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复习讲解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第三单元复习

北伐 战争
南京政府 的成立
南昌起义
时间: 1927.8.1(建军节) 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朱德等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 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1927年10月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 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俩军会师组建中国第一支新 型 人民军队——中国工农第四军 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 维埃共 和国”中央临时政府
4、下列人物中,没有出席一大的是( ) ①陈独秀 ②毛泽东 ③董必武 ④李大钊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③④ 5、“我们今天开这个军校,要用这个学校内学生 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 的骨干。成立了革命军,我们的事业便可以成 功。”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这番话的黄埔军 校总理是 A、孙中山 B、蒋介石 C、周恩来 D、黄兴 6、1926年,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 把革命推向全国,进行了( ) A、北伐战争 B、二七罢工 C、安源路矿罢工 D、五卅运动
时间
1927年8月1
领导人
周恩来等
地点 南昌
湘赣
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 党的第一枪 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 命根据地,找到了一 条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 路 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 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粉碎了反动派企图, 保存了力量 ,沿途 播种子
日
1927年9月
秋收起义
毛泽东
毛泽东 朱德
边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冈山
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
长征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瑞金
会宁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第一
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 昌起义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7 第一支坚强的红军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
初二历史上册_第三单元复习课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_.

遮代史分期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中国夹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1919 年1949^ 五四民至峯命:以反对封建主义为目的的资般说来, 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而我国除了反封建还要反对帝国主义所以,我国的民主革命指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目的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民主革命的任务应该由资产阶级来完成,但是我国由于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这一任务最终是由无产阶级完成的,所以,分为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圣义革命:指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图表)新民主主义革命99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国民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1924—1927)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7) (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模拟情景:红色旅游一探寻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之路。
第一站:北京推荐理由:五四运动的发源地,重温五四精神。
一.五即爰国运动导火索 ----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1.五四运动的爆发(前期)时间:1919.5.4中心:北京主力:青年学生2.五四运动的发展(后期)时间:1919.6.3中心:上海主力:工人阶级3.五四运动前期的口号:4.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A •是一次彳切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廷主义的爱国运动。
B •是中国冷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二站:上海、嘉兴推荐理由: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代表()的利益。
她的诞生廷()知识连接:中共一大• 3.会议内容:通过了 _____________ ,确定党的奋 斗目标 ____________ 2 _____ ;确定党的中心时间地点参加者内容 1921.7上海-嘉兴毛泽东等13人P56()的利益,而且 ★共产党不仅代表()焕然一新了。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知识点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八一”南昌起义
1927年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领导了南昌起义。
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八一”南昌起义----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
独立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开始的标志。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会议,通过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井冈山会师
(朱德、陈毅←→毛泽东)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起义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会师,
后改编军队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长征的开始
1934年10月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出发地:瑞金)
结果: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性质: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意义:1919年5月4日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共一大召开
1921年、共产党诞生
长征的胜利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结束1936年10月)
长征胜利的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实行战略转移。)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详解

地点:湘赣边 秋收起义: 时间:1927年9月 领导人:毛泽东 结果: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 毛泽东 朱德 陈毅 结果:会师后改编
红军长征
原因 王明、博古等人“左”倾错误,导致第 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长征。 时间 1934年—1936年。 路线 : 会师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甘红军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 ①保存了革命的基本力量 意义 ②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③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 北伐胜利进军
目的、时间、对象、总司令、经过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京国民政府成 立
南 昌 起 义
时间: 1927年8月1日(八一建军节) 地点: 南 昌
领导者:周恩来 贺龙 叶挺 朱德 刘伯承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意义: 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 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中 国 共 产 党 的 成 立
标志: 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
通过党的纲领、中心任务、 中心内容:
选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央领导机构
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国共第一次合作
北 伐 战 争
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 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 时间、地点、领导人
什么是长征精神?我 们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
乐于吃苦,不畏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 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第三单元
五 四 爱 国 运 动
起因
口号 经过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课件

(6)战果: 2021/12/9
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基本上 消灭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第十二页,共三十页。
第11课 北 伐 战 争
四、国民革命失败(shībài):
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等人叛变革命,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 破裂。
五、南京(nán jīnɡ)国民政府192:7年4月,蒋
第九页,共三十页。
第11课 北 伐 战 争
一、国共 第一次合作: (ɡuó ɡònɡ)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 州召开,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 加入国民党。标志(biāozhì)着以国共两党 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国共两党合作 后,中国进入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2021/12/9
第十页,共三十页。
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序幕;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 面貌焕然一新;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推动北伐战 争胜利进军,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1927年国 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面对 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起 义,创建了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 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红军长征的胜利打开了中 国20革21/12命/9 的新局面。
⑶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誓
2021/12/9
死力争(lìzhēng),还我青岛”、“取 消‘二十一条’”等。
第三页,共三十页。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五四运动(Wǔ-Sì Yùndòng)
⑷结果: 取得三大初步胜利 a 北洋政府被迫(bèi
pò)释放被捕的学生 b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c
(wǔzhuāng)
2021/12/9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背诵资料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复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解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
起止时间1919年——1949年。
经历了⑴北伐战争(1924——1927年)⑵土地革命战争(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7)⑶抗日战争(1937——1945)和解放战争(三年内战时期)(1946——1949年) 考点一 五四爱国运动1、 原因 ⑴根本原因: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 ⑵直接原因(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 2、 时间:1919年5月4日3、 经过: 前期 先锋: 学生 中心: 北京主力: 工人 (标志着无产 阶级开始登上中国历史政治舞台。
) 中心: 上海 5、口号:“ 外争国权 , 内惩国贼 ”(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
⑴ 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6、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⑵ 罢免曹汝霖、陆宗舆、张宗祥三人职务 ⑶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7意义 ⑴性质: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⑵标志: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8、五四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民主科学精神、勇于探索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
) 【中考链接】1、[09娄底中考]某年某天早晨,北京的王大妈出门买菜,刚上街就碰到一队群情激愤的学生打着旗帜,高呼口号在街上游行,其中可听到这么一些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和约签字!”王大妈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事,你知道吗?( D )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2、[09枣庄中考]我们今天的许多节假日都与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关。
下列事件与“青年节”有关的是 ( B ) A .虎门销烟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一大” D .南昌起义 考点二 中国共产党成立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1、条件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干部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2、成立:标志----中共“ 一大 ” ⑴时间、地点: 1921 年 7 月 上海⑵参加者: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共产国际的代表也出席了大会⑴通过了 中国共产党纲领 ,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⑶主要内容 ⑵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推翻资产阶级专政⑶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 陈独秀 为中央局书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A.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A B.南昌起义
D.红军长征
11、在学历史的过程中,往往希望能够实地考察。
你若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应该去的
C.武汉
D.上海
看右边北伐战争形势示 意图:
请回答:
⑴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 么?主要对象是谁?
⑵北伐战争取得哪些重 大成果?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分界线是
( C)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
C、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D、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5.能够说明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的依C
据是 A、黄埔军校的创办 B、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 (1)体现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 雄主义精神。
• (2)说明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 曲折。
课堂练习 一、单选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 )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抗日战争
D、新文化运动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成
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D)
A、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B、推翻封建军阀统治 C、宣传马克思主义 D、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和约“上签字; 惩办卖国贼等
后期 1919 年6月
上海
学生罢 支持学生斗争 课、商 人罢市、 工人罢 工
释放被捕 学生,罢 免卖国贼, 拒绝在对 德“和约”
造成前后期不同结果的原因:
• 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了巨大作用。
五四精神: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知识点归纳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919年---1937年)1、简述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运动性质)。
(3)运动爆发的标志: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
(4)发展:6月3日,上海工人罢工,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
(5)结果:罢免三个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释放被捕学生,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6)性质: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7)历史意义: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8)五四精神:爱国主义,民主和科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追求真理,振兴中华,反帝反封等。
2、中共的诞生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的召开一大的代表: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何叔衡、李达地点: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
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当前任务: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党的机构: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一大的意义: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3、国民革命的洪流⑴1924年5月,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又称黄埔军校。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校长;廖仲恺——党代表;周恩来——政治部主任。
⑵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5月,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奉命作为北伐先锋,首先开赴湖南前线。
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⑶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
4、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
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它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