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预防与自救知识讲解.docx
防灾减灾自救知识手册

防灾减灾自救知识手册序言防灾减灾自救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重要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刻面临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的可能,了解相关知识可以使我们在遇到灾害时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本手册旨在向大家传授防灾减灾自救知识,帮助大家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应对和自救。
第一部分自然灾害防范1. 地震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发生时需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
在地震来临时,应迅速找到安全位置躲避,避免站在高大建筑物附近,同时保持冷静,不要慌乱。
在遇到余震时,应及时检查周围的危险物品,包扎伤口,迅速逃离危险地带。
2. 水灾对于水灾来说,我们需要事先了解所在地区的洪水风险,及时做好防范措施。
发生洪水时,千万不可贪图便利和舒适,应迅速离开受灾区域,不要觉得自己可以应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3. 风灾台风、龙卷风等风灾也会带来严重的灾害。
在预测到风灾即将来临时,需要做好固定房屋、清理周围的危险物品等准备工作。
一旦风灾来临,应躲在牢固的建筑物内,远离树木、广告牌等可能被风刮倒的危险区域。
第二部分灾害发生时的自救1. 火灾在发生火灾时,应迅速通过最近的逃生通道逃离火场,尽量贴近地面行动以减少烟尘对身体的影响。
为了避免火灾,我们平时需要注意用火用电的安全,并定期检查家中的消防设备。
2. 毒气泄漏遇到煤气泄漏等毒气情况时,首先应打开窗户通风,迅速将人员疏散到室外,并关闭煤气阀门或切断煤气电源。
记住千万不要使用明火或触电开关,以免引发火灾或爆炸。
3. 地质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往往发生突然,我们需要时刻警惕。
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应立即离开危险区域,选择高处躲避,避免被滚石、泥浆冲击等。
4.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是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灾难,遇到交通事故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然后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并提供详细的事故信息。
在等待急救到来的过程中,要注意稳定伤者的情绪,尽可能减轻其伤痛。
第三部分预防灾害的措施1. 家庭防灾减灾知识教育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传授防灾减灾自救知识,增强应对灾害的能力,包括地震、火灾、水灾等应急处理知识,提前作好预案。
自然灾害自救知识宣传

自然灾害自救知识宣传人类社会面临着各种各样自然灾难的威逼。
据统计,台风、洪灾、地震、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难每年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增加公众防灾减灾意识,驾驭避灾自救根本常识、专业学问和技能技巧,是把自然灾难损失削减到最低程度的有效途径。
下面,我传播几种常见自然灾难应急自救学问。
一、风灾自救学问(一)躲避龙卷风最正确处在哪里?1、地下室、防空洞、涵洞、高楼最底层都是躲避龙卷风最正确处。
2、在田野空旷处遇到龙卷风时,可选择沟渠、河床等低洼处卧倒。
(二)风中行车怎样保证平安?1、汽车上高速马路时,特殊留意从车辆侧面刮来的风,车速过快,简单翻车。
2、穿越积水较深的路面时,不要猛加油门。
3、尽量不要驾车外出,不得已在外驾车应减速慢行,保持与前方车辆的距离。
4、行驶中遇强风侵袭,应停靠路边,不行强行驾驶。
5、车辆停放在地势较高、空旷的地方,不要停留在广告牌、临时建筑和枯树下。
(三)风暴中遭受雷电怎么办?1、幸免站在最高的物体旁边或使自己成为最高的物体。
2、假如在户外,尽快转移到房子里或汽车里,并关好窗户。
3、不要骑自行车或摩托车,不要站在高大孤寂的树下。
4、和其他人一起避难时,彼此间要保持必须的距离。
5、在空旷的地方不要卧倒,可就地蹲下,两脚并拢两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以降低身体高度。
二、水灾自救学问(一)易受水灾侵害的居民日常防范措施在哪些?1、平常多学习一些防灾、减灾学问,养成关注天气预报的科学生活习惯,随时驾驭天气改变,做好家庭防护打算。
2、亲密留意汛期的洪水情报,听从防汛指挥部门的统一支配,刚好避难。
3、地处凹地的居民要打算沙袋、挡水板等物品,或砌好防水门槛,设置挡水土坝,以防止洪水进屋。
(二)洪水袭来时,来不及转移怎么办?1、向高处转移。
如在根底坚固的房顶搭建临时帐篷。
2、身处危房时,要快速撤离,找寻平安坚实处所,幸免落入水中。
3、除非在水中可能冲垮建筑物或水面没过屋顶被迫撤离,否那么呆着别动,等水停顿上涨再逃离。
灾害防范、自护自救知识

灾害防范、自护自救知识引言灾害是人类社会难以避免的一部分,然而,通过学习灾害防范和自护自救知识,我们可以减少灾害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灾害的防范方法和自护自救知识,以提高大家的自救能力和灾害应对技巧。
地震防范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了解地震防范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1.确保居民区的建筑物合理设计和建造,并定期进行结构安全检查。
2.在家中制定好应急计划,确保家庭成员知道如何快速撤离或躲避危险。
3.家庭和办公场所应备有紧急灾害物资,例如急救包、食品、水等。
4.在地震发生时,尽量保持冷静,迅速找到避难所,避免在家具等易倒物下停留。
洪水防范洪水是由于降水过多或河流泛滥等原因引起的自然灾害,学习洪水防范知识可以保护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在洪水季节,避免驾车进入积水区和不明水深的道路。
2.要留意天气预报和洪水预警信息,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3.安装防水设备,例如水泵或防水板,保护房屋免受洪水侵袭。
4.在遇到洪水时,迅速撤离到高地,不要试图穿越洪水区域。
火灾防范火灾是一种迅速蔓延并具有巨大破坏力的灾害,了解火灾防范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火灾的发生和蔓延。
1.在家中安装烟雾探测器和灭火器,并定期检查其工作状态。
2.熟悉家中或办公场所的灭火器所在位置,并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
3.学习火灾逃生知识,制定好逃生计划,确保家庭成员熟知逃生路线。
4.在火灾发生时,迅速撤离并向紧急求救部门报警,不要在火场内逗留。
台风防范台风是一种狂风暴雨、巨浪滔滔的天气现象,了解台风防范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做好准备,减少台风带来的危害。
1.注意天气预报,了解台风动态,并按照相关部门的指示采取行动。
2.家中或办公场所应做好台风防护措施,例如加固窗户、清理阳台上的杂物等。
3.不要轻易出门,在台风期间尽量待在室内,并关好门窗。
4.如遇强风,迅速躲避到坚固结实的建筑或室内的避风所。
大雾防范大雾是一种能见度极低的天气现象,给交通出行和工作带来很大困扰,掌握大雾防范技巧可以增加安全性。
自然灾害与应对:了解自然灾害与自我保护知识

自然灾害与应对:了解自然灾害与自我保护知识引言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破坏性事件,如地震、洪水、台风、干旱等。
这些灾害带来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
了解自然灾害及其应对措施对于我们提前做好防范和自我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常见的自然灾害,并提供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帮助大家提高自救和互救的能力。
地震地震的原因地球的地壳是由若干块称为地板块的大板块构成的。
这些地板块不断地以极慢的速度在地球的表面上移动着,而它们的相互碰撞和滑动会导致地震的发生。
地震通常是因为地板块之间的断裂和滑动引起的。
地震的危害地震是一种具有毁灭性的自然灾害。
它不仅可以破坏建筑物、道路和桥梁,还会造成土地塌陷、山体滑坡等现象。
地震还可能引发洪水、火灾等次生灾害,严重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震的应对措施•在地震发生时,要立即躲到坚固的家具下或靠近墙壁的地方,保护头部和颈部,尽量避免在容易倒塌的建筑物附近停留。
•在地震过后,要尽量避免乱动,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帮助受伤的人员,切勿恐慌。
洪水洪水的原因洪水通常是由于降雨过多、河流堤坝破裂或冰雪融化等原因引起的。
当降雨量超过河流或湖泊的容纳能力时,水会溢出河床或湖泊,并导致洪水的发生。
洪水的危害洪水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破坏。
它可能淹没低洼的地区,冲垮房屋、道路和桥梁,导致人员和动植物的死亡。
此外,洪水还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水源污染等环境问题。
洪水的应对措施•在洪水来临之前,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气象警报,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如有必要,可以向相关部门咨询防洪知识。
•当洪水发生时,要迅速撤离洪水危险区域,前往安全的地方避险。
在撤离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经过淹水的道路和桥梁,以免发生危险。
台风台风的原因台风是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通常在海洋上形成。
它是由于海水温度升高、湿度增加和气流辐合等因素造成的。
当这些条件满足时,空气会形成旋转,并形成台风。
灾害的预防与自救知识

灾害的预防与自救知识水灾一、易受水灾侵害的居民日常防范措施有哪些?①平时多学习一些防灾减灾知识,养成汛期时关注天气预报的科学生活习惯,做到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做好家庭防护准备,确保安全。
②密切注意汛期的洪水情报,服从防汛指挥部门的统一指挥,及时避难。
③地处洼地的居民要准备沙袋、挡水板等物品,或砌好防水门槛,设臵挡水土坝,以防止洪水进屋。
二、洪水将要来临时,应做哪些物资准备?①准备一台无线电收音机,随时收听、了解各种相关信息。
②准备大量的引用水,多备罐装果汁和保质期长的食品,并捆扎密封,以防发霉变质。
③准备保暖的衣物及治疗感冒、痢疾、皮肤感染的药品。
④准备可以用作通讯联络的物品,如手电筒、蜡烛、打火机等,准备颜色鲜艳的衣物及旗臶、哨子等,以防不测时当作信号。
三、洪水来临时,哪些地方是危险地带?城市:①危房里及危房周围;②危墙及高墙旁;③洪水淹没的下水道;④马路两边的下水井通及窖井⑤电线杆及高压线塔周围;⑥化工厂及贮藏危险品的仓库。
农村:①河床、水库及渠道、涵洞;②行洪区、围垦区;③危房中、危房上、危墙下;④电线杆、高压电塔下。
四、怎么防止洪水涌入室内?①房屋的门槛、窗户是进水部位。
用沙袋、土袋在门槛和窗户处筑起防线。
②用胶带纸密封所有的门窗缝隙,可以多封几层。
③老鼠洞穴、排水洞等一切可能进水的地方都要堵死。
真正被密闭的建筑物就不会进水了。
五、雷电交加时在家中该怎么办?①雷电天气时,关紧家中门窗,防止雷电侵入家中。
②切断一切电源,拔掉电话插头。
③远离金属类管道,如煤气、自来水管道等。
④不用喷头淋浴,以免水流导电。
⑤不站在阳台、平台和楼顶上。
滑坡和泥石流一、滑坡到来前有许多征兆,应如何正确辨别?①当斜坡局部沉陷,而且该沉陷与地下存在的洞室以及地面较厚的人工填土无关时,将有可能发生滑坡。
②山坡上建筑物变形,而且变形有一定的规律。
③泉水、井水的水质浑浊,原本干燥的地方突然渗水或出现泉水蓄水池大量漏水现象。
④地下发生异常响声,而在出现这种响动的同时,家禽、家畜有异常反应。
自然灾害应急避险知识分享

自然灾害应急避险知识分享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抵挡的力量,在面对这些自然威力的时候,我们要做到做好防范和应急准备。
本文将就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详细分析,分享一些自然灾害应急避险的知识。
一、地震应急避险知识分享地震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它的发生往往突然,威力巨大。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首先要保持冷静,尽量寻找安全的避难所。
建筑物内部的门窗应关闭,迅速躲到桌子下或墙角等较为坚固的位置,以避免受到物体冲击。
如果在户外,要尽量远离悬挂物和高大建筑物。
与他人保持距离,以免挤压造成伤害。
在地震结束后,要及时检查自己和他人是否受伤,确保安全后再离开避难所。
二、洪水应急避险知识分享洪水是另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瞬间降临可能给人们带来生命危险。
在洪水来临前,我们应提前做好准备,尽量将贵重物品放置在较高的位置上。
如果洪水已经发生,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直接接触洪水。
要选择高处或是稳固的建筑物作为避难处,避免被洪水冲刷和淹没。
与此同时,要避免乱跳乱爬,以免摔伤或触电。
如果被困在洪水中,记得保持冷静,等待救援。
三、台风应急避险知识分享台风带来的暴雨和强风会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在台风来临前,我们要从媒体获得最新的预警信息,提前准备好应急物资,如食品、水、药品等。
同时,将易受损的物品收好,封好门窗,确保建筑物的稳固性。
在台风期间,避免外出,尽量呆在室内。
如果不得不外出,要注意选择安全的交通工具,并随时注意周围环境变化。
遇到强风时,要远离高大建筑物、树木等易倒的物体。
四、火灾应急避险知识分享火灾是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往往伴有剧烈的火势和浓烟。
在火灾发生时,我们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火源位置,及时拨打报警电话。
尽量呼吸湿毛巾或衣物,减少吸入浓烟的机会。
在逃生时,要沿着疏散通道有序撤离,避免拥挤和踩踏。
如果楼道被火困住,可选择窗户或阳台等位置等待救援。
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需要做到冷静应对、迅速行动。
以上所分享的自然灾害应急避险知识仅是基本内容,每种灾害还有更多的具体应对措施。
自然灾害的预防与自救.doc

自然灾害的预防与自救二、地震后自救如果在发生地震时,不甚被埋在废墟下,一定不要慌乱,应鼓起求生的勇气,要有长时间与困难做斗争的精神准备,等候救援人员的到来。
1.如果被压在废墟下,要想办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消除压在身上的物体,特别是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发现身上有受伤出血的部位,首先要设法止血;假如身体没有受伤,应用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直接吸收烟尘而导致窒息。
2.观察周围情况,防止支撑不稳的重物出现新的塌落,并寻找新的较为安全的地方,尽量能找到水和食物,等待救援。
在救援人员靠近时,尽量通过呼喊或敲击墙壁等发出响声,使救援人员知道你所处的位置,以便获救。
三、水灾预防与自救水灾通常是连日的暴雨造成的河流、湖泊、水库暴涨而引发的,出现洪水泛滥现象。
此外,大量的融雪、山洪、海啸也可以引发水灾。
水灾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甚至丧失生命。
特别是处在低洼处的建筑群和校舍危险更大。
1.要有强烈的水灾预防意识,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水灾到来之前要提前撤离洪水可能到达的地方,特别是处在低洼地带的学校,尽可能带足食品、药品、手电筒、防雨用具等转移到较安全的地方。
在平时,学生发现连续几天下雨,就应该萌发可能有洪水到来的防患意识。
2.如果洪水来势凶猛,来不及转移,洪水已经涌进屋内,就立即设法爬上房屋顶、就近高处或大树上,暂时避难,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千万不能独自游泳转移;如现实条件不许可移动,应抓住桌椅、家具等可漂浮的物体;如周围有人,尽量要在一起;如发现漂浮物,要尽力抓住;如果一切都不可能,此刻应抓住固定物不放,并大声呼救他人搭救脱险。
四、防范洪水的安全措施学校人员集中,学生年龄小,爆发洪水时组织难度大,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做好洪水来临的前期教育和实施启动紧急预案非常重要,尤其是农村学校领导要格外重视,完善紧急预案。
1.向学生经常进行预防洪水和自救常识的教育,介绍洪水的特点,教育学生在爆发洪水时不要惊慌,更不能乱跑,要听从学校领导的统一指挥。
自然灾害逃生自救 应知应会

自然灾害逃生自救应知应会一、洪涝逃生自救1、根据电视、广播等提供的洪水信息和自己所处的位置房舍结构条件,冷静选择撤离位置。
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情况。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3、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贮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在离开房屋漂浮之前,要吃些食物和喝些饮料,以增强体力。
4、如洪水到来前,来不及撤离,要就近向高的地方暂避。
5、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无法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到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凳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并设法尽快与当地防汛部门联系。
6、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7、如已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逃生机会。
二、台风逃生自救(一)台风来临前的准备1、随时关注天气预报,注意台风的走向台风来临时,要及时了解台风的动态,人员要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避开容易造成伤亡的地点(危旧住房、厂房、工棚、临时建筑),不要在以上地方避风避雨。
2、降低高空坠物的可能空调外挂悬空、高空设施要进行加固,并将露于阳台、窗外的花盆等物品移入室内。
3、固定门窗门窗要捆紧拴牢,特别应对铝合金门窗采取防护。
收起屋内外的各种悬挂;关闭门窗,必要时加钉木板。
4、准备逃生应急物品。
检查线路,准备手电、蜡烛,储存饮水,以防断电停水;多准备一二日食物蔬菜,非必要时不要外出,停止各种露天集体活动和室内大型集会。
(二)台风到来时如何做?当台风来临时,大部分人会安静地待在家里。
对一些因各种原因留在单位或外出办事的人来说,台风天里,更要注意安全。
1、危险地带莫逗留台风袭来时,切勿在玻璃门窗、危棚简屋、临时工棚附近及广告牌、霓虹灯等高空建筑物下面逗留。
此外,尽量避免在靠河、湖、海的路堤和桥上行走,以免被风吹倒或吹落水中。
2、单位抗台避危险留守单位抗台,一定要提高警惕,要保护公共财产安全,更要考虑到人身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灾害的预防与自救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更多的自然灾害,掌握自然灾害的预防与自救方法。
2.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发生的原因,增强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收集资料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新课教学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有没发现我们每学期的第一节综合实践课所要学习的内容都是教你如何进行自然灾害的预防与自救,那哪些是属于自然灾害呢?生:地震、台风、洪水、干旱、暴风雪。
1、自然灾害会造成什么影响或危害?房屋倒塌、交通中断、粮食减产、人员伤亡2、你知道哪些预防和自救的方法?生:3、我们家乡都经常发生哪些自然灾害?附资料: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1.震前——防震准备——通常以家庭为单元2.震中——避震(1)黄金 12 秒预警时间:是跑还是躲,瞬间抉择(2)室内避震——“伏而待定”:就地躲避,利用三角空间,蹲或趴下,护住头部。
(3)室外避震——尽量到开阔的空地,降低重心,护好头部。
3.震后自救与互救(1)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
(2)保护好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3)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识——最重要的一点。
(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1.防洪准备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关注汛期天气预报;二是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三是准备逃生物资。
2.洪水应急措施:①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②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③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杆上电线的电击。
3.洪水中的救助洪水中救助的重点在于互救,因为洪水的发生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转移过程中的互救显得尤为重要。
(三)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①风灾自救的重点是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或野外的低洼处。
②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山区、半山区的村庄,在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
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
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
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③大雾和沙暴均属于大气能见度低的灾害性天气。
如果遇到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如果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
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A\D)A .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B.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C.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D.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解析】( 1)海啸从成因上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形成的海啸、海底地质作用引起的地震海啸。
印度洋海啸属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引发大地震形成的海啸。
( 2)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有: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建立沿海防护林体系等。
此外,开展预防海啸灾害的宣传教育和法制建设不容忽视。
海啸防灾减灾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监测、预报预警、评估等工作外,还包括教育、立法、保险等措施,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协调行动。
应采用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海啸防灾减灾的普及教育宣传,同时逐步制定与海啸防灾减灾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在海啸严重地区进行海啸防灾减灾演习,减少海啸损失。
四、小结废旧电池与环保1、总目标。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2、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池的种类、用途,对电池有初步的认识。
(2)通过查找,搜集、整理、实验等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并初步感知研究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通过采访、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社会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3、过程与方法(1)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住址由学生自由组合分组并集体讨论制出最切实可行的一份计划书。
(2)利用图书馆、实地考察,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3)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图表、摄影、语言、文字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获得亲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
(2)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3)鼓励学生个性表达和创意思考、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活动时间: 3 周五、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关注电池形成主题(课内 1 个课时)1.通过对生活中电池的收集观察,并用表格记录收集的情况。
2.根据的新,提主。
主1)池使用情况的2)旧池真的有毒?3)旧池哪里去⋯⋯⋯⋯4)我能做什么第二段了解池危害,分行研究活具体操作:分成 5 个小行研究活。
料:通上网搜集池危害与回收方面的料,:通做种子芽,了解池危害。
:卷,行、、分析,了解人池危害性的和理情况。
制作:用池行小制作,培养手能力。
宣:宣方案,在校内行宣活。
第三段整理料,,回收旧池学生自己的活的研究果行整理,研究成果,旧池的危害,培养学生自保境的意。
开始回收旧池活。
( 四 ) 、活:地球是我的家园,保地球就是保自己。
我从小立保意,从回收池开始,境出一份力。
六、活内容成果:(一)活内容:活一:通上网、籍、等方式了解池的种、构成、主要原料、用途,及其人体的危害。
活二:了解池和人的关系。
活三:制作表,了解人旧池的和理情况。
活四:向全校同学宣池危害并倡回收旧池。
活五:到社区、家庭收取旧池。
教学反思:我班的在学校开展得非常好,受到老的表。
但是我的收不只是些,合践活予我很少困难,也正是这些困难,促使我们努力去寻求答案,锻炼了我们的社会活动能力,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使我们能够真正的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于实践。
虽然如此,我们的课题还存在许多的不足,老师也向我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这些意见为我们指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使我们的课题得到了延伸。
经历了对学生课题研究的指导,感触颇深。
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发挥出超乎寻常的潜力,平时鲜见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题研究活动中迸发,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他们积极投入的精神使老师为之感动。
在"废旧电池的危害与回收"的主题研究活动中,老师有时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有时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有时甚至是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
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老师从不告诉他们该怎么做,而是问他们该怎么办,让他们各抒己见,在讨论中,甚至是争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老师总是尽量让学生明白一点,"你才是研究废电池的专家。
遇到问题,你可以请教别人,但谁也不能代替你。
这些活动,他们都是尽力独立完成。
虽然有时走弯路,但是他们兴趣盎然,蠢蠢欲动,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车迷天下教学目标:1、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就某一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能在团队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自身交往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性设计能力。
3、了解各种汽车的知识及与环境的问题等,培养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汽车的相关知识及与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就某一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学准备:有关汽车各方面的知识资料及各种汽车的图片资料、计划表等同学们,汽车从80 年代就更直接地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今天我们就运用观察、统计的方法了解一下汽车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待会,我们将请同学们利用空余时间或周末到学校附近的马路边观察各种汽车,要求同学们找准观察点,并进行认真记录。
二、按要求展开实际调查。
三、汇报调查结果、总结实际经验。
四、质疑问题。
五、归纳总结,提出研究内容。
1、汽车的种类;2、汽车与安全;汽车与环保;未来的汽车。
六、自由分组,合作展开探究,制订研究计划。
七、找出核心问题,定好目标。
1、汽车分类及作用。
2、汽车与安全:了解我们周围发生的一些交通意外情况;从生活中找一些交说你了解的一些事例说明安全驾驶的重要性。
3、汽车与环保:各种汽车尾的排汽情况;排汽对人体的危害,汽车的噪声污染。
八、进行具体分工,细化研究内容,制定调查表。
第三课时一、课前分工合作、查找资料,填写调查表。
二、抓重点、进行汇报指导同学们,前面几次活动我们已就关于汽车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探究,谁来说说看,你们都是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的?三、汇报交流学生:1、围绕核心问题以各种形式汇报其结果;2、向台下的同学们发问或请他们提意见、作出评价老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补充,并及时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一些问题。
四、交流、互评:评出团体协作奖。
第四课时一、交流前面所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汽车的图片及资料。
二、讨论:根据汽车对环境的影响,我们未来的汽车应该是怎样的?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汽车呢?三、小组汇总并在全班交流汇报,大家可以质疑或提出建议。
四、画出自己心中未来的汽车。
五、展示评比交流鼓励学生绿色出行,保护环境;并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可根据自己或同学设计的未来的汽车图制作出汽车模型。
课题:我们的旅行计划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旅游计划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知道怎样制订旅游计划;2、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查阅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3、让学生亲自做一个旅游计划,并且展示自己或小组的计划,为旅游做好充分准备;4、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爱好,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教学重点:旅游计划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知道怎样制订旅游计划教学难点:计划切合实际,详细具体,科学化教学准备:查阅相关旅游点图片资料(地理历史、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等)、计划表第一课时一、导入阶段1、旅行,我每个人来,都不陌生。
春游、秋游、假日游,都是我非常熟悉的。
可怎旅行才更有意更有收呢?就我个元所要探的。
板。
2、学生自学教材P19-P23。
并思考:假如你来班的春游划,考哪些方面?要做哪些准?二、展段1、一:采用分小交流的形式,学生,出去春游,需要考哪些(出行、旅游点、景区情况、出行方式、旅行物品、天气、路、用、同学的春游意愿、可以开展的相关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