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63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官方]历年考研真题(2014-2017)完整版

合集下载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真题4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真题4

华南理工大学《近代史》考试真题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统考试题( A 卷)专业年级 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注意:答案要求全部写在答题纸上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的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

A、客观存在的物体B、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结构和层性C、一切自然现象D、客观实在性3、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前提是()。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4、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 、对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B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明显的印记C、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 D 、超越历史条件的限制5、资产阶级人性论的主要缺点是()。

A 、肯定人的价值B 、重视人的自由C、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D 、脱离人的社会关系来考察人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7、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 、矛盾的观点B 、物质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 D 、发展的观点9、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

A 、生产关系的发展B 、生产力的发展C、上层建筑的发展 D 、经济基础的发展10、《国语·郑语》写道:“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朱熹提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

201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真题(完整试卷)(含答案)

201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真题(完整试卷)(含答案)

201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真题(完整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O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A.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2.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A.一元论B.二元论C.唯物论D.唯心论3.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A.生命物质的共性B.自然物质的共性C.有形物质的共性D.一切物质的共性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5.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A.逻辑分析法B.阶级分析法C.矛盾分析法D.精神分析法6.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B.辩证否定的原理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D.对立统一的原理7.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B.相互依存的关系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D.相互作用的关系8.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分析、归纳、综合D.识记、联想、假说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lO.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12.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经济关系B.政治关系C.思想关系D.血缘关系13.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A.艺术B.宗教C.政治D.哲学14.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A.人的价值追求B.人的政治立场C.人的情感态度D.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具体劳动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16.价值规律是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C.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D.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17.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B.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D.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18.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9.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20.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生产相对过剩B.需求绝对减少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21.年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是A.年利润量/年预付可变资本B.年利润量/年预付不变资本C.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可变资本D.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总资本22.下列资本形式中不属于职能资本的是A.产业资本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D.农业资本23.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权力机构、经营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三部分,与之相应的具体组织形式是A.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B.董事会、理事会、职代会C.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D.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24.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指的是A.超大型、垄断性的银行资本B.在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金融领域活动的资本C.垄断的工业资本与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资本D.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本的总和25.“过剩资本”的出现是A.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B.资本循环的物质基础C.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D.引进资本的必然结果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到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B.垄断竞争资本主义阶段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7.下列属于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A.黑格尔B.圣西门C.费尔巴哈D.李嘉图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29.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A.社会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社会30.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C.消灭等级制度和阶级差别D.促使国家自行消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O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华南理工大学_63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10--2017年_考研真题

华南理工大学_63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10--2017年_考研真题

631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卷上做答无效,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共 3 页一、判断说明题(先判断下面命题是正确还是错误,再说明其理由。

每小题5分,共30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英雄造时势。

3.矛盾问题的精髓即对立统一。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问题。

5.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6.阶级是一个政治范畴。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2.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3.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5.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三、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

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

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十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

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他的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

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

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常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

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

”众人听后,无不服膺。

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块石兽。

第1页。

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2009年63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2009年63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2009年63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631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卷上做答无效,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适用专业: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共 5 页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正确答案漏选或错选的,该小题无分。

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A、“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B、“存在就是被感知”C、“理在事先”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E、“万物皆备于我”2.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暨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本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这表明:()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B、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为的C、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D、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E、人类历史进程中具体的某些阶段是可以超越的3.《传习录》记载:“先生(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这一观点是()。

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C、认为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具有同一性D、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E、肯定人对花的感觉的能动性4.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E、人和人之间的政治关系5.下列哪些说法表示了时间的一维性:()A、“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B、“失落黄金有分量,错过光阴无处寻”C、“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复回”D、“莫说年纪小,人生容易老;莫说时候早,一去没处找”E、“好好学习,天天向上”6.“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2005年华南理工大学32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05年华南理工大学32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05年华南理工大学32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一、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在答题纸上将正确答案的代码涂黑。

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

每小题4分,共60分)1.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A.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B.真理的本性要求主观的认识同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相一致。

C.逻辑证明仍需实践的检验。

D.实践的特性决定唯有通过实践,才能使主观的认识转化为客观的现实。

E.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是否定逻辑证明的作用。

2.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以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

因此,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18世纪的法国对英国来说是如此,后来的德国对英法两国来说也是如此。

”这段话提出了下列历史唯物主义观点:()A.社会意识可以滞后或超前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不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C.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D.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E.社会意识可以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3.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是()A.历史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先验唯心主义。

E.绝对唯心主义。

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A.事物的一般变化。

B.运动。

C.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运动。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E.事物周而复始的圆圈运动。

5.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A.人们不能离开一定的历史条件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

C.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华南理工大学马哲题库

华南理工大学马哲题库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不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是(A、B、C、D、E)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其后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C、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D、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E、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分别是(A、B、C)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军事学E、马克思主义法学3、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直接理论来源分别是(A、B、D)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人权宣言D、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E、人生而自由平等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两大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这两大学说分别是(A、D)A、唯物史观B、劳动价值学说C、剩余价值学说D、辩证法E、认识论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认识论C、实践D、唯物史观E、人民群众6、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A、B、C、D、E)A、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理基础B、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C、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E、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7、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A、B、C、D)A、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B、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本性决定的C、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D、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E、这是领袖的选择8、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A、B、C、D、E)A、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B、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C、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D、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E、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9、科学社会主义(A、B、C、D、E)A、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B、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C、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D、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E、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目的与结论10、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是(C)A、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B、自然观与社会观的统一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物质与意识的统一E、空想与科学的统一二、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体系。

华工马哲试卷5

华工马哲试卷5

华南理工大学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统考试题(B卷)专业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的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有人认为矛盾不过是个命题或判断,它只存在于不正确的思维中,这种观点的实质是否认了矛盾的()。

A、特殊性B、客观性C、相对性D、条件性2、质量互变规律()。

A、只适用于自然界B、只适用于人类社会C、不适用思维领域D、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3、坚持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就是要肯定()。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认识始于经验D、感性认识是关于事物的表面的、片面的、外部联系的认识4、绝对真理是指()。

A、绝对正确的认识B、人类追求的永恒真理C、真理中所包含的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D、绝对不变的真理5、区分生产关系基本类型的标志是()。

A、生产过程中各方面的关系B、产品的分配形式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6、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它对社会发展()。

A、起加速作用B、起延缓作用C、有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D、起决定作用7、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A、它的矛盾性B、它的可知性C、它的物质性D、它的存在性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B、否定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9、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A、劳动发展史B、阶级斗争史C、思想发展史D、国家发展史10、人的本质在于()。

A、人有智能和思想B、人能自觉地创造社会历史C、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D、人在任何社会都有阶级性二、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纸的相应题号的空格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2007-2017年考研初试真题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2007-2017年考研初试真题

们的这些或那些感觉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对我们的感官起作用呢?对于这一问题,我
的回答同康德一样:自在之物。由此说来,物质不是别的,而是一些自在之物的总和,
因为这些物是我们的感觉的源泉。——普列汉诺夫
材料四
我们所说的物质对象(物体),就是那些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的对象,这些
对象在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唤起我们一定的感觉,而这些感觉反过来又成为我们关于
817 华南理工大学
2017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
共页
一、简答题(每小题 15 分,共 90 分) 1、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哪些历史阶段? 2、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的辩证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3、为什么说 19 世纪后半叶俄国民粹派主张的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 4、简述列宁在俄国革命问题上最基本的观点。 5、苏联哲学的两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6、什么是马尔库塞所谓的单向度的人?造成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单向度化的根本 原因是什么?
3.简述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关于两种生产的思
想及其意义。
4.简述《实践论》、《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伟大贡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论述题(25 分×2)
1.哈贝马斯所谓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
一件大事,论述其意义。
2.列宁主义的实质及其特点。
三、材料题(20 分×2)
第 1页
417 华南理工大学
2007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1
华南理工大学
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
共2页
一、原著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请分析说明这段话的哲学意义。

2、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请分析说明这句话的涵义。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3、认识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
4、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5、为什么说社会意识既依赖于社会存在,又具有其相对独立性?
三、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下面是关于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材料:
材料1: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材料2: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3卷
材料3: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是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
第1页
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

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2、3卷
请回答:(1)材料1的主要思想。

(2)材料2的主要思想。

(3)材料3的主要思想。

(4)贯穿于材料1、2和3的共同思想和现实意义。

2、下面是关于异化理论的材料:
材料1:黑格尔说:“自然界是自我精神的异化。


——摘自《自然哲学》
材料2:费尔巴哈说:“上帝的人格性,本身不外乎就是人之被异化了的、被对象化了的人格性。

那种使人对上帝的意识成为上帝的自我意识的黑格尔式的思辨学说,便是以这种自我异化过程为基础的。


——摘自《基督教的本质》
材料3:马克思说:“劳动所产生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

……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


——摘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请回答:(1)材料1中黑格尔的精神异化思想。

(2)材料2中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思想。

(3)材料3中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以及马克思是如何扬弃黑格尔、费尔巴哈异化思想的。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请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当前中国提出“文化自觉”的时代意义。

2、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第2页
631
华南理工大学
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
共2页一原著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请分析恩格斯这句话的哲学涵义。

2、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请分析毛泽东这句话的哲学涵义。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意识的能动作用有哪些表现?
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什么?
3、什么是辩证的否定观?
4、什么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5、什么是生产力,它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材料1:“宗教使人信仰上帝,不是把上帝作为它的对象,而是作为它的目的。

”——阿奎那
材料2:“所谓的宗教,是指我们的一切义务都要做上帝的命令而言。

”——康德材料3:“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马克思
材料4:“宗教偏见的最深的根源是穷困和愚昧。

”——列宁
材料5:“一切宗教没有不受生产技术进步的左右的,没有不随着它变迁的。

”——李大钊
请回答:
第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