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百岁老人鲜为人知的长寿养生秘诀

合集下载

百岁老人的健康秘诀

百岁老人的健康秘诀

江苏徐州铜山区刘集镇棉布村张玉秀老人,出生于1919年2月1日,现在已经102岁了。

老人四五十年坚持自己的方式锻炼身体、按摩穴位,至今牙齿一颗没掉。

平常老人思维清晰、腿脚利索、生活能自理。

张玉秀有4个子女,如今四世同堂,每年春节大家庭50口人都团聚一堂,其乐融融。

张玉秀老人现在随大儿子张恒贞住在锦绣山水小区。

前几天下午笔者来到老人家中,他还在午睡。

张恒贞介绍说,他爸爸生活很有规律,九十多岁的时候,每天四点多准时醒,“一日之计在于晨,老人十分重视清晨起床后的养生。

”张恒贞说,老人要张玉秀老人年轻时有次牙齿发炎,医生要给他拔牙,但他没同意。

以后张玉秀老人就特别注重牙齿的保健,每次饭后必刷牙,平时按摩牙龈,早晨起来后要叩齿数百下,保证牙龈的气血充盈。

此外,从年轻时起张玉秀老人就养成了用盐刷牙的习惯。

儿子张恒贞说,自己给老人买过很多种牙膏,他都不爱用,一直坚持用盐来刷。

因为坚持五六十年保健牙齿,老人现在一颗牙齿也没有掉,在他这个年龄非常罕见。

“爷爷你的牙齿掉了吗?”一听在床上进行一两个小时的“床上八段锦”和全身按摩,然后起床练习鹤翔庄气功。

每天中午坚持午睡一小时,晚上六七点就休息了。

“当时每天要睡到10小时,夏天睡得晚一会,晚上七八点睡觉。

”张恒贞说,近两年来,老人因为年龄实在太大了,没事就在床上休息。

张玉秀老人吃饭不挑食,都是家常便饭,但最爱吃面条。

以前自己在老家棉布村住,有时候一天三顿都吃番茄炸汤的面条。

老人荤素都不挑,现在一顿还能吃两三片五花肉。

百岁老人的健康秘诀文、图/ 周一海28到孙子问他,老人就开心地咧开嘴,露出满嘴的牙齿炫耀着。

张恒贞说,父亲吃鸡时经常连骨头一起啃,对于父亲的一口好牙,他很羡慕。

张玉秀老人有自己的保健理念,他用茶叶熏眼睛,起到明目的作用。

老人不吸烟不喝酒,当他九十多岁的时候听说喝酒能活血养生,于是一天两顿、每顿要喝一杯约8钱白酒。

这个习惯他坚持了10年,过了百岁的时候才不喝。

美国百岁老人公开长寿秘方

美国百岁老人公开长寿秘方

美国百岁老人公开长寿秘方作者: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2年第03期美国《福布斯》杂志深入几位美国百岁老人的生活,全程追踪他们的吃穿住行,为大家公开他们的长寿秘诀。

“破戒”吃点零食饮食秘方:燕麦片粥、清蒸蔬菜、瘦肉和魚,不喝碳酸饮料住在纽约的黛丝•姆法登今年11月将迎来她的102岁生日,现在的她依然活动自如、思维敏捷。

多年来,她坚持早餐食用燕麦片粥、果汁和香蕉;午餐则为甜菜、黄瓜和番茄拌成的沙拉,还有鸡肉和魚。

晚餐为一盘清蒸蔬菜和瘦肉,甜点后有水果。

“我从不喝碳酸饮料,最爱喝的是牛奶、白水、果汁,偶尔会喝一点葡萄酒。

”她告诉笔者。

如果你喜欢吃甜食,大可不必戒掉这个“恶习”,偶尔放纵一下会给老人带来想不到的快乐。

黛丝就说她每天离不开巧克力饼干。

另一位长寿老人,现年101岁的路易斯•苏斯曼几乎每天都吃一勺巧克力冰激凌;现年100岁的维拉•克劳森有时则喜欢吃果仁巧克力饼。

黛丝的医生、纽约蒙蒂费奥医学中心心脏康复科大卫•普林斯博士说:“黛丝的食谱最大优势在于提供了大量的膳食纤维,这样可以帮助代谢废物的排出。

而诸如可乐等碳酸饮料是最糟的饮品,喝什么都比喝碳酸饮料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老年与临床营养室主任张坚补充说:“鸡肉、魚、瘦肉都是老人的好食品,有些老人认为吃得少、吃得素才健康,其实不然,老人的膳食中,离不开充足的优质蛋白。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年社会医学研究室主任陶立群也建议老人适当吃点零食,“没必要这也忌口那也忌口,零食对于老人来说,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满足。

”生活自理最有成就感运动秘方:打扮漂亮、照看植物、学做手工、自己打扫卫生维拉每日清晨起来会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亲手做一日三餐,并坚持自己打扫房间。

此外,她还坚持每两周修剪一次指甲和理一次发,并每天做各种伸展运动。

姆法登也喜欢有规律的活动,她一生之中都步行上班。

其他老人也以运动作为乐趣:99岁的奥帕尔•帕很喜欢玩保龄球;95岁的哈里•福克斯喜欢跳舞;98岁的玛丽•理查森把照看社区里的各种植物当作己任;97岁的伊丽莎白•路易斯每天投入大量的时间在手工制作上。

百岁寿星的50个养生秘方

百岁寿星的50个养生秘方

2012.10/FOR YOUR HEALTH 养生益寿/长寿探秘英国营养学家莎莉·毕尔出版了一本新书《世界最长寿者的五十个秘密》,毕尔收集了世界五大长寿地区百岁寿星的长寿奥秘,她从营养学的观点来解读延年益寿之谜。

毕尔教授的专业是营养学,所以她谈的秘方一大半是饮食内容,今摘录供参考。

这50个“养生秘方”是:1.吃八分饱,这是冲绳岛人的传统习性,也是一般长寿健康者的习性。

2.每天食用5~7份新鲜水果与蔬菜,这是地中海式的饮食。

3.多吃粗糙的五谷杂粮,不吃精制白米或面包。

4.吃发过芽的小麦做的面粉。

5.吃玉米粉和火麻仁,这是巴马瑶族的主食。

6.少吃红色肉,如猪、羊、牛肉等。

7.不吃烧烤、炭烤的肉,这些均含有致癌的物质。

8.吃发酵的有机奶酪。

9.多吃豆类,含高植物蛋白。

10.吃新鲜的蛋。

11.吃鱼、海鲜类。

12.吃坚果。

13.多用橄榄油,含单一不饱和脂肪酸。

14.不用氢化油脂,即人工氢化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如人造黄油、起酥油等。

15.多用大蒜与葱,含抗癌元素。

16.吃洋白菜(球叶甘蓝)。

17.每天吃一次新鲜的青菜沙拉。

18.吃马铃薯。

19.吃含有番茄的比萨,番茄红素能防癌。

20.食用杏、梅等水果。

21.食用草莓、蓝莓类水果。

22.每天吃一次益生菌酸奶,含有帮助消化的好细菌。

23.吃发酵过的食物。

24.吃大豆类的食品,如豆腐。

25.吃豆芽菜,最好是自己发芽制造。

26.食用香蘑菇类。

27.食用香草类。

28.适量的盐。

29.有机饮食,不吃来源不明的食物。

30.咀嚼,细嚼慢咽助消化、促进代谢与活动脑力。

31.不吃零食,尤其是含高糖分指数的零食。

32.每天喝一小杯红酒。

33.饭后喝绿茶。

34.补充足够的水,每天6~8杯。

35.不偏食,综合饮食,每天有不同的菜式与内容。

36.春季大排毒、禁食,但以喝水或果汁来清洁身体。

37.补充综合维生素,如善存维生素。

38.运动,每天最少运动30分钟。

39.每天晒10分钟阳光,以制造维生素D 。

7位百岁寿星的养生秘诀

7位百岁寿星的养生秘诀

7位百岁寿星的养生秘诀众所周知,人的寿命在很大程度上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只要养生得法,人们便可延长寿命,活过百岁。

医学家们在对百岁老人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这些寿星几乎都有一些颇为独特的生活习惯。

可以说,这些独特的生活习惯就是他们的养生秘诀。

湖北省赤壁市的寿星汪贻介今年107岁,他的生活极有规律。

每天清晨,他都在床上按摩天庭(位于面部上方,两眉之间)、太阳穴等部位一段时间后才起床,在梳洗后还会到户外远眺15分钟。

早餐后,他要散步15分钟,午餐后,他会静坐15分钟。

几十年来,汪贻介始终保持这样的生活规律,身体状况一直很好。

四川省内江市113岁的寿星曾明亮自从年过六十后,经常到城郊的山上去采集黄桷树根、兔耳枫、海金沙等能够预防风湿病的中草药来煎汤洗澡。

她还自制了一些药茶常年服用。

在春夏季节,曾明亮经常喝沙参茶、麦冬茶和人参片茶。

在秋冬季节,她常喝银杏叶茶(并加入少许的冰糖)。

中医认为,沙参、麦冬和人参等中草药具有滋阴润肺、调气养血的功效,久服对人体十分有益。

著名的儿科专家、102岁的寿星苏祖斐认为,人体内常会出现较多的“超氧化自由基”。

超氧化自由基可侵袭人体的蛋白质、脂肪、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从而对人体造成损害,并加速人体的衰老过程。

健康成年人的体内含有很多抗氧化物质(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维生素C、维生素E和硒等),这些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人体内的超氧化自由基。

老年人体内所含的抗氧化物质较少,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较差。

所以,她在每晚临睡前都服用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和叶酸,以增强机体清除超氧化自由基的能力。

广西省博白县的百岁夫妻梁志德、张华玉有一个养生“秘方”,就是将茅根草煲成汤服用(或与红薯、竹蔗一起煎煮成药汁服用)。

经过临床验证,专家们发现此方确实具有清凉解毒、防病强身和延年益寿的作用。

著名经济学家、百岁寿星马寅初在每晚就寝前,都会将身体在热水盆里浸泡洗濯15分钟,并用手巾擦摩双手,之后经过3~4分钟的体温调节再用冷水洗濯。

百岁老人的十大长寿秘诀

百岁老人的十大长寿秘诀

百岁老人的十大长寿秘诀一、喜欢喝粥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俩人尤其喜欢喝粥。

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2分钟即成粥。

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上海的百岁老人苏局仙先生,一日三餐喝大米粥,早晚喝稀粥,中午喝稍稠粥,每顿定量为一浅碗,已形成习惯。

他们说:“喝粥浑身舒坦,对身体有益。

”历代医家和养生学家对老人喝粥都十分崇荐。

《随息居饮食》说:“粥为世间第一滋补食物。

”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补脾、清肺、润下。

清代养生家曹慈山说:“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计顿,亦能体强健,享大寿。

”他编制了粥谱一百余种,供老年选用,深受老年人欢迎。

二、小米是老人的最佳补品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

小米是谷子去皮后的颗粒状粮食,历来就有“五谷杂粮,谷子为首”美称。

体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

祖国医学认为,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

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

熬米粥时的米油胜过人参汤。

”可见,长寿老人喜欢“米”很有道理。

三、珍珠玉米当主食玉米,别名玉蜀黍、苞谷、珍珠玉等,它与水稻、小麦并称为世界三大农作物,是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也是长寿老人离不开的主食。

美国医学会作过普查,发现美国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没有一个高血压、没一个动脉硬化。

原来是吃老玉米吃的。

医学家研究中发现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维生素E,所以不容易发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从长寿老人的体质看,他们很少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这与他们把吃玉米当成主食密切相关。

四、天天一斤奶喝奶是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寿星更是这样。

据说,美国现有25000名百岁寿星,其中80%为女性,她们的饮食习惯是普遍喝奶。

美国谚言说:“喝奶使骨骼坚。

”百岁寿星贝宁,每天喝两杯奶,有时喝得更多,所以,她到百岁之时,仍没有骨质疏松迹象。

牛奶营养丰富又比较全面。

奶中赖氨酸含量较高,胆固醇含量低,碳水化合物全部为乳糖,在肠道中可以转化为乳酸,有抑制腐败菌生长的作用。

如何长寿 百岁老人邵逸夫的长寿秘诀

如何长寿 百岁老人邵逸夫的长寿秘诀

如何长寿百岁老人邵逸夫的长寿秘诀--> 2014年1月7日,百岁老人邵逸夫在家安详离世。

这位老人享年107岁,总是身体健朗,鲜少生病。

那么这位百岁老人之所以如此健康长寿是如何养生的呢?今天小编就带你了解一下百岁老人邵逸夫的长寿秘诀。

(一)笑口常开邵逸夫是个笑口常开的人,他说,笑是宽容,宽容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善良的结晶,是生活幸福的一剂良药。

邵逸夫的妻子方逸华表示六叔养生有术,因为喜欢和年轻人接触所以长葆身心愉悦。

她说邵逸夫最喜欢和年轻的女星聊天相伴,其中最得六叔欢心的并不是什么TVB的当家花旦明星,而是女星曹众和陈松伶。

(二)晚年小劳有益健康邵逸夫说:“我的最大乐趣是工作、上班。

”的确,邵逸夫在90岁以前,还每天坚持上班。

他认为,晚年小劳是有益健康的,但应量力而行。

他看电影之多,堪称一最。

中国的外国的、文的武的、好的差的,他逢片必看,他借此了解电影动态,以确定题材,制定拍摄计划。

上世纪60年代,他每天工作16小时,至少要看二三部影片。

其间,他曾创下日看9部、年看700部的纪录。

(三)拜师练气功据香港《東周刊》早年报道邵逸夫是如何长寿的,生前除了平日不吸烟不喝酒外,还曾因患癌多次秘密到美国换血医治,击退癌細胞。

在战胜病魔后,邵逸夫还将天天含人参的习惯,变成每日勤练气功健体,更亲上武当山拜高人李诚玉为师。

据《東周刊》报道,约三四十年前,邵逸夫不再依靠人参延寿,而是持之以恒天天练气功。

邵逸夫98年曾拜会武当山百岁高人李诚玉女士,李女士曾传授他四招“回春呼吸法”,她的入室弟子香港武当山道家学会会长黄玄来说此呼吸法有助身体所有器官机能回复青春,也能把体内的病气排出。

图为李诚玉女士,原名为李凤轩,于03年仙游,享年118岁。

长寿秘诀→→→一是性格乐观,笑口常开在采访包廷琴老人的过程中,他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老人的乐观开朗。

(课件)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

(课件)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

(1)多食五谷和蔬菜,养生全靠一碗粥
• 江苏如皋长寿村的长寿秘诀就是爱吃五谷蔬菜和野菜。食材 一定要保持新鲜,新鲜蔬菜不但保持了食物的原汁原味和好 口感,而且里面的营养成分也破坏得最少。它们就好比清晨 的清新空气,被人体摄入后具有补心补肺、养护肠胃、调适 脏腑的作用。所以如皋人说:“三日可无肉,但一日不可无 新鲜蔬菜。”这里的长寿老人无一不喜欢喝粥。中国知名经 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都是百岁老人,两人尤其喜欢 喝粥。每天早晨,他们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 两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2)身体强健靠运动,早睡早起有规律
• 作为寿命最长的开国将军,吕正操上将享年106岁,他用9 个字来概括自己的一生——“打日本、管铁路、打网球” 。而说到吕老的长寿,与他的闲不下来有关。他打网球打 到90多岁,打桥牌打到97岁,游泳游到98岁。正是打网 球游泳健身,桥牌益脑让吕老将军晚年能保持旺盛体力和 脑力。此外,老将军的生活也很有规律,每天早睡早起, 一天睡够8小时,午餐后,还要午休一会,几十年来雷打 不动。
(3)心胸宽大乐呵呵,天伦之乐来助寿
• 长寿的老人无一不是心胸开阔,为人热情豁达,乐于助人,不易发怒。而那 些整天愁眉苦脸、心胸狭窄的人,患病机会多,自然难以长寿。105岁的长 寿老人喻育之一生开朗乐观,到了晚年,仍不失幽默风格。他将自己的一张 大照片放在床头,常作自我欣赏。并戏称照片上的自己为“弟弟”,一派天 真的“老顽童”模样让人感到时光仿佛倒流了。
视。西蓝花在防治胃癌、乳腺癌方面效果尤佳。这是因为 其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叫做硫代葡萄糖苷,能够帮助降 低患癌症的风险。此外还含有多种吲哚类衍生物,可提高 肝脏酶的活性,增强分解致癌物质。
汇报完毕
谢谢观看

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

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

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作者:王春华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版》 2011年第7期王春华在杭州市拱墅区郊区农村,有一位百岁老人名叫余荷香。

今年101岁的余荷香虽年事已高,但眉清目秀、皮肤洁白,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很多。

每当有人问起她的长寿秘诀,她都会向你毫无保留地介绍她的养生经验。

1.自创的踮脚运动,让她收获健康余荷香生有3个儿子,如今都已成家立业。

在余荷香60岁以后,家庭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余荷香本人也脱离了劳动。

因为长期的赋闲在家,余荷香就自创了一种“踮脚运动操”,来帮助自己调和气血,活动筋骨。

余荷香老人说,老年人因为缺少运动,久站或久坐之后常会感到腿部酸胀,这是下肢血液回流不畅引起的,而经常做踮脚运动可有效地缓解上述症状。

余荷香介绍说,在踮脚的过程中,人体内的血液会随着腿部肌肉的一松一紧而快速流动。

对增加老年人血液循环,延缓身体衰老很有益处。

余荷香的踮脚运动操步骤简单易做:(1)身体放松并站立;(2)先进行短时间的深呼吸,然后双脚并拢,用力踮起脚跟;(3)当脚跟踮到不能再踮时,让脚跟缓慢落下。

做踮脚运动操的次数,可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而定,一般重复做20—30次为宜。

需要注意的是,腿脚不好的老年人,可扶着墙壁或栏杆做踮脚运动。

如果在做踮脚运动的同时配合做一些其他的动作,还可收到更好的保健效果。

余荷香特别地介绍了她经常锻炼的两种方法。

其一,踮脚运动+收肛:余荷香在每天练习踮脚运动的同时上提肛门,老人说常做此动作可以预防痔疮的发生;其二,踮脚运动+行走:已经101岁的余荷香,还喜欢扶着墙壁或栏杆用脚尖走路。

老人说做此动作可锻炼小腿前侧的伸肌,促进足三阳经的气血运行。

2.粕茶淡饭最养人余荷香老人的饮食简单却有营养,每天的早饭就是喝八宝粥,10多年来一直如此。

余荷香老人的“八宝”有赤豆、青豆、准山药、大芸豆、血糯米……只要是杂粮,都往粥里放。

余荷香坚信,粗茶淡饭最养人,要吃得杂而广,百病才不生。

老人说,五色入五脏,红人心、青入肝、黄入脾、白入肺、黑人肾,吃一碗五颜六色的八宝粥,五脏就者B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9位百岁老人鲜为人知的长寿养生秘诀
建议您炒菜时少放盐,或者用糖、醋、姜、葱、胡椒、大蒜等来替代盐和酱油调味,坚持下去,您也能一样活得很长。

在春天采摘野菜的生动画面让我不由得想起《诗经·关雎》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仕女春采图,如诗如画,真是令人神往。

就像日本人的饮食中用柠檬多于用盐、冰岛人以鱼虾和蔬菜为主要食材一样,长寿之乡如皋人的日常三餐也有自己的特点,他们遵循着“淡、杂、鲜、野”的饮食原则。

这种“道法自然”的三餐方案和饮食文化意境,与长寿之乡如皋本地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在明代嘉靖年间完成的《如皋县志》中,如皋的民风被记述为“其性驯柔,其俗质实”,而“淡、杂、鲜、野”的饮食风格恰恰从日常生活中“吃”的层面折射出如皋人的性格特质。

我们可以把如皋人这种独特的饮食习惯看作是他们日常生活和处事方
式的一个逻辑概括,这其中暗含的是一个以儒家食礼学说和道家养生学说为核心的如皋长寿养生概念的成熟。

长寿之乡的人们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将农产品、蔬菜瓜果、水产品、肉禽类,适当搭配成不同的种类,在讲究“淡、杂、鲜、野”的同时,注重荤素搭配、粗细搭配,使食物结构合理,营养均衡,从而保证人体对营养的需求。

(一)淡
少盐淡食是如皋人的饮食习惯,他们炒菜时几乎不怎么放盐,一大家人通常要两三个月才能吃完一包500克的盐,这在其他地方的人看来都有点儿不可思议。

明代学者陈继儒在《养生肤语》中就讲了一个少吃盐让人长寿的小故事。

他说,他曾经到过一个地方,那里有兄弟3人,都80多岁了,身体还非常强壮健康。

他问三兄弟养生秘诀,三人回答:“我们这里不产盐,吃盐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就尽量少吃盐,而且每天坚持干农活,其他没什么。

”听到这里,陈继儒不禁感叹,这正是“咸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

三千功行从兹始,天鉴行藏信有之”。

明代著名养生家王蔡也在他的《修真秘要》中强调:“酸味伤于筋,苦味伤于骨,甘则不益肉,辛多败正气,咸少促人寿。

”他提倡饮食要五味调和适中,任何一味偏多,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特别是盐不能吃得太多,否则会使人短寿。

纯粹从生理需要角度来讲,成人每天吃1克盐就足够了,当然,那样饭菜未免太没味道,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天吃盐不超过6克。

南方人饮食本就清淡,一般不会超过这个量,但北方人口味偏重,觉得盐、酱油放少了,菜就没法吃,而且炒菜之外,还要吃腌的咸菜、咸肉、咸蛋等食品,每天盐的摄入量肯定超标。

长此以往,必然身体健康堪忧,那还谈什么长寿啊。

我建议您多向如皋人学习,炒菜时少放盐,或者用糖、醋、姜、葱、胡椒、大蒜等来替代盐和酱油调味,坚持下去,您也能像陈继儒遇到的那三兄弟一样活得很长。

(二)杂
所谓“杂”,就是粗粮、细粮混着吃,荤菜、素菜搭配吃。

由于如皋滨江临海、地形平坦,兼有海陆物产,所以,这里杂粮、瓜果、蔬菜、鱼虾、肉蛋等产品十分丰富,这就决定了如皋人的营养摄食绝不单一。

据当地长寿研究所调查资料显示,如皋百岁寿星中有93%的人既吃大米、白面等细粮,又吃玉米、大麦、元麦等粗粮。

主食之外,还搭配蔬菜、水果、干果等,既有正餐,又有小吃、零食,相当丰富和多元。

我随手记下了一份流行于如皋坊间的三餐食谱:
餐别:大米、白面、杂粮、荤菜、素菜、瓜果
早餐:粥包子、烧饼、脆饼、馓子、玉米糁儿粥、元麦糁儿粥、荞麦饼、山芋粥、咸鸭蛋、香肉松、饼酱、咸菜、乳豆腐
午餐:米饭、面条、大麦面、荞麦面汤、肉禽类、鱼、虾、蛋类、菌类、油菜、菠菜、韭菜、丝瓜、黄瓜、西红柿等草莓
晚餐:粥、馒头、面条、同早餐;同午餐;香肠茶干、黄瓜、豆腐乳等
零食:炒米、脆饼、馓子、膨化类、苹果、萝卜、花生、白果、草莓等。

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不难看出如皋长寿饮食“粗细搭配、荦素兼有”的特点。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食物都不能单独满足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所以只摄入单一食品肯定会造成人体营养素的缺失。

我国传统中医自古就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说法,认为吃得越杂,越有利于人体阴阳平衡和脏腑协调。

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经验中也可以看出,如果我们在一个山坡上种同一种树木,成活的就很少,而且长势也不会太好。

而像原始森林那样,植物林林总总、千差万别,就能生机繁盛、郁郁葱葱。

要知道,自然界的食物链、营养链都是相互依存的,人体各个器官也不例外。

从饮食美学的角度来说,只习惯吃几种食物,人的口味会产生审美疲劳。

而经常以不同品种和不同口味的食物来调适生活也是如皋老人的一种饮食趣味。

三)鲜
人吃东西要特别讲究新鲜,称为“出水鲜”。

比如,肉要当天宰的,虾要当天捞的,鱼要现场剖的,文蛤要当场劈的,青菜要早上拔的,瓜果要当时摘的,芋头要当场刮的,豆腐、茶干绝对要当天做的。

如皋人的冰箱里很少贮存蔬菜,基本都是当天赶早市买来的,这完全得益于如皋地区田畴平旷,河港交错的有利条件。

明末大才子李渔当年在如皋生活时就喜欢吃新鲜瓜果,其中尤以杨梅为最。

李渔吃杨梅必须攀上杨梅树,尽情地摘吃,就图吃个新鲜好口味,直到解馋为止。

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他回浙江之后。

在家乡兰溪,他每每约几个好友,上山观美景,入园采杨梅,现摘现吃,其乐无穷。

他还在饱
尝美食之余写下《杨梅赋》一篇,以抒发新鲜果物带给自己的美好享受。

新鲜蔬菜不但保持了食物的原汁原味和好口感,而且里面的营养成分也破坏得最少。

它们就好比清晨的清新空气,携带了生命最初的信息密码,附加着大自然的阳气,被人体摄入后具有补心补肺、养护肠胃、调适脏腑的作用。

所以如皋人说:“三日可无肉,但一日不可无新鲜蔬菜。


大量资料表明,新鲜的萝卜、青菜、豆芽和丝瓜等普通蔬菜的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感染作用,因为它们中所含的一种干扰素诱生剂能抑制肿瘤,但放置两天后,这些蔬菜所含的抗病毒素和抗癌物质就会损失殆尽,所剩无几。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