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读书笔记Chapter3
《克鲁格曼 国际经济学 第8版 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克鲁格曼 国际经 济学 第8版 笔记 和课后习题详解》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经济学
克鲁格曼
名校
笔记
教材
贸易
经济
பைடு நூலகம்
国际
习题
政策 汇率
国际贸易
第章
第版
模型
货币
参考书目
答案
精华
01 第1章 绪 论
目录
02 第1篇 国际贸易理论
03 第2篇 国际贸易政策
第1章 绪 论
第1篇 国际贸易理论
01
第2章 世 界贸易概览
02
第3章 劳 动生产率和 比较优势: 李嘉图模型
03
第4章 资 源、比较优 势与收入分 配
04
第5章 标 准贸易模型
06
第7章 国 际要素流动
05
第6章 规 模经济、不 完全竞争和 国际贸易
第2篇 国际贸易政策
第8章 贸易的政 策工具
05
第4篇 国际宏观经济 政策
04
第3篇 汇率与开放经 济的宏观经济学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克鲁格曼所著的《国际经济学》(第8版)的考生。 克鲁格曼所著的《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被列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我国 众多高校采用的国际经济学权威教材,也被众多高校指定为“国际经济学”等专业考研(含复试)参考书目。为 了帮助考生复习备考,我们精心编著了它的配套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1.克鲁格曼《国际经 济学》(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2.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3.克鲁格曼《国 际经济学》(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4.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练习+ 模拟试题】本书是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教材的配套e书,严格按照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 版)教材内容进行编写,共分22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习笔记 以克鲁格曼所著的《国际经济学》(第8版)为主,并结合国内其他国际经济学经典教材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 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相关 辅导资料对克鲁格曼所著的《国际经济学》(第8版)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 进行了延伸和归纳。另外,还提供英文版原题,以便于学员复习备考。(3)最新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可免费升 级获得。本e书每年都会进行修订完善,补充最新的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对于最新补充的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国际经济学第3章,李嘉图模型TheRicardianModel

假设:aLC/aLW < aLC */aLW * 或 aLC/aLC * < aLW/aLW *
如果: aLC < aLC * 则:本国具有奶酪生产的绝对优势 absolute advantage
问题
• 如果两国各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 那么两国在相应的商品上也必然具有比 较优势,这句话对吗?请评论。
– Why? because the domestic country will specialize in wine production whenever PC /PW < aLC /aLW
– And we assumed that aLC /aLW < a*LC /a*LW so foreign workers won’t find it desirable to produce cheese either.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PF) of an economy shows the maximum amount of a goods that can be produced for a fixed amount of resources.
Total units of wine production
二、单一要素经济
3、相对价格与供给 令 PC 为奶酪的价格
PW 为葡萄酒的价格 PC / PW 为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
relative price
二、单一要素经济
• 当 PC / aLC > PW / aLW, 工人将流向奶酪部
门,此时本国只生产奶酪 即: PC / PW> aLC / aLW
RS = ?
国际经济学读书笔记

国际经济学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关于国际经济学的书,这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国际经济学,乍一听这名字,感觉特别高大上,好像离咱们日常生活挺远的。
但读着读着我发现,其实它跟咱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书里提到了国际贸易的各种理论和模式。
比如说比较优势理论,简单来讲就是每个国家都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相对更擅长生产的东西,然后通过贸易和别的国家交换,这样大家都能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让我想起了我之前买手机的经历。
我一直想买一款性能特别好的手机,国内品牌的手机在某些方面确实做得很不错,但我看上的那款手机,一些核心的零部件是从国外进口的。
为啥呢?因为在生产那些零部件方面,其他国家有着更先进的技术和经验,生产出来的东西质量更高、性能更稳定。
而咱们国家在手机的组装、软件优化这些方面又有着独特的优势。
所以,通过国际贸易,各个国家把自己擅长生产的部分拿出来,最终我才能买到一款让我满意的手机。
这可不就是比较优势在发挥作用嘛!还有一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汇率的问题。
汇率的波动那可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比如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上升了,这意味着咱们用人民币去买美国的东西就相对便宜了。
我有个朋友是做外贸生意的,有一阵子汇率波动特别大,他可愁坏了。
他原本从美国进口一批原材料,都谈好价格了,结果汇率一变化,成本一下子增加了不少。
他那段时间天天盯着汇率的走势,头发都快愁白了。
不过后来他也学聪明了,开始采用一些金融工具来对冲汇率风险,总算是稳住了局面。
再说说关税吧。
关税这个东西,有时候就像是贸易中的一道关卡。
政府通过调整关税来保护本国的产业。
我记得有一次,国内的某个产业受到了国外产品的冲击,市场份额被抢占了不少。
政府为了保护这个产业,就提高了相关产品的进口关税。
这一下,国外的产品进来的成本增加了,价格也就上去了,国内的产品就有了更多的竞争机会。
不过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最终还是得靠国内的企业提升自己的技术和质量,才能真正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了解到了国际资本流动的情况。
国际经济学读书笔记

国际经济学读书笔记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学科,它涵盖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多个领域。
通过对这门学科的学习,我对全球经济的运行机制和相互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国际贸易方面,比较优势理论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概念。
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每种产品上都比其他国家绝对地缺乏生产率,它依然能够通过生产和出口那些“与外国相比生产差距相对较小”的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相反,生产并进口那些“与外国相比生产率差距相对较大”的产品。
这一理论强调了贸易的基础并非绝对优势,而是相对优势,为国际贸易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则进一步拓展了对贸易原因的解释。
该理论认为,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一个国家会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这一理论帮助我们理解了为什么某些国家在特定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中具有优势。
在国际贸易政策方面,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是常见的贸易保护手段。
关税的征收会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从而保护国内相关产业,但同时也可能导致消费者福利的损失和贸易伙伴的报复。
非关税壁垒,如进口配额、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则以更加隐蔽和多样化的方式限制了国际贸易的自由流动。
在国际金融领域,汇率的波动对国际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汇率是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比率,它的变动会影响一国的进出口、国际投资和国际收支平衡。
例如,本国货币贬值可能会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但过度的贬值也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和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记录一个国家与世界其他国家经济交易的重要工具。
它包括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等项目。
经常账户主要反映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收入和经常转移;资本账户记录资本的转移;金融账户则涵盖了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等。
通过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经济运行状况。
国际经济学第3章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递增成本下:即使是小国,也存在不完全分 工
第三节 国际贸易利益的衡量与分解
国际贸易利益: 又称为贸易利益(gains from trade)。 是指同封闭经济相比,开放经济在既定的生产资
源和技术条件下新增加的利益,表现为整个社会福利 水平的提高
第一节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KX
OX Y Y0 Y1 Y2
LY
OY
(X1,Y2)
(X0,Y2)
E2
X2
(X0,Y1)
E1
Y2
E0
X1
KY
X0
Y1
LX
Y0
E0
(X0,Y1) (X0,Y2)
E1 E2
(X1,Y2)
O
X0
X1
X2
X
第一节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三)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或称为社会成本),是指为生产一单位的某 一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它产品的产出量。即|dY/dX|。
Y
·M ·N
U3 U2 U1
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XO
(A国)
U3′
·M′
U2′
· U1′ N′
X (B国)
第一节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二、社会无差异曲线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均衡消费点。 BB′表示X和Y在价格既定条件下一国的国民预算线①。 ① 国民预算线是指在X和Y的价格既定的情况下,一个社会的国民收
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点的轨迹。
Y
B′
C U0
O
BX
第二节 封闭与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第三章

The responsiveness of quantity demanded to a change in price depends on the slope of the demand curve—that is, the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Welfare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Graphically, it is equal to the area above the supply curve and below the price.
Producer Surplus
A National Market with No Trade
If there is no international trade, equilibrium occurs at the price at which the market clear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By Robert J. Carbaugh 9th Edition
Chapter 3: International Equilibrium
The Basic Theory Using Demand and Supply
Demand
Determinations of consumer demands Preferences, Price of the product, Income
Equilibrium Price: $2000 Equilibrium quantity: 40,000 Consumer Surplus: c Producer Surplus: h
《国际经济学》读书笔记

《国际经济学》读书笔记求关于经济学书籍的读书笔记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现代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在西方国家发展到当代的产物。
我国作为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有着非常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增进对西方国家的了解和研究,加强同西方国家的交往,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
在西方,经济学是基础学科,不了解西方经济学,就难以看懂西方经济国家的经济报刊文章,也无从把握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
因为西方的经济学著作和报刊文章都是按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写成的,西方经济政策的制订也是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依据的。
同时,在目前的国际经济机构中,西方经济学也是通用的经济语言和工具。
具备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是参加国际经济机构的必备条件。
现在,我国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必须了解、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及理论依据,知道他们的经济运行机理,懂得他们的经济组织和管理方法,研究他们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性和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和机构。
真正做到知已知彼,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
其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那么,什么是市场经济,它的运行机理和发展规律如何,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有新的理论来解释、回答和阐述。
而西方经济学则可以为我们提供参与和借鉴。
虽然西方经济学从本质来说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但西方经济学有具有实用性特征,它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上的,它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主要是为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服务的。
可以这样说,西方经济学实际上是关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
比如说,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价格理论、成本和收益理论、市场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理论、货币理论、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理论等。
(完整版)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十版重点笔记

《国际经济学》(第10版)保罗·R·克鲁格曼重点笔记第三章劳动生产率与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1.机会成本:利用一定资源或时间生产一种商品时,而失去的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其他最佳替代品的机会。
2.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具有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如果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则两国之间的贸易能使两国都受益。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国际贸易模型。
他指出,国际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是国际贸易的唯一决定因素。
该理论被称为李嘉图模型。
3.单一要素经济单位产品劳动投入(a L):生产率的倒数,用来表示劳动生产率。
生产可能性边界(PPF):一个国家的资源是有限的,它所能生产的产品也是有限的,因此就存在着产品替代的问题:多生产一种产品就意味着要牺牲另一种产品的产量。
一个经济体的生产可能性边界(PPF)显示了其固定数量资源所能生产的商品的最大数量。
本国资源对产出的限制:a LC Q C + a LW Q W≤ L(斜率的绝对值等于横轴商品的机会成本)Q W = L/a LW– (a LC /a LW )Q C,k= - a LC /a LW =奶酪的机会成本相对价格与供给简化模型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奶酪和葡萄酒的供给是由劳动力的流向决定的,而劳动力总会流向工资比较高的部门。
单一要素模型中不存在利润,奶酪部门每小时的工资率等于一个工人在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P C/a LC,葡萄酒部门每小时的工资率等于P W/a LW。
当P C /P W > a LC /a LW时,奶酪部门的工资率就比较高,该国会专业化生产奶酪;当P C /P W < a LC /a LW时,葡萄酒部门的工资率就比较高,该国会专业化生产葡萄酒;当P C /P W = a LC /a LW 时,该国会生产奶酪和葡萄酒两种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3: the standard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一、本章知识结构概要/outline
3.2 The production frontier with increasing costs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3.3 Community indifference curves社会无差异曲线
3.4 Equilibrium in isolation孤立的均衡
3.5 The basis for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 with increasing costs成本递增贸易的基础和所得
3.6 Trade based on differences in tastes需求偏好决定了社会无差异曲线
二、对知识点/模型或理论分析
1.每多生产一单位某种商品资源二必须减少越来越多另一种商品的产量,用边际转换率The 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MRT)来表示,MRT从A到B不断增加,恰好证明成本是不断递增的。
这一现象是由于生产要素不同质,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比率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不是最适合的资源所以需要更多资源达到同样目的;各国有差异,某一国家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2.偏好和需求偏好由社会无差异曲线决定,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
较高曲线反应较高满足程度。
3.边际替代率(MRS):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一个国家为了多消费1单元X而必须放弃的Y 的数量,无差异曲线都是负斜率的,用斜率的绝对值来表示。
4.不同收入分配标准下的无差异曲线可能会相交,贸易可能改变国内真实的收入分配从而使无差异曲线相交。
5.在孤立均衡的情况下,达到生产可能性曲线所允许的最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时,达到均衡,这种情况发生在一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时,此时,切线的斜率反映了国内的均衡相对价格,反映了该国的比较优势。
均衡点是必然存在的,达到均衡可实现福利最大化。
公切线的斜率=PX/PY,斜率的绝对值小的一方,在X上有比较优势,大的一方在Y上有比较优势。
相对价格也由PX/PY决定。
三、(你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或者问题
关于无差异曲线可能会相交这个难点不是很理解
四、学习本章的感悟
希望这学期通过预习和课上学习,能更好得理解这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