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玛瑙分类大全
要懂经脉玛瑙的分类,这篇太值得收藏!

要懂经脉玛瑙的分类,这篇太值得收藏!经脉石是戈壁玛瑙中最为珍贵和稀有的一种因其表面有一层酷似人体经脉的纹路而得名那么经脉玛瑙的具体分类又有哪些呢经脉玛瑙由于经历亿万年风雨侵蚀,保存完好的经脉石极其稀有,物以稀为贵,此玛瑙手串颗颗精品,色彩和谐,为葡萄干玛瑙中较为罕见的一种,因而更显其珍贵的收藏价值。
戈壁经脉玛瑙经千万年的风沙使其表面形成各种自然纹路,酷似人体筋脉,寓意永恒、长兴、不朽,这种纹路交织如网,布满全身,同时也寓意好运连连。
筋脉玛瑙,戈壁大漠的石头,在风沙中酝酿了属于自己的瑰丽。
一.目前已知的筋脉石种类如下产于内蒙、外蒙、新疆三个地区,从基本形态分可分为內脉与外脉两大类。
▲内蒙筋脉石▲外蒙筋脉石从顏色分可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黑白等。
从脉纹主体形式分可分为明脉与暗脉。
但是筋脉的形成形态千变万化,现依据市场已有的,辨识度高的以及约定俗成的名称进行分类,主要可分为以下14类(排名不分先后)1、鱼籽筋脉2、铁线筋脉3、龙眼筋脉4、花朵筋脉5、冰透筋脉6、漆皮筋脉7、龟背筋脉8、冰魄筋脉9、共生筋脉10、糖心筋脉11、红筋脉12、血脉13、紫罗兰筋脉14、特殊筋脉(包括如螺纹,线团、开片,罗汉纹,套色,天眼,文字,网纹等)二.新疆筋脉石主体产地有沙尔湖淖毛湖,黑山三地其中沙尔湖和淖毛湖的主体脉纹呈现形式基本接近,可共分为四类。
1、线团筋脉2、葡萄干筋脉3、龟背筋脉4、血丝纹筋脉三.黑山筋可分为1、黑山粗纹筋脉2、黑山细纹筋脉3、黑山俏色筋脉4、黑山花筋脉等经脉玛瑙宝石,历经风霜雨露的滋养,独具大千世界的自然之美。
石美是安静而幽深的,带着岁月沧桑厚重的浓郁风韵,正如这经脉玛瑙,在方寸之间尽显奇幻。
经脉玛瑙承载一段隽永的岁月呈献一幅山水的浓缩于方寸之间包罗万象囊括山的雄奇、水的空灵云的变幻、风的自由、虹的色彩, 让一颗尽染尘俗的心在刹那间过滤得纤尘不染。
玛瑙知识介绍玛瑙分类玛瑙颜色

玛瑙知识介绍玛瑙分类玛瑙颜色玛瑙知识介绍玛瑙分类玛瑙颜色玛瑙是有着各种颜色的一种非常惹人喜爱的玉石。
由于颜色和花纹的变化,品种很多,有“千样玛瑙”的说法。
矿物名玉髓。
古时玛瑙哄赤玉。
《说文》:“何以训琼为赤玉,盖色尤多赤也。
”意思是说,玛瑙多是红色的,所以哄赤玉。
对于玛瑙的成因、性质、用途和产地,我国史籍有不少记载。
有的正确,有的谬误是古人认识玛瑙的过程。
下面是《木草纲目·马脑》上的种种说法:“胡人云是马口吐出者,谬言也。
’“拾遗记云是鬼血所化,更谬。
”“赤烂红色,似马之脑,故名,”“马脑生西国玉石间,亦美石之类,重宝也。
来中国者,替以为器,又入日本国。
用研木不热者为上,热者非真也。
“马脑非玉非石,自是一类。
有红、白、黑三种,亦有文如缠练者。
西人以小者为玩好之物,大者研为器。
”“坚而且脆,刀刮不动,出产有南北。
大者如斗,其质坚硬,碾造费工。
南马脑产大鱼等网,色正红无瑕,可作杯鸳,西北者色青黑,宁夏、瓜洲、羌地砂溃中得老尤奇。
有柏枝马脑,花如柏枝。
有夹胎马脑,正视莹白,侧视则若凝血,一物一色也。
截子马脑,黑白相间。
合子马脑,漆黑中有一白线间之。
锦江马脑,其色如锦。
缠练马脑,红白如练。
此告贵品……金陵雨花台小马脑,止可充玩耳。
”《本草纲目》这些引证和论述,集古人识玛瑙之大成,对我们今日了解玛瑙的过去很有参考价值,也证实了我国用玛瑙做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
商代以后的出土文物有很多都是玛瑙制品,如殷墟5号墓出土的红玛瑙管形珠以及其他墓葬出土的佩饰,唐代出土的牛头爵杯等都说明了古代玛瑙制品的丰富和精彩。
元代已设立了玛瑙玉局,明、清留世的玛瑙珍品屡见不鲜。
现在玛瑙仍是玉石的一大品种,用最很大,价值很高。
玛瑙以用红色为主,巧妙衬以其他颜色和纹理,使玛瑙特点突出。
也有用其他色为主,各色给以衬托,效果也很显著。
玛瑙戊为高级工艺品,多是用色恰当、巧妙。
一般玛瑙是中档玉石。
玛瑙是隐晶质石英矿物,成分是二氧化硅,质地似晶石,细腻无杂质,光泽玻璃伏,亮度为强闪光,硬度7,比重2.850半透明,有的灵一些,有的闷一些,对质量无大影响。
玛瑙的分类知识点总结

玛瑙的分类知识点总结1. 颜色分类玛瑙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其中包含的微量元素和杂质。
根据颜色的不同,可以将玛瑙分为多种类型:1.1 灰玛瑙灰玛瑙的颜色呈现出深灰或浅灰色,有时还会有一些紫色的成分。
这种颜色的玛瑙多见于巴西和印度等产地。
1.2 蓝玛瑙蓝玛瑙是一种罕见的玛瑙,它呈现出淡蓝色或浅蓝色,由于其中微量的元素含量较少,因此价格较高。
蓝玛瑙多产于美国内华达州。
1.3 红玛瑙红玛瑙是一种颜色浓郁的玛瑙,通常呈现出红色或橙红色。
这种玛瑙价格昂贵,产自巴西和印度等地。
1.4 黑玛瑙黑玛瑙是一种深色的玛瑙,颜色多为黑色或深灰色,在阳光下会呈现出微微的透明感。
黑玛瑙产地广泛,如美国、巴西、印度、澳大利亚等地。
1.5 雾玛瑙雾玛瑙是一种半透明的玛瑙,表面有一层雾状的特殊纹理,使得它看起来非常有亮点。
这种玛瑙产自巴西、澳大利亚、印度等地。
2. 纹理分类除了颜色之外,玛瑙的纹理也是其区分的重要标准。
根据纹理的不同,可以将玛瑙细分为多种类型:2.1 火焰玛瑙火焰玛瑙又称为“水砗磲”,其主要特点是呈现出红色或橙色的火焰状纹理,在阳光下非常美丽。
火焰玛瑙产自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地。
2.2 玻璃玛瑙玻璃玛瑙是一种纹理平整、具有玻璃质感的玛瑙,其晶莹剔透,非常受人们喜爱。
玻璃玛瑙产自美国内华达州、印度等地。
2.3 木纹玛瑙木纹玛瑙是一种呈现出木纹状纹理的玛瑙,其纹理清晰、自然,非常逼真。
木纹玛瑙产自加拿大、美国、巴西等地。
2.4 椭圆玛瑙椭圆玛瑙是一种形状圆润、呈现出椭圆状的玛瑙,其纹理和颜色多样,非常适合做各种首饰。
椭圆玛瑙产自巴西、美国、澳大利亚等地。
3. 产地分类玛瑙的产地也是它们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不同的产地因为地质环境和形成条件的不同,会导致玛瑙的质地、颜色和纹理各异。
3.1 巴西玛瑙巴西玛瑙产自巴西的巴伊亚州和里约格兰德州,其特点是颜色丰富、纹理自然,非常受人们喜爱。
3.2 印度玛瑙印度玛瑙产自印度的拉贾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其特点是色彩浓艳、纹理清晰,常常被用来制作各种首饰。
玛瑙主要分类和产地

玛瑙主要分类和产地
玛瑙种类
玛瑙这个名字,在梵文中是“遏湿摩揭婆”也就是马脑的意思。
随着藏传佛教在中原兴盛,当时的翻译就把这个名字结合它玉石的属性译成“玛瑙”,并逐步取代了“赤玉”等名字。
玛瑙种类繁多、色彩斑斓,最具有特色的是它姿态各异的花纹,独一无二,美观而神奇。
主要有象形图纹玛瑙(玛瑙天然图案、玛瑙画面石、象形切片、图纹玛瑙、水草玛瑙、海洋玉髓、风景玛瑙、图案玛瑙、影子玛瑙等总称)、南红玛瑙、战国红玛瑙、冰糖玛瑙、北红玛瑙、绿玛瑙、紫绿玛瑙、盐源玛瑙、缠丝玛瑙、火玛瑙、戈壁玛瑙、葡萄玛瑙、狼血玛瑙、新疆和田玛瑙籽料、虫玛瑙等。
分布范围
世界上玛瑙著名产地有:中国、印度、巴西、马达加斯加、美国、埃及、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
墨西哥、美国和纳米比亚还产有花边状纹带的玛瑙,称为“花边玛瑙”。
美国黄石公园、怀俄明州及蒙大拿州还产有“风景玛瑙”。
我国玛瑙产地分布也很广泛,几乎各省都有,著名产地有:云南、黑龙江逊克、辽宁、河北、新疆、宁夏、内蒙古等。
玛 瑙

玛瑙普通玛瑙由于产量极大,价值都不高,我们只说大家比较感兴趣的有代表的几种玛瑙:1 云南保山玛瑙,2 四川凉山玛瑙,3 东北战国红玛瑙一:云南保山南红玛瑙南红玛瑙最早出现在云南保山简称南红,最早只有云南保山南红,其他地方并无出产,06年以前所说的南红就是云南保山南红。
四川南红大概是06年以后才出现的,(不是很准确)南红玛瑙是近十几年在收藏界渐渐形成的一个称呼,是对产自中国西南部的特定的一种颜色艳丽、观感润泽浑厚的红玛瑙统称,南红,在云南、甘肃、四川都有发现,但通常产量都很低,特别是高品质的南红更是罕见。
南红材质的形成,需要上亿年的地址演变,相对这个年龄来说,南红都是老料,无所谓新料,老料之分。
但是如果按照材质开采的时间划分,确有新老之别。
但是这种新老之别指同一矿床,同一坑口出产的南红材料。
而且你好同一坑口发掘的新老材料从其材质本体而言,并没有非常明显的本质差异。
有些爱好者所说新老之分。
很大程度是将历史上的南红器物在人们把玩或者材料表面长期氧化的状态作为判断老料的标志,这实际并没有太大意义。
新,老坑料在其他玉石收藏中有这样的说法,但都是在同一产地的材料,发掘顺序和料性差别进行分类的一种说法。
虽不好量化,但是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同一产地的材料,发掘顺序的不同,采掘出来的材料稳定性,美观度,物理性有可能有着一定的差别。
所以玩家将有这样情况的坑口料,人为的分为老坑料,新坑料。
南红实际从远古时代就有记载,著名的汉珠里就有南红这种材质出现,当时我看到一串据说是汉代的南红珠子大概直径1.0左右开价2000一粒,我看了实在喜欢,由于不懂也不敢下手买。
但是在南红的收藏中,将云南料称为老料,把川料称之为新料,这种按照不同地域先后出产的南红料子,不管其发现早晚,没有新,老的对比性,也没必要对比。
只有同一坑口出产的南红材料,由于其出产的时间早晚,才有新老料之说。
因此将云南料,川料对比而称之为老料,老坑料和新料,新坑料,明显的有悖余行内以往新,老划分的习惯。
识别天然玛瑙与改色玛瑙

六、玛瑙品种的识别玛瑙属于水晶的一种,是微粒结晶水晶,也称为玉髓.玛瑙分为以下几种:(1)白玛瑙,又称为白玉髓.其颜色纯白的并不多,多半带些灰色。
玛瑙有细孔,可以吸收颜色。
(2)红玛瑙,又称为红玉髓。
为稍带透明的宝玉,特点是颜色均匀。
如果颜色较重或趋于深色,就成了棕玛瑙.用红玛瑙做戒指、手镯、项链,很受欢迎.如果玛瑙上有直线平行的条纹或不规则的条纹,就称为纹玛瑙或有纹玛瑙,常用其切片来制作茶几或咖啡桌的面板,很多有纹玛瑙是球状的,如果球体中的液体化学成分不浓,无法结晶,仍维持液状,摇起来有水声,十分有趣,一般用来做酒瓶塞上的装饰物。
七、玛瑙品质的识别(1)玛瑙的主要特征玛瑙的成分是二氧化硅。
其主要特征为致密块状的隐晶质体,以其漂亮的条带为特征,没有条带的玛瑙称为玉髓。
常见的颜色为灰色、蓝色、红色,透明至半透明,硬度6-7级.玛瑙以其漂亮的颜色和条纹而深受喜爱,因其产量很大,玛瑙成为一种普通宝石。
多加工成弧形面,做项链,亦做成雕刻品。
(2)玛瑙的主要仿制品及鉴别方法A。
玛瑙的主要仿制品有玻璃,主要区别在于玛瑙中非常薄的层都有很好的连续性,并保持有均匀的厚度,而玻璃中条带一般在较短的距离内变尖变细.B.由于天然产的玛瑙许多都有灰色调,故常将玛瑙染成红、绿、蓝等色调,其中红色调相当稳定;绿、蓝色有少部分颜色会变浅,且在滤色镜下变红;玛瑙亦染成黑的,亦称黑安力士,这个品种有些方面会表现半透明的条带。
(3)评价玛瑙中一些特殊品种有较高的价值,如长有似水草的苔藓玛瑙,有特殊交互层的火玛瑙,有可流动水气两相包体的水胆玛瑙等。
普通玛瑙价值一般。
八、识别天然玛瑙与改色玛瑙天然玛瑙是隐晶质石英集合体,具有层纹状环带构造。
其环带纹半透明,多为红白相间,也有蓝白、绿白、紫白、黄白、灰白等相间的条纹。
玛瑙按颜色可分为红玛瑙、蓝玛瑙、绿玛瑙、紫玛瑙、黄玛瑙、黑玛瑙、白玛瑙、灰玛瑙。
按玛瑙中条纹的形状分为缠丝玛瑙、条纹玛瑙、带玛瑙。
玛瑙的鉴别与收藏

玛瑙的鉴别与收藏一、玛瑙 (Agate)的鉴别:1、玛瑙类物理性质标准物理参数:英文名称:chalcedony(agate,jasper,green,chalcedony)矿物(岩石)名称:玉髓化学成分:SiO2;可含有Fe,Al,Ti,Mn,V等元素结晶状态:隐晶质集合体,致密块状构造,也可呈球粒状、放射状或微细纤维状集合体材料性质:常见颜色:各种颜色光泽:玻璃光泽至玻璃光泽解理: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或参差状断口摩氏硬度:6,7密度:2.60(,0.10,,0.05)g/cm3光性特征:隐晶质集合体多色性:无折射率:1.535,1.539,点测法1.53或1.54双折射率:不可测,有时可有0.004紫外荧光:通常无,有时可显弱至强的黄绿色荧光吸收光谱:不特征放大检查:隐晶质结构,参差状断口特殊光学效应:晕彩效应,猫眼效应2、宝石分类标准玛瑙:呈同心层状和规则的条带状,可分为缠丝玛瑙、条纹玛瑙、苔纹玛瑙、火玛瑙、缟玛瑙玉髓:不具备任何形态的纹带构造碧玉:隐晶质致密块状,砖红色、黄褐色、绿色等优化处理(或说做假):热处理:热处理改善颜色,不需鉴别染色处理:可有各种颜色,染料沿裂隙分布,染绿色可有645,670nm模糊吸收带重要鉴定项目:密度、折射率、放大检查、吸收光谱玛瑙、玉髓、碧石三者的区别:三者极易混为一谈。
但因它们的经济价值各不相同,所以严加区分还是必要的。
一般而言,玛瑙具有纹带构造,玉髓不具备任何形态的纹带构造,而碧石则在矿物成分中混有黏土等矿物杂质。
碧石毫无例外地都是光泽暗淡、透明度差;玛瑙和玉髓则必须在10厘米以上的原料块体上观察才能加以区分。
如前所述,碧石同样有若干品种,却远不如玛瑙和玉髓值钱。
玛瑙按经济价值分级如下:特级:纹带美丽;颜色纯正、明快的红、蓝、紫、粉红色;透明度好,即半透明;无裂纹、无砂心、无杂质;块重约5公斤以上者。
一级:纹带美丽;颜色纯正、明快的红、蓝、紫、粉红色;透明度好,即半透明;无裂纹、无砂心、无杂质;块重约2,5公斤者。
玛瑙的分类与品种

玛瑙的分类与品种具有条带构造和隐晶质结构是玛瑙最为主要的特征。
按照颜色,条带,杂质或包体等特点可将玛瑙分为多个品种。
(1)按颜色分类玛瑙可按颜色分为白玛瑙、红玛瑙、绿玛瑙、紫玛瑙、黑玛瑙等品种。
(2)按条带分类缟玛瑙:亦称条纹玛瑙,是一种颜色相对简单、条带相对清晰的玛瑙。
缟玛瑙以黑、白相间或红、白相间两种条带最为常见。
缠丝玛瑙:当缟玛瑙的条带变得十分细窄时,又可称为缠丝玛瑙。
较名贵的一种缠丝玛瑙由缠丝状红、白相间的条带组成。
(3)按杂质或包体分类苔纹玛瑙:一种具有苔藓状、树枝状图案的玛瑙。
一般绿色由绿泥石的细小鳞片聚集而成;黑色由铁、锰的氧化物聚集而成。
苔纹玛瑙在工艺上有较高的价值,哪些绿色、黑色图案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因此苔纹玛瑙成为玛瑙中的名贵品种。
火玛瑙:在玛瑙的微细层理之间含有薄层的液体或红色板状赤铁矿等矿物质包体。
在光的照射下可产生干涉、衍射效应,如果切工正确,火玛瑙将显示五颜六色的晕彩。
水胆玛瑙:若封闭的玛瑙晶洞中包裹有天然液体(一般是水),则被称为水胆玛瑙。
如果液体被玛瑙四壁遮挡时,整个玛瑙在摇动时虽有响声,但并无工艺价值;只有液体位于透明一半,透明空腔中的水胆玛瑙才有较大的工艺价值。
(4)其他商业品种雨花石分为广义和侠义。
广义上雨花石是指各种卵状砾石,它既包括千姿百态的玛瑙石,也包括各种彩色的燧石、硅质石、石英石、脉石岩、硅化灰岩、火山岩以及各种蛋白石、水晶等。
侠义的雨花石是指产于南京雨花砾石层中的玛瑙。
由于雨花石具有纹带状的显著特征,故古时称之为“文石”或者“纹石”。
雨花石具有红、黄、蓝、绿、褐、灰、紫、白、黑等多种色调,且花纹变化万千,被誉为观赏石中“天下第一美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正的玛瑙分类大全现今的玛瑙制品大概可细分为:东红、南红、冰糖、红缟、巴西、天珠、西玛、战国玛瑙环、辽玛(含唐玛)、清代玛瑙、中亚缠丝、现代玛瑙收藏。
南红玛瑙一、甘肃产南红,(以下简称甘南红)。
甘南红色彩纯正,颜色偏鲜亮,色域较窄,通常都在橘红色和大红色之间,也有少量偏深红的颜色。
其中的雾状结构出现的概率较少。
无论是红色部分还是白芯,都具有更好的厚重感和浑厚感,相对类似于水彩颜料。
一般认为甘南红的质量是南红中最好的。
二、云南产南红,(以下简称滇南红)。
滇南红的色彩艳丽,但是色调偏灰调(美学意义上的灰调,而非灰色),颜色方面色域较宽,可以出现从粉白、粉红色、橘红色、朱红色、正红色、深红色、褐红色等等红色调。
视觉效果上容易出现表面雾状结构(或者说霜状结构),看起来有稀糊感。
且雾状结构中雾易靠白调而非红调。
出现白芯的部分容易出现半水晶质特征。
相对类似于水粉颜料(黑色部分代表典型的甘南红,黄色部分代表比较典型的滇南红)三、滇红,这个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红玛瑙品种,是一个偏重于历史性的概念,其涵盖的历史几乎伴随着整个滇文化的历史,本文中将不做详细介绍。
但是滇文化使用的红玛瑙中,有一定比例的料子都十分接近或者就是滇南红。
只是因为审美观的不同造成选色的差异,而并非品种的差异。
所以特此说明,在滇红中符合南红特征的都可以划入南红探讨范围之内,这是两个部分重叠的概念,并不矛盾。
时间流淌至距今2500年,伴随着古金沙国神秘的销声匿迹,同样神秘的古滇国慢慢兴起,他们有了和南红产地更加接近的优势,包含了为数众多的南红的红玛瑙的使用似乎贯穿了整个古滇国500年的历史。
在第三代滇王国的最高统治者庄蹻之孙眼中,南红成了平淡生活中的艳丽色彩,他要求匠人用南红雕刻了甲虫和牛头,并将这心爱的玩物带进了石寨山M12号墓(图3)。
自此以后,南红在古滇国的历史中就很常见了,南红被制造成了各种各样的长素管,有的甚至饰以来自古印度河谷的蚀花技术,可以想象这些美好的南红被戴在这些神秘的颈脖上的鲜艳。
看看李家山(时代相当于中原的西汉)M47号墓的图4,博物馆的介绍说这是“珠被”,是“珠襦玉柙”中的“珠襦”,与中原的“玉柙”(玉衣)并列排列的奢侈品,看看其中是否能够找到南红的踪迹呢?古滇国灭亡了,南红这种材质却仍然在今云南地区保留了下来,但是通常我们认为在公元1世纪到公元10世纪这900年中的云南以外地区几乎没有发现,仅仅在草原丝绸之路的零散遗迹中有所发现,这些南红珠子通常缺乏有序的地层资料借以参考断代。
四、新南红,就是所谓的老料新工的南红,这个在这一两年的南红市场很普遍,过去玩南红只需要认识料子就可以了,现在已经需要有辨别新老的能力了。
新南红使用的都是老料的地表零散遗存,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有大型地表遗存的发现。
新南红的料子有九成或更高的比例都来自云南,这个也应划入南红范围之内。
五、新坑南红,这个更多是一种商业称谓,不在本文探讨之列。
我们对于什么是南红的划分,其实是基于“种”的概念来划分的,也是根据矿藏的共生关系所来划分的,特别提到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过于苛刻的标准,比如红度的标准、浑厚程度的标准来衡量是否南红,这也许是并不科学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同一块原料中难道红的部分就称为南红,白的部分就不算么(下图:南红原石)?虽然还原历史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仍然可以试图根据一些挖掘记录以及蛛丝马迹还原一部分真实的南红使用史。
在距今3000年的成都金沙,一群三星堆那场战争的胜利者、一群来自于遥远的黄河下游泛良诸文明失去家园的流浪者,也许还有一群可能是闪米特人后裔的中亚西亚游荡者以及一群印巴次大陆的贸易者,共同创造了中国最为灿烂的青铜文明之一——古金沙国。
某一日,某位金沙国的能工巧匠沿用了三星堆先民使用贝币的传统,制造出了当前存世最早的一件南红制品——南红贝币,我们迄今所知古滇国后最早的非云南的南红珠就是扁圆南红多棱珠(图5,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南瓜,以下也简称南瓜),我们通常把南瓜断代为宋辽时代,但是这个断代只是古玩行意义上的断代,并不代表实际的年代。
俺的所读有限,至今还没有找到任何考古资料为这种论点找到支撑。
据俺的揣测,这种断代方法是源于南瓜这一特殊形制,在大陆乃至港台的诸多权威出版物中,都根据宋代出土的诸多南瓜琉璃珠为这一形制进行断代。
而实际上,这种南瓜形制最早见于古埃及,在我国的历史也起码可以追溯到战国,并且这种形制在明清的琉璃珠中也不少见。
时间跨度长达2000余年。
根据这点进行断代明显不具有科学性,也希望对考古资料研究更深的朋友予以补充,提前感谢。
剩下的历史几乎就是每个南红爱好者耳熟能详的了,南红作为深海红珊瑚的替代品正式走上藏区的舞台。
由于藏区使用的红珊瑚全部为所谓倒枝珊瑚,只产于日本海峡和台湾海峡,贸易的相对困难和本身珊瑚材质的珍贵决定了红珊瑚只是属于藏区高层的奢侈品,而广大的藏民也同样需要这些红色的寄托,于是南红真正的以批量产品的形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众多信徒的随身配饰。
这种情况至早结束于清晚期,伴随着我们通常认为清晚期南红矿藏的枯竭,南红珠子的制作才基本告结束。
其中值得书上一笔的是南红走入清代宫廷,由于藏区文化(主要是藏传佛教)对于清廷的巨大影响,特别是雍正个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或喜爱或无奈的沉浸于藏区文化之中,南红伴随着藏区文化之中走入清廷也就变成了相当理所当然的事情,至迟在雍正元年(1723)年,南红走入清廷,记载其品种的名字叫做“红白玛瑙”(《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1,人民出版社,2005年)。
上图就是中国恐怕最为著名的南红作品——玛瑙凤首杯。
优秀材质和顶级工艺的结合,相信几乎每个人都会叹为观止。
有些朋友私下里让我对南红的产地、历史、内涵、藏区的运用情况之类问题再做一些深入的讲述。
老实说这样的问题本身就是谜题,此文既不打算权威,亦不打算争论,这样的谜题更多的还是要留给未来。
基本能反映南红产地、流传范围、甚至流传密度的一些问题。
其中黄色区域代表了南红的流行范围,蓝色部分代表了南红的两个可能性最大的产地,红色部分代表了在编年史的宋朝之前(即公元960以前)南红的主要发现地,绿色部分代表了宋元明清时期南红的主要高密度流传区域。
其中产地的问题值得多说两句,以下根据可能性的高低进行排序:一、第一产地肯定要谈云南的保山,这个地点在今天仍然供应着新南红制品九成以上的原料,南红原矿虽然被认为于清晚期绝迹(所谓清乾隆绝迹基本属于以讹传讹,我们曾经听到甘南区的藏民老人讲述在1949年之前还购置新南红,也看到过民国时期还在贩卖给外国人品相十分完好的大量南红珠串的照片,甚至北京故宫所藏的南红手串也明显具有清晚期手串的特点。
这些证据都可以提供南红至早在清晚期才绝迹的旁证),但是今天的保山仍然每年可以发现一定数量的原矿遗存供现代人予以加工,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诸多的所谓“柿子红”南红就是产自那里。
其实徐霞客对于云南产南红就有记载,《徐霞客游记》中说云南有个玛瑙山,玛瑙山“上多危崖,藤树倒罨,凿崖迸石,则玛瑙嵌其中焉。
其色月白有红,皆不甚大,仅如拳,此其蔓也。
随之深入,间得结瓜之处,大如升,圆如球,中悬为宕,而不粘于石,宕中有水养之,其晶莹紧致,异于常蔓,此玛瑙之上品,不可猝遇,其常积而市于人者,皆凿蔓所得也。
”这个玛瑙山在哪里尚有争议,不过作为一个辅证还是需要列明。
二、第二产地我们需要谈到的是甘肃的迭部,这个区域的老南红珠子的密度异乎寻常的高,并且具有地域辐射性的特点。
我们找不到县志方面的有关记载,但是我们根据一些回忆录性质的记载表明北京首饰公司80年代曾经在迭部开过矿,尽管我们认为这类开矿基本就是表面捡拾的方式,但是仍然可以基本认定这是一个重要产地。
三、第三产地估计大家听得都比较少,尼泊尔。
这个观点大概比较早见于上世纪80年代的欧洲的学术刊物,我们没有资料和条件判断这种产地说的正确与否,但是尼泊尔的老南红数量是绝对不少的,并且有近年大量流入(或流回)中国的实际证据。
四、还有一些零散的说法是在青海南部、川西区域的说法,不过至今为止实在缺乏证据,不足采信。
五、我们还看到了一些最近这几年以宜昌为代表的金沙江-长江流域发现小块南红原石的说法,据称这些是顺金沙江而下的,本文亦不做讨论。
不过值得指出的是,有一些南红爱好者根据这些小块原石就得出南红分为籽料、山料的区别,是相当缺乏依据的。
说到这里,再谈南红在藏区流行的历史、原因,甚至内涵,篇幅已经很不够了,所以也只能考虑在下文另开一篇。
不过这里一点剩下的篇幅也不想浪费,不妨让我们就着原石的问题谈谈南红的内部结构。
我们在前面谈到了红缟的肉眼结构是层涂式的,而在南红之中的肉眼结构是点墨式的,即三价铁在肉眼上呈现的是非常细小的红点。
红色色度较高的南红是因为红点的密度高,肉眼就不太好分辨,而色度较低的南红就会很容易看出很清楚小红点的分布。
这一点看起来虽然无足轻重,但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鉴别是否南红材质的最重要的标准。
在现有的用以伪造南红的料子中,还没有看到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的。
另外还值得指出的是,现在新的南红制品中疯狂爆炒的概念——柿子红这个概念只是一个颜色定义的概念,它符合了现代人对于南红审美的要求,也很好的解决了老南红绺裂出现率极高、品相通常较差这些问题。
但这绝不代表着产地和品质的根本差异。
如果说有差异只是一般柿子红南红的原矿通常都比较小(原因尚不可知,也许是因为矿脉中缺乏水晶化杂质的原因)。
但从总体而言,可以肯定只是由众多保山产南红原石中选取的具有柿子红这种色彩的南红而已。
西玛——西周-战国的一种玛瑙珠子东红东红玛瑙,又名烧红玛瑙,这是一种不同于产地和年份的分类方式,它实际上是一种以技术来定义的分类方式(这一点存在大量的东红玛瑙是因产地日本而得名的以讹传讹),这种技术发明于日本,把并不美丽的暗灰色的、质地较为混暗发瓷性的玛瑙(按照现有说法叫做工业玛瑙)变成可供欣赏的颜色可爱的红色赏玩玛瑙。
自从这类玛瑙制品流入中国后,在很短暂的时间以后,这项技术就不是一个秘密了。
技术大概的原理就是玛瑙晶格中含有少量显色离子,若只含有Fe3+离子玛瑙就会呈现天然红色,若只含有Fe2+离子就会呈现青绿色。
这两种颜色都是受欢迎的。
而大自然却很少能够如人所愿,绝大多数的玛瑙都同时含有Fe3+和Fe2+两种离子,那玛瑙就会呈现出不受欢迎的暗灰色和青灰色。
而在氧化性气氛下,通过简单的加热就会让Fe2+氧化成Fe3+,从而让灰色的玛瑙转换为人见人爱的红色。
说完了理论,当然要说鉴别,东红的表现古今略有区别,但是核心技术是没有产生变化的,鉴别自然也没啥变化,也没有太大的困难:1、料脆。
容易出现类似玻璃的崩口;2、色闷,俗称死色,缺乏清亮感觉;3、显微镜下有细微的火劫纹,这是由于高温造成的。
东红需要介绍的内容少,用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一下就可以了,也有篇幅顺便说一下大概的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