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空中飞行的动物
空中飞行的动物知识要点

空中飞行的动物知识要点空中飞行的动物知识要点:1、既是陆生又适于飞行的动物有: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脊椎动物中的鸟,哺乳动物中的蝙蝠。
2、飞行对于鸟类的意义: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
3、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①鸟类的身体呈梭形(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②身体被覆羽毛;③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④胸肌发达;⑤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⑥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出粪便都很迅速;⑦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的功能强;⑧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
4、昆虫的特征:①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②运动器官---两对翅三对足都着生在胸部;③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
5、外骨骼的作用:①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②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6、节肢动物的特征:①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②体表有外骨骼③足和触角分节。
包括昆虫、蜘蛛、蜈蚣、虾、蟹等。
7、两栖动物的特征:①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称为蝌蚪,经过变态发育成为幼蛙。
②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例如青蛙,蟾蜍,蝾螈,大鲵等。
习题:1、关于“天高任鸟飞,望断南飞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说的是鸟类的迁徙B、寻找食物丰富的地方C、返回产卵育雏的地方D、鸟类的灭绝2、下列四种动物,不属于昆虫的是()A、蟋蟀B、蜘蛛C、蝉D、金龟子3、关于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而且分部B、足和触角分节C、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但不分部D、体表有外骨骼4、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有蜕皮现象,其理由是()A、是昆虫对陆地生活的一种适应B、长期的飞行生活,身体表面受损而脱落C、身体表面的角质层随昆虫的生长而脱落D、外骨骼不能随昆虫的生长而继续长大,只能脱落。
5、蜻蜓落在物体上休息时,我们看到它的腹部在收缩,舒张,不停地活动,这是蜻蜓()A、在进行呼吸B、在进行休息C、在进行消化D、肌肉疲劳的现象6、家燕是善于飞行的鸟类,身上最发达的肌肉是()A、翅膀上的肌肉B、腹部的肌肉C、躯干部的肌肉D、胸部的肌肉7、家鸽的翅膀上长着几排大型的羽毛,它们的功能主要是()A、保持体温B、飞行C、挡住风雨D、吸引同伴8、无脊椎动物中,能够飞行的动物是()A、蝙蝠B、昆虫C、鸟类D、甲壳动物9、下列鸟类中,属于世界上最大的和最小的一组是()A、丹顶鹤和麻雀B、鹅和大山雀C、鸵鸟和蜂鸟D、猫头鹰和朱鹮10、家鸽龙骨突的作用是()A、加强牢固性,适于剧烈的运动B、保护胸骨和体腔C、附着发达的胸肌,适于飞行D、多块骨愈合在一起,减轻体重11、蝗虫的呼吸器官是()A、气门B、气孔C、气管D、肺12、与鸟类飞行生活无直接关系的生理特征是()A、有坚硬的角质喙B、身体内有气囊C、胸骨、胸肌发达D身体呈流线型13、下列有关昆虫的叙述,正确的是()A、苍蝇、蚊子、蜘蛛等与蝗虫一样,都属于昆虫B、昆虫依靠触角辨别方向,依靠气门感觉外界气体C、昆虫在发育过程中,处于幼虫时期对农作物的危害大D、昆虫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但体内无脊柱14、下列除哪项外,其余都说明家鸽的外形与飞行生活相适应?()A、全身被羽B、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C、身体呈流线型D、前肢变成翼,生有几排大型的正羽15、在无脊椎动物中,昆虫分布最广泛,活动范围最大,其主要原因是()A、体表有外骨骼B、身体分部C、具有翅D、适于陆地生活16、鸟类最发达的肌肉是胸肌,约占体重的1/5,这有利于()A、较小飞行阻力B、保持体温C、减轻体重D、牵引两翼飞翔17、家鸽气囊具有的功能是()A、协助肺完成呼吸作用B、进行气体交换C、适应飞翔生活D、以上都正确18、家鸽的直肠短,不能储存粪便,这有利于()A、减小阻力B、减轻体重C、生殖发育D、消化和吸收19、蝗虫身体表面坚硬的部分称为()A、角质层B、甲C、外骨骼D、贝壳20、蝗虫外骨骼的重要作用是()A、支撑身体,可以使身体长得很大B、适应了陆地生活C、有利于飞行生活D、可以防止天敌的捕杀,具有防御作用21、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胜利特点是:(1)从外形来看,体呈----------型,可减少空气的阻力。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李少芳思考“用什么方式让一张纸在空中飞得远”“折成纸飞机,飞得远,改变的是形状,不是重量。
”利用纸片和纸飞机的比较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鸟类要实现飞行需要满足的条件:减少阻力、减轻体重、提供能量等。
教师播放视频,创设情景,学生观察各种鸟类的飞行姿态图片,并思考:鸟为什么有这么强的的飞行能力呢?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实验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将探究的一般过程即:1、问题: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2、作出假设:____。
3、制定并实施计划:(略)。
4、得出结论:____。
5、表达和交流:将你的探究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
结合课本的资料分析题,从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两大方面展开。
同时师导入:仰望蓝天上高飞的鸟儿,你也许会想:“我要是能飞那该有多好?”是啊,能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直到一百年前,莱特兄弟制造了飞机,才实现了人类的夙愿。
我们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鸟儿为什么能飞呢?三、新授:同学们跃跃欲试。
1、师:请同学们看导学提纲二,或许你会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用实验来启发学生作出假设)同学甲:“鸟儿能飞是因为它有翅膀。
”同学乙“鸟的体重很轻。
”同学丙“鸟的肌肉发达。
”2、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请同学们参考导学提纲三、四、五,来自主完成。
注意有疑问的部分标记出来。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生:自主学习。
师:下面小组合作解决有疑问的部分。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生: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导学提纲内容。
3、师:我们来交流一下,比比看,哪个小组能获得展示的机会最多?(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疑难问题,这样学生经过思考以后获得的知识会更深刻。
同时采用竞赛方式,也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学们都踊跃举手了:一组代表:交流导学提纲中的大部分问题。
(简单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即可)师:嗯,说得很精彩。
其他小组有没有补充或者不同意见?(发动集体力量解决较难理解的问题)二组发言:我们观察到鸟骨不仅很薄,很细,而且长的骨里面大都是空的。
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

传播疾病
部分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是病毒和细菌的携带者,可能会传播疾病给人类和其他 动物。
04
三节空中飞行动物的未来 展望
保护与保育
保护三节空中飞行动物栖息地
01
确保其生存环境不受破坏,防止栖息地丧失和退化。
加强三节空中飞行动物保护法律
02
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打击非法捕猎和贸易行为。
提高公众对三节空中飞行动物保护意识
适应多种生存环境。
演化与起源
演化
三节空中飞行动物的演化可以追溯到数千万年前,随着时间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起源
目前已知最早的三节空中飞行动物是古生代的翼龙和恐龙, 它们的出现标志着飞行动物的起源和演化历程的开始。随着 时间的推移,这些早期飞行动物逐渐演化出更先进的飞行技 巧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卵的特征
它们的卵通常具有硬壳,以保护胚胎 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03
三节空中飞行动物的生态 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破坏
部分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由于繁殖速 度快,数量庞大,可能会对森林、草 原等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导致植被退 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气候变化
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在迁徙过程中会 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变 化产生影响。
03
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三节空中飞行动物重要性的
认识。
科学研究与探索
深入研究三节空中飞行动物的生态习性
了解其生活习性、繁殖习性、迁徙路线等,为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探索三节空中飞行动物的进化历程
研究其进化过程、演化机制,揭示其适应空中飞行的奥秘。
开发新型三节空中飞行器技术
借鉴三节空中飞行动物的飞行原理,开发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飞行器技术。
【初中生物】空中飞行的动物PPT课件1

我国丰富 鸟类资源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
二、鸟类的重要性
假如自然界中没有 鸟类,我们的生活 将会是怎样的情形?
鸟类与人类密切相关!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
三、鸟类的飞行
(一)初步认识鸟类的飞行
高 远 快
蝴蝶:一般约25米; 家鸽:逆风:20-30km/h; 飞行最远的记录:有 蝙蝠:平均约50米; 无风:60- 70km/h ; 只信鸽经过55天飞行, 小型鸟类: 平均约 200 米; 120 km/h ; 顺风: 路程约1 万公里 最快记录:177km/h(约49.2m/s) 体积较大的鸟类:可达500米
3、生理 (1)消化:有喙无齿,食量大,消化快,直肠短, 减轻体重
鸟与人的心脏大小及心博次数的比较 心脏 人 占体重的 百分比% 0.42 心搏次 数/min 72
鸽 金丝雀
蜂鸟
1.71 1.68
2.37
135-244 514
615
3、生理 (2)循环系统完善:心脏四腔,两条循环路线, 能高效运输养料、氧气和代谢废物,体温高而 恒定.
鸟体内的气囊分部示意图
气囊有作用?
鸟类独一无二的双重呼吸 3、生理 (3)呼吸系统完善:用肺呼吸,有气囊辅 助呼吸,呼吸效率高,气囊减小身体比重、 保护内部器官
(二)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1、外部形态 (1)体呈流线型—减小飞行阻力 (2)体表被覆羽毛—保温、保护 (3)前肢变成翼,翼是主要的飞行器官—适于扇动空气 2、内部构造 (1)胸肌发达—为振翅提供强大的动力 (2)骨骼轻、薄、长骨中空、有发达的龙骨突—减轻 体重 3、生理 (1)消化:有喙无齿,食量大,消化快,直肠短,减轻体 重 (2)循环系统完善:心脏四腔,两条循环路线,能高效 运输养料、氧气和代谢废物,体温高而恒定. (3)呼吸系统完善: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呼吸 效率高,气囊减小身体比重、保护内部器官
七年级科学空中飞行的动物

食性
蝙蝠的食性因种类而异,包括昆 虫食性、果实食性和血食性。大 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对控制害
虫数量起到重要作用。
繁殖与寿命
蝙蝠繁殖力较强,一般每年繁殖 一次。寿命因种类而异,一般为
数年至十数年不等。
05 空中飞行动物与人类的关 系
空中飞行动物对人类的贡献
提供交通和运输工具
许多空中飞行动物,如鸽子、信鸽等,被人类驯化用于传递信息和 邮件。在历史上,它们曾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空中飞行动物的分类
鸟类
01
是一类脊椎动物,特点一般是有羽毛、善于飞翔,无法在水中
生活。
昆虫类
02
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类。
蝙蝠类
03
是真正能够飞翔的兽类。
空中飞行动物的生活习性
01
02
03
迁徙
部分空中飞行动物会随着 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以 寻找更适宜的生活环境。
觅食
空中飞行动物的觅食方式 各不相同,有些会在空中 捕食昆虫,有些则会在地 面或水面上觅食。
繁殖
空中飞行动物的繁殖方式 也各不相同,有些会在树 上或悬崖上筑巢产卵,有 些则会在地面上筑巢。
02 鸟类
鸟类的基பைடு நூலகம்特征
体型多样
鸟类的体型从小巧的蜂鸟到巨 大的鸵鸟,差异极大。
羽毛覆盖
鸟类体表被羽毛覆盖,羽毛具 有保暖和飞行的功能。
前肢成翼
鸟类的前肢演变成翼,用于飞 行。
后肢适于行走或攀爬
不同种类的鸟类后肢形态各异 ,适于行走、奔跑或攀爬。
农业害虫
某些飞行昆虫,如蝗虫、蚜虫等,会大量繁殖并对农作物 造成严重危害,影响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
攻击和伤害
空中飞行的动物

四、空中飞行的动物---家鸽1、空中飞行的动物有昆虫、蝙蝠、鸟类等。
2、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除了鸵鸟和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行外,绝大多数都善于飞行。
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①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③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长骨中空(内充空气)④胸肌収达⑤食量大消化快。
即消化系统収达,消化、吸收、排除粪便都很迅速。
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
⑦有収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
⑧喙短,口内无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尿液及时排出,右侧卵巢、输卵管退化(这些都是为了减轻体重,适于飞行)。
总之鸟类是体表被羽、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能力、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的一类动物。
4、翼(翅膀)是鸟的飞行器官。
气囊辅助肺的呼吸。
5、鸟的羽毛分正羽(主要用于飞行)和绒毛(主要用于保温)。
6、家鸽口内没有牙齿,食物不经咀嚼经咽、食管迚入嗉囊。
----迚入肌胃(内有沙粒、小石子用于磨碎食物)。
五、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1、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唯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2、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对足,2对翅。
蜘蛛、蜈蚣、虾、蟹等都不是昆虫,但它们都是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3、昆虫的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収的作用。
2、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収育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代表动物:青蛙、蟾蜍。
六、动物的运动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骨骼是由多块骨连结而成。
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初中生物】空中飞行的动物PPT课件9

占体重的 百分比% 0.42 1.71 1.68
心搏次 数/min 72 135-244 514
蜂鸟
2.37
615
气管
肺
气囊
气囊辅助,双重呼吸
独特的气囊有什么作用? 双重呼吸,就是呼吸一次,氧气两次经过 肺,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这样的结 与飞行有什么关系? 气囊辅助肺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满足了飞行时对氧气的需要。同时,气 囊可减轻身体的比重,有利于减少内脏器 官之间的摩擦和散发体内的热量。
鸟类 体表被覆羽毛 肺呼吸, 靠翼和足运 高而 卵生 前肢变成翼 还有气囊 动 恒定 帮助呼吸
哺乳 动物
体表被毛
肺
四肢运动
高而 胎生 恒定 哺乳
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1、皮肤和羽毛 皮肤薄而软,尾脂腺分泌的油脂. 羽毛分为:正羽、绒羽 体表的正羽:能防风,使鸟体呈流线型
2、体形: 呈流线型,利于飞行。
鸟类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具有飞翔能力,体内有气囊, 体温高而恒定。
腹部
胸部
头部
感觉、摄食
蝗虫的翅
直翅目昆虫
蝗虫
蟋蟀
蜻蜓的翅
蜻蛉目昆虫
蜻蜓
豆娘
金龟子的翅
鞘翅目昆虫
金龟
叩头虫
蝴蝶的翅
鳞翅目昆虫
蝴蝶
蝇的翅
双翅目昆虫
蝇
虻
昆虫的翅不仅扩大了它们的活动和分布的 范围,也加快了昆虫活动的速度,便于它 们觅食、求偶、寻找产卵和越冬、越夏的 场所,以及逃避敌害,对其生活十分有利。 昆虫翅的形态结构变化很大,有膜翅、 鳞翅、鞘翅、半鞘翅、复翅等。
讨论以下昆虫的足的作用:
蝗虫 ————— 跳跃足 搬运足 携粉足 屎壳郎————— 蜜蜂 ————— 蝼蛄 ————— 螳螂 —————
飞行动物大全

飞行动物大全飞行动物是指能够在空中自由飞行的动物,它们通常拥有翅膀或其他特殊的器官,可以让它们在空中滑翔或飞行。
飞行动物种类繁多,包括鸟类、昆虫、蝙蝠等,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飞行动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首先,我们来介绍鸟类。
鸟类是最为常见的飞行动物,它们拥有轻巧的骨骼和羽毛,能够在空中迅速飞翔。
鸟类的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各不相同,有些鸟类可以在高空中滑翔数小时,而有些鸟类则更擅长在树林间快速穿梭。
鸟类的飞行姿势也各具特色,有些鸟类会振翅高飞,有些鸟类则会在空中盘旋。
除了飞行,鸟类还具有丰富多样的鸣叫方式,用以传递信息和进行社交。
其次,我们来介绍昆虫。
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类群之一,它们中的很多种类都具有飞行能力。
昆虫的飞行器官是由一对翅膀构成的,它们可以通过振动翅膀来产生飞行力,从而在空中飞行。
昆虫的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各不相同,有些昆虫可以在花丛中悠闲地飞舞,而有些昆虫则更擅长在空中迅速穿梭。
昆虫的飞行对于它们的觅食、繁殖和逃避天敌都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我们来介绍蝙蝠。
蝙蝠是唯一一种能够真正飞行的哺乳动物,它们的前肢演化成了翅膀,可以在夜间迅速飞行。
蝙蝠的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各不相同,有些蝙蝠可以在树林间迅速穿梭,而有些蝙蝠则更擅长在高空中滑翔。
蝙蝠是夜行性动物,它们主要在夜晚活动,通过发出超声波来捕捉猎物。
蝙蝠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控制害虫、传播花粉和种子散布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飞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的飞行能力不仅让它们能够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也让它们能够在生存竞争中获得优势。
通过了解飞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共同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飞行动物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类飞行时,需要的大量 能量是怎样产生的
靠呼吸作用
消化系统
循
环
呼吸系统
系 统
有机物+氧气
水+二氧化碳+能量
有关鸟类消化特点的 资料说明了什么? 粪便随时排出体外 可减轻体重
消化吸收能力强 获取的有机物多
鸟类的食量大
心脏 人
占体重 的百分 比/%
0.42
新搏次 数/min
72
鸽
1.71 135~244
你得到什么启示?
鸟类如何能维持高 而恒定的体温?
身体流线型,可减小阻力;
有翅膀,呈扇形,是飞行器官。 羽毛分正羽和绒羽,正羽用于飞 行,绒羽起保温作用;
胸肌发达,是动力器官;
胸骨发达,附着胸肌。骨中空内 充气体,可减轻体重。
人类总是梦 想着自己会 飞 ……
最早让人实现飞上蓝天 梦想的是谁?
莱特兄弟与他们设计的 “飞行者”1号
空中的环境特点?
浮力小,有引力 有阻力
炎热的夏天,飞行员 为什么要穿飞行服?
温度低
鸟类有哪些形态结 构特点适于飞行?
汇报交流
形 态 结 构 图
结论:
鸟类的形态结构特点 是与它的飞行生活相 适应的。
人类为什么不能飞呢?
有人说: “鸟类的全身都 是为飞行而设计 的。”谈谈你对 这句话的理解。
选 选
鸟类与其他种类动物最主要 的区别是( D )
看 a.体温恒定 b.前肢变成翼
c.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d.体表有羽毛 e.心脏四腔
A.abc B.bde
C.ace D.bcd
爱护鸟类
世界上的鸟类有9000多 种,但进入20世纪以后,几 乎每年都有至少一两种鸟类 从地球上消失。
金丝雀 1.68
514
蜂鸟 搏次数的比较 你得出了什么 结果?
血循环能力 强,可及时 提供能量。
发达的气囊
肺 有什么作用?
有辅助呼吸和
暂时储存气体
气
的作用
囊
鸟类的主要特征:
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 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 飞翔的能力; 身体内有气囊; 体温高而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