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教材(PPT 69页)

合集下载

建筑消防设备工程防排烟系统课件

建筑消防设备工程防排烟系统课件

• (2)排烟系统的布置 排烟系统的布置除满足上述设计规定中有关 要求外,还应注意:
• ①排烟气流应与机械加压送风的气流合理组织,并尽量考虑与疏 散人流方向相反。
• ②为防止风机超负荷运转,排烟系统竖直方向可分成数个系统, 不过不能采用将上层烟气引向下层的风道布置方式。
• ③每个排烟系统设有排烟口的数量不宜过多,以减少漏风量对排 烟效果的影响。
• ①长度超过20。且不能直接对外采光和自然通风的走道;虽有 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
• ②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面积超过10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 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如大型办公室、储存较多可燃物的库房等)。 对于面积较大的房间考虑排烟设施,而对于使用人数较少、面积 较小的房间不考虑排烟设施,既可保障基本安全,又可节约投资。
• ⑧排烟口均应设有手动开启装置或与感烟器连锁 的自动开启装置或消防控制中心远距离控制的开 启装置等。除开启装置将其打开外,平时一直保 持闭锁状态。
• 手动开启装置宜设在墙面上,距地板面0.8~1.5 m处;或从顶棚下建筑垂消防时设备工,程--距防排地烟系统板面宜为1.8m处。
• (4)排烟风机、排烟风道的布置
• a.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或净空高度不大于6.00m的不划防烟分 区的房间时,应按每平方米面积不小于60㎥/h计算(单台风机最 小排烟量不应小于7 200㎥/h)。
• b.担负2个或2个以上防烟分刚>烟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 平方米不小于120m3/h计算:
• c.车库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几计算,
• 7.1.3 排烟系统
• 1)自然排烟
• (1)原理 自然排烟是利用火灾时产生的热烟气流的浮力和外部
风力作用,通过建筑物的对外开口把烟气排至室外的排烟方式。 这种排烟方式实质上是热烟气与室外冷空气的对流运动,其动力 是由于火灾时产生的热量使室内温度升高、密度减小、热压增大, 在室内外空气之间产生的热压差。

消防防烟与排烟ppt

消防防烟与排烟ppt

当前面临的挑战
01
技术标准与规范
尽管消防防烟与排烟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相关技术标准与规
范仍需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应用场景和满足新需求。
02
系统设计与实施
合理设计防烟与排烟系统,使其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地控制烟雾的
扩散和排放,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03
设备维护与管理
由于消防防烟与排烟设备的使用频率较低,如何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
北京地铁排烟系统
建筑特点
北京地铁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铁系统之一,线路覆盖北京市 各个区县,为数千万市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
排烟系统
地铁系统内设置了独立的排烟系统,在车站和列车隧道等区 域设置排烟口,确保在火灾情况下,能够及时排除烟雾和有 害气体,保障乘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上海世博园会场防烟与排烟系统
02
防烟分隔物不漏烟,耐火极限不小于1h。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03 。
心得体会
01
防烟与排烟系统设计合理的重要性。
02
防烟与排烟系统的可靠性对于整个系统的作用。
03
防烟与排烟系统的联动性和安全性。
建议和展望
1
建议对防烟与排烟系统的设计进行严格把关, 确保系统的可靠性。
补风排烟系统
在机械排烟系统中增加补风设备,向排烟区域补充新鲜空气,提高排烟效果。
排烟系统的运作原理
01
排烟口
通常设置在建筑物的顶部或吊顶下方,将有害烟气排出。
02
排烟管道
连接排烟口与排烟风机或补风设备的管道,引导有害烟气排出。
03
排烟风机
提供排烟动力,将有害烟气通过排烟管道排出。

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PPT课件

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PPT课件
实施效果
改造后的防排烟系统提高了博物馆 的消防安全水平,有效降低了火灾 发生时烟雾对人员和文物的影响。
某地铁站的防排烟系统运行管理
案例概述
某地铁站是一个繁忙的公共交通 枢纽,防排烟系统的正常运行对
于保障乘客安全至关重要。
设计要点
根据地铁站的特殊环境,设计合 理的防排烟系统布局,并配备专
业的维护和管理团队。
有效控制火灾损失。
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通过介绍防排烟系统设计 ,可以提高人们的消防安 全意识,了解如何在火灾 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安全。
02
防排烟系统基本知识
防排烟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
防排烟系统是用于控制火灾产生 的烟雾流动,防止烟雾扩散到其 他区域,并排出到室外的系统。
功能
在火灾发生时,防排烟系统能够 迅速启动,通过排烟口、送风口 等设备,将烟雾从室内排出,保 证人员安全疏散和逃生。
防排烟系统的分类
根据用途
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机械排烟系统和 自然通风系统。
根据工作原理
分为集中式防排烟系统和分散式防排烟系 统。
根据使用场所
分为室内防排烟系统和室外防排烟系统。
防排烟系统的基本构成
排烟口
用于排放烟雾,通常设置在建筑物的外墙 上或屋顶上。
送风口
用于向室内送风,通常设置在建筑物的外 墙上或屋顶上。
材料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合理搭配
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功能需求,合理搭配不同 种类的材料,以达到最佳效果。
维护保养
定期对防排烟系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材料的长 期稳定性和有效性。
ABCD
施工工艺
注意材料的施工工艺要求,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 行施工,以保证材料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 ppt课件

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  ppt课件
放映游艺场所; • 总建筑面积大于200㎡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
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 • 其它建筑中长度大于40.0m的疏散走道。
PPT课件
17
自然排烟
《高规》
适用于低于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低于100m的居住建筑,靠外墙的防烟 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00m2,合用前室 不应小于3.00m2。 2.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0m2。
• 《风机》
PPT课件
15
➢ 性能化消防设计
• 广东总队出台《广东省建设工程性能化消防设计与评估实施规定》
• 定义:通过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采用被广泛认可或被验证为可靠 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设计方案的消防安全性能进行量化分析评估,从而 确定优化设计方案,并完成性能化消防设计与评估报告及其相关文件的工 作过程。
设置排烟设施的场所当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PPT课件
20
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的部位:
《高规》 •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 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 封闭避难层(间)。
• 《建规》 •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 •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1. 设置自然排烟设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的安全疏散和消防救援的展开,防止和减少火灾的 危害。
PPT课件
8

《防排烟系统》课件

《防排烟系统》课件
检查系统各部件的安装情况,对 不稳定的部件进行调整或更换,
以减少噪音和震动。
防排烟系统案例分
05

案例一:某高层建筑的防排烟系统设计
总结词:科学合理
详细描述:该高层建筑的防排烟系统设计科学合理,充分考虑了建筑的结构特点 和消防安全要求。设计过程中,对建筑内的火灾烟气流动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 采用了有效的排烟措施,确保火灾发生时,烟气能够及时排除,保障人员安全疏 散。
系统组成与分类
系统组成
防排烟系统主要由排烟口、排烟管道 、防火阀、排烟风机和补风设施等组 成。
分类
根据防排烟系统的用途和设置方式, 可分为自然排烟系统和机械排烟系统 两大类。
工作原理与流程
工作原理
防排烟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排烟口将烟雾排出,经过 排烟管道和排烟风机将烟雾排出室外,同时通过补风设施向 室内补充新鲜空气。
设备安装与调试
按照设计要求,安装防排烟系统的设 备,并进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 行和排烟效果。
施工质量与验收
质量标准
明确防排烟系统施工的质量标准,确保 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
验收程序
制定详细的验收程序,确保防排烟系 统的施工质量得到全面、客观的评估

质量检查
在施工过程中,对各道工序进行质量 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维修与更换
对损坏或失效的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系统 的正常运行。
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01
部件损坏
定期检查各部件是否正常,发现 损坏及时更换。
03
控制系统故障
检查控制系统的电路和元件是否 正常,对故障元件进行更换或维
修。
02
堵塞与泄漏
定期对管道和过滤器进行清理和 检查,确保无堵塞和泄漏现象。

防烟排烟系统课件

防烟排烟系统课件

检测控制性能
通过测试系统的控制性 能,评估系统的稳定性
和可靠性。
综合评估
根据系统的性能检测结 果,综合评估防烟排烟 系统的性能,并提出改
进建议。
05
防烟排烟系统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
高效能电机与控制技术
多元化功能集成
采用高效能电机和先进的控制技术, 提高防烟排烟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 性。
自然排烟的优点
无需动力设备,运行维护 成本低,节能环保。
自然排烟的缺点
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排 烟效果不稳定,排烟效率 较低。
机械防烟排烟系统
机械防烟系统
通过械加压送风方式,向防烟 区域提供一定量的新鲜空气,使 该区域保持一定的压力,防止烟
气进入。
机械防烟的优点
排烟效果好,可控制性强,适用于 不同规模的场所。
排烟方式的选择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全面排烟、局部排烟或事故排烟。不同的排烟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所和情况,需综合考虑安 全、经济和实用性。
通风管道与风口的设计
通风管道的材料与规格
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镀锌钢板、玻璃钢等)和规格,以满足 通风量和压力损失的要求。同时要考虑管道的安装位置和布 局,确保气流顺畅。
风口的设计与布置
简化操作流程,实现一键式操作,降低人工干预和操作难度,提高 工作效率。
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
通过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系统,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 并处理故障问题。
绿色环保与节能减排要求
环保材料选择
优先选择环保、低毒、低排放的 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能效优化设计
优化系统设计,提高能效比,降 低能耗和排放量。
回收再利用
对系统中的可回收利用部件进行 回收再利用,降低资源浪费和环

防排烟系统ppt课件

防排烟系统ppt课件

ppt课件完整
39
2.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工作原理
(a)走道排烟、前室加压送风、楼梯 间加压送风;
ppt课件完整
40
2.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工作原理
(b)走道排烟、前室加压送风、楼梯间自然 排烟(楼梯间靠外墙)
ppt课件完整
41
3.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适用范围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示意图
31
1.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作用
1)为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
2)为消防扑救创造有利条件。
3)可控制火势蔓延扩大,减少 烟害造成的财产损失。
ppt课件完整
32
2.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工作原理 1)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由三方面构成
对加压空间的送风 加压空间的漏风 非加压部分的排泄
ppt课件完整
33
ppt课件完整
15
5)非高层建筑及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中, 建筑占地面积大于1000m的地上丙类仓库。
6)汽车库。
ppt课件完整
16
3 .机械排烟方式和系统组成
机械排烟方式可分为: 局部排烟方式
集中排烟方式
ppt课件完整
17
3 .机械排烟方式和系统组成
机械排烟方式
根据补风形式的不同,机械排烟又 可分为两种方式:
计算力障碍表现为不会计算不会付钱等31二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1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作用2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工作原理3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适用范围4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组成与设置象思维受损理解判断能力下降无法系统思考问题无法对一件事情做相应判断
防排烟系统
ppt课件完整
1
主要内容
一、概念 二、机械排烟系统的作用、组成及工作原理 三、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作用、组成及

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说明72页PPT

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说明72页PPT
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说 明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风机》
12
➢ 性能化消防设计
• 广东总队出台《广东省建设工程性能化消防设计与评估实施规定》 • 定义:通过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采用被广泛认可或被验证为可靠
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设计方案的消防安全性能进行量化分析评估,从而 确定优化设计方案,并完成性能化消防设计与评估报告及其相关文件的工 作过程。 • 适用范围: 主要是对于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未明确规定或按现行国家消防 技术标准实施确有困难,并影响建筑使用功能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 程项目,可以就整座建筑物或建筑物中的某些特殊部位进行性能化消防设 计与评估,一般为大型的车站、机场、地铁、隧道、展览馆、体育场 (馆)、剧院;大型多功能复杂建筑;高火灾荷载场所;大型工业建筑; 地下工程以及其他性质重要、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后影响大以及特定、 特殊公共消防安全需求的建筑。同时,《规定》还专门强调“对于国家消 防技术标准已有明确规定且无特殊使用功能的建筑”不适用本规定 。
轴流加压风机
示意图
风量:23000m3/h 全压:500Pa
3
按规范要求在建筑中必须设置的所有排烟 设施组成的系统叫排烟系统。(如图2)
轴流排烟风机
示意图
风、防排烟系统在防灾救灾中起的重要作用 ——为了控制建筑火灾的烟气流动,有利于人员
的安全疏散和消防救援的展开,防止和减少火灾的 危害。
放映游艺场所; 6. 总建筑面积大于200㎡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
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 7. 其它建筑中长度大于40.0m的疏散走道。
14
自然排烟
《高规》 适用于低于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低于100m的居住建筑,靠外墙的防烟 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00m2,合用前室 不应小于3.00m2。 2.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0m2。 3. 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 4. 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 5. 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 5%。
5
防烟系统的作用
——建筑内一旦发生烟火灾情能有效地把烟气控制 在划定的防烟区域范围内,不让它扩大蔓延到其它 区域,减少建筑内大面积的受害,能减少救人救灾
的难度。
6
排烟系统的作用
——建筑内一旦发生烟火灾情,能迅速启动,及时地 把烟气排出建筑外,使疏散人员、救灾人员不被烟火 所困,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救人救火创造 有利的条件。
➢ 第十条 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除本法第 十一条另有规定的外,建设单位应当自依法取得施工许可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将 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
➢ 第十一条 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建 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报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对 审核的结果负责。
13
应设排烟设施的建筑部位:
《高规》
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 : 1. 长度超过20米的内走道; 2. 面积超过10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易燃物较多的房间”; 3. 高层建筑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建规》 1. 丙类厂房中建筑面积大于300㎡的地上房间;人员、可燃物较多的丙类厂房或高度大于32.0m的高层
➢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或者停止施工,并处一 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二) 建筑设计单位不按照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进行消防设计的;
11
2、常用消防设计规范和标准
➢ 设计规范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16-2006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 •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98(2001年版) •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 •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 • 《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57-2003 •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 -2006 • 《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规范》
7
防烟设施分为二种形式: 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8
排烟设施分为二种形式: 机械排烟设施; 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9
二、防排烟系统的规范要求和标准
10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
➢ 第九条 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建设、 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质量负责。
厂房中长度大于20.0m的内走道;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5000㎡的丁类厂房; 2. 地面积大于1000㎡的丙类仓库; 3. 公共建筑中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且建筑面积大于300㎡的地上房间;长度大于20.0m的内走
道; 4. 中庭; 5. 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
排烟机、烟火图片
1
主要内容
一、防排烟系统在防灾救灾中起的重要作用 二、防排烟系统的规范要求和标准 三、防排烟系统的设置原理和要求 四、防排烟系统设置的功能作用 五、目前已装防排烟系统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六、防排烟系统设计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2
按规范要求在建筑中必须设置的所有防烟 设施组成的系统叫防烟系统。(如图1)
➢ 消防产品标准
•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8624-2006 (自2007.3.1起实施)
采用欧盟2002标准 材料燃烧性能级别的划分由A级、B1、B2和B3五个级别改为A1、A2、B、C、D、E、F七个级别 考虑了燃烧的热值、火灾发展速率、烟气产生率、烟毒性。 • 《建筑通风和排烟系统用防火阀门 》GB15930-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