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污染治理案例

太湖水污染治理案例
太湖水污染治理案例

太湖水污染治理政策

政策出台背景:

太湖流域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涵盖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等大中城市,全国GDP的1/8至1/7是太湖流域创造的。然而辉煌的背后,有必要再看一看,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太湖流域的饮用水源地水质以Ⅱ类、Ⅲ类为主,有32%的水体水质不能达到饮用水要求。其中,局部地方的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劣于Ⅳ类水体。

2007年5月29日起,太湖蓝藻集中暴发,周边地区水质急剧下降,鱼虾大量死亡,居民生活饮用水受到威胁。5月28日晚上8时左右,无锡市南泉水源厂的工人发现水溶解氧含量下降明显,到了当晚11时,水溶解氧含量有所恢复。29日凌晨1时左右,水溶解氧含量急剧下降,水体发黑、发臭。无锡市城市供水水质污染事件由此拉开序幕。

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无锡市自来水总公司党委书记袁松仍然是心有余悸。“站在原水取水口的岸上就能看到一个黑团在水面上飘来飘去,一会子被风吹成一个个小团,过了一会子又聚合在一起。”水华厚达5米,覆盖水域面积十多公里,挟带着浓烈的腥臭味汹涌而来。无锡市自来水总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意识到,他们面临着的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水源厂和制水厂立即启动应急措施,添加高锰酸钾、活性炭等净水药剂。但在如此大规模的蓝藻团面前,常规处理工艺只能保证水质各项指标符合卫生标准,输往百姓家中的自来水始终无法祛除臭味。此时,有人建议停止供水。“我们经过慎重考虑,认为停水势必会引起更大的恐慌,这无论对政府还是对群众,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绝不能停水!”袁书记这样对记者说道。因此,无锡市在继续进行除藻处理的同时,紧急向省建设厅和建设部寻求援助。

5月31日,建设部专家组抵达无锡,直奔现场,与无锡市研究会商应对方案。从太湖取水口到制水厂10多公里长的输水管线引起了专家组的注意。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教授张晓健大胆提出改变水处理流程,改为在取水口投放大量的高锰酸钾氧化剂,利用两个多小时的输水过程氧化掉大部分致臭物质;在制水厂投放粉末活性炭,吸附剩余的致臭物质,同时还原残留的氧化剂。经历了17个小时的反复实验,6月1日上午7时40分,出厂水的臭味被成功祛除,原本

恶臭的自来水逐渐变成了无色无味的清洁水。无锡市政府立即组织市政公用局、市房管局将消火栓和屋顶水箱及水库中的水清空,确保管网中不留陈水。6月5日下午5时,江苏省和无锡市两级疾控中心发布水质监测报告:出厂水、末梢水的水质均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至此,无锡市水危机得到化解,城市供水完全恢复正常。

政策制定过程:

无锡市水危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级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出重要批示:“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开展多年,但未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太湖水污染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认真调查分析水污染的原因,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研究提出具体的治理方案和措施。”曾培炎出席了国务院在无锡召开的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座谈会。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省长梁保华多次亲临无锡,要求按照国务院要求,做好太湖流域城镇供水安全及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经历了危机折磨的无锡人更加深切的认识到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意义。无锡市提出目标,确保201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20%,确保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费用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3%以上。为此,无锡市推出了一系列治污新政。其中保护水源的“6699行动”最为令人关注,这包括六大应急对策、六大工作机制、九大清源工程、九大治污措施。无锡市副市长刘鸿志说,环保是重大的民生课题,要实行企业“环保公开忏悔和承诺”制度,建立环保末位淘汰机制,探索建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付费”的排污权市场交易机制,江苏太湖地区排污权有偿使用方案正式确定。政策内容:

江苏省出台《江苏省出台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排污单位排放指标申购管理办法》和《关于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的通知》,从2007年7月1日起调整我省的污水排污费征收标准,由0.7元/污染当量,提高到0.9元/污染当量,并明确将根据年度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和企业承受能力,择机分步调整到目标值1.4元/污染当量。对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且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不征收污水排污费;对排放污水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标准的排污者,在缴纳污水处理费的同时,还应缴纳污水超标排污费。

政策结果:

2008年起太湖地区企业告别排污资格无偿获得的历史,开始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政策。此次试点范围为太湖流域内的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及镇江的句容、丹阳和南京的高淳县。按照拟定办法,江苏省从今年起,首先在太湖流域开展化学需氧量(COD)排污权有偿使用试点,目前已核定出了排污企业购COD排污权的初始价格:化工企业每公斤COD定价为105元,印染企业为52元,造纸企业为18元,酿造企业为23元,其他企业为45元。这一“价格单”对太湖流域的排污企业是个硬约束。据了解,试点对象选择重点控制的266家排污企业。在试点的基础上,到2009年,江苏将再在太湖流域推进氨氮、总磷排污权有偿使用试点,建成太湖流域的市级水排污权交易市场,从2010年起,初步形成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排污权交易市场。

公共事业管理

2008221101200065

贾建

如何治理湘江和潇水的水污染

如何治理潇湘的水污染 黄棋 (食品质量与安全1001 201007003111) 摘要: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由于人类的活动或其他活动使我们赖以生存的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对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 关键词:潇湘水资源水污染污水处理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它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是农业的命脉。水是一种可以更新的自然资源,它可以通过复原更新和不断的循环利用。地球表面约有70%被海水覆盖,而淡水只占全球总水量的3%,其中淡水的77.2%以冰帽和冰川形式存在于极地和高山上,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且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如果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或不合理,就会造成水资源的危机。 水体受到人类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使水的感官性状、物理化学性能、化学成分、生物组成及底质情况产生了恶化,称为水污染。最突出的是由于人类的活动或其他活动产生了废水和废物,这些物质未经处理或未经很好地处理进入水体,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导致水体的质量下降,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按污染源释放的有害物种类可分为物理性(如热和放射性物质)污染源、化学性(无机物和有机物)污染源、生物性(如细菌、病毒)污染源。另外按污染源分布和排放特征可分为点污染、面污染和扩散污染源。 点污染源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一般都是集中从排污口排入水体;面污染源是相对点源而言,主要指农田灌溉形成的径流和地面水径流;扩散污染源是指随大气扩散的有毒、有害污染物通过重力沉降或降水过程污染水体的途径,如酸雨、黑雪等。 水质是指水和水中所含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性。水质指标是用于表示水中杂质的成分、种类和数量。水质指标项目繁多,按其性质一般可以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三大类 概述 湘江,英文为HsiangRiver,亦作Hsiang Chiang或Xiang Jiang。 中国湖南省的最大河流。为长江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兴安、灵川、灌阳、全州等县境内的海洋山,上游又称海洋河,在湖南省永州市市区与发源于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的潇水汇合,开始称湘江,向东流经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至湘阴县入洞庭湖後归长江。全长817公里,流域面积92,300平方公里。上游水急滩多,中下游水量丰富,水流平稳。干支流大部可通航,旧时是两湖与两广的重要交通运输线路。 湘水即湘江。长江中游南岸重要支流。干流全长856千米,流域面积9.46万平方千米,沿途接纳大小支流1300多条,主要支流有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蒸水、涟水等。多年平均入湖水量713亿立方米。湘江支流众多,部分支流水土流失较重。零陵以上为上游,流经山区,谷窄、流短、水急,雨期多暴雨,枯水期地下水补给占25%左右。永州至衡阳为中游,沿岸丘陵起伏,红层盆地错落其间,河宽250米~1000米,常年可通航15吨~200吨驳轮。衡阳以下进入下游,河宽500米~1000米,常年可通航15吨~300吨驳轮,沿河泥沙淤积,多边滩、心滩、沙洲。长沙以下为河口段,常年可通航50吨~500吨驳轮,多汊道和河成湖泊。河口冲积平原与资、沅、澧水的河口平原连成宽广的滨湖平原。湘江流域资源丰富,矿产以

农村污水治理典型工程案例成效分析与问题对策

·2162·节能环保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3月中 农村污水治理典型工程案例成效分析与问题对策 张 璇 (大连理工大学 116024)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决策,而在新农村建设中内容之一就是农村污水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自来水、卫生洁具、冲式厕所等等的普及,这些都是导致农村污水排放量增大的重要原因。为了了解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的基本情况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难点,文章将采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污水治理工程成效、存在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拟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的对污水治理进行方案设计。 【关键词】农村;污水治理;难点 0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所提出重要的一个决策,新农村建设是为了能够统筹城乡发展,推行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政策,力求解决三农问题。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如火如荼,针对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上,各地都相继的开展了农村污水治理工程。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农村污水治理工程还是存在着多种问题,因此只有充分的对现状进行了解,因地制宜,才能够与新农村建设的其他项目共同发展。 1农村污水基本特征 农村生活污水可分为黑水与灰水两大部分,黑水是指拥有高浓度混合的生活污水,例如冲式厕所的污水;灰水则是指厨房、洗浴或是管系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按照其特征划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污水量较小、排放系数低。农村居民在生活用水量上与城市居民比较更低,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城市居民用水量212L/d,农村为68L/d[1]。在排放上分为直接泼洒地上的无明渠排放方式与通过明渠排放至户外的有明渠排放方式。农村的排放系数一般是<0.5. ⑵成分复杂,生化性较强。农村生活污水中所含有的合成洗涤剂、病毒、细菌、寄生虫卵等等的含量较高,可生化性的可能性也较高[2]。 ⑶排放时间较为规律。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的时间都是比较固定的,在每天早中晚三个时间段是一个排放的高峰期。 ⑷来源较为广泛。新农村建设带动着农村经济与生活方法的发展,因此也导致农村生活污水在排放量上较多。在污水的排放来源上,主要包括家庭卫生设施、乡村旅游、禽畜喂养等等方面。 2余姚市污水治理工程案例 为了更为直观的对污水治理工程进行了解,文章将以05~06年的丽水市水阁街道四都村污水治理工程为例。此工程是按照1000人的规划,平均流量100m3d-1的规划,采用的方法是“三级厌氧生化处理+人工湿地/竹林灌溉”的工程[3]。污水治理工程的内容是包含了整座村庄北片的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净化设施以及尾水灌溉利用这三个部分。整个工程投资大约为150万元左右,在收集管网这一块占了80%。 在连续运行了两年的时间内,其运行效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其主要表现在:⑴降低了污水进入水库的污染物总量。丽水市水阁街道四都村为南明湖库区上游地带,污水进入水库后,因为污水本身中的氮、磷、细菌等等物质,会对水库中的水造成富营养化的情况,从而会影响水库的水质[4]。该工程的应用收集管网的净化处理系统,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污水对于水库造成的富营养化的情况,从而改善水库水质。 ⑵提升农村的环境卫生质量。在上庄村实施了该污水治理工程,由于工程中有着收集管网的工程项目,通过该项目对河道进行整治,并对垃圾进行收集处理。该种方式对全村的排水系统都进行了改善,从而达到实现了雨污分流的目的,对农村“脏、乱、散、差”等环境现象进行改变。 ⑶发展了农村生态效益。该工程中有污水净化设施以及尾水灌溉的项目,通过将污水净化,保留污水中的养分,将污水中包含的氮、磷作为营养成分对竹林进行灌溉,降低了化肥的使用量,提高了竹林与竹笋的产量。 3农村污水治理中存在的难题 在上文中提到的四都村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在运行的两年期间成效显著,但是在不少地方,农村污水治理工程还是存在着不少难题。 3.1管网与工艺设计不合理 就以浙江省瓯江流域龙泉、景宁一带农村污水治理工程中存在的管网与工艺设计不合理为例,这些农村在用水方面使用山泉水与河水的比例比较大,一些居民是将污水直接泼洒在地面上,一些居民则是将污水接入了雨水立管,但是该种设计则是大大的降低了污水的使用率与收集率。浙江省新农村污水治理因为缺乏设计规范与经验,选择的20多种工艺均不能够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B标准[5]。例如其中氮总量、磷总量不达标等,这对污水治理效果带来很大的影响。 3.2村庄规划滞后 虽然上庄村的污水治理工程得到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丽水市其他一些地处较为偏远的山区与经济并不发达的村庄,污水治理工程因为村庄规划滞后的缘故。导致污水处理设施在选址上就无法选择,污水治理工艺与方案也无法确定。就比如村庄的房屋较为陈旧、村庄内部有河流进行阻断,地形差等等情况,这些都无法让污水治理工程开展下去。 3.3农村自身环保意识不强 农村污水治理工程不单单是要求政府介入,这也是需要得到村民的帮助。但是治理工程的治理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技术等等方面,这就务必会涉及到征地、基础设施健身等方面。可是一些农村的村民只在乎自身土地、家庭收入,对于环境的优劣则并不在乎。认为污水治理工程是公共事业,因此自身没有环保素质,污水治理工程得不到支持,因此工作难以开展。 4解决对策 在上文简要的了解到了农村污水治理工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针对这几点问题拟定相应的处理方法。 ⑴需注重设施选型与建设。针对于管网与工艺设计不合理污水治理工程不佳的地区,在设计开发商首先可以选择占地较少以及容易维护的节能型的工艺,通过该种方式达到降低污水治理工程各项基础费用的目的。在选择工艺时,还需结合各地的实际运行的效果,在工艺上可选择同类型的,可方便统一有效管理。对于施工单位也有所考究,需选择经验丰富、资质高以及信誉好的单位,在源头上就做好治理工程的设计审核、施工监管等工作, ⑵整治规划。要在农村开展污水治理工作,首先需要对村庄进行整治规划,将其作为污水治理的前提基础。其次是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的方向,因地制宜,在整治规划中做好排水规划,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与管理模式,最终确定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模型。 ⑶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在上文了解到,污水治理工作并不是单方面的工作,而是需要双方配合才可完成的工程。因此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可采用多媒体向村民宣传环保公益、制作宣传标牌或是印刷宣传册等等方式。 5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是与我国新农村建设息息相关的,而新农村建设又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相互联系。着力处理好新农村建设的污水治理工程,坚持低投入、低成本、易管理的方针政策,将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带入到良性发展中,最终达到实现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华生,杨晓仙,陈宇辉等.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案例分析与难题破解[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0,23(2):74-78. [2]赵志军,方先金,戴前进等.农村污水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技术对策[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全国排水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2011:124-127. [3]王磊.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21):145-145,147. [4]高晓兰.常熟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调查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 [5]朱飞虹,张安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关键部位施工技术要点[J].中国沼气,2010,28(2):49-51.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分析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分析 摘要:目前,我国每年的废(污)水排放总量很大,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泊,部分湖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基本上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经影响到现代新农村的建设。因此,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一些技术与措施,期望能为农村污水治理分析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污水治理;人工湿地;土壤渗滤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的废(污)水排放总量已经达到了620亿吨,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泊,有近四分之一的湖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近60%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基本上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经影响到现代新农村的建设。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占有量仅2200 立方米,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并被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到1700至1800立方米,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污水治理任重而道远。 一、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和特点 (一)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 农村水环境是指分布在广大农村的河流、湖沼、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的总称。我国总计有乡镇45412个,村民委员会739980个,乡村户数23692.7万户,乡村人口达91960万人。农村人口分散,人口数量多,没有任何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设施,这使农村生活污染源成为影响水环境的重要因素。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80多亿吨,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居住环境,农村大部分地区河、湖等水体普遍受到污染,饮用水水质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直接危害农民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极易导致一些流行性疾病的发生与传播。据估算,农村环境问题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超过千亿元,我国农村环境与生态状况令人担忧。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能力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畜禽散养户的不断增多,大量畜禽粪便没有处理就直接排放,粪便污染逐年加重。有资料显示,养殖一头猪所产生的废水是一个人的7倍,而养殖一头牛则是22倍。这些有机物未经处理,渗入地下或进入地表水,使水环境中硝态氮、硬度和细菌总数超标,严重威胁着居民饮用水的安全。 (二)农村污水特点 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厨房炊事用水、沐浴、洗涤用水和冲洗厕所用水,这些用水分散,农村没有任何收集的设施,随着雨水的冲刷,随着地表流入河流、湖沼、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其中有机物含量大是其主要的特点。 1.水质特点。(1)农村村镇人口较少,分布广泛且分散,大部分没有污水排放管网;(2)农村生活污水浓度低,变化大;(3)不同时段的水质不同;(4)厕所排放的污水水质较差,但可进入化粪池用作肥料。 2.排放体制特征。农村生活污水一般呈粗放型排放。很多农村尚无完善的污水排放系统,污水沿道路边沟或路面排放至就近的水体。少部分地区具有完善的污水排放系统。农村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含量高,N、P含量增多。人们无意识的排放和雨水的冲刷,使大量的有机质和N、P等物质流入湖泊等水体,如果不加以处理利用,常常会引起富营养化,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 (一)污水处理技术路线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到农村地区财力状况薄弱、农民实际承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建议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建议 发表时间:2020-04-14T13:30:48.01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作者:谢亭亭[导读] 摘要:农村生活污水较之城市生活污水具有不同特点,其主要来源为餐厨废水、卫生清洁废水和厕所冲水等,污染组分较为固定,但水量水质不稳定。 湖南航天凯天水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1495 摘要:农村生活污水较之城市生活污水具有不同特点,其主要来源为餐厨废水、卫生清洁废水和厕所冲水等,污染组分较为固定,但水量水质不稳定。一方面,农村居民居住分散,人口基数大,绝大部分农村污水直排附近水体,是地表水及浅层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无法承担后续高成本的技术管理和维护支出,建设管网系统费效比低,难以规模化、集约化处置,导 致农村污水直排现象仍普遍存在。本文对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进行分析,阐述相关工作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建议 1生活污水的水量和水质现状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用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成直线上涨的趋势,在2004年农村人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1.74L/d,而到2015年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已达到121.96L/d。在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增加的背后体现的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从以旱厕为主的方式,转变成独立卫生间的使用的过程,生活污水的种类和数量都大大的进行着增加。在废水的处理和再利用的方面缺乏着统一的机制和利用的方式。工作的过程中冲厕水的有机物浓度高可以作为农田的灌溉用水,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利用的效率比较低。 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 2.1长效管理机制滞后 在我国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其运营与维护需要由政府占据主导地位,加以居民的配合以及第三方行业结构提供服务的模式。在建设方面,通常会由乡镇对所辖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建设进行统筹管理,并向县级主管单位提出计划,获得批准后再由村委会委托第三方行业机构进行设计与施工。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管理机制缺乏长效性,使得管理很容易出现混乱的情况,大部分设施出现无人管理的情况;且管理人员的技术性较差,难以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甚至还会出现二次污染的情况。 2.2资金难以保障 相关研究表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及利用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如分散处理方式,需要每人投入约500元,且年维护费每人仍需174元;集中式处理方式,需要每人投入约734元,且年维护费每人仍需263元。而当前国内大部分地区,省级财政对该项目的补助资金较为有限,若仅靠市县两级政府来保障,再加上设备开始运行后每年维护还需要费用支撑,资金压力较大。同时,近年来农民进城已成趋势,对于部分小乡镇而言,大量农村人口的涌入对其区域环境的负载能力也产生了挑战,使得当地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更为艰难。 2.3现有技术难以完全满足实际需求 当前,实现农村污水处理模式有三种,分别为:接入城镇污水管网、建设集中式小型污水处理厂和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虽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已在我国部分地区实施多年并取得一定成果,尤其是东部省份部分区域,因经济发达、温度适宜、农民生活水平较高,农村污水整治率已超过50%。但由于未能有效解决农村污水源散、面广、量大的特点,且技术、运行、维护水平有限,地区降雨量大且未能解决雨污分流等诸多因素,收集和处理效果受客观条件影响很大。 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议 3.1优化污水处理机制,解决不良隐患 ①各个乡镇需要贯彻落实好环保工作,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置的工艺水准,由此提高淡水资源的品质;②尽快地构建“建运一体”联动机制,由中标的单位负责项目规划、运行、养护等工作。以乡镇作为基本的单位,对各个散落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统一打包,标准化、规范化地进行推进,统一招标、统一构建、统一运营,统一养护,由此减少工程造价、管控期间的成本支出;③在污水处理站运行期间,相关的工作人员还需要灵活地应用信息化技术,构建范围甚广的智能监管平台,对已经建筑完成或者即将启用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数据予以智能集成、在线监督、实时检测;④农村生活污水处置的水平高低,最终会影响到所在地域的生态环境以及老百姓们的生活品质,因此,农村各级单位需要统一认知,要求各位村名全面意识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置的关键作用。各地农村环境和水质管理单位需要严格把控出水的标准规范,在处置技术手段、建运一体、严格监测等层面寻求实用性高的方法经验,在方法经验的基础之上,将可以做到出水标准“一级A”的有关工艺予以更深层次地规范化。不仅如此,还能够利用清理河道、防汛通道及绿化建设,有效地恢复河道水质的干净,以及创造多元化的生态景观,给生活污水设施的管理奠定重要的基础。 3.2推行一体化模式,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据调查反馈,部分农村地区目前还没有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在他们的观念中,生活污水是可以依靠天然环境自动处理的,不需要再花费额外的人力、资金去进行处理和建设。再有,由于当地政府的不重视,导致农村环境建设较为薄弱。针对这些现状,首先国家及地方政府应该改变原来的观念,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列入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标准,从而扩大资金投入,提高污水处理技术,加强环境基础设置的建设。同时据已有的实践表明,在农村环境基础建设过程中,将农村改厕与污水处理结合到一起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环境整改模式,将两个单独的环境建设变成一体化的模式,不仅能够帮助政府减少资金投入,还能够加快两个项目的整改进度,减轻基础部门的后续工作,进而推动农村环保建设。 3.3选择合理适用的污水处理工艺 3.3.1生物滤池工艺 生物滤池工艺技术指的是用滤料、池壁、池底通风系统组成的排水系统将污水中的微量元素进行降解的一项工艺,这种工艺可以进一步减少污水中的杂质对环境的伤害。采用各种技术对污水中的纤维元素进行生物技术改造,可以减少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增量,产生一些有益于生态环境的生物元素。但是改造后的母体微生物也会发生变异,造成内部模式形态和内壁黏附能力的下降。这种情况下,比较容易导致污水处理室出现堵塞的现象。如果发生堵塞,空气中的一些微量元素很难与微生物进行相互混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必须要提高填料之间的空隙,加大微生物的表面附着面积,稳定生物之间的平衡性。 3.3.2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

湘江水质污染调查

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湘江水质及污染状况调查报告(1桥——2桥河西段)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4)班 姓名:金颖、胡曦、王晚晚、邓紫琼、赖雨、 陈强、季磊、刘芳宏、刘颖 辅导老师:万大娟

目录 一、调查流程 (3) 二、湘江流域基本概况 (4) 三、湘江水质基本情况 (4) 1、20世纪90年代——2005年(“十一五”计划前 (4) 2、2006年至今 (5) 四、与湘江相关法律法规一览 (6) 五、湘江边排污口状况 (9) (1)湖南省2007-2013年治理湘江相关情况分析表 (12) (2)实地勘察排污口情况 (9) 六、湘江水污染原因分析 (15) 1. 工业企业排放污染物 (15) 2. 城市生活污水直排湘江 (15) 3.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15) 4. 取缔流动加油船舶 (16) 七、对防治湘江水污染的对策与建议 (16) 八、调研心得 (17) 九、实地勘察照片 (18)

关于湘江水质及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1桥——2桥河西段)(2013级城规班第二小组陈强、季磊、金颖、胡曦、王晚晚、邓紫琼、赖雨、刘芳宏、刘颖) 【摘要】:湘江总体水质在2 0世纪90年代开始呈恶化趋势,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污染和生活废水污染湘江的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不断加剧,镉米的大量出现等都反应了这点。近年来,湘江流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在污染综合防治方面得到强力推进。本报告就长沙岳麓区橘子洲大桥——银盆岭大桥河西段湘江水质问题及排污口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关键字】湘江水质、整治污染、法律法规 一、调查流程 调查时间:2015年4月24日 调查对象:湘江水质及沿江排污口 调查方式:上网查资料、实地走访、向居民咨询调查

农村污水治理现状及处理方案

农村污水治理现状及处理方案 摘要:农村污水治理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在实际项目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根据目前农村污水治理情况,分析了农村污水治理现状和治理难点,在农村 污水的处理模式、排水收集方式、处理工艺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农村污水治理;治理现状;技术方案 目前我国已经逐渐重视农村的人文环境建设,特别是对农村的污水治理,相 关部门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指导性意见,对建设美丽乡村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由于农村居住分散程度、环境差异、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原因,各地农村污水的水量、水质不尽相同,因此污水处理的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一、农村污水治理现状 1、现存问题 (1)厕所问题。在农村地区,由于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经济和自然条件等多种原因,家庭使用的厕所普遍比较简陋。简陋的厕所会污染环境,给人类带来 疾病。因此,需要对这些厕所进行改造或改建,在农村逐步普及无害化卫生厕所。 (2)管道问题。缺少科学合理规划,收集管网不完善,管网基础薄弱,污水无序排放; (3)管理、维护问题。现有污水处理措施维护管理不当,运行效果差,部分污水处理站无人维护,甚至污水站无法正常运行; (4)资金问题。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运营、管理、维护都需要有足够的资金,若缺少资金投入,治理措施将会滞后; (5)政策、思想问题。农村环境保护的相关机构不健全和不完善,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够强,导致农村污水治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定的障碍,如村民 不理解,甚至不配合,将会影响农户污水的接入,影响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2、治理难点 (1)村户居住分散,污水收集困难。有些村户居住较为分散,受地形条件影响,管网的工程量和施工难度都相当大。另外受农村环保意识、收费制度、政策 因素等影响,直接决定了污水收集率,进而影响污水站的运营。很多地方实施的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出现空运转都是由于管网铺设不到位导致的。 (2)技术力量薄弱,运行维护困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一般无专业人员维护,仅是兼职人员在进行简单操作,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达不到专业要求,造成系统 运行不正常或者设备损坏无人维修等情况,导致系统停运或闲置。 (3)水量变化大,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困难。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早晚比白天大,夜间排水量小,甚至可能断流,水量变化明显,污水处理设施连续稳定运行 有一定难度。 (4)一些村庄有自备井,未使用市政供水,因此存在排污收费困难的情况。 二、农村污水处理方案 1、农村污水水量分析 农村生活污水一般包括居民生活和学校、养老院、医院等公共设施产水的污水。根据相关设计规范并结合地区用水现状,并考虑农村污水收集及处理系统建 成后,农村用水设施进一步完善,用水量会小幅增加,居民生活用水平均定额可 暂定为:50~70 L/(人.d),污水排放系数取0.8~0.85。 2、进水水质

有关太湖水污染的调查报告

有关太湖水污染的调查报告 汉语1602班田浩然1150116208 太湖地处长江三角洲,横跨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流域面积达36000余平方公里,承载人口3000多万,所创GDP占长三角区域工业的60%以上,城市化水平51%,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太湖对周边地区居民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作用重大,且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航运便利。太湖流域水资源支撑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水资源保护措施却相对滞后,水环境明显恶化。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太湖水质的污染明显加重,表现为每10年左右下降一个级别。目前全流域70%的河湖受到污染,80%河流的水质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三类水标准,全湖水质达富营养化、局部重富营养化水平,导致流域的水质性水资源危机,直接影响到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保护太湖是个急需行动,有重大意义的课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我们当地的大学生群体也理应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为拥有美丽家园出一份薄力。 一、水质现况 2007年5月29日,太湖蓝藻爆发,周边地区水质急剧下降,水中含氧量剧低,鱼虾大量死亡,接着水体发黑发臭,居民生活用水受到严重的威胁。现在太湖污染物成分复杂,富营养化现象严重,农村河网水质劣于城市地区。中科院湖泊研究所化验分析表明,目前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不仅有西方发达国家水污染第一阶段出现的以WBQ、重金属为主的特征,更有西方国家主要由E、R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的第二阶段特点,还兼有西方国家水体以微量有毒有害有机物为特征的第三阶段的特点。太湖流域河流湖泊总体水质为Ⅳ、Ⅴ类水,劣Ⅴ类水质占检测总数的1/3多。近20a来,太湖水质恶化趋势明显,水质级别下降了两个等级,由原来的Ⅱ类水为主到现在的以Ⅳ类水为主;富营养化程度上升了1.5~2个等级,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以中营养和中富营养为主,上升到以富营养为主。地表水体呈现出由市区向郊区蔓延的趋势;大中城市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而农村地区污染依然十分严重,且有加剧的趋势。湖泊水质优于河道水质,区域差异比较明显。入湖河道(除望虞河)水质均差于太湖。总体上看,出湖河道的水质要优于

湘江水污染治理

1.关于湘江水污染 湘江跨越了湖南8 个地级市,流域集中了湖南省60%的人口、70%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湖南省最密集的人口聚居区和最重要的经济带。由于历史原因,湘江也承载了全省60%以上的污染,其中重金属污染尤为突出。20 世纪70 年代,湘江已列为中国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此后30 多年,湘江一直陷于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博弈中,徘徊在“制污”和“治污”的漩涡里。 湘江的污染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农业污水。 学者的相关研究:陈咏淑等认为湘江总体水质在上世纪90 年代呈恶化趋势,主要污染源为工业和生活废水污染;李颂等通过对株洲段的水质检测及污染源调查,认为湘江流域的主要污染源为工业废水;王秋衡等认为流域污染源主要为有色金属及化工企业所排含大量重金属元素,并建议改进现有生产工艺使生产废水达标排放。 工业污水 工业污水大多是城镇各类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长江中下游领域水污染规划年)》中数据显示,采、镉、总铬、铅、神等重金属元素占长江中下游排放比重过半,分别是55%、81.1%、46.8%、77.6%、70.6%。湘江沿岸的重金属排放情况也很糟糕,严重超标导致湘江流域各类生物数量急剧减少,农田无法耕种。 生活污水 近年来,湘江流域有机污染不断提高,根源来城镇生活污水、城镇生活垃圾的无节制排放。尽管湘江途径的几大地级市都己建有污水处理工厂,但大部分城镇的生活污水仍然是直接排进湘江,这不仅加重了水质污染,更是导致饮水水源段各类有机污染物如氮、磷等超标。根据湖南省环境监测站公布的环境监测质量月报,湘江流域个监测断面年月功能达标情况见表可见湘江流域的水污染仍然很严重。 农业污水 湘江流域的农业污水则主要是因为含有大量化肥及农药。每年施用农药4万t左右,化肥220万t左右,每年经雨水冲洗带入径流,辗转汇入湘江的农药、化肥量分别为700t 和2.2万t左右。由于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沿岸动物排泄物的直接排放加重了湘江的污染。尽管湖南省政府对湘江流域水环境的污染有了较高的认识和警觉,并积极着手治理,但治污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

农村污水处理案例

农村污水处理案例详解 “水十条”明确规定,农村污水治理需要防治畜禽养殖污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调整种植业结构与布局。但农村污水治理政策仍不完善,行业依然处于试点及案例推广阶段。下面为大家带来30个农村污水治理案例及。(包含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与乡镇污水处理) 案例一、安徽省农村污水处理项目 项目推荐企业:安徽华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当涂大公圩环境综合整治污水处理项目 参与环节:投资-运营 项目概况:“高效仿生水草污水处理平台”目前正应用于“全国百强县”当涂大公圩环境综合整治污水处理项目,含石桥、护河、塘南、乌溪等乡镇,项目于2015年10月开工建设,年底建成通水,污水站设计规模为每站每日800吨处理量。 处理工艺:“高效仿生水草污水处理平台”优化改进了主体工艺、工艺流程,提高了微生物载体性能,具有巨大的气液传质界面,采用仿生技术能够有效地形成不断自我更新的生物膜,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处理效率,减少了耗能,凸显了该平台的优势。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案例二:安徽中泰创展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天柱山茶庄污水处理项目 参与环节:工程总包 项目概况:本项目为天柱山茶庄配套,项目位置位于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景区境内。处理能力400t/d。有效解决了茶庄生活污水处理,使美丽的天柱山景区环保设施更齐全、完善,使旅游环境更加洁净,并且进一步提高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处理工艺:传统A2O+MBR+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改良,主体为厌氧+强化反硝化池+硝化曝气池+MBR膜池,在硝化曝气池不仅保证有机污染物的生化效果,还充分保证凯氏氮的硝化效率,后大流量回流到反硝化,在反硝化菌的生化协同作用去降低污水总氮,同时在硝化池、MBR膜池保证BOD5、NH3-N、TP的去除率。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的调查和对策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的调查和对策研究 近年来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据相关统计,预计到2020年中国农村污水排放量达到270亿吨。有关专家曾做过测试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一天的粪便可使5吨水不能饮用而要把这5吨水净化成可饮用水需要10至12元。那么要处理270亿吨的污水需要投入多少的资金呢?那将是一个惊人的数目,环保是全社会的事情,不仅城市要注重环保农村也要注重环保。 由于目前大多数农村都没有排道和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率低大部分生活污水都随意排放直接进入河流或排出室外空地后任意渗入地下少部分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渗入地下严重污染河水。所以生活污水已成为目前农村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使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使农村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农村环境状况令人担忧。 因此搞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会直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分析

(一)农村生活污水的来源。 生活污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排出的水它是从住户、公共设施和工厂的厨房、卫生间、浴室及洗衣房和酒楼等生活设施中排出的水。通过访问农民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农民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洗刷、排泄、生活垃圾随意丢放、家庭养殖禽畜粪便排放、雨水冲刷等。这些污染物来源可以作如下分类:一是农民日常生活排放的生活污水;二是家庭式养殖禽畜产生的污水;三是雨水冲刷产生的污水主要指雨水冲刷地面的垃圾、污物所形成的污水。 (二)农村污水处理现状。 农民日常生活污水处理率较低,放任自流排放随意性大。农村日常生活污水、禽畜粪便和禽畜养殖废水基本没做任何处理,除一些家庭的化粪池外就通过简单的排水通道排放到附近的水沟或河道,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造成河流、水塘污染,影响村民居住环境潜在威胁农民的身体健康。 (三)导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的原因。 有以下几方几方面:一是大部分村民环保意识薄弱,对生活污水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二是农村村庄缺乏规划,污水分布较分散,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强,防治十分困难,管网收集系统不健全,粗放型排放,基本没有污水处理设施;三是村镇经济力量较为薄弱政府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投入较少,使得农村缺乏污水处理系统而导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低;四是乡村的环境保护机

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建议的探究

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建议的探究 来源:建筑建材装饰 摘要: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城市的建设逐渐深入,在建设的过程中及城市正常运转时会产生各种类型的污水,污水处理厂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分析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现状的基础上,简要概括介绍了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现有收集方法和处理技术方法,分析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存在法律制度、认知意识、资金投入和日常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建议 前言 对于污水的治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在实践中的治理活动中需要管理人员全盘把握各项因素,包括污水处理厂的性质、规模、特点、环境条件等,综合把握,并兼顾经济效益,合理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控制治理成本,提高除臭效率,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保护环境并提高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1我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及收集方法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经过调查,农村生活污水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洗浴、厨房以及冲厕等,其污水组分、数量以及污染物浓度与农民的经济水平、生活环境、用水量等因素有关。通常而言,农村生活污水水质相对简单、水量排放不规则、有机物含量较高,但生化处理效果较好、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较低。 2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 2.1当前国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分类 和城市相比,因为农村的社会组织结构、生活水平、经济水平与生活习性等方面的不同,水质、水量、处理设施选择及建设规模等均有较大差别,应在处理工艺、工程建设投资和运行管理模式等方面因地制宜。当前,较为成熟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有:地下好氧处理池技术、地下厌氧处理池及人工湿地技术、生物稳定塘技术、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以及无动力、分散式厌氧沼气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等。 地下好氧处理池技术是将经化粪池预处理的粪便污水,与其他预处理过的污水一起经位于地下的好氧处理池多单元协作处理达标排放。 地下厌氧处理池及人工湿地技术是有机污染物先经地下厌氧处理、再经人工湿地进一步降解,最终达标排放的处理技术。

[生活污水,农村]农村生活污水分析及治理

农村生活污水分析及治理 【摘要】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环保意识的淡薄,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导致了大量的饮用水源地受到破坏。这就给农村居住的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而,对农村生活污水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及提出治理的各种方案及途径,对于农村水环境的改善、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主张推行农业循环经济,积极调整农业发展模式,进而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新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模式;处理系统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许多辉煌的业绩。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暴露的也越来越明显,生态破坏及其严重,严重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活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环保意识的淡薄,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导致了大量的饮用水源地受到破坏。这就给农村居住的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而,对农村生活污水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及提出治理的各种方案及途径,对于农村水环境的改善、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通过分析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特点及生活污水的来源,重点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对策。科技论文。 1.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农村水环境是指分布在广大农村的河流、湖沼、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的总称。水环境既是农村大地的脉管系统,对雨洪早涝起着调节作用,又是农业生产的生命之源。因此,保护好农村水环境是保障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由于人们对水资源保护意识的缺乏,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出现了农村生活水源地水质变坏,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对策 前文已对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进行了一番分析及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问题的严峻性。在很大程度上,农村生活污水能够直接反映农村水环境状况的好坏。因此,提出一个合理的、科学的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对策对于改善农村水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1技术方面的对策 2.1.1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技术适用于土地比较多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该技术的核心要点就是首先运用模拟工程的手段建造与自然湿地系统想类似的构造物,这些构造物可以使碎石或是沙子,然后将这些构造物的空隙中种植一些对污水处理效果好、生长周期长、抗涝性强、具有欣赏及经济价值的植物,如芦苇、水花生等。 农村生活污水中,一般有机污染物含量比较高,而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可以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所谓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利用化学或者物理的手段,将游离的细胞或酶定位于限

湖南省湘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

总论 规划背景 湘江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支流之一,它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山西麓的海洋坪,自西向东北蜿蜒而下,斜贯湖南省境,从湘阴县芦林潭入洞庭湖。湘江干流在湖南省 内全长670km,沿途接纳了大小支流2157条,集雨面积8.51万km2,多年平均入湖水量 624亿m3,是洞庭湖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产水最多的河流。湖南省也因有湘江而简称“湘”。 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是湖南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湘江流域也是湖南省 最发达的区域,流域面积占全省的40.3%,跨永州、郴州、衡阳、娄底、株洲、湘潭、长沙、岳阳8个地市,流域内城镇密集、人口众多、工业集中。2008年末,流域内人口4069万人、GDP5738.88亿元、工业增加值1995.7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9.5%、75.2%、76.4%。 湘江水域集饮用、灌溉、渔业、航运、工业用水、纳污等多功能于一体,是湘江流域 居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的保障。目前,沿湘江共设有110余个集中式饮用水取水口,约2000万人以湘江水体作为直接饮用水源;沿湘江2000万亩耕地以湘江为直接灌溉水源;沿湘江自永州苹岛至岳阳城陵矶已全部成为航道,其中湘江苹岛至衡阳278km航段为IV级标准,衡阳至城陵矶439km航段为III级标准。 湘江流域的自然资源丰富,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为对象的资源产业(资源生产和资源 初加工产业)成为湘江流域产业的主体和主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造就了湘江流域众多的 资源型产业,并进而形成许多的资源型城镇。目前,湘江流域云集了电力、治金、化工、 煤碳、建材、纺织、食品、造纸等工业,这类工业的成长发展过程就是资源型城镇的形成 过程,同样也是不断消耗自然资源并使景观生态不断受到侵袭和损害的过程。因此,湘江 流域的自然资源禀赋造成了流域的产业结构具有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及生态环境受到 破坏的基本特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湘江流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主要 表现为流域陆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干扰与破坏,森林资源锐减,水土流失加剧、局部地质 灾害频现;水生生态环境脆弱而退化、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水生生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湘江水体水质受到重金属、有机物和微生物等的复合污染,水体中汞、镉、氨氮、石油类、总氮以及粪大肠菌群在沿线均有超标,而在衡阳松柏河、株洲霞湾港等江段重金属更是超 标严重,湘江流域的总体水环境质量在逐年下降。同时,受全球气候变暖、三峡工程建设 等综合因素影响,湘江水位近年枯水频率增多,湘江长沙站水位枯水位连创历史新低,沿 江城市的供水、航运交通、工农业生产等均受到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湘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治理,多年来已做了大量的流域生态 治理工作。为彻底改善湘江流域生态环境,促进湘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人 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健康安全,省委、省政府决心结合国务院批准的《长株潭城市群全国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区》建设要求,系统性的进行全流域生态环境 综合整治,并通过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对资源型产业和资源型城镇进行改造 和变革,还湘江流域青山绿水。

我国农村和村镇污水处理现状分析

SPECIAL TOPIC 专题 目前,农村和村镇水污染情 况十分严重,主要体现在污染面广、总量大、个体小、水质差异大、排放无规律等方面;此外,农村经济基础差、运行管理技术力量薄弱,这也使农村污水处理在实际运行中相对困难。近日,《水工业市场》杂志就农村和村镇污水处理技术与目前应用情况等问题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北方研究中心的陈梅雪、郭雪松博士及北京安力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施亮博士进行了讨论。 水工业市场:请谈谈当前我国农村与村镇污水处理现状及其主要成因是什么? 郭雪松:不久前,环保部和 住建部调查显示: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比例越来越大,就污染量而言,农村生活污水的比重达到50%左右。城市的污水处理率逐年上升,而农村近几十年在污水处理方面的进展较慢。在城市污水处理率越来越高的时候,农村污水在整个水环境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农村污水处理确实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农村污水的成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农村生活习惯的改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一种农业生活方式,粪便大部分都回用于农田。而近几年城市化和农村习惯的改变(如化肥的广泛使用),造成粪便无法资源化。第二,过去农村多使用旱厕,尿液和粪便 的量很小,而现在大多使用水冲厕所等卫生厕所,一般冲一次厕所要用水4-8升左右,造成农村生活污水的总量急剧上升,也使污染面迅速扩大。第三,农村的集中化发展。以前农村村民都是分散居住,现在大多建立集中村,使分散的污水大量积聚在一起,给村周边的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水工业市场:与城市水污染相比,农村污水处理有怎样的特点?针对其特点农村污水处理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郭雪松:调查发现,很多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实际运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表明在农村沿用城市污水处理的模式并不是很适 我国农村和村镇污水处理现状分析 文 / 赵旭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北方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农村中心”) 是开放型学术研究与咨询、培训机构,其宗旨是集结全国的科技力量,开展农村污染控制技术以及相关管理与政策研究,为农村污水治理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及行政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农村中心依托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借助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区域与城市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平台,拥有高水平的研究团队以及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与研究条件。 陈梅雪,博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北方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参加相关标准及处理技术评估工作等,参与住建部“村庄污水处理技术规程”编制等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