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处理朝核问题[形势与政策作业]
形势与政策——浅析朝核问题

尘埃未落,“核”去“核”从——浅析朝核问题【摘要】朝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从第一次的核危机爆发辗转到如今的十几年间,仍然时沉时浮,飘忽不定。
六方会谈的各国虽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成效却显然不尽如人意。
朝核问题作为重大的国际争端,其影响与破坏力已经危及到地区甚至全球的和平与发展的环境。
朝核危机之所以愈演愈烈既是朝鲜自身的原因,也是外界给朝鲜带来的压力所致,但事到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寻求问题的最解决之道,朝鲜该“核”去“核”从?在处理此问题的做法上,我国将保持一贯的态度——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重视朝鲜安全,按照和平的方式解决朝核问题。
【关键词】朝核问题核危机实质六方会谈携手化解自2009年2月以来,随着朝鲜采取第二次核试验、导弹发射、宣布退出六方会谈和终止1953年停战协定等一系列挑衅性举动,东北亚安全局势骤然恶化,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也已经受到严重威胁。
一、朝核问题的由来所谓朝鲜核问题,就是指朝鲜开发核应用能力而引起的地区安全和外交等一系列问题,相关方为美国、中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
它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该问题一直反反复复,成为令国际社会、世界各国人民关心并担忧的事情。
从1985年12月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至今,朝鲜先后发生了三次牵动世界神经的核危机。
第一次朝核危机的爆发源于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朝鲜的多次强制性“特别检查”,该举动令朝方甚为火恼,于1993年3月12日宣布退出《不扩散武器条约》为标志的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但最终以美朝双方签订《朝核问题框架协定》,美朝关系开始走向缓和而得以化解。
第二次的朝核危机则是由于美方对朝方不够信任,缺乏诚意导致朝鲜在02年宣布重启核设施,并再次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危机再次爆发,在此状况下,中国迎难而上,相继促成了中、美、朝三方会谈及六方会谈,危机发展态势得到一定缓和,但仍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2009年4月5日朝鲜成功发射“光明星2号”,由此引发了新一轮的外交较量,美日韩三国文攻武吓,本企图驯服朝鲜,迫其知难而退,然而朝鲜方在此形势下亦毫不示弱,越发抵抗,并于5月25日成功实施了二次“核爆”,致使国际社会6六年多来的和平努力在瞬间化为乌有,至此,朝鲜半岛出现了新一轮的危机,此即为备受国际社会关注且现今仍未得到解决的第三次朝核危机。
形势与政策作业

朝鲜半岛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需要时刻关注身边的社会动态,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上的,譬如说,由前一段时间天安舰事件所引起的一系列事情。
不得不让我再次将朝鲜半岛这个话题拿出来谈论,虽然朝鲜半岛的问题一直是国际关注的热点,而不久前也是中国抗美援朝50年的纪念日,曾经为了帮助朝鲜友人而捐躯的中国解放军,他们长眠的那边土地一直未曾停息过纷争,也许他们没有想到,他们的马革裹尸换来了战争胜利,但纷争却是无休止的进行下去。
我想,这并不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同样也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但朝鲜半岛的问题由来已久了,这其中有着复杂的利害关系。
二战结束前夕的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中达成秘密协议,决定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出兵朝鲜半岛对日作战,由苏联红军占领朝鲜半岛北部,美国军队则进驻半岛南部。
1945年8月15日,在半岛实行36年殖民统治的日本宣布投降。
此后3年期间,南北双方试图建立一个统一政府,为此作出了种种努力。
但在当时这一愿望不可能实现的情况下,南北双方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分别于1948年8月和9月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使朝鲜半岛的分裂成了现实。
1950年6月25日,试图以武力统一半岛的朝鲜战争爆发。
双方在较为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以三八线为界进行拉锯战,最终交战双方在1953年7月27日签订停战协议,朝鲜战争结束。
三八线成为朝鲜半岛的军事分界线,更成为朝鲜半岛南北方人民不可逾越的鸿沟。
一个分裂的国家,或者说用分裂这个词语不合适,但是一个国家,要是不喜那个被其他的国家欺负,经济上不行,那么至少要让自己的国家有说话的权利,于是—核武器应运而生了。
但是,国际上开始出现恐慌,开始讨论并制裁朝鲜。
核武器,这敏感的话题,让人不得不再次将目光聚焦朝鲜半岛。
而朝鲜发展核武器的原因和真实目的是什么?正如许多学者所言,朝鲜坚持发展核武器,确实可以给它带来很多的好处。
比如,可以振奋国民精神、增强社会凝聚力、巩固现行政权体制,可以减轻不堪重负的军费开支,可以抵消韩国在经济和常规军事力量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威慑美国对朝鲜可能发动的军事入侵,因为迄今为止,美国还不曾对一个有核国家入侵过。
解决朝核问题的过程中中国的作用及主要立场

解决朝核问题的过程中中国的作用及主要立场第一篇:解决朝核问题的过程中中国的作用及主要立场解决朝核问题的过程中中国的作用及主要立场朝核危机的根源是冷战,是朝美双方敌对关系的产物。
美国全球霸权主义条件下的对朝政策以及朝鲜对外所采取的战争边缘政策加剧了朝核危机。
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与中国国家利益息息相关。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当在和平解决朝核争端以及确保朝鲜半岛无核化地位问题上有所作为。
在朝鲜问题上,中国不可能置之度外,相反应当显示中国的决心、力量和智慧。
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与中国国家利益息息相关,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安全问题上都对中国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
1994年以来的朝核危机,不仅考验着中朝两国的传统友谊,也考验着中国“有所作为”的外交能力与智慧。
冷战结束之后,“核武器”虽是朝鲜在大国矛盾间谋取利益的最大王牌,但中国处在周边出现严重的核危机与核扩散的环境之中,地区局势的发展变化使中国不能不认真思虑核扩散对地缘战略的影响,并积极地在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内寻求解决朝核危机的方法,这是中国国家利益的重大诉求。
因此,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中国立场显示出两个不能放弃的基本面:一面是朝鲜半岛应当实现无核化,此一面面对平壤;另一面是朝核问题只能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即对话与对话、行动对行动,此一面面对华盛顿。
阻止朝鲜走向核武化,阻止朝核问题走向地区冲突,互为目的与手段,亦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就政治利益而言,中国与朝鲜在历史上一直命运与共,两国曾在抗日战争时期共同抗击日本侵略、在朝鲜战争中共同对美作战。
两国意识形态相似,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同时,两国1961年签订的《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在法律上依然有效。
在中国的“睦邻”政策和“大周边战略”中,朝鲜占有突出地位。
朝鲜如在外部压力下遭受政治经济失败或崩溃,对中国的国际信誉、政治威望也会产生巨大冲击。
这也是中国在应对朝核危机时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就安全与战略利益而言,朝鲜核问题如何发展、演变对中国利益的影响极为复杂。
吉林大学大二下形势与政策——朝核

约公元前108-57年
公元前37年-公元4世纪 公元前57年-公元668年 公元668-935年 公元901-936年 公元936-1392年 公元1392-1876年 公元1876-1945年
一、朝鲜半岛问题概述
(二) 韩朝对峙
• 1945年8月9日,在日本战 败投降的前夕,美国提出 以北纬38度线为界,即三 八线,美国和苏联分别占 领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的 提议,并得到了苏联的认 可。 • 三八线以北面积占朝鲜半 岛总面积的57%,人口占总 人口的30%,南部面积占总 面积的43%。朝鲜半岛北部 为工业区,南部则是主要 的粮食产区。
朝鲜打“核”牌的缘由
• 从根本上讲,朝核问题是半岛分裂状态引发的影响地区安全的 重大问题。 • 冷战的‚意外‛结束,打破了朝鲜半岛原有的力量平衡,使朝 鲜统治承受多重压力; • 经济方面,美对朝实行经济与技术的双重封锁,半岛南北经济 差距扩大,即使朝鲜人均资源占有率很高,但是从1960年的韩 国不足朝鲜的三分之一,到2007年韩国是朝鲜的20倍。 • 军事方面,美对朝不时做出威胁举措,半岛分裂、南北军事对 峙,朝鲜一直极度忧虑于自身安全。 • 政治方面,美朝双方的不信任根深蒂固,缺乏政治互信。美国 指责朝鲜是‚恐怖主义国家‛‚邪恶轴心‛,不愿意与其直接 对话。同时,美国鼓动西方国家不单独与朝鲜接触。朝鲜看来, 保障朝鲜半岛和地区和平稳定的根本问题在于终止朝美之间的 敌对关系。
一、朝鲜半岛问题概述
(二) 韩朝对峙
• 1948年8月、9月,朝鲜半岛南北 先后成立大韩民国(ROK)和朝 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DPRK)。 10月,苏联把北部的行政权移交 朝鲜人民,12月苏军全部撤离。 半年后,美军也宣布从南部撤军, 但留下了文官和‚军事顾问团‛。 • 朝鲜半岛国土和民族的分裂,造 成三八线两侧的交通、电讯和人 员物资的交流被切断。当时朝鲜 半岛总人口为3000万人,38线以 南人口2100万,以北为900万人 口。
形势与政策作业

朝鲜核问题2013年2月12日,朝鲜在北部地下核试验场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
这次地下核爆炸在东北等地区引发了5.0级的地震,朝鲜这一举动又一次震撼了国际社会,正是这一次地下核爆将全球的目光再次聚集到朝鲜这个弹丸之地。
其实朝核问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朝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当时,美国根据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开发核武器,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实行检查。
朝鲜则宣布无意也无力开发核武器,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
第一次朝鲜半岛核危机由此爆发。
朝鲜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由于朝鲜特殊的地理位置,朝鲜对于中国的国家安全十分重要,从秦汉开始,朝鲜就是中国的势力范围,中国长期在朝鲜驻军来保卫朝鲜的安全,近代历史上朝鲜发生的几次大规模的战争都波及到中国,中国为此做了很大的牺牲。
而到近代以来美苏两极争霸,二战后,美苏两国依据北纬三八线把朝鲜半岛划分成了朝鲜和韩国两个意识形态完全对立的两个国家。
而在1952年,金日成贸然的发动了统一朝鲜半岛的战争,先发制人对韩国进行了打击,结果美国出兵帮助韩国,最后朝鲜在中国的援助下才没有被美国歼灭。
从此朝韩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对峙,形成了三八线附近恐怖的对峙。
现在的三八线附近,朝韩双方陈兵百万,是一片死亡之境。
美国1958年从开始,在其临近地区部署了大约2600件的核武器,,朝鲜认为此举严重威胁到了朝鲜的国家安全,尽管前苏联和中国经对朝鲜的安全做出过承诺,但是,这种承诺似乎都不包括提供核保护伞;而且,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苏联和中国都没有在朝鲜长期驻军,因此,在核领域的安全问题上,朝鲜与中国或者苏联的关系并不密切。
所以朝鲜也秘密的开展了自己的核武器研究。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资料,朝鲜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核技术研究。
60年代中期,在苏联的帮助下,朝鲜创建了宁边原子能研究基地,培训了大批核技术人才。
此后,宁边成为朝鲜核工业重地。
之后朝鲜先后进行了地下核爆,这一系列的举动加剧了朝核危机。
中国如何处理好朝核问题仍至周边国家关系

形势与政策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景观设计1404姓名:苏玉春学号:3140815408中国如何处理好朝核问题乃至周边国家关系?摘要: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进一步彰显,外部力量武力入侵中国的可能性基本排除,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但随着印度与巴基斯坦进行核试验,朝鲜核问题的反复激化,中国周边核态势变得更加复杂而严峻,以核扩散为主要内容的非传统安全威胁进一步突出。
这些情况的存在和发展,对中国的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均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和中国自身的根本利益,中国应该综合运用各种安全模式, 大力加强周边安全合作,促进国际防扩散机制的建设,坚决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完善中国的核政策和核战略。
世事如棋局,新政治时局更加如此。
面对着当今的国际风云际会朝鲜的核问题就显得多么的突出和尖锐。
倘若不能正确的处理朝鲜核问题,恐怕这会成为国际新的一轮战争的导火线。
而与此同时从地理位置上看,朝鲜毗邻中国,朝鲜的一举一动都会给中国造成不可估计的影响。
那么中国应该如何处理好朝核问题和周边国家关系呢?一、首先了解一下朝核问题和发展。
朝鲜2005年2月宣布拥有核武器,并于2006年10月9日和2009年5月25日在日本海一侧东北部咸镜北道吉州郡丰溪里附近进行地下核试验。
朝鲜拥核引起了半岛局势的紧张,美日俄对于朝鲜在核试验的风吹草动都敏感万分,而中国则在朝鲜核问题上更加处境微妙,朝鲜核问题,不仅仅牵动着整个东亚,更影响着整个世界。
关于当前状况问题,我们说朝鲜在2006年10月9日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
2009年5月25日朝鲜进行第二次核试验。
2012年12月12日朝鲜发射卫星,美日韩强烈反对。
2013年1月24日朝鲜宣布,正计划进行第三次核试验。
谴责联合国安理会涉朝决议,称六方会谈和“9·19”共同声明不再存在,以后不会再有讨论朝鲜半岛无核化对话。
朝鲜核问题(形势与政策论文)

反对朝核,维护和平朝鲜半岛的朝鲜和韩国在古代本是一个国家,名为高丽。
十九世纪以前,朝鲜是中国的属国。
二十世纪后,朝鲜又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后来由于二战后一部分由苏联占领一部分由美国占领从而被分割为两个社会形态不同的国家。
朝鲜战争是北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为朝鲜统一的目的而进行的统一战争,可是在大国的干涉下,使这种统一的努力最终化为泡影,而且这场战争使南北朝鲜成了仇敌,更加深了朝鲜半岛两方的不信任感。
在朝鲜领导人看来,朝鲜半岛的分裂是人为的,是大国利益的需要造成,美国人反对北朝鲜发动的统一战争,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同尚可以理解,但作为当时的中国与苏联出于各自的国家利益考虑,也并不愿意看到朝鲜半岛的统一,所以战争才在北纬38度线这个开始的地方停止下来,朝鲜人民作出了巨大牺牲换来的只是国家的破败和朝鲜半岛的永久分裂。
一开始朝鲜在苏联的帮助下发展迅速,可是由于过度依赖苏联,导致苏联解体时,朝鲜蒙受巨大的损失,而当时朝鲜的对内对外政策又为中国所不容,所以朝鲜失去了依靠。
再加上美国的经济封锁,从此朝鲜落后于韩国。
近几年朝鲜不断进行核试验,试图研发核武器。
虽然中国也有核武器,但是核武器的威力在二战中已经有目共睹。
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的两颗原子弹带来了一片死寂,也震惊了全世界,威慑了全世界,从而奠定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所以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都呼吁防止核扩散,都害怕核扩散。
核武器的威力足以毁灭世界,一旦被某个野心家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关系到全世界全人类的生死存亡。
因此中国提议召开六方会谈,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问题。
由5个与此有关的国家和朝鲜就朝核问题展开讨论,以寻求解决的办法的会议。
这五个国家分别是韩国,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
朝鲜核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应对方案

朝鲜核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应对方案第一篇:朝鲜核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应对方案朝鲜核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应对方案朝鲜核问题是当前国际政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与中国的战略关联度很高。
朝鲜核危机中,中国被动地卷入其中,难以独善其身。
中朝之间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历史和政治联系。
朝核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安全利益、政治外交利益和战略缓冲空间。
如果朝核问题不能妥善解决,一旦发展到武装对抗的地步,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战争的波及。
对于朝鲜核问题一直闹得风生水起,直到今天依然是一个国际上的热点话题。
它并非起于今日,对朝鲜核问题争端由来已久。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通过其卫星得到的可靠资料怀疑朝鲜研发核武器,发表声明要对朝鲜的核实行控制及检查。
朝鲜方面则是对外宣称无意也无能力开发核武器。
同时指责美国部署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危。
第一次朝鲜半岛核危机由此爆发。
根据国际原子能源机构的资料记录,朝鲜于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对核技术的研究。
朝鲜核危机发展到今日已经是从朝鲜是否开发核武器演化到国际在处理核问题上积累起来的矛盾的大爆炸。
就我的观点,现阶段对于我国来说,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我们所希望的,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争取和平发展的环境,对周边实行和睦安邻政策。
这个大方向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但是对于任何一个区域性大国来说,周边存在着不可控制的因素或者具有威胁性的国家都是不可容忍的。
朝鲜是我们的邻邦,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所以在经济等方面我国对其实行了援助政策。
但在发展核武器问题上,我国是反对的,因为这将是加剧南北朝鲜的对立,甚至有可能危及我国东北边境。
因此我国支持朝鲜和平发展核能,但是坚决反对它发展核武器。
朝鲜核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军事安全和政治外交两个方面。
第一,朝鲜的核危机对军事安全的影响朝鲜的导弹和核武器能威胁中国,能打美日,就更能打到北京,在这一点上决定作用的是地理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应如何处理好朝核问题乃至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中国地缘安全环境复杂,周边安全问题上博弈色彩浓重,尤其以朝鲜核问题一直是中国维护周边安全环境无法回避的热点之一。
中国与朝鲜核问题利益攸关,对待朝鲜核计划有自己的态度、立场和主张、政策与做法,对朝鲜核问题的解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朝鲜核问题,是指朝鲜开发核应用能力而引起的地区安全和外交等一系列问题,相关方为美国、中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
尽管前苏联和中国都曾经对朝鲜的安全做出过承诺,但是,这种承诺似乎都不包括提供核保护伞;在核领域的安全问题上,朝鲜与中国或者苏联的关系并不密切。
对于现阶段我国来说,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我们所希望的。
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争取和平发展的环境,对周边实行睦邻、安邻政策。
这个大方向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对任何一个区域性大国来讲,周边存在着不可控制的因素或具有威胁性的国家都是不可容忍的。
朝鲜对中国的地里位置特殊,朝鲜半岛任何过激化的武力行为,都会对中国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和影响,中国绝不可能安然旁视,因此和平解决朝核问题既是对国际社会的安全负责,也是中国的自我防卫战略。
从理论上看,朝核问题的发展前景无非三种可能即成功弃核、拖延和谈判失败。
取决于朝鲜的战略选择,而朝鲜的战略选择取决于国际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利益的满足程度。
在当前状态下,保持拖延的状态最为可能。
朝核问题的实质是中、美、朝三国的战略博弈,
中国应继续坚持原则的会谈精神,不要置身博弈之外,但是也不能与任意一方接触过近,要积极坚持本方原则并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同时中国要做好应对朝鲜核问题的多手应对措施,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
只要还存在1%的和平解决希望也要付出100%的努力去争取推动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
积极争取战略主动,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并积极发挥上海合作组织各方的作用,开展环球外交推动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推动解决国际关系问题的民主化,为美国增添外交负担和压力。
极力劝阻朝鲜避免过激行为、缓和美日韩的先发制人、激励有关各方对朝鲜的安全要求给予足够的重视而非激化矛盾,营造建设性对话的融洽气氛、避免危机升级,推动有关各方积极开展与朝鲜的经济合作,密切经贸关系。
最为重要一点,中国要全面统筹国内外发展,积极提高自身力量,推进国内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提高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提高应对各种国际危机与挑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