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油菜自交与杂交综合实验报告
1实验一、油菜杂交技术

七、作业:
杂交:每人选择三个花序整序、去雄,对其中的两个进行授粉, 一个不授粉作为对照。调查结果,填入下表
授粉方法
组合
杂交花数
结荚数
结荚器结构:
3
开 花 习 性
五、实验方法:
1. 自交:套袋自交,人工剥 蕾自交。 2. 杂交:父本隔离、去雄、 授粉、管理
六、实验步骤:
1. 整序:选择合适的花序,除去过 小和已开放的花朵,每个花序留 个次日将开放的花蕾; 2. 去雄:用镊子尖端分开萼片和花 瓣,小心地将 6 枚雄蕊除去,套上 袋,挂牌,注明母本名称、去雄日 期、花蕾数、工作者姓名。 3. 授粉:从父本上收集花粉,授于 母本的柱头上,重新套好袋,标明 授粉日期。 4. 管理调查:观察花序生长,一周 后可去掉纸袋,20天后调查结实情 况。
实验一 油菜杂交和自交技术
前 言
杂交、自交技术在育种 中的作用:
传统的育种技术是通过 控制植物繁殖过程,来达到 改良植物性状的目的。杂交 和自交是植物生殖控制的主 要手段。
一、实验目的:
练习油菜杂交和自交技术, 了解植物人工杂交(去雄、 授粉、套袋)的一般技术。
二、实验材料:
油菜不同品种盛花期植株
三、实验用具:
剪刀、镊子、纸袋、纸牌、 大头针等
四、实验说明:
1. 油菜的分类地位:
2. 花器结构:
3. 开花生物学习性:
1. 油菜的分类地位:
油菜为十字花科(Cruciferae) 芸苔属( Brassica ) 一年生或 越年生草本植物。栽培种中有 甘蓝型、芥菜型和白菜型三个 类型。
甘蓝型油菜
油菜自交总结

油菜自交总结简介油菜(学名:Brassica napus L.),又称油菜花、菜花和油菜花菜,是十字花科、油菜属的植物。
油菜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籽实富含油脂,可以提取植物油,广泛用于食用油和工业用途。
油菜自交是油菜的一种繁殖方式,通过自交可形成纯系,以保持良好的遗传特性。
1. 油菜自交的目的油菜自交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和稳定油菜良好的遗传特性,产生纯系供进一步研究和利用。
通过自交繁殖,可以固定某种特定的性状、抗性或其他遗传特性,消除杂种优势,为后代的遗传分析和改良提供可靠的材料。
2. 油菜自交的方法油菜自交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单独株系法和亲本繁殖法。
2.1 单独株系法单独株系法是指选取单株进行自交繁殖。
首先,在田间选择生长健壮、体质较好的母本植株,标记并单独栽种。
母本植株的冠幅和生长状态应一致,以降低杂交的可能性。
待母本植株花芽分化后,用纸袋或纱网袋遮盖花序,防止与其他植株进行杂交。
待花序开花后,通过人工授粉或自然传粉,在花袋内进行自花授粉,使花朵自我授粉。
授粉后,及时对花袋进行标记,以便追踪和鉴定授粉结果。
成熟后的果实收获后进行筛选和评估。
2.2 亲本繁殖法亲本繁殖法是指选取两个具有不同遗传特性的油菜品系进行交配,然后将子代进行连续自交,以得到稳定的纯系。
首先,选择两个亲本品系,一个作为雄本(父本),一个作为雌本(母本)。
将两个亲本进行人工授粉,得到的种子即为F1代。
将F1代种子播种,待植株成熟后,逐个进行自花授粉,得到F2代种子。
同样地,将F2代种子连续进行自花授粉,得到F3、F4等代的种子。
连续自交至第5-6代后,种子间的表型差异逐渐减小,基本固定。
对于重要的性状,可以选择合适的代数进行筛选,以获得稳定的纯系。
3. 油菜自交的影响因素油菜自交的成功与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外界环境、品系特性和操作技术等。
3.1 外界环境因素外界环境因素对油菜自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温度、光照和湿度等方面。
合适的温度可以促进花器官的发育和授粉过程,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自交的效果。
油菜实验报告

油菜实验报告油菜实验报告引言:油菜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经济价值。
本实验旨在研究油菜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不同环境因素对其生长的影响,为油菜的种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一、实验设计与方法1.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设置三个处理组:A组(正常光照+适宜温度),B组(弱光照+低温),C组(强光照+高温)。
每组设立三个重复。
2. 实验方法在实验开始前,先将油菜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并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进行发芽处理。
待种子发芽后,将其均匀分布在不同处理组的培养箱中。
每组培养箱的光照和温度条件根据处理组的要求进行调控。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株生长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测量,可以明显看到不同处理组的油菜植株生长情况存在差异。
在A组中,油菜植株生长健壮,叶片翠绿,根系发达。
而在B组中,油菜植株生长较慢,叶片较小,根系发育不良。
在C组中,油菜植株生长过快,叶片颜色较浅,根系也较为脆弱。
2. 叶片光合作用速率通过测量不同处理组油菜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可以发现光照和温度对其影响较大。
在A组中,油菜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较高,达到了最佳状态。
而在B组和C组中,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分别受到了光照不足和温度过高的限制。
3. 营养元素含量通过测量不同处理组油菜植株的营养元素含量,可以了解不同环境因素对油菜的营养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在A组中,油菜植株的氮、磷、钾等元素含量均处于较为适宜的范围。
而在B组和C组中,营养元素含量明显降低,分别受到了光照不足和温度过高的限制。
三、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光照和温度是影响油菜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
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有利于油菜植株的正常生长。
2. 光照不足会导致油菜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较小,光合作用速率下降,营养元素吸收不足。
3. 光照过强会导致油菜植株生长过快,叶片颜色较浅,根系脆弱,光合作用速率下降,营养元素吸收不足。
4. 温度过低会导致油菜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较小,光合作用速率下降,营养元素吸收不足。
作物育种学——油菜自交与杂交综合实验报告

《作物育种学》实验报告班级: 农学11-1姓名: 颜寿学号: 20116102油菜综合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1了解油菜的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练习和掌握油菜去雄杂交技术,了解和掌握油菜自交技术。
1.2了解并掌握油菜考种方法,以及产量测定方法;了解和掌握油菜形态特征和品质特征。
2实验材料2.1甘蓝型油菜或白菜型油开花植株。
油菜相关介绍:凡是栽培的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用以收籽榨油的,统称油菜。
油菜品种分为芥菜型,白菜型和甘蓝型。
油菜的花器构造:油菜属于雌雄同花植株,花萼4片,花瓣4片,雄蕊6枚(4枚长蕊),雌蕊1枚,蜜腺4个。
雌蕊在开花前5天成熟(早于雄蕊),可以接受外来花粉。
油菜开花习性:油菜有25%的植株花时,即为初花期,75%植株开花为盛花期,花期约30天左右。
总状花序,顶端为主花序,主茎上着生一次分枝,一次分枝上着生二次分枝。
开花顺序全株:主花序→第一分枝花序→第二分枝花序。
每个花序:由下而上开放。
2.2仪器用具剪刀、镊子、培养皿、牛皮纸袋(10cm×30cm)、回形针、挂牌、铅笔等。
3.方法步骤3.1油菜自交技术3.1.1选株隔离自交前,选具有该品种典型性状、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用镊子摘除花序上已开放的花朵,然后套袋隔离。
3.1.2套袋挂牌下端袋口斜折,用回形针固定,注意切忌将回形针夹住茎秆,并在花序基部挂上塑料牌,写明品种代号或名称、自交日期和操作者姓名。
3.1.3后期管理授粉套袋后,可以每隔2-3天提升纸袋,以利花序伸长和生长发育,最好约1周后取下纸袋,以利角果和种子的发育。
3.1.4收获贮存待角果成熟后,摘下整个花序连同塑料牌一起放入尼龙丝网袋中,晒干脱粒后,将种子连同塑料牌一起放入种子袋中,写明品种代号或名称,妥为贮存,并在笔记本上作好记录。
3.2油菜杂交技术3.2.1父本套袋隔离要杂交前1天,选具有父本品种典型性状、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用镊子摘去花序上已开放的花朵,然后套袋隔离,以供采粉。
杂交育种步骤实训总结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杂交育种已成为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等性状的重要手段。
为了深入了解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杂交育种步骤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杂交育种的方法和技巧,为今后的科研和生产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目的1. 了解杂交育种的原理和意义;2. 掌握杂交育种的基本操作步骤;3. 学会观察和分析杂交后代的表现型;4. 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训内容1. 育种目标确定在实训开始前,我们首先明确了育种目标,即选育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水稻新品种。
2. 亲本选择根据育种目标,我们选择了纯合高径抗倒伏水稻(AABB)和纯合矮径易倒伏水稻(aabb)作为亲本。
3. 杂交操作将纯合高径抗倒伏水稻和纯合矮径易倒伏水稻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F1)。
4. 子一代自交将子一代进行自交,得到子二代(F2)。
5. 选择优良个体从子二代中选择矮抗(aaB)个体进行连续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
6. 固定理想性状选择不发生性状分离的aaBB个体作为新品种。
四、实训过程及总结1. 杂交操作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杂交。
首先,将纯合高径抗倒伏水稻和纯合矮径易倒伏水稻分别种植在两个不同的花盆中,待其开花期,用镊子将花粉从高径抗倒伏水稻的花药中取出,轻轻涂抹在矮径易倒伏水稻的柱头上。
为了保证杂交成功率,我们重复进行了多次杂交操作。
2. 子一代自交在子一代成熟后,我们将它们进行自交。
由于子一代个体数量较多,我们采用了分组自交的方法,将子一代分为若干组,每组自交一定数量的个体。
3. 选择优良个体在子二代中,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的表现型。
根据育种目标,我们重点选择矮抗(aaB)个体进行连续自交。
经过多轮自交,我们成功选育出不发生性状分离的aaBB个体。
4. 固定理想性状最后,我们将aaBB个体作为新品种进行固定。
在固定过程中,我们注意观察其生长状况,确保其具有优良性状。
实验二油菜的自交和杂交技术

油菜开花散粉的最适相对湿度为7585%,最适温度为14-18℃,10℃以下 开花数减少,5℃以下一般不开花。
油菜花的雌蕊较雄 蕊先熟,且生活力强, 开花前后7天内柱头均 具有受精能力,但以23d内受精结实率最高。 油菜的花粉落在柱头上 45min后即可发芽,经 18-24小时完成受精过 程。
白菜型 染色体2n=20.染色体
组为aa。植株较矮小,上部薹茎叶 无柄,叶基部全抱茎,花淡黄至深 黄,花瓣较大,开花时花瓣相互重 叠。自然异交率在75%—95%以上, 属典型异花授粉作物。种子含油量 35%-40%,高的达50%左右。
芥菜型 染色体2n=36,染色体组
aabb。植株高大,株型松散。叶面一 般皱缩,被有蜡粉和刺毛,叶缘有锯 齿,薹茎叶不抱茎,有明显叶柄,花 瓣小,开花时四瓣分离。自交亲和性 高.自交结实率高达70%-80%以上, 自然异交率一般在24%-30%以内,属 常异交作物。种子含油量30-35%,高 的达50%。
每授完一个组合后,用70% 洒精棉球擦手和镊子,杀死上 面携带的花粉。
角果成熟后将花序连同塑 料牌一齐剪下,晒干脱粒后, 将种子同塑料牌装入种子袋中, 写明品种代号和名称,妥为贮 存。
(三)油菜杂交技术 1、用品 :
2、杂交技术
(1)父本套袋隔离
选父本品种无病虫害植株, 整理花序后套袋隔离、挂牌, 供采粉
(2)母本选株整序去雄
父本套袋同时,选具母本 植株,整序后保留10-15个花 蕾;去雄;套袋挂牌。
(3)授粉
晴天上午进行。取父本
花药后套袋收自交种子;取下 母本套袋,授粉,套上纸袋, 在牌上写明组合名称或代号、 杂交日期、操作人姓名,并在 记载本上作好记录。
实验五 油菜自交不亲和性鉴定

实验五油菜自交不亲和性鉴定一、目的了解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的表现特征,掌握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的鉴定方法。
二、内容说明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是指能产生具有正常功能且同期成熟的雌雄配子的雌雄同体植物,在自花授粉或相同基因型异花授粉时不能完成受精的现象,是花粉与雌蕊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受单一位点或多位点的自交不亲和基因控制。
自交不亲和性广泛存在于十字花科、禾本科、豆科、茄科等许多植物中,十字花科中自交不亲和性尤为普遍。
自交不亲和株正开放花的柱头上,如果授于同株或同系统的花粉时,柱头就被激发产生胼胝质等物质,阻碍花粉发芽和花粉管发育,故不能正常受精结实,不结子或结少量种子;而授于别的品种或系统的花粉时,则柱头不会被激发产生这类物质,故能正常受精结实。
但在花蕾柱头上,即使授于同株或同系统的花粉也不会被激发这种反应,因此可通过蕾期人工控制自交获得自交不亲和系的种子。
可根据自交结实情况对自交不亲和性进行判断,以自交亲和指数来表示。
自交亲和指数=自交结实种子总数/套袋自交总花蕾数;自交亲和指数<1者为自交不亲和;自交亲和指数≥1者为自交亲和。
胼胝质是β-1、3葡聚糖,通常分布于高等植物的筛管、新形成的细胞壁、花粉粒以及花粉管中,将其用苯胺蓝染色后,在紫外光激发下,可发出黄至黄绿色的荧光。
把授粉后经用苯胺染色的子房放到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花粉在柱头上萌发、花粉管发育的状态,以及胼胝质在柱头表面的沉积状况等,进行判断花粉与柱头是否亲和。
三、材料与用具1、实验材料:自交不亲和材料:白菜型油菜;自交亲和材料:甘蓝型油菜。
2、仪器用具:荧光显微镜、广口瓶(20~50ml)、载玻片、盖玻片、镊子、铅笔、纸牌、纸袋、甲醛、冰醋酸、无水乙醇、普通酒精、磷酸钾、苯胺蓝、氢氧化钠、甘油、蒸馏水等。
四、试验方法步骤(一)自交亲和指数测定法1、套袋自交:选3~5株已开花且发育健壮的植株,每株上选3~4个花序,摘除已经开放的花朵和角果,然后套上纸袋,并在相应的花序上挂牌标记。
实验二油菜的自交和杂交技术PPT文档18页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谢谢!
51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育种学》
实
验
报
告
班级: 农学11-1
**: **
学号: ********
油菜综合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1.1了解油菜的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练习和掌握油菜去雄杂交技术,了解和掌握油菜自交技术。
1.2了解并掌握油菜考种方法,以及产量测定方法;了解和掌握油菜形态特征和品质特征。
2实验材料
2.1甘蓝型油菜或白菜型油开花植株。
油菜相关介绍:凡是栽培的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用以收籽榨油的,统称油菜。
油菜品种分为芥菜型,白菜型和甘蓝型。
油菜的花器构造:油菜属于雌雄同花植株,花萼4片,花瓣4片,雄蕊6枚(4枚长蕊),雌蕊1枚,蜜腺4个。
雌蕊在开花前5天成熟(早于雄蕊),可以接受外来花粉。
油菜开花习性:油菜有25%的植株花时,即为初花期,75%植株开花为盛花期,花期约30天左右。
总状花序,顶端为主花序,主茎上着生一次分枝,一次分枝上着生二次分枝。
开花顺序全株:主花序→第一分枝花序→第二分枝花序。
每个花序:由下而上开放。
2.2仪器用具
剪刀、镊子、培养皿、牛皮纸袋(10cm×30cm)、回形针、挂牌、铅笔等。
3.方法步骤
3.1油菜自交技术
3.1.1选株隔离
自交前,选具有该品种典型性状、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用镊子摘除花序上已开放的花朵,然后套袋隔离。
3.1.2套袋挂牌
下端袋口斜折,用回形针固定,注意切忌将回形针夹住茎秆,并在花序基部挂上塑料牌,写明品种代号或名称、自交日期和操作者姓名。
3.1.3后期管理
授粉套袋后,可以每隔2-3天提升纸袋,以利花序伸长和生长发育,最好约1周后取下纸袋,以利角果和种子的发育。
3.1.4收获贮存
待角果成熟后,摘下整个花序连同塑料牌一起放入尼龙丝网袋中,晒干脱粒后,将种子连同塑料牌一起放入种子袋中,写明品种代号或名称,妥为贮存,并在笔记本上作好记录。
3.2油菜杂交技术
3.2.1父本套袋隔
离要杂交前1天,选具有父本品种典型性状、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用镊子摘去花序上已开放的花朵,然后套袋隔离,以供采粉。
3.2.2母本选株整序
在父本套袋隔离的同时,选具有母本品种典型性状、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用镊子摘去花序上已开放的花朵和花序顶端的幼小花蕾,剩下次日即将开放(花萼已裂开、微露黄色)的10-15个花蕾供去雄。
3.2.3去雄
将留下的花蕾逐一进行去雄,操作时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轻持花蕾,右手用镊子从萼片间拨开花瓣,摘出6枚雄蕊,注意左手要轻以免折断花柄,右手操作需仔细忌损伤雌蕊。
雄蕊要去除干净。
3.2.4授粉
授粉于去雄后的当天或次日选晴朗天气进行。
用镊子摘取事先已套袋父本花药已开裂的花朵,在母本花蕊上轻轻的抖动,使花粉散落在花蕊上,并保证每朵花都已授粉。
授粉后立即套袋隔离,挂上塑料牌,写明组合代号或名称、杂交日期和操作者姓名,并在工作本上作好记录。
3.2.5管理收获和贮藏
授粉后的管理、收获和贮藏按自交技术步骤3.1.3、3.1.4进行。
4.实验结果
2014年3月25日剥蕾自交和杂交各2个花序,其中自交14个花蕾,杂交15个花蕾。
2014年4月30日检查自交和杂交角果数,其中自交8个成熟,6个未结实;杂交8个成熟,7个未结实。
5.油菜产量以及形态指标的测定
5.1油菜产量测定
通过取样,对油菜样品进行一次分蘖数、二次分蘖数、角果数、千粒重等进行统计,然后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计算,然后可知油菜产量。
5.2油菜形态指标的测定
本实验测定油菜的株高、有效分支长度、一次分蘖数,二次分蘖数和全株有效角果数。
测定结果如下表:单位(cm)
品种株高
(cm)有效分支
高(cm)
主花序高一次分蘖
数
二次分蘖
数
全株有效
角果数
不育系163 55 53 6 4 159 149 52 61 4 1 202 151 67 54 5 0 125 161 67 63 6 0 246 156 63 61 5 0 210 158 49 63 6 4 234
恢复系167 79 60 4 0 147 203 74 76 6 2 253 192 80 69 6 0 264 185 79 68 6 0 239 185 80 61 6 0 268 203 65 49 6 1 335
杂交系187 75 59 8 0 189 173 73 58 7 0 260 172 82 52 5 0 194 178 75 58 5 0 220 170 78 58 6 0 147 175 73 62 6 0 179
三个油菜品种的千粒重:
品种千粒重(g)
不育系 2.2
恢复系 1.9
杂交系 1.6
油菜产量测算公式:
理论产量(公斤/亩)=每亩株数×每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被测定品种前三年平均数) ×10-3×0.85
6.分析与讨论
实验中应选取具有该油菜品种典型性状、健壮无病虫害
的植株。
油菜是自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低,在育种工作中对其进行杂交授粉有利于新品种的形成,这也是杂交育种的基本方法。
由于油菜花较小,去雄授粉需要一定的技巧及耐心,去雄时要避免雄蕊破裂。
授粉前一定要计算好油菜花期,以利于油菜授粉。
油菜的形态指标是判断油菜长势的标准之一,测定油菜形态指标有利于了解油菜长势,不同品种的油菜形态指标有所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