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食品标准与法规 第二章 标准化与食品标准的制定2015年春季
《食品标准与法律法规》课件——第一章 食品标准基础知识

5.标准化的形式(6)综合标准化概念:即整体标准化,是针对不同的标准化对象,以考虑整体最佳效果为主要目标,把所涉及的全部因素综合起来进行系统处理的标淮化管理方法。是系统工程和标准化相结合的产物:以标准化具体对象系统为研究对象,准确地把握各种相关要求之间的关系,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功能效果最佳基本特征:系统性、目标性和整体最佳性等
第一章 食品标准基础知识
第一节 标准化和标准
第一章 食品标准基础知识
第一节 标准化和标准第二节 标准的分类 第三节 标准的制定 第四节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第一节 标准化和标准
一、标准化二、标准
一、标准化
1. 标准化的概念GB/T 20000.1-2014《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标准化(Standardization)——为了在既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确立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以及编制、发布和应用文件的活动注:1.标准化活动确立的条款,可形成标准化文件,包括标准和其他标准化文件;2.标准化的主要效益在于为了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预期目的改进它们的适用性,促进贸易、交流以及技术合作。
一、标准化
6.标准化的基本原则标准化的原则是揭示标准化活动或标准化工作过程中一些最基本的客观规律是开展标准化工作时应遵循的规则八个基本原则:超前预防原则 协商一致原则统一有度原则 动变有序原则互相兼容原则 系统优化原则阶梯发展原则 滞阻即废原则
二、标准
1.标准的概念标准(standard)通过标准化活动,按照规定的程序经协调一致制定,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文件注:1.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2.规定的程序指制定标准的机构颁布的标准制定程序;3.诸如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等,由于它们可以公开获得以及必要时通过修正或修订保持与最新技术水平同步,因此它们被视为构成了公认的技术规则。其他层次上通过的标准,诸如专业协(学)会标准、企业标准等,在地域中可影响几个国家
食品标准与法规

根据标准的性质和范围,食品标 准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
食品标准的意义与作用
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标准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制 定了严格的准则和规范,通过实 施标准,可以有效地保障食品的
安全性。
促进贸易
食品标准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技术 壁垒,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贸 易具有重要的作用。
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原料采购、生 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
实施HACCP认证
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是一种国际通用的食品 安全控制方法,通过对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进行分 析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强化食品溯源管理
食品企业应建立食品溯源系统,记录食品生产、加工、运 输、储存等全过程的信息,以便在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能 够迅速找到问题源头并采取措施。
光明乳业回收过期奶事件:光明乳业部分工厂回收过期奶 并重新加工销售,造成消费者健康风险,企业被立案调查 。
疯牛病事件:欧洲多国爆发疯牛病,导致大量牛肉产品被 召回,对全球牛肉市场造成重大冲击。
沙门氏菌污染事件:美国某大型食品生产商部分产品被沙 门氏菌污染,导致消费者食物中毒,企业遭受巨额罚款。
食品企业标准化建设实践
区别
食品标准和法规在制定主体、表现形式、内容、实施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食品标准由专业机构制定 ,以文本形式呈现,内容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而法规由立法机构制定,以法律条文形式呈现,内 容相对原则和抽象,需依靠执法机构强制执行。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协同作用
标准为法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食品标准通过对食品安全技术的规范和要求,为制定法规提 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标准在法规中得到体现和应用, 确保了法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食品标准与法规复习思考题(质检11-2)

《食品标准与法规复习思考题》第一章概论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称为法律。
2、广义的法律:是指法的整体,包括法律、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及其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狭义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4、法律分为: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5、食品法律是指与食品相关的法律,它属于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6、制定食品法律的目的: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7、食品法规是指与食品相关的行政法规、技术法规和部门规章。
8、技术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产品特性或其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包括适用的管理规定在内的文件。
9、技术法规具有以下特点:①强制性②约束范围广③表现形式多样性10、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或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11、食品标准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非强制性标准12、强制性标准必须强制执行,属于技术法规范畴;非强制性标准是一种指导性范畴文件。
13、《食品安全法》第十九条规定: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
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
14、《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15、《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三条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
16、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详见教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法律法规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监测和安全预警系统;建立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组织协调机制,统筹制定食品安全规划。
17、法律、法规和标准的相同之处P5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区别:相同之处:①一般性②公开性③明确性和严肃性④权威性⑤约束性和强制性⑥稳定性18、法律、法规和标准的不同之处P5不同之处:①法律、法规在相关领域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具有基础性和本源性的特点。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件

要素
食品安全政策、组织架构、风险评 估、监控与改进等。
建立
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建立食品安全 管理体系,确保食品安全。
评估
通过内外部审核评估食品安全管理 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食品安全事故处理
1
定义
食品安全事故是指因食品质量或卫生问题导致的食品中毒、食品污染等事件。
2
处理方式
包括追溯调查、召回产品、处罚违法行为等,以保障公众健康和维护食品安全。
食品标准
1
食品安全标准
规定食品中允许存在的安全风险因子的限量标准。
2
食品质量标准
规定食品的营养成分、口感、外观等质量属性。
3
食品卫生标准
规定食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和操作规范。
食品法规
1 食品药品管理法
2 食品安全法
3 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
办法
规定了食品药品的生产、流
确保食品安全的法律基础,
通和使用的管理体制和责任。
包括食品安全责任和相关违
规定了食品生产企业申请和
法行为的处罚。
管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程序
和要求。
食品检验
1
目的
确保食品符合法规要求,减少食品安全风险。
方式
2
包括化学分析、微生物检测、生物检测等多
种方法。
3
标准
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对食品进行合格与否 的判断。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标准与法规》PPT课件
食品标准与法规是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关键要素,本课件将为您介绍食品 标准与法规的概述、分类以及其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概述
定义
食品标准与法规是规范食品生产、销售和消费的准则和规则。
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大纲食品加工与安全方向

《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大纲(食品加工与安全方向)《农业综合知识三》涵盖《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和《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食品卫生学》考试参考书:指定参考书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8版孙长颢主编考试内容:第一章食品污染及其预防第一节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一、食品中微生物生长的条件二、食品的细菌污染三、真菌与真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其预防四、食品的腐败变质五、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第二节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一、农药和兽药的残留及其预防二、有毒金属污染及其预防三、N-亚硝基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四、多环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五、杂环胺类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六、氯丙醇及其酯的污染及其预防七、丙烯酰胺污染及其预防八、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污染及其预防第三节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一、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及其预防二、食品的杂物污染及其预防第二章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第一节食品添加剂概述第二节各类食品添加剂第三章各类食品卫生及其管理第一节粮豆、蔬菜、水果的卫生及管理第二节畜、禽、鱼类食品的卫生及管理第三节乳及乳制品的卫生及管理第四节食用油脂的卫生及管理第五节罐头食品的卫生及管理第六节饮料酒的卫生及管理第七节冷冻饮品与饮料的卫生及管理第八节保健食品的卫生及管理第九节转基因食品的卫生及管理第十节其他食品的卫生及管理第四章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第一节食源性疾病第二节细菌性食物中毒第三节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第四节有毒动植物中毒第五节化学性食物中毒第六节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第五章食品安全性风险分析和控制第一节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第二节营养毒理学第三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第四节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第二部分:《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参考书目:《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刘金福主编,第3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食品标准与法规》(周才琼主编,第2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考试内容:第一章概论第一节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的法律地位第二节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第三节食品法律、法规和标准与市场经济的关系1、法律、法规与标准的关系2、食品法律、法规与市场经济的关系3、标准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第二章标准化与食品标准第一节标准化与标准1、标准化2、标准第二节食品标准1、我国食品标准化概况2、我国食品标准与分类3、国际食品标准化第三节食品强制性标准类别1、强制性标准的分级2、强制性标准的范围3、食品安全相关的国家级强制性标准的类别4、食品安全法中规定的食品安全标准第四节食品安全标准1、食品安全标准的格式及内容2、食品安全标准中的主要技术指标3、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中的技术指标第五节食品标准制定的原则1、食品标准的基本内容2、食品标准制修订原则3、企业标准的制定范围4、制定食品标准的要求第六节食品标准的结构1、食品标准的要素2、标准的结构层次第三章中国食品法律与法规第一节食品法律1、食品安全法2、产品质量法3、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节违反食品安全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与处罚1、生产经营者法律责任2、管理者的法律责任与处罚3、其他法律责任与处罚第四章食品生产许可与生产规范第一节食品生产许可证和食品市场准入制度1、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2、食品市场准入制度第二节优质农产食品及原料的安全监督与管理1、无公害食品2、绿色食品3、有机食品第三节ISO9000系列标准概述1、ISO9000系列标准的产生2、2000版ISO9000标准系列的构成3、2000版ISO9000标准的基本原则4、ISO9001:2000标准的主要内容5、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6、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第四节良好生产规范GMP1、概述2、食品工厂设计和设施的加工良好生产规范3、食品原材料采购、运输和贮藏的良好生产规范4、食品生产过程的良好操作规范5、食品工厂的组织和制度6、食品生产经营人员个人卫生的良好生产规范第五节HACCP系统1、HACCP的产生及发展2、HACCP的定义及基本原理3、HACCP计划的制定与实施4、HACCP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实例如酸奶、果汁等第三部分:《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参考书目:王永华主编《食品分析》第二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件)第二章标准化与食品标准2学时

推荐性
强制性
• 推荐性标准本身并不要求有关各方遵守该标准,但在 一定的条件下,推荐性标准可以转化成强制性标准, 具有强制性标准的作用。如以下几种情况:
• ⑴被行政法规、规章所引用; • ⑵被合同、协议所条规定:食品安全标准是强
➢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 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注:1.上述活动主要是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 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 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上述定义,尽管文字表述不同,但内涵基本一致,即标准化的目的 是为了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是一个包括制订标准、实施标准等内 容的活动过程。
2020/10/23
7.阶梯发展的原则
标准化活动过程是一个阶梯状的上升发展过程。标准的 发展是一个阶梯发展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 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对标准化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 用,也使得标准的修订不断满足社会生活的要求,标准水平 就会像人们攀登阶梯一样不断发展。
如我国GB/T1.1标准即制定标准的标准已经过了三次大 的修订,其发展过程就是最好的例证等。
2020/10/23
2.3标准的构成要素
• 标准的内容:标准中规定的标准化对象的特征; • 标准的领域:指标准所涉及的专业范围,即标准化对
象所属的专业部门; • 标准的级别:与批准发布标准的主管机关的行政级别
一致; • 标准的时间:标龄
2020/10/23
2.4 标准的分类
(1)层级分类法:
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 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 食品强制性标准。
食品标准与技术法规复习总结题-2015

《食品法规与标准》课程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标准为促进最佳的共同利益,在科学、技术、经验成果的基础上,由各有关方面合作起草并协商一致或基本同意而制定的适于公用并经标准化机构批准的技术规范和其他文件。
2、标准化对标准化的定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3、法规由权力机构通过的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
4、技术规范规定产品、过程或服务应满足的技术要求的文件。
二、问答题:1、法规与标准的关系区别有哪些?第二章食品安全法与食品安全管理一、名词解释:1、预包装食品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
2、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3、保质期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二、填空:1、《食品安全法》中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三、问答题:1、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检验机构、食品检验人员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该如何处理?《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检验机构、食品检验人员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由授予其资质的主管部门或者机构撤销该检验机构的检验资格;依法对检验机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食品检验人员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
2、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哪些部门不得以广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承担食品检验职责的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不得以广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
3、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或者首次进口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时,进口商如何处置?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或者首次进口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进口商应当向国务院卫生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的安全性评估材料。
食品标准与法规

规定产品、过程或服务应满足的技术要求的文件。
• 注1:适宜时,技术规范宜指明可以判定其要求是否得 到满足的程序。
食品标准与法规
主讲教师:张建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
第二章 标准化法与标准制定
本章学习重点: 1、了解标准与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及其方法 原理、标准化法的主要内容; 2、熟悉食品标准的分类和制定标准的原则 与程序; 3、掌握GB/T1.1—2000的结构、层次、格 式与食品标准的编制。
第一节 概述
• 标准化基本概念 • 国内外标准化概况 • 标准化方法原理 • 标准化活动的基本原则 • 标准化法的基本内容
一、基本概念
• 1.标准(standard) 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
并由公认的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 性文件。 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 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 2.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 4.区域标准化(regional standardization) 仅世界某个地理、政治或经济区域内的国家 的有关机构可参与的标准化。
• 5.国家标准化(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在国家层次上进行的标准化。
• 6.地方标准化(provincial standardization) 在国家的某个地区层次上进行的标准化。
• 注2:技术规范可以是标准、标准的一部分或与标准无 关的文件。
• 18.规程(code of practice) 为设备、构件或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标准化
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秩序,对实际的 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 活动。
注1:上述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 注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预期目的改进产品、 过程 或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 2015-1-10 6 合作。
41
(三)企业标准的制定范围和原则以及程序
1.企业标准的制定范围
a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应制定 企业产品标准。
b为提高产品质量和促进技术进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 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产品标准。
c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选择或补充的标准。
d设计、采购、工艺、工装、半成品等方面的技术标准。
2015-1-10
17
5.互相兼容的原则
标准应尽可能使不同 的产品、过程或服务 实现互换和兼容,以 扩大标准化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
6.系列优化的原则
标准化的对象应优先 考虑其所依存主体系 统能获得最佳的经济 效益。
2015-1-10
18
7.阶梯发展的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及人们认识 水平的提高,对标准化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 作用,也使得标准的修订不断满足社会生活 的要求,标准水平就会像人们攀登阶梯一样 不断发展。
e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2015-1-10
42
2.制定企业标准的原则
a 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
b保证安全、卫生,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保护消费者 利益,保护环境。 c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改善 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2)遵循《标准化工作导则》和相关标准对标准制定的规定。
(3)遵循国家《计量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对标 准编修规定要求。 (4)遵循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的原则。
2015-1-10
40
(二)制定程序
准 备 阶 段
起 草 阶 段
审 查 阶 段
报 批 阶 段
标 准 复 审
废 止 阶 段
2015-1-10
8.滞阻即废的原则
当标准制约或阻碍依存主体的发展时, 应及时进行更正、修订或废止。
2015-1-10 19
第二节 食品标准分类与基本内容
2015-1-10
20
一、食品标准的分类 (一)中国食品标准的分类
1.按级别分类
2015-1-10
21
1.按级别分类
国家标准(GB)
层 次 方 面 内 行业标准(NY、QB„) 容 方 地方标准(DB) 面 企业标准(Q/××) 在食品行业,基础性的卫生标准和安全 标准一般均为国家标准,而产品标准多为行 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2015-1-10
2015-1-10 38
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基础性国家标准
• • • •
GB/T1 标准化工作导则; GB/T20000标准化工作指南; GB/T20001标准编写规则; GB/T20002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
2015-1-10
39
二、标准的制定原则、程序和方法步骤
(一)原则
(1)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2015-1-10 34
(三)食品标志、包装、运输与贮藏
食品产品标准除应符合国家规定的产品标 准的规定要求外,还必须明确规定产品包装、 标志、运输和贮存等条件,确保人们食用的安 全,这对食品贸易是十分重要的。
2015-1-10
35
(四)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个标准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必然 要引用有关技术标准,执行国家有关 食品法规。在标准的引用中,有关食 品卫生安全、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 标准必须贯彻执行有关规定,绝不能 根 据 自 己 企 业 的 需 要 而 定 。
11
3.协调原理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使标准化对象内外 相关因素达到平衡和相对稳定的原理。
① 标准内部系统之间的协调 ② 相关标准之间的协调 ③ 标准之间的协调
2015-1-10 12
4.优化原理
优化原理是指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 的限制条件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相 互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 想的效果。
国际标准化 国际标准
区域标准化 区域标准
国家标准化 国家标准
地方标准化 地方标准
2015-1-10
7
过程标准
安全 要求 规程 法规 合格评定
产品标准 合格
技术规范 技术法规
2015-1-10
8
二、标准化方法原理
2015-1-10
9
1.简化原理
简化就是在一定范围内减缩标准化对象(事 物)的类型数目,使在一定的时间内满足一般 需要的标准化形式和方法要求。
二、食品标准的基本内容 (一)卫生与安全
食品安全卫生标准是食品质量标准必须 规定的内容。我国食品卫生标准是国务院授权 国家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属于强制性标准。
2015-1-10
33
(二)食品营养
食品营养指标是食 品标准必须规定的 技术指标,营养水 平的高低是食品质 量优劣的重要标志, 反映产品的实际状 况,并对原料选择, 加工工艺提出明确 的规定。
在一定的条件下,推荐性标准可以转化 成强制性标准,具有强制性标准的作用。
(1)被行政法规、规章所引用; (2)被合同、协议所引用; (3)被使用者声明其产品符合某项标准。
2015-1-10
25
3.按内容分类
食品产品标准; 食品卫生标准; 食品添加剂标准; 食品检验方法标准; 食品包装材料与容器包装; 食品工业基础标准; 食品生产厂卫生规范。
2015-1-10
36
第二章
标准化与食品标准制定
第三节 食品标准的制定
2015-1-10
37
一、我国食品标准化工作概况
1958年,国家标准局发布《编写国家标准草案暂行办法》 1958年、1970年、1973年曾经发布过GB1 1981年,国家标准总局发布GB1.1-1987《标准化工作导则 编写标准的一般规定》。 1987年,国家标准局发布GB1.1-1987《标准化工作导则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1993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GB/T1.1-1993《标准化工作 导则 第一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 第1部分:标准编 写的基本规定》 2000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GB/T1.1-2000《标准化 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2009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 会发布GB/T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 的结构和编写》。该标准的实施日期为2010年1月1日。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制定程序)
技术标准是一个大类,可以分成基础 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工艺标准、检验测 试标准、设备标准、原料标准、半成品标 准、安全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标准等。技 术标准均应在标准化法律法规、各种相关 法规等的指导下形成。
2015-1-10 28
(2)管理标准
对标准化领域或者企业标准化领域中 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称 之为管理标准。 可以分成 管理基础标准、 技术管理标准、 经济管理标准、 行政管理标准、 生产经营管理标准 2015-1-10 29 …
①标准化对象应在能获得效益的问题(或项 目)中确定, ②首先应考虑能获得最大效益的问题, ③考虑对象所在依存主体系统即全局的最佳 效益。
2015-1-10 13
螺旋藻饮料 from 果蔬汁饮料(1996版) to 植物饮料(2007版)
乳 品 企 业 乳 品 企 业
液 态 奶 事 业 2015-1-10 部
奶 粉 事 业 部
冰 激 凌 事 业 部
奶 源 事 业 部
生 产 事 业 部
物 流 事 业 部
销 售 事 业 部 14
三、标准化活动的基本原则
2015-1-10
15
1.超前预防的原则
标准化的对象不 仅要在依存主体的实 际问题中选取,而且 更应从潜在问题中选 取,以避免该对象非 标准化造成的损失。
2015-1-10 46
4.企业标准的备案
山西省企业产品执行标准时效性认定申请表 单 位: (公章) 联 系 人: 电 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 真: 详细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 邮 编: 行政区行:___________________ 规格型 号
第二章 标准化与食品标准制定
2015-1-10
1
第一节 标准与标准化
2015-1-10
2
食品安全水平的高低取决于食品安全质量标 准水平; 标准化是以科学、技术与实践经验的综合成 果为依据; 技术标准影响整个行业或产业。
2015-1-10
3
2015-1-10
4
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原始设备制造商的缩 写,即由委托方设计 或制定规格,由被委 托方生产的产品;
2015-1-10
26
4.按形式来分类
①用文字表达的标准,就 称之为标准文件;
②实物标准,包括各类计 量标准器具、标准物质、 标准样品如农产品、面 粉质量等级的实物标准 等。
2015-1-10 27
5.按标准的作用范围来分类
(1)技术标准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 所制定的标准称之为技术标准。
ODM
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 原始设计制造商的缩 写,是由某制造商设 计,被另一厂商买去 以自己的名义出售的 产品,也就是俗称的 贴牌。