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说课222PPT课件

合集下载

《济南的冬天》ppt课件

《济南的冬天》ppt课件

学习活动四:个走人近作爱者好,理解“温情”
老舍用心领悟了济南,济南 有幸遇到了老舍。学习《济南的 冬天》后,让我们也像老舍先生 一样,用一颗细腻柔软的心,去 感受自然、体察生活吧!
学习活动四:个走人近作爱者好,理解“温情”
学习任务 6:用饱含深情的文字写一写家乡的 冬天。 要求: 1. 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合理想象,妙用修辞。 2. 安排顺序,搭配色彩;巧用动词,绘其精神。 3. 微写作,200 字左右。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济 南 的 冬 天 薄

作者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 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 称号的作家。
老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 祥子》《四世同堂》等,1978年, 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人民艺术家” 的称号。
4.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 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老城以人 的动作行为,写出了老城的暖和安适,照应济 南冬天的“温晴”的特点
学习活动四:个走人近作爱者好,理解“温情”
学习任务 4:跳读课文,勾画出文中 含有“小”字的语句,体会“小”字 中蕴含的情感。
学习活动三:个品人读语爱言好,感受“温晴”
2.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那点儿薄雪好像忽 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作者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描绘山景:从山上、山 尖、山坡写到山腰,极条理。作者描绘山景运用了写 实的色彩搭配:青黑的矮松,白雪,蓝天,银边,一 道儿白,一道儿暗黄,微微露出点儿粉色,色彩鲜艳, 相映成趣。
学习活动一个:汉人字英爱雄好大比拼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共33张PPT).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共33张PPT).ppt

对比 无风声
无浓雾 无毒日
宝地
喜爱之情
精读细研
方法指导 对比手法的作用
【答题技巧】对比手法的作用主要是:突出被表现物的本 质特征,使形象更鲜明,主题更突出,思想感情更深刻。 【答题格式】将......与......对比,突出了......, 更好地表现了事物的......特征/人物......的形象/文 章......的主题。
【解析】A.蓝—篮;B.戴—带;D.兰—蓝。
课堂检测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D )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 篮里。 B.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C.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D.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解析】A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C两项运用了拟人的 修辞手法。
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水的温暖多情,表现出济南冬 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
精读细研
②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 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 空灵的蓝水晶。
用“蓝水晶”比喻蓝汪汪、清亮亮的天空,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空的晴朗。
合作探究
作者为什么把山水作为描写重点?
济南的冬天 ∙ 老舍
提起冬天,你有什么感觉?
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却别有一番滋味,那里的冬天到底是怎样的呢?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满族,作 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杰出的语言大师,获“人民艺术 家”的称号。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 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 《龙须沟》等。其中《茶馆》被誉 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老舍的 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 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共3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共3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3. 想一想,通过本文我们可以跟老舍学习到什么写 作方法?
(1)学习课文的遣词造句。 如学习比喻句、拟人句的写法。全篇多用比喻和 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意味 无穷。如学习本文经过提炼的自然、活泼的日常语言, 纯净而优雅。注意语言不要盲目追求华丽(辞藻的堆 砌),要真挚动人。
( 2)学习课文的抒情写意的方法。 本文表面看是描写济南冬天的风景,其实
又是“冬天的济南”,是一个城市的气质。
冬天是美的,而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 更有一种纯净的、独特的美。那山、那水、那 小 阳光、那白……都给人一种充满温情和想象的 结 美的享受。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 使作品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韵味。
任务五
迁移运用
(跟着大师学写作)
1.课文在写法上与《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
现,表现出济南冬天的安闲、舒适。也呼应了前文
“暖和安适地睡着”。加之整体创设优美淡雅的意境,
赋予景物以诗情画意,从中流露作者的赞美之情。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
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
绿色全拿出来了。


拟人
以水藻之绿来衬托 济南冬天水的澄清。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
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目标
一、初读,过关字词 二、速读,梳理思路 三、朗读,声情并茂 四、品读,揣摩美句 五、阅读,迁移运用
任务一
过关字词
用读读写写生字词 串讲文章内容
镶xiāng 读 单单dān dān 读 着落zhuó luò 写 肌肤jī fū 写 宽敞kuān chang
精神,水也不忍冻着;况且那长枝的垂柳

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 (共21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  (共21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老舍
海右此亭古, 济南名士多。
——唐·杜甫
济南潇洒似江南。 ——宋·黄庭坚
羡煞济南山水好, 有心长做济南人。
——金·元好问
济南二安:李清照、辛弃疾
学习目标 (一) (二) (三)
识记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 知文章内容。
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各种写景 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作用。
深刻感受济南的冬天美景,体会融情 于景、情景交融的精妙描写。
方位顺序、时间顺序、 地点转换顺序。
精读赏析
阅读第6段,赏析济南冬天的水有何 特点?
“那水呢,不但不结
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 点热气,水藻真绿,把 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 来了。天儿越晴,水藻 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 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
” 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温暖,富于生机。
精读赏析
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被称为 “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的美誉。
抓住主要特征
精读赏析
从作者的字里行间都能读出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思考:作者如何将济南的冬天描写如此“美”。让情与景 融合在一起的?
作者写景时合理安排写景的顺序,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词 语(动词、形容词、叠词等),抓住了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 描写,运用了修辞手法,运用了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方法。
zhù
Chéng
líng
tǎn
秀气 宽敞 贮蓄 澄清 空灵 地毯
xiǎng
响晴
zǎo
水藻
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用一个词来形容济南的冬天,你会选哪个? 温晴
2.课文主要描写了济南冬天的什么景物?


整体感知
2.作者是怎样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的?

《济南的冬天》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济南的冬天》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赏析语言
赏析“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 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 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 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 画的吧。”一句。
答 :比喻,将冬天济南的全景比作一 张唐代名手画的水墨画,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城外远山淡雅的特点,表达了 作者的赞美之情。
赏析语言
品味“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 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一句的语言。
诗文积累:关于冬天的诗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 √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李清照 √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卢梅坡 √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李白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杜甫 √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岑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
品味“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 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的修 辞。
答: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写出了山景 的小巧秀丽,又用拟人显出感人的脉脉温情,“摇篮”给人 的感觉是温馨舒适。睡在摇篮里的济南和济南的人们是幸 福的、惬意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城的安宁与温暖,表 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喜爱、眷恋。
济南的冬
从民国十九年七月到二十三年秋初,我整整的在济南住过 四载。在那里,我有了第一个小孩,即起名为“济”。在那 里,我交下不少的朋友:无论什么时候我从哪里过,总有人笑 脸地招呼我;无论我到何处去,那里总有人惦念着我。在那里 ,我写成了《大明湖》,《猫城记》,《离婚》,《牛天赐 传》,和收在《赶集》里的那十几个短篇。在那里,我努力 地创作,快活地休息……四年虽短,但是一气住下来,于是事 与事的联系,人与人的交往,快乐与悲苦的代换,便显明地在 这一生里自成一段落,深深地印划在心中;时短情长,济南就 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济南的冬天PPT课件

济南的冬天PPT课件
遵守交通规则
游客在出行时需遵守交通规则,注意 交通安全,不要闯红灯或随意横穿马 路。
防滑防摔
冬季道路易结冰,游客在行走时需注 意防滑防摔,特别是在景区游览时需 格外小心。
保管好个人财物
在旅游过程中,游客需保管好个人财物,如 钱包、手机等贵重物品,以防丢失或被盗。 同时,在景区游览时也需注意看管好随身物 品。
气候特点
济南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 多雨。由于受到地形和季风的影响, 济南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冬季气温及降水情况
气温状况
济南冬季平均气温较低,通常在 零度以下。由于受到北方冷空气 的影响,气温波动较大,昼夜温 差也较大。
降水情况
济南冬季降水量相对较少,主要 以雪为主。由于受到季风气候的 影响,冬季降水多集中在某些时 段,容易出现大雪天气。
节日庆典
介绍济南地区的传统节日庆典,如春 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以及这些节 日的习俗和庆祝方式。
习俗传承
讲述济南地区节日习俗的传承和发展, 以及这些习俗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 介绍
01
02
03
济南烧烤
以其独特的调料和烤制技 巧闻名,是济南人喜爱的 夜宵之一。
泉城大包
03
娱乐习俗
在冬季,济南人会选择进行一些室内娱乐活动,如打麻将、下围棋等。
此外,随着冰雪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济南人开始尝试滑雪、溜冰等
户外运动。
02 自然风光欣赏
千佛山雪景
千佛山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位于市区南部,海拔285米。
冬季的千佛山,白雪皑皑,银装 素裹,宛如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游客可以沿着山路攀登,欣赏沿 途的雪景和冰挂,感受清新的空

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共30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共30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的喜爱。
5.第三自然段济南的山有什么特点?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 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 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 呢!“慈善”采用什么修辞?突出济南冬天的什么特点?

积累拓展
二十四节气冬
红绿 泥蚁
小新 火醅 炉酒
更花 多雪 还随
肯风 失不 林厌乖
峦看 当
雪晨
晴起
云开

淡门 日雪
光满
寒山
更小 胜饺
小侍雪 儿霁
寒 擎寒 烛新
过腊 妆八 前天
大 闭大 寒 户寨

出消
冬季开

寒流活
跃,降
水渐增
气温显著下 北半球昼
降,降水量 最短,夜
增多
最长
天气渐 寒尚未 大冷
天寒至 极
《龙须沟》等。
活动一:概说活动
朗读课文,读完后说说你对“济南的冬天”的总 体印象,给课文加一个副标题
济南的冬天
— ( )的冬天
温晴、理想、可爱、温婉………的冬天
活动二 :梳理活动
梳理思路,画出简单结构图,说说课文是从几方 面展现“济南的冬天”的“温晴”的?

概写温晴(1段)


阳光朗照下的山(3段) 爱 冬
妙在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 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 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 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 一道儿白,一 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 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 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

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老舍
活教动学任目务

1、我为济南的冬天贴标签
2、我为济南的冬天选景点
3、我为济南的冬天做宣传
我教为学济目南的冬天贴标签

如果让你从文中选一个词作为济 南冬天的标签,你会选哪个?为什么?
奇迹 慈善 响晴 标签 温晴
温晴
宝地
理想的境界
我为济南的冬天贴标签
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山清水秀、 四季如春。济南地处中国北方,真的如老 舍先生所写的那么温暖吗?
如何抓住景物特点对济南的冬天进行描写 名称 景物特征 描写顺序 描写手法 修辞
阳光朗照 的山
薄雪覆盖 的山
城外远山

景物描写渗透着作者 对济南的冬天怎样的感情?
情与景是如何相互融合在一起的?
活动任务: 1.查找间接抒情的语句。 2.查找直接抒情的语句。 3.反复诵读,体验情感。
读一读
小山 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 儿。 这一圈小山 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 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 低声地 说:“你们放心吧,这儿 准保暖和。” 真的,济 南的人们 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 山, ^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 ^有了依靠。他们由 天上看到山上, ^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 也 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 ^今天夜里山草也 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 ^他们也并不着急, ^因为 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 啥还希望别的呢!
我为济南的冬天做宣传
为济南的冬天选合适的宣传语。
1.齐读第四段,运用《春》的语言赏析方法对第 四段进行语言的品味和赏析。 【赏析角度】主要角度:修辞、关键词。其它 供选角度:句式、轻声、儿化、叠字、语气词。 2.品味和赏析的内容用文字旁批在课本空白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本文写景顺序,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 2、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课文精彩语段。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拟人、比喻等 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在感受文中优美景色的同时,陶冶情操,激发热爱祖 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说课稿
济南的冬天
说课的内容
1. 说教材 2. 说目标 3. 说教法与学法 4.说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济南的冬天》是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第 三篇课文。本单元教学的主题是“多彩四季”。单元教 学目标是:领略自然景物的美,欣赏散文优美、精辟的 语言,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了解课文抓住特征 写景的方法和写景的层次,学会观察景物的特点,并作 简单描述。
学法指导
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第一课时,主要指导 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独立思考;然后与同学合作, 讨论交流;第二课时主要指导学生先独立品味,然后 小组结合合作探究;最后学以致用,观察、描绘景物。
教学设想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 Nhomakorabea,我的教学设 想是:第一课时,先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处理生字词扫除阅读障碍,然后通过多种形 式的朗读,初步理解文章内容,领会作者抓 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 地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第 二课时,通过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品析优美、精彩的语言并充分感受作者的感 情;学习课文写景的方法,简要描绘家乡之 景。
让学生感受济南冬天之美,感受语言文字之美。
济南的冬天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上 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 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暗黄,给 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 件花衣好像被风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
美的山的肌肤。
那水呢,不但不结 冰,倒反在绿坪上冒着 点热气。……
教学目标
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欣赏优美精 彩的语言。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 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学 习观察、描写景物。 教学难点:领会、学习课文情景交融的写法 。
教学方法分析
1、诵读欣赏法。本文文质兼美,适于朗读,引导学生通 过反复朗读去发现美、感知美、探究美。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设计说明: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的导入要能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我先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济南春夏秋三季的风景图片,再提问 学生济南的冬天该是什么模样?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然后导入新课: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的名作《济南的
冬天》,一起追随老舍的脚步领略一下济南冬天的风光。
教学过程
(二)朗读、欣赏
3、自由朗读,读出济南冬天的美。 设计说明:文章适宜朗读,但应该让学生知道怎 样读。交给方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然后 让学生按照要求去读,发挥其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
(三)围绕重点词“宝地”进行品读:
1、冬天的济南真是美啊!作者在第一段就忍不 住称赞它是个——宝地。引导学生找到文中这 句话读一读,读出赞美之情。
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
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 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 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
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教学过程
(二)朗读、欣赏
2、指导朗读方法。 问题:济南的冬天美吗?这篇文章写得美吗?
这么美的文章应该怎样读呢? 总结朗读要求:要读出喜爱的感情,语速较慢, 语调要柔和,语气要亲切。
1、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 著名作家,“人民艺术 家”。原名舒庆春,字 舍予,北京人,满族。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 子》、《四世同堂》、 话剧《茶馆》、《龙须 沟》。
2、文题背景
本文的写作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关 系,老舍25岁前一直生活在北京,1924年 他应邀去英国任教,在伦敦生活了6年, 离开英国途中在地处热带的新加坡住了半 年,所以领教过北京风、伦敦雾、热带毒 日头的厉害,而一回国便到山东齐鲁大学 任教,定居济南。生活在济南温暖宜人的 冬季里,老舍感到异常陶醉,于是写出了 《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
字词音形义
济南(jĭ) 水藻(zăo) 发髻(jì) 着落(zhuó)
伦敦(dūn) 贮蓄(zhù) 澄清(chéng) 看护(kān)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设若:假若。 贮蓄:存放、储藏。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镶(xiāng)
教学过程
(二)朗读、欣赏
1、播放济南冬景图片,配合录音朗读。 设计说明: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增强直观性、形象性,
《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 1931年初写的一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美丽景色来抒发感 情的写景散文,写作极具个性,是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 独特感受和体验去阅读文本、观察生活的极好范例。
教材分析
2、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 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出发点。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 的优美散文,之前学生已在《春》的学习中了解了这类 文章的特点及学习方法,喜欢读这类景物描写文章,特 别喜欢欣赏直观画面,也能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段, 从词语运用的准确、生动及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方面 进行赏析,但还不能较好地观察景物特点并把它描绘出 来。
2、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呢?从哪些地方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宝地”?找出来,读一读, 每人说一处,轮流进行。可单个读,也可根据 情况小组读、男生读或女生读、齐读等。抓住 一些重点词语、句子(比如“慈善”、“秀气” 等),进行品读,指导学生读出对济南的热爱、 赞美之情。
2、问题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抓住“宝地”一词, 感受、品味济南冬天之美,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围绕 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激发 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3、直观教学法。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扩 大了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 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 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