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质疑、创新、拒绝盲从的作文
打破质疑,积极创新作文800

打破质疑,积极创新作文800英文回答:Breaking Doubts, Embracing Innovation.As an individual who thrives on challenges and constantly seeks growth, I firmly believe in breaking doubts and embracing innovation. In today's fast-paced and ever-changing world, it is crucial to push boundaries and think outside the box in order to stay ahead of the game.One of the main reasons why I advocate for breaking doubts is because it allows us to overcome our fears and limitations. Doubts often hold us back from taking risks and exploring new opportunities. However, by challenging these doubts and stepping out of our comfort zones, we open ourselves up to a world of possibilities. For instance, when I was faced with the doubt of whether I could succeed in a leadership role, I decided to take on the challenge and prove myself. Through perseverance and determination, Inot only exceeded my own expectations but also inspired others to do the same.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of breaking doubts is theability to foster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When we question the status quo and challenge conventional thinking, we create space for new ideas and solutions to emerge. This is particularly evident in the field of technology, where innovation is constantly pushing boundaries. Take the example of Elon Musk, who questioned the limitations of electric cars and founded Tesla Motors. His doubts led tothe creation of a revolutionary product that is now transforming the automotive industry.Furthermore, embracing innovation is essential fo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By being open to newideas and approaches, we can adapt to changing circumstances and seize opportunities that come our way. This mindset of embracing innovation has helped me in my career, where I have constantly sought out new challenges and looked for ways to improve processes. This has not only allowed me to stay relevant in a competitive industry butalso enabled me to mak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organizations I have worked with.中文回答:打破质疑,积极创新。
敢于质疑不盲从的作文

敢于质疑不盲从的作文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就像置身于一个巨大的信息超市,各种各样的“商品”——观点、理论、传闻,琳琅满目地摆在我们面前。
而在这个超市里,很多人就像盲目购物的顾客,看到什么就拿什么,完全不思考、不质疑,这样可不行,我们得做那个敢于质疑、不盲从的聪明“顾客”。
就说咱们身边的事儿吧。
前几天,我听到一群人在讨论一种新的减肥方法,说是只要每天吃某种特定的代餐,不用运动,一个月就能瘦十斤。
哇,这对于那些想减肥又不想动的人来说,简直就像听到了福音啊!好多人一听就两眼放光,纷纷打算去买那种代餐。
可是我就想啊,这减肥哪有这么容易的事儿呢?要是光吃个代餐就能瘦,那世界上还会有胖子吗?于是我就去查了查资料,发现这种代餐虽然热量低,但是营养不均衡,如果长期只吃这个,身体会缺乏很多必要的营养元素,还可能会影响新陈代谢,到时候不仅瘦不下来,还可能把身体搞垮呢。
你看,要是盲目地相信这种减肥方法,那可就惨了。
再看看历史上那些敢于质疑的大神们。
哥白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当时,大家都深信“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啊、星星啊都得围着地球转。
这就像大家都觉得天空就是一个大锅盖,盖在咱们地球这个平底锅上一样。
可是哥白尼就不这么想,他觉得这个理论有点怪怪的。
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大胆地提出了“日心说”,认为太阳才是中心,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
这在当时可不得了啊,就像在平静的湖水里扔了一颗大石头,激起了千层浪。
大家都觉得哥白尼疯了,是在挑战权威,很多人都不相信他,甚至还迫害他。
但是哥白尼可没有因为别人的反对就放弃自己的观点,他坚持自己的质疑,后来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要是哥白尼也像其他人一样盲从,那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可能还得晚好多年呢。
在学校里也经常有这样的情况。
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题的答案,大多数同学都抄下来,然后就记住了。
可是总有那么一两个同学会举手说:“老师,我觉得这个答案好像不太对。
”这时候,有些同学可能就会觉得这几个人是在出风头,可是实际上他们是在质疑啊。
质疑才能创新作文

敢于质疑方能成功高二作文 1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
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要"学"且"问"。
而"问"又从何来呢?自然是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质疑,才能获得渊博学识。
人们常常把知识比做海洋,海洋是无边际的,知识也是永无止境的。
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学问,总会有无知的地方。
正是基于这一点,世界才会有许多志士不耻下问,善于质疑,才能使社会越来越先进。
如果没有对"特创论"的质疑,就不会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创立;如果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便不会有哥白尼的"日心说"的创立。
所以,只有质疑才能使我们的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上的,绝对不是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
达尔文对"特创立"的怀疑,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在于他随"贝格号"帆船航行了五年,观察和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考研和查阅了无数地质资料,才向根深地固的"特创论"发出强有力地挑战。
可风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理论的深入研究。
可我们有许多青年,他们不善于怀疑。
他们迷信书本,崇拜前人,不敢有任何的怀疑,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创见。
半个多世纪前,鲁迅先生就曾通过《狂人日记》倡导这一精神。
对于学习,我们就应该要敢于质疑,不能一眛地迷信书本,教材。
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这样才能学好。
丁肇中就曾经告诫过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要增长知识,寻求真理,就必须多疑善疑,这才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敢于质疑方能成功高二作文 2“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敢于质疑不盲目信从的作文

敢于质疑不盲目信从的作文英文回答:Question: Dare to question and not blindly believe.In today's society, it is essential to have the courage to question and not blindly believe in everything we encounter. Blindly following without questioning can lead to ignorance, manipulation, and even harm. Therefore, it is crucial to develop a critical mindset and challenge the status quo.Firstly, questioning allows us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around us. By asking questions and seeking answers, we can expand our knowledge and broaden our perspectives. For example, when I was in high school, I used to blindly accept the information presented in textbooks. However, as I grew older, I realized that not everything written in textbooks is absolute truth. Istarted questioning the content and doing my own research.This critical thinking helped me to discover new information and develop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various subjects.Moreover, questioning helps us to avoid manipulation and deception. In today's digital age, we are bombarded with information from various sources, such as social media and news outlets. Many times, this information is biased or even false. By questioning the credibi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information we receive, we can protect ourselves from being misled or manipulated. For instance, I remember a time when a news article went viral on social media, claiming that a certain food product had miraculous health benefits. Instead of blindly believing this claim, I questioned its authenticity and did my research. It turned out that the article was sponsored by the company selling the product, and the claims were not supported byscientific evidence. By questioning, I was able to avoid falling into the trap of false advertising.Furthermore, questioning helps us to challenge the status quo and drive progress. Throughout history, manysignificant discoveries and adv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by individuals who dared to question conventional wisdom. For example, the famous physicist Albert Einstein questioned the prevailing Newtonian physics and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revolutioniz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verse. Without his willingness to challenge the accepted beliefs, we might still be limited by outdated scientific theories.In conclusion, it is crucial to have the courage to question and not blindly believe. By questioning, we can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void manipulation, and drive progress. In a world filled with misinformation and biases, it is essential to develop a critical mindset and challenge the status quo. So, let us dare to question and embrace the power of knowledge and curiosity.中文回答:问题,敢于质疑不盲目信从。
敢于质疑不盲从的作文

敢于质疑不盲从的作文我记得有一次在朋友小聚上,大家聊到社会热点问题。
小王一脸严肃地说:“你们都不知道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复杂了,跟风就完了呗。
”我旁边的小李立刻反驳:“哎,小王,你这样说就有点问题了。
你考虑过这个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吗?”小王眨了眨眼睛:“我觉得,大家都这么说,那肯定没错。
”小李瞪大了眼睛,像是看到外星人一样:“你这可是典型的‘盲从’啊。
你得知道,‘大家都说’不代表真理!”这时,我也忍不住插嘴:“说得对,小李。
你得敢于质疑,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一切真相,别因为别人说什么就当作真理。
”小王有点不服气:“可是质疑有什么用呢?你看那些大佬,都是这样做的。
”小李笑了:“那些大佬也是人,不是神啊。
他们也会犯错。
你敢于质疑,才能发现问题,才有可能找到更好的答案。
”这时候,小赵也加入了讨论:“其实,敢于质疑就像在找寻人生的调料。
没有质疑,你的生活就像一锅清汤寡水的汤,索然无味。
”“对啊,小赵,你这么一说,我觉得生活确实需要一些‘调料’。
”小王摸了摸下巴,似乎在思考。
我决定加点油:“记得有一次,我去一家新开的餐馆,菜单上写了‘独家秘方’,结果我尝了一口,味道竟然跟我自己做的没啥区别。
我就开始质疑:这‘秘方’到底是什么?结果发现,原来只是用了一点点不同的调料。
”小赵乐了:“所以你看,质疑其实是一种探索的过程,能帮助我们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小王点点头:“你们说得有道理。
敢于质疑,不仅能让我对事物有更深的理解,还能让我避免盲目跟风。
”“对啊,”我补充道,“质疑并不是挑刺,而是想让事情变得更好。
即使最终我们做出的决策可能和别人大同小异,但至少我们是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选择。
”小李插话道:“这就像买鞋子,别人说某款鞋子特别好,你得试穿一下,看看合不合适。
你敢于质疑,才知道这鞋子到底适不适合你。
”我们几个相视一笑,感觉一场小争论变成了一次有趣的讨论。
大家都明白了,敢于质疑并不意味着对事物持否定态度,而是对现状提出挑战,勇于探寻更深层次的真相。
关于学会质疑不再盲从的作文素材

关于学会质疑不再盲从的作文素材
《不盲从不轻信,学会质疑》
哎呀呀,大家知道不,盲从这玩意儿真的挺害人的。
就说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出去玩吧。
我们去了一个景区,当时看到有很多人在围着一个小摊位,那叫一个热闹。
我这好奇心就上来了,也不管不顾地就凑了过去。
朋友在旁边说:“你凑啥热闹呀!”可我哪管呀,就看到那些人都在抢着买一种据说是什么“神奇石”,能带来好运啥的。
摊主在那一顿鼓吹,说这石头如何如何好,好多人都深信不疑,疯狂抢购。
我当时也是脑子一热,就跟着买了一块,还花了我不少钱呢。
等回到家,我越想越不对劲,这石头不就是普通石头嘛,哪来的那么神奇呀。
我才意识到自己当时是多么盲目地跟着别人起哄,连基本的判断都没有了。
从那以后,我就告诉自己,可不能再这么随便盲从了,得多质疑质疑,多想想是不是真的有道理。
其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事情太多啦,我们不能看到大家都在做什么就傻乎乎地跟着做,得有自己的思考,要学会质疑那些不合理的事情。
不然呀,就
会像我那次一样,花了冤枉钱还闹笑话嘞。
所以呀,咱们都得长点心,别再轻易盲从啦,这样才能在生活中少走些弯路,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呀。
理性判断拒绝盲从高一作文范文5篇

理性判断拒绝盲从高一作文范文5篇没有人会关心你付出过多少努力,撑得累不累,摔得痛不痛,他们只会看你最后站在什么位置,然后羡慕或鄙夷,不要盲从,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理性判断拒绝盲从高一作文范文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理性判断拒绝盲从高一作文范文1世界末日的谣言说道,黑暗三天,地球毁灭,一度引起蜡烛和手电筒的火爆销售。
日本核电站泄漏,引起抢盐风波。
正因为人们过于相信流言,盲目从众,才会引发一场场闹剧。
面对流言与质疑,我们应该拒绝盲从,坚守自我,长久未来。
拒绝盲从,我们应该做到明辨是非。
对于从众,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具体分析,真的效仿的事情本身必须是正确的。
我们要拒绝盲目从众,必须明察对错,从而做出正确选择。
文天祥忠心为国,在好友也叛国投敌之际他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国家甘洒一腔热血,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名言;陆游一生主张抗金,虽屡遭弃用,被求和派严厉打击,却仍旧坚守自己的志向,相信救国才是正路,因而“位卑未敢忘忧国”,将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他们相信自己的选择,明辨是非,书写出了一篇又一篇不朽的篇章。
拒绝盲从,坚守自我,才可成就辉煌。
在屈子的“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慨然悲叹中,我们看到他独行于天地间那一抹身影;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下,我们看到他“采菊东篱下”的悠然生活;在苏轼“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中,我们看到他豁达气度,他们拒绝盲从,收到了内心的字的与安慰留下了千古绝唱。
拒绝盲从,我们应有淡然之心。
每个人都应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该坚守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追随他人,盲目从众。
坚守自我,才可成就辉煌。
汤显祖不愿接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创作出了杰作《牡丹亭》;鲁迅不愿接受国人的麻木无知,因而他弃医从文,一杆笔,唤醒无数国人的反抗意识,挑起了中华的脊梁;马丁‘路德金不愿盲从,不愿接受黑人被歧视的命运,于是他愤而引言,用他的努力换起来无数黑人心中的改革之梦。
拒绝盲从追求创新作文

拒绝盲从追求创新作文在我们的生活中,盲从似乎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大家好像都习惯于随大流,别人怎么做,自己就跟着怎么做,很少去思考这样做是否真的适合自己,是否真的有意义。
而我,却在一次小小的经历中,深刻地体会到了拒绝盲从、追求创新的重要性。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几个好友相约去郊外的公园游玩。
公园里绿草如茵,繁花似锦,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蜿蜒而过,景色美不胜收。
我们兴高采烈地在公园里漫步,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片空旷的草地。
草地上有许多人在放风筝,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风筝在空中争奇斗艳,煞是好看。
看到这一幕,朋友们都兴奋起来,纷纷表示也要去买个风筝来放。
于是,我们一窝蜂地跑到公园门口的小摊贩那里,挑选起风筝来。
大多数朋友都选择了那些常见的、热门的风筝款式,比如蝴蝶形状的、老鹰形状的。
而我,却在众多风筝中,发现了一个造型独特的风筝——它是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上面画着一些奇怪的图案,看起来有点抽象。
朋友们看到我选的风筝,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说这个风筝太奇怪了,肯定不好放。
但我却不以为然,我觉得这个风筝与众不同,很有个性,我就是想要尝试一下。
买好风筝后,我们回到了草地。
朋友们按照常规的方法,很快就把风筝放了起来。
他们的风筝在空中飞得又高又稳,引得周围的人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而我呢,却遇到了麻烦。
我按照他们的方法,试了好几次,我的风筝都没能飞起来。
它要么在地上打几个滚,要么刚飞起来一点就又掉了下来。
朋友们见状,都劝我放弃,说这个风筝不行,让我重新去买一个和他们一样的。
我心里有点沮丧,但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
我坐在草地上,仔细观察着朋友们放风筝的动作,思考着为什么我的风筝飞不起来。
突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我的风筝形状不规则,重心和那些常规的风筝不一样,所以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来放。
想到这里,我决定创新一下放风筝的方法。
我不再像朋友们那样单纯地靠奔跑来产生风力,而是先把风筝的线放长一些,然后找了一个有风的地方,让风筝迎着风,自己慢慢地往后退,同时轻轻地抖动着手中的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70分)
鲁迅《狂人日记》:“从来如此,便对么?”
某博客:“大家都这样,就对吗?”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理论论据:
1、人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服从老悲的东西,而是为了创造新的,有理智的,光辉的东西。
俄罗斯谚语
2、所有的保守派都是由于自身有着缺陷。
他们因为地位或本性而是优柔怯懦的……只能像歼疾人那样地采取守势。
[美]爱默生《处世之道》
3、有些人会错误地教导我们说,墨守成规就是始终如一,是一种美德,而摆脱成规就是不始终如一,是一种恶行。
[美]马克·吐温《始终如一》4、当一个国家的青年人都因循守旧时,它的丧钟便已经敲响了。
[美]比彻《出自普利茅斯布道坛箴言》5、自古以来一切文明的进步,最初无一不是从所误用的异端邪说开始的。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梅兰芳拜师
京剧大师梅兰芳,他不仅在京剧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而
且还是丹青妙手。
他拜名画家齐白石为师,虚心求教,总是执弟子之礼,经常为白石老人磨墨铺纸,全不因为自己是外名演员而自傲。
有一次齐白石和梅兰芳同到一家人家作客,白石老人先到,他布衣布鞋,其他宾朋皆社会名流或西装革履或长袍马褂,齐白石显得有些寒酸,不引人注意。
不久,梅兰芳到,主人高兴相迎,其余宾客也都蜂拥而上,一一同他握手。
可梅兰芳知道齐白石也来赴宴,便四下环顾,寻找老师。
忽然,他看到了冷落在一旁的白石老人,他就让开别人一只只伸过来的手,挤出人群向画家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老师”,向他致意问安。
在座的人见状很惊讶,齐白石深受感动。
几天后特向梅兰芳馈赠《雪中送炭图》并题诗道:
记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贵动公卿。
如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梅兰芳不仅拜画家为师,他也拜普通人为师。
他有一次在演出京剧《杀惜》时,在众多喝彩叫好声中,他听到有个老年观众说“不好”。
梅兰芳来不及卸装更衣就用专车把这位老人接到家中。
恭恭敬敬地对老人说:“说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师。
先生说我不好,必有高见,定请赐教,学生决心亡羊补牢。
”老人指出:“阎惜姣上楼和下楼的台步,按梨园规定,应是上七下八,博士为何八上八下?”梅兰芳恍然大悟,连声称谢。
以后梅兰芳经常请这位老先生观看他演戏,请他指正,称他“老师”。
琴纳试种牛痘
1796年,美国人琴纳试种牛痘获得成功。
猖獗于世的可怕的传染——天花。
终于有了克星。
但要推广这种疗法却遇到重重阻力。
英国皇家医学杂志拒绝刊登琴纳的论文。
有人散布谣言:“种牛痘,人头上会长出牛角,身上长出牛毛,会发出牛的叫声。
”对琴纳进行人身攻击。
琴纳不怕威胁,勇敢捍卫科学真理。
自费刊印自己的论文,宣传新事物新思想。
接种牛痘战胜天花的预防医疗活动,迅速在全世界展开,新事物终于战胜了旧观念。
富兰克林勇捉雷电
谁都知道雷电会打死人。
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非但不避雷电,而且要把雷电抓住。
1752年,在美国波士顿,富兰克林选择在一个雷雨季节放风筝,他制作风筝也与众不同,在风筝的顶端安装一根尖尖的铁针,在放风筝绳子的末端拴着一把铁钥匙。
风筝上天后,雷鸣闪电,风雨大作。
他紧紧握着风筝绳子末端的铁钥匙,全然不顾被雷电击中的危险。
当头顶上闪电的时候,他感到手发麻。
他高兴极了,他意识到这是天电的电流通过湿绳和铁钥匙传到手上,他兴奋地高喊:“我抓住了天电!”他立即把铁钥匙和莱顿瓶连接起来,结果莱顿瓶蓄了大量的电。
这种电同样可以点燃酒精,可以做“摩擦起电”的电所做的一切实验。
富兰克林勇敢的实验,为电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四光不信洋人信自己
李四光,字仲揆,湖北黄冈人。
卓越越的科学家,地质力学的创立人。
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国际地质和地理学界长期流行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内地没有第四纪冰川。
李四光想:外国地质学家并没有做过认真调查,凭什么说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他不信洋人,1921年,李四光亲自到河北太行山东麓进行地质考察,1933到1934年又到长江中下游的庐山、九华山、天目山、黄山进行考察,然后写出论文,论证华北和长江流域普遍存在第四纪冰川。
1939年,他又在世界地质学会发表《中国震旦纪冰川》一文,用大量实证肯定中国冰川遗迹的存在,这对地质学、地理学和人类学都是一大贡献。
20世纪初,美国美孚石油公司,曾在我国西部打井找油,结果毫无所获。
于是以美国布莱克威尔教授为首的一批西方学者,就断言中国地下无油,中国是一个“贫油的国家”。
年轻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偏偏不信这个邪:美孚的失败不能断定中国地下无油。
他说:我就不信,油,难道只生在西方的地下?在这种强烈的自信心的支配下,他开始了30年的找油生涯。
他运用地质沉降理论,相继发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
田,华北油田,江汉油田。
他当时还预见西北也有石油。
今天正在开发的新疆大油田,也完全证实了他的预言。
李四光靠自信、自强彻底粉碎了“中国贫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