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儿童少年卫生学.ppt

儿童少年卫生学.ppt
不同点
儿童少年卫生学
学校卫生学
研究对象相同:中小学生 研究内容一致:涉及生长发育、影响因素、心理行为发展和
卫生、儿童少年常见病与伤害、营造良好的 学校环境、健康教育等领域
共同的核心任务:向青少年提供教育、保健、医疗服务
有鲜明的医学背景
预防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的有 机结合
主要任务:是研究和教学, 指导基层学校卫生工作,包括各 为学校卫生学提供科学依据 种保健服务、进行检测监督
校卫生工作
绪论
六、我国儿童少年卫生学发展概况
1951-1959年: 学科初建、学习苏联。
学校卫生学
1959-1966年: 学科更名,教材、科研结硕果 。
1960年,将“学校卫生学”更名为“儿童少年卫生学”
1966-1978年: 因“文化大革命”停止业务活动。 1978以后:
儿少卫生工作机构相继恢复,人才培养落实处,科学研究 百花争艳。
在目的、内容上尽量符合学 “拿来主义” 校实际需要;
绪论
四、儿少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生长发育 2.疾病防治 3.心理卫生 4.教育过程卫生 5.学校健康教育 6.学校建筑设备卫生 7.学校卫生监督
五、儿少卫生学的学习技能和方法
掌握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 熟悉自身领域需求特点,灵活运用各
种知识技能 熟悉法律、法规,依法从事儿少/ 学
儿童少年卫生学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绪论
绪论 (Introduction )
绪论
一、儿童少年卫生学概念
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简称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 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

儿童心理发展与心理卫生辅导 PPT课件

儿童心理发展与心理卫生辅导 PPT课件
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由于小学生的自我认知 和自我调节能力还比较差, 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主要还是靠成人来实施。对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在 策略上大体分为两个方面, 即认知策略和行为策略。
心理健康维护的两个方面:
1.认知策略
内部言语控制法 信念重建法
2.行为策略
兴趣减退不想练琴,父亲便以体罚进行“矫正”,甚至认为
“此招甚灵,一行就管用”。长此以往,孩子的专长培养见
一些成效,基础课学习却受到很大影响。语文成绩平平,数
学考试多次不及格。孩子上课时好发困,做作业时也常趴在
桌上打盹儿,整天有气无力的样子,体质较差。母亲为此而
感到担忧。
Is it right?
Wrong!
名文艺工作者,母亲是一名普通职员。家里的经济状况较好。
早在上学之前,父亲就为孩子选定了专长培养教师,想让孩
子长大后成为一名钢琴演奏家。上学后孩子的专长培养有增
无减。每星期对孩子进行钢琴个别辅导3—4次.有时为了
完成训练计划,孩子要弹琴弹到晚上11点钟,第二天早上
照常上课。弹琴过程中,如果孩子弹累了好出差错,或者因

行社自学情智
为会我习绪力
习适认适稳发
惯应知应定展性的性性水客来自平观化


return
智力发展水平:
虽然智力发展优秀者并不一定拥有健康的心理,但如果 智力发展水平低下,那将毫无心理健康可言。因此,一 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其智力发展应属于正常。相反, 若智力水平低下,是算不上心理健康的。
行为习惯
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一般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外 部刺激的行为反应适中,不过度敏感,也不迟钝; 他们不会因鸡毛蒜皮的事情而大发脾气,也很少 出现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的举动,其行为表现同他 们的年龄特征相吻合。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ppt课件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ppt课件
第四章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第一节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概述 一、心理卫生的概念 二、儿少心理卫生的工作目标和内容 三、儿童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四、儿童少年常见心理-行为问题表现 五、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儿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防治 第三节 学校心理卫生服务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服务内容
1.一般卫生措施 建立优生咨询机构,加强围生期保健,从婴幼儿开始实施计划免疫,尽力减少各种有损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致病因素。 2.改善家庭、学校环境 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为教师、家长提供心理咨询,早期发现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及时采取干预、矫治措施。 3.开展儿童行为指导 多学科专业人员密切配合,重点进行儿童青少年认知、情绪及行为问题方面的指导矫治。
儿少心理卫生的工作目标
1.运用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根据儿童少年的身心发育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训练。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情绪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成年期健康奠定良好基础。 2.预防为主,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矫治各种心理卫生问题。 3.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利用一切有利因素,为儿童少年创造良好的身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展环境,减少或消除不良因素,使他们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校恐怖症”(school phobia)
初入学儿童(尤其女孩)多见,表现为对学校这一特定环境感到异常恐惧,强烈拒绝上学;发作时还伴有焦虑情绪、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症状。 多因童年期分离性焦虑引起,也可能与学习成绩不良,适应学校环境困难,家长过度的溺爱、保护和干预,以及应激性生活事件等因素有关。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服务内容
4. 改变不良的教养态度与方式,使家长和教师充分认识到溺爱、放纵、忽视、虐待、简单粗暴等都有增加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危险性。要加强法制教育,禁止虐待儿童和歧视缺陷儿童的行为,禁止性别歧视。 5.建立跨学科防治网 对社区、学校儿童进行心理卫生普查,早期发现心理问题倾向;通过家访、追踪观察等方式,分析其病因和主要影响因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6. 建立基层心理卫生服务体系 培训学校、幼儿园心理指导教师,建立基层心理卫生服务队伍,开展儿童心理问题的群防群治。

儿童心理卫生PPT课件

儿童心理卫生PPT课件

婴儿期心理卫生
• (三)环境和教育对婴儿气质的影响 • 虽然遗传是决定气质的重要因素,但是 环境对气质的品质和表达也有重要的影 响作用。也就是说气质虽然是天赋的,但 可因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使之发生一定 改变.
• 气质虽有不同,但无优劣之分,所有气质 均属正常范围.问题关键是,如何与环境 很好地相互适应.适应好,就比较抚育,适 应不好,原来易抚养的会变成抚养困难的.
• 口吃的治疗
幼儿期心理卫生
• (二)言语发育迟缓 • 1、言语发育迟缓的原因 首先检查有无 儿聋,其次检查发音器官有无异常,如隐 性腭裂或悬雍垂的问题,神经精神发育迟 缓. • 2、言语发育迟缓的治疗 及时介绍到 医院就诊.
幼儿期心理卫生
• 二、情绪发育障碍 • (一)焦虑症 • 1、焦虑症的分类:
语言发展与训练
语言发育的关键期
• 8-10个月:理解语义 • 1.5岁: 口头语言 • 5岁左右: 掌握语法、理解抽象词汇、综合 语言能力开始形成
语言发展与训练
语言开发的条件
• • • • 正常发育的大脑、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 丰富的感知、行为环境 适时的模仿机会 使用语言的动力
语言发展与训练
• • • • • 做什么说什么,看见什么唠叨什么 口音尽量一致 允许说话不流畅 不要急于纠正 及时添加泥湖状及较粗颗粒食品
• 语言发展与训练
如:门 开门 关门 敲门 出门
幼儿期心理卫生
• 一、言语发育障碍 • (一)口吃 • 口吃俗称结巴,是一种言语节律障碍。主要表 现为说话时不自主地重复、延长或阻滞,而出 现说话不流利。口吃患儿往往伴有其它神经症 现象:易兴奋、情绪不稳定、胆小、恐惧。受 到同伴或亲人的嘲笑,则变得自卑、孤僻或出 现其他情绪障碍,如:食欲低下、遗尿等。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优秀ppt课件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优秀ppt课件
LOGO
1、学业相关问题
Study-related problems
?学习困难 Learning Disability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拒绝上学 school refusal
LOGO
2、情绪障碍 Emotion Disorder
? “卫生”是“健康”的同义语,是一种状态,说 某人的心理是卫生的,也就是说某人心理处在健 康状态。
LOGO
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健康的定义
健康不仅仅是没 有疾病或虚弱状态, 而是身体、心理和社 会的全面的良好状态。
—— 1948年提出的新健康观, 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
LOGO
心理健康的定义
What is mental health?
LOGO
对心理健康状态的理解
心理正常
心理异常
心理健康
指个体心理在自 身和社会环境许可 的范围内,能达到 的一种良好的心理 功能状态。

一般心理问题
轻度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心理障碍
神经症 心身疾患 人格异常 性心理障碍
心理疾病
心境障碍 精神分裂等
延续的 动态的 相对的
LOGO
? 传染病 The infectious disease ? 地方病 Endemic ?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
LOGO
智力是什么?
? 智力又称为智能,通俗的说法就是人的聪明程度。 ? 智力是一种整体的能力,是各种基本认识能力的综
合。 ?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感知记忆能力,特别是观察能
力;抽象概括能力 (包括想象力 );创造力,即创造 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课件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课件
6
兒童心理問題或障礙的影響因

➢ 遺傳與生物學因素、家庭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交 互作用的結果。
表10-1 導致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障礙的高危因素
生物學因素
家庭因素
社會環境因素
1. 高危出生史 2. 早產、低出生體重 3. 營養不良 4. 出生缺陷 5. 遺傳疾病 6. 原因未明的先天易感素質 7. 發育遲緩 8. 出生後疾病影響 9. 慢性疾病 10. 體弱兒童 11. “難養型”氣質特徵
7
常見兒童心理問題或障礙
➢ 學習問題 ➢ 情緒問題 ➢ 品行問題 ➢ 兒童心身疾病 ➢ 不良行為習性 ➢ 廣泛性發育障礙 ➢ 青春期心理行為問題 ➢ 創傷後不良情緒體驗
8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也稱多動症,指以注意不集 中、活動過度、情緒沖動和學習困難為特徵的綜 合症。
13
學習障礙
➢ 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ies, LD)指學齡兒童 在閱讀、書寫、拼字、表達、計算等基本心理過 程存在一種或一種以上特殊性障礙。
➢ LD兒童智力正常,無感覺器官、運動功能缺陷, 學習困難非原發性情緒障礙或教育剝奪所致。
14
學習障礙
➢ 表現特徵:
✓ 語言障礙:傾聽、理解困難,構音困難,閱讀無節奏, 文章理解困難,用詞不當。
3
心理衛生
➢ 心理衛生(mental health):又稱精神衛生,是 研究如何維護、促進人的心理健康的科學,包括 採取各種預防、治療、教育措施,使人能按自己 的身心潛能進行活動。
➢ 兒童心理衛生著眼於兒童個體和群體,維護其心 理健康,研究各種心理障礙致病原因,強調早發 現、早診斷和早幹預,通過預防保健、心理行為 指導與諮詢來控制和降低其心理障礙發生率,從 而提高兒童生存質量,培養其健全的社會功能 。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PPT课件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PPT课件

!!
国内报道儿童情绪障碍的发病率在10.5%~ 21%之间,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城市高于 农村,男女之比为1∶2.2。在儿科综合性门 诊中,心理障碍的2/3属于情绪障碍,其次 为情绪、行为混合障碍,占17%。儿童常 见情绪障碍包括焦虑症、恐惧症(包括学 校恐惧症)、抑郁症、强迫症、癔症等。 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情绪障碍不为父母及学 校老师所重视。
性情暴躁/急躁
教养特征:奉行“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的准则,棍棒底下出孝子,实施高压政策,教育 方法简单粗暴。情绪起伏剧烈、孩子犯了错马上 训斥甚至体罚。
父母人格特征分析:这样的父母自己也多半出自 于同类家庭,对这类观点的认同根深蒂固,性格 急躁、情绪起伏剧烈,情绪自控能力差
孩子可能出现的性格问题:反抗、情绪不安、自 我中心、大胆、执拗、冷酷、神经质、喜欢用暴 力解决问题,在青春期会出现非常突出的行为问 题,让老师和同学头疼。
父母心理健康的标准
喜欢而且经常与孩子接近。 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乐于和孩子一起解决困难。 善于和孩子交流,能和孩子沟通思想感情。 能根据孩子的发展程度提出合理要求,讲究教育的方
法和艺术。 能创造一个和谐欢乐的民主家庭,有家规可循。 父母心理平衡,有适应环境的能力,有良好的人际关
系。 以身作则,行为端正,有知识,有修养。
17%
不安全依恋与攻击性相关,不安全依恋及 其相关因素似乎是儿童反社会行为的前提 条件。
母亲与儿童之间的和睦关系对儿童的攻击 行为有显著的负效用;同时儿童的攻击和 破坏行为反过来影响亲子关系的和睦。
安全依恋比不安全依恋的儿童更有同情心
怎样建立理想的“安全型”依恋
安全依恋型婴儿的母亲对婴儿的要求敏感,表现 为适当的抚养行为,反应较为积极,对于婴儿的 哭声叫唤等积极回应,充分给予婴儿社会性的刺 激,如对婴儿微笑、说话或抚摸婴儿等。而回避 型与反抗型的母亲则在这些方面表现得不够,其 中回避型婴儿的母亲尤其表现不敏感,而反抗型 婴儿母亲则更多地表现的要求不理睬,不合作。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课件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课件
➢ 本病与家族遗传、神经系统损害、环境毒副作用 、不良的养育等多种因素有关。
9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 表现特征:
✓ 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注意易被无关刺激吸引分散, 无心听讲,东张西望,常违反纪律。
✓ 活动过度:自幼易兴奋、活动量大、多哭闹、睡眠差、 喂食困难;入学后课堂纪律差、无法静心作业,做事 唐突冒失。
11
行为疗法
幼儿大发脾气 治疗者要求幼儿停止发脾气
幼儿听从,不再发脾气
幼儿不听从,继续大发脾气
治疗者强化幼儿听从的行为 治疗者重复要求,提出警告
幼儿听从
幼儿被关禁闭
幼儿停止发脾气,解除禁闭 3分钟后,幼儿仍发脾气
12
代币制
➢ 用象征钱币、奖状、奖品等标记物为奖励手段来强化良好 行为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
➢ 美国精神卫生研究所报告全美6~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中17 %~22%患有可诊断的心理、行为和发育障碍;
➢ 我国对22个城市4~16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心理行 为问题检出率为12.97%;
➢ 性别在心理障碍发生上具易感素质; ➢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成人精神疾病和障碍的50%起病于14
岁前。
加强儿童期心理健康工作对促进终身健康、全面 提 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2
儿童心理健康标准
➢ 智力发育正常; ➢ 情绪愉快,反应适度; ➢ 心理发展符合年龄,如进入学龄期能集中注意力,
通过青春期发育形成自身的心理-行为模式,确立 社会责任感和现实的生活目标; ➢ 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能与周围人和睦相处,悦 纳自己,认同他人; ➢ 个性稳定和健全,表现出健康的精神风貌,客观 积极的自我意识,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能适 度耐受各种压力。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
➢ 作为法医学的本科生我们为什么要学 习《社会医学》? ➢ 社会医学与生物医学之间有什么差异 和联系?
KMU
2021/3/8
维生素(Vitamin)
➢ Vitamin:生命活动必须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 脂溶性维生素:Vit A、D、E、K ✓ 水溶性维生素:Vit B1 、B2、B6、 B12、C、 叶酸等 ✓ 蔬菜、水果、谷皮等
矿物质(Mineral)
➢ Mineral :生命活动必需,人体重要组成 ✓ Trace Element:铁、碘、锌、硒、铜等 ✓ Macro-elemet:钙、钾、钠、磷、镁等 ✓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生理功能、肌肉收缩、 提高神经细胞兴奋性、酶活性 ✓ 牛奶、瘦肉、海产品等等
心理矛盾或心理冲突: 社会工作者+谈心、咨询
儿童少年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 学业相关问题:学习困难、注意力障碍、 自控能力差、厌学等 ➢ 情绪问题:不稳定、紧张焦虑、任性冲动、 退缩恐惧等 ➢ 品行问题:说谎、偷窃、攻击行为等 ➢ 不良习惯:吮指、偏食、遗尿、口吃等
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影响因素
➢ 脑损伤 ➢ 气质特点 ➢ 家庭因素 ➢ 学校因素 ➢ 社会文化因素
学业相关问题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由 非智力因素引起的、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障碍、 冲动、活动过度,并伴有学习困难和社会适应 力低下的一组儿童行为异常症候群。
学业相关问题
➢ 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y,LD):一 组以阅读、书写、拼字、表达、推理、计算能 力等特殊性学习技能获得困难为主要特征的症 候群。 ➢ 包括:阅读障碍、数学运算障碍、书写障碍、 非特定性学习障碍等
其他营养素
➢ 脂类(Fat) ➢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 ➢水
体育锻炼(Physical Exercise)
➢ 呼吸系统 ➢ 心血管系统 ➢ 运动系统:神经、骨骼和肌肉 ➢ ……
疾病(Disease)
➢ 感染性/非感染性发热 ➢ 寄生虫感染 ➢ 各种地方病:碘缺乏症、氟中毒 ➢ 各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 ➢ 小儿糖尿病、肾炎、风湿病、结核病等
学业相关问题
➢ 拒绝上学(School Refusal): ➢ 儿童慢性疲劳综合征(Children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 学校恐怖症(School Phobia)
蛋白质(Protein)
➢ Protein:生命的物质基础 ✓ 生热营养素:Protein、Fat、Carbohydrate ✓ 儿童青少年的热能用于:基础代谢、食物特 殊动力学、活动、排泄与分泌、生长发育 ✓ 发育迟滞、免疫等生理功能低下 ✓ 牛奶、大豆及其制品、肉类
生活作息制度(Daily Life System)
➢ 睡眠制度 ➢ 膳食制度 ➢ 有规律、有节奏
气候与季节
➢ 地理气候因素(Geographic-climate Factors) ➢ 纬度、海拔等 ➢ 季节
环境污染(Environment Pollution)
➢ 大气污染(Atmosphere Pollution) ➢ 铅中毒(Lead Poisoning) ➢ 季节
第四章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KMU
2021/3/8
授课目标(4h)
1 了解心理卫生的概念 2 掌握儿童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3 了解儿少常见心理问题及其防治 3 熟悉学校心理卫生工作的目标和内容
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
➢ 又称精神卫生,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原 则来保持与促进人们防心身两方面各种疾病的目的。 ➢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 “忧(悲)伤肺”、“恐(惊)伤肾”
心理问题的三个重要层次
精神疾病:精神科医生: 心理治疗+药物治疗 心理疾病:心理医生: 心理测量+心理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