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P制版机常见故障分析与对策
CTP设备成像部分故障原因分析及排除

南京日报集团时代传媒有限公司于2010年引进两条柯达Generation News CTP 生产线。
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生产线的故障率逐渐攀升,其中C T P 设备成像部分问题尤为严重,不仅会直接造成版材报废,还会因成像鼓高速旋转导致其他元器件损坏,造成更大的损失,影响正常的印版输出工作。
本文将分析故障原因并提出快捷的排除方法。
一、成像部分工作流程1.加载版材进入加载平台的传送皮带后,成像鼓开始初始化并移动到版头固定位置。
版头压杆压在版头夹上,版头夹张开等待版材沿着导向板进入成像鼓。
当检测到版材后,版头压杆抬起,版头夹夹住版头,压版胶辊压在成像鼓上,接着成像鼓转动到指定位置,尾夹压杆压在成像鼓上后,尾夹解锁。
6个尾夹将版尾固定在成像鼓上,尾夹压杆和压版胶辊离开成像鼓。
此时版材加载完成。
2.成像成像鼓高速旋转,激光头对版材进行成像。
3.卸载首先,卸载平台翻转至卸载位置,导向板抬起。
接着尾夹压杆压下,锁定后抬起版材,取下尾夹。
压版胶辊压下,成像鼓反转退出至版头位置,版头压杆压下松开版头,夹版辊压下,带动版材沿着导CTP 设备成像部分故障原因分析及排除张巍然图1 CTP 设备成像部分主要部件图成像鼓热敏成像头卸载平台装载传送部件衬纸槽版盒版盒版盒PRINTING FIELD 2020.03向板退出至卸载平台上,卸载完成。
二、加载故障1.版头无法进入成像鼓⑴加载平台传送带老化或保养不到位加载平台的传送带是加载过程中版材的主要传输部件,由电机带动5条皮带实现传送任务。
一旦其中某条传送带表面摩擦力不足,就会导致版材偏斜。
如果疏于保养,就容易出现版材无法被传送到位的问题。
传送带保养要求3个月进行一次,在设备中输入命令“Loadtable conveyor jog 20000”,传送带转动后沿一边用湿布逐一擦拭即可。
⑵版材翘边在装版或传输过程中,版材都有可能翘边,变形的一边无法进入头夹,自然会报错。
如果连续出现翘边,就要进一步查找原因,或更换版材,或调整部件。
CTP制版技术-1

印刷工程系
江南 理工
所以我们看到过去两年国际银价从10美元/盎司飙升 至48美元/盎司,印刷胶片的价格也随之翻番,虽然 近几个月重金属市场大幅波动,银价已经降30美元/ 盎司,印刷胶片却没有降价的可能了。图1为2001~ 2011年白银价格走势。 但是CTP版材的价格在过去两年走势刚好相反,价 格几近腰斩。为什么CTP版材的价格和印刷胶片的价 格走势完全相反呢?主要是因为CTP版材的供应市场竞 争日趋激烈,仅在中国过去4年就有几十家公司建厂 供版;其次是作为CTP版材的主要生产材料铝是产能 过剩的,尤其中国更是全球电解铝的最大生产国,长 期过剩的产能导致铝价波动相对较小;采用CTP出版 和采用传统PS版的生产成本已经持平或者更低了,。 印刷工程系
印刷工程系
江南 理工
紫激光半导体激光器应用的民用化发展方向也给市 场带来了低成本CTP技术的预期; 1997年基于830nm半导体激光器的红外热敏CTP设备 出现,并迅速普及,热敏版材的众多生产商为其提供 了市场应用的基础,基于1064nm的热敏CTP设备逐 步退出市场。 在2000年的印展会上,有两家参展商展出了基于 UV光源的CTcP。2000年,全球已安装了4000多台 CTP设备,其中,基于热敏的约占60%,基于光敏的 约占40%,基于CTcP的约70台。 2004年印展会上;由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材料技 术的高速发展,印刷行业作为当时信息技术传播的重 要途径,其技术的更新也越来越快, 印刷工程系
CTP技术及使用常见问题

CTP技术及使用常见问题
李伟
【期刊名称】《今日印刷》
【年(卷),期】2013(000)007
【摘要】CTP制版机的简介CTP直接制版机简称CTP制版机,即计算机直接制版(Computer toPlate)机,属于印前设备。
计算机直接制版就是采用数字化工作流程,直接将文字、图像转变为数字,直接生成印版,省去了胶片这一材料、人工拼版的过程、半自动或全自动晒版工序。
CTP制版相比传统制版,最大的特点是免去出菲林这一步骤。
CTP制版机对中小型印刷企业是必要的赚钱工具,省时、省钱,省力,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市场的竞争力。
【总页数】3页(P52-54)
【作者】李伟
【作者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二勘探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CTP技术应用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有效使用期刊资料提升教育科研品位——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中期刊资料使用的常见问题分析
3.使用Altium Designer Winter09设计印刷电路板之常见问题及使用技巧
4.使用常规版材的CTP技术
5.有效使用期刊资料提升教育科研品位——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中期刊资料使用的常见问题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T设备常见故障及维修

CT设备常见故障及维修CT设备属于大型医疗设备,有着较为复杂的电路结构及机械结构。
不仅包含低压电路也包含高压电路;不仅有复杂的计算机系统,也有着许多外围电路和外围设备;不仅有静止的机械部分也有高精度高速度的运动部件;不仅有系统的主设备也还有许多辅助设备等。
CT 设备由许多部件组成,每一个部件都存在一定的故障率。
不同的部件故障率不同。
问题的核心是出现故障后如何进行分析,如何尽快地将故障定位并加以排除。
维修时,既涉及硬件的测试与更换,又需对软件进行检查和参数校正。
出现故障时,要谨慎地进行检查和修理,切忌盲目乱拆乱卸,以免使故障扩大。
CT设备的故障可以分为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
硬件故障基本上是由于硬件的某一部件损坏或工作状态不佳引起。
硬件故障又可分为:机械故障和电路故障两类。
①机械故障常见的有转动部件失灵或卡死以及长期使用后磨损造成机械精度改变、弯曲、断裂、固定件松动或拔出,如螺钉、螺母、铆钉、键等;②电路故障就其性质而言,基本分为三种:开路故障、短路故障、漏电故障。
辅助设备是扫描系统主设备以外的配套设备。
例如稳压器、高压注射器、空调设备(某些型号的设备直接与主设备相连接)配电柜等。
辅助设备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也直接关系整个系统的可靠运行,因此不可忽视。
CT设备的软件通常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扫描程序、调试维修程序、检查程序及应用程序等。
软件故障最常见的是软件卡死被破坏,致使CT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或停机,这种类型的故障往往仅需要重新启动软件系统就可以恢复;部分软件参数改变,出现异常图像,这需要对软件中的有关参数进行校正。
一、常见故障原因CT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①早期故障期:设备使用初期,元器件本身存在材料、工艺、设计等方面的问题,使用初期经过连续运行的考验,大部分会暴露出来;②偶然故障期:这个时期故障率低,设备故障率与外界因素如温度、湿度、电源供电情况有明显的相关性,与日常维护保养关系很大,采用预防维护可保证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减少这个阶段的故障率;③耗损故障期:这一阶段,故障率快速增加,这是由于设备及元器件老化、磨损等原因造成,耗损期设备故障率日趋增加。
CTP故障排查一例

CTP故障排查一例本单位于2001年9月购入1台赛天使Lotem800v型CTP设备,笔者即成为其操作人员之一。
几年来,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虽然也出现过诸如自动上版倾斜、激光曝光扫描中途中断,甚至曝光中滚筒脱版,致使打烂印版等故障现象,但在所有相关人员的精心保养下,及时发现、排查了各种故障,未造成长时间停机而影响生产。
在此,笔者列举一典型故障,从故障出现、排查、故障反复到彻底排除历经数月。
为此,笔者将该故障排查过程记录如下,希望与同行分享。
故障分析2008年3月上旬,这台CTP开始出现一个令人困扰的故障现象:操作人员在对制作好的热敏版进行上机前质量检查时,发现曝光图文上有扫描虚线,多出现在实地图和色块边缘,由于当时刚刚从阴图曝光改为阳图曝光,更换了新型热敏版材,扫描虚线也仅在一两种尺寸的印版上出现,因而疑点就集中到新版材的感光涂层上。
经过与版材生产厂家技术人员的沟通,认为虚线成排出现,又如此整齐,应不属于版材涂层问题,同时也排除了显影过程中传动辊对版面的挤压摩擦和显影毛刷的负作用。
排查各路激光在随后1个月里,扫描虚线出现越来越频繁,CTP的废版率直线上升。
通过咨询赛天使公司工程师,得知可能是CTP设备的激光束中某路激光损坏,致使部分网点扫描顺序紊乱,产生虚线。
原来,Lotem800vCTP设备使用48路激光进行扫描曝光,激光编号为0~47路,每路激光由一块专门电路板通过光纤控制,48块电路板分4排安装在机器内一侧,打开机器右侧门和一层防尘盖即可看到。
根据工程师的电话指导,我们开始排查故障激光。
在Lotem800v操作系统界面中,逐次打开以下项目:“Utilities→Hardware→Expose system→Laser groups”;右键点击“Lasergroup”,进入激光束数据显示界面:Firstexposelaseractive0Lastexposelaseractive47将原先固定使用的0~47路激光分成几段,例如分为0~11、12~23、24~35、36~47四段,通过键盘设置屏蔽掉其中3段激光,只选取剩余的1段12路激光进行扫描曝光,即将上面的数据(0,47)分别改为(0,11)、(12,23)、(24,35)、(36,47)。
CTP版材常见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解决方案 ①操作原因 ·注意操作的规范性 ·保护胶浓度要达到可以保护版面的浓度 ·更换洁版液 ·使用符合标准的泡沫/布 ②机械原因 ·清洁印刷机与版材接触的各个部件 ·勤洗橡皮布,使用质量好的纸张 ①局部上脏 ·均匀上胶,保护胶厚度适中 ·注意修版的规范化操作,修版后及时清洗修版 部分,并及时重新上胶 ·清洗印刷机水路,更换水斗液 ②满版上脏 ·加强曝光显影,使空白部分不留底灰 ·调整印刷机墨路/水路相关参数 ·版材制版后存放于适宜环境内 ·加大水量,调整水斗液配比,更换水斗液 ·涂布保护胶,保护胶要达到足够浓度 ③版材原因 ·改进生产 ①版材原因
·制版机版夹造成 ·显影时在显影机拖尾造成 ②满版正面划伤 ·制版机传送设施造成 ·显影机内造成,正面存在异物、压力过大 ③背面划伤 ·显影机内造成,背面存在异物、支撑过于尖锐 ·保护胶涂布不均匀 ·保护胶中有杂质且送胶辊有异色 ·保护胶过多
①生产过程产生 ·封孔有问题 ·感光胶中有不溶杂质 ②显影时产生 ·显影液中有杂质 ·水洗问题,水压不够或水质不佳 ·保护胶或上胶辊有杂质 ·胶辊压力不当 ③ 机器曝光不均匀 ①生产过程产生 ·亲水层有问题 ②显影不稳定 ·毛刷压力过大 ·显影液中有杂质 ③ 衬纸磨花
一、表观问题 1、制版前表观问题
问题描述 马蹄印
划伤
白点 脏点(或脏污)
气泡
2、制版后表观问题
问题描述 手指印
版面划伤
版面痕迹(非物理划痕)
脏点
白点(脱网)
二、制版、显影问题
问题描述 扫描线
空白部分发蓝
CTP版材常见问题
原因分析 ①运输过程中产生 ②抽版时产生 ②有一定规则和方向之划痕
·取版时产生 ·版基划伤对涂布的影响 ③无规则划伤 ·运输途中版面与衬纸摩擦 ·取版时产生 ·生产过程产生。涂布问题 ·运输过程中产生,衬纸与版面摩擦生成 ·储存时生成。仓储条件不佳:温度过高或湿 度过大等原因均有可能造成 ·生产过程产生。涂布问题 ·生产过程产生。胶辊脏 ·生产过程产生。涂布问题
CTP印刷优势与常见问题及对策

CTP印刷优势与常见问题及对策作者:赵玮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年第09期通过对CTP机器的接触,了解到CTP与传统工艺的明显优势,结合资料对CTP有了一定认识,以下,我对CTP出版的优势,以及CTP出版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对策做简要总结,希望能够对CTP人员的实际生产操作提供一些帮助。
一、CTP 相比于传统制版工艺的优势所在CTP 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的发展并且成为印刷行业重大发展趋势之一是因为与传统制版工艺相比,CTP 技术具有绝对性的优势:工艺流程的改进,大幅度的提高了印刷质量,缩短生产周期从而节省了劳动成本。
1、工艺流程的改进使得印刷质量大大提高CTP 技术不需要传统工艺中的第二道工序菲林输出,它是通过光能或热直接将图文呈现在印版上,网点直接一次成像,免除了胶片因素与灰尘带来的制版缺陷,比普通PS 版上的网点更清晰。
由于工序的减少,避免了制版过程中的许多可变因素,如胶片显影、曝光及化学显影药品等。
使制版过程中人为差错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稳定性比普通PS 版好得多。
另外,CTP 技术使用了更精确的定位技术,免除了手工拼版的误差,四色版的重复定位精度可达微米级。
CTP 技术制版省去了照排出片、手工拼版、晒版等工序。
拼好一套对开四色版只需一两分钟,输出一套四色版只需20 分钟,比传统制版节省近30 分钟时间,同时明显地降低了人工成本。
此外,CTP 流程的时间效应还远远大于制版过程中对于时间的节约,据多家应用CTP 设备的印刷厂介绍,在他们引进CTP 设备后印刷开始的调试时间也变短了、水墨平衡也更快了,另外CTP 输出的干净印版免去了修脏时间,印刷开机后也就不会再需要由于脏版而停机擦版所消耗的时间,就这一点可以给印刷厂争取很多时间,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2、 CPT 技术可以进行远程传版,实现按需印刷现在许多印刷厂都实现了网络连接.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业务联系。
CTP 技术采用数字化工艺流程,为网上传版、异地印刷提供了便利条件。
CTP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办法

CTP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办法
成世杰;陈文华;张文星
【期刊名称】《印刷杂志》
【年(卷),期】2010(000)005
【摘要】@@ 印刷制版工艺逐渐进入CTP时代,这一点已经被行业普遍接受.对于国内中小型印刷企业来说,CTP设备的购置、运行费用依然较高,在短时间内还很难完成这一转变.但对报纸印刷企业来说,CTP系统的快捷性恰好迎合了其生产需要,所以国内有相当一部分报纸印刷企业已率先使用CTP系统制版.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成世杰;陈文华;张文星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谈热敏CTP版浅谈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办法 [J], 张颖辉
2.火力发电厂带式输送机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办法 [J], 张廷发;张浩
3.CTP自动上版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J], 张巍然
4.杜邦Silverlith(CTP)版材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J], 杨惠君;孙猛
5.组合式空调箱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办法 [J], 王亚林;王君华;李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