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膳常用的制作方法
补肺养肾强健筋骨的养生药膳煲汤

补肺养肾强健筋骨的养生药膳煲汤养生药膳是中华传统医学中的一项重要疗法,通过选用不同的中药材和食材,搭配合理,可以达到补益身体、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其中,补肺养肾强健筋骨的养生药膳煲汤被广泛认可为一种养生方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补肺养肾强健筋骨的药膳煲汤,以供读者参考。
第一种药膳煲汤:百合莲子煲鸡汤材料:- 鸡腿或鸡胸肉 250克- 百合 30克- 莲子 30克- 枸杞 10克- 枸杞子 10克- 姜片 3片- 清水适量制作方法:1. 鸡腿或鸡胸肉清洗干净,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
2. 百合、莲子、枸杞和枸杞子洗净备用。
3. 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待水烧开后放入鸡肉块、百合、莲子和姜片。
4. 将火调至小火煲煮约2小时,加入枸杞继续煲煮20分钟即可。
5. 汤中加盐调味,即可享用。
这道百合莲子煲鸡汤以百合和莲子为主要药材,具有滋阴养肺、健脾开胃的功效,适合经常熬夜疲劳、体虚乏力的人饮用。
第二种药膳煲汤:花生枸杞猪脚汤材料:- 猪脚 2只- 花生 100克- 枸杞 20克- 姜片 3片- 清水适量制作方法:1. 猪脚切块,用开水烫煮去除血水后捞出备用。
2. 花生洗净,枸杞用清水泡发备用。
3. 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待水烧开后放入猪脚块、花生和姜片。
4. 将火调至小火煲煮约3小时,加入枸杞继续煲煮20分钟即可。
5. 汤中加盐调味,即可享用。
这道花生枸杞猪脚汤以猪脚和花生为主要药材,具有滋补肾脏、强筋壮骨的功效,适合经常骨质疏松、腰膝酸软的人饮用。
第三种药膳煲汤:黄豆牛腩煲汤材料:- 牛腩 300克- 黄豆 50克- 红萝卜 1根- 姜片 3片- 清水适量制作方法:1. 牛腩切块,用开水焯水去除血水后捞出备用。
2. 黄豆与红萝卜洗净切块。
3. 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待水烧开后放入牛腩块、黄豆、红萝卜和姜片。
4. 将火调至小火煲煮约4小时即可。
5. 汤中加盐调味,即可享用。
这道黄豆牛腩煲汤以牛腩和黄豆为主要药材,具有补益气血、养肾润燥的功效,适合经常熬夜疲劳、肾虚腰疼的人饮用。
中药饮食文化中的药膳食谱

中药饮食文化中的药膳食谱中药饮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千年以前。
其中,药膳作为中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药食同源的特点,滋养人体健康,备受推崇。
药膳食谱是指以中药材为主要原料,配合食材制作的一种特殊饮食食谱。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且易制作的药膳食谱,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药饮食文化。
第一款食谱是“玫瑰枸杞鸽蛋糯米粥”。
“玫瑰”在中药里有活血、消肿的作用,“枸杞”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滋补肝肾、明目养眼的功效,“鸽蛋”营养丰富,滋阴清热。
“糯米”具有养血补气的效果。
将适量玫瑰花瓣和枸杞放入砂锅中煮开,加入糯米和鸽蛋继续煮熟,最后加入适量冰糖调味即可。
这款粥可以滋补肝肾、改善月经不调和贫血等问题。
第二款食谱是“红枣当归鸡汤”。
其中,“红枣”富含营养,有健脾暖胃、补血安神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的特点。
“鸡”则具有健脾养胃、滋补精血的功效。
将鸡块放入锅中炖煮,煮至一半时加入适量的红枣和当归继续炖煮,直至汤汁浓稠,最后加入盐和姜汁进行调味即可。
这道汤可以调整脾胃功能,提升人体免疫力。
第三款食谱是“砂锅排骨莲子汤”。
其中,“砂锅”可以增加汤汁的鲜美味道,“排骨”具有滋阴补肾、强筋壮骨的作用,“莲子”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补脾健胃、清心安神的功效。
将排骨和莲子分别焯水,然后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炖煮2个小时,最后加入盐和味精调味即可。
这道菜可滋补肾气,适合肾虚人群和工作压力大的人食用。
第四款食谱是“五味鱼片汤”。
其中,“五味鱼片汤”是一道传统药膳食谱,利用五味鱼片来增强口感。
将五味鱼片放入开水中焯水,捞出后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和食材,如砂仁、香叶、枸杞、紫苏叶等,炖煮至汤汁变白浓稠,最后加入盐和味精调味即可。
这款汤具有健脾、益气、润肠的功效。
总结而言,中药饮食文化中的药膳食谱凭借其药食同源,滋养人体健康的特点,备受人们的推崇。
通过多种中药材与食材的配合,药膳食谱可以调理身体的机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滋补肝肾,改善月经不调等健康问题。
药膳的常用制作方法

药膳的常用制作方法
1. 煲汤,煲汤是最常见的药膳制作方法之一。
选用适当的中药
材和食材,加入适量的水,慢火煲煮数小时,直至药材和食材的精
华充分溶解在汤中。
煲汤的时间长短和火候的掌握非常重要,可以
根据不同的功效选择不同的中药材和食材进行搭配。
2. 炖煮,炖煮是另一种常用的药膳制作方法。
将中药材和食材
放入炖盅或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文火慢炖,让药材和食材的
营养慢慢渗透到汤中,使汤汁更加浓稠,味道更加鲜美。
3. 蒸煮,蒸煮是一种保留食材营养的制作方法。
将中药材和食
材放入蒸锅中,蒸煮一段时间,使食材中的营养成分得以完整保存,同时中药材的药效也能够被充分释放。
4. 煎炒,有些药膳需要将中药材和食材煎炒后再进行制作。
煎
炒能够激发中药材的药效,使其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在煎炒时需要
掌握好火候,避免过热导致中药材的药效流失。
总的来说,药膳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食材和
中药材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烹饪方式。
无论是煲汤、炖煮、蒸煮还
是煎炒,都是为了使药膳的营养更加丰富,功效更加突出。
希望大家在享用药膳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到健康和美味。
鲫鱼小药制作方法

鲫鱼小药制作方法
鲫鱼小药是一种制作时根据传统中药饮食原理而制作出的一道药膳佳肴。
以下是鲫鱼小药的制作方法:
材料:
- 鲫鱼2条
- 红枣10颗
- 黄耆20克
- 参20克
- 枸杞10克
- 姜片适量
- 料酒、盐适量
- 清水适量
步骤:
1.鲫鱼去鳞、内脏洗净,用刀在两侧划几刀,以利于入味。
红枣去核,姜切片备用。
2.将黄耆、参、枸杞洗净备用。
3.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加入黄耆、参、枸杞,用中小火炖煮20分钟,然后捞出黄耆、参、枸杞的渣滓。
4.将鲫鱼放入锅中,加入料酒焯水,去除腥味。
捞出备用。
5.锅内加入适量清水,放入姜片和红枣,将炖好的黄耆、参、枸杞浸泡在水中,
煮沸。
6.将捞出的鲫鱼放入锅中,加盐调味,继续用中小火炖煮15分钟至鲫鱼熟透。
7.最后,将煮好的鲫鱼小药盛出,撒上些许葱花和香菜进行装饰即可。
鲫鱼小药有益于肾脏,对于肾虚、腰腿酸软有一定的滋补效果。
如有特殊疾病或对某些食材过敏,请在食用前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
完整版)中国药膳配方大全

完整版)中国药膳配方大全中国药膳配方大全药膳是以天然的中药材为基本原料,按照医学理论,经过特殊的加工炮制,配成处方,再与特定的食物组合,进行烹调,制成膳食菜肴。
药膳具有食物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其中涵药物之性,蕴食物之味,不但食之可口,色香味美,还能防病于未然,治病于悄然,令人老当益壮,生命之树常绿。
中国药膳本着“医食同源”的原则,配方极其严格,补勿过偏,攻勿太猛,必须根据个人的体质状况,纠偏补弊,通过扶正增强抗病能力,达到养生目的。
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情趣,帮助大家运用药膳提高健康水平,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家庭常用药膳,希望这些药膳能够进入您的餐桌。
菜肴1.莲子猪肚原料:猪肚1个,莲子50克,香油、食盐、葱、生姜、大蒜各适量。
制作:将猪肚洗净,莲子去心,水发;将莲子纳入猪肚内,用线缝合,放锅内,加清水,炖熟捞出;将猪肚切成细丝,同莲子放入盘中,将香油、食盐、葱、生姜、蒜等调料与猪肚丝拌匀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益胃,补虚益气。
适用于食少、消瘦、泄泻、水肿等病症。
2.虫草全鸭原料:冬虫夏草10克,老雄鸭1只,生姜、葱白、食盐、胡椒粉、料酒各适量。
制作:将鸭去毛及内脏,洗净,剁去脚爪,在开水中氽一下捞出;将鸭头顺颈劈开,取数枚冬虫夏草装入鸭头内,用棉线缠紧,余下的冬虫夏草和生姜、葱白一起装入鸭腹内,然后放入盆内,注入清汤,用食盐、胡椒粉、料酒调好味,用湿棉纸密封盆口,上笼蒸约2小时,出笼后去棉纸,拣去生姜、葱白,加味精即成。
功效:补肺肾,益精髓。
适用于老年人虚劳咳喘,自汗盗汗,阳痿遗精,腰膝软弱,久虚不复等症。
3.XXX炖猪心原料:XXX15克,猪心1个,各种调料适量。
制作:将猪心洗净,用竹片剖开,纳入柏子仁,放入瓦锅内,隔水炖熟,食用时根据个人爱好,酌加各种调料。
功效:养心安神,补血润肠。
适用于老年人心血亏虚所引起的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血虚便秘等症。
4.姜附烧狗肉原料:熟附子20克,生姜150克,狗肉1000克,葱、蒜、食盐、香油各适量。
中药养生中医药膳的制作与功效

中药养生中医药膳的制作与功效中医药在中国历史悠久,一直被视为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药膳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以其独特的疗效和可口的味道,备受青睐。
本文将介绍中药膳的制作方法以及一些常见膳食的功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养生食谱。
一、中药膳的制作方法中药膳是将中草药与食材相结合,制作成美味的膳食。
制作中药膳的关键在于选材、炖煮和调配。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制作中药膳的方法。
1. 选材:选择新鲜的中草药和食材是制作中药膳的基础。
中草药可以根据不同的功效进行选择,如枸杞子具有明目养肝的作用,人参可以补气养血。
而食材则需要根据个人的口味和需求进行选择,如鸡肉、猪肉、鱼肉等。
2. 炖煮:中药膳一般采用炖煮的方式,这样可以充分释放药材的有效成分。
首先,将选好的药材和食材清洗干净;然后,根据不同的草药特性,选择适当的炖煮时间和火候。
一般来说,用小火慢慢炖煮1-2个小时效果较好。
3. 调配:炖煮好的中药膳需要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配。
可以适量添加一些调味料,如盐、酱油、味精等,以增加口感。
同时,还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添加一些其他食材,如蔬菜、水果等。
了解了中药膳的制作方法,下面将为读者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膳,并解释它们的功效。
二、常见中药膳的功效及制作方法1. 枸杞炖鸽肉功效:具有明目养肝的作用。
制作方法:将新鲜的枸杞、鸽肉和一些适当的调味料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小火慢慢炖煮1个小时。
2. 人参炖鲫鱼功效:可以补气养血,增强体质。
制作方法:将洗净的鲫鱼、人参和一些适当的调味料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小火慢慢炖煮2个小时。
3. 黄芪炖猪蹄功效:具有益气补中的作用。
制作方法:将猪蹄、黄芪和一些适当的调味料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小火慢慢炖煮3个小时。
4. 当归红枣莲子汤功效:可以调经养血,美容养颜。
制作方法:将当归、红枣、莲子和一些适当的调味料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小火慢慢炖煮2小时。
通过上面的介绍,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几种常见中药膳的制作方法和功效。
甘草炖生姜鸭化痰止咳的中医药膳

甘草炖生姜鸭化痰止咳的中医药膳中医药膳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健康养生和疾病预防和治疗中。
甘草炖生姜鸭是一道常见的中医药膳,以其独特的滋补功效被推崇为一道可化痰止咳的食疗良方。
本文将介绍甘草炖生姜鸭的制作方法和功效,为广大读者提供一种中医药膳的健康食用选择。
一、甘草炖生姜鸭的制作方法甘草炖生姜鸭的制作相对简单,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具体步骤。
1. 准备材料准备好以下材料:鸭肉500克,甘草适量,生姜适量,红枣适量,料酒适量,盐适量,清水适量。
2. 炖制过程(1)将鸭肉切块,放入热水中焯水,去除血水和腥味,捞出备用。
(2)炖锅加入适量清水,放入鸭肉块、甘草、生姜、红枣,再加入适量料酒。
(3)用大火将锅烧开后,转小火炖煮2小时左右,炖至鸭肉酥烂。
(4)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食用。
二、甘草炖生姜鸭的功效甘草炖生姜鸭作为中医药膳,具有多个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化痰止咳甘草炖生姜鸭搭配鸭肉、生姜和甘草,具有温中解表、化痰止咳的功效。
生姜可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甘草则有润肺化痰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咳嗽、痰多等症状。
2. 补气养血甘草炖生姜鸭中的鸭肉富含高蛋白质,具有滋补养血的功效。
甘草则可以补充体内气血,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3. 强身健体甘草炖生姜鸭的食材中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等,有助于提高机体的营养摄入,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
4. 暖胃驱寒生姜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可以帮助消化、增加食欲,并且有助于暖胃驱寒。
对于寒性胃痛、腹泻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三、注意事项在食用甘草炖生姜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适量食用中药具有药性,食用需要适量。
尤其是甘草,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水肿等不良反应。
所以在制作过程中,控制好甘草的用量,以免不良反应。
2. 个人体质甘草炖生姜鸭适合大部分人食用,但对于寒凉体质、脾胃虚寒的人群,应适量食用,不宜过多。
3. 煮制时间煮制过程中的时间掌握也很重要,鸭肉需要炖煮至酥烂,而且要用小火慢炖,才能使鸭肉的营养更好地溶入汤中。
10种药膳制作方法

10种药膳的制作方法制作药膳的重点:药膳首先要适合自己身体的体质,其次制作药膳的材料的选择与搭配也是不容忽视的。
注意调理方法的同时,要使得药膳能够更有效的实现其药用价值。
下面介绍下10种具有代表性的药膳的制作方法。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人根据对药膳的切身体会而记录下其制作方法,而日本人就是根据这些流传下来的制作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替换材料,而制作出适合自己的药膳。
药膳料理的窍门1:做汤可药用食物都是要很容易溶解的,基于这一点,所以药膳中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做汤。
一般做法是要把肉和蔬菜等一起煮。
例)当归羊肉汤(补血,体热),冬瓜姜汤(利尿作用)等。
2:做粥大米,小麦,小米等都是很好的可药用食物。
因为这几种食物胃肠都很容易消化吸收,所以适用的范围很广。
对于日本人是很容易制作的食物,在医院也是很有名的调理身体的食品。
例)山芋粥(止腹泻,有助于消化)绿豆小麦粥(解毒作用)等。
3:喝果汁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榨出的汁。
不需要加热。
因为具有有香甜的味道所以我们也都会很喜欢去喝。
例)西瓜汁(防止夏天中暑)柠檬汁(解渴,缓解疲劳)等。
4:喝茶在煮茶叶的过程中,茶叶以及其他同煮的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都会被水吸收掉,而使我们喝的茶水中含有了丰富的营养。
当然了,在热水中煮几分钟也是同样可以的。
例)生姜红糖茶(预防感冒),酸梅汤(促进消化,防止中暑)等5:把中药和药用食物浸泡在酒中。
酒很容易溶解其营养物质,制作成药酒,还利于消化吸收。
能够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
如果觉得不好喝,也可以添加白糖等带有甜味的调味剂。
例)枸杞酒(缓解眼睛疲劳,滋阴补阳),红花酒(促进血液运行,治疗生理痛)等。
6:喝蜂蜜水煎中药或是煮药用食物的时候加入类似于蜂蜜等膏状的食物。
例)梨的蜂蜜水(喉咙有炎症和喉咙痛),梅子的蜂蜜水(促进食欲,缓解疲劳)。
7:用炒的方式作成的料理可以炒肉或是蔬菜等。
还可以针对所做食物的不同,进行不同程度的翻炒。
例)炒百合根(缓解急噪,安定心神),鸡蛋炒韭菜(促进血液流动,滋阴补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膳常用的制作方法
药膳的烹调方法是由食物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与治疗需要、适应对象等有密切的关系。
常用的烹调方法有:炖、焖、煨、蒸、煮、熬、炒、卤、烧、炸。
炖先将食物在沸水锅内焯去血污和腥膻味,然后放入炖锅内。
另将纱布包好的药物用清水浸漂几分钟后放入锅内,再加入生姜、葱、胡椒及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去浮沫,再改用文火炖至熟烂。
一般炖的时间掌握在2~3小时。
炖的药膳质地软烂,原汁原味。
如雪花鸡汤、十全大补汤等的制作方法。
焖将原料冲洗干净后切成小块,将油倒入热锅中,至油温适度,下入食物油炝之后,再加入药物、调料、汤汁,盖紧锅盖,用文火焖熟。
焖的药膳酥烂、汁浓、味厚。
如枣杏焖鸡、参芪鸭条等的制作方法。
煨具体操作方法有两种:一是将药物和食物经炮制之后,置于容器中,加入调料和一定量的水,慢慢地将其煨至软烂。
其药膳汤汁浓稠,口味肥厚。
另一种是将所要烹制的药物和食物预先经过一定的方法处理之后,用大菜叶或湿草纸包裹好,然后埋入刚烧的草木灰中,利用灰的余热将其煨熟,时间要长,中途可以添几次热灰以保持一定的温度。
如川椒煨梨的制作方法。
蒸将药膳原料炮制加工后,和调料拌好,装入器皿中,待水沸
时,置蒸笼内,用蒸汽蒸熟。
温度可以超过100℃,火候视原料的性质而定。
一般蒸熟不烂的药膳可用武火,用中火蒸制有利于保持形状的完整,保持形状和色泽美观。
此法不仅用于药膳烹调,而且还可以用于药膳的炮制和药膳的消毒灭菌等。
蒸制的种类有六种,粉蒸、包蒸、封蒸、扣蒸、清蒸和汽锅蒸。
粉蒸:将药物和食物炮制好,拌入调料后再包米粉上笼蒸制。
如荷叶粉蒸鸡。
包蒸:将药物和食物炮制好,拌入调料,再用菜叶或荷叶包牢上笼蒸制,如荷叶凤脯。
封蒸:将药物和食物炮制好,拌入调料,装在容器中加盖用湿棉纸封严上笼蒸制,如虫草鸭子。
扣蒸:将药物和食物炮制好,拌入调料,整齐地排放在容器内上笼蒸制。
其法分明扣、暗扣两种,明扣为面形朝上排成;暗扣为面形朝下排成,蒸好后再翻扣在汤碗中,如参蒸鳝段。
清蒸:又叫清炖,与隔水炖法相似。
将药物和食物炮制好后装入容器中,拌入调料、少许白汤或清水上笼蒸制,如田七鸡。
汽锅蒸:将药物和食物调配好之后,放在一种特制的土陶汽锅内。
此锅的底部中心有一汽柱,直通锅内,蒸汽由气柱冲入锅内的原料中,由于上面有盖子,这样蒸汽一方面作为热量传递的媒介;另一方面蒸汽与原料结合后的生成物又随汽水凝沉于锅中,有利于保持原汁和药性。
煮将药物和食物按要求炮制加工后,放置在锅中,加入调料,
注入适量的清水或汤汁,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至熟。
此法适用于体小、质软类的原料,煮的时间比炖的短。
药膳口味清鲜,如石斛花生的制法。
熬将原料择去杂质,冲洗干净,用水涨发后撕成小块。
锅内先注入清水,再放入原料和调料用武火烧沸后,去浮沫,改用文火熬至汁稠味浓即可。
一般都在3小时以上,多适用烹制含胶质重的原料。
此类药膳汁稠、味浓、粑烂,如冰糖银耳。
炒先将药物提取成一定比例的药液,用药液调拌食物或将药液直接加入锅内和成膳后勾汁等方法。
炒时热锅后,注入适量的油烧至温升适度,下入原料快速翻炒,断生即好。
有些直接可以食用的味美色鲜的药物也可以同食物一起炒。
而芳香性的药物在临起锅时候勾汁加入,以保持其气味芬芳。
炒的方法分为四种,即生炒、熟炒、滑炒、干炒。
生炒:先将食物和药物投入热油锅中炒至五六成熟时,再放入配料一起炒至八成熟,加入调味品,迅速颠翻几下即好,如生煸枸杞。
熟炒:先把食物加工成半熟或全熟后再切,放入热油锅煸炒后,再加入药物、辅料、调味品和汤汁,翻炒几下即成。
如解暑酱色兔。
滑炒:将食物和药物加工成丝、丁、片、条,用食盐、淀粉、鸡蛋调匀上浆,放入武火热油的锅里迅速翻炒,兑汁投料,急火速成。
本法所制药膳滑嫩香鲜,如杜仲腰花。
干炒:将食物和药物切制后,再用调味拌渍,放入八成热的油锅中翻炒,待水气炒干微黄时,加入调料同炒,汁尽起锅。
此法所制药
膳干香脆嫩,如枸杞肉丝。
卤将经过加工后的食物和药物相结合后,再放入卤汁中,用中火逐步加热烹制,使其渗透卤汁,直至成熟。
本法所制药膳特点味厚气香。
卤汁的配制:大茴香50克、草果皮50克、桂皮50克、甘草50克、花椒25克、丁香25克。
装入纱布袋扎紧口,投入沸水10千克中,加入适量的酱油、酒、食盐、冰糖等调料及姜、葱,用文火煮沸,俟透出香味,颜色成酱红色时,即可以用来卤制原料。
卤汁每次使用过后要注意保持清洁,避免腐败变质。
烧先将食物经过煸、煎、炸的处理后,进行调味调色,然后再加入药物和汤或清水,用武火烧开,文火焖透,烧至汤汁稠浓。
本法所制药膳汁稠味鲜,如参杞红烧熊掌。
注意掌握好汤或清水适量,一次加足,避免烧干或汁多。
炸炸法是武火多油的烹调方法。
将药物制成药液或打成细末,调成糊状裹入食物再入油锅内加热至熟。
一定要用武火,热油,同时掌握好火候适度,防止过热烧焦。
本法所制药膳味香酥脆。
根据药物和食物的特点分为清炸、干炸、软炸及酥炸等。
清炸:将食物生料或半生熟料加酱油、绍酒、食盐、调料和药汁后,再下入油锅炸,一般清炸的原料都不挂糊。
本法所制药膳外脆里嫩,如山楂肉干。
干炸:将药物和食物生料加调料拌渍后,经过药糊挂糊再下入油锅中炸熟。
本法所制药膳里外酥透,如解暑酱包兔。
软炸:将无骨食物切成形状较小的块、片、条等形状,用调料、药粉调成浆挂糊后,下到五六成热的温油锅里炸制的烹调方法。
温度不宜过高过低,以免发生烧焦或脱浆的现象。
炸时应避免粘连,炸到外表发硬时捞出,待油温升高后再炸一次。
本法所制药膳略脆鲜嫩。
酥炸:将原料加工煮、蒸熟后,再放入鸡蛋和药粉中调糊后,下油锅炸至深黄色发酥为止。
本法所制药膳香酥肥嫩,如怀山肉麻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