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重金属污染及危害

合集下载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食品中存在着多种重金属污染物,如镉、汞、铅等,这些重金属对于人体的健康具有严重的危害。

一、食品重金属污染的来源食品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污染: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其中有些重金属可能会通过污染水源、土壤等途径进入食品链。

2. 农业污染: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元素,如果不依照规定使用或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导致重金属污染。

3. 生活污染:如电子废弃物、废旧荧光灯、口香糖等。

4. 其他来源:一些药物中、某些野生动物和海鲜等中也会存在重金属污染。

二、食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危害重金属元素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铅:长期食用含有铅的食品,可能会导致高血压、神经系统损伤、贫血等症状。

2. 镉:长期食用含有镉过多的食品,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

3. 汞:摄入过多汞元素可能导致消化不良、神经系统损伤等。

4. 铬:高剂量摄入铬对肝、肾、中枢神经系统等有损害。

三、如何避免食品中重金属污染为了避免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个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 选择正规商家销售的食品,并且查看食品中是否含有重金属污染物的成分。

2. 注意饮食均衡,经常食用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等的食品,可以促进体内重金属的排除。

3. 避免食用过多的野生动物和海鲜等猪肉大豆等中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食品。

4. 注意环境保护,减少生活垃圾和电子垃圾等排放的重金属污染。

总之,食品中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了严重的健康隐患。

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做好环境保护,选择合格的食品,注意饮食健康,共同为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付出自己的力量。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控制方法重金属指的是相对于普通金属而言,密度更高,具有较高的原子序数和原子量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铬等。

虽然这些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但过度的采矿、工业生产和其他人类活动导致重金属排放量大幅增加,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

一、重金属污染的危害1.环境污染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工农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

其中,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更是导致土壤和水体中重金属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重金属的污染会降低土壤、水体和空气的质量,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损害人类健康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铅污染:会影响儿童智力发育、降低成年人的免疫力;(2)汞污染:会导致神经系统疾病、抑郁症、肾脏疾病、胎儿畸形等问题;(3)镉污染:会增加心脏病、高血压、骨骼疾病的患病率;(4)铬污染:会引起皮肤过敏、呼吸道疾病等健康问题。

3.影响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重金属污染会影响土壤质量,使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

同时,受重金属污染的农产品中蓄积过量的重金属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二、重金属污染的控制方法为了减少重金属的污染和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以下一些控制方法。

1.加强监测对污染源进行全面监测,以确定污染情况和污染程度。

同时,对环境中重金属的浓度进行监测,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空气、水和土壤等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防止重金属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2.治理污染源治理污染源是减少重金属污染的关键。

工业企业必须对废水、废气等污染物质进行严格的排放控制,生活垃圾和废弃物要进行分类处理。

对于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应该对污染源进行全面治理,减少重金属元素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加强环境修复对重金属污染地区进行环境修复,可以大大减轻重金属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环境修复可以采用植被恢复、物理、化学修复等多种技术手段,重建起健康的生态系统。

4.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减少重金属污染的根本解决方法。

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

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

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一、引言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克/立方厘米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铬等。

这些重金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过量的重金属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二、重金属的危害1. 铅的危害: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长期暴露于铅中会导致中毒。

铅中毒会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繁殖系统造成严重伤害,特别对儿童的影响更为严重,可能导致智力发育障碍。

2. 汞的危害:汞是一种剧毒的重金属,主要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长期暴露于汞中会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免疫系统受损和繁殖系统受损。

特别对孕妇和婴儿的影响更为严重,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和智力发育障碍。

3. 镉的危害:镉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主要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长期暴露于镉中会导致肾脏损伤、骨质疏松和癌症等疾病。

镉还具有积累性,会在人体内逐渐积累,增加患疾病的风险。

4. 铬的危害:铬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主要通过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进入环境。

长期暴露于铬中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皮肤过敏和癌症等疾病。

铬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强,容易引起皮肤炎症和溃疡。

三、重金属的预防措施1. 加强环境监测: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对重金属的含量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重金属污染源。

2. 控制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加强对工业废水和废气的管理,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和废气处理设备,减少重金属的排放。

3. 食品安全管理:加强对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监测,严禁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农药和肥料。

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确保食品安全。

4. 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强对重金属危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引导公众正确使用化学品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减少重金属污染。

5.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对重金属的排放和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管。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结论重金属的危害不容忽视,长期暴露于重金属中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的伤害。

重金属污染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重金属污染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重金属污染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重金属污染是指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积累超过一定的安全标准,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的现象。

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十分严重,可能引发生物链扰动、土壤退化、水源污染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以及应对措施,以下将详细介绍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治理方法。

一、重金属污染的来源:1. 工业排放:工矿企业的废水和废渣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物质,经排放后可能直接进入水源和土壤中,加重环境污染。

2. 农药使用:某些农药含有重金属成分,大量使用会导致农田和水源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

3. 汽车尾气: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可能含有重金属元素,如铅和汞,长期积累可能污染大气和土壤。

4. 生活废弃物:电子废弃物、锂电池等生活废弃物中的重金属可能进入土壤和水源,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1. 生物链扰动:重金属在环境中积累,可能被生物摄取并沉积在体内,进而通过食物链传递,最终影响人类的健康。

2. 土壤退化: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积累会导致土壤酸化、结构破坏,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3. 水源污染:重金属物质进入水源后,会堵塞水体的排水系统,影响水质,甚至造成水生物的死亡,破坏生态平衡。

三、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方法:1. 加强监管:加强对工矿企业的环境监管,设立严格的重金属排放标准,并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以防止工业排放污染。

2. 推广绿色农业:提倡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农药使用,避免农药中重金属元素对环境的污染。

3. 促进循环经济:鼓励废弃物分类回收利用,减少生活废弃物中的重金属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排放治理技术:采用适当的工艺技术处理工业废水和废渣,如化学沉淀、生物处理等,确保重金属排放不超过标准。

5. 修复受污染的土壤:通过土壤修复技术,如植物修复法、微生物修复法等,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综上所述,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不可忽视。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我们需要广泛关注重金属污染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方法。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与预防措施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人口增长,食品中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威胁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以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一、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1. 铅污染:铅是最常见的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之一。

摄入过多的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长期暴露在高铅环境中的人可能会导致贫血、神经系统损伤等疾病。

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铅中毒会对智力发育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2. 镉污染:镉是另一个常见的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

普通人摄入大量镉时,可能会对肾脏、骨骼和呼吸系统产生危害。

同时,严重的镉中毒可能会导致癌症的风险增加。

3. 汞污染:汞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污染物,常用于矿产开采和工业生产。

摄入过多的汞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引起颤抖、智力低下等症状。

对于孕妇来说,汞中毒可能会导致胎儿发育不良。

二、预防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措施1. 加强监管与检测:政府应加强对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加大对重金属污染物的检测力度。

建立更严格的监管标准,确保食品安全符合相关法规。

2. 优化食品生产工艺:采用先进的食品生产工艺可以减少重金属的污染。

例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选择优质的土壤和肥料可以减少农产品中重金属的含量。

3. 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教育公众如何辨别安全的食品,购买有品牌认证的产品。

4. 加强农产品溯源:建立完整的农产品溯源体系,确保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可追溯。

这有助于对食品中重金属污染源的准确定位,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污染。

5. 注重土壤保护:土壤是食品链中的关键环节,保护土壤免受重金属污染的侵害十分重要。

政府和农民应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土壤修复和治理措施,确保土壤的健康和肥力。

结语:食品中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必须引起广泛的重视。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优化生产工艺、加强消费者教育、加强溯源和注重土壤保护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食品中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

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

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一、引言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g/cm³的金属元素,包括铅、汞、镉、铬、铜、锌等。

虽然重金属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但过量的重金属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二、重金属的危害1. 铅的危害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常见于水、土壤、食物、空气中。

过量摄入铅会导致中毒,对大脑、神经系统、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严重时可引发智力障碍、贫血等疾病。

2. 汞的危害汞主要存在于水产品中,如鱼、虾等。

过量摄入汞会导致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造成损害,严重时可导致智力减退、肾脏疾病等。

3. 镉的危害镉主要存在于烟草、农产品等中。

过量摄入镉会对肾脏、骨骼、呼吸系统等造成损害,严重时可引发骨质疏松、癌症等疾病。

4. 铬的危害铬主要存在于工业废水、土壤中。

过量摄入铬会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等造成损害,严重时可引发哮喘、溃疡等疾病。

5. 铜和锌的危害虽然铜和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摄入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过量摄入铜会导致肝脏损伤、胃肠道不适等,过量摄入锌会干扰铁、铜等元素的代谢,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三、重金属的预防措施1. 食品安全- 选择安全食品:尽量选择有机食品,避免食用受重金属污染的食品。

- 食物搭配合理:合理搭配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减少重金属在体内的吸收。

- 食物加工处理:合理加工处理食物,如去皮、剁碎等,可以减少重金属的摄入量。

2. 环境保护- 控制工业排放:加强工业废水和废气的处理,控制重金属的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

- 垃圾分类处理:正确分类处理垃圾,减少重金属污染物的产生和传播。

- 水源保护:加强水源地的保护,避免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体。

3. 个人防护- 户外活动注意防护:在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地区,户外活动时应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减少重金属的吸入和接触。

-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检测重金属的含量,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范文

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范文

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范文重金属是指相对于一般金属来说,其密度、原子量较高的一类金属元素,包括铅、汞、镉、铬、砷、镉等。

尽管重金属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但其也带来了许多环境和健康问题。

本文将从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重金属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水污染。

重金属在工业排放和废物处理过程中会进入水体,污染水资源。

例如,镉和铬对水体的毒性很大,会对水生生物产生致命影响,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次是土壤污染。

许多重金属元素具有持久性,容易在土壤中沉积。

这对农作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食物链,威胁人类健康。

最后是空气污染。

重金属元素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会释放到大气中,形成大气颗粒物,这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同时也会使重金属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对健康造成危害。

其次,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可忽视的。

经过吸入或食入进入人体后,重金属会在体内积累,并对多个器官和系统产生毒性作用。

铅和汞是最常见的重金属中毒物质,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的影响最为明显。

铅中毒可以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障碍和智能发育受损,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尤为敏感。

而汞中毒则会导致肌肉无力、记忆力下降和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此外,镉和铬也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威胁,它们与肺癌、骨骼病变等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

针对重金属的危害,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首先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法。

政府应当加大对重金属污染的监管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限制和管控措施,对违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处罚。

同时,加强对重金属污染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排放和处理。

其次是加强环境保护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应用。

开发更加高效和环保的污水处理、废气治理和废物处理技术,减少重金属的排放和对环境的危害。

此外,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应当加强管理和技术培训,提高员工对重金属污染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最重要的是,加强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知识普及。

重金属污染物的危害与防治

重金属污染物的危害与防治

重金属污染物的危害与防治重金属污染一直是一个受关注的环境问题。

重金属是指相对于地壳中常见元素而言,密度和原子序数较大的金属元素,如镉、铬、铅、汞、铊等。

这些元素容易沉积在环境中,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危害。

本文将介绍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危害和防治措施。

一、重金属污染的来源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排放。

工业生产过程中,废气、废水和废渣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如果没有进行有效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2. 农业使用。

某些农药、肥料和饲料中含有重金属元素,长期使用会污染土壤和农产品。

3. 垃圾处理。

垃圾场中含有许多废弃物和废弃产品,其中有些含有重金属,如果不加以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4. 交通污染。

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废气和废水,其中含有重金属成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重金属污染的危害1. 人体健康。

重金属可以进入人体中,对人体造成伤害,长期暴露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中,容易引发慢性中毒,导致肝肾功能异常、神经系统受损、骨骼疾病等疾病。

2. 生态环境。

重金属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对水、土壤和空气等方面都可能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3. 农业生产。

重金属污染的土地已经不能够充分提供营养,导致作物的生长和品质下降,进而影响农业生产。

三、防治措施为了防治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下是几种推荐的防治措施。

1. 合理管理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的管理应该遵循“减少、再利用、分类、处理(强化循环利用)”原则,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

2. 加强工业企业的治污措施。

对于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和工业废气,应该建设相应的工艺设备,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以达到合法排放标准。

3. 严格监管农业生产。

对于农药、肥料和饲料等农业产品严格进行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的监测,保证其安全使用。

4. 加强交通污染防治。

实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减少交通工具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积极地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减少生活垃圾产生,妥善处理废弃物和废弃品,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污染,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重金属污染及危害
摘要: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了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文章介绍了常见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旨在唤起公众对重金属污染的重视,保护自然环境、人体健康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危害
重金属一般是指密度在5 g/cm3以上的金属,包括常见的金、银、汞、铜、铅、镉、铬等元素。

其中汞、镉、铬、铅、砷、锌、锡等重金属通过空气、饮用水和食物进入人体,干扰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损害人的身体健康,因而这些元素被称为有毒重金属(砷原本属于非金属元素,鉴于其毒性和其化学性质,一般也将其归入有毒重金属元素)。

根据有毒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危害的差别,区分为中等毒性重金属元素(例如锌、铜、锡等)和强毒性重金属元素(例如铅、镉、汞、砷、铬等)。

本文将对常见的几种强毒性重金属的污染来源和对身体的危害进行介绍,以唤起公众对重金属污染的重视,提高环保意识,减少重金属污染排放,保护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

1 铅污染及危害
1.1 铅污染的来源
铅是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原料,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

自十八世纪以来,全世界铅的产量逐年递增。

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指是铅的化合物,例如过去在汽油中通常加入四乙基铅做防爆剂。

大量的铅形成微粒,随着汽车的尾气排放到空气中,虽然含铅汽油在我国2000年已经禁止使用,但是,含铅汽油造成的污染已经严重污染了土壤层,在一段时间内仍持续造成污染。

油漆、颜料也是重要的铅污染源。

铅在颜料中主要用作为稳定剂,这些质随使用时间因老化、风蚀等原因而脱落,造成环境污染。

1.2
铅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经医学研究证实:铅对人体机能无任何益处,是毒性最大,累积性极强的重金属之一,能够在人体内长期累积。

目前,铅及其化合物主要是经由呼吸道或者消化道进入人体。

铅通常以蒸气、烟尘及粉尘等形态进入呼吸道,吸入的铅约有70%左右仍随呼气排出,约有30%的铅被人体吸收。

铅也可以通过食物和饮用水经消化道进入人体。

铅对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生殖系统和循环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铅进入人体可以造成人体(特别是儿童)的神经系统严重损害,使其形象化智力、记忆和反应时间受损;语言、感觉、空间抽象能力和行为功能等发生改变,容易出现失眠、头痛、烦躁及多动等症状。

铅进入血液系统后引起血液中的红细胞的寿命比正常缩短约20%,引起缺铁性贫血。

铅进入消化系统将引起胃肠机能紊乱出现腹泻、腹痛、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

2 镉污染及危害
2.1 镉污染的来源
镉是一种稀有金属,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电子等工业领域。

在合金生产中加入镉元素,可以提升原有合金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在电镀中镉常被用来对铁、钢、铜等金属作为保护膜,因此常常随着工业废水和电镀液一起被排放到江河中。

在电池生产中镍镉和银镉充电电池具有容量大、体积小等优点被广泛使用,如果将废旧电池随意丢弃,镉释放出来将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

2.2
镉污染的危害
镉是工业三大废产物之一,已被医学证实为人体的非必需元素,是对人类和其他动物都具有致癌性的重金属元素,由于镉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是目前已知的最易在人体内蓄积的毒物。

由于排放到水体和土壤中的镉由于不能被生物进行降解,造成在农作物和动物体内蓄
积,从而造成大米、小麦和鱼虾等的镉污染。

镉的烟雾和灰尘经呼吸道进入人体;随着被污染的水资源或通过食物链经消化道进入人体,最终在人体内蓄积,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长期损害。

3 汞污染及危害
3.1 汞污染的来源
汞作为在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其用途比较广泛。

由于汞具有溶解其它金属形成汞齐的特性,因此在冶金工业中常用汞齐法提取金、银和铊等贵重金属。

在电解工业中常用汞做阴极来电解食盐溶液来制取烧碱和氯气。

平常使用的节能灯也是利用汞蒸气受激发而发光。

随着工业废水和废气的排放,以及废弃节能灯的丢弃,汞在大气、土壤和水体中均有分布。

随着汞在自然界的迁移,除少部分挥发而进入大气,大部分则沉淀到底泥中,经过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甲基汞。

甲基汞可溶于水,可以被人体吸收,甲基汞也能在生物体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不断富集,最后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我国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规定汞含量不超过0.001 mg/L。

3.2 汞污染的危害汞主要是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肝脏及肾脏脏器造成危害。

汞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会出现头昏、失眠、多梦等症状。

随着汞的蓄积量增加,人体还会出现情绪激动、焦虑和胆怯等症状。

口腔中的齿龈出现蓝黑色的硫化汞的汞线。

汞还能透过胎盘和血脑屏障,在胎儿体内蓄积,对胎儿的神经系统产生损害,造成其智能低下、神经发育迟缓、运动障碍等症状。

汞在睾丸组织中蓄积将对精子的产生影响,汞也能对卵巢的细胞线粒体产生损伤,造成卵巢功能异常,从而降低受孕的机会。

4 砷和铬的污染及危害
除以上提到的铅、镉和汞的污染以外,常见的重金属污染还包括砷、铬等,相比之下造成的危害虽然要小一些,但是其污染程度同样不容忽视。

4.1
砷污染及危害
砷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在有色金属的开采和冶炼中,伴随有砷化合物产生和排放;大量地使用含砷农药造成粮食作物和环境的污染;在玻璃、制革、纺织品、颜料等原材料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砷的污染物。

在1955年,日本的森永奶粉砷中毒事件中造成12 100多人中毒和130人死亡的悲剧。

砷一般是经消化道对人体造成危害,砷可以引起中枢神经麻痹,出现意识模糊、呕吐、腹痛、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昏迷等症状,严重时能引起抑制中枢神经而导致死亡。

4.2 铬污染及危害
铬作为现代科技中最重要的金属,被广泛应用于不锈钢制造、各种合金、宝石的生产。

在工业生产中也常使用铬的化合物来防止循环水对生产设备的造成的腐蚀。

2011
年8月,云南曲靖市的化工厂发生铬污染事故,导致数万立方的水水质变差、牲畜接连死亡。

铬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会造成呼吸道鼻中隔穿孔、鼻黏膜溃疡出现咳嗽、头痛、气短、胸闷等症状,国外研究证实严重时可诱发肺癌和皮肤癌。

铬经消化道进入人体,会出现胃肠道溃疡、在血液中进行蓄积以后造成肾功能的长期损伤。

5 结语
重金属污染除以上所介绍的以外,常见的还有锡、锌、铜等重金属造成的污染。

重金属污染危害到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应当加强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监管体系,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才能减少重金属污染给人民的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社的会和谐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