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检修中心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电力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探析

电力企业 信息管理系统探析
许 亚 兵
( 北省 黄 冈供 电公 司 变 电检 修 中心 , 北 黄 冈 4 8 0 湖 湖 3 0 0)
摘要 : 息管理 系统是 否稳 定 严重地 影 响到 了 电力企业 的正 常发展 ,因此我 们既要 对 电力企 业 的信 息管理 系 信
统的安 全进 行全 面 的分析 ,还要 把相 对独 立 以及 相 互联 系的各 个 系统相 互地 集成起 来 ,来 实现 电力企业 信 息
计算 机系 统平 台进行 的归 纳 :硬 件集 成方面 :随着 网络 技 术 的 发展 ,给 信 息管 理 系 统 的 硬件 方 面 提 供 了很 好 的技术 保 障 。硬 件 集成 可 以采用 c i n / I e t
15 4
S r e 这种 体系结 构 ,可 以很好地 共享 网络 中的资 e vr 源 ,便 于 多个计 算机系 统 的互联 、集 成和 相互操 作 的实现 ,来提高 整个系 统 的可靠和 实用性 。软件 集 成方 面 :一般 是 由应 用程 序集 成和 数据集 成等方 面 形 成 的。可 以划 分 为三 个部 分 :第 一 ,界面表 示处
面 的措施 比较 薄弱 。安全策 略方 面分析 :缺乏 技术 手 段和统 一 的部署策 略 ;在 整体 的安全 策略上 没有
水平 的提 高。O
参考 文献
[ 许巍.电力行 业信 息安全 管理 系统建设研 究 【] 国 1 】 A .全
电力企 业信 息 化 大会 论 文 集 『】 08 18 13 C .20 :1— 2 .
3 1 电力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 .
台的信 息 安全管 理 ,如 完善 日常 的维护手 册等 。建
立强有 力 的信息 安全组 织机构 ,加 强员工 安全风 险
变电站智能辅助巡检系统设计与实现

变电站智能辅助巡检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针对国内变电站的辅助监控系统的智能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变电站智能辅助巡检系统,完善变电站辅助监控系统的相应功能,实现变电站子系统的整合和联动,实现向监控中心(主站)的远传,解决了传统变电站运维工作高度依赖人工的问题,节约大量的人工成本,提高了变电站安全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社会意义。
关键词:变电站;智能辅助;巡检系统;设计实现1设计需求分析目前,在国内传统的智能变电站辅助监控的技术发展领域,主要的设计思想是通过安装传感器完成对各种设备实时状态数据的采集,然后将数据上传至系统分析台,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完成对采集数据的分析,实现对智能变电站的监控和辅助运维。
针对智能变电站的设计思路,除上述方法外,还应该重点考虑以下2个方面:(1)变电站电气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
目前大部分变电站都已实行无人值班,电气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巡检人员很可能无法立即达到故障现场,电气设备性能的波动会导致站内故障频发,增加巡检人员的工作量。
而目前随着设备智能化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设备的远程操作控制水平和自动化也越来越高,这就能够大幅度降低电网运维巡检人员亲自到现场的次数。
(2)变电站信息数据安全传输,智能变电站虽然逐步实现了无人值班,但是变电站内的各种实时电网数据必须要及时安全传回控制的终端。
只有保证传回终端的数据完整准确,才能保证终端对站内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准确的判断。
同时,考虑到变电站的数据有生产调度业务数据,管理业务数据等,还需要做好变电站各类业务的分类传送,以提高智能变电站各类数据的精准处理能力。
综上所述,变电站智能辅助生产系统的设计主要为了满足实现对变电站全站中的各个子系统的数据采集、智能分析。
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达到智能识别故障、智能化巡视、智能预警和分析决策。
结合智能变电站辅助巡检的实际需求,采用前端展示呈现,后端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并提高决策。
整体采用“一个平台,多项功能应用”的设计思路,为变电站巡检运维人员提供准确及时的辅助管理功能。
新一代数字化变电站SCADA系统方案规划

模型转换 - 数据源模型到SCADA业务模型
•软件中心
SCADA基本数据对象模型 - mv设计实例
标示(Id)
id name ref descript lnid mag q t calvalue zerodb db deadzone fscalefactor multiplier foffset
下传操作票到电脑钥匙
电脑钥匙操作一次设备 与监控遥控操作
回传操作过程
SCADA系统与故障信息子站一体化设计
(1)目标:
在监控内嵌继保信息管理及故•软障件中信心息处理软件,以实
现故障信息子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能。
要求基于图模一体化的配置工具支持对保护设备的保
护信息配置。
(2)功能要点:
保护信息在站控层网络统一传送。
(3)多源数据处理
(4)可配置、可扩展、多级权限管理
调度中心
(5)信息分层处理以及责任区域管理功能
(6)自动旁路替代功能
(7)1+N支持
(8)动态拓扑着色功能
集控站1
集控站n
无人值班变电站1
无人值班变电站m
无人值班变电站1
无人值班变电站m
SCADA系统设计支持集控站模式
(9)网络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软件中心 安全解决方案
数字化变电站SCADA系统数据模型
(1)数据源对象模型
•软件中心
针对不同的通信协议,提供不同的数据源 模型,以实现无缝接入,并屏蔽掉特定协议信息。 对于IEC 60870-104协议:
Name
Channelgrp 1
1..4 Channel 1
1..* PubAddr 1
1..* OBJAddr
变电站人员管理及工作信息记录系统

变电站人员管理及工作信息记录系统摘要:变电站是一项重要的设施,因变电站的设备较多,且操作起来比较危险,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备受社会的关注。
本文就以此为基础,探究变电站信息工作系统如何实现人员的管理,旨在促进人员的高效管理以及人员的安全,从长远来看,对于人们的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字:变电站、人员管理、工作信息记录系统、物联网一、变电站系统以及物联网的介绍物联网通过互联网这个载体,将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进行互联互通。
它能够将一些独立的设备进行关联,最终达到更为智能化的目的。
变电站的人员信息管理主要就是依靠物联网来实现,物联网的监控与管理系统以“智能控制以及智能感知”为关键,将物联网应用实现的变电站人员管理的科技化以及便捷化。
物联网实现了变电站内关键的电气设备以及重要的操作现场进行智能控制与全天候状态的监视。
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电站的安全事故,在事后的责任追溯等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物联网在变电站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储存处理终端以及结果输出外设三大部分,各部分的组成以及相互的联系。
获得数据指的是人员当前所在的区域、或者该工作涉及的场所或者工作过程中涉及的具体的装置以及数据等。
这个过程中较为常用的工具是RFID身份令牌、高清摄像头以及NFC扩展板。
摄像头能够进行一些基础的数据采集工作,包括通过人脸识别来接触门禁这项功能,此外,在办公或者生产区域。
身份令牌起着保存站内人员基本信息的作用。
变电站人员在进入到站内的各个区域时,门口的NFC扩展板能够以人脸识别的方式来获取人员的信息,并进行工作过程视频的录制。
而储存和数据处理则是人员在工作区域内所涉及到的具体装置设备、工作任务以及人脸学习数据集。
这个过程中设计到的设备主要有:ARM树莓派以及服务器主机。
服务器主机主要是运行MySQL数据库,里面储存着工作任务、工作场所等数据采集设备的信息。
而ARM树莓派则以分布式终端被安装在各个门外,作为人脸识别的终端来进行人脸识别,最终显示在与原子镜连接的显示屏上。
变电站一体化信息平台的设计

变电站一体化信息平台的设计摘要:电力作为国家基本的战略储备能源,电能的科学合理运行,可推动整个社会得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智能变电站的创建是未来国家电网发展的主流趋势,唯有创建一体化的智能变电站才能够促使我国当下的能源运作体系得以完善,有效解决能源分布不均匀等现实问题。
然而,智能电网的建设需以一体化的智能变电站为前提,为此,做好智能变电站一体化信息平台设计工作非常关键。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一体化;信息平台;设计0 引言本文重点讲述智能变电站一体化平台的设计过程和实现过程。
在功能设计上,将对生产设备监测,视频联动,设备状态分析,智能巡检,设备智能分析决策等进行重点展开。
在性能设计上,为了实现平台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将对系统架构设计进行优化升级,采用双网设计,集群架构。
在软件体系结构上,为了达到平台的可维护和可扩张性,将采用分层架构结合SOA架构设计实现。
通过智能变电站一体化平台,将使传统数字化变电站更高效更智能。
在视频巡检和视频联动上,将为无人变电站的实现走出重要一步。
在生产设备监测基础上展开的设备智能分析决策系统,将是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的重要贡献。
1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平台概述变电站智能应用平台作为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的全景数据中心,收集、处理、存储设备状态监测分析结果数据、设备状态监控可视化数据、智能辅助系统数据、测控及保护数据、故障录波数据等的各种数据。
并具备智能告警及分析决策、故障信息综合分析决策、设备状态可视化、设备状态检修、智能巡检等高级应用功能。
通过智能应用平台,位于主站端的调度人员和技术专家能够对各个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远程实时监控,对于变电站的安全管理、集中监控、无人值班的实现,以及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能对变电站的控件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智能算法得出报告。
变电站智能平台包括:生产设备监测、设备状态分析、网络设备监控、智能告警分析与决策、设备状态报告生成,辅助系统管理等内容。
浅析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王鑫

浅析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王鑫发表时间:2018-03-13T10:09:24.62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作者:王鑫李俊霖[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的电网管理体制在不断的改革,在设备的检验流程中,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所以,对变电检修进行分析具有重要作用。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州市供电公司山东烟台 261400)摘要:目前,我国的电网管理体制在不断的改革,在设备的检验流程中,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所以,对变电检修进行分析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针对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管理系统,通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系统的安全稳定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变电站;检修;系统;设计;实现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电力系统的检修方面,与以往工作有了很大不同。
大部分的电力企业对信息技术有了新的认识,通过不断的建设,构建了MSI系统。
系统建设的初始阶段,各项管理都受到了很大冲击,同时,也为电力企业带了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然而,在电力单位中,由于应用了信息化系统,该种系统就无法满足电力企业的实际需求,比如,工作人员无法同时访问,系统的升级不能快速完成等。
由此可见,变电检修管理系统的设计以及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系统设计(一)系统总体设计在系统的总体设计中,主要的内容有俩部分,一是系统拓扑,二是系统功能。
一般来说,在变电检修管理系统中,10kv及以下都视为软件功能以及系统环境等。
对于系统环境来说,其组成对象包括:数据服务器以及部署等软件。
对于系统功能来说,主要负责录入、查询、打印等。
通过工作票模板的构建,实现了物质管理,在班组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有效的管理档案,还应该明确系统的各个权限。
(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1)设备管理第一,对设备的各个元素进行管理。
例如:设备名称、型号及厂家等。
第二,处理规则。
对设备进行注册时,要由相应的人员来完成登记。
在注册后,有专职人员审核,如果存在问题,应该马上解决。
第三,打印条码。
变电检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内 蒙
1 2
古 电
力 技
术
IN R N E MON OHA G E EC R C O L T I P WER
2o o 2年 第 2 0卷 增 刊
变 电检 修 管理 信 息 系统 的设 计 与 开发
张 树 昌 。 书 武 张
( . 夏 石 嘴 山供 电局 , 夏 1宁 宁 石嘴 山 7 3 0 ; . 蒙 古 呼 和 浩 特 发 电 厂 , 蒙 古 呼 和 浩 特 50 02内 内 0  ̄3 ) 1 0
的记 录层 次 , 有 能 够 进 行 有 效 管 理 , 网 络 化 管 理 没 在 过 程 中难 以发 挥 应 有 的作 用 ; ( )一 些 系统 只针 对 某 一 具 体 检修 工 区 的 实 际 2 行 政 管 理 模 式 而 开 发 。一 旦 行 政 变 动 系统 即瘫 痪 或
统 体 系优 化 , 成 一 整 套 信息 编码 系 统 , 而 从 根 本 形 从 上 避 免 了数 据 共 享 与 数 据 结 构 不 完 整 的 弊 端 。
1 . 面 向 班 组 2
近 几 年 来 , 着 电 力 系 统 信 息 化 建 设 不 断深 入 , 随
许 多 电 力 企 业 先 后 进 行 了 变 电检 修 管 理 信息 系 统 的
位 。 因此 , 设 变 电检 修 工 区 的 管理 系 统 , 变 电 检 建 将 修 工 区 的 日常业 务 处 理 计 算 机 化 、 程 化 , 用 现 代 流 利 化 的计 算 机 辅 助 管理 工 具 ,帮 助 检 修 人 员 及 时 准确
台 。 在 此数 据 平 台 中集 成 了变 电 检修 管理 的 各项 数 据 , 建 立 起 相互 联 系 。 据 平 台 不仅 考 虑 现 行检 修 并 数 设 备 参 数 、 修计 划 和 各 项检 修 工作 具 体 数 据 , 考 检 还
电网变电智能化巡检系统技术方案

电网变电智能化巡检系统技术方案文件编号 <CDQMX-A080413-BDXSXT-01>版本号 <V1.0>发布时间 <2009-04-13>第一章、概述在供电行业中,变电站电气设备多处于长期运行状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大量投运,对变电站设备的巡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监视设备的正常运行,通常要求巡视人员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定时或不定时巡视,并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运行参数进行记录存档,作为将来设备检修的依据。
目前大多数单位的变电站巡视,仍然采用人工巡视及笔录的方式,巡视工作的管理较为困难,设备的巡视质量难以保证,更无法对设备的性能进行动态分析。
为了实现设备巡检的现代化管理,保证变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减轻巡检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强巡视人员的监管,巡查与检修工作的衔接力度,使巡检人员的工作方式符合工作规范,迫切需要一套便于人员管理和操作的变电设备巡检系统来改变传统的巡检工作模式,保证人员到位,更有效地了解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运行信息。
结合上述需求,设计开发出了“电网智能变电巡检仪系统”。
系统创造性地集成了数字识别系统、掌上电脑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最新研发成果,基于“移动信息平台”概念改造传统巡检工作模式,实现变电巡检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最大限度减少漏检、错检,确保电力供应长期高效稳定运行。
第二章、系统结构产品概述:电网变电智能化巡检系统产品版本:4.0系统架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适用范围:系统应用范围为35kV及以上有人值守、无人值守变电站和集控站巡检作业的现场工作系统,同时具备对巡检工作的管理能力。
一、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4.国家电网总[2003]407号安全生产工作规定5.国家电网总[2003]413号安全生产工作奖惩规定6.DL 5009.3—1997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7.国家电网生[2003]387号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8.GB 8567:软件工程国家标准二、设计原则1.先进性系统基于先进的硬件架构和软件平台,创造性地集成了当今计算机、网络通信和嵌入式技术的最新进展,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系统的整体先进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变电检修;中心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引言
信息时代对我国电网的变电站检修及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电检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将使变电检修工区的日常业务处理得以计算机流程化。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辅助管理工具,可帮助检修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设备运行检修信息,辅助检修人员正确决策,保证设备正常稳定安全可靠运行,为制订全局生产规划提供必要的帮助,具有重要意义。
3变电检修中心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1)系统功能结构。图1所示为变电检修中心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结构。(2)数据共享功能设计。在原来的无论是生产管理系统还是班级管理系统运行的时候,各个班组各自处理各自的设备信息、人员信息、其它数据信息,其它部门包括决策者也不能查询到各部门的及时数据。这不仅约束了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的空间,而且直接制约了决策者对各个部门的整体运行情况的了解,从而影响决策力。(3)生产业务流程化设计。本系统中,当需要提交一份申请时,工作人员只需要登录系统,在系统里用自己的权限下操作,填入相关的信息,提交即可。如此操作之后,各上级领导便可以在其操作权限下看到有待审批的申请,在查看相关信息无误后便确认审核即可。图2以审核单据为例说明了流程化的内容。各班组员分别在各自的权限下进行网上填报单据操作,确认无误后提交到数据库,班组负责对提交的单据进行审核,并网上签名。(4)预警功能设计。首先,检修中心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独有有相关安全设备,这些安全设备都应该定期进行检查,如安全梯、安全帽等。针对设备而言,要通过数据分析提高风险预警。在旧有的工作模式下,安保班负责对各班组的安全设备进行检查,每个班组在接到通知的时候才通过大量使用记录和工作票里整理出相关材料,备查。更有虚报各项数据的情况发生。
1变电检修中心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思想和目标
1.1系统目标
①将手动处理改为自动化处理,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②建立和完善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及时采集信息,提供给领导,助其决策。③实现变电检修生产管理自动化支持,避免以往人为的疏漏和重复;自动开列工作票、自动检索生成检修月报。④改变目前的生产管理过程分散、孤立、不规范和不够科学的落后局面,建立起新的、适合企业特点和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人、财、物等方面进行一体化综合管理。⑤系统以网络为基础,使各部门能共享数据资源、交流信息,有机地迅速地处理问题。把检修的生产、基建、检修、经营管理等信息传到局里,同时又接收局的各项指令和工作指标,也可以通过联网向各部门下达指令和工作指标生产任务,接收各部门的报表,并通过联网及时掌握部门的生产运行情况。⑥系统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不只局限于当前需要,而应对企业今后的发展应具有扩展功能。
图1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结构
图2单据审核流程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供电系统运行受到不利因素的干扰,使其运行过程出现了诸多问题,十分不利于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对其进行检修和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基于传统检修工作的特点,充分利用计算机相关技术,建立变电检修管理系统,并提高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实现变电检修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变电检修中心信息管理系统基本框架设计
就供电系统变电检修工作来讲,主要目的是实现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等,且两者的实现原理主要是面向对象的分布式和集控式等。由于我国变电检修管理系统研究起步较晚,技术经济相对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变电检修管理系统的发展主流是集成分布式系统,系统中包括了许多模块,比如信息检测和传输、状态识别、预报决策等。①信息检测与传输。根据变电检修管理的不同对象和诊断目的,选择相应的传感器进行检修,有利于反映出设备运行的状态和特征量信息。就集中在控制室监测或者具有远程诊断功能的在线监测系统来讲,采集信息往往需要通过信号电缆或光纤等信息传输单元传输到数据处理单元中,从而实现信息检测和诊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②数据处理。变电检修管理系统中对数据的处理,往往包括前台机预处理和后台机综合处理,比如维数压缩、电磁场干扰控制等,有利于从各项数据中提取能真实反映设备故障的特征量。③状态识别和诊断。在数据处理单元,必须遵循相关的处理原则和规程,综合考虑历史数据、专家知识和运行管理经验等,对设备故障进行有效地识别和诊断,有利于对故障进行分类、定位以及严重程度的判断等,便于电力企业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确保整个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④预报决策。针对识别出的系统或者设备故障,在决策支持系统中,根据预置值进行报警或者预测分析软件对故障的发展趋势,并对设备绝缘安全运行时间进行评估和推测,为设备状态检修决策提供依据。
1.2设计思想
(l)系统功能完善,最大限度实现自动化。(2)减少数据冗余度,信息更新方便、查询优化。(3)系统设计面向业务人员,力求操作简便、易学易用。(4)系统信息实现数据共享,有相应安全保密措施,有容错功能和自我维护功能。变电检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即数据库设计和应用程序设计:在变电检修管理系统中,建立统一的变电站运行数据平台,有利于收集和分析变电检修的各项数据,并考虑变电检修数据库与MIS变电运行数据库、调度运行数据库等数据库之间的衔接,从而提高共性数据结构的安全性和一致性,有效地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对变电检修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变电检修会产生大量的原始数据,在变电检修管理系统中,以面向对象设计为指导思想,将检修管理的科学化和自动化引向对象,不仅可以确保检修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还有利于数据的及时更新。变电检修管理系统的设计,可以以变电检修主体业务设计系统流程,强调检修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对其进行监督和检查。根据变电检修主体业务安排,将相同信息采取一点录入,对实现变电多点共享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