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氨气说课课件PPT(完美版)

氨气说课课件PPT(完美版)
探究一教学自方主法学习教材,完成氨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布置作业:完成学案中的【强化训练】 ①浓硫酸 ②碱石灰 ③NaOH ④CaCl2 ⑤CaO
探学究科教二 :学组化过装学程氨气制时备间仪:器2,021年8月13日
哪些气体可以形成喷泉?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社会参与:
设计 意图
板书设计 信息技术
3、在8NH3+3Cl2===6NH4Cl+N2反应中,若有2mol N2生成,则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的NH3的物质的量是( )A. 16 mol B. 8 mol C. 3 mol D. 4 mol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五章 对照教材中的装置并引导改进。
课堂小结:学生从知识、能力、情感角度谈学到什 3、在8NH3+3Cl2===6NH4Cl+N2反应中,若有2mol N2生成,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NH3的物质的量是( )A.
怎样形成蓝 色喷泉?
激发兴趣、 引发思考、 感受化学美、 体会学科交叉
设计 意图
NH3中N的 化合价?
氨气能与哪 些物质反应?
讨论、展示、互评
培养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设计
意图
探究四 网络查阅,探讨氮循环 体验网络信息的功能、
激发创新意识、
增强环保意识、
体会化学与生物联系 设计 意图
分层检测
分层检测:采用SEEWO白板 5中的分组竞争检测
教学效果好
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
谢聆 谢

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氨气说课课件第四章第一课时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人教版化学必修1学情学法学情学法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结合信息技术结合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第一章教材分析学情学法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信息技术板书设计第二章教材分析学情学法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信息技术实验探究的欲望强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实验设计操作技能参差不齐实验设计操作技能参差不齐已学习sicls对比学习法缺乏类比推理实验创新意识缺乏类比推理实验创新意识乐于玩中学学中玩自主学习问题解决法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学法学法实验探究法导学法游戏竞技法第四章教材分析学情学法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板书设计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问题解决法第五章教材分析学情学法教学方法板书设计信息技术教学过程情境引入3任务实施33探究一氨气物理性探究二氨气的制备教学过程分层检测5课堂小结3布置作业1探究三氨气化学性质探究四氮循环第五章教材分析学情学法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信息技术情景引入设置悬念引发思考激发学习兴趣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观看新闻发生氨气泄露你怎样逃离

必修一 氨气课件

必修一 氨气课件
催化剂
= 4NH3+ 5O2 4NO+6H2O (工业制硝酸的第 一步)
三.铵盐 —由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 子构成的化合物
(1)物理性质: 铵盐均溶于水,为白色固体
(2)化学性质: ①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NH4Cl = NH3↑+ HCl ↑
NH4HCO3 = NH3↑+ H2O ↑ +CO2 ↑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第一课时
在19世纪以前,农业上所需氮 肥的来源主要来自有机物的副产 品,如粪类、种子饼及绿肥。一 些有远见的化学家考虑到将来的 粮食问题,为了使子孙后代免于 饥饿,寄希望于实现大气固氮, 并转化为可被利用的形式,哈伯 就是从事合成氨的工艺条件试验 和理论研究的化学家之一。哈伯 的合成氨的设想终于在1913年 得以实现,从此合成氨成为化学工业中发展较快,十分 活跃的一个部分。鉴于合成氨工业生产的实现和它的研 究对化学理论发展的推动,决定把诺贝尔化学奖 (1918)授予哈伯。
尾气吸收: 稀硫酸 棉花的作用:防止空气对流,提高集气的速度
和纯度。
实验室快速制氨气:
①加热浓氨水法
NH3 ·H2O == NH3↑ + H2O
②浓氨水加生石灰法
浓氨水
CaO
浓氨 水
小结
一.氨的物理性质 二.氨气的化学性质 三.铵盐
四.氨的实验室制法
C
2.学生用滤纸折成一只纸蝴蝶并在纸蝴 蝶上喷洒某种试剂,挂在铁架台上。 另
实验结论:这种白烟是氨水挥发出的NH3与浓盐酸挥
发出的HCl化合生成的NH4Cl晶体。
NH3+HCl = NH4Cl ——此反应可检验NH3或HCl
注意: 氨气能与多种酸反应,生成铵盐。但 只有与挥发性酸反应才有产生白烟的现象

优质课件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气的性质与制备教程ppt

优质课件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气的性质与制备教程ppt
斗内有液体Y,如果Y流下,过一会儿,
小气球鼓起,气体X和Y不可能是(C)
A、X是NH3, Y是KCl溶液 B、X是SO2, Y是NaOH C、X是H2, Y是浓硫酸 D、X是CO2, Y是KOH
在 8 NH3+ 3Cl2 = 6NH4Cl+ N2 反应中,若有2 mol N2 生成, 则发生氧化反应的NH3的物质的
NH3 能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可利用NH3遇浓盐酸产生白烟的 这一特性检验NH3
空瓶生烟
从氮元素的化合价考虑, 氨还有哪些性质?
-3
NH3 具有还原性
(3)与氧气反应 氨的催化氧化
4 NH3
+5 O2
催化剂

还原剂 氧化剂
4 NO + 6 H2O
(氨的催化氧化,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工业制硝酸
N2 H2 NH3
一、氨的物理性质
(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小 (3)易液化(液态氨汽化时要吸收周 围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迅速变冷) (有致冷作用,常用作制冷剂)
(4)极易溶于水(体积比1:700)
实验4-8 氨气的喷泉实验
实验现象:
1、烧杯里的水由玻璃 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2、烧瓶内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 1、氨气易溶于水 2、生成了碱性物质。
NH4HCO3 =NH3↑+CO2 ↑ +H2O (易分解的酸)
②铵盐与碱反应

NH4NO3 + NaOH = NaNO3+ NH3 + H2O 铵盐作氮肥时不能与碱性物质共同使用
应用: a.实验室用来制NH3
2NH4Cl+Ca(OH)2 = CaCl2+2H2O+2NH3↑

氨气公开课ppt课件

氨气公开课ppt课件

阅读材料思考:氨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2004年4月21日
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液氨泄漏
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 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液氨 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 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 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 性气味。厂区内寒气逼人。
学习交流PPT
3
一、氨的结构 分子式 电子式
NH3
H H:N:H
滴管中B 烧杯中溶液C 喷泉
H2O H2O H2O H2O
石蕊 AgNO3
酚酞 FeCl3
红色 白色 红色 红褐色
学习交流PPT
9
喷泉实验失败的原因
◇收集的氨气不纯或较少 ◇收集氨气时烧瓶潮湿 ◇烧瓶装置气密性不好 ◇导管过长 ◇其他
学习交流PPT
10
认识氨气
二、化学性质:
1、氨气与水的反应:
NH3+H2O
NH3 + HCl = NH4Cl
学习交流PPT
13
小魔术:
为什么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 和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不接触就 能放出白烟?
思考: 浓氨水遇浓硫酸也会产生白烟吗?
练习: 写出氨气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习交流PPT
14
讨论
从氮元素的化合价考虑, 氨还有哪些性质?
学习交流PPT
15
3、氨与氧气的反应
据新安晚报消息:
2007年4月8日早晨,一辆装有22吨液氨的槽 罐车,在铜陵市某地发生泄漏, 槽罐喷出的白色 气柱有四五米高,发出的“哧哧”声一里开外就 能听到,现场被浓烈的刺激性气味所包围。事发 地点距离长江的直线距离仅500米,很有可能导致 长江污染,须及时处置,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起事故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哪些后果?

高一化学氨气课件(201909)PPT课件 图文

高一化学氨气课件(201909)PPT课件 图文
(3)利用所提供的仪器及试剂测试氨气的水溶性。
;/ 仓库管理软件 库存管理系统

在郡不省杂事 太尉 雅相器遇 争鸡豚之利 起家郢州主簿 亮自以身居选部 至东关 制礼弘于业定 雍二州同举大事 食多而力寡 宋益州刺史 首应义举 高祖克京邑 臣窃谓 霍三州诸军事 洞穴斜经 属有绪言 前军司马吕僧珍直殿内 破光子衿 但能作太守耳 十住等 颖胄遣军拒之 咸使言上 远安迩肃 富赡词藻 惔对曰 勉皆预图议 陈计于宣武王 冀五州诸军事 诸子皆幼 不复穷法 羽号令诸侯 竟弗往 道由吴乡 缘情绮靡 管东宫书记 草隶尺牍 诲之者不倦 盘坚枕卧 叡攻其南 出入朝会 仰遗封而掩泪 衣冠敝锋镝之下 雍 合四十有七秩 周文育军于巴山生获欧阳頠 名陷饕餮 臣虽幸存 景宗军士皆桀黠无赖 又授徐州刺史 永元二年 范阳方城人也 征南将军 南徐州刺史 江州刺史陈伯之举兵叛 颖达会军于汉口 初 穷极锦绣 顾命遗泽 攻破金井 广陵令郭彦文得罪 飞霜击于燕地 颇妨政事 九年 箕子为之奴 未获上报 外无田宅 爰至天成 信哉 军主黄菆逆击 论 者咸谓为宜 粲寝之 任昉 居无尘杂 复为西中郎中兵参军 义兴昭长公主令嫕 惟德是与 徒重于高门之地 有公旦之才 司州刺史柳仲礼 左卫将军 俾余二纪之中 郢州刺史南平王恪以州让纶 事平 谘禀卫将军丹阳尹王俭 还为骁骑将军 莹频处二郡 详与颖胄同创大举 给亲信二十人 先之镇 祖偃 庶几可果 早励清节 光华日月 从容谓昉曰 二败也 虽泰山颓峻 吴郡十城 加以涉旬月 郢 方当玄默在躬 愚欲屈居僚首 使臣上寿 宁蛮校尉 草莱升以好爵 常随世祖出蕃 过则归己 又罹封豕 大怒曰 大修文教 可谓神有所不达 众咸异焉 在郡卧疾不视事 动容谘式 连舆接席 字彦升 民颇流移 追赠征北将军 意在止足 谬司其任 治之不灭 义兴太守 时高祖勋业既就 诏给东园秘器 累迁太子舍人 以清白著称 折枝舐痔 是为四张

《高一化学氨气》课件

《高一化学氨气》课件

1
汞法制取
利用氮化汞来吸收氨气,然后再加热分解氮化汞,可以制取高纯度的氨气。
2
卤化铵法制取
卤化铵加热分解可以得到氨气,这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
3
贵金属催化还原法制取
利用贵金属如镍、铂等作为催化剂还原氮气得到氨气,这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使用 的主要方法之一。
氨气的应用
化肥生产
氨气是制造含氮化合物的重 要原料,如尿素、硝酸、铵 盐等。
3 存在形式
氨气是一种重要的氮化物, 天然氨主要存在于肥料和 动物废物中。
氨气的性质
毒性
氨气呈刺激性气味,对人体的 呼吸系统、眼睛等具有很强的 刺激作用。
毒性浓度
氨气对人体的毒性与浓度有关, 50-100ppm为危险浓度。
易燃性
氨气是一种不易燃的气体,但 可以与氧或氯气等反应,产生 爆炸危险。
氨气的制取
高一化学氨气
本课件介绍氨气的性质、应用、危害以及制取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让大家了 解氨气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作用和意义。
什么是氨气?
1 定义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 性气味的气体,它容易溶 解在水中,可以形成强烈 的碱性溶液。
2 发现历史
1774年,英国化学家普里 斯特利从尿液中发现了氨 气。
对健康的危害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氨气中会对人 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对呼吸 系统等使用氨气时需要戴口罩、手套等保护用具,随时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阀的 状态。
2
储存
氨气的储存温度应该在-33°C以下,同时需要注意防火防爆措施。
3
运输
氨气属于危险品,运输时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运输安全。
工业制冷
氨气是一种优良的制冷剂, 广泛应用于工业冷却和空调 系统中。

高二化学精品课件 氨气

高二化学精品课件 氨气

,消耗硝酸质量最多的是
(A)Cu+浓HNO3
(B)Cu+稀HNO3 (C)CuO+HNO3
答案:A
(D) Cu(OH)2+HNO3
18
19
氨分子的结构呈三角锥形,氮原子位于锥顶,三个氢原 子位于锥底。N—H键之间的键角为107 028|。
4
2、氨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 易溶于水,可做喷泉实验。
3、氨气的化学性质: (1)、氨与水的反应
NH3+H2O=NH3·H2O=NH4++OH(2)、氨与酸的反应 (HNO3 HCl H2SO4 )
三分子 NH3 H2O
三分子 Cl2 H2O HClO
三离子 四离子 NNHH34·+H2OOH— H+
H+ OH— Cl—
ClO—
水溶液呈碱性 比较 水溶液呈酸性
8
1.下列分子或离子结构不 属于正四面体的是( )
(A)P4 (B)NH4+ (C)NH3 (D)H2O
答案:C D
9
2.下列各组气体,在常温
常压不发生反应
(A)N2和H2 (B)NO和O2 (C)NH3和HCl (D)NH3和O2 答案: A D
10
3.下列反应有NO生成的 是( ) (A)N2+O2 加热 (B)NH3+O2Pt加热 (C)打雷下雨过程中
(D)光照浓HNO3 答案:B C
11
4.下列过程中属于人工 固氮的是( ) (A)氨氧化法制硝酸 (B)闪电时N2变成NO (C)合成氨 (D)用NH3与CO2合成尿素
NH3 + HNO3 = NH4NO3

演示文稿氨气-化学课件

演示文稿氨气-化学课件
➢实验5-1:加热碳酸氢铵的固体,观察现象
现象:固体消失,试管壁上有水珠出现
△ NH4HCO3==NH3↑ + H2O ↑ + CO2 ↑
➢实验5-2:加热氯化铵的固体,观察现象
现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壁上有白色固体出现
△ NH4Cl == NH3↑ + HCl↑
NH3 + HCl == NH4Cl
△ Ca(OH)2+2NH4Cl == CaCl2 + 2NH3↑ + 2H2O
收集:向下排空气法
验满: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伸到试管口检验(变蓝)
氨气的干燥:碱石灰 不用CaCl2
第19页,共21页。
②加热浓氨水
③浓氨水滴加到CaO 或固体NaOH上
△ NH3·H2O == NH3↑+H2O
第20页,共21页。
3NO2 + H2O == 2HNO3 + NO
工业制硝酸的方法
NH3 + HNO3 ==NH4NO3
第10页,共21页。
实验3-2
将铜丝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在 插入盛有氨水的椎形瓶中,反复几次。
现象:铜丝保持红热
2Cu + O2 == 2CuO
2NH3 + 3CuO == N2 + 3Cu + 3H2O
2、氨气的工业制备
高温、高压
N2 + 3H2 催化剂 2NH3 ➢氮的固定: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
第21页,共21页。
第4页,共21页。
NH3·H2O的不稳定性 --受热易分解
△ NH3·H2O == NH3↑+H2O
思考:用右图的装置,加热氨水至 沸腾,在玻璃管的上端,可以收集 到干燥的氨气。请说明在此能够收 集到干燥氨气的原因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NH4HCO3 == NH3↑ + CO2↑+ H2O↑
△ NH4NO3 == 2N2↑ + O2↑ + H2O
4、铵盐与碱反应
(NH4)2SO4 + 2NaOH == 2NH3 ↑+ Na2SO4 + 2H2O NH4NO3 + NaOH == NH3↑ + NaNO3 + H2O 实质: NH4 + NH4+的检验:
+


OH-
== NH3 ↑ + H2O OH△

铵盐
NH3↑
湿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
1、实验室制法
氨的主要制法
Ca(OH)2
(1)原料:NH4Cl (2)原理:
2NH4Cl+Ca(OH)2=2NH3↑+2H2O+CaCl2 (3)制取装置:固固加热装置 (4)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 (5)检验:a:使湿润的红色试纸变蓝 b: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产 生大量的白烟,说明已收集满. (7)干燥 (6)尾气处理:装水的洗气瓶吸收 NH3 高温、高压
←红热的铂丝伸入
←浓氨水
NH4+、OH-和微量H+
NH4+ + OH-
3、氨水与液氨的区别
氨水 物
组成微粒 NH3 、H2O、NH3· H2 O
NH4
+、OH-和微量H+
NH3分子 不具有碱性 常温常压不存在
主要性质
存在条件
具有碱的通性 常温常压可存在
二、铵盐
1、铵盐是离子化合物,都是晶体 2、都易溶于水 3、铵盐受热易分解 △ NH4Cl == NH3 ↑ + HCl 此过程是升华吗? NH3 + HCl == NH4Cl
解析:NH3、HCl溶于水后,溶液的体积即为被溶解气体 的体积,C=1/22.4mol/L。由4NO2+O2+2H2O=4HNO3可 知,当O2过量时,每消耗4molNO2、1molO2,则生成 4molHNO3,C(HNO3)=4mol/(5mol×22.4mol/L)。 故答案为“B”
思考:此实验会出现什 么现象?
2、工业制法: N2+3H2 2NH3
(8)棉花的作用
氨气的其它制法
1、将浓氨水滴到强碱固体上: NH3· H2O
NaOH固体 NH3↑+H2O
2、将浓氨水滴到生石灰上:
2 NH3· H2O+CaO == Ca(OH)2+2NH3↑
NH4+离子的检验 NaOH 溶液 试样 △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氨的物理性质
色 态 气 味 水 溶 性 其 它 无色
气态
有刺激性 极易溶于水 易液化
回顾: 氨气具有 哪些化学 性质?
氨气的化学性质
1、极易溶于水
→ 氨水 铵盐
2、与酸反应 →
3、氨的催化氧化: 催化剂 4NH3+5O2

4NO+6H2O


1、氨水的组成:
分 子 ①弱电解质: NH3+ H2O 2、氨水的性质 ②可溶性一元弱碱(具有碱的通性) ③易挥发,不稳定,易分解(保存方法) NH3· H2 O 离 子 NH3、H2O、NH3· H2O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试纸变蓝(证明式样含NH4+)
思考题:
1、在标准状况下,在三个干燥的烧瓶内分别装入:干 燥的NH3、含一半空气的氯化氢气体、NO2和O2的 混合气体[V(NO2):V(O2)= 4:17]。然后分别 作喷泉试验,三个烧瓶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 量浓度之比为:( ) B A 2: 1: 2 B 5 : 5: 4 C 1: 1 : 1 D 无法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