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简介

合集下载

江雪古筝作品的创作意涵诠释

江雪古筝作品的创作意涵诠释

中国分类号:J632.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3-1499-(2019)03-0131-07●余御鸿江雪古筝作品的创作意涵诠释(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摘 要 青年作曲家江雪的古筝作品是她四处游历中所作,笔者也在台湾先后首演了四部古筝作品,深感作品有着自身的叙事语法及音响结构,并表现出古筝特有的音色。

笔者希望藉由本文让更多爱乐者认识这一系列新作品,亦冀求从这几部筝乐作品之特色叙述中,探求作曲者创作的内在意涵,以期有助于筝乐创作的发展。

关键词 江雪;古筝作品;古筝演奏;古筝创作一、主题与意境青年作曲家江雪,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2013年获得作曲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

她曾创作多部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包括管弦乐队、室内乐、独奏等,亦曾获作曲类多种奖项和荣誉,包括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项目、先后两次获得全国音乐作品评奖奖项等,与她合作过的乐团有:中央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天津交响乐团、中国音乐学院青年爱乐乐团、香港城市室内乐团、台湾巴洛克独奏家乐团及美国Hub New Music Ensemble 等,不难看出,江雪对于创作是有热忱的。

2012年,她开始创作筝乐作品,次年,笔者在台北国家演奏厅首演她的第一部古筝独奏作品《暖•溪》(击乐伴奏)。

自这部作品诞生之后,江雪又陆续创作了《漫步花溪》《林中雾语》《河畔秋语》,每一部作品都有着不同的展演形式、音乐风格。

在当代青年作曲者当中,对于古筝有这样的情怀,愿意花上一大段时间进行创作,每一部作品又有不同的审美、品味,我想是不多的。

江雪近年来的音乐创作中,有几个比较主要的创作主题来源,如对时间-空间的领悟,如管弦乐《时光的掠影》《忆·念》等;对传统文化(包括民族民间文化)的喜爱,如管弦乐《墨·意》、小提琴独奏《琴·韵》、混合三重奏《草原即景》和弦乐队《民谣随想》等;而后便是对自然意象的向往,即她的四首古筝作品——《暖·溪》《漫步花溪》《林中雾语》《湖畔秋语》。

从“法”看《老子》与慎到法家的关联性——武内义雄中国思想研究

从“法”看《老子》与慎到法家的关联性——武内义雄中国思想研究
关 键 词 :武 内 义雄 ; 法 ;( ( 老子》 ;( ( 慎子》
中图分类号 :B 2 2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6 7 3 - 2 2 1 9( 2 0 1 3 )0 1 - 0 0 0 1 - 0 7
老子 > ) 来 自干慎 到法家 ,是 日本汉学思想家武 内义雄 ( 简称武 内氏)在道家研究 中的一个独特视野 ,他认为在圣贤与 法度 的关系上 ,慎到认为明法 比圣贤更为根本 ,即使 没有圣贤 ,依据明法仍然可 以治理好社会 ,反之则不然 。在衡量考虑今 本 老子 与慎 到法 家的关联 性问题时 ,从内容出发审视思想关联 的方法 固然 重要①,但就 “ 法” 的概念 出发 ,配合全面衡 量而作 出判 断的方法 ,同样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忽视性 。这也是在 武内氏道 家研究系列中本文首当其冲 的主要原 因之一 。
从 “ 法" 看 《 老 子 》 与慎 到 法 家 的 Nhomakorabea 联 性
武 内义雄 中国思 想研 究
许建 良
( 东南大学 哲 学系,江苏 南京 2 1 1 1 O 2 )

要: 老子》强调 “ 常道” ,慎 到推 重 “ 常法” ,虽在 “ 常” 的坐标上形成联 系,但慎到 的 “ 以道变法”却使联 系变
成 了差异; 老子》虽然有 “ 法”的词 ; 1 2 的使用,但 没有 法度 意义上的用例;就 “ 官长”而言 ,老 子重在 结果上 的 自然选择 , 慎到 则侧重理性上的营建。文本说明 ,《 老子 不仅不是武 内义雄所说 的慎到 学派的作品 ,而是在道 、道法的视野上 ,慎到
法家的 “ 以道变法”是居于老子道家到黄老道 家之 间的思想存在 ,这 是不能忽视的 。
月 ,第 6 4 — 6 5页。 )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观护制度概览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观护制度概览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观护制度概览徐锦锋*【内容摘要】少年观护制度属于少年司法、社区犯罪矫治的重要一环。

少年观护制度(或称“少年调查保护制度”,简称“调保制度”)隶属于法院(院方)所掌理;至于成年观护制度则隶属于法院检察署(检方)所掌理。

“少年观护制度”的服务对象,专指触法少年或曝险少年(简称“少年”)而言。

至于少年观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则涵盖审前调查、保护管束,其他监督、辅导以及保护事宜。

【关键词】观护人少年调查官少年保护官少年观护少年调查保护在学术领域,对于观护制度(Probation)的探讨,有将成年观护(Adult Probation)与少年观护(Juvenile Probation)合并在一起来讨论,统称为观护制度或观护工作;亦有只针对成年观护或少年观护,择一单独加以讨论。

将成年观护与少年观护合并在一起来谈论者,例如,美国犯罪矫治协会认为:“观护是一种裁定(判决),是一种组织,也是一种过程。

如视为一种判决,是代表一种司法审理,使犯罪者在预定的时间内以保持善行为条件,允许其继续生活在原来的小区,但须受观护人监督而达到再教育、再社会化之目的。

如视为一种组织,是指负责观护工作之机构,用来协助法院及执行刑事司法有关之特殊服务;如视之为一种过程,则系指法院进行审理前之调查及审理后之小区生活辅导。

”①此外,如果单就少年观护制度而言,台湾地区分别于1997年“少年事件处理法”(旧法)的修正、2011年“儿童及少年福利与权益保障法”(旧法)的更名修正,以及2015年“儿童权利公约执行法”的公布实施之后,基于观护人的专业要求、儿童最佳利益的维护,已经丰富了整个少年观护制度的内涵。

笔者认为,少年观护制度系指由少年调查官或少年保护官针对少年法院所裁定(判决)之处分②的少年③(以下简称“少年”),运用调查、监督、辅导与保护等方式,期能促成少年健全成长,以及达成教育、复健、复归社会,及犯罪控制为主要目的之一种以社区为基础的处遇(treatment)制度谓之。

神性符号·意象呈现·文化认同——石敢当崇拜在川西北羌族地区的多样呈现

神性符号·意象呈现·文化认同——石敢当崇拜在川西北羌族地区的多样呈现

收稿日期:2023-04-15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6ZD0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作为文化遗产和民俗艺术的羌戏研究”(项目编号:17YJA850004)。

作者简介:李祥林,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戏剧学与文艺美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

①2011年7月10日,由中华文化联谊会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情系巴蜀———两岸文化联谊行”在成都开幕,有来自台湾淡江大学、高雄大学、东吴大学、国光剧团、彰化师范大学、台北艺术大学、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民俗基金会、华人文化艺术联盟等方面的代表。

7月12日,“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论坛”在成都大学召开,笔者在会上发言的题目是“‘5.12’地震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台湾中华民俗基金会董事庄伯和发言的题目是“从四川吞口说起”。

②或曰:“就‘泰山石敢当’言,几乎遍及所有羌族村寨”(季富政《中国羌族建筑》第263页,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此语来自多年行走羌区调查村寨建筑的研究者。

神性符号·意象呈现·文化认同———石敢当崇拜在川西北羌族地区的多样呈现李祥林/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5摘 要:石敢当崇拜是中国社会也是羌族地区重要的民俗事象。

作为具有神性的审美意象,石敢当在羌族中有口头言说也有物质呈现,有历史遗存也有当代制作。

在“5.12”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中,石敢当意象成为典范化的羌文化符号得到彰显,频频亮相在城镇村寨及舞台演艺中。

着眼多民族中国语境,尔玛人敬奉的石敢当既是其族群表达的审美符号,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多元文化融汇的产物。

关键词:石敢当;羌族;民间信仰;文化认同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23)05-0024-09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23.05.004 2011年7月,笔者应邀参加“(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论坛”①。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院校实力排名以及学校介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院校实力排名以及学校介绍
13、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设在文学院,首师大文学院现有教师100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35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55人,其中聘为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43人,特聘教授3人,讲座教授1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北京市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跨世纪人才4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8人。文学院已培养硕士毕业生400余人,博士毕业生94人,本科毕业生9000余人。现在读各类研究生700余人,本科生1000余人。近5年来,文学院教师承担了60多项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并获得国家与省部级学术奖励30多项,出版学术着作10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近2000篇。文学院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多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与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台、港、澳地区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经常性学术联系,开展了很好的学术合作与交流。
学院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32人,其中教授43人,副教授24人,博士生导师24人。他们中有: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2人,长江学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委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及“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7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0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对外汉语教师50名,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6人,讲师13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38人。教师队伍中有2人为外籍专家,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28人,另有3人博士在读,其余教师均具有硕士学位。此外,教师队伍中具有一年以上海外教学经历的教师有41人,占全体教师总数的84%。
6、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是厦门大学专门从事对外办学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是中国最早开展对外教育的机构之一。学院创建于1956年,曾使用华侨函授部、海外函授部、海外函授学院等名称,1991年经教育部批准定名为海外教育学院,主要承担厦门大学面向海外学生的汉语、中医的教学。学院现设有华文系、海外学生部、远程教育部、海外汉语言文化教育研究所、日本研究所等机构,是国家汉办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院校之一。

我国台湾地区敦煌舞蹈的发展历程

我国台湾地区敦煌舞蹈的发展历程

我国台湾地区敦煌舞蹈的发展历程作者:宋涛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年第10期摘要:敦煌舞蹈是中国古典舞的一种,它以敦煌石窟壁画彩塑素材为原型,以佛教人物为主,再现了丝绸之路上曼妙婀娜的舞姿、精致华美的服饰和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是凝结着浓厚丝路文化的一种舞蹈。

这种独特而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舞蹈,不仅在新时期再一次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光芒,其影响甚至广及海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台湾地区敦煌舞蹈从萌芽期到发展期最后到本土化时期之发展现状,但总体而言,台湾地区敦煌舞蹈,通过自身的演变形成了更具有功能性的台湾敦煌舞蹈,他们的发展都为两岸同胞在艺术欣赏以及现实社会价值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敦煌舞蹈今后的发展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任重而道遠!关键词:台湾地区敦煌舞;萌芽期;发展期;本土化时期中图分类号:J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0-0133-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0.088一、我国台湾地区敦煌舞蹈的发展历程(一)萌芽期李天民老师的《飞天舞》在台湾取得了巨大的轰动,使得敦煌舞蹈被台湾民众所熟知,在这一时期,台湾舞蹈工作者对于敦煌舞蹈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

此为敦煌舞在台湾的萌芽时期。

首先在学术研究方面:20世纪60年代台湾的学术研究实际上为敦煌舞蹈打下了很深的文化基础。

1964年,中国文化大学首先开设有关敦煌研究的课程,并有培养专门研究敦煌学的硕士和博士。

在各大学研究所的学生中,有以敦煌壁画为论文主题者,所也有以敦煌为论文主题者,他们的研究都为敦煌舞的学习和继承提供了理论和文化的积淀。

与此同时,在60年代,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设立了台湾第一个舞蹈专业科系。

舞蹈家李天明在认识敦煌飞天之后,开始搜集有关敦煌舞的相关资料,了解敦煌壁画的佛教艺术,在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探索。

其次在创作实践方面:在60年代李天明创编了台湾第一个敦煌舞蹈《飞天舞》,反响热烈,在舞蹈界和社会上都引起了轰动的效应,此外李天明组建的中华乐舞团还以敦煌壁画为基础,演述天国与天乐,并增加舞者人数到19人,再一次扩大了演出的规模。

第十届全国语言学暑期班(CLSI10复旦大学201207160805)讲师简介(全)

第十届全国语言学暑期班(CLSI10复旦大学201207160805)讲师简介(全)

2012年7月16日1. 刘丹青(195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8年生于江苏无锡。

本科、研究生阶段先后在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求学。

2002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任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语文》副主编,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员,曾任国际中国语言学会理事。

主要专著有:《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话题的结构与功能》(与徐烈炯合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等。

他在翻译伯纳德·科姆里和诺伐尔·史密斯的原著《语法调查研究手册》时,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原著作了十倍篇幅的扩充、增补,编成的中文版《语法调查研究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添补了国内编写语法调查研究手册方面的空白,对推动语法研究和教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刘丹青先生研究领域广泛,包括汉语语法学、方言学、语言学理论特别是语言类型比较,在多个领域做出了开拓性研究。

九十年代以来,他的语言类型学研究日益受到学界重视,结合汉语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的类型学语法探讨引人瞩目。

本届暑期班刘丹青老师给大家讲授的课程名称是“语料库藏类型学”。

2.蔡维天(1964—),台湾清华大学语言研究所教授兼人文社会学院副院长蔡教授1994年取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回台湾任教于清华大学。

历任清华大学语言研究所所长、人文社会学系主任、人文社会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日本南山大学客座教授。

蔡教授的学术专长领域包括语法理论、句法─语义界面研究、汉语句法、南岛语句法等。

1999年在美国出版专著《A-杠依存理论的简化》(On Economizing the Theory of A-Bar Dependencies,Garland Publishing, New York). 2000年至今先后获得包括台湾“中央研究院年轻学者研究著作奖”在内的多项学术研究奖。

闽台合作环境艺术专业办学模式研究——以闽江学院海峡学院和中国文化大学为例

闽台合作环境艺术专业办学模式研究——以闽江学院海峡学院和中国文化大学为例

专业 作为研究案例, 对 于本 校环境艺术专业教学模式调整 以及
其 他 兄弟 院校借 鉴均 有 着 重要 意 义 。 1 两 校环 境 艺 术 专业 教 育 现 状及 特 点 ( 1 ) 闽江 学 院 环境 艺 术 专业 发展 现 状 及 特 点 。1 ) 环 艺 专 业 学 科 发展 现 状 和 专业 设 置 体 系 。从 办学 方 向 上 来 看 , 环 境 艺 术 专业 大致分为两大方 向—— 建筑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 。闽江学 院环境艺术专业师资倾 向于室内设计 , 并为社会培养 了大批 优 秀 的 室 内设 计 人 才 。 目前 存在 的问 题是 培 养 模 式较 为狭 窄 。在 师 资 构架 上 , 尤 其 是 具 有 优 秀 工 程 经 验 的景 观 设 计 教 师 的 引 进 上, 均存在较大难度 , 闽江学 院海峡学 院利用台湾优秀师资存在 较 大 的优 势 互 补 。2 ) 艺 术 基 础 教 学 资 源 深 厚 。 闽江 学 院漆 艺 、 雕塑 、 油画 、 国画等专业有着较厚 的底蕴 , 在环境艺术专业 学科 构架上 , 低年级学生进行基础学科 的学习 , 对于整个环境艺术横 向学科发展建设均打下坚实的基础 , 并对学生未来 多元 化择业 提 供 了基 础条 件 。 ( 2 ) 台湾 中 国文 化 大学 景 观 专业 发 展 现 状 及 特 点 。台湾 中 国文化 大 学 作 为 台 湾 老 牌 私 立 大 学 , 在 闽 台 高 校 合作上 , 发 挥 着重 要 作 用 。而 中 国文 化 大 学 环 设 学 院 整 合 了原 隶属工学院的建筑学 系、 法学 院的市政学 系 、 农 学 院 的景 观 学 系, 在跨 领 域 的整 合 上 较 有 开 创 性 与 引导 性 。景 观 系 的 根 基 立 足于农学院 , 是 台湾 本 科 第 一 个 创 立 推 动 景 观 建 筑 教育 与 培 育 景观专业人才 的科系。在 中国文化大学景观系学科建设 上 , 立 足于 培 养 学生 对 生 态保 育 、 环境保全 、 生 活环 境 适宜 性 的创 造 设 计, 这种创造设计是在社会机制 、 市场机制和国家机制 的前提下 进行整合 , 不仅培养学生艺术创造思维 , 更是在产业 、 环保组织 、 土地开发商 、 政府 、 社区 、 等多元素考量下 , 培养学 生在多维度 的 空间设计 中去思考和设计 , 更重要 的是培养的景观设计师对 于 社会 的应有贡献 以及责任感 。 2 两校 合 作 办 学模 式 调研 分 析 ( 1 ) 调 查 目的 。本 调 查 主 要 目的 为 了解 决 以下 几 个 问 题 : 1 ) 两 所 学 校环 境 艺 术专 业 教 学模 式 比较 , 包 括教 学 资 源 、 教学 方 式、 教 学 特色 和 户 外教 学 方 法等 。2 ) 闽江学 院海峡学院学生对 环境艺术专业期望值与学习动机。( 2 ) 调查对 象。调查对象分 为三部分 : 一部分 为 闽江 学院海 峡学 院 2 0 0 9级 、 2 0 1 0级 、 2 0 1 1 级 部 分环 境 艺 术专 业 学 生 。一 部 分调 研 目前在 台湾 中 国 文 化 大 学 景 观系 就 读 的大 陆 交 换 生 。另外 一 部 分 为 闽江 学 院 艺 术类 教 师 和 台湾 中国 文化 大 学 景 观 系 教 师 。 ( 3 ) 调查 形 式 和 内容 。本 调查 采用 问卷 调查 方 式 。题 目涉及 到教 学 资 源 、 教 学 方式 、 教 学 特 色 和户 外 教 学 方 法 、 学 生学习动机等 。( 4 ) 结果 分析。1 ) 环 境艺术专业学生培养 目标架构 。闽江学院海峡学院采用分段培 养方式 , 采用 “ 3+1 ” 双校 园学 习模 式 , 学 生在大学本 科 四年 的 学习期 间, 第三年到台湾合作大学学习, 让学生以最经济的方式 接受台湾著名高校 的文化熏陶和优质教育资源。从中国文化大 学 景 观 系学 生 培养 架 构 图 中 可 以看 出 , 文 化 大 学 景 观 系 学 生 在 二 年 级始 有 意 识进 行 空 间 与社 会 尺度 的训 练 , 更 加 重 视 田野 教 学实地观察 , 务实生态规划系统教学的 C o r e C o u r s e执行。四年 学 习 阶段 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
地址:11114 台北市士林区阳明山华冈路55号
电话:00886-2-28610511
55, Hwa-Kang Road, Yang-Ming-Shan, Shilin, Taipei, Taiwan, 11114.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简介
中国文化大学位于台北市阳明山麓,海拔约410公尺,下临台北关渡平原,俯瞰淡水河与台北港,自台北市士林、北投区眺望,即可见文大校区建筑,为北部显著地标。

创办人张其昀博士建校之时,以「美哉中华,凤鸣高冈」,勉励文大师生要有崇高胸怀,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善尽心力,本校所在地因此得名「华冈」。

经过全体华冈人数十年耕耘,文大办学已具规模,现有12个学院,囊括文学、外语、理学、法学、社会科学、农学、工学、商学、新闻传播、艺术、环境设计及教育等学术领域,大学部60系组、硕士班40所、博士班12所,是台湾所有大学中,科系最完备、最多元的综合性大学,规模完整,可让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专长研读,更可为兴趣广博的青年学子,提供跨领域的学习机会。

中国文化大学创建于1962年,创办人张其昀博士及「中华文化事业基金委员会」先成立研究部,设有12学门。

1963年,大学部日间部15学系开始招生,随后夜间部4学系成立,更名为「中国文化学院」,后办学有成,1980年升格改制为「中国文化大学」。

中国文化大学以「质朴坚毅」为校训,「质」是质直,「朴」是朴实,「坚」是坚强,「毅」是弘毅。

质直朴实,是实事求是的处事态度;坚强弘毅,是精益求精的惕励期许。

求实则不落空,求精则不落后。

办学与求学,唯有求实求精,方能止于至善,臻于教育的最高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