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我们的故事》读后感
大学生《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

大学生《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导读:本文大学生《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大学生《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曾明星长沙理工大学经管学院人资1302团支部信仰,是一种精神动力,是我们坚持理想的力量源泉。
这部纪录片以朴实的手法、清晰的脉络讲述了中国人选择信仰、坚守信仰到发扬信仰的过程。
1919年,一名叫陈望道的年轻人翻译出了《共产党宣言》,这本薄薄的小本子只有两万八千多个汉字,至此这种先进的思想在中国大地上蔓延开来,它确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信仰,它引导广东青年澎湃从一个富家子弟走上革命之路,它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信仰故事的思想起点。
毛泽东、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都是在读了《共产党宣言》后树立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人实践信仰的奋斗脚步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大的历史时期。
19世纪中页,在中国签订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后,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时有亡国的危险。
无数仁人志士开始了救国的各种探索,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但却始终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虽然当时只有区区50人,但通过无数共产党人不怕牺牲、永不叛党这种内心坚定的信仰坚守,我们打败了蒋介石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1949年,在新中国建立后,一群留美学生毅然舍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回到了百废待兴的祖国。
是什么使他们这么做,我想是内心对祖国的热爱,是一种爱国信仰支持着他们。
在战争中千疮百孔的鞍钢已是满目苍夷,一位日本人曾说过要鞍钢出钢至少要用20年。
但中国人再次展现出了信仰的力量。
已离开鞍钢两年的老工人孟泰被军代表请了回来,并由他带领鞍钢的老工人从一颗螺丝、一件零件的收集到出钢仅仅用了16个月。
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张秉贵、雷锋、钱学森、邓稼先等无数的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自己的智慧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门。
改革开放丰富了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

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
《信仰》这部电影展现了信仰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以及信仰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
力量。
影片通过讲述两位主人公的故事,描绘了信仰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以及信仰如
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主人公们因为对信仰的坚守而得到力量,使他们在困难时刻不放弃,继续前行。
信仰不仅是他们内心的支柱,也是他们面对逆境时的动力。
通过信仰,他们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和方向,让他们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这部电影让我们反思自己的信仰和人生观,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和希望。
它提醒我们要
相信自己,坚持自己的信仰,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要勇敢地面对,不放弃,
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总的来说,《信仰》是一部充满感动和力量的影片,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信仰和生活,引发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坚持自己的信仰。
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

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
【篇一:《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历史纪录片《信仰》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播出,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一路走来的艰辛与硕果,前进道路上的汗水与泪水,人民群众用血与泪铸就的党旗和国旗,共产党员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定信念与理想。
翻开历史,我们看到了外国侵略者的血型与冷酷,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肆意践踏,割地赔款;8年的抗日战争对民众的任意屠杀,细菌战、毒气战,南京大屠杀30几万国民血流成河;国共内战,兄弟之间的不信任互相踩踏;3年的重大自然灾害。
饥寒交迫、忍辱负重,用血与泪铸就了一座屹立不倒的长城,用汗水和泪水浇灌了党旗终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有了属于自己的信仰,有了自己的追随。
1978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国家一路强大,神州卫星发射上天、航天员送上天,国防军事实力增强,经济一跃成为世界大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大国。
时过境迁、沧海上天。
短短的几十年里我们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世界上我们有了足够的话语权,我们终于能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这些成果都归功于中国共产党,归功于我们有着坚强的理想与信念,是信。
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

《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信仰》看完了,但带给我的感动和思考却远远没有结束!在这部由《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三集组成的历史文献记录片中,向我们展示了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跨度长达九十年来,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敢于牺牲、甘于奉献的感人事迹,为我们树立起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记得第一次看电视剧《长征》的时候,自己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红军的不畏牺牲,英勇顽强和坚定地革命信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时我就在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支持着中国共产党人征服了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留下了火种,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今天,《信仰》告诉了我们答案:那就是信仰的力量,一种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信念和决心。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彭湃烈士甘于背叛富裕的地主家庭,走上艰难的革命道路,直至被捕牺牲还要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也不难理解方志敏烈士面对高官厚禄的诱惑,写下了著名的《清贫》和《可爱的中国》,坦然地走向国民党反动派的刑场;还不难理解王进喜在看见公共汽车上安装着煤气包时的痛哭失声和用生命去践行的“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更不难理解杨善洲老人放弃安逸的晚年生活,利用22年的时间为子孙后代留下的5.6万亩,价值3亿元的青山。
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自己的信仰。
《信仰》中,吴孟超老人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人信宗教,有人信佛教。
我说,我信共产党,共产党能领导我们全国富强,领导我们走上幸福健康和富裕的道路,这就是我的信仰。
”老人朴实无华的语言告诉了我们,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只有50多人的小党发展成为今天拥有8000万党员的大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得到13亿中国人民的拥护,因为她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带领中国步入了世界强国之林,更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了伟大的复兴。
文献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纪录片观后感

文献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纪录片观后感文献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纪录片观后感12:36:59文献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纪录片观后感 1 由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在播出后,引起广大党员群众热烈反响。
该片以党的91年辉煌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一部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
它告诉我们曾经有一批又一批的人是如何去选择自己的额信仰又是如何去坚守、实践自己的信仰,并且将这种信仰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大的历史时期。
在中国近代那个动乱的年代,怀着各种主义和信仰的政党,似乎都相信自己拥有未来,为什么恰恰是中国共产党掌握了未来呢?因为,在信仰的碰撞交锋中,共产党人信仰的不仅是真理,还在于他们能够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地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就像著名的夏明翰烈士在他的就义诗中说的那样:“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共同的信仰使一批又一批的“夏明翰们”凝聚起来舍身奋斗,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殚精竭虑以成之。
散尽家财的彭湃、义无反顾的方志敏、视死如归的刘胡兰……,他们在牺牲前,或受尽酷刑折磨,或被许诺高官厚禄,敌人的目的只有一个:背叛中国共产党,背叛自己的信仰。
但他们都毅然决然的选择用生命来捍卫自己的信仰。
荣华富贵、高官厚禄、锦绣前程,这是自古以来很多人孜孜追求的梦想,但被这些虽然年轻却找到了信仰真谛的革命者弃之如敝履。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先烈们能够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因为他们是顶天立地的人,信仰就是引领他们前进的天,人民就是支撑他们奋斗的地。
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使信仰不再只是纸上的文字,不再只是口头上的声音,不再只是思想中的空中楼阁。
他们是一群有着信仰的人,正如我们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一样,这些有着信仰的人永远走在前进的路上。
马克思在青年时就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的人,他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对一个人的志向以及选择合适自己的职业的重要性做出了广博而又相当有文采的论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的、永恒发挥作用的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撒下热泪。
《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_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心得_作文1400字_观后感_

《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_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心得《信仰--我们的故事》是由《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三集组成的历史文献记录片。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信仰--我们的故事》,希望能帮到大家!《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1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共分为三个篇章,一百五十多分钟,清晰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经历的坎坷和取得的成就。
《信仰》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文献纪录片,而且是一种激励每个共产党员前行的素材。
第一篇只要主义真主义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无穷的力量。
在这一章里,开篇讲述的就是陈望道先生在一间昏暗的小屋里翻译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共产党宣言》,这本字数不多的小册子,在随后的中国革命过程中指引无数中国无产阶级为了缔造一个全新的国家而奋斗。
在《共产党宣言》的指引下,不论是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都表现出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就是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忠贞,甚至为此付出宝贵的生命。
作为我们这一代共产党员,虽然没有经历过那样腥风血雨的岁月,但从片中先辈们不屈不挠的抗争中,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那一腔热血的涌动。
前辈们的坚守和牺牲换回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除了珍惜之外,更重要的是继承前辈们的遗志,坚守信仰,坚定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当代共产党人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使得这份信仰得以薪火相传。
第二篇壮志换新天信仰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选择正确的理论指导思想对于我们走怎样的路有重要的作用,也决定着这条路是否能够走通。
马克思主义是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理论。
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挚信仰换来了开天辟地的新中国,但在当时,新中国所面临的压力却是前所未有的。
面对片体鳞伤的祖国,面对无法预知的未来,面对西方国家的种种阻挠和质疑,中国人民同样没有屈服。
不管现实多残酷,共产党人的心中依然燃烧着信仰的火把,怀揣着最崇高的志向。
于是,有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了举世瞩目的奇迹,有了站在世界舞台上的资格。
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

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精选10篇)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
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本店铺整理的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 1由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在播出后,引起广大党员群众热烈反响。
该片以党的91年辉煌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一部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
它告诉我们曾经有一批又一批的人是如何去选择自己的额信仰又是如何去坚守、实践自己的信仰,并且将这种信仰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大的历史时期。
在中国近代那个动乱的年代,怀着各种主义和信仰的政党,似乎都相信自己拥有未来,为什么恰恰是中国共产党掌握了未来呢?因为,在信仰的碰撞交锋中,共产党人信仰的不仅是真理,还在于他们能够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地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就像著名的夏明翰烈士在他的就义诗中说的那样:"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共同的信仰使一批又一批的"夏明翰们"凝聚起来舍身奋斗,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殚精竭虑以成之。
散尽家财的彭湃、义无反顾的方志敏、视死如归的刘胡兰……,他们在牺牲前,或受尽酷刑折磨,或被许诺高官厚禄,敌人的目的只有一个:背叛中国共产党,背叛自己的信仰。
但他们都毅然决然的选择用生命来捍卫自己的信仰。
荣华富贵、高官厚禄、锦绣前程,这是自古以来很多人孜孜追求的梦想,但被这些虽然年轻却找到了信仰真谛的革命者弃之如敝履。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先烈们能够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因为他们是顶天立地的人,信仰就是引领他们前进的天,人民就是支撑他们奋斗的地。
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使信仰不再只是纸上的文字,不再只是口头上的声音,不再只是思想中的空中楼阁。
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3篇

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3篇推荐文章信仰我们的故事影评3篇热度:关于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的观后感热度: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优秀作文我们一起走过观后感范文热度:观看《我们一起走过》心得体会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观后感范文热度: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录片观后感观看我们一起走过心得体会热度:近日观看了历史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我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作为一名党员,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使命。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1近日观看了历史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我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作为一名党员,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使命。
在纪录片中,我看到了革命、建设、改革各个不同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事迹,看到了一个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支撑下的伟大而光荣的党,他们或许付出了生命后才得到我们注视的目光,或许在他们背后还有更多像他们一样为党、为国、为人民殚精竭虑的人,但所有人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茫茫人海中,每个人犹如一粒沙子,但那些共产党员用自己单薄的肩膀承担起了服务人民、振兴国家的重任,他们将百姓对生活困难的哀怨变成了幸福的歌唱。
这些普通的沙子是大地上的金子,他们像天空中的星星闪烁着,围绕着那轮明月——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历来缺乏信仰,这个国度虽然古老,但宗教在她身上孕育得并不明显。
相比众多发达国家,他们的人民几乎个个信仰宗教。
中国有十几亿人口,占了世界总人口的近四分之一,如今有八千万人是共产党员,可见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政党,而她发挥的作用也是惊人的。
我们目睹了几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亦相信未来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人民将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这就要求共产党员本身能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或者是崇高的信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仰——我们的故事》读后感
最近,我认真研读了《信仰——我们的故事》,并观看了其纪录片,被其深深的震撼到了,并从中认识到我党一路走来所克服的重重阻碍和所展现的艰苦卓绝的精神。
《信仰:我们的故事》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三个模块展示在党的不同历史时期那些为信仰而奋斗、牺牲的英模人物的感人事迹;第二部分通过讲述第一部分幕后的故事和今天人们对信仰的诠释和感悟来展现“信仰”这个崇高的词汇在人们心中的位置和作用。
《只要主义真》重温了无数党员先锋为了建立新中国而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
澎湃、方志敏、陈然、张思德、刘胡兰等革命先烈为了“大我”,舍弃“小我”,为了心中的信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第二集《壮志换新天》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共产党员满怀豪情壮志,为了建设国家,实现国家富强这一伟大信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涌现出了“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等代表各个时期的伟大精神。
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信仰是可以传递的,可以倍增,可以扎根的力量;是无法磨灭、不可战胜的力量。
第三集《时代先锋行》展现了新时期涌现出的先锋模范人物,他们依然坚定的捍卫着自己的信仰,并依然为此愿意付出自己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
他们的付出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仰的。
在这里讲述了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故事;也讲述了我们的党革命、建设、改革的故事;在这里讲述了我们令人敬佩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不怕流血牺牲、视死如归;不怕艰难困苦、迎难而上;不怕复杂多变、开拓创新的故事。
从我们的党的故事,我们党员的故事中看到,我们的党、我们的党员为什么会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成绩,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其它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党员不同于其它政党党员。
在这个组织章程中,在这些党员日常行为中,有着与众不同的动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观看《信仰》,让我感到,能够坚持这个信仰,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
这个难,有多少人可以体会到。
当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朝鲜人民的反侵略和保卫世界和平,伟人毛泽东牺牲了包括妻子在内至亲至爱的六位亲人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难;当年仅15岁的刘胡兰面对铡刀,宁肯选择光荣的牺牲而不选择卑鄙的“自白”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难;当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不畏艰难险阻,毅然返回祖国,创建中国的导弹航天事业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难;当常香玉献身艺术,爱党爱国爱人民,关注豫剧未来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难。
还有很多很多的中国共产党员,他们能够坚持这个信仰,也就是意味着他们选择了一种常人不能理解的难,不能做到的难。
《信仰》中,吴孟超老人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人信宗教,有人信佛教。
我说,我信共产党,共产党能领导我们全国富强,领导我们走上幸福健康和富裕的道路,这就是我的信仰。
”老人朴实无华的语言告诉了我们,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只有50多人的小党发展成为今天拥有8000万党员的大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得到13亿中国人民的拥护,因为她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带领中国步入了世界强国之林,更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了伟大的复兴。
读完《信仰》之后,更坚定了我加入共产党的决心。
我们党能走到现在必然是有其强大的内核的。
“信仰不是一种学问。
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被实践的时候才
有意义”,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必将从自身出发,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学生时代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并时刻准备着回报社会,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每个人都要走一条路,如果你想做一个为中国、中国人民服务的人;想走一条为中国、中国人民服务的路;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组织,相信她,跟着她,坚定信仰,无论是十年或者二十年,无论是五十年还是一百年,你都不会迷失方向;珍惜她,维护她,践行信仰,无论是过去或者现在,无论现在还是未来,你都会有无穷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