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最后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解析】四川省宜宾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文综历史试题

宜宾市2019届(高2016级)高三一诊文综历史1.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周边各部先进而自称为华夏。
进入战国之后,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
这一变化A. 加速了社会转型B. 冲击了贵族政治C. 促进了民族认同D. 推动了战国变法【答案】C【详解】从材料“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中可以看出,从“蛮夷”到“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的变化促进了民族认同和民族融合,故C项正确;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转型和贵族政治的瓦解,故AB项排除;战国变法推动了材料中的变化,故D项排除。
【点睛】“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2.汉代的三公九卿设在宫外,这些官员觐见皇帝的朝仪十分繁琐,向皇帝提供信息比较缓慢,皇帝便将处理机要事务的责任转移到内廷,逐渐形成中朝。
据此可知,设置中朝有利于A. 制约丞相权力B. 提高行政效率C. 加强中央集权D. 监察三公九卿【答案】B【详解】从材料“觐见皇帝的朝仪十分繁琐,向皇帝提供信息比较缓慢”中可以看出,中朝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中朝可以制约相权,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枢权力制度的变化,没有体现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故C项排除;中朝和三公九卿之间相互制衡,中朝无法监察三公九卿,故D项排除。
【点睛】关键信息是“觐见皇帝的朝仪十分繁琐,向皇帝提供信息比较缓慢”。
3.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
这反映出A. 儒学正统地位削弱B. 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C. 佛教影响范围扩大D. 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答案】C【详解】材料“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石窟”反映的是魏晋至唐时期修建了大量的佛教石窟,这说明了当时佛教影响扩大,故C项正确;从西汉武帝时期儒学一直占据正统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佛教的传播,故B项排除;从魏晋开始南方经济不断发展,北方经济影响力有所下降,故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必须有一项或几项符合世界文化遗产遴选的六大标准。
以下世界文化遗产符合第五项标准“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的变化影响下容易变得易于损坏”的是()A. 兵马俑B. 皖南古村落C. 戈雷岛D. 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答案】B【解析】12.下表是一位中国法学专家的建言。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该专家主张()A. 提升官员素养B. 制定村民自治法规C. 深化基层民主D. 确立依法治国方略【答案】C【解析】表格中体现农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同时建设法治国家依法行政,减少行政对村民自治的影响,两点统一于加强并深化基层民主,故C 正确;材料未体现有关官员素养的要求,故A排除;“制定村民自治法规”“确立依法治国方略”都只体现了表格的一方面,故BD排除。
故选C。
3.1940年6月7日,中共太岳区党委创办了机关报——《太岳日报》。
该报曾先后发表了《边区文化建设决定》《和川:取消牙行,实行交易员制》等报道,以及《为实现民主而斗争》《把“二流子”动员到生产中去》等文章。
这些报道和文章()A. 基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壮大B.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展C. 立足于提升人民的政治地位D. 体现了为根据地建设服务的宣传方针【答案】D【解析】略4.如图为漫画《束缚》(2018年)。
据此可知()A. 全球化的趋势出现明显逆转B. 贸易保护主义成为时代潮流C. 美国经济霸权主义不得人心D. 世界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答案】D【解析】据图片信息可知,代表世界经济的大树遭到了保护主义的束缚,说明世界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故D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说明全球化出现了逆转,全球化仍然是时代潮流,排除AB两项;漫画材料并未提及美国推行经济霸权主义,排除C项。
四川省宜宾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9年秋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高二期末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考试时间:历史政治地理共150分钟每科100分,共300分第I卷选择题(48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汉人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批评先秦某一思想流派“不别亲疏,不殊贵贱……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
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
故曰:‘严而少恩’。
”这一流派是A.法家B.墨家C.儒家D.道家2.孔子曾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孟子也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这最能说明A. 儒生具有强烈的入世情节B. 儒家和道家思想具有兼容性C. 孔孟之道具有一定的局限D. 道家思想的内涵在不断丰富3.鲁迅曾经这样评价李大钊:“他的遗文却将永驻,因为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
”对于此处的“先驱者”的准确理解是A. 第一个举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旗B. 是向封建道德发起进攻的主将C. 是中国共产党的最主要的创始人D. 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4.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
”据此可推知材料A.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B.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D.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5.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这主要反映的是A.社会契约论B.天赋人权学说C.人民主权说D.三权分立学说6.鸦片战争后,汉语开始大规模地输入外来词,其中英源外来词占了42.98%,音译是外来词的重要形式,例如:勃列西领(总统),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
这一现象说明当时中国A.对西方政治体制有所了解B.政府鼓励发展资本主义C.效仿西方代议制度D.西学为民众普遍接受7.1903年6月29日,上海公共租界发行的《苏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章太炎的文章,文中直呼光绪之名,称之为“载恬小丑”,清政府联和租界工部局,将章太炎等人逮捕入狱,制造轰动一时的“苏报案”。
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四)文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文综(四)本试题卷共18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玛珥湖是多次岩浆上升过程中遭遇地下水,在喷发前发生爆炸形成洼坑并积水而形成的湖泊,往往成群分布在地势低凹、地下水较丰富的火山构造盆地中,玛珥湖一般具有四周封闭完好、湖水较深、湖面平静、生物较少等特点,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下图为玛珥湖的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玛珥湖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变质作用B.岩浆活动C.地壳运动D.流水堆积2.玛珥湖中的水主要来自于A.雨水和地下水B.地下水和河流水C.冰川融水和河流水D.冰川融水和雨水3.玛珥湖底的沉积物主要是A.生物残体B.河流携带的泥沙C.早期喷发的火山灰D.风力沉积物下图是2017年10月22日某区域气压形势图(粗线),细线表示某地理事象的非等间距等值线,读图完成4~6题。
4.推测图中乙地附近的数值“125”表示的是A.海拔高度B.风速C.降水量D.蒸发量5.图中甲地数值可能是A.1016 B.1008 C.1024 D.296.图中势力最强的天气系统A.中心降水量最大B.可能向东北方向移动C.中心位置可见烈日当头D.顶部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散研究城市空间格局演化,准确获取城市扩张模式、扩张形态以及建成区重心转移态势等信息对于指导区域发展规划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全国卷Ⅲ文综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精校版)

②商品使用价值会影响人的消费选择
③功能不同的商品会相互替代
④商品使用价值因替代品出现而减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我国2013~2017年全国日均新登记企业数如图5所示,据此可以推断出
A.民间资本投资逐年增长
B.企业投资回报率逐年提高
C.企业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25.表1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2018年全国卷Ⅲ文综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精校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jy-com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文科综合历史(九)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九)本试题卷共26页,46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实行分封制,受封的诸侯拥有自己的武装,一些大的诸侯国不断地扩充实力向周边的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兼并其土地,控制其人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受封的偏远诸侯国也逐步接受了中原先进文化。
这主要表明分封制A.诸侯国与中央是松散的联盟关系,中央王朝尚未实行权力高度集中B.将建立地方政权与加强周朝统治结合起来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建立国家大一统局面D.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促进了民族融合【解析】A、B与材料表达的主要意思不符;C项不符合分封制;依据材料内容可知,西周诸侯王进行武力兼并的同时,对被兼并的地区进行文化渗透,从而传播了周王朝代表的中原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故选D。
【答案】D25.《战国策》载:“秦得蜀后,益富厚,倾诸侯。
”造成秦“富厚”的主要原因是A.重大改革推动发展B.与民休息政策的推行C.中央集权制度建立D.重要水利工程的修建【解析】按照材料的意思秦“富厚”是在得蜀后,蜀有重要水利工程都江堰,即重要水利工程的修建造成秦“富厚”,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重大改革,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与民休息政策,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建立,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四川省绵阳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绵阳市高中2018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老子》、六经、《论语》等早期文献,透露出雍容、华贵、高雅、宁静的气质。
战国中期以后的《战国策》、《韩非子》等书,显示了对于意志力、执行力、决断力的赞美和追求。
这种变化反映A. 百家争鸣趋向吸收融合B. 天下一家的整体观念C. 礼乐制度淡出历史舞台D. 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答案】D【详解】从雍容、华贵、高雅、宁静到对于意志力、执行力、决断力的赞美和追求,这些书籍在内容气质上的变化实际上凸显了社会心理的变化,即从地域性特色到追求统一,故D符合题意;A项是表面现象的描述,没有体现实质,排除;此时尚未形成天下一家的整体观念,排除B;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2. 秦汉时期各级长官自行辟召僚属,地方属吏以功绩升入朝官的途径是比较畅通;东汉的地方属吏进入朝廷,则“横有一道非经察举、征召不能逾越的森严关卡”。
这反映了东汉时期A. 儒学地位得到巩固B.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C. 选官取士强调成绩D. 属吏上升渠道断绝【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东汉察举选官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对儒学的掌握,所以“横有一道非经察举、征召不能逾越的森严关卡”说明儒学的地位得到巩固,故选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是在清代,排除B;选官取士强调成绩是在隋唐时期科举制确立以后,排除C;“断绝”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
3.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常被学人引为论述北宋城市繁荣。
而同时期的《吕蒙正传》则记载“臣尝见都城外不数里,饥寒而死者甚众,不必尽然。
”这可以用来说明A. 张择端的画不合史实B. 历史面相的多元性C. 历史现象具有主观性D. 历史毫无真实可言【答案】B【详解】《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都城的繁荣,而《吕蒙正传》则记载都城外不数里就有饥寒而死甚众的情况,说明真实的历史是多元化的,并不仅仅存在某一方面的情况,故选B;张择端的画作记载的是都城内的情况,符合史实,排除A;历史现象具有客观性,排除C;D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
四川省宜宾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四川省宜宾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设集合{}{}3325<<-=<<-=x x B x x A ,,则A B ⋂=()A.{32}x x -<<∣B.{52}xx -<<∣ C.{33}xx -<<∣ D.{53}xx -<<∣2.已知i 为虚数单位,且32i1i z =+,则z =()A.1i- B.1i-+ C.1i+ D.1i--3.设函数()13+=x x f ,则()=8log 3f ()A.8B.9C.11D.244.从某中学甲、乙两班随机抽取10名同学的数学成绩,所得数据用茎叶图表示如下.由此可估计甲,乙两班同学的数学成绩情况,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甲班数学成绩的极差比乙班大B.甲班数学成绩的中位数比乙班大C.甲班数学成绩的平均值比乙班小D.甲班数学成绩的方差比乙班小5.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是()A.xy = B.3x y = C.xy 2log = D.xy tan =6.已知点(,)x y 满足不等式组21400x y y x y ⎧⎪⎨⎪≥≥+--+⎩≤,则2z x y =+的最小值为()A.3- B.1- C.5D.77.某种病毒的反之速度快、存活时间长,a 个这种病毒在t 天后将繁殖到t ae λ个.已知经过4天后病毒的数量会达到原来的2倍,且再过m 天后病毒的数量达到原来的16倍,则=m ()A.4B.8C.12D.168.已知n S 是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11a =,()*12N n S a n n ∈=+,则有()A.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B.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C.数列{}n S 是等差数列D.数列{}n S 是等比数列9.函数24()exx xf x -=的图象大致是()10.将函数()cos()(0)6f x x πωω=+>的图像向左平移2π个单位长度后得到曲线C ,若C 关于原点对称,则ω的最小值是()A.23B.32 C.53D.11311.漏刻是中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一种计时系统,“漏”是指带孔的壶,“刻”是指附有刻度的浮箭.《说文解字》中记载:“漏以铜壶盛水,刻节,昼夜百刻.”某展览馆根据史书记载,复原唐代四级漏壶计时器.如图,计时器由三个圆台形漏水壶和一个圆柱形受水壶组成,水从最上层的漏壶孔流出,最终全部均匀流入受水壶.当最上层漏水壶盛满水时,漂浮在最底层受水壶中的浮箭刻度为0当最上层漏水壶中水全部漏完时,漂浮在最底层受水壶中的浮箭刻度为100.已知最上层漏水壶口径与底径之比为5:2,则当最上层漏水壶水面下降至其高度的三分之一时,浮箭刻度约为(四舍五入精确到个位)()A.88B.84C.78D.7212.已知函数()x g 的定义域为R ,()11=g 且()()x g x g -=+11,()()13+-=x g x f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①(3)(5)g g -=;②(2024)0g =;③(2)(4)4f f +=-;④20241()2024n f n ==∑.A.1B.2C.3D.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2,1)AC = ,(1,)AB t = ,且3AC AB ⋅=,则t =__________.14.若函数()212ln 2f x x ax x =-+-在1x =处的切线平行于x 轴,则a =__________.15.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A,B,C 所对应的边分别是a,b,c,其中A 、C 、B 成等差数列,22=a ,()B A C cos sin =-,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__.16.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23π,集合{}*sin |n S a n =∈N ,若{},S a b =,则22a b +=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做题:共60分.17.(12分)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279a a +=,945S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若2nn n b a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18.(12分)如图所示,△ABC 是正三角形,AE ⊥平面ABC ,AE CD ∥,2AE AB ==,1CD =,且F 为BE 的中点.(1)求证:DF ∥平面ABC ;(2)求三棱锥ABD F -的体积.19.(12分)某工厂有25周岁以上(含25周岁)工人200名,25周岁以下工人100名.为研究工人的日平均生产量是否与年龄有关,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了120名工人,先统计了他们某月的日平均生产件数,然后按工人年龄在“25周岁以上(含25周岁)”和“25周岁以下”分为两组,再将两组工人的日平均生产件数分成5组:[)60,50,[)70,60,[)80,70,[)90,80,[]90,100,分别加以统计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从样本中日平均生产件数不低于90件的工人中随机抽取2人,求至少抽到一名“25周岁以下”工人的概率;2⨯列(2)规定日平均生产件数不少于80件者为“生产能手”,请根据已知条件填写2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0%的把握认为“生产能手”与“工人所在的年龄组”有关?附:20.(12分)已知函数()1ln +=xxx f .(1)求()x f 的极值;(2)证明:当0>x 时,()xe xf x1-≤.21.(12分)已知抛物线()()200:2(0),4,0E y px p P y y =>>为E 上一点,P 到E 的焦点F 的距离为5.(1)求E 的标准方程;(2)设O 为坐标原点,A ,B 为抛物线E 上异于P 的两点,且满足PA PB ⊥.(i )判断直线AB 是否过定点,若过定点,求出定点的坐标;若不过定点,请说明理由.(ii )求FB F A ⋅的最小值.(二)选做题:共10分.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2.(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射线l 的方程为(0)y x x =≥,曲线C 的方程为2214x y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1)求射线l 和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2)若射线l 与曲线C 交于点P ,将射线OP 绕极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2π交C 于点Q ,求△POQ 的面积.23.(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2121f x x x =-++.(1)求不等式()3f x ≥的解集;(2)记函数()f x 的最小值为m ,若a ,b ,c 均为正实数,且23a b c m ++=,求11a cb c+++的最小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解析:利用数轴可得{}23<<-=x x B A .2.B 解析:由题意:()i i i i i i i z +-=+=+=-=1212122.3.D 解析:()24833338log 8log 18log 333=⨯=⨯==+f .4.C解析:A :甲、乙班数学成绩的极差分别为425193=-,415192=-,故A 正确;B :甲、乙班数学成绩的中位数分别为7327373=+,5.6927267=+,故B 正确;C :甲班数学成绩的平均数为:()4.7193828176737363626051101=+++++++++,乙班数学成绩的平均数为:()6.7092838281726763635251101=+++++++++,故C 错误;D :从茎叶图可以看出,甲班的数学成绩比乙班的数学成绩较为集中,即甲班数学成绩的方差比乙班小,故D 正确.5.B解析:A :⎩⎨⎧≥<-==0,0,x x x x x y ,在()0,∞-单调递减,[)∞+,0单调递增,且为偶函数,故A 错误;B :根据幂函数的性质可知,函数3x y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B 正确;C :x y 2log =在定义域()∞+,0单调递增,为非奇非偶函数,C 错误;D :函数x y tan =是奇函数,在区间Z k k k ∈⎪⎭⎫⎝⎛++-,2,2ππππ上单调递增,D 错误.6.B解析:作出可行域如图,当目标函数y x z +=2的图象经过点()1,1-A 时,z 有最小值,此时1min -=z .7.C解析:由题可知,24=λe,经过4+m 天,数量变为原来的16倍,即()a ae m 164=+λ,则有()()λλλ164444216e e e m ====+,解得12=m .8.D解析:因()*12Nn S a n n ∈=+①可得,当2≥n 时,12-=n nS a②,①-②得:()n n n n n a S S a a 2211=-=--+,可得31=+nn a a ,因11=a ,在()*12Nn S a n n ∈=+中,取1=n ,可得2212==S a,即3212≠=a a ,∴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321,12n n a n n ,故数列{}n a 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选项A ,B 错误;当2≥n 时,11321-+==n n n a S ,又由1=n 时,111==a S ,适合上式,故数列{}n S 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即选项D 正确,C 错误.9.A解析:令()0>x f ,得4>x 或0<x ;令()0<x f ,得40<<x ,故排除CD,又当+∞→x 时,()042→-=xe xx x f ,故排除B.10.A解析:由题意可知:函数()()06cos >⎪⎭⎫ ⎝⎛+=ωπωx x f 的图象关于点⎪⎭⎫⎝⎛02,π对称,则Z k k ∈+=+,262πππωπ,且0322>+=k ω,解得31->k ,即N k k ∈+=,322ω∴当0=k 时,ω取到最小值是32.11.B解析:有题意可知:最上层漏水壶所漏水的体积与浮箭刻度成正比,设最上层漏水壶的口径与底径分别为a a 25,,高为h ,则体积为()()()()h a h a a a a V 2222213252531πππππ=⎥⎦⎤⎢⎣⎡⨯⨯+=,当最上层漏水壶水面下降到高度的三分之一时,设此时浮箭刻度为x ,∵已漏下去的水组成以上下口径为a a 3,5,高为h 32的圆台,体积为()()()()h a h a a a a V 22222199832353531πππππ=⎥⎦⎤⎢⎣⎡⨯⨯+=,可得1001399822x h a ha =ππ,解得84≈x .12.C解析:∵()()x g x g -=+11,∴()()x g x g -=+2,又函数()x g 为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0=x g ,()()x g x g -=-,∴()()2+-=x g x g ,∴()()42+-=+x g x g ,∴()()()x g x g x g =+-=+24,即()x g 的周期4=T ,将4-=x 代入()()x g x g -=+11得()()53g g =-,①正确;()()()00050642024==+⨯=g g g ,②正确;∵()()13+-=x g x f ,∴()()()()()()2211111142=+-=+-++=+g g g g f f ,③错误;由()()2+-=x g x g 可得()()002=-=-g g ,()()111-=-=-g g ,∴()()()()01012=++-+-g g g g ,∴()()()2024320243202412024120241+--=+-=∑∑∑===n n n n g n g n f ()()()()[]202420241012506=+++-+-⨯-=g g g g ,④正确.二、填空题13.1解析:32=+=⋅t AB AC ,解得1=t .14.3解析:∵()x ax x x f ln 2212-+-=,∴()xa x x f 2-+-=',则()0211=-+-='a f ,解得3=a .15.33+解析:∵A 、C 、B 成等差数列,∴π==++C B C A 3,即3π=C ,又()()A C B A C +-==-cos cos sin ,∴A A A A cos 21sin 23sin 21cos 23-=-,解得A A cos sin =,则1tan =A ,∵()π,0∈A ,∴4π=A ,∴()4622322212234sin sin sin +=⨯+⨯=⎪⎭⎫⎝⎛+=+=ππC A B ,又22=a ,∴由正弦定理有A a C c sin sin =,即222223=c ,解得32=c ,∴△ABC 的面积为33462322221sin 21+=+⨯⨯⨯==∆B ac S ABC .16.45(1.25)解析:∵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32π,∴ππ23233+=⨯+=+n n n a a a ,∴()()n n n a a a sin 2sin sin 3=+=+π,∴数列{}n a sin 是周期为3的数列,又{}b a S ,=,故1sin a ,2sin a ,3sin a 中必有两者相等,不妨设()31sin sin ≤<≤=j i a a j i ,则Z k k a a j i ∈+=,2π(舍)或Z k k a a j i ∈+=+,2ππ,而π32=+-j i a a 或π34=+-j i a a ,若π32=+-j i a a ,则Z k k a i ∈+=,6ππ,Z k k a j ∈+=,65ππ,连续三个中第三数为Z k k a i ∈+=,23ππ或Z k k a i ∈+-=,2ππ,此时⎭⎬⎫⎩⎨⎧-=121,S 或⎭⎬⎫⎩⎨⎧-=121,S .若π34=+-j i a a ,则Z k k a i ∈+-=,6ππ,Z k k a j ∈+=,67ππ,此时这两个数的中间数Z k k ∈+,2ππ,此时⎭⎬⎫⎩⎨⎧-=121,S 或⎭⎬⎫⎩⎨⎧-=121,S .综上,4541122=+=+b a .三、解答题17.解:(1)设数列{}n a 的公差为d ,则⎩⎨⎧=+=+++4536996111d a d a d a ,解得⎩⎨⎧==111d a ,∴n a n =.(2)由(1)得nn n b 2⋅=,nn n T 2222121⋅++⨯+⨯= ,132222212+⋅++⨯+⨯=n n n T ,两式相减得:()()()2212121222222211132-⋅-=⋅---=⋅-++++=-+++n n n n nn n n n T ∴()2211+-=+n n n T .18.解:(1)证明:取AB 中点M ,连接MF 、MC ,则MF ∥AE ,且CD AE MF ===121.又∵AE ∥CD ,∴MF ∥CD ,即四边形MFDC 为平行四边形,∴DF ∥MC .又有⊄DF 平面ABC ,⊂MC 平面ABC ,∴DF ∥平面ABC .(2)∵⊥AE 平面ABC ,⊂AE 平面ABE ,∴平面ABE ⊥平面ABC ,∵ABC ∆时是正三角形,G 为AB 中点,∴AB CG ⊥,又∵平面ABE ∩平面ABC AB =,⊂CG 平面ABC ,∴⊥CG 平面ABE .∵DF ∥CG ,∴⊥DF 平面ABE ,易知,322=-==BG BC CG DF ,又1122121=⨯⨯=⨯⨯=∆FG AB S ABF ,∴3331=⋅==∆--DF S V V ABF ABF D ABD F .19.解:(1)由题意抽取120人中25周岁以上(含25周岁)有80200100200120=⨯+人,25周岁以下有40100100200120=⨯+人,则25周岁以上(含25周岁)中日平均生产件数不低于90件的有410005.080=⨯⨯人,25周岁以下中日平均生产件数不低于90件的有210005.040=⨯⨯人,则至少抽到一名“25周岁以下”工人的概率为5326121422=+C C C C ;(2)由题意25周岁以上中的“生产能手”有()201002.0005.080=⨯+⨯人,25周岁以下中的“生产能手”有()15100325.0005.040=⨯+⨯人.列联表如下:∴没有90%的把握认为“生产能手”与“工人所在的年龄组”有关.20.解:(1)函数()1ln +=x x x f 的定义域为()∞+,0,()2ln 1x x x f -=',令()0>'x f ,解得e x <<0,令()0<'x f ,解得e x >,∴函数()x f 在()e ,0上单调递增,在()+∞,e 上单调递减,∴()x f 的极大值为()11+=e ef ,无极小值.(2)若证()x e x f x 1-≤,即证x e x x x 11ln -≤+,即证01ln ≤+-+x xe x x ,设()()0,1ln >+-+=x xe x x x h x ,则()()()⎪⎭⎫ ⎝⎛-+=+-+='x x e x x e x x x h 11111,令()()0,1>-=x e x x t x ,则()012<--='x e x x t 恒成立,∴()x e xx t -=1在()+∞,0上单调递减,又0221>-=⎪⎭⎫ ⎝⎛e t ,()011<-=e t ,∴存在唯一⎪⎭⎫⎝⎛∈1,210x ,使得()0001x e x x t -=,∴当()0,0x x ∈时,()0>x t ,则()0>'x h ,函数()x h 单调递增,当()+∞∈,0x x 时,()0<x t ,则()0<'x h ,函数()x h 单调递减,∴()()0111ln 000000max 0=+-+-=+++==x x e x x x x h x h x ,∴()xe xf x 1-≤.21.解:(1)∵()0,4y P 在抛物线E :()022>=p px y 上,且P 到E 的焦点F 的距离为5,即5=PF ,∴524=+p ,解得2=p .∴E 的标准方程为x y 42=.(2)(i )由(1)得P 点坐标为()4,4,由题知直线AB 斜率不为0,设直线AB 为b my x +=,联立⎩⎨⎧+==bmy x x y 42,得0442=--b my y ,()()01616424422>+=-⨯⨯--=∆b m b m ,即02>+b m ,设()()2211,,,y x B y x A ,则m y y 421=+,b y y 421-=,4211y x =,4222y x =,∵⎪⎪⎭⎫ ⎝⎛--=4,44121y y P A ,⎪⎪⎭⎫ ⎝⎛--=4,44222y y PB ,PB P A ⊥,∴()()0444444212221=--+⎪⎪⎭⎫ ⎝⎛-⎪⎪⎭⎫ ⎝⎛-=⋅y y y y PB P A ,即()()()()044161616212221=--+--y y y y ,整理得()()[]()()04416442121=--+--y y y y ,∵B A ,为抛物线E 上异于P 的两点,∴()()04421≠--y y ,∴()()0164421=+--y y ,即()03242121=+++y y y y ,∴032164=++-m b ,得84+=m b ,代入b my x +=得84++=m my x ,即()48+=-y m x ,∴直线AB 过定点()48-,.(ii )由抛物线定义可得:()()111212121+++=++=⋅x x x x x x FB F A ,()1424144162122122122212221+-++⎪⎭⎫ ⎝⎛=+++=y y y y y y y y y y 12422+++=b m b ,又∵84+=m b ,∴()()8172201842484222++=+++++=⋅m m m m m FB F A ,由二次函数性质可知,当59-=m 时,FB F A ⋅取得最小值581.此时5484=+=m b ,05416258116>⨯+⨯=∆,故FB F A ⋅取得最小值581.22.解:(1)将θρcos =x ,θρsin =y 代入()0≥=x x y 得θρθρcos sin =,∴1tan =θ,∴射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04≥=ρπθ,,将θρcos =x ,θρsin =y 代入1422=+y x 得()()1sin 4cos 22=+θρθρ,∴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θρ22sin 314+=(2)由题可知,可以设⎪⎭⎫ ⎝⎛⎪⎭⎫ ⎝⎛43,4,21πρπρQ P ,,则584sin 314221=+=πρ,5843sin 314222=+=πρ,∴510221==ρρ,∴542sin 2121==∆πρρPOQ S .23.解:(1)由题意可得()⎪⎪⎪⎩⎪⎪⎪⎨⎧≥<<--≤-=21,42121,221,4x x x x x x f ,不等式()3≥x f 等价于⎪⎩⎪⎨⎧-≤≥-2134x x 或⎪⎩⎪⎨⎧≥≥2134x x ,解得43-≤x 或43≥x .即不等式()3≥x f 的解集为⎪⎭⎫⎢⎣⎡∞+⎥⎦⎤ ⎝⎛-∞-,,4343 .(2)由(1)可知,函数()x f 在⎥⎦⎤ ⎝⎛-∞-21,上单调递减,在⎪⎭⎫⎢⎣⎡∞+,21上单调递增,且22121=⎪⎭⎫ ⎝⎛=⎪⎭⎫ ⎝⎛-f f ,即函数()x f 在最小值2=m ,即232=++c b a .()()c b c b c b c c b c b c a +++-=+++--=+++222211322111()()()[]c b c b c b c b +++-⎥⎦⎤⎢⎣⎡+++-=121121,∵()022>+-=+c b c a ,∴10<+<c b .令()1,0,∈+=t c b t ,则()t t t t c b c a +-⎪⎭⎫ ⎝⎛+-=+++12112111()()2231212321121321+=⎪⎪⎭⎫ ⎝⎛-⋅-+≥⎪⎭⎫ ⎝⎛-+-+=t t t t t t t t ,当且仅当()t t t t -=-121,即22-=t 时,取等号.即c b c a +++11的最小值为2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有学者指出,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法两家尖锐对立。
秦朝尊崇法家,厉行法治,遭到儒家批评。
秦朝灭亡后,取代法家的是道家。
文景以后,道家淡出政治舞台,儒家取而代之,登上正统学说的宝座。
这表明秦汉时期A. 根据统治需要选择治国思想B. 延续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C. 对待思想流派态度变换不定D. 逐渐认识到法、道思想的弊端25.古代中国有数量丰富的各类文学作品,其中被誉为“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的是A. 《诗经》B. 《离骚》C. 《上林赋》D. “三吏”26.明末淸初,金圣叹择取历史上各体文学之精粹,选出“六才子书”,即“一庄子、二离骚、三史记、四杜甫、五水浒、六西厢”。
李贽也有“宇宙间有五大部文章”之说,与上述吻合的有史记、杜甫、水浒。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 这些著作真实地记录了历史B. 文人们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C. 世俗文学登上大雅之堂D. 商品经济下文学观念逐渐开放2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
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A. 使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 使清政府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 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由内地向沿海扩展D. 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28.晚清民间教科书关于近代政治知识的介绍日见增多。
商务印书馆1910年初版陆费逵的《修身讲义》中有:“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由一机关行之者,曰专制政体;三权各有独立之机关者,曰立宪政体”。
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A.民主思想推动教育内容的更新 B.清朝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变C.三权分立学说率先影响了教育 D.教育引发了辛亥革命的爆发29.上海作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某一时期成为现代新儒家、自由主义、权威主义、新民主主义、和平主义、社会主义等各种思想文化论战的阵地。
材料反映出A. 主张以改良作为社会变革手段B. 北洋军阀以“主义”标榜自我C. 抗战胜利后民族民主意识高涨D. 打到列强除军阀成为民众共识30.蒋介石日记的摘录:1938年3月24日:“此时将到可和可战时期,不难转入主动地位。
戒之慎之,勿失战机。
”3月28日:“视察沿路人民生活与行动之幼稚及军人精神与行动之散漫,时起不能久战之意。
”4月9日:“此时可战可和,应注重和局与准备”。
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A. 国民政府准备向日本妥协投降B. 国民党认为中方已取得绝对优势C. 国民政府已做好持久抗战准备D. 反映了中日双方力量的复杂较量31.印尼开国总统苏加诺谈到某次国际会议时说:“当中国龙、印度神牛、埃及斯芬克斯(即狮身人面像)、缅甸孔雀、泰国白象、越南九头蛇、菲律宾虎和印尼牛一起共舞时,殖民主义将被彻底粉碎。
”这次会议A. 实践了不结盟运动的政策B. 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C. 改变了联合国的力量对比D. 力图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32.“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
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
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意在A. 揭露教会的虚伪和腐败 B. 放弃对基督教的信仰C. 赞美和追求自然的人性D. 歌颂人间的仁爱友谊33.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A. 若干政治力量的发展B.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C. 联合国实力得到加强D. 人们对和平的向往34.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势力强大占据着支配地位,在经济上A.征收“什一税”、兜售“赎罪券”B.控制各国的高级教职任命权与教会司法权C.规定了统一的《圣经》版本D.推行重商主义35.2011年6月24日的党建新闻网网文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成功的历程,也是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突出表现是A. 纠正陈独秀等人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B. 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C. 开始缔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D. 提出了城市暴动的方针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其实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在汉代就开始了,当时的罗马帝国就与中国的东汉王朝开始了交往,这种交往的途径就是通过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到了唐代以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就更加的频繁。
第二次渗透,是元朝。
当时因为蒙古帝国的影响力,大批的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马可波罗,他的《东方见闻录》在西方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第三次渗透是在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并开始向中国推广西方的一些先进技术及先进理念,可惜当时中国的统治者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人所传达的东西,中国还沉睡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等到了第四次渗透,已经是鸦片战争以后了,中国开始遭到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四次的渗透初期仍是外国人通过传教向中国人灌输西方的宗教哲学经济政治思想,但到了后期,一批批爱国青年成为了传播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主力军。
第五次大规模渗透就是在改革开放后了,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深深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国人开始喝可乐了,中国人开始关注好莱坞了,中国人喜欢上NBA了,中国人爱上过洋节了,中国人的水平要用英语来衡量了,可见,第五次渗透的影响力大大超过了前四次的渗透,因为,它已经彻彻底底地征服了这个民族。
——摘编自互联网材料二元杂剧在18世纪曾一度风靡欧洲,借用中国素材来创作戏剧成为时尚,中国戏曲艺术手法也对西方产生了重大影响。
当运用水墨画在宣纸上的中国画出现在西方时,一下子就吸引了西方人。
西方人很早就知道中国的文学故事,这些故事是随着“丝绸之路”上商旅的口口相传辗转流传到西方的。
在18—19世纪,随着东西方贸易的增加,大批中国小说被翻译到西方。
另外,中国古诗生动简练、意象鲜明的简约美学对意象派诗歌产生了直接影响,开启了美国诗歌新境界。
中国古代的制度文明、科技成果等对西方影响也是很大的。
随着西方汉学日益勃兴,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给予自身影响的呈现和阐释越来越周详和具体。
——摘编自陈伟《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特点。
(3)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就中国古代制度文明和科技成果的史实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晚明时期到清朝中期,约有500名耶稣会士来华,中国人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大炮铸造法、历法、绘图、葬术、天文、几何等西方文明,这为中国提供了使其自身现代化的机会。
但这一缕微弱之光只在一小部分较进步的中国士大夫中隐约闪亮,中国的士大夫总体上对自己的文化遗产自负非凡,以至不承认需要吸收外来学识。
与此同时,传教士也将汉学传回了欧洲,利玛窦翻译的《孔子四书》于1687年在巴黎出版,1682年耶稣会士向教会呈献了400多部中国典籍译本。
欧洲第一次领略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些大思想家如歌德、伏尔秦、亚当·斯密等成为中华文明的崇拜者。
欧洲上空弥漫着进步的气息。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19世纪中期以来“西学东渐”简表——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和西方对待中西方文化文流的不同态度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人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和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44.(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清朝中叶以后,八旗和绿营兵的战斗力日趋衰落。
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清政府大力招募和利用地方“团练”与“勇营”,以协助正规军,军事改革由此拉开帷幕。
曾国藩在湖南创建湘军,之后淮军也应时而生。
湘军、淮军与八旗和绿营兵相比有很大不同。
以淮军为例,其在制度和训练方法上效法洋制,并引进和制造了新式火器,且始终紧跟世界军事技术发展潮流,部分新式火器甚至先于西方国家。
但是,与西方不同的是,淮军士兵由将领亲自招募,他们之间大多具有乡党、姻亲、友朋的裙带关系,士兵对于将领的人身依赖非常严重,军队正常运转实所依靠的正是这种私人感情,淮军的指挥体系也是标准的个人指挥体系。
随着淮军的日益强盛,其创建者和统领李鸿章的政治权力越来越膨胀,淮军由地主军事武装组织逐渐演变为左右时局的政治集团。
——摘编自黄凯《火器引进与淮军军事改革》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淮军军事改革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淮军军事改革。
45.(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0 年法国外交部长莫内说:“和平只能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
1919 年我们缺少和平,是因为我们实行歧视他人的高人一等的政策。
”他认为在法德交界三角地带的煤钢工业,是互相补充的,由于人为的国界划分和民族主义的形成,造成双方为了这一地区而进行激烈的冲突,任何一方失去这一地带,就感到安全没有保证,于是发生一次又一次的冲突和战争,而煤钢工业作为军事实力的关键问题,又使冲突更加严重了。
——摘自《欧洲之父一一莫内回忆录》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最大影响则集中体现于对人类进步信仰的丧失,这种信仰在1914年6月以前曾被视为西方文明的标志。
……毫不夸张地说,战争使欧洲知识界的精英们坠入绝望的精神探索,在战争留下的一片愁云惨雾中寻求答案。
——(美)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
……由于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盟国和日本的军队和劳改营中的服役,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⑴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歧视”德国有关煤钢工业方面的具体表现,这些“歧视”政策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6分)⑵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人思想观念的影响。
(6分)⑶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
(3分)46.(15分)【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梅文鼎9岁熟五经,通史事,27岁时对历算学产生兴趣,随后坚定了研究历算之学的志向。
37岁时第一次从朋友处获知一些西方数学知识,引发了他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兴趣,从此他多方搜求西方科技书籍,认真阅读。
“得泰西历算书盈尺,穷日夜不舍”,功名二字被置于脑后。
士大夫对新奇的西学反应不一,株守旧学者态度据傲,指责西学为荒诞不经之异学;开通之士认为西学多有高明之处,主张学习。
梅文鼎在长期钻研中西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中西文化观。
他认为,中国文化价位最高,突出地表现在纲常伦理方而;在科学技术方而,中国有辉煌的古代,是中西历算发源地,但是西方后来居上,比中国更精巧;为了发扬中国古代历算之学,应该“会通”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