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杂交制种技术
油菜杂交技术的注意事项

油菜杂交技术的注意事项油菜杂交技术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在油菜育种中起着关键作用。
下面将就油菜杂交技术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选择优质的亲本。
油菜杂交育种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亲本的选择。
亲本的选择应基于其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的特点。
同时,要选择亲本间的亲缘关系较远,这样能够增加杂交后代的杂草优势。
其次,要确保亲本的纯度。
亲本的纯度对于杂交育种的成功至关重要。
在亲本种子的采集过程中,要对可能的杂草或异质种进行识别,并及时剔除,以确保种子的纯度。
再次,要掌握适宜的杂交时间。
油菜的杂交时间是指在油菜的开花期选择适合的时间进行杂交。
要根据不同的油菜品种和地区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杂交时间。
通常,在油菜的全花期内,选择花粉活力最强的时段进行人工授粉。
然后,要注意花粉的保存和使用。
在进行油菜杂交育种中,花粉的保存和使用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通常将花粉放入细颈皿中,用冷藏的方式保存。
在使用时,要注意不要使其受到过多的光照和温度变化,以保持花粉的活力。
此外,还要注意进行人工授粉的技巧。
油菜的杂交育种主要依靠人工授粉进行,因此,要掌握良好的授粉技巧。
在授粉过程中,要注意细心、耐心,以确保花粉与柱头充分接触。
另外,要注意花粉抗性的筛选和育种。
在进行油菜杂交育种时,要特别关注花粉抗性的筛选和育种工作。
花粉抗性是指花粉在杂交过程中能否顺利结合柱头的能力,直接影响着杂交育种的效果。
因此,要在亲本中选择具有较好的花粉抗性,并通过杂交选择培育出更具有花粉抗性的油菜新品种。
最后,要进行适时、合理的杂交种植管理。
在油菜杂交种植过程中,要注意进行适时、合理的管理工作。
包括适时施肥、浇水、除草等工作,以保证杂交种的优良性状得以充分发挥。
总之,油菜杂交技术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多个方面的因素,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亲本、注意花粉的保存和使用、掌握授粉技巧、筛选和培育具有花粉抗性的品种,并进行适时、合理的管理。
只有在做好这些注意事项的基础上,才能使油菜杂交育种取得更好的效果,为油菜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油菜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三系法”油菜杂交种生产技术

(网室) (网室)
油菜杂交种子生产技术
一、雄性不育系和雄性保持系的提纯及良种繁殖技术单株选择和成对 杂交具体方法
油菜杂交种子生产技术
②去杂去劣。雄性不盲系和雄性不育保持系在苗期、薹期的长相十分相似, 应按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典型特征,将混入其中的混杂株、变异株和劣病株彻 底拔除。
③砍除父本。不育系繁殖田的父本(保持系)近终花时,要全部砍除干净。
油菜杂交种子生产技术
任务1 不育系与保持系的提纯与原种繁殖生产
模块4 油菜杂交种子生产技术
油菜杂交种子生产技术
一、雄性不育系和雄性保持系原种繁殖和良种繁殖
模块4 油菜杂交种子生产技术
4、原种繁殖 (1) 将混合原原种在80目管棚隔离网室内再繁殖一次。繁殖中仍要认 真去杂去劣,收获的不育系即为原种,在干燥低温条件下储藏。
4、原种繁殖 (2)为加速生产应用速度,也可将混合原原种拿出少量,在本年度用育 苗移栽方法在大田繁殖不育系原种,直接供大田杂交制种,繁殖技术要求 同良种繁殖。
模块四 油菜杂交种子生产技术
三系杂交油菜具有杂种优势强,产量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制种 容易,制种产量高,制种成本低,种子生产效益显著等优点。而不育系 、保持系、恢复系各自具有的特点如下: (1)不育系:雄性败育彻底,可恢复性好,对环境反应迟钝。 (2)保持系:花药发达,花粉量多,散粉较好 (3)恢复系:恢复力强,配合力高,花药发达,花粉量多,吐粉畅, 生育期与不育系相近
1、单株选择。在雄性不育系原种繁殖田中,选取雄性不育系典型 植株30株。在雄性不育保持系原种繁殖田中同样选取典型植株30株, 经考种后,各选留15个单株。分别编号、脱粒、留种。
简述油菜三系杂交制种技术

简述油菜三系杂交制种技术一、引言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而三系杂交制种技术则是油菜育种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对油菜三系杂交制种技术进行全面详细地介绍。
二、三系杂交制种技术原理三系杂交制种技术是利用两个不同类型的亲本与一个核不育株系相结合,通过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控制,使得F1代植株呈现出雄性不育,但却具有较强的生长力和抗逆性。
然后再通过选配、筛选等手段获得优秀的F1代植株,并进行自交或互交后代选择。
最终获得了既具有优良性状又能保持雄性不育特征的新品种。
三、三系杂交制种技术流程1. 亲本选择:选择两个具有良好遗传背景和经济价值的亲本。
2. 核不育株系培养:通过诱导剂处理等手段培养出核不育株系。
3. 雄性不育基因筛选:通过PCR等技术筛选出雄性不育基因。
4. 杂交:将核不育株系与两个亲本杂交,获得F1代植株。
5. 优良F1代植株筛选:对F1代植株进行生长状况、产量、品质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和筛选。
6. 后代选择:对优良F1代植株进行后代选择,获得最终新品种。
四、三系杂交制种技术的优点1. 可以大幅度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2. 可以避免自交亲缘关系过近导致的遗传衰退现象。
3. 可以通过对亲本和后代进行选择,获得更为优良的新品种。
五、三系杂交制种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核不育株系的培养难度大,需要专业技术支持。
解决方法: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加强科研合作等方式。
2. 雄性不育基因表达稳定性差,易受环境影响。
解决方法:通过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对雄性不育基因进行改良和优化,提高其表达稳定性。
3. 三系杂交制种技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解决方法:加强政策支持,提高资金投入,增加科研项目等方式。
六、三系杂交制种技术的应用前景三系杂交制种技术在油菜育种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推广到其他作物的育种中。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三系杂交制种技术将在未来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春油菜杂交制种栽培技术

春油菜杂交制种栽培技术春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广泛种植于华北、东北、西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
春油菜杂交制种栽培技术是春油菜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介绍春油菜杂交制种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选定种子春油菜杂交制种的第一步是选定适宜的亲本种子。
优质的亲本种子是杂交制种的基础,对于提高杂交制种的效果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选定亲本种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优质的亲本种子,包括优质的母本和父本种子。
母本和父本的种子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繁育效果,需要选择具有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的亲本种子。
2.选择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亲本种子,不同地区的生长条件和气候环境不同,需要选择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亲本种子,以保证繁育出的新品种适应性强。
3.选择具有一定杂交亲和力的亲本种子,母本和父本的亲和力对于杂交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选择具有一定杂交亲和力的亲本种子。
二、杂交操作杂交是指不同品种或种属的植物交配繁殖的过程,在春油菜的杂交制种中,杂交操作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杂交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适宜的杂交试验场地,通常选择远离同源种、花粉源和其他干扰因素的试验场地,以保证杂交试验的纯度和准确性。
2.选择适宜的杂交时间,通常在春油菜的开花期进行杂交操作,选择花期一致的母本和父本进行交配。
3.掌握杂交手法,通常采用人工授粉或自然授粉的方式进行杂交操作,需要注意操作的细节,确保有效的交配。
4.标记记录,对已进行杂交的品种进行标记记录,以便后续的管理和鉴别。
三、种子处理在春油菜杂交制种的过程中,种子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种子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
种子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清洗消毒,将杂交获得的种子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去除表面的杂质和病原菌,以减少种子的播种病害和发芽障碍。
2.干燥储存,将处理过的种子进行干燥储存,以保证种子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3.种子浸种,为了提高春油菜杂交种的出苗率,可以采取种子浸种的方法进行处理,可以选用生长调节剂和抗生素,在一定浸种时间内进行处理,使种子具备更强的抗逆性。
春油菜杂交制种栽培技术

春油菜杂交制种栽培技术春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由于其耐寒性强,生长期短,适应性广,粮食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备受农民青睐。
春油菜的产量和质量受到制种栽培技术的影响较大,而春油菜杂交制种栽培技术,以其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等优点,日益受到农民和专家的关注。
一、春油菜杂交制种技术简介春油菜杂交制种技术是一种通过人工选择和人工授粉,利用基因的组合互补作用,制种出优良的春油菜品种的技术。
其主要步骤包括:①种质准备:选用高品质的亲本材料,包括优良的母本和父本;②控制花期:通过人工手段控制母本与父本的花期,以便实现人工杂交;③人工授粉:在母本开花期间,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授粉,使母本与父本进行杂交;④杂交种子收获:实现杂交结实后,收获杂交种子;⑤杂交种子的测试和筛选:对杂交种子进行质量检测和筛选,得到优良的春油菜杂交种子。
1. 土壤选择与土壤改良春油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好。
建议选用砂质壤土或者中性和微酸性土壤。
在春季进行土壤改良,可以添加适量的有机肥和磷、钾肥,以改善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性能。
2. 品种选择在进行春油菜杂交制种栽培时,要选择适宜的优良杂交种子,选用市场上成熟的杂交春油菜种子,以确保产量和品质。
3. 播种和密度春油菜杂交制种栽培时,一般采取直播方式,播种前要进行土壤消毒和施肥,避免发生病虫害情况。
以每亩60-80万颗的密度进行播种,保证春油菜的正常生长和光合作用。
4. 灌溉和施肥春油菜是一种喜水作物,因此在春油菜的生长过程中要合理的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影响产量。
施肥方面,春油菜对氮肥需求较大,但也需要适量的磷、钾等肥料,以促进春油菜的生长和发育。
5. 病虫害防治春油菜生长期间常常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在春油菜的栽培过程中,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常见的病害有菜蚜、菜青虫、白粉病等,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安宁斑点病等,要根据当地的病虫害情况进行防治,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
油菜种子生产技术—化学杀雄法杂交种子生产技术

---花杀剂的简介
花学杀雄剂的6大类别
MG1、MG2、MG3系列类 氨基磺酸类药物。 氯代脂肪酸类 激素类药物。 无机盐类药物 烷类
一、MG1、MG2、MG3系列
• MG1(杀雄剂1号)、MG2(KMS1)、MG3(GA3)系列是官春云院士 于1979年提出的,其杀雄效果好, 杀雄率在80%以上,是我过第一代 广泛应用的杀雄剂。
以0.02%有效浓度的杀雄剂1号进行了1次喷药,全不育 株率可达到42%,若喷药2次或者3次,由于浓度有累加 作用,药害严重,有闭蕾和死株现象。
出现药害的油菜形态
化学杀雄法制备油菜杂交种
---怎样给母本喷药杀雄
• 适宜时期用药是化学杀雄能否取得良 好效果的重要措施。最佳杀雄效果是 在油菜花薹后期,即花粉母细胞四分 期前后。可见,现在所用的杀雄药物 用药时间均在花粒形成期。外观看, 用药时期为油菜花蕾2-3mm时。
一、杀雄时期的确定
二、杀雄药物的选择
• 目前用于油菜化学杀雄的主 要药物有杀雄剂1号(甲基砷 酸锌)、杀雄剂2号(甲基砷 酸钠),
• 初此之外还有美国杜邦公司 生产配制的SX-1 、EN 、EXP 、ESP、 BHL 等杀雄剂在油菜 上具有较好的杀雄效果。
杀雄剂具有特点
能完全诱导雄蕊不 育和保持雌雄的结 实能力,杀雄彻底
药性作用时间长和 适用品种多。
药效稳定,不受温 度、气候等环境因
素的影响
无药害、低残留、 无毒副作用、无污
二、氨基磺酸类药物。
• 氨基磺酸、对苯胺磺酸、二苯
胺磺酸钠。三种药物都有一定 的杀雄效果,但不育株率不到 80%,仅对苯胺磺酸效果较好,不
育株率为79.2%,雌蕊结实正常。
杂交优质油菜制种技术

杂交优质油菜制种技术杂交优质油菜的制种,就是用不育性稳定、经济性状优良、品质合格的不育系作母本(A),用恢复力和配合力强、花药发达、花粉多、吐粉畅、品质合格的恢复系作父本(R),按照一定的行比相间种植,使母本接受父本的花粉受精结实,生产出杂交种子。
杂交利用了杂种第一代(F1)的优势。
因此,需要每年配制杂种。
油菜具有花期长、花器外露、繁殖系数大、品质相对稳定、用种量少的特点,这是杂交油菜种子生产的有利条件。
但是,不利条件也很多。
甘蓝型油菜属常异花授粉作物,借昆虫和风力授粉极易与其他品种或十字花科作物串花,造成生物学混杂。
因此,掌握杂交油菜制种技术,对提高杂交油菜制种产量和质量,满足大面积生产用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1.选好隔离区和制种田(1)隔离区:选择四周环山的丘陵盆地或沙洲,江、河、湖心洲地作为隔离制种区。
平原地区空间隔离距离不小于2000m。
隔离区内无异种油菜、自生油菜和其他十字花科蔬菜植物。
(2)制种田块:在隔离区内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排灌方便,旱涝保收,不易被人畜危害,且最近二三年内未种过油菜或十字花科作物地块作为制种田。
2.培育壮苗(1)苗床条件: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水源条件好,且两年未种过油菜或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水田除外)。
(2)苗床面积:按计划制种面积,留足苗床。
苗床与制种大田母本以1:10配置,父本以1:20配置。
(3)苗床耕整与底肥:播前耕整2―3次,要求土壤细碎疏松,表土平整。
结合整地施足底肥,每亩施纯氮12.5kg,纯磷(P205)8kg,纯钾(K20)10kg,硼砂1kg,严禁施用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秸秆沤制的农家肥。
(4)播种期和播种量①播种期:父母本开花期相同,父本和母本可以同期播种;父母本花期不相同则不宜同期播种。
直播适期,黄淮地区一般直播在9月中旬播种,移栽于9月上旬育苗。
长江流域一般在9月下旬播种育苗。
此外,要根据各地区气候条件特点确定适宜播期。
油菜杂交育种的程序及方法

操作方法:
1、父本套袋隔离
与套袋自交方法相似,但需将柱头裸露在外的花蕾一并 摘除,顶端未发育好的花蕾不必去除,将修理后的整株花 序用无纺布袋或羊皮纸袋套上。套袋过程中需小心,尽量 套上多个花序,避免大风折断。
2、母本选择株序修枝去雄
选择生长旺盛,抗逆性强、蕾盘较大的植株,去掉已 开花朵、角果和顶端小花蕾,每个杂交分枝保留10—20个 花蕾,用镊子将蕾尖花萼、花瓣和雄蕊(四强两弱)去掉, 露出柱头 ,去雄完成后用羊皮纸袋套上,袋口斜折,用回 形针固定,待隔日授粉。
二、内容说明
1、亲本及杂交圃 2、杂种圃 3、选种圃 4、鉴定圃 5、品系比较圃
三、油菜自交技术
操作方法:
将已结角果和花朵摘去,掐掉顶部未发育好的花蕾, 使用羊皮纸袋或无纺布袋套上摘好的分枝花序。
四、油菜杂交技术
所需工具: 羊皮纸袋、镊子、剪刀、塑料牌、回形针、酒精棉等。
花器构造:
油菜花序上互生许多单花,花由花柄、花萼4片、花 瓣4片、雄蕊6枚和雌蕊1枚组成。侧面的一对雄蕊为短花 丝,中央的两对为长花丝,称四强雄蕊。雌蕊由柱头、花 柱和子房组成。
3、授粉 从父本套袋的单株摘取花粉量大的花朵,放置在消毒
后的花粉盒中备用。授粉前先在塑料牌上写清父、母本的 名称、授粉日期挂到分枝上,小心打开去雄的分枝套袋, 取出准备好的花粉,均匀涂抹在柱头上,每授完一个组合 后,用70%洒精棉球擦手和擦镊子,杀死上面携带的花粉。
4、管理、收获、贮藏
套袋的父本与母本要经常查看,避免因生长空间受限 等原因导致植株折断,每天进行人工提袋一次;角果成熟 后将花序连同塑料牌一齐剪下,晒干脱粒后,将种子同塑 料牌装入种子袋中,写明品种代号和名称,妥为贮存。
2.3.3 抗倒伏性:在成熟期进行目测调查。 高抗:无任何倒伏发生。 抗:略有倾斜,倾斜角度小于30度。 中抗:倾斜角度在30-60度之间。 不抗:倾斜角度在61度以上。 2.3.4 其它抗性:如耐盐碱、耐湿、耐阴冷低温、高温、 雨涝的特性,均按品种的具体表现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菜杂交制种技术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油菜籽含油量达35%~50%,油菜的嫩茎及叶也可以食用,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亿亩左右,主要分布在黄淮地区和长江流域。
杂交油菜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成为我国发展油菜生产的重要途径,种植面积逐年递增,目前杂交油菜种植面积已占我国油菜种植面积的60%以上,需种量越来越大。
今天,我们将给大家介绍一下油菜杂交制种技术的各个环节。
要想出好种儿,关键得有好苗儿。
那什么样的地块能培育出好苗儿来呢?苗床选择油菜苗床要选择水旱轮作田块,近1年内没有种过油菜,也不曾种植过白菜、萝卜、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旱地则需要3年没有种植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
同时要求土壤肥沃、地势平整,靠近水源,排灌方便。
在这里提醒大家,要按计划制种面积来留足苗床。
一般情况下,母本苗床与大田以1:5配置,父本以1:20配置。
父母本要分开种植,避免混杂。
要想让油菜苗儿顺利成长,接下来您得给它整好床铺。
苗床整理结合整地施足苗床肥,一般肥料施用量为:每亩施碳酸氢铵30~35千克或尿素15~20千克,过磷酸钙30~35千克,氯化钾10~15千克,硼砂0.5~1.0千克。
不能施用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秸秆沤制的农家肥。
油菜种子发芽势弱,顶土能力差,尤其是母本,生命力更弱,出苗困难。
为确保一播全苗,必须精心整地,做到苗床田土碎、厢平、地湿、草净,上虚下实。
在这里要说明一下,父本苗床与母本苗床的整理方法和标准是一样的。
苗床整理好就要开始播种了。
油菜杂交制种技术不同于油菜常规栽培的地方就得看这个环节。
专家提示:通过杂交制出的油菜种子,它的父母本是有严格要求的。
父母本一定要由育种单位提供,农户千万不能随意在市场上购买油菜种子作为父母本进行杂交制种工作。
下面我们来看看它是如何播种的。
播种黄淮地区一般在9月上、中旬播种育苗,长江流域一般在9月中、下旬播种育苗。
油菜父本和母本的播种时间要适当错开,以使得他们初花期一致。
播种量以每亩定植6000~8000株计算,约折合每亩大田用种50克。
为避免播错,父本与母本一定要分开播种,千万别播混了。
播种前3~4天给苗床浇透水,做到足墒播种。
因为油菜种子很小,为做到播种均匀,播种时种子要拌细土,按厢定量分2~3次均匀撒播,然后用细灰粪土覆盖,做到播匀、浅盖不露籽,保证一次全苗。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灰粪土要腐熟,而且不能有其他十字花科的菜籽混杂在里面。
播后1~3天内亩用90%乙草胺乳油40~60毫升,对水37.5千克喷雾。
苗儿长得好不好可不能靠天,我们得走科学的路子精心管理。
苗床管理当苗出齐后要及时间苗、定苗。
一叶一心时开始间苗,拔除丛生苗、堆集苗,把油菜苗间成苗距3~5厘米的单苗;三叶一心时定苗,使苗距9厘米左右,做到每平方米留苗120株左右,并拔除混杂苗、异生苗、弱小苗。
干旱时要及时浇水补墒。
同时施一次提苗肥,每亩苗床追施尿素10千克,掺入稀薄人畜粪中浇施。
如果油菜生长比较旺盛,可以在三叶期每亩苗床用多效唑50克,对水50千克喷雾,以培育矮脚壮苗。
在这里我们要提醒大家,在父母本苗期的鉴别标准是:无论是父本还是母本比同类高的,比同类矮的,叶片的形状、叶色等有差异的,只要是与同类长像不一样的都可以视为杂株。
只有彻底除去徒长株、优势株、劣势株、变异株,才有利于确保种子的纯度。
所以去杂除劣这个理念,应该始终贯穿于油菜制种的全生育过程。
在这苗床上,咱们要睁大双眼进行去杂。
在油菜苗期,气温相对比较高,菜粉蝶、蚜虫在此时期出来危害油菜幼苗,我们要加强这一时期的的防治工作。
具体的识别与防治方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具体地看一看。
菜粉碟菜粉碟又叫白粉蝶、菜青虫,主要以幼虫危害为主。
把叶片咬食成空洞、缺刻,苗期为害严重。
防治上,结合油菜间苗、施肥等田间管理工作,检查虫情,一旦发现菜青虫危害,每亩用4.5%氯氰菊脂20~30毫升,对水30~40千克喷雾。
蚜虫蚜虫在油菜一生中均可发生。
以成蚜和若蚜刺吸油菜汁液。
苗期多密集在叶背面和菜心中危害,使叶片产生黄绿色斑点,而后皱缩卷曲,生产发育迟缓,以至全株枯死。
平时要加强田间调查,一旦发现蚜虫危害油菜,有蚜株率达10%左右时,就要及时喷药,每亩用20~30克吡虫啉加氟虫腈30毫升,对水30~40千克均匀喷施防治。
移栽前5~7天,追施“送嫁肥”,也就是每亩苗床地追施尿素2.5千克,为大田移栽时提高幼苗的成活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说到了移栽,那把苗儿栽到什么样的田块好呢?大田准备油菜杂交制种很重要的一点是做好与其他品种的隔离工作,来看看具体有什么要求吧。
最好选择四周环山的丘陵盆地或沙洲、江、河、湖心洲地作为隔离制种区。
平原地区空间隔离距离不小于1500米。
隔离区不能种植其他品种的油菜以及白菜、萝卜、芥菜、腊菜、雪里蕻等十字花科作物。
避免到了油菜花期,其他作物的花粉传入制种区,造成串粉,降低种子的纯度。
如果是小面积制种,可以采用纱网罩进行人工隔离。
在隔离区内选择地形规整,集中连片,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肥力充足,排灌方便,旱涝保收,不易被人畜危害的地块作为制种田。
油菜从苗床移栽到大田之前,一定要施足底肥。
基肥施用标准是:每亩施碳酸氢铵30~35千克或尿素15~20千克,过磷酸钙30~35千克,氯化钾10~15千克,硼砂1.0千克。
耕翻前施入田中。
大田必须精耕细整。
土壤要求疏松、细碎。
做好三沟配套,便于排灌。
大田一般整成1.5米宽的厢面,厢面之间沟宽26厘米,沟深23厘米。
不同的品种父本母本的行比是不一样的,应根据不同品种的特性来安排打穴。
在此专家提示:由于油菜不同父本的花粉量不同,如果父本花粉量大,父母本行比就小一些,为1:4甚至1:5,父本花粉量小,父母本行比就大一些,为1:3,2:5,甚至是1:2。
所以在油菜杂交制种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育种单位提供的行比及行距要求进行种植,否则会影响种子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便于花期时父本油菜借助风力,大田垄向应该整成行向与当地油菜花期时的风向相垂直的最佳位置。
油菜移栽到大田前3~4天,对大田喷施除草剂,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50毫升加水50千克喷雾,及时除去田间杂草。
前面说播种环节跟常规的不同,下面要说的移栽跟常规的移栽也有差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田移栽早栽稀植有利于培育冬前壮苗,加大油菜的营养体,达到高产的目的。
苗龄30~35天,也就是当苗长到4~6片真叶时开始移栽。
早栽气温较高,容易返青成活,可确保一次性全苗、齐苗。
长江中下游11月上旬移栽完毕。
移栽时去除杂株,父本先移栽,靠上风口栽一行,栽完父本后移栽母本,父母本按先栽大苗后栽小苗的原则分批对应分级移栽,合理密植,每亩栽母本5000株以上,父本2000株以上。
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肥。
对缺苗断垄以及移栽后出现死苗的田块,要及时补种补栽,确保齐苗全苗。
到这儿就算是把苗儿顺利娶过来了,接下来您可得伺候好了。
越冬期管理浇水既有利防冻保苗,又能蓄墒防旱。
长江流域往往秋冬干旱,春夏多雨,因此,一般只浇越冬水。
北方浇水时间为:越冬水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返青水2月下旬至3月上旬。
降雨或降雪后要及时清沟,排水防渍。
年前应施腊肥一次,即亩施尿素10千克。
年后抽苔前施蕾苔肥一次,每亩施尿素5千克。
对于田间杂草,可结合中耕人工除草。
咱这油菜制种可是一环扣一环,哪个环节都很重要,下面这个环节更是重中之重。
薹花期管理花期管理的关键就是去杂,等油菜抽薹后20厘米左右时,是制种田去杂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父母本性状最明显,可以去除大部分杂株。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油菜花的一些基本知识。
油菜属十字花科植物,花为总状花絮,分布在主茎和分枝的顶端,每一朵油菜花都是由花柄、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和蜜腺等部分组成的。
雄蕊有六枚,分别是四长二短;称四强雄蕊。
雌蕊细长,外形似酒瓶状。
我们可以从花的结构来区分父母本,父本花朵是可育的,跟我们平时种的 F一代杂交油菜花朵基本相同。
父本花蕾饱满;花冠正常,雄蕊发育良好。
用手触摸雄蕊。
手上粘有大量花粉;主茎结角基部没有脱蕾现象。
母本为不育株,花蕾瘦小,花冠相对窄小,六枚雄蕊退化萎缩,花药空瘪,黄褐色没有花粉;另一个显著区别是主茎结角基部有明显的脱蕾现象。
在去杂过程中除了上述鉴别标志外还要根据株高、叶形、叶色、蕾形与本品种有差异的都要毫不吝啬地拔除掉。
父母本去杂时必须连根拔除所有杂株,然后抱到埂上,集中运离制种田,进行销毁处理,以防止残留根茎再生分枝。
初花期至盛花期是油菜授粉时期。
因为油菜花期较长,有的品种花期达1个月之久,一般的油菜田利用自然风来传粉,也可以用蜜蜂传粉,一般4~6亩制种田配置一箱强盛蜂群,在母本油菜盛花期安放在规定地点,在父本终花期及时搬走。
还可以人工辅助授粉,用竹竿或绳子等工具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晴天上午10~12时为好,每天进行1次。
像这样,用竹竿或绳子平行于行向拖动赶粉,效果不错。
在油菜的初花期,每亩喷施1‰~2‰的硼砂和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50千克,以提高油菜结实率。
在油菜薹花期,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是油菜病虫害的高发期,下面我们来具体的看一看。
油菜霜霉病霜霉病在油菜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叶片感病后,先产生褪绿色斑点,后扩大成黄褐色不规则的斑块,花梗发病后有时肥肿,花器肿大,好像“龙头拐杖”,并有霜状霉层。
当初花期病株率达到20%左右时,开始进行药剂防治,可以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油菜菌核病油菜菌核病多发生在油菜花期。
发病时叶片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心部灰褐色或黄褐色,外缘有黄晕。
茎部病斑呈梭形,略微凹陷,在潮湿条件下,病斑发展迅速。
病害晚期时,根容易折断,茎内形成许多黑色粪状菌核。
重病株全株枯死,轻病株部分枯死或提早枯熟。
防治油菜菌核病,可选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水50千克。
一般每7~10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
在薹花期也要注意菜粉蝶和蚜虫的防治,具体防治方法和苗期的防治方法相同,我们这里就不再介绍了。
终花期还要继续观察病害发生情况,淘汰有明显感染症状的茎杆或果柄变枯的植株。
增强油菜自身抵抗力。
看着油菜由青转黄,您得做好收获的准备了。
收获由于油菜易落粒,所以等全田有80%左右角果黄熟时就要开始收获了。
油菜成熟一般是父本比母本早成熟一周以上,父本成熟后应及时收割,以改善母本的通风透光和水肥供应条件,提高母本粒重、产量和籽粒品质。
父本行收后要进行1~2次清田,检查确实无父本残枝断枝、漏株,再收母本。
分别收获父母本后,分场堆放后熟3~4天,再晒打、脱粒。
要注意种子不宜在水泥场上曝晒,以免灼伤种胚,影响发芽。
父本收获后一般作为商品油菜籽出售。
母本菜籽则需按田块单收、单打、单晒、单储,并附加标签,严防人为混杂,待进一步检验合格后,就可以成为杂交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