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污染治理案例
我国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太湖案例

我国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太湖案例我国的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难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些地方,为了增加GDP 和财政收入,一些企业和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疏于管理,这导致了许多生态和环境问题的出现。
但是,在早年的太湖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实践中,改善和保护环境与促进经济发展之间是可以取得平衡的。
太湖,是我国华东地区最大的淡水湖,它流经江苏、浙江两省,支持着当地的渔业、旅游业和水利工程。
在2000 年左右,太湖周边地区的GDP 高速增长,许多企业和政府忽略了对太湖周边的环境保护,大量污染物排放和荒地开发,污染了太湖水源,导致太湖水质迅速恶化。
水质指数一度降至IV 类,几乎已经不能服人类饮用和农业用水。
当地政府及时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制定了太湖治理的三期实施方案:第一期是为治理太湖周边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建立了污水收集和处理的系统;第二期是引进高新技术和管理,建立太湖周边企业和政府的环境保护机制,并且鼓励企业采用新型、清洁型生产技术,引导产业的转型升级;第三期,则加强太湖保护和管理,完善环境监测和预警机制,创办太湖环保科研基地和太湖保护志愿者联盟,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可以说,太湖治理的三期方案分别针对不同的问题,形成了多重维度进行整体治理。
如今,太湖地区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变化,水环境指标大幅提升,良好和优良水质占比大于80%,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可以实现平衡的,只要加强行业管理,引导产业升级,加强宣传教育和全民参与,就能实现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然而,还有许多流域和地区的环境问题需要得到监管和治理。
因此,我们需要有更加精细化的流域治理和管理手段,加强行业管理和地方政府监管,重视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向着清洁和绿色发展,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模式。
我们也需要看到,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球发展问题,需要全球合作和治理。
加强水污染防治 促进科学发展——太湖蓝藻事件的警示

制这些污染物长期以来并未引起人们 的重视 。无
・
2 ・ 0
维普资讯
发 展 思 考
重 庆 经 济 2 0 ・ 077
19 吨 ;垃 圾处理 场 1 座 , 日处 理 能力 7 6 吨 ; 7万 9 65 正在 建设 的城 市生 活 污水 处理 厂 1座 ,垃 圾 处理 5
维普资讯
重 庆 经 济 2 0 ・ 077
发 展 思 考 Βιβλιοθήκη 加强水污染防治 促进科学发展
太湖蓝 藻事件 的警示
口 沈晓钟 丁 地 李茂涛
今 年 人 夏 以来 ,因 太 湖 富 营 养 化 加 剧 、气 候 异 常 、水 位偏 低等 诸 多 因素 ,导致 江 苏省 无锡 市 区域 内太 湖蓝 藻提 前 暴发 ,无 锡 市饮 用水 源 大 面积 污染 ,自来 水供 应 几近瘫 痪 。客观 分析 ,此 次 太 湖突发性 生 态灾 害 ,是 天灾 更 是人 祸 ,整 个
三 峡 库 区移 民 迁 建 以 来 ,重 庆 市 加 强 了 三 峡 库 区生 态环 境 保 护 工作 ,启 动 实施 了水 环 境 、 地 质 灾害 两个 专项 治理 工 程和 库周 绿 化带 建设 工 程 ,基 本遏 制 了生态 环 境进 一 步 恶化 趋势 。按 照 国 家 批 准 的 《 峡 库 区及 其 上 游 水 污 染 防 治 规 三 划》,过 去 五 年 我 们 突 出 了城 市 生 活 污 染 治 理 , 已经建 成城 市 生活 污水 处理 厂 3座 ,日处 理能 力 3
咨询报 告 》 (07 1 ,三 峡库 区及 其 上游 水 20 年 月)
污染可 分 为城镇 生 活 污染 、工 业排 放 污染 、农 村
场 1座 , ̄2 0年 全 市4个 区县城 都 将有 生 活污 5 U0 8 0
中国十大污水事件

中国十大污水事件1. 太湖蓝藻事件太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也是上海、江苏等地重要的供水来源。
然而,由于大量工业和农业废水的排放,太湖水质长期遭受污染。
在2007年,太湖爆发了大规模蓝藻事件,致使数百万人的供水遭到威胁。
这一事件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促使政府采取行动加强太湖的环境保护。
2. 海河黑臭事件海河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流经北京及周边地区。
由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和大量的废水排放,海河的水质问题日益严重,出现了“黑臭”现象。
黑臭水体不仅影响居民用水,还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近年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投入大量资金治理海河黑臭问题。
3. 三峡大坝水污染三峡大坝是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但其建设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由于大坝拦截了长江上游的水流,河道断流导致了水体污染问题。
大量的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农村污水被蓄积在坝湖中,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
4. 北京地下水污染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的发展,北京地下水面临严重的污染问题。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用水中的农药和化肥等物质,都对地下水质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防止和治理地下水污染,但问题仍然存在。
5. 黄河重金属污染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
然而,由于大量工业废水的排放,黄河长期面临着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重金属对水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治理黄河重金属污染,但是问题的解决依然困难。
6. 南水北调中线水污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中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旨在解决北方地区的供水问题。
然而,由于中线工程的建设和运营,一些水源地的水质出现了严重污染。
尤其是一些城市的工业废水直接进入南水北调渠道,对水质造成了巨大破坏。
7. 长江污染事件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源之一。
然而,由于大量的农业和工业废水排放,长江的水质问题越来越严重。
从一些城市的供水问题到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长江的污染事件层出不穷。
国内湖泊修复案例

国内湖泊修复案例一、前言湖泊是自然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水体,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如调节气候、维持水文循环、保持地表水质量等。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等多种原因,我国许多湖泊出现了严重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
为了保护湖泊生态系统,许多地方政府采取了湖泊修复措施。
二、案例分析1.苏州太湖修复苏州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也是我国东部地区最大的淡水资源之一。
但由于长期受到污染和过度开发等因素的影响,太湖出现了严重的蓝藻爆发和富营养化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苏州市政府于2007年启动了太湖治理工程。
该工程主要包括: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清淤绿化、禁渔禁捕等措施。
其中最关键的是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将城市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后再排放到太湖中。
经过多年的努力,苏州太湖已经实现了水质的恢复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目前,太湖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和休闲娱乐场所。
2.南昌湿地公园修复南昌湿地公园是江西省首个大型城市湿地公园,也是南昌市重要的生态景观。
但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等多种原因,该湿地公园出现了严重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
为了保护该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南昌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修复。
主要包括:清淤疏浚、植被恢复、水质治理等措施。
其中最关键的是水质治理,通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加强对周边农村污染源的管理,保证了湿地公园水质的稳定。
经过多年的努力,南昌湿地公园已经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景观的改善。
目前,该公园已成为南昌市民休闲娱乐和生态旅游的重要场所。
3.武汉东湖修复武汉东湖是中国三大城市内湖之一,也是武汉市的重要水资源。
但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东湖出现了严重的蓝藻爆发和富营养化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武汉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修复。
主要包括: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清淤绿化、禁渔禁捕等措施。
其中最关键的是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将城市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后再排放到东湖中。
经过多年的努力,武汉东湖已经实现了水质的恢复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某一环境污染事件(太湖)

对立与统一
概念 废弃物
原 因
水 污 染
预防
对 策
治理
自净能力
管理 危害
(2010·福建)40.(C)(15分)苏州河是 上海的一条城市内河(贯穿城区的河流),其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 化,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图16示意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质污 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烟波浩渺之间, 烟波浩渺之间, 群岛沉浮, 群岛沉浮,渔帆 点点,鸥鸟飞翔, 点点,鸥鸟飞翔, 风光无限… 风光无限
•
2006年 2006年7月,太湖湖区暴发大面积蓝藻。水样透明度 太湖湖区暴发大面积蓝藻。 岸边的湖水像浓浓的绿色油漆, 为“零”,岸边的湖水像浓浓的绿色油漆,犹如铺上了一 块宽约数十米的绿地毯。 块宽约数十米的绿地毯。
太湖
苏州
上海
浦东
西 部 沿 岸 区 ( IV) (
湖 心区 ( III)
东 部沿 岸区 ( Ⅱ) 东 太湖 ( Ⅱ)
南 部沿 岸区(Ⅱ )
太浦闸 出水至 上海
2005 太 湖水 质状 况分 布图
图7
(2011海南卷 云南丽江古城“城依水存,水随城在”, 海南卷)云南丽江古城 城依水存,水随城在” 海南卷 云南丽江古城“ 1997年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游客剧增。据2005年监测, 游客剧增。 年监测, 年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游客剧增 年监测 河流流经古城前后,水质由优变为较重污染。 河流流经古城前后,水质由优变为较重污染。 据资料分析丽江古城河水污染的原因, 据资料分析丽江古城河水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河水污染的建议 (10分)。 分 原因:游客剧增,旅游(服务 业迅速发展,生活污水量猛增且 原因:游客剧增,旅游 服务)业迅速发展, 服务 业迅速发展 (未经处理、不达标 排入河中。(4分) 未经处理、 排入河中。 分 未经处理 不达标)排入河中 建议:合理控制进入古城的游客量,将游客接待转向新城区, 建议:合理控制进入古城的游客量,将游客接待转向新城区,逐 渐实现古城“外住内游” 严格执行污水达标排放, 渐实现古城“外住内游”;(2分)严格执行污水达标排放,控制生 分 严格执行污水达标排放 活污水直接向河中排放,兴建污水排放管网;(2分)兴建污水处理 活污水直接向河中排放,兴建污水排放管网; 分 兴建污水处理 设施,提高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分 设施,提高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2分
典型河湖治理经验及对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启示

2023-11-07
目录
• 引言 • 典型河湖治理案例 • 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现状及挑战 • 典型河湖治理经验对长江流域生
态保护的启示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当前水环境面临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 安全问题日益严重,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04
典型河湖治理经验对长江 流域生态保护的启示
加强水环境监测与预警体系建设
总结词
预防性、及时性、全面性。
详细描述
建立完善的水环境监测网络,对水体水质、水生生物、水环境状况等进行实时监 测,及时掌握水环境状况,为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提供依据。同时,建立预 警体系,对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及时预警,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强化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政策措施
总结词
政策引导、公众参与、科技创新。
VS
详细描述
制定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相关政策,明确水 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的原则和标 准。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 水资源保护意识。鼓励和支持水资源保护 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的水资源管理技术。
加强跨区域合作与协调管理
总结词
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统筹规划。
长江流域生态保护面临的挑战
环境污染问题
长江流域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 问题,如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给生态保护带来巨大挑战。
生态退化问题
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综合 影响,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受到 严重破坏,生态退化问题突出, 给生态保护带来巨大挑战。
管理体制问题
长江流域的管理体制存在一些问题 ,如多头管理、缺乏协调机制等, 给生态保护带来巨大挑战。
水污染案例分析..

水污染的事例及治理措施一、关于无锡水污染的案例事件概述:2007年5月29日江苏省无锡市城区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市民纷纷抢购纯净水和面包。
而自来水公司已经采取了所有能够使用的过滤和净化手段,几乎不计成本,但还是难以从根本上除掉臭味。
污染原因:由于前几年江苏省发文要求无锡市禁止开采地下水,无锡居民的生活用水全部来自太湖。
蓝藻每年都会暴发,但这次规模最大,对自来水供应的影响也最严重。
入夏以来,无锡市区域内的太湖水位出现50年以来最低水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诸多因素导致蓝藻提前暴发,影响了自来水水源地水质。
根据专家的意见,这次沙渚水源地水质异常,主要是水中含有的蓝藻死亡腐烂,快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水体缺氧性腐变,再加上太湖水位下降导致取水口太湖底泥上泛,从而使水体产生异味。
据专家介绍,从太湖来讲,水中的营养性物质氮、磷的含量较高,这为藻类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创造了有利的内部条件,今年以来,气温偏高,水位较低,藻类便大量繁殖,再加上它有随风向、湖流漂移的特性,因此,气温偏高是“蓝藻疯长的主要原因”。
无锡梅梁湖水域较易发生藻类集聚现象,集聚后,藻类会逐渐死亡,导致水体产生臭味。
而且,对于太湖蓝藻接下来的走势和监测数据显示,以及之后几个月气温升高,太湖蓝藻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应对措施1、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根本上控制污染源,在环太湖流域淘汰污染企业,加快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要求市自来水总公司全力以赴,不计成本采取技术措施强化处理,提高自来水出厂水质。
2、严格保护饮用水源,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严历打击危害饮用水源安全的环境违法行为,坚决拆除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
3、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力度。
4、尽快建立有权威的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对于管理太湖这样的跨行政区域的河流可以设立一个统一的河流管理机构,订立对各方都有约束力的管理办法。
5、水质监测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加大监测力度,24小时值班,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蓝藻的打捞力度;商贸部门要组织好净水采购,力保市场供应和稳定。
太湖蓝藻水污染事

对环境及人群的影响
1.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 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 ,影 响水质,使水源受污染。
5、国家环保总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修改 太湖流域的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 实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组织江苏、浙江、 上海两省一市,会同水利、建设、环保等部门编制《太 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江苏省政府与南京、苏州、 无锡、常州、镇江市政府签订了治污减排责任状,讨论
投 放 鲢 鱼
3、江苏省太湖渔管委和无锡市滨湖区渔种管理站组织 了10万公斤约200万尾花、自鲢鱼种在西太湖的梅梁 湖投放,利用“生物链”治理西太湖上游无锡等地的 水域蓝藻污染。 4、无锡市政府通过兴建水利工程,建立经常的调水机 制,让太湖水流动起来。在未来几年将实施清水渔业、 生态植物种植、工厂和居民搬迁等工程,加强饮用水 源地保护和生态修复。
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 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 大障碍。据世界权威机构调查,在发展中国家,各 类疾病有8%是因为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每 年因饮用不卫生水至号杀手 。
1.强化对饮用水源取水口的保护 有关部门要划定水源区,在区内设置告示牌并加强 取水口的绿化工作。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从根 本杜绝污染,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的
法。无锡山水、苏州园林、
太
吴县洞庭东山和西山、宜兴 洞天世界都是太湖地区的著
湖长 名旅游胜地。太湖地处江南 中心,河网调蓄量大,水网位的比较稳定,利于灌溉和 三 航运。太湖流域总面积36500平方公里,人口34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湖水污染治理政策
政策出台背景:
太湖流域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涵盖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等大中城市,全国GDP的1/8至1/7是太湖流域创造的。
然而辉煌的背后,有必要再看一看,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太湖流域的饮用水源地水质以Ⅱ类、Ⅲ类为主,有32%的水体水质不能达到饮用水要求。
其中,局部地方的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劣于Ⅳ类水体。
2007年5月29日起,太湖蓝藻集中暴发,周边地区水质急剧下降,鱼虾大量死亡,居民生活饮用水受到威胁。
5月28日晚上8时左右,无锡市南泉水源厂的工人发现水溶解氧含量下降明显,到了当晚11时,水溶解氧含量有所恢复。
29日凌晨1时左右,水溶解氧含量急剧下降,水体发黑、发臭。
无锡市城市供水水质污染事件由此拉开序幕。
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无锡市自来水总公司党委书记袁松仍然是心有余悸。
“站在原水取水口的岸上就能看到一个黑团在水面上飘来飘去,一会子被风吹成一个个小团,过了一会子又聚合在一起。
”水华厚达5米,覆盖水域面积十多公里,挟带着浓烈的腥臭味汹涌而来。
无锡市自来水总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意识到,他们面临着的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水源厂和制水厂立即启动应急措施,添加高锰酸钾、活性炭等净水药剂。
但在如此大规模的蓝藻团面前,常规处理工艺只能保证水质各项指标符合卫生标准,输往百姓家中的自来水始终无法祛除臭味。
此时,有人建议停止供水。
“我们经过慎重考虑,认为停水势必会引起更大的恐慌,这无论对政府还是对群众,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绝不能停水!”袁书记这样对记者说道。
因此,无锡市在继续进行除藻处理的同时,紧急向省建设厅和建设部寻求援助。
5月31日,建设部专家组抵达无锡,直奔现场,与无锡市研究会商应对方案。
从太湖取水口到制水厂10多公里长的输水管线引起了专家组的注意。
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教授张晓健大胆提出改变水处理流程,改为在取水口投放大量的高锰酸钾氧化剂,利用两个多小时的输水过程氧化掉大部分致臭物质;在制水厂投放粉末活性炭,吸附剩余的致臭物质,同时还原残留的氧化剂。
经历了17个小时的反复实验,6月1日上午7时40分,出厂水的臭味被成功祛除,原
本恶臭的自来水逐渐变成了无色无味的清洁水。
无锡市政府立即组织市政公用局、市房管局将消火栓和屋顶水箱及水库中的水清空,确保管网中不留陈水。
6月5日下午5时,江苏省和无锡市两级疾控中心发布水质监测报告:出厂水、末梢水的水质均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
至此,无锡市水危机得到化解,城市供水完全恢复正常。
政策制定过程:
无锡市水危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级领导对此高度重视。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出重要批示:“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开展多年,但未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太湖水污染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要认真调查分析水污染的原因,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研究提出具体的治理方案和措施。
”曾培炎出席了国务院在无锡召开的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座谈会。
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省长梁保华多次亲临无锡,要求按照国务院要求,做好太湖流域城镇供水安全及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工作。
经历了危机折磨的无锡人更加深切的认识到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意义。
无锡市提出目标,确保201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20%,确保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费用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3%以上。
为此,无锡市推出了一系列治污新政。
其中保护水源的“6699行动”最为令人关注,这包括六大应急对策、六大工作机制、九大清源工程、九大治污措施。
无锡市副市长刘鸿志说,环保是重大的民生课题,要实行企业“环保公开忏悔和承诺”制度,建立环保末位淘汰机制,探索建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付费”的排污权市场交易机制,江苏太湖地区排污权有偿使用方案正式确定。
政策内容:
江苏省出台《江苏省出台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排污单位排放指标申购管理办法》和《关于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的通知》,从2007年7月1日起调整我省的污水排污费征收标准,由0.7元/污染当量,提高到0.9元/污染当量,并明确将根据年度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和企业承受能力,择机分步调整到目标值1.4元/污染当量。
对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且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不征收污水排污费;对排放污水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标准的排污者,在缴纳污水处理费的同时,还应缴纳污水超标排污费。
政策结果:
2008年起太湖地区企业告别排污资格无偿获得的历史,开始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政策。
此次试点范围为太湖流域内的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及镇江的句容、丹阳和南京的高淳县。
按照拟定办法,江苏省从今年起,首先在太湖流域开展化学需氧量(COD)排污权有偿使用试点,目前已核定出了排污企业购COD排污权的初始价格:化工企业每公斤COD定价为105元,印染企业为52元,造纸企业为18元,酿造企业为23元,其他企业为45元。
这一“价格单”对太湖流域的排污企业是个硬约束。
据了解,试点对象选择重点控制的266家排污企业。
在试点的基础上,到2009年,江苏将再在太湖流域推进氨氮、总磷排污权有偿使用试点,建成太湖流域的市级水排污权交易市场,从2010年起,初步形成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排污权交易市场。
公共事业管理
2008221101200065
贾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