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论文题目-刑事法学院

刑诉、证据学年、毕业论文题目1.试论刑事诉讼法及其范畴2.论刑事诉讼法及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3.论刑事诉讼及其特征4.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与作用5.从弹劾试诉讼到纠问式诉讼的演进及其历史地位6.辩论式诉讼的历史地位及评价7.职权主义结构与当事人主义结构的比较研究8.论刑事诉讼的目的及其作用9.论我国刑事诉讼结构模式及其选择10.论刑事诉讼职能的划分及其依据11.关于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思考12.论刑事诉讼法律关系13.论公安机关不是司法机关14.论公安机关是司法机关15.从检察机关的性质看其职能的掌握16.论刑事诉讼中的人民法院17.简论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范围18.论犯罪嫌疑人的诉讼地位及其权利19.论刑事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及其保障20.论刑事诉讼中的单位当事人21.单位被告人及其诉讼程序22.刑事诉讼中被害人、证人、鉴定人的比较研究23.论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24.论程序法制原则25.论刑事诉讼中的司法独立26.论无罪推定原则及其法律地位27.论我国刑事程序法已确立无罪推定原则28.论我国刑事程序法未确立无罪推定原则29.试论刑事诉讼中的不告不理原则30.一事不再理原则及其评价3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行使的理论论证32、论严格遵守法定程序33.论司法独立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应用34.论司法独立与人大监督35.刑事诉讼中的依靠群众原则新论36.论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实现37.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及其利弊分析38.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的缺陷与完善39.论审判公开原则40.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41.论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42.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的立法与实践分析43.论刑事诉讼的公正与效率44.论设立审判委员会的必要性45.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原则存在的问题与完善46.试论我国的刑事诉讼管辖47.我国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的探讨48.试论毒品案件的地区管辖49.试论我国的指定管辖50.国家安全机关的立案管辖问题刍议51.论刑事立案管辖中的几个问题52.试论合并管辖和优先管辖53.最高人民法院的管辖权问题刍议54.地区管辖争议的解决55.刑事立案管辖的交叉时的解决途径56.论我国刑事回避适用情形的探讨57.对完善我国刑事回避制度的思考58.浅议律师能否成为回避的对象59.论我国现行回避制度的改进60.对回避程序中的问题的思考61.试论我国刑事辩护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62.律师垄断刑事辩护的可行性分析63.试论律师讯问时的在场权64.试论律师介入侦查阶段的若干问题65.试论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66.律师的独立辩护权浅析67.论辩护人的诉讼地位和职能68.试论我国的指定辩护69.关于刑事辩护中律师保守职业秘密问题的探讨70.论辩护律师的社会角色71.试论辩护人的职责72.试论刑事代理中的几个问题73.论自诉案件中的代理74.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代理75.刑事诉讼中律师辩护与代理的比较76.试论律师刑事豁免权77.辩护律师的职责保密义务与作证拒绝权78.证据法学理论基础探究79.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现状及完善对策80.论我国证据法基本原则的构建的思考81.论证据的特征82.刑事诉讼中物证的价值探究83.浅议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的建立84.建立我国刑事证据展示制度的构想85.论我国自白补强规则之完善86.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完善措施初探87.关于建构中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性思考88.对刑事非法证据的证据能力的思考89.我国自白任意性规则的建立90.补强证据规则研究91.论传闻证据规则在中国的构建92.浅论刑事诉讼中品格证据规则93.论沉默权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与完善94.析沉默权在中国确立的重要性95.我国设置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及制度构想96.论我国证明责任的分配原则97.刑事诉讼证明责任倒置探析98.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思考99.公诉案件举证责任的分配100.透析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存在的问题101.我国刑事质证制度的缺失及立法完善102.论测谎结论的证据价值103.论同案犯供述的刑事证据价值104.口供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及完善105.刑讯逼供的根源与相应对策探讨106.视听资料在诉讼证明中的运用107.我国刑事证明标准之重构108.浅论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109.构建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思考110.浅议我国证人保护制度及其完善111.论证人出庭作证之规范112.我国污点证人制度之构建113.我国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构建114.试析我国关于警察出庭作证的立法115.我国证人资格的立法规定及理论探讨116.推定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117.证据的效力研究118.免证事实的价值研究119.自认规则探究120.间接证据在司法证明中的价值研究121.论我国刑事强制性措施制度的改革与完善122.试论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完善与人权保障123.略论监视居住之改革124.论我国刑事拘留中的人权保障125.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之反思及重构126.试论我国逮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127.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若干缺陷及其完善对策128.论对强制措施的法律监督129.我国逮捕制度的缺失及完善130.我国逮捕条件的分析与重构131.对扭送制度的若干思考132.试论我国刑事拘传的立法完善133.论刑事拘留措施的完善134.我国刑事羁押制度的法律分析135.刑事诉讼中拘捕与羁押制度分立问题研究136.我国现行羁押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原因及对策137.我国刑事审前羁押制度改革与尊重和保障人权138.浅析超期羁押问题139.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起诉条件140.论我国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141.我国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的弊端和出路的思考142.论附带民事诉讼中公权与私权的协调143.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问题144.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思考145.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视角下的“物质损失”辨析146.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147.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主体研究148.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问题研究149.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判决的执行150.附带民事诉讼疑难问题研究151.论刑事诉讼的中止152.论刑事诉讼的终止153.刑事立案程序若干问题研究154.刑事诉讼程序启动研究155.论刑事立案条件156.论立案监督的制度保障157.刑事立案监督制度的完善158.刑事立案检察监督若干问题研究159.侦查目的论160.刑事侦查职能论161.论侦查公开162.论刑事侦查程序的基本价值163.试论侦查权的重组164.评“检警一体化”——兼论我国的检警关系165.警察权的配置原则及其控制166.侦查监督制度研究167.刑事侦查构造比较研究168.关于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建立司法审查制度的构想169.论诱惑侦查170.论刑事诉讼中的“监听”171.论侦查权的司法控制172.论犯罪嫌疑人申诉和控告权173.论拒绝强迫自证其罪原则174.论检察引导侦查175.我国警检关系的完善176.我国刑事鉴定制度改革与完善177.论我国侦查监听立法的完善178.秘密取证的合理性和合法性179.刑事辨认研究180.论司法刑事侦查权与关押权的分离181.对检察机关职权配置的研究182.不起诉裁量权的完善183.公诉转变为自诉的立法缺陷分析184。
最新法学专业刑事诉讼法毕业论文选题参考题目

最新法学专业刑事诉讼法毕业论文选题参考题目毕业论文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最新法学专业刑事诉讼法毕业论文选题参考题目,这些法学论文题目都是容易写作、容易通过答辩的,希望对同学们写作有帮助。
刑事诉讼法1、论刑事诉讼主体2、论刑事诉讼价值3、论无罪推定4、论刑事程序公正5、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关系研究6、论公开审判原则7、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裁判主义8、刑事诉讼的公正与效率价值9、试论检察机关的刑事法律监督10、试论刑事被害人在诉讼中的地位11、论程序法定原则12、论刑事诉讼中的公众参与13、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保障14、论直接言词原则15、论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平等16、论刑事被害人的地位及其权利保障17、论刑事诉讼目的18、论刑事诉讼结构19、论刑事诉讼职能10、论刑事审前程序的司法控制11、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12、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法律思考13、论禁止重复追究原则14、取保候审与保释制度比较研究15、刑事羁押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16、刑事逮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17、刑事司法审查制度研究18、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与完善19、论检察机关的侦查权20、刑事代理人的诉讼权利及其保障21、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的适用问题研究22、论刑事辩护制度的完善23、论辩护人的权利及其保障24、论刑事申诉制度25、论刑事代理制度26、程序性辩护研究27、试论辩护的诉讼地位28、论检察权的性质29、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30、刑事回避制度研究31、中外回避制度的比较探讨32、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研究33、审前程序中的诉权保障研究34、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主体研究35、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研究36、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比较研究37、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比较研究38、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39、论检察机关的自由裁量权40、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障41、程序性裁判问题研究42、被告人认罪诉讼程序研究43、论刑事和解制度44、技术侦查制度研究45、刑事错案的原因探析46、刑事错案的认定及其防控47、论刑事再审程序的完善48、试论对被追诉人的法律救济49、刑事简易程序比较研究50、自诉制度研究51、刑事诉讼中的检警关系研究52、刑事诉讼中侦诉一体化问题研究53、刑事搜查制度研究54、论刑事诉讼中的隐私权保护55、论刑事诉讼中的财产权保护56、犯罪嫌疑人在侦查程序中的权利保障57、律师会见权问题研究58、律师的刑事豁免权问题研究59、沉默权制度研究60、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程序适用61、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办理死刑案件中的具体运用62、论侦查权的配置63、刑事侦查程序的改革完善64、海峡两岸刑事诉讼程序比较研究65、论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完善66、刑事自诉案件范围的法律思考67、论陪审制度的完善68、试论检察机关的抗诉69、试论涉外刑事诉讼的特点70、刑事审判监督程序提起主体研究71、刑事二审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72、我国刑事审前程序的立法完善73、论我国公诉制度的完善74、对补充侦查相关问题的思考75、量刑程序研究76、刑事上诉审结构研究77、刑事第二审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8、论立案监督79、审判委员会存废之管见80、死刑复核程序的改革与完善81、刑事程序分流问题研究82、量刑公正与量刑程序改革探讨83、经济犯罪侦查权的优化配置84、刑事第二审程序中检察监督职能85、刑事简易程序研究86、刑事审级制度研究87、刑事再审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完善88、附条件不起诉的价值取向及制度构建89、论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权90、论刑事侦查监督的有效途径91、论刑事侦查程序中律师的法律地位92、论刑事简易程序的选择权93、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构想94、论二审程序的审判范围95、减刑假释程序的正当化探讨96、刑事侦查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完善97、侵占案件管辖的法律思考98、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必要性及程序完善99、对测谎仪证据效力的法律思考100、论电子证据101、亲属间的拒证特权研究102、证人拒证特权研究103、证人出庭作证问题研究104、论刑事证据的关联性规则105、论网络犯罪案件的证据收集与审查10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口供的证据价值107、论刑事诉讼中的证明主体108、论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109、论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110、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比较111、试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112、试论被害人陈述113、论证人证言114、论言词证据的特性及适用115、论间接证据的特点及其运用116、对刑事证据属性的探讨117、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118、论鉴定意见的证明力119、论我国证据立法模式的选择120、刑事疑难案件认定的困境及其解决121、刑事证明标准探讨122、试论刑事证据的法律性123、改革我国鉴定启动权的思考124、刑事辩护人的调查取证权125、污点证人作证免责制度研究126、律师阅卷权的法律保障127、视听资料特征研究128、刑事鉴定制度的改革完善129、论专家证人制度130、证人保护制度研究131、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132、家庭暴力案件的证明问题探讨133、从典型性刑事案件分析法院对法律的统一适用。
刑事案件法律分析论文题目(3篇)

第1篇第2篇摘要:本文以XX刑事案例为研究对象,从刑事案件的证据认定与运用角度出发,探讨我国现行刑事法律制度在证据认定、证据运用以及证据规则等方面的实践与理论问题。
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分析,旨在揭示刑事证据认定与运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证据制度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刑事司法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刑事案件;证据认定;证据运用;法律问题;XX案例一、引言刑事案件作为我国司法实践中最为常见的案件类型,其处理结果直接关系到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证据作为刑事诉讼的核心要素,其认定与运用直接影响到案件审理的公正性和效率。
然而,在刑事司法实践中,证据认定与运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以XX刑事案例为视角,对刑事案件中的证据认定与运用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二、XX刑事案例简介XX刑事案例涉及被告人XX涉嫌XX罪一案。
案件事实如下:XX在XX市XX区XX街道XX小区XX号楼XX室,因个人恩怨,持刀将被害人XX杀害。
案发后,公安机关迅速展开侦查,经过一系列调查取证,最终将被告人XX抓获归案。
在审理过程中,双方对证据的认定与运用存在较大争议。
三、证据认定与运用中的法律问题(一)证据认定问题1. 证据的合法性在XX刑事案例中,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通过合法手段收集到的证据,如现场勘查笔录、证人证言、被告人供述等,均符合法律规定。
然而,在证据收集过程中,也存在部分证据可能存在合法性瑕疵的情况。
2. 证据的真实性在XX刑事案例中,部分证据如证人证言、被告人供述等,可能存在虚假陈述的情况。
对此,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应严格审查证据的真实性,确保案件审理的公正性。
(二)证据运用问题1. 证据的关联性在XX刑事案例中,部分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关联性不强,如被告人XX的犯罪动机、犯罪目的等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有限。
2. 证据的证明力在XX刑事案例中,部分证据的证明力较弱,如被告人XX的辩解证据,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证据的证明力,避免因证据证明力不足而影响案件审理结果。
东财《刑事诉讼法》论文题目及答案

《刑事诉讼法》案例(共三个案例,任选一个案例写作,写作模版见附件中的“课程论文写作模板(单题式),字数2000~3000字,范文参见“单题式案例类范文”)本试卷指定答题数为1道。
【1】市郊公路上凌晨发生车祸。
现场有被害人的尸体和被害人骑的摩托车,尸体旁有被害人的血迹,不远处有汽车急刹车留下的摩擦痕迹。
戴在被害人手腕上的手表已摔坏,时针指在5点50分。
公路边里程碑记明事故发生地距市区中心30公里。
侦查人员赶到后,勘验、检查现场,拍摄一张现场全景照片,并制作了笔录。
法医鉴定结论:被害人系被汽车撞击而死。
有妇女王某告诉侦查人员,她听丈夫说,当时他正走在离事故现场40米处,目睹一辆解放牌卡车撞倒被害人后逃离。
市交通局证明,5点50分曾有三辆解放牌卡车经过事故现场,其中有市灯泡厂(位于市区中心)的一辆车。
调查发现该车上有一处漆皮新脱落的痕迹。
市灯泡厂值班员证明:司机刘某当日凌晨驾车回厂,下车时神色慌张。
出车登记表记明司机刘某当日凌晨5点55分回厂。
侦查人员询问司机刘某和同车的赵某、盛某,三人均否认他们当天凌晨发生过交通肇事。
问题:(1)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主要有哪些?本案中证明的主要对象是什么?(2)本案收集到的证据有哪些?分别属于法定证据中的哪几种?(3)本案证据中,哪些属于辩护证据?哪些属于控诉证据?(4)结合本案论述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的规定。
【2】法院对一起共同抢劫犯罪案件的罪犯进行宣判。
主犯郑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财产;主犯余某被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罚金2万元人民币;从犯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自案发被羁押至判决生效已过去6个月,邱某剩余2个月有期徒刑刑期;从犯邹某被判处管制1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
[问题]对本案四名罪犯的刑罚应当由哪些执行机关执行?如何执行?【3】犯罪嫌疑人沈建因怀疑其经营的“金山饭店”看门人赵林盗窃财物,于2009年9月19日上午9时许,纠集犯罪嫌疑人刘通、于永对赵林捆绑、殴打,逼问是否偷盗。
《刑事诉讼法》论文题目

《刑事诉讼法》案例包括本科在内的各科复习资料及详细解析,可以联系屏幕右上的“文档贡献者”(共三个案例,任选一个案例写作,写作模版见附件中的“课程论文写作模板(单题式),字数2000~3000字,范文参见“单题式案例类范文”)案例分析1:被告人于虎在2009年2月7日深夜23时半左右,潜入一居民室内,对女主人欲行强奸,女主人大声呼救,并奋力反抗,致企图未逞。
被告人逃跑时,恰遇该区法院审判员黄玉良从办公室加班后回家,将其扭送公安机关处理。
此案经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移送该区检察院。
检察院经审查,以强奸(未遂)罪向同级法院提起公诉。
因本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于虎对指控的事实供认不讳,区检察院便建议区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本案。
法院经审查,同意适用简易程序,遂由审判员黄玉良和陪审员两人组成合议庭,公开审理了此案。
开庭审理过程中,被告人除对指控犯罪供认不讳外,还主动交代了半年前实施的抢劫罪,并表示愿意交出所抢劫的财物。
经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被告人最后陈述等程序,合议庭评议后当庭宣判:以强奸罪判处被告人于虎有期徒刑5年,以抢劫罪判处被告人于虎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500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500元。
宣判后,告知被告人如果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第二日起5日以内上诉于市中级人民法院。
被告人于虎接到判决书后的第3天上诉于市中级法院。
市中级法院接到上诉状后,经审理认为,原判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量刑过轻,于是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
原审法院接到案件后,以审判员黄玉良为审判长,与本院两位审判员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此案。
经过重新审理,在原认定事实完全不变的情况下,以强奸罪判处于虎有期徒刑10年。
并告知本判决为终审判决,不得上诉。
结合上述材料,请撰文详细叙述:(1)本案在审判程序上存在哪些错误?(2)本案一审时区检察院建议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那么,区检察院应向区法院移送哪些材料?案例分析2:某市公安局于2011年1月4日对刘某(男,24岁)、张某(男,21岁)持刀抢劫致人重伤一案立案侦查。
法学毕业论文题目(15个选题方向)

法学毕业论文题目(15个选题方向)1. 网络犯罪的法律问题研究2. 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的关系3. 环境保护法在我国的实施现状及改进措施4. 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5. 民法典对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影响6. 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风险防范策略7. 刑事诉讼法中证人保护制度的完善8. 行政诉讼中的信息公开与隐私权保护9. 劳动合同法在实践中的应用与问题分析10. 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11. 跨国公司并购中的法律问题研究12. 我国公司法修改对中小企业的影响13. 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法律应对与治理15. 智能合约的法律问题研究16. 刑事辩护律师的职业道德与执业规范研究17. 涉外婚姻家庭法律问题的探讨18. 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研究19.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法律法规完善20. 网络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制21. 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22. 智能网联汽车交通事故的法律责任认定23.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24. 医疗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完善25. 房地产开发中的土地征收法律问题26. 网络直播平台的法律责任研究27. 跨境数据流动的法律问题与对策29. 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法律应急机制研究30. 网络空间国际法规则的发展与完善31.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与预防32. 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33. 互联网法院的设立与运行机制34. 网络犯罪侦查的法律与技术手段35. 网络虚拟货币的法律监管与风险防范36. 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法律干预与保护37. 网络版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38. 网络诽谤的法律责任与救济39. 网络购物合同的法律问题研究40. 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的法律问题41. 网络游戏沉迷的法律干预与保护42. 网络平台内容审核的法律问题43. 网络拍卖的法律问题研究44. 网络众筹的法律问题与风险防范45. 网络赌博的法律问题研究46. 网络色情信息传播的法律规制47.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与预防48. 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49. 互联网法院的设立与运行机制50. 网络犯罪侦查的法律与技术手段51. 网络虚拟货币的法律监管与风险防范52. 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法律干预与保护53. 网络版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54. 网络诽谤的法律责任与救济55. 网络购物合同的法律问题研究56. 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的法律问题57. 网络游戏沉迷的法律干预与保护58. 网络平台内容审核的法律问题59. 网络拍卖的法律问题研究60. 网络众筹的法律问题与风险防范61. 网络赌博的法律问题研究62. 网络色情信息传播的法律规制63.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与预防64. 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65. 互联网法院的设立与运行机制66. 网络犯罪侦查的法律与技术手段67. 网络虚拟货币的法律监管与风险防范68. 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法律干预与保护69. 网络版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70. 网络诽谤的法律责任与救济71. 网络购物合同的法律问题研究72. 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的法律问题73. 网络游戏沉迷的法律干预与保护74. 网络平台内容审核的法律问题75. 网络拍卖的法律问题研究76. 网络众筹的法律问题与风险防范77. 网络赌博的法律问题研究78. 网络色情信息传播的法律规制79.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与预防80. 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81. 互联网法院的设立与运行机制82. 网络犯罪侦查的法律与技术手段83. 网络虚拟货币的法律监管与风险防范84. 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法律干预与保护85. 网络版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网络诽谤的法律责任与救济87. 网络购物合同的法律问题研究88. 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的法律问题89. 网络游戏沉迷的法律干预与保护90. 网络平台内容审核的法律问题91. 网络拍卖的法律问题研究92. 网络众筹的法律问题与风险防范93. 网络赌博的法律问题研究94. 网络色情信息传播的法律规制95.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与预防96. 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97. 互联网法院的设立与运行机制98. 网络犯罪侦查的法律与技术手段99. 网络虚拟货币的法律监管与风险防范100. 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法律干预与保护13. 软件工程与敏捷开发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于软件开发的过程、方法和工具。
法学专业论文参考选题

法学专业论文参考选题诉讼法学1、司法独立的法理2、侦查模式与司法公正3、刑事审判效率论4、关于司法独立的现实思考5、刑事再审程序的法理分析6、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几个主要问题7、刑事诉讼中证人免证特权若干问题研究8、被告人权利保障的司法现状评析9、实体价值与程序价值:沉默权的正当性分析10、论我国检察机关的不起诉权11、论司法权力的合理配置12、刑事司法公正标准探析13、论检察权的性质与检察机关的改革14、论刑事司法制度的国际化15、试刑事诉讼的系统整体性16、论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制度17、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18、论上诉不加刑原则19、刑事审前程序中的裁判权及其主体之探讨20、程序正义论21、论交叉询问的方式22、审判监督与审判独立23、论代位诉讼24、我国行政诉讼属性与价值的考量25、行政诉讼维护依法行政作用研究法理学、宪法学、法律史学1、论法的本质属性2、法治与人治3、论党的代表大会的重要决定与修改宪法之间的关系4、论法的人权价值5、完善我国立法监督体系6、论宪法审判制度7、论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法治国家与司法独立问题研究9、论舆论监督对权力的制约10、法律全球化、本土化与法律多元化11、知识经济与法制创新研究12、法律程序的价值、功能与法治社会13、中国法律起源模式探索14、中华法系研究15、清末的法制变改16、“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法律观念17、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动因机理18、论中国古代法律样式的演变及其影响19、中国传统法文化与西方法文化的比较研究20、论中国封建监察制度21、论中国古代的契约制度22、论“无讼”的法律传统23、中国古代司法官责任制度探究24、论中国古代的反贪立法25、中国近代民法的发展26、近代中国宪政文化的沉思27、《六法全书》评介28、革命根据地时期的人权立法研究29、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历史发展30、革命根据地的监督制度研究婚姻家庭法学1、试论我国的无效婚姻制度2、我国亲权制度探讨3、婚外恋的道德与法律评价4、论我国夫妻财产制5、论配偶权6、非婚生子女权益的法律保护7、论涉外婚姻8、论我国的生育权制度刑法学1、论“罪刑法定原则”2、论我国刑法中的“无限防卫权”3、论犯罪的既遂和未遂4、论危险犯5、安乐死问题研究6、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问题研究7、保安处分理论研究8、“死刑”的存废问题研究9、牵连犯问题研究10、论自首11、“非法经营罪”研究12、“侵犯商业秘密罪”研究13、破产欺诈犯罪问题研究14、“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研究15、“骗取出口退税罪”研究16、计算机犯罪、网络犯罪问题研究17、基因犯罪研究18、新型金融犯罪问题研究19、试论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20、试论犯罪客体21、论不作为犯罪22、论犯罪主体23、论犯罪的动机与犯罪的目的24、论刑法中的事实认识错误25、论正当防卫26、论刑事责任在刑法中的地位27、论量刑的根据28、论量刑的情节29、死刑的存废论30、论刑罚个别化31、论侵犯商业秘密罪32、论合同诈骗罪33、论盗窃罪34、论挪用公款罪35、论贪污罪36、论受贿罪37、论刑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38、论缓刑39、论共同犯罪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1、论行政指导的法治化2、论行政程序法制化3、论完善我国听证制度4、关于推进我国依法行政进程的思考5、论健全我国公务员制度法律体系6、完善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控制7、入世与中国行政法变革研究8、论建立我国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9、论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不足与完善10、完善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思考11、改进我国行政收费制度12、论我国行政合同制度的完善13、论行政救济的有效化14、论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15、入世对中国政府依法行政走向的影响研究经济法学1、经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地位的确立与发展2、论入世对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影响3、完善产品责任法的建议4、我国政策性银行立法的若干问题探讨5、论对政府采购的法律调整6、完善我国外商投资法之探析7、宏观调控立法特点及其新发展8、消费者的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9、论控制股东的义务10、论中国税法与WTO规则的主要差距及对策国际经济法学1、论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2、跨国公司的法律问题研究3、国际反垄断法研究4、论倾销与反倾销法5、《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研究6、论欧盟的对外贸易法律制度7、论美国贸易法的“301条款”8、从《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看中国的外资立法9、论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与我国的投资立法10、ICSID的法律制度研究11、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研究12、国际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研究13、论BOT的法律机制与我国的BOT立法14、论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15、论国际重复征税及其解决措施16、论国际商事仲裁法律制度国际法学1、从国际法看国际社会新秩序的建立2、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主权3、论国际关系中的人权与主权关系4、论国际法上的管辖权制度5、论国家及其财产豁免6、从国际法看日本国侵华战争的民间赔偿问题7、论人道主义法在战争中的适用8、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的探讨与研究9、从国际法看国际社会新秩序的建立10、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主权11、论国际关系中的人权与主权关系12、论国际法上的管辖权制度13、论国家及其财产豁免14、从国际法看日本国侵华战争的民间赔偿问题15、论人道主义法在战争中的适用16、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的探讨与研究17、论国际人权公约在国内的实施问题18、论国际刑事法院的建立对国家主权的影响19、论国际法上的引渡制度20、论国际组织法的国际法律责任21、论国家的国际刑事责任民商法学1、论民法物权制度的构造2、论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3、论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4、委托与行纪比较5、试论法人人格否认6、论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保护7、论精神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8、论物权的追及效力9、善意取得制度略论10、论所有权的本质11、论私人财产权的民法保护12、试论法定优先权13、论权利质权14、论代位权15、论缔约过失责任16、论提存17、论添附18、论论买卖合同标的物所有权转移和风险责任转移19、论赠与合同撤销20、论抵押权的优先效力21、论遗嘱的效力22、论代位继承23、论独立董事制度24、论公司财产权25、论商行为26、论破产法中的别除权27、论证券民事责任28、论国有股的流通29、论上市公司的协议收购30、论隐名合伙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民商事法律制度的理论与实践1、自然人破产法律制度2、合伙连带责任法律制度3、法人人格否定、法人治理结构法律制度4、民商事人格权法律制度(隐私权与知情人冲突)5、民事身份权法律制度(亲权、继承权)6、民商事法律行为制度(民商事代理、意思自治原则)7、民事财产法律制度(物权,房地产)8、信托法律制度9、民事债权制度(债权担保)10、民商事合同法律制度(合同情势变更、合同预期违约)11、民事侵权行为法律制度(归责原则演进、精神损害赔偿)12、民事责任法律制度(责任竞合、惩罚性赔偿)13、公司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形态、公司资本制度、公司治理模式)14、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平行进口、商业秘密、著作权与版权)15、证券与票据法律制度(债权与股票、票据权利抗辩)16、保险法律制度(保险理赔、保险合同)17、破产重整法律制度。
最新刑事诉讼法论文题目

最新刑事诉讼法论文题目1、论刑事诉讼中的代理2、论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3、论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4、论刑事诉讼立案管辖5、论刑事诉讼审判管辖6、论刑事诉讼强制措施7、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8、论我国刑事证据制度9、论证据的审查和判断10、论我国的公诉制度11、论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12、论审判组织13、论刑事简易程序14、论刑事上诉制度15、论审判监督程序16、论死刑复核制度17、论抗诉18、论辩护19、论辩护律师的权利保障20、论检察官的社会角色21、诉讼效率与保障被告人诉讼权利之间的关系22、论简易程序23、论证据的法律性24、我国刑事诉讼中口供的证明问题25、论证人制度之完善26、论羁押制度之改革27、论“自由心证”原则28、试论当代中国判断刑事证据的标准29、论“上诉不加刑”原则30、论“上诉不加刑”31、论二审程序中的审理方式32、对刑事再审制度之思考33、论不起诉制度之理论基础34、论控审分离原则35、论无罪推定原则36、沉默权研究37、论刑事诉讼程序的价值38、论法官的社会角色39、论刑事诉讼中法官之调查权40、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与我国的刑事诉讼41、论犯罪控制和人权保护42、论刑事诉讼职能43、论被害人44、论附带民事诉讼的作用45、论刑事诉讼目的46、论刑事诉讼的实体正义47、论刑事诉讼的程序正义48、论论刑事诉讼的基本要素49、论刑事诉讼的构造50、论中国刑事诉讼模式改革51、刑事诉讼中的“毒树之果”相关问题探析52、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刑事冤假错案的成因5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构建54、新《刑事诉讼法》背景下多发性侵财案件侦审对策研究55、论新《刑事诉讼法》施行中警察刑事执法面对的挑战与思考56、新刑事诉讼法简易程序实施情况的观察与分析57、刑事再审启动机制调查研究58、新《刑事诉讼法》背景下侦查到案制度实施问题研究59、论庭前会议制度的适用60、新刑事诉讼法视野下的控制下交付研究61、关于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探究62、证据能力制度研究63、由上海复旦大学投毒案来谈刑事和解制度64、论我国刑事诉讼人权保障65、论我国刑事二审程序与《两权公约》的距离66、刑事司法国际准则视野下的非法证据排除范围67、论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的配置和保障68、刑事被告人知悉权的比较研究69、应对外逃贪官进行刑事缺席审判70、论刑讯逼供产生与存续的原因71、刑事被追诉人财产权救济问题研究72、我国近亲属出庭作证豁免制度评析73、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刍议74、审查批准逮捕环节翻供问题初探75、刑事冤错案件的成因分析76、刑事审判中辩护律师责任研究77、刑事鉴定人员出庭作证制度探讨78、刑事案件“另案处理”适用的检察监督79、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构建80、刑事鉴定人员出庭作证制度探讨81、刑事案件“另案处理”适用的检察监督82、试述讯问技巧与刑讯逼供、指供、诱供的边界83、刑事诉讼鉴定人出庭作证之困境分析84、关于新刑事诉讼法下的刑事和解制度研究85、建构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86、浅析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难的原因及其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事诉讼法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论刑事诉讼程序公正的价值
2.论刑事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
3.论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
4.论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5.论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6.刑事诉讼司法独立问题研究
7.论我国对“无罪推定”原则的吸收与发展
8.析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
9.论刑事诉讼主体
10.论检察院的检察权
11.论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职能
12.论我国刑事庭审交叉询问制度
13.被害人的诉讼地位与权利之探讨
14.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的管辖
15.侵占罪的管辖问题研究
16.论“不起诉决定”的法律性质
17.议被不起诉人的权利保障问题
18.司法裁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结构
19.析公检法三机关在立案权上的制约机制
20.完善立案监督机制
21.论侦查模式的转变
22.论检察院自侦案件程序的完善
23.论“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法律适用
24.完善我国刑事证据立法之构想
25.论刑事证据的证明标准
26.刑事诉讼建立证据开示制度之必要性
27.析非法获得证据的效力问题
28.刑事司法鉴定制度的法律问题
29.论“视听资料”在刑事证据中的运用
30.论刑事诉讼证人证言制度
31.证人履行作证义务之立法建议
3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之运用
33.测谎检查的法律规则之完善
34.强制措施与强制性措施之辨析
35.议强制措施的决定权
36.议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限问题
37.错捕与国家赔偿问题研究
38.析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
39.议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40.论法人犯罪诉讼程序的补充与完善
41.析司法机关超期羁押的现象及其防范
42.论检察院在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中的作用
43.议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调查取证权
44.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的法律问题
45.辩护律师阅卷权之行使
46.辩护律师的刑事责任豁免权
47.刑事辩护之法律援助制度
48.刑事辩护制度改革研究
49.刑事代理制度之完善
50.审理自诉案件的法律监督问题研究
51.论刑事诉讼中的沉默权
52.建立被害人的法律援助制度之构想
53.刑事诉讼被害人的诉讼地位之探讨
54.完善对自诉案件审理的法律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