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与康复措施

合集下载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

一、概述
2.牵拉伤 轻者可拉断神经干内的神经束和血管 ,使神经干内出血,最后瘢痕化。重者可完全撕 断神经干或从神经根部撕脱,治疗比较困难。多 见于臂丛神经,常由交通和工伤事故引起。肩关 节脱位、锁骨骨折,以及分娩,均可伤及臂丛神 经。另外肱骨外上髁骨折引起的肘外翻,可使尺 神经常年受反复牵拉,引起迟发性尺神经麻痹。
三、康复护理评估
2. 感觉功能恢复评定 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 学会将神经损伤后的感觉功能恢复情况分6级 。
周围恢复神等级经损伤后感评觉价标功准 能恢复等级
0级
感觉无恢复
1级
支配区皮肤深感觉恢复
2级
支配区浅感觉触觉部分恢复
3级
皮肤痛觉和触觉恢复,且感觉过敏消失
4级
感觉达到S3水平外,两点辨别觉部分恢复
担心病损后的经济负担,担心疾病不能恢复, 以及由此而发生的家庭和社会生活问题。护士 可通过宣教、咨询、示范等方式来消除或减轻 病人的心理障碍,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 地进行康复治疗。也可通过作业治疗来改善病 人的心理状态,如治疗性游戏等。
五、康复护理措施
(3)感觉丧失:在促进神经再生的治疗基础上,采用 感觉重建方法治疗。用不同物体放在病人手中而不 靠视力帮助,进行感觉训练。开始让病人识别不同 形状、大小的木块,然后用不同织物来识别和练习 ,最后用一些常用的家庭器皿,如肥皂、钥匙、别 针、汤匙、铅笔等来练习。
五、康复护理措施
6. 心理护理 周围神经病损病人,往往伴有心理问题,
四、康复护理原则与目标
1. 康复护理原则 损伤早期的康复主要是去除病因,消 除炎症和水肿,减少对神经的损伤,预防挛缩、畸形的 发生,为神经再生打好基础。恢复期,重点在于促进神 经再生、保持肌肉质量、增强肌力、促进感觉功能恢复 。

周围神经损伤护理查房

周围神经损伤护理查房

01
随访时间安排
告知家属定期随访的重要性,并与家属协商确定合适的随访时间和频率

02
随访内容说明
向家属解释随访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患者状况变化、药物使用情况和康复
训练进展等。
03
注意事项提醒
提醒家属在随访前准备好患者的相关资料,如病历、用药记录等,以便
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同时,告知家属在随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
及时报告医生
发现异常情况或患者主诉 不适时,及时报告医生进 行处理。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压疮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翻身、拍背, 避免长时间受压导致压疮。
处理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及时更换敷料并观察伤口情况。
预防深静脉血栓
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床上活动,必要时使用弹 力袜等预防措施。
心理护理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倾听其诉求和感受;提供心 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 动,减轻孤独感。
03
急性期护理措施实施
疼痛管理与舒适护理
疼痛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 度和性质,采用合适的
疼痛评估工具。
药物治疗
根据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
副作用。
非药物治疗
家属沟通技巧培训
有效沟通技巧
01
培训家属如何与患者进行日常沟通,包括倾听、表达关心和理
解患者情绪等。
情绪支持技巧
02
指导家属在患者情绪波动时给予适当的安慰和支持,帮助患者
稳定情绪。
问题解决技巧
03
教授家属如何协助患者应对生活中的问题,如合理安排生活、
寻求医疗帮助等。
家庭环境优化建议提供

神经损伤的康复

神经损伤的康复

神经损伤的康复汇报人:日期:•神经损伤概述•康复治疗原则与方法•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与评估目录•康复治疗中常见问题及处理策略•家庭护理与自我管理技巧培训•总结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01神经损伤概述神经损伤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神经结构和功能受损,进而影响神经传导和信息传递的过程。

神经损伤定义根据损伤部位和程度,神经损伤可分为中枢神经损伤和周围神经损伤。

分类定义与分类神经损伤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外伤、缺血缺氧、感染、中毒、压迫等。

年龄、性别、遗传、环境因素等均可影响神经损伤的发生和发展。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神经损伤患者可能出现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

诊断方法医生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方法对神经损伤进行诊断。

02康复治疗原则与方法通过康复治疗,使神经损伤患者恢复受损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恢复功能预防并发症促进神经再生预防和治疗神经损伤相关的并发症,如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

通过康复治疗,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和修复。

030201康复治疗目标与原则康复治疗方法与技术包括电疗、光疗、热疗等,通过物理因子刺激神经再生和修复。

通过针对性的运动训练,提高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和平衡能力。

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针对神经损伤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

物理疗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心理疗法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安全,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

同时,应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对于病情严重、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应先进行抢救和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康复治疗。

此外,对于存在禁忌症的患者,如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等,应避免进行某些康复治疗。

禁忌症康复治疗注意事项与禁忌症03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与评估神经损伤后,受损神经元周围的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会增生并形成新的突起,与未受损的神经元形成新的连接,实现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塑。

周围神经损伤护理

周围神经损伤护理

何时进行周围神经损伤护理?
何时进行周围神经损伤护理? 伤后立即护理
在周围神经损伤发生后,应尽快进行初步护 理。
及时的处理可以减少伤害的严重程度。
何时进行周围神经损伤护理? 定期评估
护理过程中需定期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护理计划。
何时进行周围神经损伤护理? 长期跟踪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可能需要较长时间,需 持续护理。
周围神经损伤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周围神经损伤? 2. 为什么需要周围神经损伤护理? 3. 谁需要周围神经损伤护理? 4. 何时进行周围神经损伤护理? 5. 如何进行周围神经损伤护理?
什么是周围神经损伤?
什么是周围神经损伤? 定义
周围神经损伤是指周围神经受到损伤,导致神经 功能障碍。
常见原因包括创伤、压迫、炎症及疾病等。
谁需要周围神经损伤护理? 患者群体
任何经历过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都需要护理。
包括事故受伤者、糖尿病患者等。
谁需要周围神经损伤护理? 家庭护理
患者的家属也需要了解护理知识,以提供支持。
家庭环境对康复过程至关重要。
谁需要周围神经损伤护理? 专业人员
医生、护士和物理治疗师等专业人员应参与护理 过程。
专业团队的合作可以提高护理效果。
什么是周围神经损伤?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麻木、刺痛、肌肉无力和感觉丧失 等。
症状可能因损伤程度和位置而异。Leabharlann 什么是周围神经损伤? 分类
周围神经损伤可以分为牵拉、压迫和断裂三种类 型。
每种类型的护理方法也有所不同。
为什么需要周围神经损伤护理 ?
为什么需要周围神经损伤护理? 促进康复
有效的护理可以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体会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体会
发生 挛 缩 畸 形 , 最终 改 善 患 者 的 日常 生 活
度和时间 , 以增 强身 体 的灵 活性 和 耐力 。 ④作业疗 法 : 据 功 能 障碍 的部 位 及 程 根
度 、 力 及 耐 力 情 况 , 行 相 关 的 作 业 治 肌 进 疗 。如 进 行 编 织 、 字 、 纫 等 。 注 意 逐 打 缝 渐增加作业难度和 时间, 肌力未充分恢 在
牌 S Z一Ⅱ型 , 续 波 , 率 2 z 输 出 强 D 连 频 H,
治 疗及 康 复 护 理 方 法 促 进 患者 早 日康 复 。 方 法 : 据 神 经损 伤 后 不 同时 期 分 别 采 用 根
主动 运动。③ 受损肢体肿痛的护理 : 应抬
高 患 肢 、 力 绷 带 包 扎 、 轻 柔 的 向 心 方 弹 做
故 ; 节 电 流量 时 , 从 小 到 大 , 勿 突 然 调 应 切 增强 , 防止 引 起 肌 肉 强 烈 收 缩 , 者 不 能 患
如挤 压伤 、 牵拉 伤 、 挫伤 、 撕裂伤 、 切割伤 、
火 器 伤 、 源性 损 伤 等 。随 着 机 械 化 程 度 医
肌 肉收缩为 限 , 留针 3 0分钟 , 日 1次 , 每 1 0次为 1 个疗 程 ; 续 营养神经治 疗 ; 继 物 理治疗 , 超短 波用微 热量 , 日 1 , 每 次 每次 1 5分钟。 电脑 中频 治疗 , 神经 损 伤 处 用
分 早 期 和 恢 复 期 治 疗 2个 阶段 。 ① 早 期 ( 病 后 5~1 发 0天 ) 要 针 对 :
此 治疗 周期 长。使患 者有 充分 的俄 思想 准备 , 增强康 复的信 心 , 主动配合 治疗 。 早 期康复护 理 : 保 持 良肢 位 : ① 应用

周围神经损伤ppt课件

周围神经损伤ppt课件

定义
周围神经损伤是指周围神经结构 或功能受到损害,导致神经传导 障碍和相应支配区域的感觉、运 动障碍。
分类
根据损伤部位和性质可分为神经 失用、轴索断裂、神经断裂等类 型。
4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包括外伤、压迫、牵拉、缺血、炎症、肿瘤等多种因素。
2024/1/25
危险因素
长期保持不良姿势、过度使用某些药物、患有糖尿病等基础 疾病等。
2024/1/25
物理治疗
采用电刺激、激光、超声 波等物理治疗方法,缓解 疼痛、促进神经再生。
针灸治疗
通过针灸刺激穴位,调节 气血运行,促进神经功能 恢复。
12
手术治疗方法及适应症
神经修复术
适用于神经断裂或严重损伤的患 者,通过手术将断裂的神经重新
吻合,恢复神经功能。
2024/1/25
神经移植术
当神经缺损较大时,可采用自体或 异体神经移植,以桥接神经断端。
周围神经损伤ppt课 件
2024/1/25
1
2024/1/25
目录
CONTENTS
• 周围神经损伤概述 • 周围神经损伤评估 • 周围神经损伤治疗原则与策略 • 常见周围神经损伤类型及处理措
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与展望
2
01
周围神经损伤概述
2024/1/25
3
定义与分类
2024/1/25
神经松解术
对于因瘢痕、粘连等导致的神经卡 压,可通过手术松解粘连,解除神 经受压。
13
康复训练与辅助器具应用
运动疗法
根据神经损伤程度和部位,设 计个性化的运动方案,促进关 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和平衡功
能的恢复。

医院周围神经损伤康复诊疗常规

医院周围神经损伤康复诊疗常规

医院周围神经损伤康复诊疗常规周围神经损伤是指周围神经丛、神经干或其分支受外力作用而发生损伤(如挤压伤、牵拉伤、挫伤、撕裂伤、火器伤、注射伤等)。

一、康复评定(一) 损伤严重程度的分类:根据外伤后神经组织遭破坏的程度不同,临床上常用Seddon与Sunderland分类法。

周围神经损伤分类(二)感觉检查:必须进行全部感觉检查包括冷热觉、针刺、轻触、本体、震动、皮肤书写觉等,确定范围和类型,绘于图上以确诊与对比。

(三)肌力检查:采用徒手肌力检查(见脊髓损伤康复)和器械检查(包括握力计、捏力计、张力计、背腿胸测力计等)。

(四)反射检查:包括肌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等)、浅表皮皮肤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学)及某些病理反射(如抓握,吸吮,掌、眉间反射,Babinski征等)。

(五)关节活度范围测定:见脑卒中康复。

(六)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见脑卒中康复。

(七) 电生理学检查:1.直流感应电测定:见理疗操作规范。

2.强度一时间曲线检查:见理疗操作规范。

3.神经肌电图检查:见我院神经电生理室肌电图操作常规。

二、康复治疗(一)预防与治疗并发症:1.局部浮肿:(1) 抬高患肢;(2) 练习用弹力绷带;(3) 患肢被动运动或作轻柔的向心按摩;(4)理疗(热敷、温水浴、蜡疗、红外线、日光浴、超短波、短波等)。

2.肢体挛缩与变形:(1) 用三角巾、夹板、石膏托或矫形器,使受累肢体、关节保持在功能位。

(2) 对受累肢体施行温热疗法或柔和的按摩。

(3) 进行水中运动训练,无论是预防或治疗挛缩,均具有积极意义。

3.局部疼痛和炎症感染:可采用无热量超短波或微波治疗。

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每次8~12min,8~12次为1个疗程。

对有表浅性化脓性感染创口可采用Ⅱ°~Ⅲ°红斑量紫外线照射,每日或隔日1次,8~12次为1个疗程。

4.瘢痕粘连:对于瘢痕粘连者,可采用超声波辐射治疗,剂量0.8~1.2W/cm2,时间5~8min,10~20次为1个疗程。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 Tinel征既可帮助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亦 可检查神经修复后再生神经纤维的生长情况。
❖(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 PADL ——Barthel指数、Katz指数、 PULSES评定、修订的Kenny自理评定等。
❖ IADL ——功能活动问卷(FAQ)、 ❖ 快速残疾评定量表(RDRS)等。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定
3
康复治疗
一、概 述
二、康复评定
(三)感觉功能评定
包括浅感觉检查、深感觉检查、复合感觉检查 。
周围神经损伤后感觉功能恢复评定表
❖(五)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
❖ 按压或叩击神经干,局部出现针刺样疼痛, 并有麻痛感向该神经支配区放射为阳性,表示为 神经损伤部位。或从神经修复处向远端沿神经干 叩击,Tinel征阳性则是神经恢复的表现。
临床上常将臂丛神经分为上臂丛(C5~C7 )和下臂丛(C8~T1)。
臂丛神经损伤多由牵拉所致。
(2)临床特征
1)由于解剖特点,臂丛神经损伤各有不同表现。 上臂丛神经损伤 下臂丛神经损伤 全臂丛神经损伤
2)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4)康复治疗
早期: 去除病因,消除炎症水肿,减轻对神经的损害 ,预防关节挛缩畸形的发生。
(4)康复治疗
3)物理因子疗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2~3种 治疗方法。
——电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超短波疗 法、音频电疗法、直流电碘离子导入疗法、调制 中频电疗法等。
——其他:光疗法(激光、红外线等)、超声 波药物透入疗法、磁疗法、石蜡疗法、水疗法等 。
(4)康复治疗
4)心理疗法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发 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进行康复治疗。
——下臂丛神经损伤时,采用支具使腕关节保 持在功能位,手呈半握拳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围神经在解剖学通道中,有一段或一点 受某些坚韧的、狭窄的组织结构压迫或肢 体在活动过程中,神经不断遭受磨擦而致 神经损伤。
如斜角肌间隙狭窄压迫臂丛神经、正中神 经在腕管受压、肿瘤压迫等。
(二)损伤因素
外力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神经损伤。
主要有神经摩擦伤、切割伤、挤压伤、医源性 神经损伤、电击伤、放射性伤、火器伤及缺血 性神经损伤等。
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与措施
第一节 概 述 一、周围神经解剖要点
分为脑神经、脊神经和自主神经,遍及全 身皮肤、粘膜、肌肉、骨关节、血管及内脏等。
周围神经是神经元的细胞突起,又称神 经纤维,由轴突、髓鞘和施万鞘组成。
二、周围神经损伤的定义
是指周围神经干或其分支受到外界直接或 间接力量作用而发生的损伤。
膜管完整,轴突可沿施万鞘管长入末梢。
临床表现为该神经分布区运动、感觉功能 丧失, 肌萎缩和神经营养性改变,多能自行恢复。
(三)神经断裂 神经完全离断,神经功能完全丧失,需
手术修复,方能恢复功能。
第三节 康复评定 一、运动功能的评定
(一)运动功能的评定
望诊 肢体周径测试 肌力和关节活动范围评定
(二)运动功能恢复的评定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等级
▪ 被动运动时应注意
①只在无痛范围内进行 ②在关节正常活动范围内进行 ③运动速度要慢 ④周围神经和肌腱缝合术后要在充分固定后 进行
(二)理疗 温热疗法 激光疗法 水疗法
(三)矫形器治疗 早期夹板的目的是防止挛缩等畸形发生 恢复期夹板的目的是矫正畸形和助动
二、恢复期的康复 急性期炎症水肿消退后,即进入恢复期。 此期康复的重点在于促进神经再生、保持 肌肉质量、增强肌力和促进感觉功能恢复。
损伤后的典型表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 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有:臂丛神经损伤、 尺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损伤、 胫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等。
三、神经损伤的原因
可由外伤、感染、压迫、缺血、肿瘤 和营养代谢障碍等多种原因引起。
大多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解剖因素, 二是损伤因素。
(一)解剖因素
恢复等级 0级(M0) 1级(M1) 2级(M2) 3级(M3) 4级(M4)
5级(M5)
评定标准
肌肉无收缩 近端肌肉可见收缩 近、远端肌肉均可见收缩 所有重要肌肉能抗阻力收缩 能进行所有运动,包括独立的或 协同的 完全正常
二、感觉功能评定 (一)感觉功能评定
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压觉、两点 辨别觉、皮肤定位觉、皮肤图形辨别觉、实 体觉、运动觉、位置觉、扣击试验(Tinel 征)等。
2.中度失神经支配 肌电图出现较多自发电 活动,
募集相为单纯至混合相,神经传导速度下降 不超过
20%,波幅下降不超过50%。
3.重度失神经支配 肌电图出现大量自发电 活动,
仅见单个运动单位电位,运动单位电位波幅 可增
高,时限可增宽。
4.完全失神经支配 肌电图出现大量自发 电活
动,无运动单位电位出现,电刺激神经干 相应肌
最常见于周围神经 的高位完全性损伤
三、神经损伤的分类
(一)神经功能障碍
神经暂时失去传导障碍,神经纤维不发生 退行性变。
临床表现运动功能明显而无肌萎缩,痛觉 迟钝而不消失。
数日或数周内功能可自行恢复,不留后遗 症。
(二)轴突断裂(axonotmesis) 轴突断裂致远端的轴突和髓鞘发生变性, 神经内
肉测不到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三)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 ▪ 利用肌电图测定神经在单位时间内传导 神经冲
动的距离。
▪ 可判断神经损伤部位,神经再生及恢复的情况。
(四)体感诱发电位检查
刺激从周围神经上行到脊髓、脑干和 大脑皮层感觉区时在头皮记录的电位,具 有灵敏度高、对病变进行定量估计、对传 导通路进行定位测定、重复性好等优点。
第二节 临床特点 一、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运动功能障碍 (二)感觉功能障碍
瘫痪、主动运动消失 肌肉萎缩、出现畸形
局部麻木、刺痛 感觉过敏、感觉减 退
(三)疼痛
灼性、刺激性神经痛,幻觉痛
(四)皮肤营养性改变
无汗、光泽消失 粗糙、皮肤破损
(五)血管功能障碍 (六)骨质疏松
血管的收缩及舒张能力减 弱
(一)强度一时间曲线检查
通过时值测定和曲线描记判断肌肉为 完全失神支配、部分失神经支配及正常神 经支配。
(二)肌电图检查 通过针极肌电图检查,可判断神经受损
的程度 是神经失用或轴突断离或神经断离。 评估标准: 1.轻度失神经支配 肌电图可见自发电活动,
运动 单位电位波幅、时限基本正常,募集相为混
合至干 扰相,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波幅可下降。
(五)直流感应电检查法
▪ 通常在神经受损后15~20天可获得阳性结果。 ▪ 观察指标有:兴奋阈值,收缩形态和积极性
反应等。
四、ADL能力评定
周围神经损伤后会不同程度地出现ADL能力 困难
ADL评定对了解病人的能力,制订康复计划, 评价
治疗效果,安排重返家庭或就业都十分重要。
第四节 康复治疗
1.短期目标 早期康复目标主要是及早消 除炎症、水肿,促进神经再生,防止肢体 发生挛缩畸形。恢复期康复目标是促进神 经再生,恢复神经的正常功能,矫正畸形。
(二)感觉功能恢复评定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感觉功能恢复等级
恢复等级
评定标准
0级(S0)
感觉无恢复
1级(S1) 2级(S2) 3级(S3)
4级(S3+)
5级(S4)
支配区皮肤深感觉恢复
支配区浅感觉和触觉部分恢复
皮肤痛觉和触觉恢复,且感觉过 敏消失 感觉达到S3水平外,二点辨别觉 部分恢复 完全恢复
三、电生理评定
2.长期目标 使病人最大限度地恢复原有 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 重返工作岗位或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提 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一、早期的康复
(一)运动疗法
1.主动运动 神经病损程度较轻,在早期 也可进行主动运动。
2.保持功能位 大多数情况下应保持在功 能位
3.被动运动 主要作用为保持和增加关节 动度,防止肌肉挛缩变形。
三、预防并发症
(一)肿胀 由病损后循环障碍、组织液渗出增多所致,
是创伤后必然出现的组织反应。
1.抬高患肢 2.向心性按摩和被动运动 3.气压疗法 4.热疗 5.高频透热疗法 6.低中频电疗 7.其它:弹力绷带压迫等
(二)挛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