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读写议参考文献剖析

合集下载

保险学论文参考精选范文范文2篇

保险学论文参考精选范文范文2篇

保险学论文参考精选范文范文2篇保险学论文范文一:商业保险下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模式研究摘要:本文以国内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的合作模式为借鉴,以辽宁社会医疗保险实际运行状况为基点,结合辽宁省商业保险机构的管理资源与优势,提出了未来辽宁省商业保险机构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的模式。

关键词:商业保险;社会医疗保险;模式一、我国现行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模式简介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医疗保险。

其中城镇职工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由人社部门负责,新农合由卫生部门负责。

由于城镇居民与新农合的保险在基金筹集与运作方式极为相似,我国有地区将两个板块医疗保险合并运行,如浙江嘉兴和江苏常熟,未来随着我国户籍制度的统一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经济形成后两种保险制度合并是必然趋势。

为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保障能力,建立多层次的保障体系,完善医疗保险待遇水平,提高医保经办效率,切实保障公民的医疗保障权利。

我国各地陆续在原基础医疗保险制度之上增加补充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目前,在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中商业保险机构参与运作管理的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以河南新乡为代表的业务委托管理模式,即将医疗保险业务委托商业保险公司办理,政府向商业保险公司支付服务费用,商业保险公司不承担基金收支风险,是一种管办分离的保险运行机制,这种模式有效利用保险公司专业化、网络化的服务优势,减轻政府办医保的增员增编困境有效提高政府效能,不足之处是缺乏风险共担机制,未能有效利用保险公司的风险防控管理能力。

第二种模式是广东湛江的风险保障模式,即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每年划拨保险资金的15%给合作的商业保险公司购买大额补充医疗保险,共同承担社会医疗保险经营风险,保险公司采取保本微利的经营原则经营社会医疗保险,有效提高了医疗保险管理效率并强化了医疗服务风险管控能力,不足之处是商业保险只局限参与补充医疗保险的运作管理,未能涉足基本医疗保险领域管理。

金融保险论文参考文献

金融保险论文参考文献
64/100
【题 名】国内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作 者】张小芹
【刊 名】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3).-29-32
65/100
【题 名】公共财政支持农业保险发展的途径、标准与规模
【作 者】陈昌盛
【刊 名】保险研究.2007(6).-43-46,77
66/100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保险问题
作者:冯登艳,张安忠,马卫平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以规避农业风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我国农民利益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成为建设新农村要解决的最紧迫的问题。本书研究了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国内外农业保险模式的比较分析、农业保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农业保险的市场失灵分析、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和农业保险模式选择以及薪农村建设中农业保险的普及问题。
62/100
【题 名】浅析农业保险的困境与出路
【作 者】程光伟 张睿
【刊 名】技术与市场.2007(5).-102-103
63/100
【题 名】台湾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与启示
【作 者】吴小芳[1] 张文棋[1,2]
【刊 名】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3).-17-20
【作 者】朱俊生[1] 庹国柱[2]
【刊 名】保险研究.2007(7).-52-58
40/100
【题 名】我国农业保险中介业探析
【作 者】孙伟 安增龙
【刊 名】保险研究.2007(7).-59-60
41/100
【题 名】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思考——以吉林省为例
【作 者】宗国富[1] 金兆怀[2]

2019年《保险研究》参考文献

2019年《保险研究》参考文献

2019年《保险研究》参考文献
一、引言
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保险市场的不断深化,保险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对2019年《保险研究》参考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2.研究目的
通过对2019年《保险研究》参考文献的研究,旨在揭示当前保险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3.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对2019年《保险研究》参考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归纳。

文献来源于国内外学术期刊、研究报告、政策文件等,涵盖了保险市场、产品与服务创新、监管政策、风险防范、理论研究、教育与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

二、文献综述
1.国内外研究保险业的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保险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保险市场、产品与服务创新、监管政策、风险防范等方面。

研究发现,保险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2.保险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保险业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活、优化金融体系具有
重要作用。

一方面,保险业可以为企业和居民提供风险保障,降低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保险业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3.保险研究的热点问题
当前保险研究的热点问题包括保险市场发展趋势、保险产品与服务创新、保险监管政策、保险市场风险防范等。

这些热点问题不仅关系到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和民生保障。

(本文因篇幅原因,未能详细展开每个部分,建议根据提纲进行深入研究和撰写。

《保险学原理》 主要参考文献

《保险学原理》 主要参考文献

《保险学原理》主要参考文献1.全国保险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保险术语》,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2.吴定富:《中国保险业发展蓝皮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20073.兰虹.《保险学基础》[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4.孙蓉.《保险法概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第二版)5.韦生琼等.《人身保险》[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6.林义.风险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7.卓志.保险经营风险防范机制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8. 陈秉正.《公司整体化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9.吴小平.《保险原理与实务》[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10. 马鸣家.《中国保险市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11.唐运祥.《保险经纪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2.魏华林、李继熊.《保险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13.魏华林、林宝清.《保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4.江生忠、郭颂平.《保险专业知识与实务(初级)》[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15.裴光.《中国保险业监管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16.叶奕德、吴越等.《中国保险史》[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17.上海财经大学保险教研室.《保险学原理》. 上海:百家出版社,199118.刘茂山.《保险学原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19.王育宪、王巍.《保险经济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20.兰虹等.《财产保险》[M] .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21.林义.风险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22.郑功成、孙蓉. 《财产保险》[M] .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23.王永明、刘凤珠. 《财产保险》[M] .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424.林增余. 《财产保险》[M] .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25.许谨良. 《财产和责任保险》[M]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26.孙蓉、杨立旺.《农业保险新论》[M] .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27.刘冬娇.《人身保险》[M] .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28.魏华林、李继熊.《保险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29.许谨良.《保险学原理》[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30.曾庆敏.《精编法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31.陈云中 . 保险学[M] . 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332.桂裕 . 保险法论[M] . 台北:三民书局出版,198133.覃有土 . 保险法概论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4.尹田 . 中国保险市场的法律调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5.潘履孚.保险学概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36.郭复初、黄卓夫.财务管理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37.孙蓉.中国商业保险资源配置论——机制设计与政策分析 [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38.陈滔.健康保险[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39.江生忠.保险会计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40.周咏梅.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41.张旭初.保险经营学[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42.陈云中 . 保险学[M] . 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343.王海柱何孝允.保险管理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44.戴国强 . 基金管理学[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45.张洪涛 . 郑功成.保险学[M].北京:中国人们大学出版社199946.赵苑达 .再保险学 [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47.魏华林等.《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及其监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48.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9. 孙蓉、彭雪梅、胡秋明等.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战略研究——基于金融混业经营的视角[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50. 李虹.《涉外保险》 [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51. 裴光.《中国保险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52. [美]特瑞斯.普雷切特等.《风险管理与保险》[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53. Scott E.Harrington.《风险管理与保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54.(日)园.乾治.《保险总论》[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355.Borch, Karl H.,《保险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956.[英]S. R. 戴康.《保险经济学》,新时代出版社,199057.Hey, John D.《微观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北京图腾电子出版社,200058.Hirshleifer, J. and John G. Riley,《不确定性与信息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59.Mas-Colell, Andreu, M. D. Whinston and J. R. Green,《微观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60.[美]小哈罗德.斯凯博等.《国际风险与保险》[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61.[美]C·小阿瑟·威廉斯等.《风险管理与保险》.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62.世界保险业务概述及数据统计.保险研究,历年63.《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6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65.中国保险学会.《保险研究》历年各期.66.《中国保险报》67.各保险网站及其它涉及保险的报刊杂志.。

保险类文献综述范文

保险类文献综述范文

保险类文献综述范文
保险类文献综述是对该领域内相关研究文献的全面梳理和分析,以便为读者提供对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了解。

在撰写保险类文献
综述时,首先需要对保险领域内的重要研究文献进行收集和筛选,
然后对这些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以展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热点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在综述的开头,可以介绍保险领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该
综述的目的和范围。

接着,可以对保险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理
论框架等进行概述,为读者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随后,可以从不
同的角度对保险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分类和综合,比如可以从保险
市场、风险管理、保险产品创新等方面进行分类,然后对每个方面
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在综述的结尾,可以对该领域
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挑战。

总的来说,保险类文献综述需要全面梳理该领域内的研究文献,对研究现状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读者提供对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全面了解。

保险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保险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保险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保险作为一种风险转移和经济保障的工具,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风险的不断增加,保险学作为一门研究风险管理和保险机构运作的学科,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对保险学研究领域的一些重要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保险市场与风险管理保险市场的有效运作对于保险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学者们对保险市场的运作机制以及风险管理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例如,Smith和Bennington (2010)通过分析保险市场的激励机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另外,Johnson和Peterson (2012)通过研究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保险合同设计,以降低风险。

这些研究对于提高保险市场的运作效率和降低风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保险产品创新与市场竞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保险产品也在不断进行创新。

保险产品的创新对于提高保险业的竞争力和满足客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方面,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例如,Brown和Clark (2013)通过对保险产品创新的案例研究,总结了成功的保险产品创新策略。

此外,Chen和Wu (2015)通过对保险公司之间的市场竞争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市场定位策略。

这些研究为保险公司的产品创新和市场竞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三、风险评估与精算方法保险风险评估和精算方法对于保险业务的准确定价和风险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许多学者对于风险评估和精算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例如,Wang和Zhang (2016)通过研究保险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风险评估方法。

此外,Li和Chen (2018)通过分析保险公司的精算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精算方法。

这些研究为保险公司的风险评估和精算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四、保险监管与风险控制保险监管是确保保险市场稳定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学者们对于保险监管和风险控制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保险学论文范文精选

保险学论文范文精选

保险学论文范文精选保险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性教学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保险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有利于改善当前保险业人才匮乏和学生就业难现状。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保险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保险学论文范文一:建筑企业工伤保险内部管理难点分析摘要:由于风险防范意识不高、工伤保险知识匮乏、异地工伤认定困难等原因,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工伤保险内部管理成本增加,无法保障工伤员工合法权益。

针对以上管理难点,笔者认为应该从提高风险意识,加大宣传力度,设立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建立工伤员工台账,全面保障异地工伤人员等方面加强管理。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工伤保险;内部管理;难点《工伤保险条例》实施以来,工伤保险在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员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筑施工企业作为高危行业,极易发生工伤事故,如何提高员工风险意识,指导员工及时申报工伤,分散企业的工伤风险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

一、建筑施工企业的工伤保险内部管理存在一些难点由于风险防范意识不高、工伤保险知识匮乏、异地工伤认定困难等原因,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工伤保险内部管理存在一些难点。

经归纳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

1.风险防范意识不高,增加企业管理成本风险防范意识不高,包括工伤员工所在单位领导和工伤员工本人的风险防范意识不高两个方面,不论是哪种风险防范意识不高造成的直接结果都是员工属于工伤却没有申报认定工伤。

风险防范意识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工伤员工单位领导怕申报工伤给单位带来不好的舆论,影响企业和自己的发展。

第二,耗时较长,资料复杂。

从工伤认定到工伤待遇申领是个长期的过程,全部流程下来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提供的佐证资料也相对复杂。

第三,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出险迅速方便,可上门服务。

建筑施工企业均有按规定购买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商业保险公司出险迅速方便,保险业务人员可以上门告知出险流程和所需资料,简单方便。

保险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保险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保险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引导语:下面是保险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需要的同学可以来这里借鉴学习以下。

保险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1] 洪春常. 我国引进保单贴现法律理由研究[D].厦门大学.[2] 耿丹丹. 保单质押贷款法律理由研究 [J].西南金融,(成都)2007(12):49—51.[3] 王玉玫. 保单贷款相关理由初探[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6).[4] 朱志强. 商业银行保单质押贷款风险防范[J].中国保险,2010(1).[5] 王勇王浩. 保单贷款——未发掘的金矿[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5).参考文献二:[1]任洪娟,杨亚莉.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汽车保险与理赔》的教学深思. 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12[2]李文涛等.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教学模式研究.大家.[J] 2012.03.[3]黄堪丰.丁伟华《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 年第1期.参考文献三:[1]《人身保险》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深思,刘桂梅,保险职业学院学报,[J],2010 年第6期(总第 133 期)[2]《人身保险》课程教学策略探析,陈欣欣,财经界,[J][3]人身保险课程教学改革探析,方荣军、刘玉焕,市场周刊·理论研究,[J],2008 年10月号[4]提高保险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深思,仝爱华,经济研究导刊,[J],2012年第31期,总第177期[5]高等院校保险学教学改革探索,戴丽,商业经济,[J],第 2013 年第 5 期[6]保险学教学改革研究,曹时军,刘冠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2013年4月第2期[知识拓展]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书写规范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险学》读写议参考文献
1、王燕等,“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转轨成本、改革方式及其影响”,《经济研究》2001(5)
2、袁志刚,“中国养老保险体系选择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01(5)
3、孙祁祥,“空账与转轨成本”,《经济研究》2001(5)
4、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险基金模式的偏差及其矫正”,《经济研究》2001(2)
5、袁志刚、宋铮,“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经济研究》2000(11)
6、李绍光,“养老金: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的比较”,《经济研究》1999(1)
7、赵曼,“社会医疗保险费用约束机制与道德风险规避”,《财贸经济》2003(2)
8、陈工、谢贞发,“论我国实现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科学版)2003(6)
9、李绍光,“社会保障税与社会保障制度优化”,《经济研究》2004(8)
10、封进,“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的福利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04(2)
11、朱玲,“从建立传染病社会医疗保险起步”,《金融研究》2003(7)
12、张亚东,“发展商业医疗保险的纵向一体化研究”《金融研究》2003(7)
13、李珍、杨玲,“养老基金制度安排与经济增长的互动”,《金融研究》2001(2)
14、唐旭等,“中国养老基金的投资选择”,《金融研究》2001(11)
15、北京大学课题组,“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选择:激励与增长”,《金融研究》2000(5)
16、郑伟、孙祁祥,“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效应”,《经济研究》2003(10)
17、封进,“公平与效率的交替和协调——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世界经济文汇》2004(1)
18、封进,“人口结构变动的福利效应——一个包含社会保险的模型及解释”,《经济科学》,2004(1)
19、封进,“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的福利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04(2)
20、《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分析与运作分析》朱青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养老保险基金——形成机制、管理模式、投资运用》李曜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22、《中国医疗保险发展模式论》施建祥著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年版
23、《养老保险》董克用、王燕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24、《医疗保险》仇雨临孙树菡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25、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保险研究等杂志上的相关文章
26、有关网站上的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