胞因子
定位实质脏器
关节炎,睾丸炎 肉芽肿
趋化和激活巨噬细胞
变态反应性组织损伤
ppt课件
12
病 理 特征
ppt课件
13
由急性期到慢性期包括三种改变
渗出、变性、坏死:浆液性渗出,间有少 许坏死性细胞。主要见于肝、脾、淋巴结、 心、肾等 增生性改变:早期弥漫性淋巴、单核-巨噬 细胞增生,后期伴有纤维细胞增殖; 肉芽肿形成:病灶中含有上皮细胞、巨噬 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进一步纤维化 而致组织器官硬化
5. 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6. 肝、脾、淋巴结肿大
ppt课件 18
三、慢性感染:病程>1年,两种表现
1. 全身性的非特异性症状:
类似神经官能症,多汗、头痛、疲乏、 低热、抑郁、烦躁、失眠、肌肉和关节 酸痛等。 2. 器质性损害: 可侵犯几乎所有的器官和系统,以骨骼 - 肌肉系统病变为常见,表现为顽固而 固定的关节或肌肉疼痛以及骨、关节的 器质性病变,以大关节受累居多。
ppt课件 8
《布病布鲁氏杆菌病》ppt课件-2024鲜版

2024/3/27
14
04
并发症与风险评估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2024/3/27
15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处理原则
1 2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布鲁氏杆菌病可引发心肌炎、心内膜炎等,处理 原则包括早期识别、及时抗炎治疗,同时针对心 血管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神经系统并发症
如结核、伤寒等,需根据细菌学检测 结果及临床表现进行鉴别。
2024/3/27
10
03
治疗与预防策略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2024/3/27
11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首选药物
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或多西环 素联合链霉素。
2024/3/27
疗程
一般为6周,根据病情可适当延长 。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肝功能、肾功 能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2
免疫调节治疗应用
2024/3/27
适应症
01
适用于急性期和慢性期患者,特别是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常用药物
02
干扰素、转移因子等。
注意事项
03
免疫调节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
病情变化。
13
预防措施及疫苗接种
01
布鲁氏杆菌病概述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2024/3/27
3
定义与病原学
定义
布鲁氏杆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全 身传染病。
布鲁氏杆菌病-PPT课件

1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椎旁软组织肿块:椎旁软组织影与椎体破坏区相连,形态不 规则,界限清楚,推压邻近的腰大肌。 (4)腰大肌脓肿:少数患者椎体破坏平面的两侧腰大肌增宽,其 内有脓肿形成。 (5)骨膜改变:椎体骨膜肥厚,由中间向两侧膨出,使椎体呈斑 驳状不均匀密度增高,梭状变形,椎体边缘骨膜增生肥厚钙化,形成 “唇状”骨赘,新生骨赘加上其间的破坏灶构成“花边椎”之特征性 表现,但钙化的骨膜和椎体间仍清晰可辨。相邻椎体骨赘连结形成椎 体侧方融合。有时横突的骨膜表现为横突顶部帽状增厚。 (6)韧带改变:主要表现在前纵韧带和棘间韧带钙化。 3、MRI表现 除CT表现特征外,可以早期发现骨和周围累及的软 组织有信号异常,在T1 加权像呈低信号,T2 加权像呈高信号。炎性 病变显示为壁厚、不规则强化,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不清。
7
发病原因 1985年WHO布鲁氏菌病专家季员会把布鲁氏菌属 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即羊种(生物型1~3),牛种 (生物型1~7.9)。猪种(生物型1~5)及绵羊型副 睾种,沙林鼠种,犬种(各1个生物型)。我国已分离 到15个生物型,即羊种(1~3型),牛种(1~7.9型 ),猪种(1.3型),绵羊副睾种和犬种各1个型。临床 上以羊、牛、猪三种意义最大,羊种致病力最强。布氏 杆菌病系地方病,较少见,多发生在东北和西北牧区, 以牛型、羊型及猪型布氏杆菌通过直接接触破溃皮肤、 黏膜或摄入被污染的食物传播给人。主要为3类人群感 染,即在农牧区有病畜接触史人员;饮用过未经消毒灭 菌乳品人群;与含菌培养标本接触的实验室工作人员。 上述人群占感染者绝大多数。
当病灶内释放出来的细菌超过了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时则在细胞外血流中生长繁殖临床呈现明显的败在机体各因素的作用下有些遭破坏死亡释放出内毒素及菌体其它成份造成临床上不仅有菌血症败血症而且还有毒血症的表现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课件

↙
↙
C3、4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160以上有诊断价值,有较高特异性 补体结合试验:1:16以上阳性对慢性
布病有较高特异性 抗人球蛋白试验:比凝集法灵敏100倍,
特异性也好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四)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颁布的布氏杆菌病 诊断标准: (1)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 (2)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 (3)实验室检查:病原体分离、血清凝集试 验、补体结合试验和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病例1 患者,男 ,42岁,症状:腰痛,全身
肌肉酸痛。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
↘
2012 1-6 L3、4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
L4、5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病例4 患者,男,63岁,无养羊史,自述经常
吃羊肉串,颈部疼痛1月余,2周前曾发烧。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
C3、4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160以上有诊断价值,有较高特异性 补体结合试验:1:16以上阳性对慢性
布病有较高特异性 抗人球蛋白试验:比凝集法灵敏100倍,
特异性也好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四)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颁布的布氏杆菌病 诊断标准: (1)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 (2)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 (3)实验室检查:病原体分离、血清凝集试 验、补体结合试验和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病例1 患者,男 ,42岁,症状:腰痛,全身
肌肉酸痛。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
↘
2012 1-6 L3、4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
L4、5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病例4 患者,男,63岁,无养羊史,自述经常
吃羊肉串,颈部疼痛1月余,2周前曾发烧。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脊柱布病PPT课件-PPT文档

界限不清脊柱旁异常信号,无流注改变
MR表现
4、骨膜改变 表现为椎体增生 5、韧带改变 前纵韧带及棘间韧带骨化
MR表现
总之,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骨改变多为破坏与增生
同时存在,但很少见到死骨存在,破坏 灶边缘硬化;椎间隙不变窄或可轻度变窄;
椎旁软组织肿胀,但很少有寒性脓肿,即 使有脓肿内也不会有斑点状死骨影
临床病理表现
大量布氏杆菌经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及皮 肤侵入人体,首先到达附近的淋巴结,突 破淋巴防卫功能后进入血液循环,并不断 释放内毒素,随之侵犯肝、脾、骨髓、关 节等组织。此病变主要变化为渗出、增生、 肉芽肿形成,3种病理改变可以交替发生。
临床病理表现
临床常见的症状为发热(多为波状热)、 多汗、关节痛、腰背酸痛、肌肉疼痛,早 期主要表现为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炎,易 误诊为风湿热。以后表现为骨骼受累,其中 脊柱受累最常见,尤其是腰椎
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也称波状热,是布氏杆 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近些年,我国 布病疫情呈上升趋势。该病常侵袭脊柱, 临床和MR表现颇似脊柱结核,熟悉布病的流 行病学特点和侵袭脊柱后的MR表现,对早期 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流行病学
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疾病,国内多见于东 北和西北等牧区,
临床病理表现
受累后出现持续性腰痛或下背痛,伴肌肉痉 挛,局部压痛、叩痛,脊柱活动受限,常处于固 定姿势,局部可出现腰大肌脓肿或硬膜外脓 肿,硬膜外脓肿较重时可致截瘫。病变在脊 柱不同部位表现相应神经根放射痛或脊髓 压迫症状,临床上易误诊为化脓性脊柱炎,脊 柱结核或椎间盘突出症
实验室检查
血象淋巴细胞增多; 血沉 C-反应蛋白 凝集实验 平板凝集试验:阳性用于初筛 试管凝集 布病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 病原学 关节液,血液
MR表现
4、骨膜改变 表现为椎体增生 5、韧带改变 前纵韧带及棘间韧带骨化
MR表现
总之,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骨改变多为破坏与增生
同时存在,但很少见到死骨存在,破坏 灶边缘硬化;椎间隙不变窄或可轻度变窄;
椎旁软组织肿胀,但很少有寒性脓肿,即 使有脓肿内也不会有斑点状死骨影
临床病理表现
大量布氏杆菌经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及皮 肤侵入人体,首先到达附近的淋巴结,突 破淋巴防卫功能后进入血液循环,并不断 释放内毒素,随之侵犯肝、脾、骨髓、关 节等组织。此病变主要变化为渗出、增生、 肉芽肿形成,3种病理改变可以交替发生。
临床病理表现
临床常见的症状为发热(多为波状热)、 多汗、关节痛、腰背酸痛、肌肉疼痛,早 期主要表现为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炎,易 误诊为风湿热。以后表现为骨骼受累,其中 脊柱受累最常见,尤其是腰椎
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也称波状热,是布氏杆 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近些年,我国 布病疫情呈上升趋势。该病常侵袭脊柱, 临床和MR表现颇似脊柱结核,熟悉布病的流 行病学特点和侵袭脊柱后的MR表现,对早期 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流行病学
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疾病,国内多见于东 北和西北等牧区,
临床病理表现
受累后出现持续性腰痛或下背痛,伴肌肉痉 挛,局部压痛、叩痛,脊柱活动受限,常处于固 定姿势,局部可出现腰大肌脓肿或硬膜外脓 肿,硬膜外脓肿较重时可致截瘫。病变在脊 柱不同部位表现相应神经根放射痛或脊髓 压迫症状,临床上易误诊为化脓性脊柱炎,脊 柱结核或椎间盘突出症
实验室检查
血象淋巴细胞增多; 血沉 C-反应蛋白 凝集实验 平板凝集试验:阳性用于初筛 试管凝集 布病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 病原学 关节液,血液
布鲁氏杆菌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 流行病学史:发病前与家畜或畜产品、布鲁菌培养物等 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布病流行区的居民等。
➢ 临床表现: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和关节疼痛,或伴有 肝、脾、淋巴结和睾丸肿大等表现。
• 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免疫学检查第一项(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者。
• 确诊病例
疑似或临床诊断病例出现免疫学检查第2、3、4项中的一 项及以上阳性和(或)分离到布鲁菌者。
临床表现
亚临床感染
• 常发生在高危人群中,30%以上有高水 平的抗布氏杆菌抗体。不能追及明确 的临床感染史。
临床表现
急性期和亚急性期
常见的四大主症
发热 多汗 乏力 疼痛:关节、肌肉、神经、睾丸、眼球等
多样的其他表现
泌尿生殖系统: 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 血液系统: 心血管系统:
其他表现:
临床表现
不同种布鲁氏菌间有交叉免疫
流行病学
• 流行特征
• 季节: 四季,以家畜流产季节春末夏初为多。 • 地区:牧区>农区,农区>城市。 • 职业:患病与职业有密切关系,兽医、畜牧者、
屠宰工人、皮毛工等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发病年 龄以青壮年为主,男多于女。牧区存在自然疫源 地,但疫区流行强度受布鲁氏菌种、型及气候, 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对牧畜、牧场管理情况的影响。
SUCCESS
THANK YOU
2024/11/16
临床表现
主症4 关节:游走性、大关节、多刺痛、难缓解
疼痛
睾丸:其肿痛具特征性,个别鞘膜积液 肌肉:痉挛性,大腿臀部痛多见
其他:眼痛、头痛、坐骨神经、肋间神经痛等
其他表现
临床表现
网状内皮系统:肝脾大、浅表淋巴结大。
泌尿生殖系统:肾功能不全、卵巢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 炎、精索炎、附睾炎等
➢ 临床表现: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和关节疼痛,或伴有 肝、脾、淋巴结和睾丸肿大等表现。
• 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免疫学检查第一项(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者。
• 确诊病例
疑似或临床诊断病例出现免疫学检查第2、3、4项中的一 项及以上阳性和(或)分离到布鲁菌者。
临床表现
亚临床感染
• 常发生在高危人群中,30%以上有高水 平的抗布氏杆菌抗体。不能追及明确 的临床感染史。
临床表现
急性期和亚急性期
常见的四大主症
发热 多汗 乏力 疼痛:关节、肌肉、神经、睾丸、眼球等
多样的其他表现
泌尿生殖系统: 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 血液系统: 心血管系统:
其他表现:
临床表现
不同种布鲁氏菌间有交叉免疫
流行病学
• 流行特征
• 季节: 四季,以家畜流产季节春末夏初为多。 • 地区:牧区>农区,农区>城市。 • 职业:患病与职业有密切关系,兽医、畜牧者、
屠宰工人、皮毛工等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发病年 龄以青壮年为主,男多于女。牧区存在自然疫源 地,但疫区流行强度受布鲁氏菌种、型及气候, 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对牧畜、牧场管理情况的影响。
SUCCESS
THANK YOU
2024/11/16
临床表现
主症4 关节:游走性、大关节、多刺痛、难缓解
疼痛
睾丸:其肿痛具特征性,个别鞘膜积液 肌肉:痉挛性,大腿臀部痛多见
其他:眼痛、头痛、坐骨神经、肋间神经痛等
其他表现
临床表现
网状内皮系统:肝脾大、浅表淋巴结大。
泌尿生殖系统:肾功能不全、卵巢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 炎、精索炎、附睾炎等
布鲁氏杆菌病-PPT精美课件

03
一次(以48H结果为准)。 判定反应标准:阳性反应局部红肿达
04
2x2cm或面积4cm2
皮内变态反应注意事项
保存:布氏菌素于4-10℃冷 暗处.
6
制品浑浊,有摇不散的沉淀,
有异物,安瓶有裂纹,标签 5
不清,过期失效者不可使用。
面积计算:浸润、伪足都属 于测量范围
4
1
部位:要皮内注射,切勿皮下 注射
急性期患者可以产生极 度的毒血症,血小板减 少,心内膜炎。
慢性期患者有精神抑郁不振、表情淡 漠,失眠,烦燥,畏寒喜暖,四肢发 冷,阳萎,遗精,自觉手足发烧。
食欲不振,腹泻,便秘。
主要体征
皮疹:充血性皮疹,出血性紫斑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炎,化脓 骨关节变化:关节肿大,关节粘
连,脓肿 肝脾肿大,黄疸 软组织肿胀:筋膜、健膜、关节
3型
3
牛种布氏菌(Br abortus) 1、2、
3、4、5、6、7、9型
4
猪种布氏菌(Br suis)
1、2、
3、4、5型
5
沙漠森林野鼠种布氏菌(Br
neotomae)
6
绵羊附睾种布氏菌(Br ovis)
7
犬种布氏菌(Br canis)
三、布病的发病机理
感染过程:感染过程的形成及临床表现特点,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布氏菌侵入途径、菌量、菌型、毒力和人体的生理状 态。
○ 凡具备1、2和第3项中的任何一项检查阳性即可确定为布病病人。 ○ 对已确诊的慢性布病病人和接种过菌苗的人,应以临床症状为主要依据,血清学试验效
价高低,皮变反应仅供参考。
实验室检查阳性判定标准
病原分离:检出布氏菌
01
试验凝集试验: 1:100(++) 以上
一次(以48H结果为准)。 判定反应标准:阳性反应局部红肿达
04
2x2cm或面积4cm2
皮内变态反应注意事项
保存:布氏菌素于4-10℃冷 暗处.
6
制品浑浊,有摇不散的沉淀,
有异物,安瓶有裂纹,标签 5
不清,过期失效者不可使用。
面积计算:浸润、伪足都属 于测量范围
4
1
部位:要皮内注射,切勿皮下 注射
急性期患者可以产生极 度的毒血症,血小板减 少,心内膜炎。
慢性期患者有精神抑郁不振、表情淡 漠,失眠,烦燥,畏寒喜暖,四肢发 冷,阳萎,遗精,自觉手足发烧。
食欲不振,腹泻,便秘。
主要体征
皮疹:充血性皮疹,出血性紫斑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炎,化脓 骨关节变化:关节肿大,关节粘
连,脓肿 肝脾肿大,黄疸 软组织肿胀:筋膜、健膜、关节
3型
3
牛种布氏菌(Br abortus) 1、2、
3、4、5、6、7、9型
4
猪种布氏菌(Br suis)
1、2、
3、4、5型
5
沙漠森林野鼠种布氏菌(Br
neotomae)
6
绵羊附睾种布氏菌(Br ovis)
7
犬种布氏菌(Br canis)
三、布病的发病机理
感染过程:感染过程的形成及临床表现特点,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布氏菌侵入途径、菌量、菌型、毒力和人体的生理状 态。
○ 凡具备1、2和第3项中的任何一项检查阳性即可确定为布病病人。 ○ 对已确诊的慢性布病病人和接种过菌苗的人,应以临床症状为主要依据,血清学试验效
价高低,皮变反应仅供参考。
实验室检查阳性判定标准
病原分离:检出布氏菌
01
试验凝集试验: 1:100(++) 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
患者,男,79岁,间断腰部、右下肢疼 痛5-6年,加重一周,伴右下肢活动受限, 2010年11月行右肾乳头状细胞癌切除术.
T11、L1-3
鉴别诊断—化脓性脊柱炎
起病急,症状重,病程短 主要为血行感染,常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感染;
非血行感染大多为局部感染所致,如外伤椎间盘 手术后等。 腰椎发病多见;椎体破坏、骨髓水肿、骨质增生 硬化并存,并以增生硬化为主,椎体变形塌陷轻; 椎间盘病变轻,椎间隙变窄程度轻; 椎旁脓肿少见,多为厚壁小脓肿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该病最易侵犯脊柱。
二、临床表现:
以高热、多汗、头痛、关节痛、睾丸炎、 肝脾肿大为典型临床表现,发热以波状热 为主。
(三)实验室检查
病原体分离
血清凝集试验:布氏杆菌抗体滴度1: 160以上有诊断价值,有较高特异性
补体结合试验:1:16以上阳性对慢性 布病有较高特异性
抗人球蛋白试验:比凝集法灵敏100倍, 特异性也好
稍长T2信号,椎体形态多正常,可单椎体亦可多 椎体受累;相邻椎间盘亦未见受累,椎弓可受累, 少见。
椎管内肿块位于硬膜外,围绕脊膜生长,矢状面 肿块上下径范围较大,可达2个椎体节段以上;
椎旁软组织肿块可经椎间孔与椎管内肿块相连;
病例
病例
患者,女,20岁,非霍奇金淋巴瘤继发 脊柱浸润。
T5
小结
结节和肉芽肿形成,而骨髓腔内肉芽组织 增生,其内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 细胞、嗜酸性细胞浸润,可见成片类上皮 细胞组成的结节性病灶。
(六)布氏杆菌脊柱炎的MRI表现
边缘型骨质破坏最常见,病灶呈多灶性,多 侵害1~2个椎体上缘,少数为3个椎体,椎体破坏 较局限,无椎体压缩征象,椎体增生硬化;
伴有椎旁软组织和椎间隙小脓肿,腰大肌脓 肿不常见,脓肿不超过病变椎体长度,无脓肿流 注的直接征象;
(四)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颁布的布氏杆菌病 诊断标准: (1)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 (2)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 (3)实验室检查:病原体分离、血清凝集试 验、补体结合试验和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凡具备(1)、(2)项和(3)项中任何一项阳性, 即可确定为布氏杆菌病。
(五)病理学表现 镜下可见病变区组织细胞增生,增殖性
↙L1 ↙
T12-L2
病例 患者,男,70岁,腰痛1月余,半月前发
热,最高39℃左右,PPD(+)
T10-12
鉴别诊断—脊柱转移瘤
据Habermann等报道,尸检脊柱转移瘤的发 生率高达70%以上。
转移瘤根据患者年龄、症状及原发肿瘤的 病史,影像上常为多椎体跳跃式受累,椎 体后份、椎弓及附件更易受累,常不累及 椎间盘等,一般可明确诊断和鉴别。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
The imaging findings of Brucella spondylitis
MR 李丽娜
一、概况
布氏杆菌病又称布鲁氏菌病或波浪热。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 共患的传染病。
我国流行的主要是羊种菌,次为牛种菌。
布氏杆菌主要通过体表粘膜接触进入人 体。
有接触牛、羊等家畜、从事皮毛加工、 饮用过未经消毒灭菌的乳品等对诊断有重 要意义。
脊柱结核疼痛轻微,多发生于胸、腰段,易楔形 变、易形成椎旁脓肿,脓肿有流注趋势,椎体破 坏区内死骨为其特征性表现,椎间隙狭窄或消失 是脊柱结核一个非常重要的征象。
多数血沉快,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 X线改变以骨质疏松及破坏为主,后期常至脊柱
后凸畸形。
病例 患者,男,29岁,一月前发现腰背部
肿物,有压痛,一周前疼痛加重,发热一 日余,最高达39.4℃。
周围脂肪间隙清楚。
(七)治疗 1、药物治疗:以抗菌治疗为主,同时给予 护肝、支持治疗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①经药物治疗1~2个疗程无效或全身症状 减退,但顽固性剧烈腰痛,或仍伴有发热。 ②脊柱不稳定; ③椎间盘破坏; ④椎旁脓肿或腰大肌脓肿; ⑤脊髓或神经根受压。
病例1
患者,男 ,42岁,症状:腰痛,全身 肌肉酸痛。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病例
患者,男,28岁。腰痛伴下肢疼痛1个月, 体温38℃。
鉴别诊断-脊柱淋巴瘤(spinal lymphoma)
淋巴瘤侵犯脊柱并不少见,多数脊柱淋巴瘤是全 身淋巴瘤的一部分,但部分病例以脊柱为首发部 位。
脊柱淋巴瘤以男性较为多见,好发于胸椎。
MRI表现: 椎体骨质破坏:受累椎体呈弥漫性或灶状稍长T1、
X线检查在患者起病数周可无改变; CT以其优良的密度分辨率在显示脊柱较小骨质改
变的征象上有突出的优势,但是准确诊断和显示 病变范围方面有局限性。
MR由于其高的组织分辨力和多方位成像,可以准 确显示病变部位和范围包括评价椎体、椎旁、椎 管内的脊髓等情况,并且在对疾病治疗过程中的 监测起重要作用。
病例3 患者,男,42岁,腰痛伴腰部活动受限4
月余,近2月高烧,最高39℃,大汗及寒战; 养羊3-4年,血清凝集试验:1:200。
↘
L4、5
病例4 患者,男,63岁,无养羊史,自述经常
吃羊肉串,颈部疼痛1月余,2周前曾发烧。
↙
↙
C3、4
2012-5-18 2012-6-12
鉴别诊断—脊柱结核
↘
2012 1-6
↘ L3、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12 1-6
2012 7-18
病例2
患者,女,52岁,间断发热2月余,体 温最高40℃,伴畏寒、寒战;自发病以来, 有双下肢肌肉疼痛,发热时明显;行体格 检查:腰2-3棘突区压痛;血清凝集试验: 1:200;抗结核抗体(―);肿瘤标记物( ―)
↙
↙
↙
T12、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