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标志大全
第三帝国的各种旗帜

第三帝国的各种旗帜第二帝国-1933年的战旗1933-1945年的战旗第三帝国正式国旗兼纳粹党党旗纳粹党的旗帜纳粹党旗/第三帝国国旗的标准尺寸波希米亚保护国总督旗(Flag of the Reichsprotektor in Bohmen und Mahren)国家社会主义学生联合会旗(Nationalsozialistischer DeutscherStudentenbund,NSDAP)纳粹党慕尼黑大区区旗(Munich District / Kreis München),在小的万字旗的左上角有一个赤褐色的长方形。
尺寸为6:7,外面通常还有银色的流苏大区领袖的车旗(Car Flag of a District Leader)部门或政府领导车旗(Car Flag of the Leader of a Department or of a Section)。
尺寸:3:5冲锋队的旗帜,冲锋队旗队(Standarte der Sturmabteilung),在红色的党旗上书有Deutschland(德意志)和Erwache(觉醒)字样,在顶部的方框内标有纳粹党的缩写字母N.S.D.A.P冲锋队地区旗队,与标准的旗帜所区别的是最上面的鹰为收翅的,还有就是在方框内标有该地区的名称。
该旗为冲锋队慕尼黑地区旗队冲锋队分队旗(SA-Sturmfahne),1为冲锋队第107旗队第11分队;2为冲锋队警卫旗队第1分队。
注:该旗左上方的方框应为兰色,请注意识别冲锋队骑兵旗队(SA-Reiterstandarte),在红色的党旗上方书有"Nat.Soz.Deutsche Arbeiterpartei",下方则为"Sturmabteilung"字样,右上角的方框内是该部队的番号。
该旗为冲锋队第15骑兵旗队冲锋队骑兵分队角旗(Sturmfahne eines SA-Reitersturmes)。
二战德国党卫军38个师:各师师徽标志,番号及编制简介

二战德国党卫军38个师:各师师徽标志,番号及编制简介本文旨在还原二战历史,纯属军事历史科普文章。
世人有目共睹,二战德国党卫军这个罪恶累累的法西斯组织,对全人类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
武装党卫军起源1933年,正在接受检阅的“柏林大本营警卫队”1933年1月30日,阿道夫成为德国总理,3月17日他亲自下令组建“柏林大本营警卫队(Stabswache Berlin)”,专职负责他的人身安全和官邸警卫。
这支仅有120人的“警卫队”交由泽普·迪特里希负责,与希姆莱指挥的“护卫队”共同担负起保卫新总理人身安全的职责。
1933年11月9日,在“啤酒馆暴动”十周年的纪念仪式上,希姆莱与迪特里希一起率领这支已扩编达800余人的警卫部队向阿道夫个人宣誓效忠,由此刻开始,这支“柏林大本营警卫队”正式更名为“党卫军第一元首警卫旗队”(Leibstandarte-SS Adolf Hitler 简写SS-LSSAH)这支部队,是所有武装党卫军的前身,是武装党卫军正式成军前的第一支部队,这支部队几经改编,于1943年10月成为了大名鼎鼎的“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师”。
武装党卫军各师师徽采用盾形标志,盾章缺口所在位置代表不同兵种。
盾章左上角缺口表示装甲掷弹兵师,右上角缺口表示装甲师,中间缺口表示山地师或骑兵师,无缺口表示武装师。
至二战结束前,武装党卫军共组建了38个师(不含已制定番号却未组建成功的部队),这38个师番号如下:第1“元首警卫旗队”装甲师发展沿革1942年7月,党卫队“元首警卫旗队”师完成组建。
1942年11月,改建为武装党卫军第1“元首警卫旗队”装甲掷弹兵师。
1943年10月,改建为武装党卫军第1“元首警卫旗队”装甲师。
部队编制第1、第2装甲掷弹兵团第1装甲兵团、第1装甲炮兵团第1装甲侦察兵营、第1防空营、第1反坦克营、第1突击炮营、第1装甲轻步营、第1火箭炮营、第1通信营、第1工兵营、第1后勤营。
第1战地警察连、第1战地救护连。
二战德国陆军军衔标志

二战德国陆军军衔标志元帅——陆军元帅将官——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校官——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士官——一级上士、二级上士、中士军士——一级下士、二级下士兵——二等兵(服役6年以上)、二等兵(服役不满6年)、三等兵、上等列兵、列兵以上共7等22级。
一、元帅1936-1939陆军元帅肩章,交叉的元帅权杖比较大,金银线各三股编织而成1940年的陆军元帅肩章,交叉权杖缩小,且权杖上的图案更加详细,添加了帝国之鹰和反万字标记。
这幅肩章来自曼施坦因元帅,因时间关系,银质权杖已经变色。
1941年版本的陆军元帅肩章,肩章上的编织线已经改为全部金线。
42年前德军陆军元帅领章,与将军级别的领章完全一样,红色衬底,金线编织,两片矢车菊42年后陆军元帅领章,红色衬底,金线编织,矢车菊已增添为三片。
这幅领章来自包克元帅附二战德国19位陆军元帅领口佩带着一战时获得的蓝色麦克斯勋章1:Werner von Blomberg——瓦尔纳·冯·勃洛姆堡,1936年4月20日晋升为陆军元帅,他是希特勒提升的第一位陆军元帅,也是第一个被希特勒免职的元帅。
勃洛姆堡元帅被免职的原因是他的第二任妻子曾做过“不体面的职业”(妓女),这使希特勒大为光火,认为自己被欺骗了。
希特勒解除勃洛姆堡的职务时曾许诺“一旦发生战争将再次委任他为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但希特勒没有兑现诺言。
整个战争期间,勃洛姆堡一直住在巴伐利亚无所事事,1945年3月13日,勃洛姆堡元帅作为证人死于纽伦堡监狱。
2:Walter von Brauschitsch——瓦尔特·冯·勃劳希契,1940年7月19日晋升为陆军元帅,勃劳希契元帅于1938年至1941年间担任第三帝国陆军总司令。
1941年冬季的莫斯科会战,德军筋疲力尽,第一次大踏步后退。
这次后退导致一大批高级将领退休或被免职,其中包括伦斯德、包克、古德里安等。
二战德国陆军兵种色速查表

陆军军犬和军鸽学校
S+HB
机械化侦察部队
28 October 1941 -
A+部队番号
铜褐色
(Kupferbraun)
摩托车部队
28 October 1941 -
部队番号
装甲部队司令部
司令部番号
粉红色
(Rosa)
装甲师参谋
D+师番号
步枪旅参谋
部队番号
装甲部队
部队番号
反坦克部队
P+部队番号
军医教导部队
L
军医部队
部队番号
后勤部队
墨丘利的权杖
运输部队
部队番号
浅蓝色
(Hellblau)
运输教导部队
L
运输后勤学校
哥特体“S”
工兵军官学院
齿轮
橙色
(Orangerot)
征兵人员
(1942年前)
罗马数字
宪兵
-
特种军官
-
灰蓝色
(Graublau)
陆军宣传部队
-
浅灰色
(Hellgrau)
机枪营
M+营番号
摩托车部队
K+部队番号
臼炮营
GW
陆军防空部队
Fl
步兵教导部队
L
非德国本土管理机构的军事分支中的军士和士兵
WB
战争学院
KS+学校番号
军士预备学校
罗马数字
军士学校
US+学校名称首字母
步兵学校
哥特体的“S”
陆军体育学校
哥特体的“SS”
陆军音乐学校
小竖琴+学校番号
骑兵部队
部队番号
金黄
(Goldgelb)
两个交叉的大炮
二战苏军、美军、英军、德军军衔实物鉴赏,品评对比深度解析

二战苏军、美军、英军、德军军衔实物鉴赏,品评对比深度解析前段时间连续写了四期文章详尽地介绍了二战德国国防军陆军、海军、空军以及武装党卫军的军衔标识以及相关代表人物的二战经历。
承蒙朋友们喜爱,热情的参与讨论并发表意见,小编深受鼓励。
本期我们聊一聊二战各主要参战国苏、美、英、德的军官军衔,一级不落从少尉到元帅(美军为五星上将),欢迎朋友们品鉴对比,发表意见!少尉军衔苏军少尉二战苏联红军先后有过两套军衔,早期(1939年末至1943年初)的“40式”军衔体现在领章上,而且不是由“星”+“杠”来组成,并非如我们熟悉的“一杠三星”为上尉,“二杠三星”为上校等,“40式”苏军尉官的军衔标识是由“正方块+兵种符号”组成。
苏联英雄、二战著名女狙击手——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少尉领章为红底黄边,金色圆环环绕两支交叉的步枪,这是'合成军’的兵种符号;一颗红色的正方块,表明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是一名苏联红军合成军少尉。
这套独特的军衔标识,苏军只在1939年末至1943年初使用了三年多时间,于1943年1月14日停用。
美军少尉左图:二战美军陆航部队少尉;右图:美军少尉军衔标识。
美军少尉军衔标识是一条金色粗杠《兄弟连》剧照刚由士官晋升为军官的卡伍德·里普顿少尉。
英军少尉二战英国陆军少尉军衔标识二战英国陆军少尉军衔标识:一颗四角星德军少尉二战德军步兵少尉领章:二战德国陆军校、尉级军官的领章均为两条罗马柱。
肩章:银线直条肩章上面没有星,兵种色为白色,说明这是一名步兵少尉。
二战德军海军少尉、陆军少尉、空军少尉中尉军衔苏军中尉戴蓝帽子的“契卡”中尉军官头戴蓝色军帽,领章上面缀着两个红色正方块,兵种符号由金色圆环与两支交叉的步枪组成,说明这是一名派驻于'合成军’的“契卡”中尉。
美军中尉左图:美军101空降师中尉;右图:美军中尉军衔标识美军中尉军衔标识是一条银色粗杠英军中尉二战英国陆军中尉军衔标识二战英国陆军中尉军衔标识:两颗四角星德军中尉二战德军装甲兵中尉领章:领章为两条罗马柱,兵种色为粉色是装甲兵。
德意志历史各时期的旗帜

德意志历史各时期的旗帜一、神圣罗马帝国时期(962-1806)的旗帜这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黑鹰旗帜(Imperator Romanorum Semper Augustus)。
注意红色的鹰爪和鹰嘴。
整个图案构成了代表德意志民族的黑红黄三基色。
近现代德国历史上,经常采用黄地黑鹰的标志,作为其国徽图案。
而德国历史上的萨克森等诸侯国,也用类似的黑鹰图案来作为国徽和王室徽记。
其来源,都可以追溯到这面古老的旗帜。
奥地利帝国的墨黑-金黄双色国旗,其基色也来源于此。
(*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不是德国的皇帝,而被认为是西罗马帝国的继承者,罗马的皇帝。
只是其统治地区大多在今天的德意志境内而已。
神圣罗马帝国的法定语言也不是德语,而是拉丁语)这是奥地利帝国的国旗。
1918年11月12曰最后一次飘扬在欧洲最遥远、最荒芜的阿尔巴尼亚的山谷中。
《银河英雄传说》里面,高登巴姆王朝的旗帜也是黑黄二色的鹰旗,呵呵!小莱的黄金狮子旗,红色是大英帝国的国色(老牌帝国主义者塞西尔·罗得斯就说过,要让大英帝国的红色布满世界地图),狮子也是英国的标志。
估计田中在写这小说的时候,想到的是神圣罗马帝国的衰退和大英帝国的崛起吧!纯属本人猜测。
二、德意志邦联时期(1815-1852)这是德意志邦联的旗帜拿破仑战争之后,哈布斯堡的奥地利皇帝宣布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神圣罗马帝国灭亡。
德意志诸邦国组成了松散的德意志邦联(Deutscher Bund)。
有38个组成成员,包括:1个帝国:奥地利8个王国:普鲁士丹麦(其国王属于荷尔斯泰因-哥道普家族,作为荷尔斯泰因公国的领主而享有德意志邦联成员身份,直到1864年的普丹战争为止)巴伐利亚萨克森巴登荷兰(其国王作为卢森堡大公而享有德意志邦联成员身份)英国(国王源自德国汉诺威公国,享有德意志邦联成员身份)黑森大选帝侯3个大公国:符滕堡黑森-卡塞尔萨克森-魏玛11个公国:萨克森-哥达萨克森-柯堡-梅宁根萨克森-阿尔滕堡萨克森-柯堡-哥达不伦瑞克-沃芬巴赫荷尔斯泰因-奥尔登堡梅克伦堡-什未林梅克伦堡-斯特雷利茨安哈特-德骚安哈特-伯恩堡安哈特-哥滕11个亲王领地:霍亨佐伦-黑兴根霍亨佐伦-西格马林根拿骚列支敦士登施瓦岑堡-桑德豪森施瓦岑堡-鲁多尔施塔特瓦尔戴克-皮埃蒙特长系琉森幼系琉森绍姆堡-利佩利佩4个自由市:吕贝克法兰克福(美因河),不莱梅汉堡德意志邦联使用黑红金三色旗,是1813年由吕佐率领的自由军团的旗帜。
二战德国军旗

【绝版史料】二战德军各兵种军旗和各部队标志(2009-12-03 07:24:58)转载标签:二战德国德军国防军党卫军分类:二战寻踪军旗识别色部队标志军师数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喜爱二战史的我从一个网站找到了二战时期德国军队的详细介绍。
其中详细列举了德军各部队的旗帜、部队标志、勋章、军衔、鹰徽(帽徽)、领章、肩章、臂章、袖标、军服、军帽等资料,图文详实,实为不可多得的二战史料——据我搜索目前已经没有这方面如此详实的二战德军资料。
因此——此史料库堪称绝版!!!由于其中内容实在过于丰富,只能分篇介绍。
作为第一篇,此文将详细介绍二战时期德国军队的军旗、兵种识别色、各兵种作战部队标志、身份识别牌。
其他内容将后续推出,敬请关注。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德军1933-1945”网站,非本人版权。
欢迎收藏、转载,以此表达对该网站工作者辛苦工作的感激和怀念。
提醒:此史料库仅用作历史和军事研究参考,绝无意识形态方面的错位,请参阅者务必注意立场!德军军旗陆军旗帜空军旗帜海军旗帜德军兵种色除了海军通过标志区分部队种类外,其他军种一般使用颜色加以识别。
主要使用在军帽的边线、领章和肩章的底版或边线的颜色上。
陆军空军党卫军陆军作战部队标志二战德国陆军部队的标志可谓五花八门,事实上,它们的确没有具体的设计规则。
许多标志是依据所在部队番号或是指挥官偏好来确定的,甚至曾出现士兵即兴绘制的情况;还有一部分因在某区域参加过作战役而把地名做为该部队标志。
一般来说,此类标志属于非正规的识别性符号。
大多时候,仅用在车辆、重型武器以及路向指示牌上。
集群、集团军标志军标志师标志重装甲营标志海军作战部队标志水面舰艇标志潜艇舰队标志士官生实习队标志U艇标志武装党卫军标志党卫队机动队在战争爆发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陆军中的特殊部队;在希姆莱的努力下,党卫军逐渐成为具备30多个包括海外志愿师团的纳粹亲信武装力量。
以下的标志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党卫军的信仰来源——古代北欧神话、德意志容克传统、纳粹思想,以及一些仆从国或占领国的传统信仰。
“十字标志”和“骷颅头”旗帜在德军中有什么代表含义?

“⼗字标志”和“骷颅头”旗帜在德军中有什么代表含义?⼆战德国使⽤的⼗字符号,今天似乎已经成为罪恶的象征。
其实早在公元前1000年,这种⼗字符号就已成为⼀种常⽤的符号。
图为古希腊的⼗字符号最早起源于德国的中世纪⼀在接下来的⼀千年⾥,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化中,包括中国、⽇本、印度和希腊,都使⽤了这种⼗字符号的形象。
在接下来的⼀千年⾥,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化中,包括中国、⽇本、印度和希腊,都使⽤了这种⼗字符号的形象。
⼆战德国采⽤⼗字符号,成为该国的正式标识。
由于这个原因,⼗字符号很快就成了仇恨、暴⼒、迫害的⾮⼈道象征。
如果说到德国,我们不得不提铁⼗字勋章了。
铁⼗字,这是来⾃神圣的古罗马帝国,它⼀直被认为是勇⽓的象征。
1813年3⽉10⽇,开启了第⼀枚铁⼗字勋章,被当时的普鲁⼠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授予给了国家的英雄。
这枚铁⼗字经历了德意志的漫长的历史长河,它不断沉淀了这个民族的⽂化,还演变成民族勇⽓和胜利的象征,对于⼀名德国军⼈来说,能够获得它便是获得了⽆尚的荣誉。
对于德国⼈来说,它的意义⾮凡,因为这是荣耀的象征,是英雄的象征,是名族的象征,这也能说明为什么三帝国元⾸能够时刻随⾝携戴着它。
铁⼗字图案设计简单低调,但是它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
它从⼀开始的四个级别拓展成了⼋个,⽤于授予给在战争中杰出的⼠兵或者有着卓越贡献的⼈们,⽆论是什么级别都具有⾮常⾼的价值意义。
⽆论是过了多久,铁⼗字总能唤起⼈们对于⾃⼰国家的⾃豪感和骄傲感,这是由于它伟⼤的历史所蕴含的精神。
德国纳粹时,精明狡诈的希特勒就将这铁⼗字的符号重新运⽤进了⾃⼰的政治统治体制当中,制作万字符勋章,⽤于表彰作战勇猛的⼠兵,通过它来唤醒⼈民对于荣耀的狂热。
在⼆战结束后,也⼀直被德国⼈使⽤,它与党派纷争没有关系,这是⼀个国家名族⽂化的传承。
⾄于骷髅头,⼀般情况下穿着骷髅头或者佩戴骷髅标志的代表德皇近卫军的象征后来在⼆战时期希特勒就把骷髅头的这种含义加在了党卫军头上也就是让⼈借以警告我们的敌⼈,并向我们的领袖表⽰我们随时准备⽤⾃⼰的⽣命去实现⾃⼰的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戰德軍標誌大全
一、臂章
A)常規臂章(右臂)
山地師軍官臂章,葉子為銀色,佩戴于右臂上方
非洲軍山地師臂章,佩戴于右臂上方
陸軍山地師臂章,佩戴于右臂上方
海軍山地師臂章,佩戴于右臂上方
山地師嚮導臂章,佩戴于右臂上方
步槍兵臂章,佩戴于右臂上方
雪地步槍兵臂章,佩戴于右臂上方
一等狙擊(射殺敵人60以上)臂章,佩戴于右臂上方
金質駕駛員臂章,佩戴于右臂上方
銀質駕駛員臂章,佩戴于右臂上方
銅質駕駛員臂章,佩戴于右臂上方
一等反坦克(擊毀5輛)臂章,佩戴于右臂上方
二等反坦克(擊毀1輛)臂章,佩戴于右臂上方
一等防空(擊毀5架)臂章,佩戴于右臂上方
二等防空(擊毀1架)臂章,佩戴于右臂上方
海軍四等巡邏(首次出海)臂章,佩戴于右臂上方
海軍三等巡邏(兩次出海)臂章,佩戴于右臂上方
海軍二等巡邏(三次出海)臂章,佩戴于右臂上方
海軍一等巡邏(四次出海)臂章,佩戴于右臂上方
SS榮譽勛章(1933年1月前加入納粹党),佩戴于右臂
上方
SS榮譽勛章(加入黨衛隊前為退役軍人或警察),佩戴
于右臂上方
B)常規臂章(左臂)
步兵執旗手臂章,佩戴于左臂上方;其它單位執旗手臂章除了旗图案底色根據兵種色劃分(工兵黑色、砲兵紅色)外,樣式基本相同。
空軍執旗手臂章,佩戴于左臂上方
憲兵軍官鷹徽,佩戴于左臂上方
陸軍憲兵鷹徽,佩戴于左臂上方
納爾維克戰役章,佩戴于左臂上方
拉普蘭戰役章,佩戴于左臂上方
烏曼戰役章,佩戴于左臂上方
克裡米亞戰役章,佩戴于左臂上方
德米揚斯克,佩戴于左臂上方
華沙戰役章,佩戴于左臂上方
巴爾幹戰役章,佩戴于左臂上方
洛里昂戰役章,佩戴于左臂上方
臭名昭著的SS集中營看守袖口標誌,佩戴于旗隊以上官員左袖標上方(人類的恥辱)
SS与警察高級官員袖口標誌,佩戴于左袖標上方
SS後勤官標誌,佩戴于徵募處、采購處集訓處官員左袖
標上方
SS通訊人員標誌,佩戴于左袖標上方
SS青年師標誌,佩戴于左袖標上方
SS運動服標誌,佩戴于運動服左臂上方
SS骷髏隊中原衝鋒隊隊員標誌,佩戴于左袖標上方
C)專業技術臂章
陸軍專業技術臂章,佩戴于右臂下方或左臂的上、下方
空軍專業技術臂章,佩戴于左袖口
海軍專業技術臂章,佩戴于左臂軍銜下方
武裝黨衛隊專業技術臂章,佩戴于左臂袖標上方
海外部隊臂章,陸軍佩戴于左、右臂上方,SS佩戴于左
袖標上鷹徽下
二、德軍袖標
袖標是在特定單位或部隊服役的人員擁有的榮譽標記,其中一部分是單位名稱,另外則是在某區域服役過的紀念性標誌。
通常國防軍的部隊番號袖標帶在右袖口,而黨衛隊則佩戴在左袖口。
依照軍銜,分為軍官用(有邊)和士兵用(無邊)兩種。
陸軍袖標顔色依據軍服款式分為黑色、綠野灰以及熱帶
制服的棕色三種
空軍袖標顔色依據軍服款式分為藍灰和綠色
武裝黨衛隊袖標,黑底銀字
三、武裝帶扣帶
四、德軍勛章
重視榮譽是德軍軍隊的傳統,歷來德國政府隊表現傑出的軍人都授予獎章。
在20世紀上半葉,先後爆發的兩次世界大戰為德國軍人提供了很多獲得勛章的機會,很多年紀較大的軍人甚至參加過兩次戰爭。
比較明顯的區別是,一戰的勛章具有濃厚的皇家色彩,而且各王國對授勛的對象有不同的闡釋。
到三十年代,希特勒掌權后,將授勛的權利統一收回并以第三帝
國的名義授予,此時勛章的外觀設計上無不帶著納粹標誌的痕跡;另外部分軍事勛章可依據實際條件授予平民或外國人;在頒發勛章的同時,獲得者被授予一張證書,以證明本人擁有該勛章的資格。
勛章的質地一般採用一定含量的金、銀、銅等金屬製造,也有一部分布製的種類配合運動服等非正式服裝使用。
除了佩戴在胸前、領口的勛章外,還發佈了一些用來獎勵和戰役紀念性的臂章。
戰后聯邦德國的非納粹化運動中,明令禁止在公共場合佩戴這些被視為納粹產物的勛章,如確實有需要,必須去掉(鋸掉、摩掉)納粹的符號。
(我曾在Ebay上看到過銅製裝甲作戰章等幾種,的確是被磨掉標誌的。
而且大多數賣家是在土耳其和美國。
)
以下為國防軍、黨衛隊官兵以及隨軍人員經常佩戴的勛章(其中一部分為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