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白云寺解说词
五台山的导游词500字

五台山的导游词500字五台山是中国佛教的圆寂地,也是我国最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它地处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海拔高度为2831米,是大乘佛教的重要寺庙之一。
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佛教信徒和游客都慕名前来五台山朝圣、游览,五台山也因此成为全国最知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五台山的导游词。
一、五台山的概述五台山是中国清一色名山中的佼佼者,享有“华夏伟岸皇家神山”的美誉,五台山高山、山涧、古林等景观瑰丽,是寻求宁静、寻求成长的佛教信徒和游客寻找品味人生的窝心之地。
五台山景区总面积70575公顷,由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五台山东台农耕文化风景区、五台山南台文化风景区、五台山西台文化风景区、峰峦奇秀的五台山自然保护区等组成。
二、五台山寺庙五台山寺庙数量众多,其中的五台山清凉寺、佑圣寺、禅意寺、海会寺等都是佛教界的大名鼎鼎。
五台山的古迹与寺庙彰显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深厚影响力。
五台山的历史可以追述到2200多年前,曾经是道家的道场和儒家的聚会地,后转向佛教。
在此期间,五台山有了4种佛教势力的在各处寺庙。
大部分的现代佛教寺庙,如清凉寺、佑圣寺等在这一时期建立。
1.五台山清凉寺五台山清凉寺是五台山最著名、最重要的寺庙之一,它位于五台山的中心地带,占地面积400多亩,是五台山的佛教中心。
五台山清凉寺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古刹,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寺内的度母堂铜钟和木鱼是它的标志性建筑。
2.五台山佑圣寺五台山佑圣寺是五台山上另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之一,建于隋朝,距今已有1250年历史,是五台山最古老、最宏大的佛教寺庙之一。
寺内的大雄宝殿、钟楼和鼓楼也是佑圣寺的标志性建筑。
3.五台山海会寺五台山海会寺是五台山上最著名的寺庙之一,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车观堂、大雄宝殿等建筑都极具特色。
这里主要供奉观世音菩萨,是五台山朝拜的著名寺庙之一。
三、五台山的风景五台山山势雄伟,气势磅礴,有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自然景观,山上有数百种古树,其中有年龄超过1000年的,自然风光十分迷人。
介绍山西五台山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山西五台山的导游词范文《山西五台山导游词》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要一起去逛逛的地方,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山西五台山!五台山啊,这可不是一般的地儿。
它就像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静静地站在那里,却散发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
这里山峦起伏,寺庙林立,仿佛是一个被神灵格外眷顾的仙境。
咱们先来说说这五台山的地理位置。
它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方圆五百余里。
当您站在山脚下,抬头仰望,那连绵不绝的山峰就像是一条巨龙蜿蜒伸展,雄伟壮观得让人忍不住惊叹。
五台山可不是一座山,而是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分别是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和中台翠岩峰。
这五座山峰,各有各的特色,有的高耸入云,有的秀丽多姿,就像是五个性格迥异的兄弟姐妹,共同守护着这片神奇的土地。
现在,咱们沿着这条蜿蜒的山路往上走。
您瞧,路边的那些野花野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们打招呼。
这山上的空气啊,那叫一个清新,吸上一口,感觉整个肺都被清洗了一遍,浑身都充满了能量。
走着走着,咱们就来到了一座寺庙前。
这座寺庙名叫显通寺,它可是五台山众多寺庙中的老大哥。
显通寺的历史那叫一个悠久,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
走进寺庙,您会看到那红墙黄瓦,飞檐斗拱,处处都透露着古朴和庄严。
寺庙里的佛像庄严肃穆,让人不由得心生敬畏。
在这里,您能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仿佛时间都停止了流动。
再往前走,咱们就到了塔院寺。
这座寺庙里有一座大白塔,那可是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
这座大白塔高达 753 米,就像一个巨人屹立在那里。
塔身洁白如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据说,围着这座大白塔转上一圈,就能消除烦恼,增长福气。
所以啊,来这里的游客都会围着它转上几圈,许下自己美好的心愿。
从塔院寺出来,咱们去菩萨顶看看。
菩萨顶位于灵鹫峰上,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
从山下往上看,那层层叠叠的殿宇就像是一座空中楼阁,美轮美奂。
登上菩萨顶,整个五台山的美景尽收眼底。
远处的山峰层峦叠嶂,云雾缭绕,就像是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关于五台山导游词

关于五台山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闻名遐迩的五台山。
我是大家此次行程的导游,接下来的时间,就由我带领大家领略五台山的独特魅力。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
它不仅有着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还拥有着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
五台山的得名,是因为它的五座山峰环抱而立,犹如五根擎天大柱,峰顶平坦宽阔,宛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五台山”。
这五座山峰分别是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和中台翠岩峰。
首先,咱们来说说东台望海峰。
它的海拔约 2795 米,每当清晨,站在东台之上,向东眺望,那壮阔的云海日出之景,真的是美不胜收,仿佛让人置身于仙境之中。
西台挂月峰,以其在夜晚时分,明月高悬的美景而闻名。
当明月映照在西台之巅,那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会让您忘却一切烦恼。
南台锦绣峰,这里是花的海洋,尤其到了夏季,漫山遍野的野花竞相绽放,五颜六色,如同一块绚丽的锦绣,因此得名锦绣峰。
北台叶斗峰,它可是五台山的最高峰,海拔高达 30611 米,被誉为“华北屋脊”。
在这里,您能感受到那种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的豪迈。
中台翠岩峰,巨石如星,山峦叠翠,风景十分秀丽。
五台山之所以闻名于世,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它深厚的佛教文化。
自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五台山就成为了佛教徒们的重要修行之地。
在历史的长河中,五台山陆续建立了众多的寺庙,这些寺庙建筑风格各异,保存了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比如显通寺,它是五台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寺院之一。
寺内的无量殿全部用砖砌成,没有一根梁柱,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
还有塔院寺,寺中的大白塔是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高达 753 米,塔内还藏有释迦牟尼的舍利子。
菩萨顶,是五台山最大的黄教寺院,也是清朝历代皇帝朝拜五台山时的行宫。
其建筑金碧辉煌,气势恢宏。
除了这些著名的寺院,五台山还有许多其他的寺庙,每一座寺庙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介绍山西五台山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山西五台山的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介绍山西五台山的导游词范文篇1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直映公司的导游员,我姓贾,大家可以叫我贾导。
今天我带领大家游览五台山。
晕车的游客赶紧吃点晕车药,我边走边给大家介绍。
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组成,据说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以及五方佛: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
东台名望海峰,海拔2795米,东台顶上蒸云浴日,爽气澄秋,东望明霞,如陂似镜,即大海也,故冠此名。
由于海拔高,台顶气温低,盛夏时节,仍须穿棉衣。
中国佛协前会长赵朴初填词赞曰:东台顶,盛夏尚披裘。
天著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朝气满神州。
西台名挂月峰,海拔2773米,西台峰顶广平,月坠峰巅,俨若悬镜,因以为名。
有诗赞曰:西岭巍峨接远苍,回瞻乡国白云傍。
孤峰岭翠连三晋,八水分流润四方。
晴日野华铺蜀锦,秋风仙桂落天香。
当年狮子曾遗迹,岩谷常浮五色光。
南台名锦绣峰,海拔2485米,此峰顶若覆盂,圆周一里,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细草杂花,千峦弥布,犹铺锦然,故以名焉。
著名诗人元好问赋诗赞曰:沈沈龙穴贮云烟,百草千花雨露偏。
佛土休将人境比,谁家随步得金莲?北台名叶斗峰,海拔3061米,五台最高,有华北屋脊之称,其台顶平广,圆周四里,其下仰视,巅摩斗杓,故以为名。
康熙皇帝赋诗赞曰:绝磴摩群峭,高寒逼斗宫。
钟鸣千嶂外,人语九霄中。
朔雪晴犹积,春冰暖未融。
凭虚看陆海,此地即方蓬。
中台翠岩峰,海拔2894米,其台顶广平,圆周五里,巅峦雄旷,翠霭浮空,因以为名。
有诗赞曰:群峰面面拥奇观,朝雨和烟积翠峦。
策杖千山浑不倦,披裘六月尚余寒。
苍崖碧嶂周遭合,古木黄沙四望宽。
云雾渐看山半起,却疑身已在云端。
好,游客们,五台山马上就要到了,请大家携带好自己的物品,准备下车。
介绍山西五台山的导游词范文篇2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区东北部,风景区绝大部分坐落在以台怀镇为中心的五台县境内,有小部分跨繁峙、代县和河北阜平,周边达500余里,是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山西五台山白云寺简介

山西五台山白云寺简介五台山白云寺位于中国山西省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内,是五台山的著名佛教寺庙之一。
白云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五台山上最古老的寺庙之一。
寺庙依山傍水,环境幽静,自古以来就是信众们朝拜祈福的重要场所。
白云寺的建筑群庞大,包括大雄宝殿、罗汉堂、观音殿、藏经楼等多个建筑。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寺庙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它是五台山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也是山西省现存最早的大型木结构建筑之一。
大雄宝殿的主体结构为四柱五梁式,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金身,佛像形态庄严肃穆,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白云寺还有一个特点是罗汉堂,堂内供奉着五百罗汉的塑像,每尊罗汉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给人以震撼之感。
这些罗汉塑像以其独特的姿态和表情,生动地展示了佛教文化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除了寺庙建筑的壮丽之外,白云寺的自然景观也是令人心醉神迷。
寺庙背靠五台山,前面是一片宽广的平台,平台上树木葱茏,空气清新。
站在平台上,可以俯瞰五台山的美丽风光,远处山峦叠嶂,近处松涛阵阵,景色壮丽美丽。
每年春天,白云寺周边的樱花盛开,如云似雾,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白云寺还有许多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宝物,如古代碑林、历代藏经阁、佛教艺术品等。
这些宝物不仅展示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是研究佛教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在白云寺,每年都有大量的信众和游客前来朝拜和游览。
佛教信仰的人们在这里诵经礼佛,祈求平安和幸福。
游客们则在这里感受佛教文化的魅力,领略五台山的壮丽风光。
白云寺也成为五台山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为山西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台山白云寺作为五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佛教信仰的圣地,也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古寺庙。
其壮丽的建筑、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珍贵的宝物,吸引了大量的信众和游客前来朝拜和游览。
每年都有无数的人们在这里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内心的宁静。
无论是对信仰者还是对游客来说,白云寺都是一处值得一游的圣地。
介绍山西五台山的导游词范文_1

介绍山西五台山的导游词范文_1山西五台山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佛教界的著名胜地。
它不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还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我将为大家介绍五台山的历史和文化、自然风光以及佛教禅修。
历史文化五台山峡谷长达150公里,是一处集武器工业、文化文物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自秦汉以来,五台山便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沧桑。
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历史文物和文化遗迹,如明代巍峨的佛像、金代的隐秀殿、唐代的九十九尊卢舍那佛像等等。
这些历史文化遗迹不仅体现了五台山的悠久历史,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景观五台山不仅历史悠久,还是大自然的馈赠。
这里山峦叠嶂、岩石奇特、草木繁茂、水流飞瀑,景色优美,远近闻名。
在这里,可以观赏到奇峰、古洞、悬崖、石林、溪流、瀑布、湖泊等壮观的自然景观。
其中,悬挂在山顶上的五台山佛光金顶是五台山的标志性景点,也是达摩禅师传承的重要场所。
佛教禅修五台山是千百年来中国佛教的中心之一,名家大师辈出。
这里庙宇林立,修行者如云。
来到这里,在这神圣的土地上进行禅修,不仅可以净化自己的身心灵,也可以汲取佛法精华,受到圣贤的洗礼。
特别是在五台山禅修学习可以接触到许多名师的教诲,成为全国著名的禅修中心之一。
当您踏上五台山的每一步,遵循着历史文化的脉络,欣赏自然风光,感受佛法智慧,您不仅会享受到自然的美景,更会体验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刻,您一定忘却了繁忙的都市生活,沉浸于五台山的美丽和庄严。
被五台山的灵魂所吸引,您感到静谧、感动、清净,切身领悟到一种与众不同的人生境界。
五台山,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一种精神。
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人类文化史的闪光点。
让我们一同走进五台山,感受历史、融入自然、领悟佛法的精神启示。
走近白云寺

走近白云寺登一线天,游紫团山洞,西折穿过几条小径,苍松翠柏间红墙绿瓦约隐约现,这就是白云寺了。
寺庙虽门前冷落,但有的是一种自然,一种古朴。
西望崇山峻岭,宛若一幅水墨山水画,群峰相连,层峦叠嶂,气势壮观树木葱茏,景色别致。
寺庙山门上悬挂一块描绘修补不久的牌匾,“白云寺”三个大字泛着金色的光泽。
一入院门就能嗅到历史的味道。
白云寺整个建筑群以献亭为界,形成两个院落,布局气派严整,左右对称,为中国古代庙宇典型的形制,体现着儒家历来所推崇的中庸之道。
山门是乐楼副楼的台基,供平时出入。
乐楼分上下两层,单檐硬山顶,略为高于献亭和大殿,梁架为常见的三椽栿手法,中间施以减柱法,使得前檐明间开大,整个戏台显得格外开阔。
戏台左右两侧为戏房,用于演员化妆及存放戏箱。
中间隔板屏风上楷体《岳阳楼记》古朴雄浑,台顶天花板彩绘蝶形纹粗犷豪放。
乐楼台底为架空的台基,既可供乐队弹拨演奏,又可增大演戏音响,此种形制的乐楼,台基下应埋有大缸,构成声音传播上四面回音,产生混响的效果。
我们无须去探索乐楼这种声学特点及其中奥妙,再来看前院偏殿,二层楼阁式建筑,设有明廊,底层明廊以石柱支撑,二层明廊与戏台平齐,不难看出偏殿既有日常功用,又可作看楼包厢。
乐楼与大殿座向相反,是演戏时便于诸神观看。
白云寺整个建筑群形成一个完整、合理的剧场环境,具备了演唱歌舞、戏剧和供奉牺牲,祭祀神灵的功能。
献亭位于乐楼对面,是中轴线上的第二座单体建筑,呈长方形,方形石柱,粗犷挺拔,柱头采用断梁连接,形成三个井字形,敦厚稳重。
檐下斗拱层叠,木质透雕,木雕共施七朵二种,形成奔腾欲飞的“龙首”和“象首”其形态各异,构思奇特,与椽上华丽精致、绚丽多彩的彩绘相映成辉,虽已斑驳仍不失风采。
正殿三楹同为单檐硬山顶,几尊神像披红挂彩,应该是十分灵验,能看到几个老少香客祈求风调雨顺、期盼国泰民安,跪拜、焚香的场景。
四周东西廊房还存有四组砖雕戏剧画,表现《蒋干盗书》等内容,人物形态逼真,形成不同姿态,结构协调匀称,有着强烈的立体感和透视效果,堪称为绝世精品,使人流连再三。
介绍山西五台山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山西五台山的导游词范文《山西五台山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咱们现在来到的就是闻名遐迩的五台山啦!五台山,那可是个神奇又美丽的地方。
想象一下啊,当您踏入这片土地,就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神秘和宁静的仙境。
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似乎都有着独特的故事要向您诉说。
先来说说这五台山的地理位置吧。
它位于咱们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组成。
这五台山啊,可不是一般的山,它可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呢!就凭这一点,您就能想象到它在佛教界的地位有多重要。
当您站在山脚下,抬头望去,那山峰连绵起伏,有的高耸入云,有的雄伟壮观,有的秀丽多姿。
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就像给大山披上了一件绿色的披风。
尤其是在夏天,那满眼的绿色,让人看了心里别提多舒服了。
咱们沿着山路往上走,一路上您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寺庙。
这些寺庙建筑风格独特,有的古朴典雅,有的金碧辉煌。
寺庙里香烟袅袅,钟声悠扬,让人感觉一下子就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内心变得无比平静。
就拿塔院寺来说吧,那大白塔可是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
大白塔高耸入云,塔身洁白如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塔的周围环绕着一百多个转经筒,您可以去转转经筒,据说能带来好运呢。
当微风吹过,塔上的风铃叮当作响,那声音清脆悦耳,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再来说说菩萨顶。
菩萨顶位于灵鹫峰上,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
从下面往上看,那红墙黄瓦的建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神圣。
当您走进寺庙,能看到里面供奉着众多的佛像,每一尊佛像都栩栩如生,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还有殊像寺,寺内供奉着文殊菩萨骑狮子的塑像。
那塑像高大威武,文殊菩萨面容慈祥,目光炯炯,仿佛在注视着世间万物。
据说来这里拜一拜,能让您变得更加聪明智慧。
除了寺庙,五台山的自然风光也是美不胜收。
比如东台望海峰,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您登上东台,向东眺望,就能看到无边无际的云海,那景色真是壮观极了!还有南台锦绣峰,这里的山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五颜六色,就像给大山铺上了一块五彩斑斓的地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东北约70公里处的台怀镇。
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五台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9年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第三十三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作为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8处世界遗产。
有一副这样来形容五台山的,上联是:“五百里道场风风雨雨,依旧日出东台,月挂西峰,花发南山,雪霁北巅”,下联是:“两千年香火断断续续,又是晨钟悠扬,晚磬清澈,香烟缭绕,胜幡翩跹”。
古来多少文人墨客写了无数诗文来描述五台山,但这幅对联确是最五台山最好的诠释,它展现出了五台山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和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
五台山它被誉为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其他三处为四川峨眉山,江西九华山,浙江普陀山),素有“金五台山、银峨眉、铜普陀、铁九华”之说,同时也是世界佛教五大圣迹之一。
在佛教中对佛教徒而言有着崇高的地位。
有人说没有拜过五台山就不算信佛人,那为什么五台山有这么重要的地位呢?因为有以下几点:第一,它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可能说起文殊菩萨在我们心目中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在我们中国最推崇的一位菩萨是观音菩萨,但是我和大家讲在佛教界中的首席菩萨却并不是观音菩萨而是文殊菩萨。
根据佛经的记载他是般若智慧的化身,因此他是主管智慧的菩萨。
根据佛经《首楞严三昧经》记载,文殊菩萨过去应经成佛号称“龙种上尊王佛”,但是后来为了拥护佛祖释迦牟尼的出世,从而才显圣,为了尊敬佛祖,自降一级成为菩萨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被誉为佛教中首席菩萨;第二,五台山是最早在山中建寺的佛教名山(白马寺建于当时的都城洛阳)。
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永平十一年,来中国传法的大德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遍游全国,当他们来到五台山时,发现五台山就是佛经上说的文殊菩萨的道场,于是奏请汉明帝建了五台山上第一座寺庙——大孚灵鹫寺,也就是显通寺的前身,当时建这座寺庙的人们还不知道什么是佛教,而其他几座佛教名山也不知道佛教为何,从而五台山成为了第一个在山中建寺的佛教名山。
大家可能好奇,五台山怎么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呢?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并不是后人附会上去的,而是在佛经中有所记载的,其中以《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中记载最为详细,原文曰:“世尊密告金刚密迹主菩萨言:我灭度于此赡部洲(印度—佛教发源地)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间有山号为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
大振那在那时指的是中国,而神奇的是五台山位于佛教发源地古印度的东北方。
再者,“山内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酷暑”,与《华严经》上所记载的文殊菩萨的道场相吻合。
释迦牟尼佛主在多部佛典中绝无仅有的金口玉言,便把文殊菩萨道场的地位非常明确的肯定了下来,并不容质疑的得到了中外佛教徒的一致认可,使五台山理所应当成为文殊信仰的中心。
由于以上几个原因,奠定了五台山在佛教界中的重要地位。
五台山原先并不叫五台山,而是叫紫府山,也称作五峰山道场。
这里曾是道士们修行的地方。
到了东汉永平11年(公元68年),天竺(今印度)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白马寺来到五峰山一带,认为这里是文殊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于是就想在这里建筑寺院,供奉文殊菩萨。
可是这里的道士并不同意,最后由汉明帝在洛阳白马寺主持,举行道士与两位高僧的赛法,结果两位高僧获胜。
从此,佛教界在台怀镇一带就取得了建筑佛教寺院的权利,所建的第一座寺院就是如今的显通寺。
五台山之所以叫做五台山,是因为由五座顶如平台的山峰而得名,崇山峻岭中突兀拔起的五座主峰,非常的雄伟。
五台山还有清凉山、紫府山、白云山、灵鹫山、五顶山等别名。
当地球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的时候,五台山是最早露出地面的陆地之一,其孕育之初可以追溯到公元26亿年前的太古纪(恐龙最早出现在约2亿3500万年的三叠纪晚期,灭亡于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发生的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
到震旦纪(距今约8亿年~距今约5.7亿年)时期又经历了著名的“五台隆起”运动,是它一举成为华北地区雄浑壮伟的“屋脊”,最高处海拔达到3061.1米!第四纪时期,冰川覆盖了五台山,留下了神奇瑰丽的冰原地貌。
(五台山是国家级地质公园)五台山的五峰分别是东台望海峰,上面望海寺主供聪明文殊;南台锦绣峰,上面普济寺主供智慧文殊;西台挂月峰,上面法雷寺主供狮子吼文殊;北台叶斗峰,上面灵应寺主供无垢文殊;中台翠岩峰,上面演教寺主供孺童文殊。
其中以北台叶斗峰最高,海拔3061.1米,号称“华北屋脊”,民间有“躺在北台顶,伸手摸星星”的说法,可见其海拔之高。
来到五台山,不仅要看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人文景观。
五台山在2009年6月26日就是凭借当地的人文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说起佛教名山,寺庙是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
五台山现存寺庙124座,其中青庙99座,黄庙25座。
其中青庙以五台山的开山祖寺显通寺为代表,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的第二座佛教寺院,距今已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而黄庙则以历代皇帝朝拜五台山是所住的行宫——菩萨顶为代表,这座寺院是五台山建筑等级最高的一座寺庙(明朝末年喇嘛开始进驻五台山)。
五台山全盛时期,即唐代,寺庙建筑达360多座,由于历史上“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时期的灭佛,加之一些寺庙年久失修,现存寺庙也为数不多了,但总体规模在四大佛教名山中还是居于首位的,香火也是最旺的。
在五台山你还会看到一种情况就是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共居一山的情景,这在其他佛教名山中是绝无仅有的,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藏传佛教中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就是藏传佛教中的格鲁派,即黄教,他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就是根据文殊菩萨大乘空宗教义创立的这个支派,并且自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因此藏传佛教对文殊菩萨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随着格鲁派的建立,明朝时期藏传佛教开始渗入五台山,但这里一直是汉传佛教的地方,一直到清王朝的建立,满清贵族为了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在武力征讨、暴力统治的同时,也加强了精神上的统治,他们深知儒家思想是中国的正统思想,其源远流长,影响深广,作用颇大,充分利用它,既可笼络汉族的知识分子,也有益于从思想上束缚人民群众,所以他们提倡尊孔读经,将儒家思想作为满清王朝的统治思想,又把佛教作为精神统治的辅佐。
这是因为,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是代表权势富豪利益的宗教,又是培养逆来顺受的驯服工具的理论,也是引导贫苦人民把希望寄于死后进入天国而在当世忍辱负重的灵丹妙方,恰恰满足了统治阶级的意念。
同时,文殊菩萨的宝号是“曼殊师利”,“曼殊”与满族谐音这是一种巧合,但是清帝却看作是天降祥瑞于大清而这种祥瑞可能预兆在清江山会像文殊菩萨的无量功德一样,标志着满清将有亿万年的福祉而可延续不尽。
显然,清廷在之里已经把文殊菩萨认作为满清的祖宗化身,公开和皇帝拉扯重叠在一起。
所以在清顺治年间把五台山十座著名的青庙改为黄庙,从而开创了和尚和喇嘛共居一山的场景,经过了清朝的顺治、康熙、乾隆、嘉庆几位皇帝的推崇才有了今天的这种规模。
续:五台山是佛教圣地,所以来了五台山不管您信不信佛,都要尊重一下佛教,所以佛教中的一些规矩还请大家遵守一下。
来到五台山哪些寺庙是最值得游览的呢?1、殊像寺—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而殊像寺作为文殊菩萨的祖庭,所以求智慧拜文殊菩萨是必然的;2、五爷庙—求官求财的必去之处,它也是五台山香火最旺盛,许愿最灵验的寺庙;3、显通寺—作为五台山历史最为久远的寺庙,无论建筑格局还是佛教文化都是无可比拟的;4、菩萨顶—历代皇帝朝拜五台山时期的行宫,建筑格局、规格可称佛教建筑之最,是一座藏传佛教的寺院,登108级台阶消除世间烦恼;5、黛螺顶—素有“小朝台”之称,上供五方文殊菩萨,还可攀登篇二:三天基本上可以把五台山主要寺庙都转完三天基本上可以把五台山主要寺庙都转完,这样的行程强度适中,比较适合大部分休闲游的人。
day1黛螺顶圆照寺菩萨顶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集福寺1黛螺顶2显通寺3塔院寺先在台怀镇游览,上黛螺顶,从黛螺顶下来后进入善财洞,穿过圆照寺、广化寺。
到街区先吃中饭后,从菩萨顶山顶门进入中央寺庙群,向山下游览。
主要寺庙有显通寺、塔院寺、姝像寺等等。
如果住山上可以根据时间游览集福寺、林彪别墅。
如果住山下可以游览普化寺。
day2清凉寺金阁寺龙泉寺南山寺南台顶镇海寺1南山寺2南台顶第二天转外围,出发先奔清凉寺、金阁寺、龙泉寺。
中午饭后到南台,南台转下到南山寺,观音洞等day3东台顶西台顶碧山寺1东台顶2西台顶?起早到东台看日出,转一下碧山寺之后上西台,然后奔车站返程。
黛螺顶,在台怀中心寺庙集群区东,位于陡峭的半山脊上。
从山下仰望,只见巍巍高山的半山腰间又耸起一座小山。
山顶寺宇的山门和牌楼围在树木之中,常有云雾缭绕。
小山形如大螺,盛夏草木萋萋,呈一片黛青,故山顶寺宇名为大螺顶,又称黛螺顶。
“无穷松韵清双耳,不尽云山豁两眸。
”站在这里极目远望,但见南台、中台、北台横出天际,与寺院背靠着的东台绵连在一起,象是天然大屏障,围护着台怀腹地的寺庙建筑群。
俯瞰台怀,又见殿宇鳞次,楼阁峥嵘,佛塔对峙,石阶层叠,琉璃瓦反射着金光,红围墙一道又一道,呈现出一派佛国风光。
塔院寺是五台山著名的五大禅处之一,原来是显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舍利塔后独成一寺,因院内有大白塔,故名塔院寺。
耸入云天的大白塔,是寺内的主要标志。
塔全称为释迦牟尼舍利塔,俗称大白塔。
塔身拨地而起凌空高耸,在五台山群寺簇拥之下颇为壮观,人们把它做为五台山的标志。
此塔通高七十五点三米,环周八十三点三米。
塔院寺坐北朝南,由横列的殿院和禅堂僧舍组成。
建筑以雄伟壮阔为特点,比起布局匀称严谨的显通寺来,要开朗得多。
中轴线上有影壁、牌坊、石阶、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慈廷寿宝殿、塔殿藏经阁以及山海楼、文殊发塔等建筑,气势雄伟。
五爷庙坐北向南这座建筑便是大名鼎鼎的五龙王殿,人们通称五爷庙。
五爷庙创建于清代,民国年间重修时,增建了殿外前庭。
一般佛教寺院是不供龙王的,而五台山为什修龙王殿呢?很久以前,五台山地区并不是清凉胜境,而是酷热难熬,当地百姓深受其苦,专门为人排忧解难的大智文殊菩萨便从东海龙王那里巧妙地借来一块清凉石,从此五台山变得凉爽宜人风调雨顺,成为避暑胜地。
而这清凉宝石原本是龙王的五个儿子播云布雨回来驱暑歇凉之物,当他们发现歇凉宝石被文殊菩萨带到五台山后,便尾随而来大闹五台山,直把五座陡峭如剑的山峰削成五座平台,要讨回清凉石。
不过文殊菩萨很快就降服了他们,让他们分别住在五座台顶。
五龙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专管五台山的耕云播雨。
人们感激他为五台山地区造福,就为他建造了庙宇。
东台顶亦名望海峰,海拔2796米,为五台山东台,位于台怀镇东10公里,海拔2795米,面积100余亩,台顶曾建有望海楼。
隋文帝时台顶始建寺院,元代重建时名为望海寺,明代嘉靖年间重修,内供文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