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轨道铁路运输设备——铁路信号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合集下载

浅谈铁路信号技术的发展

浅谈铁路信号技术的发展

浅谈铁路信号技术的发展作者:李金文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第01期摘要:目前,人们对铁路信号有不同的理解。

有人把铁路信号广义理解为:保证铁路行车安全的技术和设备;有人狭义理解为:用于向行车人员指示行车条件的符号;有人则认为:铁路信号是铁路上信号显示、联锁、闭塞设备的总称。

随着铁路信号技术的发展和铁路信号的广泛应用,铁路信号也成为提高铁路区间和车站通过能力、增加铁路运输经济效益、改善铁路员工劳动条件的一种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和技术。

关键词:铁路信号技术发展趋势铁路信号是用特定的物体(包括灯)的颜色、形状、位置,或用仪表和音响设备等向铁路行车人员传达有关机车车辆运行条件、行车设备状态以及行车的指示和命令等信息。

目前,人们对铁路信号有不同的理解。

有人把铁路信号广义理解为:保证铁路行车安全的技术和设备;有人狭义理解为:用于向行车人员指示行车条件的符号;有人则认为:铁路信号是铁路上信号显示、联锁、闭塞设备的总称。

铁路为实现高速、高密度和重载运输的需要,积极引进采用新技术,大幅度提高了现代化通信信号设备的装备水平,新型技术系统不断涌现。

1 铁路信号技术的历史发展随着铁路信号技术的发展和铁路信号的广泛应用,铁路信号也成为提高铁路区间和车站通过能力、增加铁路运输经济效益、改善铁路员工劳动条件的一种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和技术。

1825年,世界上第一列列车在英国运行时用一人持信号旗骑马前行,引导列车前进。

1832年,美国在纽卡斯尔-法兰西堂铁路线上开始使用球形固定信号装置,以传达列车运行的消息。

如列车能准时到达则悬挂白球,如晚点则挂黑球。

这种信号机每隔5公里安装1架。

铁路员工用望远镜了望,沿线互传消息。

1839年,英国铁路开始用电报传递列车运行消息。

1841年英国铁路出现了臂板信号机。

1851年英国铁路用电报机实行闭塞制度。

1856年,J·萨克斯贝发明机械联锁机。

1866年,美国利用轨道接触器检查闭塞区间有无机车车辆。

第1章__铁路信号概述(第一次课)

第1章__铁路信号概述(第一次课)

二、车站及轨旁设备
1.集中联锁站及轨旁设备
2.非集中联锁站及轨旁设备
第三节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设备分布
三、车辆段设备
1.ATS分机 2.车辆段终端
3.联锁设备
4.维修终端
5.信号机
6.转辙机 7.轨道电路 8.电源设备
第三节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设备分布
四、试车线设备 五、车载ATC设备
第四节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功能及实践
三、铁路信号的组成
信号控制系统 信号设备
信号控制系统
车站联锁 区间闭塞 列车运行控制 行车调度指挥控制 驼峰调车控制 道口信号 信号微机监测
车站联锁
用来控制和监督车站的道岔、进路和信 号机,并实现它们之间的联锁关系,操纵 道岔和信号机。 现在我国铁路多采用集中联锁,分为继 电集中联锁和计算机联锁。
道口
指示道路上的车辆、行人通过或禁止通 过道口的听觉和视觉信号。
信号微机 监测
实时监测并记录信号设备的运行状态。
继电器
信号机
轨道电路
转辙机
防雷设备
电源屏
继电器
是一种电励开关,用于接通或断开电路, 构成信号逻辑电路。
信号机
构成信号显示,用来指示列车运行和调车作业的 命令。有透镜式色灯信号机(臂板信号机、探照 式色灯信号机已经趋于淘汰)。
第四节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功能及实践 • 1.固定闭塞
• 系统通轨道电路检测每段闭塞区间的占用 情况,所以系统只知道列车在哪个闭塞分 区,但是并不知道在分区中的具体位置, 所以固定模式的闭塞分区速度必定是分级 的,即台阶式的。
第四节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功能及实践
• 2.准移动闭塞 • “预先设定列车的安全追踪间隔距离,根据前方目标 状态设定列车的可行车距离和运行速度、介于固定闭 塞和移动闭塞之间的一种闭塞方式。”

60年铁路信号的发展历程

60年铁路信号的发展历程

60年铁路信号的发展历程在铁路运输的实践中,即使铁路线路、桥梁、机车和车辆等设备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也会发生列车冲突和颠覆等重大事故。

发生列车冲突的原因可能是两列或多列列车同时占用一个空间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道岔位置不正确而导致列车驶入错误线而造成冲撞;另外,列车速度超过了线路限制速度也会引起颠覆事故。

为保证安全,铁路部门在划定的空间入口处设置信号机以指挥列车能否可以驶入该空间。

信号机的开放,必须检查线路的空闲、道岔位置的正确和敌对信号的关闭,以防止列车冲突和颠覆等重大事故的发生。

因此,在现代铁路运输系统中,除了铁路固定设备(线路、桥、隧)和移动设备(机车、车辆),还需要铁路信号系统,简称铁路信号,他们构成了铁路运输系统三个不可分割的技术基础。

铁路信号系统是为了保证运输安全而诞生和发展的,系统的第一使命是保证行车安全,也可以这样说,没有铁路信号,也就没有铁路运输的安全。

1949年以前,我国铁路信号非常落后,没有成形信号制式,东北等铁路沿用日本遗留的初级信号设备,胶东半岛采用德国设备,云南的米轨铁路采用法国制式。

没有铁路信号设备生产能力。

以手板道岔、人工动作臂板信号为主要手段,信号技术十分落后。

1949年后,60年来,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铁路信号也已经从零发展成为世界铁路信号的强国。

针对我国铁路的不同发展情况,形成了完备的信号制度与制式标准,建立了雄厚的铁路信号生产、研发、设计施工、管理队伍,信号技术从手动-机械-继电发展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电子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铁路六次大提速及近年来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更是使我国铁路信号产生了根本的变化。

今天的现代铁路信号系统,已经成为计算机、现代通信和控制技术在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应用,铁路信号的功能也从传统的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眼睛”,扩展为保证行车安全、实现集中统一指挥、提高运输效率、改善劳动条件和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现代信号技术已成为实现列车有效控制、提高铁路区间通过能力和编组能力、向运输组织人员提供实时信息的必备手段,是铁路的“中枢神经”,是铁路列车提速与发展高速铁路的关键技术之一。

浅谈铁路信号技术的发展

浅谈铁路信号技术的发展

浅谈铁路信号技术的发展目前,人们对铁路信号有不同的理解。

有人把铁路信号广义理解为:保证铁路行车安全的技术和设备;有人狭义理解为:用于向行车人员指示行车条件的符号;有人则认为:铁路信号是铁路上信号显示、联锁、闭塞设备的总称。

随着铁路信号技术的发展和铁路信号的广泛应用,铁路信号也成为提高铁路区间和车站通过能力、增加铁路运输经济效益、改善铁路员工劳动条件的一种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和技术。

标签:铁路信号技术发展趋势铁路信号是用特定的物体(包括灯)的颜色、形状、位置,或用仪表和音响设备等向铁路行车人员传达有关机车车辆运行条件、行车设备状态以及行车的指示和命令等信息。

目前,人们对铁路信号有不同的理解。

有人把铁路信号广义理解为:保证铁路行车安全的技术和设备;有人狭义理解为:用于向行车人员指示行车条件的符号;有人则认为:铁路信号是铁路上信号显示、联锁、闭塞设备的总称。

铁路为实现高速、高密度和重载运输的需要,积极引进采用新技术,大幅度提高了现代化通信信号设备的装备水平,新型技术系统不断涌现。

1 铁路信号技术的历史发展随着铁路信号技术的发展和铁路信号的广泛应用,铁路信号也成为提高铁路区间和车站通过能力、增加铁路运输经济效益、改善铁路员工劳动条件的一种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和技术。

1825年,世界上第一列列车在英国运行时用一人持信号旗骑马前行,引导列车前进。

1832年,美国在纽卡斯尔-法兰西堂铁路线上开始使用球形固定信号装置,以传达列车运行的消息。

如列车能准时到达则悬挂白球,如晚点则挂黑球。

这种信号机每隔5公里安装1架。

铁路员工用望远镜了望,沿线互传消息。

1839年,英国铁路开始用电报传递列车运行消息。

1841年英国铁路出现了臂板信号机。

1851年英国铁路用电报机实行闭塞制度。

1856年,J·萨克斯贝发明机械联锁机。

1866年,美国利用轨道接触器检查闭塞区间有无机车车辆。

1867年,出现点式自动停车装置,这种装置能强迫列车在显示停车信号的信号机前停车。

铁路信号系统的发展与展望

铁路信号系统的发展与展望

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在铁路信号系统中发挥 着重要作用,用于列车控制、调度指 挥、车站作业和旅客服务等多个方面 。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铁路信号系 统能够实现快速、可靠和实时的信息 传输,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铁路信号系统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铁路信号系统中的应用正在逐渐普及,例如用于故障诊断、预测维护和智 能调度等方面。
信号设备国产化
中国铁路积极推动信号设备国产 化,自主研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信号设备,提高了信 号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国际铁路组织在铁路信号系统发展中的贡献与经验
国际铁路联盟(UIC)
UIC致力于推动全球铁路信号系统的标准化和互通性,促进各国铁路信号系统的协调发展 。
欧洲铁路交通管理(ERTMS)
简单机械装置
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一 些简单的机械装置,如转辙器和道岔 控制器等,用于控制列车运行。
机械信号阶段
机械信号系统
机械信号系统开始出现,通过机械方式显示列车信号,如臂板信号机等。
列车运行监控
机械信号系统开始配备列车运行监控设备,能够对列车进行追踪和记录。
电气化信号阶段
电气化信号系统
铁路信号系统的发展 与展望
contents
目录
• 铁路信号系统概述 • 铁路信号系统的发展历程 • 铁路信号系统的技术进步 • 铁路信号系统的未来展望 • 新一代铁路信号系统的实践与探索
01
铁路信号系统概述
定义与功能
定义
铁路信号系统是用于指挥列车运 行、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 率的重要设施。
05
新一代铁路信号系统的 实践与探索
中国铁路信号系统的现代化进程

铁路信号的由来

铁路信号的由来

铁路信号的由来铁路信号是人们在实践中逐步发明和完善的。

早期的铁路开始行车时,是由铁路职工骑马在前面引导列车运行。

为了醒目,他们带着礼帽,身穿黑大衣和白色裤子,用手信号指挥列车前进或停止。

当时铁路仅限于白天行车,列车很少,速度大约每小时6~16公里,所以由人骑马来指挥,安全上没什么问题。

以后,列车对数多了,速度也快了,骑马已跑不过火车,跟在火车后面打信号还有什么用?为了确保安全,人们开始研究固定的信号设备:用一块长方形的板子,横向线路是停车信号,顺向线路是进行信号。

可是顺向线路的板子实际上很难看见,所以又在顶端加块圆板。

当必须在晚间开车时,就以红色灯光表示停车信号,白色灯光表示进行信号。

随着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要求从远方就能准确看到信号的显示。

人们发现,在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圆形、方形和长方形相比,以长方形看得最远。

因此,1841年英国人戈里高利提出用长方形臂板作为信号显示,装设在伦敦桥车站。

这是铁路上首次使用的臂板式信号机。

这种臂板式信号机有两种显示:水平位置表示停车信号,向下倾斜45度表示进行信号。

夜间仍用红色灯光表示停车,用白色灯光表示进行。

如图3-1所示。

但是,后来发现白色灯光容易和铁路附近的家用灯光混淆,就改用了绿色灯光。

图3-1 臂板信号机示意图1912年出现了色灯信号机。

它不仅使昼夜间的信号显一致,而且可利用色光和灯位的不同组合增加信号显示,提供较多的信息,直到现在,色灯信号机仍然得到广泛使用。

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特别是行车速度的提高,要求信号能便于瞭望并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而地面固定的色灯信号机受到色光数量和显示距离等因素的限制,因此,现在以显示速度信息为主的多信息机车信号又得到广泛应用。

铁路信号系统讲解材料

铁路信号系统讲解材料
自动化监控系统
通过自动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列车运行状态和信号设 备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智能化维护管理
通过智能化维护管理系统实现信号设备的预防性维护 和故障诊断,提高设备维护效率和可靠性。
绿色环保设计理念
能耗优化设计
优化信号设备能耗设计,降低铁路信号系统的 能源消耗。
环保材料使用
优先选择环保材料和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环境 的负面影响。
改造后,中国高速铁路运行安全性和 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为高铁的快速发
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THANKS
感谢观看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还包括自动 列车防护系统(ATP)、自动列车 控制系统(ATC)等子系统,确保 列车在规定的速度和安全条件下运 行。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是保障高速列车安全、高效运行的核心设施, 通过列车控制系统、信号设备等实现列车运行控制、进路排列、 列车追踪等功能。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通常采用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 实现列车与地面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提高列车运行效率和安全 性。
信号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铁路信号系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信号系统经历 了从机械信号到电子信号、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演变。
发展
现代铁路信号系统正朝着智能化、自动化、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如基于通信的 列车控制系统(CBTC)已经在许多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应用,未来还将有更多 的新技术应用于铁路信号系统,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03
货运铁路信号系统还包括货运调度系统、货运通信系统等子系统,确保列车在 货运条件下安全、高效运行。
特殊环境下的铁路信号系统(山区、沙漠等)
在山区、沙漠等特殊环境下,铁路信号系统需要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和适应性,以确保列车的安全和正 常运行。

第一章 铁路信号

第一章 铁路信号
第一章 铁路信号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中国铁路信号发展概况 铁路信号的作用 铁路信号概述
11/19/2018
1
第一节 中国铁路信号发展概况
铁路信号又称铁道信号,是铁路上用的信号、 联锁、闭塞等设备的总称。

铁路信号设备是铁路运输基本设备之一。
11/19/2018
2
第一节 中国铁路信号发展概况
3
11/19/2018
第一节 中国铁路信号发展概况
下面,概括地叙述一下中国铁路信号发展 的过程。 一、新中国成立前(1881~1949)的发展概况
11/19/2018
4
第一节 中国铁路信号发展概况
二、新中国成立后(1949~1990)的发展概况
年代 1903 国家 俄式 线路 中东铁路 信号显示 上向二位式 臂板信号机 线路右侧 下向二位式 臂板信号机 线路左侧 上向二位式 臂板信号机 线路左侧 上向二位式 臂板信号机 线路右侧 区间闭塞 电气路签机 车站联锁 无车站联锁 其他
通过信号机
所间区间
所间区间
(B)
11/19/2018
(C)
39
图3-3 通过信号机
1.3.1 信号的一般概念
(5)遮断信号机: 为防护某些地点的安全和行车安全而设置的信号机, 如下图3—6所示。
11/19/2018
17

青藏铁路
所谓冻土就是说含冰的土。由于含冰,夏天阳光一晒,土就变成了泥,出现“翻浆” 和“融沉”;冬天高原寒冷,土里的冰凝结非常坚固,将土顶起来,形成一个个土包,称 为“冻胀”。 青藏铁路自从上个世纪50年代就提出建设,经历了几上几下,其实都与 冻土有直接关系。 经过40多年研究试验,中国目前在青藏铁路采取的是主动降温,减 少传入地基土的热量。这也是中国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的。列车在经过青藏高原冻土地带的 时候,可以发现铁道两旁竖起了高高的“棍子”,那就是用来给冻土降温的热棒。它是一 根密封的钢管,里面注入了氨水。热棒插在地底下的部分和地面上散热的部分有一个温差, 温度升高会让液氨变成气体上升,在蒸发的过程中吸收了土地的热量,就降低了冻土的温 度。可以这么说,如果不解决好冻土问题,铁轨地基会下沉,水泥结构会出现裂缝。解决 冻土是关键,如果冻土问题解决了,以上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在青藏铁路上,还可以看到,就是铁道高高的路基两旁,上半部分有一个个菱形构成的保 护坡地,上面种草。这个坡地起保护作用,下半部分是碎石护坡,是用来降低冻土温度的。 可见,铁路建设者为解决冻土问题下足了功夫。大家肯定又听说了青藏铁路部分路基下沉, 列车脱轨等事件,但是不能因为这就否定青藏铁路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盘学苏联
引进消化
自主创新 2、“重量”—“密度”—“速度”的需求
推动信号设备发展 3、科技进步推动信号技术发展
4、当前我国信号设备与世界的比较 (信号重要装备水平开始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计算机联锁 自动闭塞 行车指挥 调车控制(驼峰) 列车运行控制
功能(软件) 世界领先 信息量不足
调车处理上领先 世界领先 有差距
子站 2×2 取 2 驱采子系统
子站 2×2 取 2 驱采子系统
2 取 2 驱采 I 系
2 取 2 驱采 II 系
主站室外信号基础设备
区域计算机联锁硬件构成图
子站室外信号基础设备
2、列控系统—推动信号新技术发展的动力
RS422通信接口
GPS
RS232通信接口
GPS 室 外天线
LEU 监测机
车站列控中心
主站设备
电务维修机
操作表示 A 机
操作表示 B 机
子站室外信号基础设备
2 取 2 联锁 I 系
2×2 取 2 联锁子系统

2 取 2 联锁 II 系

主站 2×2 取 2 驱采子系统
2 取 2 驱采 I 系
2 取 2 驱采 II 系
100M 双光纤网络






2 取 2 驱采 I 系
2 取 2 驱采 II 系
铁路信号的 历史沿革与发展
一、铁路信号的历史沿革 二、体会与思考 三、铁路信号的发展
一、铁路信号的历史沿革
(一)主要线路的信号概况
1、京奉铁路(京沈线)
北京前门东站—沈阳小西边门站,843公里 1881年开工,1912年全线通车 联锁箱联锁—机械集中联锁—电锁器联锁 电气路牌机、电气路签机—半自动闭塞
机械联锁 电机联锁 电气联锁 电子联锁 计算机联锁
电锁器联锁 继电联锁(6502)
2、区间闭塞
电话闭塞 路签(牌)闭塞
半自动闭塞
自动闭塞
固定闭塞 准移动闭塞
移动闭塞
3、行车指挥 人工调度指挥(电话、笔、纸、尺) 调度监督或调度集中 TDCS系统 分散自律调度集中
4、调车控制(驼峰设备) 人工调车 简易驼峰 机械化驼峰
硬件 有差距 相似 有差距 差距小 有差距
5、信号设备研发滞后于运输需求 6、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和原创性研究 7、重视单一设备研发,缺少大系统设计
一、铁路信号的历史沿革 二、体会与思考 三、铁路信号的发展
三、铁路信号的发展
(一)信号的六大变化
1、铁路信号从车站联锁为中心—>向以列控为中 心转变 2、行车调度从三级管理(调度员、值班员、司 机) —>向调度员直接指挥列车转变 3、列车运行控制从司机为主—>向车载设备优先 控制转变
汴洛线(开封—洛阳),183公里 1905年开工,1909年建成
1936年延长至连云港 1945年延长至天水,全长1380公里 个别站联锁箱联锁 电气路牌机
5、津浦铁路
天津总站—浦口,1009公里 1908年开工,1912年通车 明光北非集中机械联锁,明光南没有联锁
设备—电锁器联锁或联锁箱联锁—济南继 电式电气集中联锁 电气路签闭塞
2、京汉铁路(京广线北段)
北京前门西站—汉口玉带桥,1214公里 1898年开工,1906年全线通车 机械集中联锁及布雷式(钥匙联锁) 电话办理行车—电气路签机
3、粤汉铁路(京广南端)
广州市黄沙—武昌徐家棚,1095公里 1906年开工,1936年通车 手信号发车 单路牌行车制
4、陇海铁路
直流闭路式
直流闭路式(英国、荷兰)
1873年 同上
1924年 大连—金洲间,沈 阳—苏家屯间 交流二元三位 相敏轨道电路
1927年 美国中央铁路
1924年 美国 1952年 美国 1965年 美国
1963年 宝鸡—风洲 苏联引 进
1960年 苏家屯 1970年 丰西 1981年 南翔
(三)主要信号设备发展历程
5、故障—安全技术(安全计算机) 安全侧与危险侧的界定 实时检测技术与方法 故障后处理策略 从单一设备向系统化转变
6、通信、信号融为一体
安全通信的内涵: 保密性—防止入侵、防止窃取 完整性—数据完整、程序完整 可用性—保护合法用户
信息安全的发展历程: 通信保密 计算机数据保护 网络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密码学: 对称密码—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相同 非对称密码—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不同
计算机联锁系统 CTC(TDCS)系统
既有线车站列控中心与外部系统间连接图
客运专线CTCS — 2级列控中心
CTCS — 3级地面设备
(3)分散自律调度集中—铁路信息化的基础设备
调度集中系统结构图
调度集中车站子系统
(三)信号科学研究的变革
1、标准在先 设备在后 2、建模方法、仿真方法、仿真测试、仿真试验 3、RAMS设计与分配 4、安全认证与评估
安全通信的目标:
身份真实性 信息完整性 不可否认性 系统易用性
信息机密性 服务可用性 系统可控性 可审查性
(四)信号维修体制和方法的变革 (五)引进消化与集成创新 (六)信号技术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综合化
1、以行车指挥调度为中心 构成指挥、控制和管理的新体系
2、以列车运行控制为核心 集成信号控制系统的基础设施
集中 电气路签—自动闭塞
(二)主要信号设备建成时间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联锁
轨道电路
自动闭塞
CTC 机械化驼峰 半自动化驼峰 自动化驼峰
世界第一个
中国第一个
1856年英国布列克勒叶·阿 1910年连长线 周水子车站 姆斯车站,机械集中联锁。 第一连络所机械集中联锁
1873年美国宾夕法尼亚铁路 1925年 秦皇岛站 南大寺站
6、沪宁铁路
上海—南京,311公里 1905年开工,1908年通车 非集中机械联锁—色灯电锁器联锁 单路签行车制—电气路牌机
7、哈大线(原中东铁路的一部分)
哈尔滨—大连,945公里 1898年开工,1903年通车 哈长段机械集中联锁,电气路签,电气路
牌 长大段机械集中联锁—电锁器联锁—电机
双机热备操作表示系统
操作表示 A 机
操作表示 B 机
联锁 A 机
联锁 B 机
电务维修机
安全通信双以太网
站1 驱采机 A
站1 驱采机 B
子站 1 驱采子系统(双套并用)
电务维修机
站2 驱采机 A
站2 驱采机 B
子站 2 驱采子系统(双套并用)
电务维修机子子站 Nhomakorabea站
维修诊断以太网
液晶显 示器
双鼠标
操作表示倒机单元
1949年前 1949年后
1903年-1910年 1910年-1924年 1924年-1949年 1949年-50年代末 1959年后 60年代中期 80年后
铁路信号萌芽时期 机械信号时期 机械向电气过渡时期 设备整顿学苏联时期 进入继电式电气信号时期 开始进入电子信号时期 进入计算机化信号时期
1、车站联锁
半自动化驼峰 自动化驼峰
综合自动化驼峰
5、列车运行控制 点式机车信号+自动停车
连续式机车信号+自动停车 通用式机车信号+自动停车 通用式机车信号+运行监控记录器 主体机车信号+运行监控记录器
CTCS
一、铁路信号的历史沿革 二、体会与思考 三、铁路信号的发展
二、体会与思考
1、信号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 半殖民地色彩
4、闭塞方式从固定闭塞—>向准移动或移动闭塞转 变
5、显示方式从速差式—>向目标速度(目标距离) 转变
6、列车解编作业(驼峰)从管理控制分散操作—> 向调度、管理、控制、优化、决策一体化转变
(二)信号设计理念的变革
1、计算机联锁—发展信号新技术的信息平台
液晶显 示器
双鼠标
操作表示倒机单元
主站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