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是不是越胖越好?

合集下载

爱乐活攻略249388

爱乐活攻略249388

爱乐活攻略249388
#宠物卖萌##龙猫#首先我们知道,现在很多人都是按照一天苜蓿一天主粮的方法在饲养龙猫宝宝,这对龙猫宝宝来说太危险了。

龙猫的消化系统是由长期野外生活环境慢慢进化来的,野生龙猫宝宝们根本就没有这么丰富营养的食物,现在这样做会破坏龙猫宝宝的消化系统。

我个人推崇"早草晚粮"的饲养方法。

还有我们平时喂的主粮,在国内马祖瑞主粮已经是最好的了。

可是马祖瑞粮的营养是很丰富,但是对于龙猫宝宝来说有点太过于丰盛了。

其次我们的龙猫宝宝也不是非要越胖越好,虽然胖胖的龙猫宝宝是很可爱,可是这样长此以往的话,会给晚年的龙猫宝宝造成健康威胁。

成年的龙猫宝宝最佳体重应该保持在500到700克之间为佳。

爱乐活宠物。

咦?
好吃的草饼
爱乐活——有态度、正能量的品质生活社区。

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各类达人聚在这里,分享消费攻略,激发生活灵感,发现城市最IN
的角落。

在这里,有爱,有乐,有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爱乐活】
文章来源:/post/8de20ad134bbf8800c7e605c?from=wenku/?from=wenku。

婴幼儿营养状况的评价

婴幼儿营养状况的评价

婴幼儿营养状况的评价1.营养状况的评价内容衡量宝宝是否长得好,可以从身长、体重、血色素、神经及精神的发育等方面来看。

•体重:喂养得当,宝宝的体重就会增加,否则就会不增甚至下降,生病时体重下降,恢复后又上升。

因此,测体重观察宝宝的生长发育,既方便又灵敏。

•身长:是指从头顶到足底(不是足尖)的长度。

3 岁以内的宝宝以仰卧位测量。

•血色素:这个阶段的宝宝容易缺铁,建议妈妈定期带宝宝到儿童保健所进行血色素检查评估。

•神经、精神的发育:宝宝是否健康,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是宝宝的大脑发育是否正常。

大脑的发育表现为神经、精神的发育(见表6-1)。

测量身长和体重是最适合家庭自测的观察孩子生长的方法,父母必须把测量孩子身长和体重作为常规行为。

2.营养状况的评价方法身高和体重等生长指标反映了宝宝的营养状况,因此父母可以在家里对宝宝进行定期连续的测量,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不仅可以帮助父母更好了解宝宝生长的水平和生长的速度是否正常,也可以及时提醒父母其喂养宝宝的方法是否正确。

妈妈注意,孩子生长有其个体特点,应该将宝宝生长情况跟宝宝自己进行前后对比,而不必与别的宝宝对比。

测量时间:宝宝年龄越小,测量的间隔时间越短,测量次数至少应该是:生后前6 个月每月一次,6 个月~1 岁时每两个月一次,1 岁以后每三个月一次,2 岁以后每半年一次。

病后恢复期可增加测量次数。

评价方法:◆直接对照:将测量值与相应的标准进行比较,看孩子的生长是否正常。

◆对比增加值:本次测量与上次测量数值的差为增加值,用表中的标准值作为对照。

用这种方法可以较早地发现营养不良(见附录 3婴幼儿生长发育指标参考表)。

◆作图监测:也可将测得的数值画在图上,根据所绘曲线的升降情况以及与标准曲线的对比,全面地了解宝宝的生长情况。

喂养指导:如果发现宝宝本月的增加体重低于参考值,首先应找原因,如果因为生病,应积极治疗;如果是喂养不当,应在保健医生指导下加强营养。

低体重:指体重低于同性别、同年龄下限以下者称低体重。

幼儿体重上中下标准

幼儿体重上中下标准

幼儿体重上中下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幼儿体重是评价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一直备受家长和医生们的关注。

正确评估幼儿的体重状况,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干预调整,还可以保证幼儿健康成长。

那么,什么样的体重才能被称为正常呢?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幼儿体重的上中下标准。

一、幼儿体重的评估指标幼儿的体重评估主要以体重标准和生长曲线为依据。

在中国,常用的体重评估指标是体重标准差,也可以使用体重身高指数(BMI)来进行评估。

体重标准差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的幼儿制定,用来衡量幼儿的体重在同龄群体中的位置,通常将标准体重的1倍标准差范围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即体重过高、正常和过低。

1.体重过高过高的体重意味着幼儿的体重超过了正常范围,存在超重或肥胖的风险。

过高的体重不仅影响幼儿的形象和自尊心,还可能导致许多健康问题,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家长应该时刻留意幼儿的饮食习惯和运动量,避免过多的油脂和糖分,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的增长。

2.体重正常体重正常的幼儿是指体重处于标准范围内,即体重标准差为0。

这类幼儿通常生长健康,发育良好,不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体重正常的幼儿家长应该继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均衡饮食,多参加户外活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保证身心健康。

过低的体重意味着幼儿的体重低于正常范围,存在发育不良或营养不良的可能。

过低体重的幼儿容易感染疾病,抵抗力较差,生长发育迟缓。

对于体重过低的幼儿,家长需要密切监测幼儿的饮食情况,增加营养摄入,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帮助幼儿增加体重,促进生长发育。

科学评估幼儿的体重并不是简单地以数字来衡量,还需要考虑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家族遗传等因素。

家长在评估幼儿体重时,应该重视以下几点:1.定期测量体重:家长应该定期带幼儿到医院或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重测量,建立起持续的体重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关注身高和体重比例:幼儿的身高和体重比例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家长应该关注幼儿身高和体重的生长曲线,保证两者的比例适当。

宝宝出生标准

宝宝出生标准

宝宝出生标准宝宝的出生标准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一系列生理指标和身体特征,用以评估宝宝是否健康、发育是否正常。

这些标准是医学界根据大量实际数据总结出来的,对于新生儿的健康和成长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宝宝出生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体重。

宝宝的出生体重是衡量其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情况下,正常足月婴儿的出生体重在2.5-4.0千克之间,过轻或过重都可能影响宝宝的健康。

体重过轻的宝宝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等问题,而体重过重的宝宝则容易引发肥胖等健康问题。

二、身长。

宝宝的身长也是评估其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足月婴儿的出生身长在48-52厘米之间,身长过短或过长都可能存在发育问题。

身长过短的宝宝可能存在生长发育迟缓的情况,而身长过长的宝宝可能存在遗传因素或潜在疾病的影响。

三、头围。

宝宝的头围也是评估其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足月婴儿的出生头围在32-36厘米之间,头围异常偏大或偏小都可能与脑部发育相关的问题有关。

头围偏大可能与颅内出血、脑积水等问题相关,而头围偏小可能与脑发育不全、遗传因素等问题相关。

四、体温。

宝宝的体温也是评估其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足月婴儿的体温在36.5-37.5摄氏度之间,体温异常偏高或偏低都可能与感染、新生儿窒息等问题有关。

体温偏高可能是感染、脑炎等问题的表现,而体温偏低可能是新生儿窒息、低血糖等问题的表现。

五、皮肤。

宝宝的皮肤也是评估其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足月婴儿的皮肤呈粉红色,质地细腻,无明显异常。

皮肤异常发红、发紫、出现黄疸等情况都可能与新生儿感染、贫血、黄疸等问题有关。

六、呼吸。

宝宝的呼吸也是评估其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足月婴儿的呼吸规律、深度、频率均处于正常范围内。

呼吸异常快、慢、不规律都可能与呼吸道感染、肺部问题等有关。

总结。

宝宝的出生标准是评估其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家长们应该关注宝宝的体重、身长、头围、体温、皮肤和呼吸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就医,保障宝宝的健康成长。

婴儿标准体重身高对照表宝宝健康成长

婴儿标准体重身高对照表宝宝健康成长

婴儿标准体重身高对照表宝宝健康成长宝宝的健康成长——婴儿标准体重身高对比表随着宝宝不断成长,父母们都盼望他们的宝宝能够健康成长。

一个宝宝的身高体重的合理比例是关系到宝宝的健康的。

然而,许多家长对于宝宝的体重身高并不了解,特殊是在宝宝的诞生后几个月之内。

本文将介绍婴儿标准体重身高对比表,让家长们更了解宝宝的健康成长。

一、宝宝的体重宝宝的体重是家长们最为关怀的,宝宝体重始终保持在一个合适的水平是一个健康成长的重要指标。

宝宝的体重根据年龄增长而渐渐增加,但是一般来说,并非越重越好。

由于,宝宝的过度肥胖会增加多种疾病的风险,如糖尿病和心脏病。

以下是标准的今年龄宝宝体重范围:1月龄2.6-4.6 kg2月龄3.2-5.7 kg3月龄3.8-6.8 kg4月龄4.2-7.3 kg5月龄4.6-8.0 kg6月龄4.7-8.3 kg7月龄5.0-8.7 kg8月龄5.4-9.2 kg9月龄5.7-9.7 kg10月龄5.9-10.2 kg11月龄6.1-10.6 kg12月龄6.4-11.0 kg此外,宝宝的性别、父母的身高体重以及生长环境等因素也会影响宝宝的体重。

二、宝宝的身高除了体重,宝宝的身高也是健康成长的重要指标之一。

宝宝的身高的增长也是根据年龄而渐渐增加的,以下是标准的各月龄宝宝身高范围:1月龄46-55 cm2月龄50-60 cm3月龄54-64 cm4月龄56-66 cm5月龄58-68 cm6月龄60-70 cm7月龄62-73 cm8月龄64-75 cm9月龄65-76 cm10月龄67-79 cm11月龄68-81 cm12月龄69-83 cm当然,宝宝的身高也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家长们应当在宝宝的健康成长过程中把握宝宝的身高、体重数据,以此来衡量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

三、宝宝的BMI指数BMI是人体质量指数的缩写,是衡量一个人身体肥胖程度的一种方法。

对于儿童而言,BMI指数则需要以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进行考虑。

婴儿奶胖到底好不好 宝宝奶胖与肥胖的区别

婴儿奶胖到底好不好 宝宝奶胖与肥胖的区别

婴儿奶胖到底好不好宝宝奶胖与肥胖的区别为什么宝宝会这么胖呢?以后会不会变成胖小子?是否需要减肥?削减宝宝的喂养量?老一辈总说宝宝是奶胖,不用怕,这样更好。

毕竟,婴儿奶胖究竟好不好?和网一起来看看吧。

奶胖是什么意思?婴儿奶胖说的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消失比较肥胖的状况,一般表现在宝宝全身胖乎乎的。

不少人觉得宝宝奶胖特别可爱,说明妈妈奶水质量好。

盘点婴儿奶胖缘由缘由1:过度喂养母乳喂养的宝宝是按需喂养,宝宝饿了就可以喂奶,不必跟奶粉喂养一样严格算好时间间隔去喂。

有时候宝宝哭了,而新手妈妈没有阅历,以为宝宝哭了就是饿了,就直接抱起来喂奶,于是宝宝吃了许多奶水以后,身体的养分过剩,自然而然的体重就会快速增长了!缘由2:运动量少3个月内的宝宝主要以躺着为主,这个阶段的运动量还是比较少,假如母乳喂养过量,再加上宝宝不怎么运动,那么脂肪也就一天一天积累起来啦,宝宝也就养的胖胖啦。

缘由3:奶水养分过剩有些妈妈为了宝宝有足够的奶水喝,在月子期间就疯狂补,甚至有些人一天一只鸡,还有各种猪蹄、鱼汤、排骨汤等,这样会导致妈妈养分过剩,进而导致母乳的养分过剩,宝宝吃了这样的奶水,长胖是必定的。

缘由4:宝宝睡眠不足有些宝宝比较爱睡,有些宝宝一天下来也凑不够几个钟,不是哭闹就是要人陪玩,精力很旺盛。

但是,睡眠不足也会造成宝宝长胖。

我们在宝宝睡觉的时候应当给他们塑造一个相对于比较舒适的环境,比如肯定宁静的环境,在宝宝睡觉的时候不要开灯等!奶胖宝宝要不要减肥?宝宝的"奶胖'不用刻意去减,也不用担忧影响宝宝将来的颜值,这只是临时现象,会在宝宝开头运动,例如:翻身、坐、爬、站、走等基础动作娴熟后渐渐变瘦,或者添加辅食以后也会渐渐变瘦,所以宝妈没有必要刻意去给"奶胖'宝宝减肥。

宝宝奶胖与肥胖的区分奶胖多发生在新生儿期间,到了宝宝4-6个月时,开头为添加辅食。

在一般状况下,添加辅食后,由于母乳喂养频率相对削减,辅食的脂肪含量较母乳还是有差距的,所以宝宝每天摄入的脂肪含量没有以前高,身上的肉肉也会渐渐削减,这时宝宝能看出脖子了,不再觉得宝宝臃肿没脖子,尖下巴也日渐显露,也就是大部分人说的长"开'了。

小儿肥胖轻中重度标准

小儿肥胖轻中重度标准

小儿肥胖轻中重度标准
咱通俗点说,给孩子判断胖不胖,分轻度、中度、重度,主要看孩子比同龄同性别的小伙伴重多少:
轻度肥胖:就是孩子比其他小朋友重那么一点,大概重个20%到29%左右。

这时候可能就是衣服穿得紧了点,需要开始注意饮食和多动动了。

中度肥胖:如果孩子的体重超出同龄小伙伴30%到49%,这就到了中度肥胖了。

这时候,孩子的身体可能开始表现出一些不太好的迹象,得认真调整生活习惯,少吃高热量食物,多参加户外活动。

重度肥胖:要是孩子的体重比其他小朋友重一半以上,也就是超过50%了,那真是挺让人担心的。

这种情况可能会带来不少健康问题,比如心脏、血糖、关节都不太好,还可能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和交朋友。

这时候,真的需要家庭、学校一起努力,甚至找医生帮忙,制定科学的减重计划了。

总之,发现孩子体重偏重,别急着给孩子贴标签,关键是要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让孩子健康成长。

科学育儿-7-12个月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

科学育儿-7-12个月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

科学育儿-7-12个月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经常听到很多妈妈都在说:宝宝体重怎么都不长?怎么我家宝宝没人家的胖呢?我家的没有人家的个子高?我家宝宝8个月了还没长牙是不是缺钙啊?我家到现在都不会爬,怎么办?等等类似这样的宝宝的发育情况问题困扰着妈妈们。

那宝宝有这样的类似问题是不是就是不正常呢?今天我将从7-12个月宝宝的体重、身高、牙齿发育、运动能力五个方面,一一说明这个时间段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先从宝宝的体重开始说起吧,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的家长们貌似特别的关心宝宝的体重。

并且很多亲戚来了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抱抱宝宝,颠颠看重不重。

不知道咱们群里的宝妈家亲戚有没有这样的习惯,反正我家的是有。

颠颠觉得不重,就会说不行啊,宝宝有点轻了,要加强营养啊!或者是奶奶带着宝宝在小区里转悠一下回来会说:哎呀!我们家小宝贝长的不好,那谁谁家的孩子长得白白胖胖的,别提多可爱了。

看,这体重成了宝宝发育健不健康的一个指标了。

那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体重是反映宝宝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就是说宝宝生长发育是否正常,体重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指标。

但是不是越胖越好呢?当然不是,宝宝的肥胖比大人的肥胖要更为重视。

那么宝宝肥胖会有怎样的危害呢?一、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宝宝身体肥胖,体表的面积就会增大,会使得血液带氧相对不足,大脑就会经常处于缺氧状态,容易有头昏、恶心等身体不舒服的现象,长此以往下去,宝宝的脑部发育就会收到影响。

二、影响宝宝的肢体成长肥胖会使宝宝学会走路的时间较同龄者晚,活动能力相对较差,并容易出现膝外翻或内翻、筋内翻等症状。

此外,关节部位长期负重,容易磨损而出现腿或关节疼痛。

三、影响宝宝的呼吸系统肥胖宝宝的胸部和腹部的脂肪蓄积量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脏的舒张和肺的呼吸,既妨碍心肺功能的改善和提高,又会影响其他机能,例如肺活量减小、换气不足、呼吸困难等。

肥胖对于宝宝来说是百害无一利,可千万别在想着宝宝胖了就很好哦!当然说这么多,那么到底7-12个月宝宝的正常体重应该是在多少呢?17个月宝宝体重标准:男宝体重6.24-12.20kg;女宝体重5.90-11.40kg8个月宝宝体重标准:男宝体重6.46-12.60kg;女宝体重6.13-11.80kg9个月宝宝体重标准:男宝体重6.67-12.99kg;女宝体重6.34-12.18kg10个月宝宝体重标准:男宝体重6.86-13.34kg;女宝体重6.53-12.52kg11个月宝宝体重标准:男宝体重7.04-13.68kg;女宝体重6.71-12.85kg12个月宝宝体重标准:男孩体重7.21-14.00kg;女宝体重6.87-13.15kg妈妈们对照宝宝体重是否在这个范围内,低于最低体重,则宝宝需要加强营养咯!那超过最高体重要减肥吗?当然不是,超过最高体重的20%则需要注意控制体重咯!说完体重我们该来说说身高了!体重的增长让人很容易察觉出来,也非常容易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宝是不是越胖越好?
(高培奶粉:/)
广州妈妈小张:我家宝宝快6个月了,身体状况还不错,她与我家邻居一名男孩儿相比,还不算胖,但她奶奶总是说,我家宝宝太瘦了,还埋怨我没把孩子照料好,我想问一下,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内分泌专科副主任梁立阳教授:
现在,很多家长在喂养宝宝时认为:宝宝越胖,越健康。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据中华医学会的统计,我国超重婴儿的比例已经超过10%,6个月左右的肥胖儿在成年后的肥胖几率为14%;7岁的肥胖儿为41%,10-13岁的肥胖儿为70%。

北京和上海的儿童肥胖发病率已经接近美国的水平。

一般来说,引起婴儿肥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1.遗传的因素:父母有一方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可能性有32%~34%;父母双方均为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发生率上升为50%~60%。

2.生活环境:比如说孩子活动空间很小,运动太少;家长过度的保护,怕摔着、碰着,不让孩子跑、跳,孩子到了会爬的年龄不让他爬;3.饮食和喂养因素:家长缺乏营养学知识,不会挑选食物,比较重视肉、油等食物的摄入,轻视瓜果、蔬菜,导致孩子吃过多的高脂肪食物;有的过早给孩子添加淀粉类食物,过度喂养;还有一些孩子吃饭速度过快。

4.一些疾病的影响,如肾病的患儿长期皮质激素治疗;垂体的肿瘤,ACTH分泌过多,也容易导致肥胖。

肥胖能并发其它许多疾病,比如1岁以下的肥胖婴儿,容易患呼吸道感染、腿部骨骼变形、脂肪肝、性发育异常等,如果沿袭下去,后果更加严重。

婴儿时期的肥胖容易引起成年以后的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痛风、糖尿病的高发。

肥胖儿还容易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也就是常说的打鼾,容易造成大脑缺氧,对智力发育有一定影响。

有肥胖高危因素的孩子,这些家长从小要注意孩子不要过度喂养,让孩子多活动,经常监测体重,发现有肥胖的趋势,及时地调整膳食结构,适当的控制体重,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专家支招
1.提倡母乳喂养。

宝宝出生后的4~6个月内以纯母乳喂养一直被认为是预防宝宝肥胖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虽然有些家长用纯母乳喂养,不排除宝宝肥胖的可能,但在一岁多断奶以后会逐渐恢复正常体重,并不影响生长发育或长期健康。

相反,非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出现肥胖的比例是24.6%,这是因为人工喂养婴儿更容易过度喂养,导致体重快速增长。

2.定时喂奶、奶量个体化、不强迫喂食。

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应固定喂养时间,最好每3-4小时喂一次奶;奶量以宝宝自己喝饱为准。

一旦紧闭小嘴、把奶嘴往外顶或用手推奶瓶,就说明已经吃饱了。

不可强迫喂食,“过度喂养”会让宝宝变胖墩!
3.正确喝水。

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一定要在两次奶之间给宝宝喂水;这样家长就不会错误地把“渴”的信号当成“饿”而让宝宝吃得太多。

从出生时起就应培养宝宝喝白水的习惯,不要用糖水、果汁等替代白水,这种做法是很容易带来额外的热量摄入,使体重增加更快。

4.控制夜间哺乳次数。

一般8个月内宝宝夜间喂奶1-2次已足够,8个月以后,只要在睡前加一次奶就可以,多不需要夜间额外进食了。

5.科学添加辅食。

不要过早在奶中添加米粉等辅食,这不仅破坏了奶粉的营养配比,还会让宝宝因热量摄入超标而虚胖。

6个月以上的宝宝,米糊和蛋黄或菜泥的组合单独成为一顿“正餐”了,这对饮食习惯的培养很重要。

6.缓解宝宝的“饥饿感”。

对于食欲旺盛的胖宝宝,增加饮水量以及蔬菜和豆类在辅食中的比例,可以有效增加“饱腹感”。

可采用自制的菜泥、豆泥等,而不要过多依赖于各种市售的罐装婴儿泥糊类食品,这类食物大多经过提纯且口感好,热量较高且消化吸收较快。

过量进食这类食物,会让胖宝宝的体重增加更快。

7.给胖宝宝晚点添加水果。

如果宝贝已经超重,宝宝6个月内并不需要水果来补充维生素,更不要提供热量高的果汁了。

8.加强主、被动运动。

婴儿可以进行被动操的训练,3月龄以后的婴儿进行俯卧抬头、翻身、坐、爬等主动运动,增加消耗,一般一日累积活动时间要求不少于3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