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电影观后感300字左右

合集下载

红色教育影片观后感300字

红色教育影片观后感300字

红色教育影片观后感300字红色教育影片观后感300字精选篇1我在暑假里看了一个电影,地道战。

里面的大体内容是:抗日根据地的地道战,是这种形式的前身,但当时还不普遍,也不完善。

斗争环境异常残酷。

为了便于军民坚持平原对敌斗争,党根据几年来开展道沟地道战的经验,在广大平原地区领导军民进一步开展了地道战。

初期的地道主要是为了我地方干部隐蔽斗争,在一些党员或堡垒户的住宅院内,挖掘能容纳一、二人的小地洞。

虽然这种地道在反扫荡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很不灵活,一旦被敌人发觉,没法躲避。

为了使敌人不易发现洞口,就逐渐把洞口加以改善或挖两层,或修两个洞口,或把两个洞连接挖通。

这样,虽有了一定的灵活性,但它只能作为临时藏身躲险的处所。

地道战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冀中平原和冀南一些地方,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的阵地。

地道战开始后,敌人也曾费尽心机,采用寻找洞口和放火、放水、放毒等办法进行破坏。

但是,党领导群众不断改进地道,使其更加完善。

为使敌人不易发现洞口,除对群众进行必要的保密教育外,还把洞口巧妙地隐蔽起来,用墙壁、锅台、水井、土炕做掩护;为使敌人不敢进入洞内,在洞口修筑陷阱、埋设地雷、插上尖刀,或者在洞内挖掘纵横交错的棋盘路;为了防止敌人用水、火、毒破坏地道,还在洞内设有卡口、翻板和防毒、防水门,或者将地道挖得忽高忽低、忽粗忽细、并且设有直通村外的突围口。

这样,地道便成了进可攻、防可守、退可走的地下堡垒。

红色教育影片观后感300字精选篇2星期三,我在看地道战。

让我对抗日战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触颇深。

一开始,冀中人民只挖了一条地道,鬼子一来,群众就躲进去,鬼子一看,整个村子空荡荡地,于是就报告司令,日军司令怒气冲冲地说:可恶,给我挖地三尺也要挖出来。

很快,群众被鬼子抓走了不少。

冀中人民研究出了一些不被鬼子发现的能排水,排毒的地道。

房子,井上都有枪口,他们走地道,探听敌情,打鬼子个措手不及,使地道成为进可攻、防可守、退可走的地下堡垒。

地道战观后感15篇

地道战观后感15篇

地道战观后感15篇地道战观后感1今天,我看了地道战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讲得是八路军民兵运用智慧,通过挖地道来躲避打击日本鬼子的故事!这件事情,发生在1942年,也就是抗日战争的第五个年头,那时候,日本人依靠重型武器来打压中国人,我们的民兵战士们,在没有先进武器的情况下,通过大家的努力和智慧,把地道挖成了一个个让日本鬼子闻风丧胆的地下堡垒,来对抗日本鬼子!民兵们和大家把地道连接到家家户户,有的出口在灶台下面,有的在水缸下面,还有的在井里面,把敌人想不到的地方都挖成地道!日本鬼子来了,找不到大家,就下令挖地三尺,挨家挨户的搜,结果找到了民兵们故意留给敌人的两个出口,敌人不敢下去抓人,就放毒气放水,可是,毒气早就被大家隔离在外面,而水却又通过水道流回到了井里。

这时候,队长下令攻击,不许放空枪,更不许放走一个鬼子!大家开一枪换一个地方,打得鬼子晕头转向,不知道八路军在哪里,更不知道怎么逃出去,就这样大家齐心协力把鬼子全部消灭掉了!看完以后,我很受启发,只要多动脑筋,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我将来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地道战观后感2我在电脑上看了电影《地道战》,它主要是讲:1942年到1944年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实施了三光策略:“杀光、抢光、烧光”。

冀中人发由于军力不足,不能对抗敌人,就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

建立地道战以后,敌人就往里面攻击,想方设法地破坏。

但是聪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来防备,敌人没有得逞,他们既怕又恨,但又对我们没办法。

在地道里作战时,民兵队长高传宝利用人群来传播消息,使队长的意思能传播给人群。

人们有了地道战,敌人的“扫荡”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胜利。

观看这部电影的同时,我一向在想,为什么那时候的中国人民如此聪明,而此刻的中国人却如此地脆弱无能,就拿诺贝尔奖这个事例来说吧,在外国已经有很多人得了诺贝乐奖,但我们中国却只有几个人获得了诺贝尔奖,真是天壤之别啊!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中国人并不比别人笨,为什么会这样?告诉你吧,因为我们中国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为自我争权谋利。

看地道战观后感300字

看地道战观后感300字

看地道战观后感300字篇一看《地道战》观后感《地道战》这部电影,我觉得真的是太牛啦!也许很多人都看过,可我每次看都有新感受。

影片里的乡亲们那叫一个聪明勇敢!面对小鬼子的疯狂扫荡,他们没有退缩,而是想出了地道战这个绝妙的主意。

你能想象吗?在地下挖地道,家家户户连起来,到处都是机关陷阱,这得多厉害呀!小鬼子进来就像无头苍蝇,被打得晕头转向,那场面,真叫一个解气!我就在想,要是我在那个时候,可能我会害怕得不行。

但那些乡亲们却毫不畏惧,也许这就是为了保卫家园爆发出的巨大勇气吧!看着他们巧妙地利用地道和敌人周旋,我不禁感叹:人民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啊!这地道战,不仅是一场战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它告诉我们,面对强大的敌人,不能怕,要团结起来,动脑筋想办法。

难道不是吗?篇二看《地道战》观后感嘿,《地道战》这部片子,可真是让我感触颇深呐!一说起这片子,脑子里就浮现出乡亲们在地道里神出鬼没的场景。

那地道,简直就是个神奇的存在!可能有人觉得这不过是部老电影,画面也不那么精美,可我觉得,它的魅力可大着呢!想想看,小鬼子气势汹汹地来扫荡,以为能轻松占领村庄,结果呢?被咱们的地道战打得屁滚尿流!我就在想啊,要是小鬼子知道会是这个结局,他们还敢来吗?乡亲们在地道里作战的样子,真的太帅啦!他们可能没有先进的武器,但他们有智慧,有勇气,有决心。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我觉得,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也得像他们一样,不能轻易放弃,得想办法解决。

看完这部电影,我心里就一个想法:咱们中国人,牛!你说是不是?篇三看《地道战》观后感《地道战》,这片子可太绝了!我看的时候,心情那叫一个跌宕起伏。

一开始,看到小鬼子欺负咱们老百姓,我气得牙痒痒,心里直喊:“这些坏蛋,怎么能这样!”可当乡亲们开始挖地道,准备反击的时候,我又激动得不行,心里想着:“让小鬼子尝尝咱们的厉害!”那地道,弯弯曲曲的,就像个迷宫,小鬼子进去了就别想出来。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过是电影里演的,现实哪有这么容易。

观《地道战》有感(32篇)

观《地道战》有感(32篇)

观《地道战》有感(32篇)观《地道战》有感篇1影片主要描写了1942年,日寇对我冀中依据地进展大扫荡。

高家庄勇敢的男女民兵们,从四周八方齐集村口,预备战斗。

我依据地人民为了爱护自己,毁灭敌人,采纳了许多奇妙的战法,地道战就是其中之—土洞和地窖挖成一样的地道。

但有一次,小鬼子山田队长率领日军在天黑之际偷袭高家庄,这事被老钟叔发觉了,他一路小跑,毅然来到村头的老槐树下,解开绳索,拉响了那口报警的大钟。

就在钟声回响在高家庄的上空时,山田的枪声也响了,这位忠诚的老钟叔倒在了山田的枪口下高家庄的人民被激怒了,他们望着老钟叔的遗体,立下了铮铮誓言,他们要为老钟叔报仇!1943年夏,高传宝利用地道的出口击毙了混进高家庄的特务。

日军分队长山田纠集几个据点的兵力进展报复,但却被地道内神出鬼没的高家庄人民打得落花流水。

日军在遭到抗日队伍的勇敢抵抗后对高家庄的抗日武装力气及怕有恨,想方设法要扑灭这股抗日的火焰。

可他们却最终在抗日的洪流下变成一群无头苍蝇!敌军大败,原来耀武扬威的他们,现已闻风丧胆,以前狼烟四起的高家庄,现已欢呼雀跃;以前气概汹汹的鬼子,现已抱头鼠窜,我们成功了!看完电影后,我心中甜,酸、苦、辣什么味道都有甜,由于抗日战斗时期,游击队叔叔没有向日本鬼子低头;苦,想不到那时的老百姓是过着这样的苦难生活;辣,我非常地恨那些没有人性的日本鬼子。

可是,我们英勇的游击队员们却与鬼子勇敢战斗,最终还是把他们战胜了,这多么可喜呀!所以,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是用许很多多烈士的鲜血换来的。

如今,在这美妙的生活中,我们不能遗忘他们,更应当懂得珍惜。

当五星国旗冉冉升起时,我们不能遗忘历史,不能遗忘那些为国家的前程,国家的进展而牺牲的勇敢烈士,永不能遗忘。

他们是宏大的,他们是顽强的。

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能幸福生活,我们应当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学习,用自己优异的成绩来报答那些为国家做出了无私奉献的人们。

观《地道战》有感篇2你们肯定看过鼹鼠打洞,这是鼹鼠的一种生活方式,它在隧道里面捕食、居住、躲避敌人。

地道战观后感 15篇

地道战观后感 15篇

地道战观后感 15篇地道战观后感 1在学校的一天晚上,老师组织大家看了一场爱国主义片《地道战》,虽然影片是黑白的,但同学们还是津津有味地看着。

电影讲的是1942年,日本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侵略。

敌人不断袭击老百姓,他们无恶不作,老百姓对日本鬼子恨之入骨,但他们军力不足,不能对抗敌人,于是想出了最“聪明”的“土”办法——地道战。

他们随机应变,把土洞、地窖改造成家家户户都相通的地道,而且一直挖到敌人的炮楼底下。

洞边还有许多窗户,可以通风,也可以观察敌人的动静。

一天晚上,敌人想在天黑的时候偷袭高家庄,而这正好被老钟叔发现了,他跑到老槐树下,拿起绳子摇了起来,就在这时,敌人的枪响了,老钟叔倒下。

村民们很生气,发誓要报仇。

最后,大家团结起来,奋勇斗争,打得鬼子措手不及,乱窜乱跳。

敌人在逃往炮楼时,野战兵像猛兽一样杀出,杀得鬼子屁滚尿流。

自从看了电影地道战后,我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静,英雄人物总是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我觉得冀中人民很聪明,会用各种手段,让敌人死无葬身之地。

同时,他们团结友爱,奋勇拼搏的精神激励着我们。

这时,我想到了威武的警察,他们不怕危险,常常在大街上追赶着无恶不作的罪犯;还有医院的白衣天使,他们面对非典和甲流,也不畏惧,坚持拼搏在第一线......“团结就是力量”,不管敌人多么强大,只要团结坚持就一定能胜利!地道战观后感 2道战开始前,乡村人民用那些土办法来对付日本鬼子,那些土办法就是用他们自己的鞭炮放来放去,用放鞭炮的爆炸声来吓走鬼子,就像新年的时候放鞭炮驱鬼一样。

这办法可灵了,因为鬼子怕死,一听到来历不明的枪声,胆子立刻缩地像老鼠一样小,疯狂的逃跑。

真想不到只需用乡村农民的土办法就能把鬼子赶走,真巧妙!!当鬼子被赶走后,乡村的作战领导人想出了个绝妙的办法,就是挖地道,原先的地道被鬼子发现过,可还是顶过了,经过了几番更改,地道变成了能防水、放火、防敌、防毒、防堵的地道,并且把村里的井、烟囱、厚墙里都通了道,做成了“隐形堡垒”,能攻能防,次次鬼子来的时候总是有去无回。

电影观后感《地道战》(精选28篇)

电影观后感《地道战》(精选28篇)

电影观后感《地道战》(精选28篇)电影观后感《地道战》篇1暑假里,我在网上观看了老电影《地道战》。

这是爸爸向我推荐的著名抗战老电影,听爸爸说这部电影虽然还是一部黑白片子,没有现代电影那种鲜艳的色彩和画面感,但是确实是一部好片子,曾影响了好几代人。

我以前对抗日战争的故事了解就不多,更不知道还有在地下挖地道打日本鬼子的事。

《地道战》说的就是冀中平原上有一个叫高家庄的村子,老百姓团结一心,在地下开凿地道,形成了家家相联、户户相通的“地道网”,利用大家的智慧,消灭了日本鬼子,取得了抗日的胜利。

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几位主人公,特别是高老钟大叔。

有一次日本鬼子准备偷袭高家庄,正在巡逻的高老钟大叔发现日本鬼子进村,不顾生命危险,直奔大树下,解开绳子,用力敲打大钟,以告诉村民鬼子来了,突然,一颗子弹穿透了高叔的胸口,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裳,可是他坚强的站起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拉响了手榴弹,消灭了几个鬼子,最后光荣牺牲。

看到这里,我义愤填膺,恨不能也冲过去,帮高老钟大叔一下,把鬼子全部打死!这部电影里还有好多有趣的事,比如把地道的入口改在烧饭的大锅下面。

有一次,日本鬼子发现村里没人,便在大锅上烧菜做饭,此时的村民在地道下用力一顶,那锅刚好砸在一个日本鬼子头上,叫人看了忍俊不禁。

整部电影观后,给了我很多启示,比如,团结才能取胜。

大公无私,不怕牺牲,是我们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任何来犯之敌注定要失败的。

《地道战》给我们的精神是永远值得铭记和传承的,让我们这些零零后永远铭记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认真读书,做一个报效祖国的栋梁之才。

电影观后感《地道战》篇2看完了《地道战》这部电影之后,我觉得只有中国人民才能做出这样的地道,只有中国人民才能将这样的战术优势发挥到极致。

因为他们是无比团结的民族,在任何的灾难、困难面前都是万众一心的。

其中主要内容就是在地底下的战争。

日本鬼子占领了我国土地后,在中国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地道战电影观后感300字范文7篇

地道战电影观后感300字范文7篇

地道战电影观后感300字范文7篇《地道战》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新地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地道战电影观后感300字范文,希望能帮到各位。

地道战电影观后感300字范文1今天,我看了一部叫地道战的影片。

这部影片讲述了1942年到1944年间,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进行臭名远扬的三光政策,开始了大扫荡。

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高家庄的乡亲们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创造了新的战斗方法——地道战。

他们在平原的地下开凿地道,家家相连,户户相通,地上地下连为一体,为鬼子部下天罗地网。

这些地道可神了,可防水,防毒,要是鬼子进了地道,那就成了他的葬身之地——不是掉进竹竿陷阱,就是被游击队员从暗处杀死,鬼子们一进入地道就吓得魂飞魄散。

看了影片,我想:冀中平原上的人民那种在强大的敌人和困难面前坚强不屈的精神多值得我们学习呀!如今,虽然处在和平年代,可国际间的竞争依然很激烈,尤其是在经济和科技方面。

历史的故事告诉我们:落后就得挨打,目前,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都强于我国。

所以,我发誓,以后一定努力学习,为经济和科学方面做贡献,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世界领先的经济强国。

让外国人永远不敢再欺负我们! 地道战电影观后感300字范文2看了《地道战》后,我深受感动。

故事发生在1937—1939年,在日本侵略中国时,村里的人们一起建了一条条地道,来躲藏自己并更好地打击敌人。

老百姓们靠着自己的“勇敢之心”“正义之心”“聪明之心”和鬼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影片中,村长得知鬼子来了,情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退缩。

他们用双手建造出了一条条家家相通的地道,而且挖得非常隐蔽,这点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这是一条条让鬼子们摸不到头脑的地道,一条可能有数十个出口,鬼子们反应过来,也已经上西天了。

在战争中,一些人埋伏在屋顶上,还有的埋伏在地道中,随时准备开火。

看地道战观后感300字

看地道战观后感300字

看地道战观后感300字看地道战观后感300字(通用13篇)看地道战观后感300字篇1“地道战,嘿,地道战……”每当这首歌萦绕在我耳旁,便就有一股莫名的吸引力,使我不由分说地抬起头,望着屏幕,久久不能释怀。

心中涌出一份冲动、一丝缅怀、一抹痛恨、一缕埋藏于心底的爱国之情。

日本给中国带来的伤痛我们是永远难以忘却的,也是不能忘却的。

1945年8月15日,这是一个改变中国悲痛命运的日子,日本无条件投降,结束了战争的局面。

地道战更是抗日战争的一个突破。

移动、躲藏、攻击,传递信息都很便捷,使敌人摸不着头脑,疑心重重,就如玩心理游戏般,把敌人玩得团团转。

这实在不得不钦佩那时的中国人,创造出这么令人为之感叹的地道,真可谓是中国英雄儿女智慧的结晶啊!他们面对毫无人性的日本鬼子的攻击,却一次一次,又一次坚强地坚持下来。

而支持他们的则是他们胸口的一把熊熊大火,一份爱国的情感,把国家的荣誉放在了个人的利益之上,不畏惧死亡,坚持到最后一刻,有的则死在了战场,但他们明白: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看地道战观后感300字篇2今天下午,我看了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的电影《地道战》。

故事主要讲了八路军在缺衣少粮的艰苦条件下,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村村户户挖地道,勇敢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看了以后,感觉在战争年代人们的生活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啊!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我们要牢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因为是他们用鲜血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作为一名小学生要牢记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学习英雄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要学习他们坚强的意志。

我要把这种精神永远记在心里,在学习上要勇于克服各种困难,勇争上游。

看地道战观后感300字篇3《地道战》这部电影主要讲了:有一天,可恶、令人憎恶的小日本鬼子来到了一个村子里,无情地抓了居住在这里的所有村民,只有一位老师、麦包及麦包爷爷和其他几位孩子顺利逃脱。

躲在了麦包家里的地道,在这种险恶的地方,鬼子随时都有可能发现他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道战电影观后感300字左右本文为地道战电影观后感300字左右范文,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

《地道战》以1942年的高家庄为依托,正面再现了六十三年前,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开展地道战时波澜壮阔的斗争场面,展现了抗日军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人民游击战争恢宏瑰丽的场景。

也从侧面的反映了日本侵略者的凶残、野蛮与狡猾。

同样地,在《地道战》中,也淋漓尽致地集中表现了我国人民同仇敌忾,团结抗日的民族精神,显示人民战争的无穷威力。

更是高度表现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影片将丰富多彩的战争史实,形象鲜明的英雄人物和军事教育的内容巧妙地融合为有机的一体,成为了战争片的典范制作。

《地道战》全片的剧情是1942年,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

高家庄群众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民兵队长高传宝的领导下,随机应变,因地制宜,把土洞、地窖改造成几家相通的多口地道。

某夜,黑风口据点的日军偷袭高家庄,高老忠为敲钟报警献出了生命,地道遭到破坏,幸亏区长赵平原带领游击队和民兵及时赶到,群众始免于难。

此后,高传宝和新支书林霞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总结了地道斗争的经验教训,带领高家庄人民把原来只能藏身的地道,改造成能藏又能打的地道。

次年初夏,日伪特务
冒充武工队混进庄内刺探情报。

高传宝看出破绽,便将计就计,利用战斗地道的翻口,将他们一网打尽。

日军队长山田纠集几个据点的兵力进行报复。

高家庄人民利用战斗地道,沉着应战,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通过实战,他们进一步把地道由村内扩展到野外,形成地下网络,变单纯防御性地道为能守能攻的地道。

为了全歼黑风口据点的敌人,赵平原决定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

但山田狡诈善变,他集中兵力偷袭高家庄,企图解救西平之围。

高传宝领导高家庄民兵,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和游击队,一举拔掉了黑风口的敌人据点,又回戈全歼了进犯高家庄的敌人。

《地道战》全片的剧情是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

日本鬼子从炮楼出来不断袭击邻村老百姓,进村后,他们烧杀抢夺,无恶不作,老百姓对他们咬牙切齿,恨之入骨。

高家庄群众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民兵队长高传宝的领导下,随机应变,因地制宜,把土洞、地窖改造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的多口地道,而且一直挖到敌人的炮楼底下。

某夜,小鬼子山田队长率日军在天黑之际偷袭高家庄,这事被老钟叔发现了,高老钟意识到鬼子进村将是老百姓的一场灾难。

面对凶恶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来到村中的老槐树下,解开绳索,拉响了那口报警的大钟,就在钟声回荡在高家庄的上空时,山田的枪声也响了,这位忠诚的老钟叔倒在
了山田的枪口下……高家庄人民被激怒了,他们望着老钟叔的遗体,立下了铮铮誓言,他们要为老钟叔报仇!
鬼子一出炮楼就会被藏在地道里的民兵发现,他们连忙告诉村里的老百姓,赶快下地道,敌人进村后,什么也发现不了,可是,民兵连长高传宝和他的所有民兵早已做好战斗准备,一声令下,四面开火,敌明我暗,战术自如,打得鬼子措手不及,乱窜乱跳。

敌人在逃往炮楼的途中,被我埋伏在田野外的民兵从地下向神兵一样杀出,打得鬼子溃不成军。

最后,活捉了日本鬼子小队长。

高传宝揪着小鬼子的衣领说:"你抬起头来看一看,这是什么?这是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我在电脑上看了电影《地道战》,它主要是讲:1942年到1944年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实施了三光策略:"杀光、抢光、烧光"。

冀中人发由于军力不足,不能对抗敌人,就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

创建地道战以后,敌人就往里面攻击,想方设法地破坏。

但是聪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来防备,敌人没有得逞,他们既怕又恨,但又对我们没办法。

在地道里作战时,民兵队长高传宝利用人群来传播消息,使队长的意思能传播给人群。

人们有了地道战,敌人的"扫荡"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胜利。

观看这部电影的同时,我一直在想,为什么那时候的中
国人民如此聪明,而现在的中国人却如此地脆弱无能,就拿诺贝尔奖这个事例来说吧,在外国已经有很多人得了诺贝乐奖,但我们中国却只有几个人获得了诺贝尔奖,真是天壤之别啊!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中国人并不比别人笨,为什么会这样?告诉你吧,因为我们中国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为自己争权谋利。

我们回想一下《地道战》吧,如果他们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吗?如果他们不合作,能想出防毒方法吗?你倒不如把争取谋利的时间来为国家作奉献,这样也许对你会更好。

4月4日清明节快到了,学校组织三,六年级去七站七捷记念馆扫墓,而一二年级和四五年级在教室里观看电影录像《地道站》。

电影快要播放啦,我们赶紧回到各自的座位上观看了起来,电影内容大概是:1937年日本法西斯侵略者侵略我国华北平原的时候,以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进行了很多次的大扫荡,可是收获都不大,于是进行了一次规模更大的大扫荡,我国各个村庄自立组织的民兵队用游击站的方式和法西斯进行持久战,可是持久战很难取胜,他们就想出了利用地道来阻挡法西斯侵略者的进攻,由于一开始的经验不足,地道的不完善被敌人发现了,敌人就用水和烟毒逼民兵们出来,但是还有一个地道口没有被敌人发现,英雄们就利用这个没有被发现的地道口逃了出来和敌人展开了顽强的
斗争。

为了防止敌人的再一次进攻民兵们又重新做了一个地道,这一次他们吸取了上次失败的经验特意加装了排水口和挡烟毒的设施,而且每个村民家都和地道连通。

他们就在村民家的墙壁上都安装了射击孔来打击敌人。

最后打败了敌人的传奇故事。

看了这部电影我感慨万千:革命先烈们用他们的生命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