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稳定性分析(1)
公路边坡稳定分析

公路边坡稳定分析公路边坡是指公路两旁的斜坡地形,其稳定性对于道路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公路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边坡稳定性分析1. 边坡材料特性公路边坡的材料多为土质,因此需要对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分析。
这包括土体的密实度、抗剪强度、渗透性等参数,以评估其稳定性。
2. 边坡坡度和坡高边坡的坡度和坡高是决定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较陡的坡度和高的坡高会增加边坡的失稳风险。
因此,需要对边坡的设计要求、实际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
3. 边坡地质条件边坡的地质条件直接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需要考虑的地质因素包括地质构造、岩性、断裂等,以确定边坡的稳定性评估标准和分析方法。
二、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1. 极限平衡分析法极限平衡分析法是最常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之一。
它通过分析边坡在不同荷载和地质条件下的平衡状态,确定边坡的稳定性,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相应的加固措施和建议。
2. 数值模拟分析法数值模拟分析法利用计算机软件对边坡进行模拟,模拟边坡在不同荷载和地质条件下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通过分析模拟结果,得出边坡的稳定性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
三、边坡稳定性治理措施1. 边坡加固设计根据边坡分析结果,设计相应的边坡加固措施。
这包括使用加固材料、增加边坡的支护结构等,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抗滑性能。
2. 排水措施排水是边坡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降低土壤的含水量,减少边坡受水力影响,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3. 灌浆加固对于因地质条件不良导致的边坡问题,可以采取灌浆加固的方法。
通过注入稀浆材料,填充土壤中的空隙,提高边坡的稠度和强度,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四、边坡稳定性监测与维护1. 定期监测对公路边坡进行定期监测,包括测量边坡的位移、裂缝变化等情况,及时发现边坡稳定性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
2. 维护保养定期对边坡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清理排水系统、维修加固结构等,确保边坡的长期稳定性。
边坡稳定性分析—

第一章绪论1.1引言边坡是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斜坡,是人类工程活动中最基本的地质环境之一,也是工程建设中最常见的工程形式。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在建筑、交通水利、矿山等方面都涉及到很多边坡稳定问题。
边坡的失稳轻则影响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重则造成人员伤亡与国民经济的重大损失。
因此,边坡的勘察监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边坡的治理,是降低降低灾害的有效途径,是地质和岩土工程界重点研究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人口的膨胀,越来越多的建筑物需要被建造,城市的用地也越来越珍贵。
特别是对于长沙这样多丘陵的城市来说,建筑边坡成为了不可避免的工程。
1.2边坡破坏类型边坡的破坏类型从运动形式上主要分为崩塌型和滑坡型。
崩塌破坏是指块状岩体与岩坡分离,向前翻滚而下。
一般情况岩质边坡易形成崩塌破坏,且在崩塌过程中岩体无明显滑移面。
崩塌破坏一般发生在既高又陡的岩石边坡前缘地段,破坏时大块岩体由于重力或其他力学作用下与岩坡分离而倾倒向前。
崩塌经常发生在坡顶裂隙发育的地方。
主要原因有:风化等作用减弱了节理面的黏聚力,或者是雨水进入裂隙产生水压力,或者是气温变化、冻融松动岩石,或者是植物根系生长造成膨胀压力,以及地震、雷击等外力作用(图1-1)。
滑坡是指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坡内软弱面产生的整体滑动。
与崩塌相比滑坡通常以深层破坏形式出现,其滑动面往往深入坡体内部,甚至可以延伸到坡脚以下。
其滑动速度虽比崩塌缓慢,但是不同的滑坡滑动速度相差很大,这主要取决于滑动面本身的物理力学性质。
当滑动面通过塑性较强的岩土体时,其滑动速度一般比较缓慢;相反,当滑动面通过脆性岩石,且滑动面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剪强度,在构成滑面之前可承受较高的下滑力,那么一旦形成滑面即将下滑时,抗剪强度急剧下降,滑动往往是突发而迅速的。
滑坡根据滑动模式和滑动面的纵断面形态可以分为平面滑动、圆弧滑动、楔形滑动以及复合形。
当滑动面倾向与边坡面倾向基本一致,并且存在走向与边坡垂直或接近垂直的切割面,滑动面的倾角小于坡角且大于其摩擦角时有可能发生平面滑动。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至今为止,广大学者针对边坡稳定性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定性分析方法此方法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边坡失稳破坏时的力学作用、边坡的工程价值等,以及结合边坡的形成历史,从定性的角度解释和说明了边坡的发展方向及稳定性情况。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充分地分析了影响边坡稳定性中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能够快速地评价边坡的自稳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历史分析法自然历史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分析边坡发育历史进程中的各种自然影响因素,包括边坡自身的变形情况、发育程度以及边坡分布区域的地貌特征、岩层性质、构造活动等,进而评价边坡的总体情况和稳定性特征,同时也可以预测将来可能导致边坡变形和失稳的触发因素。
该方法对边坡稳定性所做出的评价是从边坡的自然演化方面入手的。
(2)工程地质类比法工程地质类比法首先需要对边坡概况进行充分了解,包括组成边坡的岩体岩性、产状和结构面特征。
然后将目前已知的边坡稳定性情况和需要研究的边坡进行对比,记录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以此分析出所要研究边坡的稳定性情况和破坏模式。
为了能够准确地类比分析,就需要对现有边坡的环境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的调查记录,并建立数据库。
该方法能够大致判断出研究对象的稳定性发展状况和趋势。
(3)图解法图解法通过在示意图上表示出边坡本身各类参数的组合关系来对边坡的稳定情况、破坏特征、破坏因素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常用的图解法包括极射赤平投影、边坡等比例投影等。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直观地表示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二)定量分析方法此方法主要通过数值法和极限平衡法等数学手段,依靠计算软件,更加精确地给出满足实际情况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
(1)极限平衡法主要是按照摩尔-库伦强度准则,通过分析作用在土体上的静力平衡条件来判断边坡的稳定性情况,最常见的极限平衡法是条分法,该方法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目前工程实践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边坡稳定性分析2篇

边坡稳定性分析2篇边坡稳定性分析(一)引言边坡是指在道路、河道、铁路、水库、矿山等山区地带或特殊地质条件下,因建设需要而开挖或局部破坏岩土体,形成的斜坡或峭壁。
由于其受自然环境、地质条件、工程施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边坡容易发生滑坡、崩塌和塌方等不稳定现象,给工程运行和周围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与损失。
因此,边坡稳定性分析对于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稳定性分析方法边坡稳定性分析常见的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力学分析法、有限元数值模拟法、模型试验法等。
以力学分析法为例,首先需要对边坡的主要信息进行调查,包括边坡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下水位、工程建设历史等。
其次,根据荷载和载荷的方向、大小、分布等条件,选取合适的地质模型、荷载模型,并采用合理的力学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加固和治理方案。
分析评估指标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主要指标包括破坏形式、安全系数以及承载能力等。
其中,破坏形式是指发生破坏时边坡的形态和特征,它直接影响到治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安全系数是衡量边坡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其定义为承载力与荷载的比值,即:$${\rm {安全系数}}={\rm {承载力}}\div{\rm {荷载}}$$三种承载状态及相应的安全系数如下:1.安全状态:安全系数大于1.5;2.可疑状态:安全系数介于1.0-1.5,需要加强监测和治理;3.失稳状态:安全系数小于1.0,已进入失稳状态,需立即采取加固措施。
承载能力是指边坡抵抗荷载的能力和承受破坏的最大荷载。
在进行稳定性分析时,需要根据边坡的承载能力和荷载特点来确定合适的安全系数范围,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
结论边坡稳定性分析是确保工程安全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找出边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加固和治理方案,以保障工程的长期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稳定性分析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和指标,并在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加固和治理措施。
边坡稳定性分析

边坡稳定性分析
1、边坡稳定性分析之前,应根据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对边坡的可能破坏方式及相应破坏方向、破坏范围、影响范围等作出判断。
判断边坡的可能破坏方式时应同时考虑到受岩土体强度控制的破坏和受结构面控制的破坏。
2、边坡抗滑移稳定性计算可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
对结构复杂的岩质边坡,可结合采用极射赤平投影法和实体比例投影法;当边坡破坏机制复杂时,可采用数值极限分析法。
3、计算沿结构面滑动的稳定性时,应根据结构面形态采用平面或折线形滑面。
计算土质边坡、极软岩边坡、破碎或极破碎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时,可采用圆弧形滑面。
4、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边坡抗滑稳定性时,可根据滑面形态按本规范附录A选择具体计算方法。
5、边坡稳定性计算时,对基本烈度为7度及7度以上地区的永久性边坡应进行地震工况下边坡稳定性校核。
6、塌滑区内无重要建(构)筑物的边坡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和静力数值计算法计算稳定性时,滑体、条块或单元的地震作用可简化为一个作用于滑体、条块或单元重心处、指向坡外(滑动方向)的水平静力,其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Q e=αw G (5.2.6-1)
Q ei=αw G i (5.2.6-2)
式中:Q e、Q ei——滑体、第i计算条块或单元单位宽度地震力(kN/m);
G、G i——滑体、第i计算条块或单元单位宽度自重[含坡顶建(构)筑物作用](k N/m);
αw——边坡综合水平地震系数,由所在地区地震基本烈度按表5.2.6确定。
表5.2.6 水平地震系数
7、当边坡可能存在多个滑动面时,对各个可能的滑动面均应进行稳定性计算。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静态稳定分析:静态稳定分析是最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边坡的力学模型,计算坡面上各种力的平衡关系,判断边坡的稳定性。
常用的静态分析方法包括切片法、广义平衡法和极限平衡法等。
2. 动力稳定分析:动力稳定分析考虑了水流、地震和其他动力荷载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常用的动力分析方法包括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和频率分析法等。
3. 水力稳定分析:水力稳定分析主要关注边坡受水力作用时的稳定性。
常用的水力稳定分析方法包括考虑渗流的有效应力法、Darcy定律法和杨-阿基米德稳定理论等。
4. 弹性稳定分析:弹性稳定分析是一种边坡在小变形下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常用的弹性分析方法包括有限元分析和边坡材料的拉伸压缩试验等。
5. 强度剩余系数法:强度剩余系数法是基于边坡的强度特性和稳定性要求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计算边坡的抗滑安全系数和剩余强度系数,评估边坡的稳定性。
6. 现场监测法:现场监测法是通过对边坡进行实时监测,分析边坡的变形、位移和应力等参数,评估边坡的稳定性,并进行必要的修复和加固。
常用的现场监
测方法包括测量、遥感技术和数值模拟等。
综合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可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估。
边坡稳定性分析范文

边坡稳定性分析范文首先,确定边坡的几何形状、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和边坡下方地层情况非常重要。
边坡的几何形状和大小直接影响到边坡的稳定性,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是进行力学分析的基础,而边坡下方地层情况则对边坡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其次,建立边坡的力学模型是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关键步骤。
力学模型可以是二维平面模型,也可以是三维空间模型,其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分析目的来确定。
一般来说,二维平面模型适用于较简单的边坡,而三维空间模型适用于较复杂的边坡。
然后,确定荷载条件和边界条件是进行稳定性分析的基础。
荷载条件包括自重、附加荷载(如雨水、地下水等)和地震作用等,边界条件包括边坡上部和下部的约束情况。
荷载条件和边界条件的合理确定对于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稳定性分析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核心内容,也是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常用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平衡法、极限平衡法、有限元法等。
平衡法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它假设边坡在稳定状态下满足力学平衡条件,通过比较剪切抗力和剪切力矩之间的关系来评估边坡的稳定性。
极限平衡法是在平衡法的基础上引入潜在滑移面,通过比较潜在滑移面上的剪切抗力和剪切力矩之间的关系来评估边坡的稳定性。
有限元法是一种数值分析方法,通过离散化边坡为有限个单元,并在每个单元内求解力学平衡方程来分析边坡的稳定性。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相应的加固措施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最终目的。
根据边坡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的加固要求,可以采取不同的加固措施,如加宽边坡、设置挡土墙、增加护坡等。
加固措施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边坡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总之,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对地表或岩石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估和分析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准确地评估和分析边坡的稳定性,我们能够确定边坡的安全系数,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以确保边坡的安全运行和保护环境的稳定。
ANSYS边坡稳定性分析(1)

搜索、 谷歌搜索等。 在自定义在线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中, 证实 喜欢本 了上面的观点。参与调查的学生有 52 个, 网络课程的占 88.46%,其中很喜欢的占 57.69%, 感觉一般的占 7.69%, 不喜欢的占 3.85%。由此可 见学生们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态度还是持 肯定态度的。又进一步分析那些不喜欢网络课程 的学生, 发现他们大多数是成绩很好的学生, 在和 他们进行访谈后, 了解到, 他们之所以不喜欢, 是 他们已经习惯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传统的教学 从这方面 方式, 他们也可以取得好的成绩 。所以, 来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成功与否, 也要考虑 学生的感受, 不能一味的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而忽 略的传统的教育形式。 5 结论 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有效整合, 可以提高教学 教学方法, 甚至在教育 质量和效益。在教学模式、 观念、 教学思想方面都是一种改革, 促进教育的发 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题研究对信息技 术与课程整合来说虽然不是万能,但却可以在很 大程度上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的整合, 它 像是一道指令,指挥着教师用心的去提高自身的 信息技术能力, 没有懈怠, 教师们积极运用信息技 术于课堂之上, 拓展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创造性 分析信息 、 处理信息 思维, 使得学生在获取信息 、 的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提高,从而增强对当今信息 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
Á
-28-
科
笔者在 2009 年申请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 规划课题 《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教学整合的研 的子课题, 课题名称为 《Moodle 在高中历史教 究》 , 作为课题负责人, 克服了重重困难, 学中的应用》 最终使得课题顺利开展。 因为是在内蒙,整体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落 后, 要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难度较大。 首先 是思想上难以更新观念, 所在地鄂尔多斯, 经济较 为发达, 硬件设备也较为先进, 但是在人们的思想 观念里,信息技术就是简单的为课堂教学的辅助 工具, 尤其是最开始在找参与课题的老师时, 多次 碰壁, 有经验的老师不愿参与或者不想冒险, 以免 影响班级成绩,在笔者向学科教师演示了 Moodle 的丰富功能后,最终找到的一位是很有冒险精神 并敢于创新的年轻的历史老师, 实验才得以开始 。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大阻力并不 全是来自外部, 而是有可能来自学科教师本身。 众所周知, 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小学工作比较 繁琐,在课题批下几个月后课题研究都没有什么 实质性的进展,不过由于研究自治区电教馆文件 的安排, 课题研究必须要按照计划进度进行, 在实 课程资源库充实后, 尤其是对实验 验平台的搭建、 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后,实验教师能够自己 使用 Moodle 网络课程后, 课题研究才有了实质性 的进展。 如何让学生对本网络课程产生兴趣, 让实验 顺利的进行,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本着对学生在使 舒适的原则下, 完善了 Moodle 用本网络课程方便、 的部分功能, 如批量添加用户时, 用户名是学生的 学号,选课密钥是 353 (参加课题研究的班级是 353 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有沿坡渗流情况
•
§2 表层滑动的稳定性分析
与无渗流比较Fs减小近一倍 • 注:意味着原来稳定的坡,有沿坡 渗流时可能破坏
A l h
W
T
N
3. 讨 论
' tg Fs sat tg
• 与容重有关
0.5 sat
• 与所选V大小无关,亦即在这种坡中各点安全系数相同
应如何分析、判断边坡的稳定性?
土体滑坡形态格式各样,主要取决于土 的性质和工程地质构造。
1. 粗粒土坡的滑坡深度浅、形状接近于平面;
2. 粘性土滑坡面深度到坡体内,均质粘性土 坡滑动面的形状按塑性理论分析为对数螺旋 曲面,在计算中通常以圆弧面代替。 3. 判断边坡的稳定性,是以计算滑动土体的 抗滑力和滑动力的比值为依据。比值大于1为 安全,等于1为达到极限状态,小于1不安全。
(2)条分法。条分法对非均质土坡、土坡外形复杂、土坡部分在水下情况均 适用。
二、圆弧滑动面的整体稳定分析
1. 基本概念
土坡在自重作用下产生 如图的滑动,根据抗滑 动力矩和滑动力矩的平 衡关系,有土坡稳定性 安全系数如下: Mf f LR
K Ms Wa
图8.7 土体的整体稳定分析
§ 3 深层滑动的稳定性分析
• 1)微单元A自重: W=V 2)沿坡滑动力:
T W sin
A N W T l R WN
3)对坡面压力: N W cos (由于无限土坡两侧作用力抵消) 4)抗滑力: R Ntg W costg
h
5)抗滑安全系数:
抗滑力 R W cos tg Fs tg 滑动力 T W sin tg
§2 表层滑动的稳定性分析
土边坡对象:无粘性土坡 破坏形式:表面浅层滑坡 强度参数:内摩擦角 考察一无限长坡,坡角为 分析一微单元A 分析方法:考虑为无限长坡 安全系数: tan k ; k 值一般取 1.25 ~ 1.3 tan
A
N
W T
§2 表层滑动的稳定性分析
一. 无渗流的无限长土坡
• 2.人工土坡 • 挖方:沟、渠、坑、池
¤填方:堤、坝、路基、堆料
二. 滑坡
什么是滑坡?为什么会滑坡? 一部分土体在外因作用下,相对于另一部 分土体滑动
§1 概述
二. 滑坡
• 1.滑坡的危害:
• •
土、岩体滑坡是重大的自然灾害 我国是滑坡灾害频发的国家
§1 概述
二. 滑坡-—滑坡的主要形式 崩塌 平动 转动 流滑
二、圆弧滑动面的整体稳定分析
• 2.分析计算方法 1)假设条件:
• 均质土
• 二维 • 圆弧滑动面
• 滑动土体呈刚性转动 • 在滑动面上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图8.8 土体的整体稳定分析
§ 3 深层滑动的稳定性分析
二、圆弧滑动面的整体稳定分析
d
• 2)平衡条件(各力对O的力矩平衡)O (1) 滑动力矩:
Ms W d
A
θ
B
C
(2) 抗滑力矩:
当=0(粘土不排水强度)时,
W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 Cu
L 为AC弧
M R f L R Cu L R
C LR u W d W d f LR
(3) 安全系数:
Fs
抗滑力矩 M R = 滑动力矩 M s
泥石(洪)流总是与暴雨或山洪相联系, 是在有足够外部水流(或降雨)参与下形成的 一种高密度“流体”。
二. 滑坡 • 2.造成滑坡的原因
1)振动:地震、爆破 2)土中含水量和水位变化 3)水流冲刷:使坡脚变陡
§1 概述
降雨、蓄水、使岩土软化, 坝背水坡浸润线
存在渗透力
4)冻融:冻胀力及融化含水量升高 5)人工开挖:基坑、船闸、坝肩、隧洞出入口 原因: (1)外界的作用破坏了土体原来的应力平衡状态,增大了 滑动面上的滑动动力; (2)土体抗剪强度由于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降低。
二.有渗流情况
2.有渗流砂土边坡安全系数
§2 表层滑动的稳定性分析 渗透力平行坡面 A N W T l J h R W N
(1)取微单元A的土骨架为隔离体,作用力 W V
渗透力:J jV i wV sin wV 底面支撑力N,底面抗滑力R (2) 滑动力:
T J ( sin w sin )V sat sin V
J
N W
R Ntg V cos tg (3) 抗滑力:
(4) 抗滑安全系数:
R
R ' cos ' tg Fs tg T ' J sat sin sat tg
R
N
W
无渗流的无限长土坡讨论
§2 表层滑动的稳定性分析
tg Fs tg • 当=时,Fs=1.0,天然休止角
•可见安全系数与土容重无关
•与所选的微单元大小无关。 即坡内任一点或平行于坡的任一滑裂面 上安全系数Fs都相等
思考题:干坡与静水下,若坡 中不变,Fs有什么变化
• 自重:
§3 深层滑动的稳定性分析
• 土层性质:粘性土、土质均匀 • 强度参数:粘聚力C,内摩擦角 破坏形式:实际滑 坡表明,对于粘性、 均匀土坡,在平面 应变条件下,其滑 动面与圆弧(圆柱 面)近似。 O R
§ 3 深层滑动的稳定性分析 总体说有两种分析方法: (1)整体圆弧滑动法。主要适用于均质简单土坡。所谓简单土坡 是指土坡的坡度不变,顶面和地面水平,且土质均匀,无地下水。
§ 3 深层滑动的稳定性分析
讨论:
1 (1)当0时,n是L(x,y)的函数,无法 得到Fs的理论解
(2)其中圆心O及半径R是任意假设的,还必 须计算若干组(O, R)找到最小安全系数 ———最可能滑动面 (3)适用于饱和粘土
§ 3 深层滑动的稳定性分析
三、条分法的基本原理 • 1.原理
边坡稳定性分析 Stability analysis of soil slopes
具有倾斜面的土体
坡 高
坡肩
坡顶
坡趾
坡角
第八章 边坡稳定性分析
1 概述 2 表层滑动的稳定分析 3 深层滑动的稳定分析 4 水对边坡稳定的影响
§1 概述
一、土坡:具有倾斜面的土体
• 1.天然土坡 • 江、河、湖、海岸坡 • 山、岭、丘、岗、天然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